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现代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诗歌解读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诗歌解读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运。
C、显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ຫໍສະໝຸດ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
• (技法:以马喻人) (关键语句:忍受?挣
重的灾难。

(D)
扎?)
; ; https:// 华为营销手机
现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指导
萧山三中 黄志红
现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指导
• 1999考纲: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 语言 、表达技巧
• 2000考纲: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 变化:A、增加“形象”。

B、删去“初步”,难度加深。

C、“内容”由“鉴赏”改为“评
价”。
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
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缓缓地飞。
• 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恰当的一项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猎 团
• (拟人手法 “撑”与“伞”搭配) (C)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 思考防片面(思想内容类)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
表达合语境 (运用词语
• 多)
也类许)——葬歌 (闻一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 那么叫夜莺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无论 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C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 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__模拟训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__模拟训练含解析

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3年模拟】每篇建议用时:15分钟一、(改编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16分)一个小农家的暮[注]刘半农她在灶下煮饭,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慢慢地从田里回来;屋角里挂去了锄头,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看一看他的牛,回头向她说:“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门对面青山的顶上,松树的尖头,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还数着天上的星:“一,二,三,四……”“五,八,六,两……”他们数,他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

”一九二一,二,七,伦敦。

[注] 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英国学习,该诗就写于他在外留学期间。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写作对象,描写了农家傍晚时分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里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表现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的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色已经晚了。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现实社会中并不都是诗中所写的那种祥和、安宁的农家生活。

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夜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三个画面。

B.本诗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而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

C.诗中含有空间的变化,诗人以农家生活为中心进行空间排列,从厨房到庭院,再到场上。

D.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社会现实,且以“星”和“月”为本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

3.细节描写在本诗中有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举两例并作分析。

(4分)4.诗歌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6分)一、1.答案 B2.答案 D3.答案(示例)①“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女主人正在做饭,灶中柴火的响声这一细节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同时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2023新高考一卷诗歌鉴赏

2023新高考一卷诗歌鉴赏

2023新高考一卷诗歌鉴赏2023新高考一卷诗歌鉴赏前言:2023年高考将有一场大变革,一卷诗歌鉴赏将在其中。

对于这一段时间来说,大家要多花时间去了解和学习各个时期的诗歌,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一、唐诗鉴赏1. 李白《将进酒》这是一首豪迈之词,描写的是诗人英雄思想的高峰,纵情于杯中之美酒,歌咏自由的理念。

这首诗以一曲豪饮之歌,来抒发诗人想追求最高理想的浪漫情怀。

2. 杜甫《登高》这首诗揭示了人生的含义,通过诗人的视角,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和对苦难生活的不屈不挠。

同时,这首诗写出了人生的到达点,即每个人都有爬上各自山巅的追求。

二、宋词鉴赏1. 苏轼《水调歌头》这首词是一曲悲壮激烈的离别之歌,是苏轼戍边当兵之时所作。

表达了词人不屈的精神和英雄的气概,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思恋之情。

2. 李清照《如梦令》这首词叙述了琴瑟和酒的交织之美,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极为温馨的独处感受。

同时,这首词还表达了对爱情美好的追求,使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轻盈。

三、近代现代诗歌鉴赏1. 徐志摩《再别康桥》这首诗并不是表达对康桥的舍弃,而是对曾经留下在康桥记忆的人物的留恋之情。

将离别打造成一种化解,将离别的残酷和无奈化为一种惋惜和温暖。

2. 聂鲁达《黄昏》这首诗画面感强烈,抒发出聂鲁达关于人生、自然、人性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极简的表述,表达了大自然的无私之美,使读者神游在黄昏的自然美景之中,感受到阳光、风、雨的奇妙。

结语:诗歌鉴赏不仅需要我们关注诗歌的语言美感,同时要关注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思想、内涵。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品读诗歌,因为诗歌是文学中最纯粹的艺术品,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情感的最细腻和最温柔的部分。

新高考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综合强化练习第43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现代诗歌阅读

新高考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综合强化练习第43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现代诗歌阅读

第43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现代诗歌阅读建议用时50分钟1.[2023·山东泰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眼下,这万亩水稻田正值一年中最丰饶的季节,无边的稻浪翻滚起伏,充满自然的律动。

一位白发老人站在田头,在田埂边走来走去,轻轻抚弄着稻穗,细细端详,他告诉我们,早年收稻,都要举行隆重的开镰仪式,那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开镰前夜,月华如水,在秋虫的鸣叫中,家家传来磨刀声。

“唰唰唰”的磨刀声,正与秋声合辙,为每家每户的小院平添了几分喜庆。

开镰第一日,碧空如洗,秋阳高照,在金色的稻田里,村子里几十个精壮汉子,手持镰刀依次排开。

一声锣响,“开镰了”!汉子们挥舞银镰,镰刀起处,成片成片的水稻应声倒地,而后农人们又开始了另外的作业,将收割的水稻一一捆扎,井然有序地搬运到晒场,均匀摊开晾晒,风干后等待脱粒。

开镰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也是一年里最醉人的时刻。

正是夕阳映照的下午,流连在田头,原本金黄的稻田被余晖染得愈加耀眼,熠熠生辉,这该是今秋最切题也最醉人的“魔幻一刻”。

看到有人从市区驾车远道而来,携相机手机奔向金色的田野:有人以金色的稻海为背景,举着剪刀手,迫不及待地留下自己的风采;有人亲吻着稻穗拍照;有人高举相机指向稻田中行驶的收割机……(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B.人们不会忘记,山东大葱、辽宁白菜、陕西苹果、内蒙古土豆……“搬家式”支援,武汉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C.“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

”D.连续战斗数十天,每天都忙到深夜的河北省柏乡县城阳村村干部李增运,突发疾病,不幸离世……(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可以改写成:“原本金黄的稻田如金子一般,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诗歌解读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诗歌解读

“梦”是指重新搏击于江河 之上的愿望。 • B、第四节是用比喻的手法写 船,“翎毛”喻指从船板上 脱落的表层。 • C、第一节中的“白色的乱石” 与“黝黑的船体”形成对比, 将船体凸现于读者眼前。 • D、第二节连用三个“千百次” 突出了船的艰难而不屈的经 历。
• (A)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 象辨真伪(意象、意境类)
• A、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 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 了诗人强烈真挚的心愿。 • B、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
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 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 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 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 C、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 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 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 含蓄、深沉。
• (拟人手法 “撑”与“伞”搭配)
(C)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 思考防片面(思想内容类)
• 1、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英三岁时夭折而作。 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 心世界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 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 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 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 A)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 考防片面(写作手法的理解类)
• 2、这首诗中写出了夜莺、蝙蝠、阳光、清风、 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 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 (考查对写作方法的理解——目的 ) • A以偏概全 B不是所有事物都用比拟 C 与表现主旨偏离太远。 (C)

现代诗歌(考教衔接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现代诗歌(考教衔接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考教衔接现代诗歌专题讲义目录考: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 (1)教:现代诗歌发展线索梳理 (3)衔: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3)接: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4)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5)高三联考典型试题分析针对现代诗的题目,尤其是涉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艺术特色的鉴赏、表达效果的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方面,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逻辑链条和突出特点。

以下是对这些特点的详细分析,结合部分例题进行阐述。

一、内容理解与艺术特色诗歌的试题常常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并鉴赏其艺术特色。

突出特点:1.内容理解:题目设计时会特别关注诗歌中的关键细节,例如象征物、重要事件、人物心理活动等,要求考生能够透过表面文字,把握诗歌深层含义。

2.艺术特色:题目还经常考查考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比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结合例题分析:《沉默的芭蕉》一题中,选项C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急切,这与诗歌中“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的内容相吻合,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因此是正确的。

而其他选项要么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要么夸大了诗歌的艺术特色,从而被排除。

二、表达效果与修辞手法此类题目往往要求考生分析诗歌中特定表达方式的效果,以及作者使用特定修辞手法的目的。

通常,正确答案会清晰指出某段落或句子在整体诗歌中的功能,或是某修辞手法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突出特点:1.表达效果:题目会检验考生能否识别出某个表达方式是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的,例如通过对话形式来深化主题。

2.修辞手法:题目还会考察考生能否准确识别并评价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如反复、拟人等,及其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结合例题分析:《沉默的芭蕉》中,诗歌采用与芭蕉对话的方式抒情,选项D正确地指出了这种方式使得诗歌情感更为浓烈,主题表达更加鲜明,而选项C则误解了诗人与芭蕉之间关系变化的明显表达,因此不正确。

三、综合应用与个性化解读这类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能够理解诗歌本身,还能将其置于更广泛的文学背景或文化语境中进行考量,甚至鼓励考生提出个性化的解读。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章现代诗歌与戏剧鉴赏第1节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感情pptx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章现代诗歌与戏剧鉴赏第1节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感情pptx课件
河床,我是浩荡的河床。 我的令名如雷贯耳。 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 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 向东方大海排泄我那不竭的精力。 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
我喜欢向霜风透露我体魄之多毛。 我让万山洞开,好叫钟情的众水投入我博爱的襟怀。 我是父亲。 我爱听兀鹰长唳,他有少年的声带,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 他的翼轮双展之舞可让血流沸腾。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 她在长夏的每一次黄昏都要从我的阴影跛向天边的彤云。
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我让那些早早上路的马车,沿着我的堤坡,鱼贯而行。 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 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那些裹着冬装的唐古特车夫也伴着他们的辕马谨小慎微地举步, 随时准备拽紧握在他们手心的刹绳。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是的,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我是滋润的河床,我是枯干的
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是眩晕的飓风。 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 我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 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
〔解题技巧〕 1.方法。 梳理摘取,恰当筛选;前后联系,准确理解。 诗歌的形象和意象,散落在诗句之中。赏析时,就要在阅读的过 程中,一一梳理诗中展示形象和意象的词语,然后根据诗句前后的内容 来分析,从而准确理解形象和意象的内涵。
2.步骤。 第一步,先整体阅读一遍,领悟大致意思。 第二步,分析选定的词语,揣摩概括形象和意象的特征、意义。 第三步,分条陈述答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高三语文是学生备战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课程,掌握重要知识点,提供复习方向,为高考备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1500字的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一、诗歌鉴赏在第一轮复习中,重点复习了中国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的格律特点、意象表达和修辞手法,提升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意义解读和情感表达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对现代诗歌的敏感度和感悟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高考语文阅读的难点,通过第一轮复习,对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要点进行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意图和修辞手法,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速度。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是高考语文的一大考查重点,通过第一轮复习,学习了现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主题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学思潮和风格特点,培养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独特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作文和阅读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学习了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式。

重点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提高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丰富文章表达和阅读理解。

五、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通过第一轮复习,进行了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的系统梳理。

重点培养写作思路的拓展和论述逻辑的清晰性,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丰富文章结构和内容。

六、名著解读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名著的背景、内容和主题进行系统解读。

重点学习《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的文学价值和人物形象,培养对名著的深层次理解和批评能力。

七、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古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和文学影响进行深入了解。

重点学习唐诗宋词、元曲明剧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和审美特点,培养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独特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诗歌的主要分类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 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 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 (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 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最难忘的镜头,即“一低头的温柔”,把这位日本最女是子那内一心低说头不的出温的柔情,意、掩不
住的隐秘、别离的忧愁、莫名的委屈等等都表现出来了,诗人感觉她恰似水莲
花那样秀美、纯洁、娇弱而又灵动,再听她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软语温存的一声“珍重”,交织着“蜜甜” 道一声珍重,
与“忧愁”,她把思念留给了自己,仍把祝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约的桂林山水图中,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读出语言美的感受。
(9)形象生动 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 现在人们把“形”与“象”组合成一个复合词,作为艺术概念,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 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 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 诗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凝固而成的有声有色有 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 如曹增书的《笑》:“倚着春俏丽的肩膀/秋,憨厚地笑了”,这首诗是 “春花秋实”的形象化表现,诗人妙用拟人化手法,一倚一笑,一憨一俏,形 象生动,情趣盎然,真是一幅奇妙的镜头。
③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 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 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④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 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 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10)意境优美 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 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 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 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 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 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 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 如沙鸥的《新月》,小船似的新月勾起了诗人的怀 乡之情,爽性当真"乘船"回到了春暖花开的故乡,故乡 的亲人正在梦中,“我在梦中靠岸”情深意美,极写其 两地相思、魂牵梦绕的情景,意味深长。
本次模拟考共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6、7小题 (单选题)每小题3分,第8小题4分,第9小题6分。第6小题考查对内容 的理解,第7小题考查对艺术特色的理解,第8小题考查炼字,第9小题考 查人称,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诗歌的考查能力主要侧重在内容理解和手法运用上,同学们在复习时 应有意识的加强训练,结合积累的关于文学类文本及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 灵活应对各类题型,弥补这方面的短板。
【答案】①可直陈内心,并将眼前所见与个人记忆结合起来,让刈禾女的 形象更为丰满;②通过刈禾女情绪的起伏变化,形成内在的韵律感;③充分调 动个人感宫,多角度呈现人与原野的关系;④从“我”的角度抒情,“我”既 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指诗人,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每答出一点给2分, 给满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三、现代诗歌鉴赏
1.鉴赏诗歌的切入点
(1)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 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了 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 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而今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为跳跃的翅膀,从年轻时跳到六十岁,中间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留给读者去思考、去补充,蕴味无穷。
(7)凝练集中
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
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原诗十八节,诗人只选取了一个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 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 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 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 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答案】B
8.“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 【答案】①“水瓶”和“井”空而常满,刈禾女的内心也空而常满;②
“空而常满”指我的内心空阔,却十分充盈,感到满足;③具有思辨性和哲理 性。(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9.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莫要跑到外面去, 去到外面有人骂, 只怪爸爸连累你, 乖乖儿, 快用鞭子打。
经过一夜的不平静, 决定把这颗心, 贴上八分邮票, 寄出去就是了。
(5)联想自然 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 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 强附会之感。 如杨树林的《雄鸡》,由祖国地形图想 到了雄鸡,由雄鸡想到了羽毛,由羽毛想到 了“飞”,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 一片赤子之情。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吗? 我在你梦中靠岸。
(11)虚实相生 像与不像、似与不似、切与不切、不即不离 等说法不同,意思一样,都可以归结为虚实处理 问题。诗歌也一样,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 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 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 如王小泥的《初春的家园》,这首诗,运用 了许多修辞手法(拟人、比喻、通感、错觉、象 征等)加以“变形”,使语言“陌生化”,实中 有虚、虚中有实给人以既明白可解、又新鲜别致 的感觉,增强了艺术魅力以及明确未来复习的方向。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镶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高高的黑板前, 老师把祖国的版图悬起, 望着“雄鸡”他久久伫立, 我愿变成她身上的一根翎羽, ——羽毛丰满了, 她就能从地球上腾起, 一片片心湖荡起了旋律, 浪花中汇成同一个心曲。
(6)跳跃自如
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微末节,娓娓 到来,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某个片断, 尽情挥洒,大肆渲染,它要在极短的篇章里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 在苏格兰高原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 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 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 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 野时的渺小感。 【答案】D
鸡鸣起伏, 雨点儿在屋瓦上, 弹奏《十面埋伏》, 当雀鸟啼亮木格格小窗, 母亲已从窗外菜园里, 掐来一筲箕湿漉漉的黎明。 石磨吟唱出两桶清香小曲, 姐姐把它凝成一锅乳白的晨曦, 我举起筷子,母亲瞪我一眼, 她怕我夹碎了, 姐姐水嫩嫩的叫卖声…… 苍老的父亲,牵着水牛走向田间, 牛鞭,抽醒几声蛙鸣, 一曲山歌,在群山间回荡往复, 于最高的尖尖山上, 化为一只啸天的老鹰……
福给了对方,最后的那一声音译的"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再见),更是情韵摇曳,萦回不绝。这首诗
可以说凝练集中之至了。
(8)节奏和谐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体会诗歌节奏展示的美感。这就云要中求的把神握啊好,轻雾重中感的、仙韵,
律感,把作者所要强调交代的情感重音读出来。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如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开头,通过反复品读,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高考一轮复习
现代诗歌鉴赏
一、考情分析
首批高考改革地区山东省组织的2020新高考模拟考试中,增设了一篇 现代诗歌阅读题。考纲上提到过现代诗歌鉴赏,考纲规定:“了解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里的诗歌 特指现代诗歌。但因考试基本不涉及,以至于很多同学进入“学的不考、 考的不学”的认识误区。这次模拟给教和学敲响了警钟。
3.诗歌的特点
(1)分行排列 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 冷静、语气平缓。 (2)押韵 押韵有一韵到底,或每节换韵,韵脚的韵母要相同。有些新诗外表看 起来并不押韵,但它符合内在情感的逻辑停顿,读起来也不觉得不顺口。 句式的排列或对仗或参差,要整齐匀称、错落有致。
(3)饱含真情 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样的诗句,虽然是普通 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 感人泪下。 (4)立意新颖 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 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苏轼也说: “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这 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 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 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如辛笛的《寄心》,简朴自然,平中见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