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危险的东西我不动》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理解到:炸药、刀子等危险物品并不神秘,他们需要学会保护自己。

在幼儿园、家庭等日常生活中,要远离危险物品,不要私自接触、玩耍、拿着危险物品。

2、让孩子们学会遇到危险要及时寻求帮助,找老师、大人或者同学帮忙。

3、通过再次反思危险物品的相关知识点、课堂讨论以及小游戏等方式,深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二、教学重点:1、危险物品的理解与认识,如炸药、刀子等。

2、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处理。

三、教学准备黑板、白板、笔、卡片等教学工具,安全知识宣传海报。

四、教学过程1、口号宣传作为课前热身,播放一段与安全有关的视频,并让孩子们齐声喊出所听到的口号:宝贝,保护自己,远离危险。

2、新知讲解(1)引入老师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刀,问孩子们这是什么。

引导孩子们讨论刀子可能的用途,逐渐引入危险物品的概念。

(2)展示危险物品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危险物品,如炸药、烟花、火柴、小刀、剪刀等,并向孩子们简单介绍这些物品的危害性。

(3)危险物品的认识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危险物品的认识,如:你们知道烟花能做什么吗?刀子、剪刀应该有什么用途?等等。

最后,让大家一起总结出这些危险物品的特点以及危害。

(4)自我保护的方法在讲解完以上内容之后,老师提出:如何避免危险物品对我们造成伤害呢?引导孩子们想一想什么方法可以保证我们的安全,记录在黑板上,如:遇到危险要及时呼救,不要玩耍危险物品等。

(5)反思及讨论让孩子们回顾今天的课程,再次强调危险物品的危害性,以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带领孩子们讨论,如果我们在走路、学习或者玩耍的时候,遇到危险或者发现别人玩危险物品,我们应该应该怎么办?如何避免危险。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对危险物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避免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同时,也加深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安全的东西我不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安全的东西我不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安全的东西我不动》一、教学目标1.认得并区分不安全的东西。

2.了解不安全的东西对本身的危害性。

3.把握在不安全情况下保持安全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不安全的东西有哪些?2.不安全的东西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危害?3.不安全的情况下该如何保持安全?4.不安全的情况下该如何寻求帮忙?三、教学重点了解不安全的东西对本身的危害性。

四、教学难点把握在不安全情况下保持安全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让孩子们通过察看、听讲解和游戏互动等方式把握学问和技能。

六、教学准备挂图、课件、实物道具等。

七、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老师拿一把剪刀向孩子们晃动,问他们小明在这时应当怎么办?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认得不安全的东西(1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看图,叙述一些可能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逼的事物,如电线、汽油、毒药等,并让孩子们一个个举手,说一下他们认为有哪些不安全的东西。

3.不安全的东西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危害?(15分钟)老师给孩子们叙述不安全的东西会给我们的身体、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示范和解释几个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安全的后果。

4.保持安全的方法(2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用手触摸面前桌上物品,再放本身的物品进去,哎呦瞪上大眼轮番取走别人的东西并叙述不安全的理由,让孩子们了解到不接触不安全的事物是保护本身的有效方法。

5.不安全的情况下该如何寻求帮忙?(15分钟)老师叙述机构看管服务并演示切实可行的紧急情况求救方法,如大声呼喊、跑到安全的地方或打电话恳求帮忙。

让孩子们清楚知道应当如何处理紧急情况。

6.结束(5分钟)老师提问孩子们认为本节课叙述的不安全品,孩子们可以口算一下哪个最不安全并下课。

八、教学评价1.活动参加度评估:对课堂中参加活动的孩子进行评分。

2.教学效果评估:对孩子们的把握程度进行评估,通常包括课堂测试和在家中进行作业等。

九、教学拓展1.在课外时间加深孩子们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和实践。

2.组织孩子们亲身体验或参观一些有不安全品或不安全区域的场所,让他们通过身体素养的提高和实践来了解不安全品和维护自身安全的方法。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于安全意识的培养,促进幼儿形成保护自己、预防意外事故的意识。

2.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并且能够在危险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为。

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遵守社交规范,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和进程1. 教学内容1.危险的定义2.常见危险物品的识别3.危险事故的案例分析4.危险情况下的正确行为2. 教学进程第一节:安全意识的介绍教学目标:了解安全的意义,形成保护自己的意识。

引导幼儿观看安全教育动画片,讲述常见的危险情况和应对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和答辩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保护自己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引导幼儿思考在危险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第二节:常见危险物品的识别教学目标: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

教师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让幼儿认识危险物品,如火柴、刀、电线等。

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对话,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危险事故的发生过程,激发幼儿识别危险物品的能力。

第三节:危险事故的案例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孩子对危险事故的防范意识。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短句等形式,以真实故事为基础,分析不同危险事故的成因,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活动,探讨并分享各自所了解的危险事故案例,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安全措施。

第四节:危险情况下的正确行为教学目标:能够在危险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为。

在幼儿的生活实例中,选取一些常见的危险场景进行模拟,让幼儿观察,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漏洞。

通过实地演示、教学案例、小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如何正确打电话求助等危险情况下的正确应对行为。

三、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通过问题和答辩的形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2.实践教学:使用实例进行模拟演练,让幼儿直观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经验分享:讲述真实的案例,启发幼儿对于危险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安全攻略保护自己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身边的危险物品,比如电器、刀剪、药品等,以及这些物品对自己的危害。

2.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处理危险情境,比如遇到有害物品时要怎么做,遇到陌生人时要怎么做等。

3.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其对危险情境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常见的危险物品,如插头、电线、电池、刀剪等,以及一些危险情境的图片或视频,如火灾、地震等。

2.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用于诱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经历或情境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热身:危险物品认知1.让幼儿观察课堂中的各种电器、插座、电线等,问他们认识哪些物品,并简单讲解这些物品如何使用,以及它们存在的危险性。

2.请幼儿围绕“家庭中的危险物品”进行小组展示,展示他们所在家庭的危险物品,及如何避免危险情况的方法。

3.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常识,如插头、插座使用,电器使用方式等,并提醒幼儿安全操作法则。

正式教学:危险情境讲解1.教师讲解火灾和地震等常见危险情境的处理方式,使幼儿能够掌握基本应急处理方法。

2.教师演示正确的逃生路线、如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急救方法,激发幼儿的求生意识。

3.给幼儿播放短片,让他们模仿演练,讲述自己的处理方法,并及时纠正错漏的处理方式。

游戏互动:学以致用1.以“游戏化教学”为切入点,使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危险情境的认识,并掌握应对方法。

2.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角色扮演、危险物品辨识、急救演练等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概念化地理解危险,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主动性,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手段。

总结:身边的危险情境和如何处理1.让幼儿自己总结身边常见的危险物品及避免危险的方法,并在每个课堂开始和结束,进行一次简短的安全提示,以让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安全作为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和实际体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方式,阐述自己的安全方法,帮助幼儿为危险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提高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遇到危险时能主动躲避,不接触危险物品的能力。

3.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时,懂得向身边的大人求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危险物品,学会保护自己。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危险物品模型等。

2.环境准备: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通道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危险物品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危害吗?为什么不能随便动它们?”(二)基本环节1.认识危险物品(1)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如插座、电源、火源、尖锐物品等。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危险物品的危害,让幼儿明白不能随便接触。

2.学习保护自己(1)老师讲解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接触危险物品,如远离电源、不玩火、不拿尖锐物品等。

(2)老师示范如何正确处理遇到危险的情况,如遇到火源时如何灭火,遇到电源时如何断电等。

3.情景演练(1)老师设置一些情景,让幼儿模拟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如发现插座着火、看到有人玩火等。

(2)老师引导幼儿在演练中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如迅速离开现场、向大人求助等。

4.安全知识竞赛(1)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比一比谁知道的危险物品多,谁的安全意识强。

(2)老师根据竞赛结果,给予幼儿表扬和奖励。

2.老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遇到危险时能主动躲避。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老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2.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营造安全环境。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危险物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在情景演练环节,幼儿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处理遇到危险的情况。

但在实际生活中,幼儿遇到危险时仍需加强锻炼,提高应对能力。

大班安全危险的东西我不动教案

大班安全危险的东西我不动教案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使幼儿明白不乱动成人物品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消毒液、玻璃容器、小块红布、口红、农药瓶子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一)课前律动:教师:小朋友们好,下面请小朋友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游戏!(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放起来。

)(二)激趣导入1、教师将一小块红布放入盛有84消毒液的容器里,让幼儿观察,并提问瓶中的红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这块布变成了白色。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它变成了白色?幼儿:想。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来揭开这里的奥秘。

2、出示消毒液教师:刚才试验中的红布就是被这瓶液体改变了颜色,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幼儿:消毒液。

教师:xx小朋友回答的真棒!那么你们知道消毒液的特点和作用吗?幼儿:用它可以消毒。

教师小结:消毒液是一种无色的液体,但它有一种很刺鼻的气味。

人们可以用它来消灭有害的细菌。

而且它的腐蚀性也很强,所以小朋友们不能随便乱摸。

3、出示口红教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老师手中拿的是口红。

教师:xx真聪明,你们看见过谁用过?幼儿:妈妈。

教师:那她把口红涂在哪里啊?幼儿:嘴上。

教师:那你们可以用大人的口红吗?幼儿:不可以。

教师小结:口红是一种化妆品,它含有汞等有害物质。

你们的皮肤还很娇嫩,如果涂抹口红的话,会引起中毒。

4、出示农药图片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农药教师:你们知道农药的作用吗?幼儿:不知道。

教师:那么就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农药也是一种液体,它可以用来杀死虫对庄稼有害的虫子。

如果人类接触到它的话,有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四、活动结束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些有害物品,在生活中,我们要远离这些有害物品,不去触摸。

五、活动延伸回家之后,问一问家长还有哪些物品对身体有害。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教案名称:危险的东西我不动教案类型:安全教育适用对象: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危险的东西,明确不能触碰以及使用危险的物品。

2.学会判断和避免危险的情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与安全有关的图片或物品,通过观察和描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危险的东西(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卡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危险的物品,如刀子、火柴、药物等,详细讲解这些物品的危害性和使用方法。

3.危险识别活动(10分钟):教师将一些日常用品或学生熟悉的物品放置在教室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判断,找出其中危险的物品,并从中选择出不能触碰的物品。

4.安全知识学习(15分钟):教师结合图片、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安全知识,如火灾逃生、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5.游戏和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安全游戏,如“找安全隐患”、“按规则过马路”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并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危险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6.总结和展示(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学到的安全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1.危险物品图片、卡片等。

2.安全知识图片、故事、视频等。

评估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的质量、角色扮演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教案:《危险的东西我不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危险物品的特点和危害;2.掌握正确的危险物品应对方法;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辨认危险物品;2.学生能够正确应对危险物品;3.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三、教学准备:1.教辅资料:绘本《危险的东西我不动》;2.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3.安全提示物品:农药瓶子、打火机、刀具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幻灯片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们生活中是否经常接触到危险物品?2.你们会不会触碰或接触这些危险物品?3.触碰或接触危险物品会有什么危险?Step 2 启发(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农药瓶子、打火机、刀具等危险物品,向学生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危害;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他们说出自己了解的危险物品和它们的危害。

Step 3 阅读(10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绘本《危险的东西我不动》,让学生独立阅读;2.鼓励学生观察绘本中的插图,预测故事内容。

Step 4 阅读理解(15分钟)1.教师给学生提问,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

2.通读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为什么会被刀片伤到?(2)小明最初找到刀片时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3)小明遇到危险时做了哪些正确的应对方法?Step 5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危险物品的危害;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如何正确应对危险物品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观察家中的物品,寻找并列举出其中的危险物品;2.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应对危险物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危险物品的特点和危害,并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

同时,通过绘本阅读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通过作业布置,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高他们对危险物品的警觉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安全《危险的东西我不动》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使幼儿明白不乱动成人物品的道理。

活动准备:
消毒液、玻璃容器、小块红布、口红、农药瓶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
教师:小朋友们好,下面请小朋友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游戏!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放起来。


二、激趣导入:
1、教师将一小块红布放入盛有84消毒液的容器里,让幼儿观察,并提问瓶中的红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这块布变成了白色。

2、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它变成了白色?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来揭开这里的奥秘。

3、出示消毒液教师:刚才试验中的红布就是被这瓶液体改变了颜色,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幼儿:消毒液。

4、教师:xx小朋友回答的真棒!那么你们知道消毒液的特点和
作用吗?幼儿:用它可以消毒。

教师小结:消毒液是一种无色的液体,但它有一种很刺鼻的气味。

人们可以用它来消灭有害的细菌。

而且它的腐蚀性也很强,所以小朋友们不能随便乱摸。

三、出示口红
1、教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老师手中拿的是口红。

2、教师:xx真聪明,你们看见过谁用过?幼儿:妈妈。

3、教师:那她把口红涂在哪里啊?幼儿:嘴上。

4、教师:那你们可以用大人的口红吗?幼儿:不可以。

教师小结:口红是一种化妆品,它含有汞等有害物质。

你们的皮肤还很娇嫩,如果涂抹口红的话,会引起中毒。

四、出示农药图片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农药
2、教师:你们知道农药的作用吗?幼儿:不知道
教师:那么就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农药也是一种液体,它可以用来杀死虫对庄稼有害的虫子。

如果人类接触到它的话,有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五、活动结束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些有害物品,在生活中,我们要远离这些有害物品,不去触摸。

六、活动延伸回家之后,问一问家长还有哪些物品对身体有害。

我们下节课请小朋友再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