路基填前基底处理

合集下载

铁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铁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铁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1)路基填筑前作好路基两侧的防排水。

(2)对无需作地基特殊处理的一般路基的基底,当为土质地层时,按设计要求挖除表层土,再分层填筑,当为砂类土、砾卵石(碎石)类土地层时,先清表,再将原地整平碾压至路基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

(3)测出基底处理后的原地面标高,依照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打桩标示;直线地段每20m一个桩,曲线地段每10m一个桩,并在桩上作出虚铺厚度的标记。

(4)路基填筑采用横断面全宽一次分层填筑、纵向水平分层压实方法。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

(5)不同性质的填料分别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累计总厚度不小于50cm。

对于不同种类的填料,遵循有利于层间土层的渗透反滤的原则施工。

(6)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合理摊铺层厚,进行分层上土,虚铺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网法”和“挂线法”,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以上,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7)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

(8)在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米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路基面无积水。

(9)碾压时,按先两边后中间(曲线地段先曲线内侧后曲线外侧),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1.5~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宽度0.4~0.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2m。

(10)松软土地段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天测量边桩侧向位移,指导控制填土速率。

基底处理碎石换填施工方案

基底处理碎石换填施工方案

基底处理碎石换填施工方案
1.1松软段处理措施
地基采用碎石换填处理,地基处理宽度为路堤两侧坡脚外1.0m及路堑两侧坡脚范围内,垫层顶面不得低于原地面。

碾压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1.2施工开始条件
1)清除填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草皮、树根和表土,清除的腐殖土不得随意丢弃,应进行统一堆放。

2)测量放样。

测量路基用地范围桩及边桩。

3)临时排水。

做好场地附近的排水工作,保持场地干燥,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路堤施工前,应排除基底积水,在路基两侧挖零时排水沟,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排出的水流,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4)地表清理。

路堤填筑前应对原地面全部进行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

5)挖台阶。

地面自然横坡缓于1:5时,可清除表面草皮、植被土并压实后直接填筑路基。

当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

1.3碎石摊铺
碎石用自卸汽车运至填筑区,等间距倾倒,卸碎石间距应充分考虑分层松摊厚度不跨越30cm,推土机配合高山机摊铺。

并包管修整路堤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1.4压实
1.5质量检测。

路基填方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填方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填方施工技术交底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预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基底处理检查→路堤填土〔石〕方→摊铺整平→含水量检测→压路基碾压→压实度检测→报检监理验收→变坡修整→重复作业。

1.1测量放线路基施工前,应首先对设计院供给的导线点、水准点进展复测,其精度满足标准要求时方可使用,然后依据工程需要进展导线点、水准点加密,并将复测加密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

1.2基底处理本标段路基基底根本上稳固,但基底外表附有草皮、树根等耕植土,应去除出去,并且多段路基为高填方路段,其地势比较低洼,地表厚度在 2.0m-5.0m,施工时分层碾压处理。

施工中假设觉察本标段存在脆弱地基,便需进展处理,处理方案措施如下:强夯处理,有利于消退地基的差异沉降,同时对地基施工加预加变形,消退地基的工后沉降,需对该段下覆脆弱地基崐的分布深度争论,承受适当能级进展强夯,夯击数 8-10 击,一遍崐满夯,夯后推土机推平,重型压路机碾压。

其施工工艺如下:a.测量放样利用水准仪协作钢卷尺按设计要求的夯点间距定出各夯点的位置,并用小木桩做明显的标记,夯点位置偏差±5cm。

b.夯机就位、开夯夯机就位,校验夯锤对中偏差,夯锤落距,此后进展夯击,夯击时应防止偏锤等不利现象发生。

c.夯沉量测试及停夯标准夯击过程中,利用水准仪测量各夯点,每击的夯沉量及累计夯沉量。

停夯标准:最终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 5cm。

夯击过程中,假设觉察夯沉量过大,或两个夯点间的夯沉量偏差过大,应停夯,分析缘由,准时处理。

d.碾压找平强夯完成后,推土机整平,利用压路机静压,以暴露出潜在的凹凸面,然后,利用推土机细平,压路机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按≥90%掌握。

e.检查、验收检查原地基处理后的密实度,反响模量及变形模量。

计算总夯沉量,分析工后沉降各项指派指标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进入下道工序。

B.浸水路堤段基底处理依据本标段的特点,全部承受人工挖渠放水后,再清淤,并视具体状况分别承受抛填片石方案和填渗水土方案。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路基工程(一)路基填筑1、填前基底处理:清表清淤;加宽处新老路搭接问题,从填方坡脚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每级台阶约0.5-1m高。

2、填筑材料:路基填筑必须使用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垃圾、腐植土。

路基填料内不得混有草皮、树根和超大粒径石块(不大于50cm,填石层一般为40-50cm,不超过层厚2/3),确保填筑材料均匀。

路基填筑前,对土质材料必须做液塑限试验,确定土类和塑性指数,确定其填筑性能。

对不同填料必须分别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分层压实:路基填筑必须坚持全幅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格控制含水量,根据压实工艺合理确定摊铺厚度,并逐层检查压实度,确保路基压实度和压实均匀性。

层厚:填土一般30cm,填石40-50cm,试验路段确定;压实:无明显轮迹,无“弹簧”现象,压实度为93%。

4、桥涵构造物台后回填应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按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分层回填碾压(小型冲击夯)。

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处理。

5、质量要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无软弱、无积水。

压实度:0-80cm为94%,80-150cm为93%,大于150cm 为90%。

平整度:2cm以内,影响路面结构层厚度。

路基平整,可以减少路面结构厚度特异值的出现。

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强调有效宽度,路基强度符合要求的宽度。

路拱横坡:“乌龟背”,中间高两边低,利于排水。

(二)路基挖方1、确定开挖部位山体的稳定,应避免开挖扰动导致山体出现滑坡而增加建设成本和加大施工安全风险;2、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自下掏底开挖,俗称放“神仙土”,施工安全隐患大;3、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三)老路路基整理1、路床顶处理:杂草、浮土(地表层的松土)、淤泥等铲除清理;“弹簧”、翻浆、坑槽等处治;村道上的中间淤积土埂清除。

2、边沟的清理及回填。

(四)挡土墙1、浆砌墙身:待基础验收后,进行墙身的放样。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路基基底处理一般原则(1)路基施工前,清除填方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20cm内的草皮和表土.(2)田垅及易积水地段,先开挖排水沟,沟沿线路纵横方向呈方格网型布置,最外侧排水沟边缘离红线0.5米,横向排水沟间距不大于20米,沟内积水排出红线以外,然后再清基回填,碾压密实。

(3)填挖交界处或自然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大于1米,并将顶部做成2%∽4%的内倾斜坡。

(4)填筑高度小于1.0米(包括零填)的路堤,清除地表土后,应将表土翻松30厘米,分层压实后再进行填筑.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5%.(5)路堤填筑高度大于1.0米时,对于土质基底,应将原地面整平压实到无轮迹后才可填筑路堤。

其压实度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6)路基填挖交界处,挖方路基应采用部分超挖回填措施,于交界处超挖深度应不小于30cm,按1:5斜坡顺接。

二、路基填筑(1)施工方法采取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按路基全宽水平分层,逐层向上填筑。

按“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施工。

“四区段"是将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做到界限分明,以便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八流程”是指填料选择、基底处理、摊铺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

整个路堤施工做到区段分明,流程合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填筑时用推土机摊开,平地机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机械处理不到的边角、涵洞边及台后,用人工配合摊铺及小型夯实机械压实。

①填料选择及填料试验a、土工试验按照《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的要求进行土工试验,开工前进行填料击实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筑时按规定进行压实度检测试验。

通过填料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各种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最佳密实度,填好《取土送样单》和《路基填土土工试验报告》,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签认.b、现场工艺试验路基填方所用的各种主要填料,安排在开工前,结合施工路段选择长度约为200m 的试验场地进行现场压实工艺试验,并按试验结果填写《现场压实机具试验记录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路基填方主要施工方法

路基填方主要施工方法

路基填方主要施工方法
路基填方施工呀,就像搭积木一样,不过这个积木可讲究着呢。

接着就是基底处理啦。

基底就好比房子的地基,得先把它收拾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

如果基底有软土之类的,那就得想办法处理。

有时候要把软土挖掉换填好土,就像把烂苹果扔掉,换上新鲜的一样。

要是基底是斜坡,还得把它整成台阶状,这样填方的时候才不会滑下来,就像给路基的“脚”做了一个个小台阶,稳稳当当的。

然后就是分层填筑啦。

这可不能一股脑儿把土全倒进去。

要一层一层来,每层的厚度还得控制好,就像做千层饼一样,每层都均匀。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压实度均匀。

如果太厚了,中间可能就压不实,那路基就像个空心的面包,一压就塌了。

每层铺好土之后呢,就得进行压实。

压实可是个关键步骤。

现在一般用压路机来压实,就像给土做按摩一样,把土里面的空气都挤出去。

压路机要来回压好多遍,从路边压到路中间,再从路中间压回路边,就像跳着整齐的舞蹈。

压的时候还要注意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就像蜻蜓点水,压不实;也不能太慢,太慢了效率太低啦。

而且不同的土质,压实的遍数还不一样呢,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最后就是检测啦。

这就像是给路基做个健康检查。

检测压实度、平整度这些指标。

如果压实度不够,那就得重新压,直到合格为止。

平整度不好的话,以后开车在路上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颠得人难受。

路基填方施工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每个环节都做好,就像精心打造一件艺术品一样,就能让路基稳稳当当,为公路的安全和耐用打下好基础啦。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目录
1
施工准备
2
基底处理
3
换填施工工艺
4
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5
注意事项
6
质量保证措施
7
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准备

路基开工前先进行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进行横断面的检查和补测,增设水准
点。复测精度满足要求后进行路基放样。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测放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
基坡脚等具体位置桩。用横断面法计算各段填挖量,做好土石方调配。

路基施工完成后,保证足够的沉降观测期,进行沉降估算,满足设计要求。

浸水路基填筑及时进行路基沉降和稳定观测,当观测值大于设计规定时,必须停止填筑或采
取相应措施。
安全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与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杜绝出现因碾压、摔落、触电等原因而伤亡的事
故发生。

路基施工前对线路所经地段边坡上的危石进行清理,然后方可进行施工。

汽运土方及机械碾压,极易侵限,每一辆机械设一名防护员,确保机械车辆不侵限。

机械在既有线旁停留、运行时,车门、翻斗必须关闭、放平,严禁向既有线一侧打开。
谢谢
4、路面、边坡整形
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每20m设三个桩(两个边桩,一个中桩)。进行高程测量, 计算平整高度,施放路肩边线桩,修筑路拱,并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光洁无浮土 ,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
依据路肩边线桩,用人工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边坡刷去超填部分后进行整修夯 实,整修后的边坡达到坡面平顺没有凹凸,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处平直,变化处平顺,压 实度合格。

分层填筑:置换材料如A、B组填料、改良类料、碎石、砂石料等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开工前,据设计图和控制桩做认真细致的复测,对重要控制点施放护桩。

挖方及借土的填料按要求取样送中心实验室进行土工试验,试验结果送监理审定。

2、基底处理:清表:路基用地范围内杂物及原地面以下10~30cm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

陡坡处理:原地面纵横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宽≮1m、顶部设2~4%内倾斜坡)。

表土压实:当填土高度<0.8m时,对原地表清理与挖除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300mm,然后分层整平压实,压实度≮95%;当填土高度>0.8m时,对土质基底,原地面不必翻松,只需进行碾压,其压实度≮85%。

软基处理:见“表1”之四·(二)。

3、做路基填筑试验段:试验段长40~50m,据其确定所需的机械设备、铺设厚度、压实方法、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数据,报监理确认后再展开施工。

4、路堤填筑:全断面分层填筑。

设专人指挥均匀卸土,推土机摊铺平整、稳压并形成规定路拱。

作业段长度视土料含水量、天气条件、日填土强度及碾压机效率而定(300~500m);填铺顺序从中心向两侧(或从路缘向中心)进行,宜采1用后退法铺填;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填层的两侧边缘加宽30cm。

5、摊铺整平:完成一层卸土后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拉线和打方格网保证摊铺厚度一致、平顺均匀。

6、路基压实:先轻压重压,每一填层按从路缘向中心或从中心向两侧顺序行驶碾压,每层压实厚度30~40cm,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做到“五保证”:及时碾压、压够遍数、压到边缘、压到结合部、不漏压;作业段衔接处设临时标志;实行“一层一验”制度,配足人员随层收坡。

避免后期削肥补瘦的通病。

7、整修路容:路基填筑完成后,进行贯通测量,测设中线桩(直线25m、曲线20m、缓和曲线10m)及路肩边桩(+10m),并实测其高程;按设计高程及边坡率进行进行逐段挂线整修刷坡,达到路拱平整、路肩平直、边坡与护道平顺,路容美观,排水沟整齐通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
路基填前基底处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执行,采用各施工队别同时按所划分的区域平行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地表处理
①、路堤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从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

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出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挖掘树根的坑,深度超过30cm的必须分层夯实到原地表;
②、种植土段的路基基底处理为: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并检查是否有埋置的生活垃圾,如有则立即清除。

清除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

③、原地表凹凸不平地段,相对高差小于50cm的进行整平;相对大于50cm的坑,分层夯实到原地表。

④、独立的大坑,要单独作为作业面,按上述处理后按照路基填筑进行施工,达到原地表。

⑤、清表平整完成后,应检测原地面标高,并做记录。

2、填前压实
路基基底填前压实除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执行外,还应按以下处理
①、路基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各施工队压实前应先到项目部实验室领取压实标准。

并且根据此标准,以及现场的土质情况确定
现场原状土洒水量(或晾晒)。

②、路基基底压实度(重型)91%;当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路床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5%)的标准。

当基底的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将松土翻挖后在分层回填夯实。

③、当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面填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成台阶形式,台阶跨度不得小于1.0m。

台阶应有2%—4%的反向横坡。

④、对于特殊要求的路段,用普通压路机压过后,还应在用冲击压路机碾压。

需冲击压实的路段见后附表。

3、检测
路基基底压至规定遍数后,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协同测量人员和试验员测出压实完后的原地面标高和土的密实度,并报现场监理。

经监理认可后重复对下段路基进行上面的步骤。

五、注意事项
1、施工工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如果施工需要移动,则应在工程部的同意下合理的放好护桩。

2、施工工程中,应作好各控制点的原始记录,并上报项目部一份,留存一份。

3、施工工程中,必须注意沿线农作物,各种设施的保护。

4、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作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