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规范管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安全检查实务
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图解及事故案例(最全)

1.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事故案例:未及时观望导致的事故
2007年5月21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江苏如皋某公司板金工司某在氧气动能管道铁平台 拆卸氧气表时(此铁平台位于一台门式起重机北侧轨道处,距轨道仅230毫米),正在吊运 管子的门式起重机启动后并由西向东开过来,司某站在铁平台没有及时观望,并采取避让措 施,被卷带进铁平台和龙门行车间空档,挤压致死。
1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2 )未戴防护手套 3 )未穿安全鞋 4 )未戴安全帽 5 )未佩戴呼吸护具 6 )未佩戴安全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未戴工作帽 8 )其他
1.12 不安全装束
1 )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2 )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3 )其他
事故案例:分散注意力行为造成的事故
2.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 无防护 1)无防护罩 2)无安全保险装置 3)无报警装置 4)无安全标志 5)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6)(电气)未接地 7)绝缘未良 8)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 9)危房内作业 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档车器或档车栏 11)其他
2.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因而容易导致一些意想未到的事故的发生。
连续性:一种隐患掩盖另一种隐患,一种隐患与其他隐患相联系而存在的现象。
事故隐患的特性
安全
平台下方 禁止站人 和通行
安全 = 治理事故 隐患,将风险控 制在可接受范围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当前伤亡事故中,因未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目前技术还未能解决的原因而造成 的事故极少,绝大多数属于责任事故。
1.7 攀、坐不安全位置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主要内容:案例一、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案例二、BP德克萨斯炼油厂爆炸事故案例三、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案例四、重庆市开县气矿井喷事故案例五、美国羟胺蒸馏装置爆炸事故案例六、长滩天然气工厂爆炸事故案例七、休斯顿化工区爆炸事故案例八、Piper舢曲既海上平台沉没事故案例九、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爆炸火灾事故案例十、重庆天原化工“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案例一、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1984年12月3日发生在印度博帕尔的甲基异氰酸酯(methyl isocyanate,简称MIC)泄漏事故,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工业安全事故。
有报道指出,当地80万人口中有约20万人暴露于有毒气体中,并且在事故发生后的两天内,约有5000人死亡,最终总的死亡人数可能有2万人,另外有6万余人需要接受长期治疗。
事故现场图片一、事故经过如图1所示,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下午,维修人员在清洗工艺管道上的过滤器。
在用水反向冲洗过滤器之前,没有按照作业程序要求“关闭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并在“隔离法兰”处安装盲板”,且在开始这些工作之前,维修人员没有按需要申请并获得作业许可证。
图1 博帕尔(Bhopal)MIC储存系统的工艺流程简图12月3日凌晨00时15分,储罐内压力迅速升高,有人在工艺区内发现了泄漏出的MIC。
于是,一名操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他听到储罐内发出隆隆声,并感受到来自储罐的辐射热,他立即尝试启动洗涤器,但没有成功。
凌晨00时45分,储罐超压、安全阀起跳,随即大量MIC 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在2h内,约25tMIC进入大气中,工厂下风向8km内的区域都暴露在泄漏的化学品中,短时间内造成周围居民大量伤亡。
事故发生后,应急反应系统没有有效运转,当地医院不知道泄漏的是什么气体,对泄漏气体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急救措施也毫不了解。
二、事故原因1、管理原因(1)工厂位置不合适。
工厂建造在城市近郊,离火车站只有1km,距工厂3km范围内有两家医院。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特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特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特大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是保障社会安全与生产安全的重要工作,旨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在现实中还是不时发生一些特大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的特大事故,探讨其原因和教训,以期提高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效能。
一、事故概况该特大事故发生在某省的钢铁生产企业,该企业经营多年,一直以来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规范,受到了监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然而,在一次高温炉冶炼作业中,因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引发了爆炸事故。
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3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一亿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人为操作不当:经调查发现,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在进行高温炉冶炼作业时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违背了安全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在处理异常情况时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设备维护不彻底:事故发生前,炉冶炼设备虽然经过了常规的维护保养,但存在一些隐患问题未得到及时发现和修复。
这导致了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定期检查和评估,企业也顺利通过了相关评审。
然而,在事故发生前没有对炉冶炼作业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也没有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导致了事故发生。
三、事故教训和改进措施1.加强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企业应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
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定期进行演练和实操,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2.完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安全风险。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应加大监督力度,要求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3.加强设备维护: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危险源控制的实践案例及效果展示

企业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提高了对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确保 安全生产的稳定运行。
员工安全意识提高
安全培训效果显著
危险源控制实践过程中,企业加大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提高
通过危险源控制的实践,员工更加认识到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责任,积极参 与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效果评估方法
事故发生率
对比实施危险源控制前后的事故发生率,评 估控制效果。
员工满意度调查
了解员工对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认同度和参与 度,评估措施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
安全检查评分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危险源控制措施的 执行情况和有效性。
外部审计与认证
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和认证,客观评价 危险源控制的效果和合规性。
危险源控制效果展
04
示
事故发生率降低
显著减少事故数量
通过危险源控制,企业成功降低了事 故发生的频率,确保了工作场所的安 全稳定。
防范重大事故
危险源控制的实践不仅减少了小事故 ,更有力地预防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保护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 安全。
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安全管理体系完善
危险源控制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和监督。
持续改进
通过危险源控制,企业可识别和管理风险,实现 持续的业务运营和流程改进。
案例选择与背景
案例一
某化工厂危险源控制
背景
位于人口密集区的化工厂,存有大量易燃、有 毒化学物质。
案例二
某矿山安全风险管理
背景
矿山作业环境复杂,事故风险高,需对各类危险源 进行全面控制。
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定期评估与修订制度
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以适应企业发展 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安全教育培训建议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01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
培训内容与实际结合
02
培训内容应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和应急处
理能力的提。
培训考核与反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法律保障。
安全生产监管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安全生产投入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 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现场救援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迅速 到达事故现场,开展人员 搜救、医疗救治、灭火、 排爆等现场救援工作。
紧急疏散
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组织 周边群众疏散,确保人员 安全。
调查处理过程
01
02
03
04
成立事故调查组
由相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 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
现场勘查
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 关证据,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 和原因。
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
CONTENCT
录
• 事故概述 •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后果及影响 • 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 • 事故预防与安全建议 • 案例总结与启示
01
事故概述
事故发生时间
02
01
03
2019年11月28日凌晨 2020年8月20日下午 2021年5月1日上午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4、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

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前言“依法治国、执政为民”,本届政府的基本执政理念,主要是顺应中国发展的国情和民生需要。
建筑领域依法监管已提出多年,但实施效果不佳,主要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今后这一现象应彻底改变,违法的代价将是史无前例的。
基本内容一、当前的安全形势1、我区的总体情况2013年全区建筑总产值达到2271亿元,为历史最高,增幅达到21.66%,比广西GDP增速快11个百分点。
在建筑业增长速度快、项目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安全基础不牢、监管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目标顺利完成,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大幅上升。
从绝对指标看,2013年全区受监督的房屋和市政工程共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31起,同比增长121%;死亡33人,同比增长136%;2013全年建筑施工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为50人,实际死亡占全年控制指标的66%;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的较大安全生产事故。
从相对指标看,2013年全区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为1.45人/百亿元,比2012年上升93.3%。
2014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500多亿元,增幅达接近20%。
从绝对指标看,2014年全区受监督的房屋和市政工程共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28起责任事故,死亡34人,2人人失踪(南宁市轨道交通事故这部分数据与2013年的数据基本持平;2014全年建筑施工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为50人,实际死亡占全年控制指标的56%;全年发生了一起一次死亡3人的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即为5.13临桂六塘镇公租房模板坍塌事故。
2、专项分析2.1、事故总量分析。
2014年事故死亡人数位列2004年以来事故死亡人数的第五位,事故死亡人数依然保持在高位。
2.2、百亿元死亡率指标分析。
2013年全区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是1.45人/百亿元,相对于2012年和2011年有所反弹,与2010年的数据相当。
2015年,我区建设工程领域共发生死亡事故22起,死亡26人,位列全国第六位,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及以上事故两起,分别是“3.26江南区标准厂房项目外架坍塌事故”和“8.12玉林市玉容路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改造工程窒息事故”,鉴于我区的生产规模在国内兄弟省份中也是较小的,以此推算我区的百亿元死亡率应该是全国最高的。
《重大危险源管理》课件

国际化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危险 源管理问题
THEME TEMPLATE
Ppt
感谢观看
管理效率和质量
绿色化管理:推广绿色环保 技术,降低危险源对环境的
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卫生 组织等,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 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标准:如ISO、IEC等,制定 和推广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国际标 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际会议:如世界危险源管理大 会等,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重大危险源管理实践与案 例分析
章节副标题
管理实践经验分享
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化工厂爆炸事故 案例二: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案例三:某核电站泄漏事故
国际合作项目:如跨国危险源管 理项目,共同应对全球性危险源 问题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智能化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实现危险源的实时 监测和预警
绿色化发展:注重环境保护,推 动危险源管理的绿色化、低碳化 发展
添加标题添Βιβλιοθήκη 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标准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危险源 管理标准和规范,提高管理效率 和质量
加强培训与教育:提高员 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引入新技术:提高安全管 理水平,如物联网、大数 据等
加强监管与检查:确保管 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鼓励创新:鼓励员工提出 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管 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
章节副标题
事故大反思——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三)
云南威信项目部“11.27”1#机 脱硝调试期间轻伤事故
氧气表爆裂飞 出砸伤后昏厥
事故经过 2012年11月27日,脱 硝1#机组氨区C罐及其管道 系统正在进行进氨前氮气打 压检漏工作,大约在15点40 分左右,施工人员王元泽给 氧气减压阀拧顶针加压时, 氧气表爆裂,当场昏厥,双 手抱头,面部有血迹,现场 人员移除压在其身上的氮气 瓶后,抬到空地平躺,并叫 救护车送往威信医院。事后 诊断为脑震荡,面部有创伤, 缝针处理,住院一周左右出 院,人无大碍,回家休养。
事故原因 胡龙和李龙军因工作时间挑逗打闹,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经初步分 析胡龙有故意伤害李龙军嫌疑,是造成本 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暴露问题 1、项目部及班组管理不严,虽然平时 对员工进行过安全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和检查; 2、各专业管理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落 实不到位,管理不严,监督不到位。 防范措施 事故发生后机务班组进行了全员安全 学习和整顿。主要通过学习讨论“四不伤 害”和现场劳动纪律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自觉性,杜绝 各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四)
山西蒲洲脱销项目部“1.14”
#1机组一次风机变频室火灾事故
火灾现场
事故经过
2013年1月14日下午16点 18分,鞍钢公司两名作业人员, (周登奎、杨亚虎)在对钢筋
竖向电渣压力焊埋弧焊作业时,
焊渣飘落引燃电厂1#机组一次 风机变频室室外空调机入室口
烧毁的 变频室板房
带有可燃材料保护的电缆,引 起一次风机变频室彩板房夹层 易燃物聚苯板燃烧,导致火灾 事故发生,造成停机8小时30分。
谢谢观看
中国博奇安全质量管理部
(一) 山西阳城运维项目部 “11.23”除雾器火灾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工作程序 6.1 危险源辨识 6.1.1 危险源辨识范围 a) 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 危险源。 b) 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 源。 c) 辨识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 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6.1.2 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的辨识通常采用现场 排查法,由质量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 场进行辨识、观察。
3、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局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
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 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 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 (一)贮罐区(贮罐); (二)库区(库); (三)生产场所; (四)压力管道; (五)锅炉; (六)压力容器; (七)煤矿(井工开采); (八)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九)尾矿库。
2、广东省关于加强重大 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 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的精神,大力推进我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 理工作,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也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的主体, 在重大危险源管理与监控中负有重要责任。 各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要认真做好十项工作: 申报登记建档、 资金投入、 安全规章制度制定、 应急技术培训、 警示标志设置、 安全检查、 监控、 设备设施安全检测检验、 事故隐患的整改、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等。
危险等级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
这里R是死亡半径。
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 全管理与检测监控,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 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要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 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至少每3年要对本单位的 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已经进行安全评价并符合重大 危险源安全评估要求的,可不必进行安全 评估。
安全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8)评分类及调查分析规则 》 (GB6441-6442-86)。 4.术语和定义 重大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严重伤害 或疾病、财产损失(直接损失2万元以上 )、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后风险 分值大于20的根源或状态。
5. 职责 5.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与风险 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 批准。 5.2 公司各部门/项目部负责排查、辨识所辖 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5.3 质量安全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汇 总、分析、评价和确定。质量安全部为归口管 理部门,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6.2 风险评价 6.2.1 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 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 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 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 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 环境的潜在危险性。LEC评估法采取下列公式 计算危险性:D=L×E×C。考虑实际意义,本 计算公式不考虑概率为“0”的情况。公式中: ——D表示危险性——L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包括时间频率 和人员数量)——C表示事故造成的后果。
危险物品是指: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本规定自二OO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4、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程序
1.目的 辨识本公司在生产或服务活动中能够 控制、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并评价 确定由此产生的风险性。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或服务活动范围内 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规定了对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风 险是否可容许或可接受。
重大危险源是指: 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 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 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 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4)四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至少每三年委托有法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对本 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已经进行安全评价并符合重大危险源安全评 估要求的,可不必进行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的中介机构应当对其安全评估的结 论负责。 安全评估报告应当报送所在地县(市、区)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安全评估的费用由被评估单位支付。
重大危险源规范管理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现场安全检查实务
1
1、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 工作的通知
目的: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 产工作的决定》及全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工作现场会议精神, 切实履行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职责, 落实责任, 严格执法, 促进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规范、科学、 有序地开展。
生产经营单位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重大危险源应 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 备,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报送当 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1)登记建档; 2)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3)制定应急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 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 措施; 4)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 应急措施,报告政府的安全监管部 门和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