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练习四
刑法分论各章练习题

刑法分论各章练习题[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直接客体B.犯罪对象 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
A.简单罪状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
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宣告刑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 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 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将法定刑分为。
A.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确定的法定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D.绝对不定期刑2.下列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填空题1.我国刑法典主要由和组成。
2.我国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条文由和组成。
3.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主要依据是。
4.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主要是。
5.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罪状主要是。
四、名词解释1.罪状2叙明罪状3引证罪状4空白罪状5法定刑6绝对确定的法定刑7相对确定的法定刑8宣告刑五、简答题1.简要说明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2.简述我国刑法分则体系建立的主要依据。
刑法分则复习第四章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重点罪名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重婚罪;遗弃罪;拐骗儿童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普通罪名过失致人重伤罪;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猥亵儿童罪;强迫职工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虐待被监管人罪;侵犯通信自由罪;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破坏军婚罪;虐待罪;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一、故意杀人罪(一)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和特征故意使他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之前终结的行为,是侵犯人身权利罪中最严重也是最古老的犯罪。
(一)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①行为对象必须是“他人”吗?自杀行为是否成立本罪?教唆他人自杀呢?②“他人”必须是活人吗?2、客观方面:非法提前终结他人生命的行为。
①思考:劝他人坐飞机,飞机坠毁导致他人死亡的如何处理?②安乐死问题-消极安乐死与积极安乐死3、犯罪主体是14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二)司法认定1、自杀案件的处理(1)因合法行为、正当行为、错误行为、轻微违法行为引起他人自杀的,不构成犯罪;因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或其亲属自杀的,应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适用法定刑或从重处罚的情节;(2)强迫、欺骗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3)相约自杀: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人互相约定共同自杀的行为,应根据自杀的提议、过程、结果等区别对待。
2、法律拟制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1)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2)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3)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4)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5)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3、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选择题练习(分则)

刑法选择题练习(分则)一、单项选择题1.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
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
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
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
甲、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A甲、乙均无罪 B 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无罪C甲无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D甲触犯非法出租枪支罪、乙触犯非法特有枪支罪2.甲违章驾驶将一行人撞伤,同行的乘客乙怂恿甲赶快逃离现场。
甲听从了乙的劝告,驾车逃离现场,致使被撞行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对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没有异议,但对乙的行为如何处理争议较大。
下列选项中,关于乙的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构成犯罪 B交通肇事罪共犯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故意伤害致死罪3.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B盗窃枪支、弹药罪C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 D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4.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
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
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
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 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 D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5.矿工丁某在看管矿井通风设备时,私自折卸其中的一些零部件归己所有,不顾可能会损坏设备的正常功能,结果导致整个设备工作失灵,使井下千余名矿工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失,并使矿场的正常生产秩序被破坏,经济损失近万元。
丁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性质?A盗窃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6.李某系某工厂工人,因未得到提级而心怀不满。
一日,李某趁本厂食堂炊事员不备,将购买的毒药磷化锌投入已做好的饭中。
练习题-刑法分则

练习题-刑法分则刑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2、不属于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的有: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动机D、犯罪主体3、我国刑法采用的溯及力原则是( )。
A.从轻 B.从新 C.从旧兼从轻 D.从新兼从轻4、甲所示乙杀害丁,并唆使丙买来一把刀给乙,供乙杀丁使用。
乙找到丁,举刀砍丁未中,丁逃逸。
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乙行为构成不能犯未遂B、对甲乙丙依法均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对丙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甲乙丙构成既遂5、下列不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情形是()A、结果加重犯B、想象竞合犯C、继续犯D、法条竞合犯6、“凡是本国公民,无论在本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属于以下哪种管辖原则?(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7、我国刑法中关于罪过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过失 D.一般过失8、下列可以适用死刑的情况有()A、犯罪后,侦查期间怀孕的妇女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D、18周岁生日当天杀人的人10、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1、“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当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12、下列不属于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的有: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动机D、犯罪主体13、甲某因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4年有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对甲某()A、不能适用死缓B、不能适用减刑C、不能适用缓刑D、应当从重处罚14、甲所示乙杀害丁,并唆使丙买来一把刀给乙,供乙杀丁使用。
刑法分则练习题

刑法分则练习题刑法分则练习题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一国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刑法分则是对刑法的细分,对特定类型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
在学习刑法分则的过程中,练习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加深对刑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刑法分则的练习题。
一、盗窃罪是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行为。
对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侵占行为。
B.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
C.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过失和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
D.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
答案:B。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
主观方面的故意是指盗窃犯明知他人财物属于他人所有,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盗窃行为。
客观方面的占有行为是指盗窃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际控制他人财物的行为。
二、故意伤害罪是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行为。
对于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伤害行为。
B.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过失和客观方面的伤害行为。
C.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危险行为。
D.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过失和客观方面的危险行为。
答案:A。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伤害行为。
主观方面的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者健康损害,却故意实施该行为。
客观方面的伤害行为是指犯罪人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者健康损害。
三、猥亵罪是刑法中的一种性侵犯罪行为。
对于猥亵罪的构成要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猥亵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猥亵行为。
B. 猥亵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过失和客观方面的猥亵行为。
刑法分则复习题

《刑法分则》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甲为了盗取村里池塘中的鱼而在池塘中投放了大量的毒物,严重污染了水质,毒死了整塘的鱼,使村里养殖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
对甲的行为如何认定?()A.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盗窃罪并罚C.破坏生产经营罪 D.盗窃罪的加重情节2、被告人李某,出租汽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
当场轧死五人,撞伤十九人。
李某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 D.杀人罪3、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
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
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
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 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 D.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4、周某在乘坐飞机时,由于一点小事与邻座乘客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殴斗中,周某用铝质送餐车将舷窗砸坏,致使机舱内气压下降,乘客出现骚乱现象。
周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
A.尚未构成犯罪 B.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C.已构成劫持航空器罪 D.已构成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5、下列哪些行为中,行为人必须为过失才构成犯罪?()A.丢失枪支不报罪 B.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C.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D.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6、王某偶然发现李某所开小轿车好象是自己几天前失窃的小轿车,即强行夺取。
李某奋起对抗,俩人打斗起来。
李某不敌王某,落慌而逃。
王某将车开回家后,发现该车并非是自己丢失的那辆。
后来,李某找到王某索要该车,王某拒不交还。
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抢劫罪 D.构成盗窃罪7、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刑法练习4

《刑法》练习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或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甲因犯罪而被公安机关通缉,但本人并不知道正受通缉。
便衣警察乙认出甲,立即上前抓捕。
甲以为遇到歹徒,奋起反抗,致便衣警察乙重伤。
甲这一行为:A.构成脱逃罪和妨害公务罪B.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C.构成故意伤害罪(重伤)D.不构成犯罪2.甲带其子(4岁)在公园游乐场玩耍时,其子因与同龄儿童乙争抢坐位从旋转电马上摔下,头部磕起一个大包。
甲生气,将乙拉过来打了一个耳光,但被乙咬了手腕一口。
甲恼怒中顺手将乙推了一把,乙踉跄了几步摔倒,头部恰好撞上石阶的破口锐角上,致使头破血流,因神经受压而死亡。
甲的行为:A.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C.构成故意伤害罪(间接故意)D.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疏忽大意的过失)3.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4.关于教唆犯,下列错误的说法是:A.甲唆使乙(15周岁)诈骗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甲不是教唆犯,是间接正犯B.甲唆使乙找人杀害丁,乙出面雇佣丙将丁杀害,乙的行为是教唆犯C.甲唆使乙盗窃财物,遭到乙的拒绝,甲构成盗窃罪(教唆)D.甲向乙传授撬盗保险柜方法,某日乙利用从甲处所学方法撬开了某单位财务处保险柜,盗得人民币5万元,甲构成盗窃罪(教唆)5.赵某向黄某讨债不成,遂将黄某劫持关押一个多月。
赵某的行为属于:A.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吸收犯6.以下情形不构成累犯的是:A.某甲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4年又犯强奸罪B.某乙犯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2年又犯抢劫罪C.某丙犯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3年又犯故意杀人罪D.某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执行6年后获得假释,假释后的第7年又犯诈骗罪7.甲是某货运场搬运司机,在搬运场驾驶叉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超高堆码货物,致使货物从叉车上倒塌,将另一职工砸死。
刑法(分则)强化阶段课后测试题答案(周末)

周末课后30题(刑法分则)1.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A.为某建筑公司老板,年底拖欠工人共50万元工资,经劳动监管部门催促仍不支付,并将公司的现金全部转移B.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以某外国公职人员财物的C.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数量较大的D.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退出特定的特定的经营活动的2.甲某和乙某商量好深夜到张家行窃,当晚甲某按计划在张家门口把守,乙某进到张家行窃,将3000元现金装入衣服袋子中,后乙被醒来的张某发现,于是乙某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挥舞使张某难以靠近,乙某逃出门口见张某仍紧追即继续挥刀阻拦,甲某见状和乙一道威胁张某说:“若再追就杀了你。
”两人逃走。
后乙某对甲某说:“被发现了,什么都没偷着。
”甲某信以为真。
甲某、乙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成立盗窃罪既遂B.成立抢劫罪既遂C.甲成立盗窃罪未遂,乙成立抢劫罪既遂D.甲成立抢劫罪未遂,乙成立抢劫罪既遂3关于诬告陷害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逃避债务,甲匿名向公安机关寄送举报材料,编造自己曾经拦路抢劫。
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B.乙捏造事实,向检察院举报正在服刑的前领导受贿10万元,乙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C.个体户丙看到自己商铺对面的某医药公司生意兴隆,就捏造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该医药公司生产销售假药,因丙举报的医药公司不是自然人,所以丙不构成诬告陷害罪D.在某单位竞争上岗时,丁怕同事戊比自己提升快,就捏造戊受贿2万元的事实,在同事之间散布,致本来最有希望晋升的戊大受影响,丁当选。
丁构成诬告陷害罪4.2005年7月,赖某在与孙某等人赌博中输给孙某5000元,赖某怀疑孙某在赌博中作弊,即回到家中取来砍刀,要求孙某退回输掉的5000元,遭到孙某的拒绝。
赖某遂连砍孙某数刀,孙某被迫交出5000元。
赖某得款后逃离现场。
经鉴定,孙某构成轻伤。
赖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聚众斗殴罪D.寻衅滋事罪5.李某(15周岁)与王某(17周岁)二人将同村的女青年小林骗到城里后,先后对小林实施了强奸并关押起来迫使其卖淫接客,挣到钱后二人瓜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侦查人员崔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郭某时,郭 某不仅不如实交代,反而顶嘴。崔某火冒三丈, 将郭某捆绑起来进行殴打,致使郭某伤残。对崔 某的行为( ) A.按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两罪并罚 B.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按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 D.按过失致人重伤罪从重处罚 17.李某在王某家当保姆时,趁王某家无人之际, 抱着婴儿出逃,在一集镇上将婴儿卖掉,得赃款5 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拐骗儿童罪 B.盗窃罪 C.拐卖儿童罪 D.非法拘禁罪
18.甲从人贩子处买来被拐卖的妇女乙,欲与其结婚,遭 到乙的极力反抗。为迫使乙就范,甲将乙关在自家的地下 室达1个月之久。对甲的行为( ) A.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定罪处罚 B.按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C.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定罪,但从重处罚 D.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非法拘禁罪两罪并罚 19.田某欠刘某5万元钱长期不还,刘某为索取债务,将 田某捆绑在自己的空房内,逼其还债。田某说眼下要命有 一条,要钱没有,刘某愈发生气,遂对其进行严刑拷打, 致使田某死亡。刘某的行为构成( ) A.绑架罪 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C.故意杀人罪 D.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
25.故意伤害罪可以适用死刑的情节有( ) A.致人重伤的 B.致人死亡的 C.造成严重残疾的 D.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26.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行为方式可以表现为( )妇女、 儿童。 A.拐骗 B.接送 C.收买 D.贩卖 27.下列犯罪行为中,构成强奸罪的有( ) A.拐卖妇女的人贩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行为 B.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C.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对被运送人有强奸行为的 D.利用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
7.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根本区别是( ) A.犯罪的动机不同 B.犯罪的目的不同 C.打击的强度与部位不同 D.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8.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根本区别是 ( ) A.犯罪动机不同 B.犯罪的结果不同 C.有无伤害的故意不同 D.打击的部位与强度不同 9.张某(女,30岁)家庭住房困难。某日张某得知厂里要 分房,找到厂长,要求分配住房时给予照顾。厂长说可以 考虑,但要陪他睡觉。张某为了分到住房,就与厂长发生 两性关系。该厂厂长的行为构成( ) A.强奸罪 B.侮辱罪 C.敲诈勒索罪 D.不属于犯罪
4.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区别的关 键是( )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体不同 C.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D.对他人的死亡结果能否预见不同 5.直接故意杀人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根本区别是( ) A.犯罪的动机不同 B.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所持的态度不同 C.打击的强度与部位不同 D.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6.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主要区别 是( ) A.犯罪的动机不同 B.打击的部位与强度不同 C.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D.作案的手段与方式不同Fra bibliotek
(1)如果郑某将信用卡交江某保管时,江某私下 用来取走了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某构成侵占罪 B.江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江某构成盗窃罪 D.江某不构成犯罪 (2)如果江某用自己仿制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 上提取了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某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 B.江某构成伪 造信用卡罪 C.江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应该实行数罪并 罚
34.被告人江某与被害人郑某是同一家电脑公司 的工作人员,二人同住一间集体宿舍。某日,郑 某将自己的信用卡交江某保管,3天之后索回。一 周后,郑某发现自己的信用卡丢失,到银行挂失 时,得知卡上1.5万元已被人取走。郑某报案后, 司法机关找到了江某。江承认是其所为,但对作 案事实前后供述不一。第一次供述称,在郑某将 信用卡交其保管时,利用以前与郑某一起取款时 偷记下的郑某信用卡上的密码,私下在取款机上 取款;第二次供述称,是仿制了一张信用卡后, 用所获取的郑某信用卡上的有关信息取款;第三 次供述却称,是拾得郑某的信用卡后,用该卡取 款。但被害人郑某怀疑是江某盗窃其信用卡后取 走卡上所存的钱款。请回答以下各题:
分则 练习四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一、选择 1.过失致人死亡罪是(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C.结果加重犯 2.应自杀者的要求,协助自杀者实现自杀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杀人罪的从犯 C.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 D.不构成犯罪 3.甲、乙发生争执,乙朝甲的右眼打了一拳后逃跑,甲 追上后朝乙的胸部打了一拳,乙倒地,口吐白沫,急送医 院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死因是胸部受暴力作用引起反 射性心跳停止。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B.故意杀人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意外事件
2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偷盗婴幼儿的行为因行为人的 主观犯罪目的不同而构成以下不同的犯罪( ) A.猥亵儿童罪 B.绑架罪 C.拐卖儿童罪 D.拐骗儿童罪 29.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 ) A.违法的人 B.犯罪嫌疑人 C.罪犯 D.被告人 30.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 ) A.侵犯的对象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犯罪的罪过形式不同 C.犯罪的目的不同 31.依照法律的规定,下列犯罪案件中,告诉才处理的有 ( ) A.侮辱罪、诽谤罪 B.虐待罪 C.重婚罪 D.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23.路某不同意妹妹与其恋人结婚,在他妹妹同 其恋人去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的途中,路某追上前 去,拽住其妹妹的衣领往回拖,其妹的脖子不慎 被上提的内衣勒住,致其窒息死。路某的行为应 定( )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24.乌老太已年近七旬,已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虽有一子,但其子有抚养能力而拒绝抚养。乌老 太只得沿街乞讨,含愤自杀身亡。其子的行为构 成( ) A.虐待罪 B.遗弃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
)
33.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 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 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 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 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 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 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 为属于正当防卫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13.王某决意与其妻离婚,其妻拒不同意。王某遂多次在 亲友面前及其妻同事面前对其妻进行侮辱嘲弄,贬低其人 格,让其当面出丑。其妻实在不堪忍受,留下遗书,服毒 自杀。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虐待罪 B.诽谤罪 C.侮辱罪 D.故意杀人罪 14.张某为报复李某对其侮辱,遂虚构李某(女)与他人有 不正当男女关系,并在众人中散布。李某因自己的名誉、 人格受到毁坏,没有面子见人,服毒自杀身亡。张某的行 为构成( ) A.侮辱罪 B.诽谤罪 C.诬告陷害罪 D.报复陷害罪 15.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绑 架儿童的,构成( ) A.拐骗儿童罪 B.拐卖儿童罪 C.绑架罪 D.非法拘禁罪
10.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虐待罪 D.刑讯逼供罪 11.甲从医院盗走李某的新生婴儿后,通知李某的家属拿 2万元赎人,否则,去某地收尸。甲的行为构成( ) A.绑架罪 B.拐卖儿童罪 C.拐骗儿童罪 D.敲诈勒索罪 12.村长楼某见其妻与邻居李某(女)扭打在一起,将她们 拉开以后,把李某拖回其娘家(系同村人),李某骂楼某是 流氓。数日后,李某与其弟到县公安局控告楼某利用职权 对其实施强奸。经公安局调查,李某与其弟的控告纯属虚 构。李某与其弟的行为构成( ) A.诽谤罪 B.侮辱罪 C.诬告陷害罪 D.报复陷害罪
20.伍某以性格不合为由,中断与齐某的恋爱关 系,齐某遂生报复之念。一日,齐某约伍某到过 去常去的地方作最后话别,伍某如约达到。齐某 上前抱住伍某,将其按倒在地,撕破伍某的连衣 裙,摸其乳房,抠其阴部,吻其脸部,然后离去。 齐某的行为构成( ) A.强奸罪 B.侮辱罪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D.强制猥亵妇女罪 22.伍某先后拐卖妇女10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 奸淫2名被拐卖的妇女,强迫2名被拐卖的妇女卖 淫。伍某的行为构成( ) A.拐卖妇女罪 B.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奸罪 C.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迫卖淫罪 D.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
(1)王某的行为不属于( ) A.敲诈勒索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非法拘禁罪 (2)叶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3)叶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实行犯 (4)假设王某在犯罪过程中杀害了刘某,其行为构成( ) A.绑架罪 B.故意杀人罪 C.抢劫罪 D.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 (1)王某的行为不属于( A.敲诈勒索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非法拘禁罪 (2)叶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3)叶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实行犯 (4)假设王某在犯罪过程中杀害了刘某,其行为构成( ) A.绑架罪 B.故意杀人罪 C.抢劫罪 D.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