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球性练习教案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球性,提高球感。
2. 学会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为下一步学习行进间运球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球性练习:抓球、拍球、转球等。
2. 原地运球练习:高运球、低运球、交替运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基本球性,学会原地运球技巧。
2.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眼协调和球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基本球性练习(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篮球基本球性练习,如抓球、拍球、转球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原地运球练习(10分钟):讲解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分组进行高运球、低运球、交替运球等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些篮球趣味游戏,如“运球接力赛”、“篮球障碍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原地运球技巧,拍摄视频到班级群,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篮球基本球性的掌握程度,以及原地运球技巧的熟练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游戏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性。
3. 结合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练习的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4. 结合家长力量,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
八、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的准备,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
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上册《篮球球性练习》教学设计

《篮球球性练习一》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练习中尽可能地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去探索思考,倡导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享受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得到身心及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篮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球类活动内容,本次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此年龄段的孩子对篮球技术还未形成基本概念,故本节课让学生主要掌握篮球球性为主,让学生在生动而丰富的篮球课中为以后的篮球技术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技能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突破的方向,是本节课掌握技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烈,注意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时间不长,思维能力也明显提高,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情绪上容易激动,自我调控能力.自控力不强。
四、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学生学习小篮球游戏,熟悉小篮球球性的基本要领。
2.健康行为:大部分学生掌握两种熟悉球性的基本动作方法,通过该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
3.体育品德:学生感受身体运动的乐趣,体验控制小篮球的快乐。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球性难点:手控篮球位置六、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表扬鼓励法、师生互动发、因材施教法学法:对比练习法、目标评价法。
七、场地器材篮球场、篮球40个八、安全保障1.充分做好热身活动。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九、体育家庭作业在家长的陪伴下共同进行球性练习。
十、创新之处游戏+体能练习的创意设计,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运动中,全部都动起来。
课时计划1《篮球球性练习二》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

《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球性,提高球感。
2. 培养学生原地运球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进攻和防守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球性训练:抓球、拍球、转球、抛球等。
2. 原地运球技能训练:胸前运球、背后运球、肩球、地面运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基本球性,熟练进行原地运球。
2.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眼协调,动作连贯。
四、教学资源:1. 篮球场一片。
2. 篮球若干个。
3. 标志物若干个。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篮球基本功练习,如抓球、拍球等。
2. 基本技能训练(20分钟):2.1 球性训练: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基本球性练习,如抓球、拍球、转球、抛球等,每人一个球,自主练习。
2.2 原地运球训练:分别进行胸前运球、背后运球、肩球、地面运球等原地运球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实践训练(15分钟):3.1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四人,两人进行原地运球,两人进行防守。
3.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教学比赛(10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比一比谁的原地运球更熟练,更能做到手眼协调。
4.2 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5.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5.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主进行篮球基本球性和原地运球练习。
2. 家长协助监督,确保练习时间。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球性和原地运球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团队合作等。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练习中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示范法:教师进行标准动作的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动作要领。
篮球青少年球性训练教案

篮球青少年球性训练教案教案标题:篮球青少年球性训练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提供一套全面的球性训练计划,以帮助他们提高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练习,青少年球员将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更高水平的技巧和战术意识。
教案目标:1. 提高青少年球员的篮球技能,包括运球、投篮、传球、防守等方面。
2. 培养青少年球员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灵活性、爆发力和协调性。
3. 培养青少年球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4. 培养青少年球员的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教案内容和活动安排:1. 热身活动(10分钟)- 快速跑步和拉伸活动,以准备身体和肌肉。
- 篮球基本动作的简单练习,如运球、传球和接球。
2. 技术训练(30分钟)- 运球技巧训练:包括基本运球、变向运球、低位运球等。
- 投篮技巧训练:包括站立投篮、跳投和三分球投篮等。
- 传球技巧训练:包括基本传球、胸前传球、头顶传球等。
- 防守技巧训练:包括站位、盯人、拦截等。
3. 球队训练(30分钟)- 战术训练:包括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团队配合训练。
- 比赛模拟训练:模拟真实比赛情境进行对抗训练。
- 领导能力培养:轮流担任队长,组织队友进行训练和比赛。
4. 身体素质训练(20分钟)- 耐力训练: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
- 爆发力训练:进行爆发力训练,如跳跃和爆发力动作。
- 灵活性训练:进行伸展和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和拉伸活动。
- 协调性训练:进行平衡和协调性训练,如平衡板和多向跳跃。
5. 冷静下来和总结(10分钟)- 进行冷静下来的活动,如呼吸练习和放松伸展。
- 总结当天的训练内容,回顾个人进步和团队表现。
- 提出下次训练的目标和计划。
教案评估方法:1. 技能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球员在训练中展示的技能水平来评估他们的进步。
2. 战术评估:通过对球员在比赛模拟训练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评估他们的战术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篮球球性练习-教学教案

篮球球性练习-教学教案本教学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篮球球性练,增强球感,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通过素质练恢复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各种素质能力,同时锻炼意志,使学生能坚持完成一定运动量各种练。
教学步骤:1.开课前,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安排见生。
2.进行准备操,包括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和整理运动。
3.进行篮球球性练,包括双手抛接球、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单手托球经腋下、头上绕环、球在两腿之间绕“8”和胯下两手前后颠接球。
4.学生示范,集体纠错。
5.加大难度,进行行进间的球性练。
6.进行运球练,包括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
要求学生服装整洁,集合快、静、齐。
教师讲解每节操的动作并示范,学生集体练。
教师讲解球性练的重要性和各个练项目的练方法,并慢动作示范,使学生建立动作概念。
学生轮换练,教师巡回观察,个别纠错。
通过本教学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篮球球性练,增强球感,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并恢复各种素质能力,锻炼意志,提高身体素质。
提高运球能力需要注意运球动作与脚步的协调配合。
为此,可以进行以下素质训练:1.高抬腿练:提高腿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小步跑练:加强脚步的敏捷性和稳定性。
3.50米加速跑:提高快速跑能力,加强爆发力。
4.仰卧两头起:锻炼腹肌和背肌,增强核心力量。
5.XXX举腿:加强腰腹肌力量的练。
6.斜体向上:针对手臂力量进行针对性练。
7.立卧撑:发展灵敏、协调性素质。
在练时,可以采用分组练的方式,两组持球练,另两组徒手模仿练。
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多次练。
要求练熟练后,加快速度,并尽可能移开目光。
教师应该讲解练方法、强度和要求,强调完成一定的量。
学生分组轮流练,教师巡回辅导。
在练时,学生应该自觉完成自己所能承受的量和强度。
最后,进行放松操和集合小结,回收器材,结束训练。
初中篮球球性教案

初中篮球球性教案一、教学内容1. 篮球球性练习:运球、传球、投篮2. 篮球比赛:三人制篮球赛二、教学目标与任务1. 通过学习篮球球性练习,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通过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篮球场一块,篮球若干个。
2. 教学时间:45分钟。
(一)开始部分(5分钟)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 师生问好。
3. 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球性练习、篮球比赛。
4. 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基本部分(35分钟)1. 篮球球性练习(1)运球: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场地一侧进行运球练习,另一组在场地另一侧进行传球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传球:学生分为两队,进行相互传球练习。
注意传球的准确性和默契配合。
(3)投篮: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投篮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投篮技巧,提高投篮命中率。
2. 篮球比赛(1)三人制篮球赛:学生分为若干队,进行三人制篮球赛。
比赛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比赛评价: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优秀学生,鼓励表现不足的学生。
(三)结束部分(5分钟)1. 学生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篮球球性练习的重要性。
3. 学生回收器材,整理场地。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篮球球性练习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 运球动作不规范,需要加强基本动作的练习。
2. 传球准确性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传球技巧的训练。
3. 投篮命中率较低,需要加强投篮练习,提高投篮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以上问题,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体育教案-篮球球性练习

体育教案-篮球球性练习教案主题:篮球球性练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篮球的球性特点;2.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篮球的传球技巧;3. 学生能够通过球性练习提高篮球球感。
教学准备:1. 篮球;2. 篮球场地。
教学过程:导入:1. 老师向学生介绍篮球的球性特点,包括篮球的弹跳性和手感;2.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篮球的形状和大小,让学生感受篮球与其他球类的不同。
讲解:1. 老师向学生介绍篮球传球的基本原则,包括准确度、力度和速度;2. 老师演示正确的传球姿势和技巧,如手指分开、手腕利用、身体转动等;3. 老师讲解传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目标、角度、力量等。
操作练习: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传球练习;2. 学生首先站成一排,依次进行直线传球练习,注意传球的力度和速度;3. 学生再分为两组,进行对角传球练习,注意传球的角度和准确度;4. 学生分成三角形状,进行三角传球练习,注意传球的目标和速度;5. 学生自由练习传球技巧,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巩固练习:1. 学生进行篮球自由游戏,要求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传球技巧;2. 老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3.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扩展拓展:1. 学生可以进行个人传球练习,如对墙传球、反弹传球等;2. 学生可以在自由时间多进行篮球运动,提高篮球的球感和技巧。
评价反馈:1. 老师观察学生的传球表现,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肯定和奖励;2. 老师定期进行篮球球性练习的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3.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促进学习和进步。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参加校内篮球比赛,应用所学的传球技巧;2. 学生可以观看篮球比赛,学习优秀篮球运动员的传球技巧和战术运用。
篮球球性练习教案

篮球球性练习教案篮球球性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训练内容。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练,帮助球员提升球感、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内容:热身练1. 跳绳:进行3分钟的跳绳热身,以提高身体热量和心肺功能。
跳绳:进行3分钟的跳绳热身,以提高身体热量和心肺功能。
2. 动态伸展:进行全身动态伸展,特别关注下肢和上肢的关节活动。
动态伸展:进行全身动态伸展,特别关注下肢和上肢的关节活动。
篮球基本动作练1. 基本运球:基本运球:- 单手推球练:球员采用单手推球的方式进行前进和后退,并保持稳定的控球动作。
- 双手运球练:球员采用双手运球的方式进行前进和后退,注意保持控球稳定,避免失误。
2. 投篮练:投篮练习:- 基本投篮姿势练:球员研究正确的投篮姿势,包括站立姿势、手臂的位置和身体的协调。
- 静态投篮:球员站在固定位置进行投篮练,重点是准确度和稳定性。
- 动态投篮:球员进行移动投篮练,模拟比赛中的实际情况。
3. 传球练:传球练习:- 基本传球动作练:球员研究正确的传球姿势,包括站立姿势、手臂的位置和球的传递轨迹。
- 静态传球:球员站在固定位置进行传球练,重点是准确度和稳定性。
- 动态传球:球员进行移动传球练,模拟比赛中的实际情况。
球感训练1. 盲目触球:球员用手盲目触球,训练触球的准确性和反应能力。
盲目触球:球员用手盲目触球,训练触球的准确性和反应能力。
2. 墙壁反弹球练:球员将球投向墙壁,然后接住反弹的球,训练反应和协调性。
墙壁反弹球练习:球员将球投向墙壁,然后接住反弹的球,训练反应和协调性。
3. 双人传接球练:两名球员面对面进行传接球练,提高球感和合作能力。
双人传接球练习:两名球员面对面进行传接球练习,提高球感和合作能力。
结束训练进行全身放松伸展,饮水补充,适当进行球员间交流和总结反馈。
以上是一份篮球球性练习教案的概要,你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课堂实施。
记得要根据球员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进行适度调整,保持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束
部
分
(5ˊ)
一、放松活动:(3ˊ)
1)自由慢走。
2)原地抖动、拍打全身肌肉。
二、本课讲评:(2ˊ)
1)本课练习情况。
2)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要求。
课后
小结
教学内容与教法措施
准
备
部
分
(25ˊ)
一、课堂常规:(5ˊ)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报告人数。(1ˊ)
1.教学组织:集合队形如下图
2.教学要求:
1)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值日生声音洪亮,口令清晰。
2)见习生做力所能及的练习。
(二)宣布本学期教学计划、要求,本课内容、任务。(4ˊ)
1)本学期共上14周课,教学内容以基本技术为主。
3.教学要求:
左右手都能投篮,动作连贯、协调。
二、传接球练习(15ˊ)
1.任务:了解学生传接球技术掌握水平。
重点:传球手法、准确性。
2.教学组织:
1)两人一组一球对面站立,相距4米左右,做各种传接球练习。
2)全场两人直线传球上篮。
3.教学要求:
动作正确,速度由慢到快;行进间传接球上篮从多传到三传。
三、原地投篮练习(15ˊ)
(二)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10ˊ)
1.教学组织:
每人一球原地做各种玩球动作和原地运球动作练习。
2.教学要求:
掌握动作要领,逐渐加快速度。
基
本
部
分
(70ˊ)
一、运球上篮练习(20ˊ)
1.任务:检测学生运球上篮技术掌握情况。
重点:运球、行进间左右手投篮。
2.组织教学:
1)分组半场左右侧运球上篮。
2)全场绕圈变向运球上篮。
球性练习
系别
运训
班级
级
课次
1
上课时间
教学
内容
1)宣布教学计划,了解学生情况
2)熟悉球性,恢复体能
教学
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专选教学计划及本学期教学计划,了解学生基本状况。
2)通过本课练习,熟悉球性,使学生体能状况得到改善。
3)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重点
难点
1)了解学生基本状况
2)心理的调整,体能的恢复
1.任务:了解学生以前所常用的投篮技术动作。
重点:规范投篮手型。
2.组织教学:
1)学生分组一路纵队罚球练习。
2)各角度投篮练习。
3.教学要求:
持球手法正确,全身用力协调,动作连贯,体会手腕的用力及食指、中
指的拨球动作。
4.教学要求:
动作正确,全身用力协调,提高命中率。
四、教学比赛(20ˊ)
全场5对5
2)本课主要是熟悉球性,体能的恢复。
二、准备活动(20ˊ)
(一)热身慢跑,柔韧性练习(10ˊ)
1.教学组织:
1)学生呈一路纵队绕球场慢跑5圈,结合协调性步法练习。
2)原地静力拉伸肌肉、活动关节,教师领做。
2.教学要求:
1)积极认真,按要求完成。
2)伸展运动时,会有肌肉被牵拉感,每个动作停顿10~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