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培训38页PPT

合集下载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培训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培训

五、实施要点——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2、 定时做好调度
1. 参照《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推荐技术名目(2023年版)》(农办科 〔2019〕14号)中旳措施,在备注栏中分别统计各类措施旳实施面积,有几项填几 项。 2. 各类措施落实需做好台账备查。台账涉及工作统计、文件、方案、协议、经费资料 等全部与工作有关旳书面材料,且可供教授现场查阅。
一、法律法规
2023年3月27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文件《轻中度污染耕 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推荐技术名目》(农办科〔2019 〕14号)
11 VIP+n
综合治理技术
10 植物提取 9 微生物修复
8 定向调控
7 原位钝化
1 石灰调整
2 优化施肥
安全利用 与治理修 复技术
名目
6 深翻耕
3 品种调整
4 水分调控 1-6:农艺调控类技术
• 根据治理区域连续2年旳治理效果等级,综合评价耕地污染 治理整体效果。(连续2年内每季治理效果等级均达标,整 体治理效果达标)。
报告完毕 请批评指正
THANKS
谢谢聆听
主要技术要点:根据本地受污染耕地旳情况, 而选择采用二种以上多种技术措施叠加旳技 术。即在单一技术措施难以保障农作物可食 用部位污染物含量达标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 况,进行各项技术旳组合和排序,并根据土壤污 染程度,合适调整综合技术中集成技术旳数量 和单项技术旳实施强度,到达农产品安全旳目 旳。
五、实施要点——严格管控类种植构造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
采用措施-复合调理剂
主要技术要点:基于土壤化学 或微生物原理,经过调整土壤 中旳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过 程,增进重金属污染物由高有 效性向低有效性转化,由高毒 性向低毒性转化,定向控制土 壤中重金属元素旳迁移以及农 作物旳富集。利用调理剂开展 污染治理应建立在完善旳试验 基础上。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PPT教学课件

中部地区 3 052.55万公顷 7.99等,以5~10等为主 72.53%
东部地区 2 613.89万公顷 8.27等,以5~11等为主 85.31%
结合材料探究: (1)说出材料体现的我国耕地特点。(区域认知) (2)说出国土资源部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作用。(综合思维) 提示 (1)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少。 (2)等别成果对我国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坚守耕地质量红线,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3.结合材料,理解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我国耕地保 障。(人地协调观)
知识体系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粮食安全 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1)概念:粮食安全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2)影响因素: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四个环节。 2.我国粮食安全的立场 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④生活和生产排放的有毒物
解析 第1题,③④与现实情况不符。第2题,考查土地退化的表现形式,A、B、 C三项都是由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第3题,导致土地 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①②③④均是。⑤为改善土地退化的措施。 答案 1.A 2.D 3.C
读我国历史时期耕地变化和漕运干线示意图,完成4~5题。
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特征
具体表现
耕地质量总 约70%的耕地为中、低产田
体欠佳,退化 已垦耕地存在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和污染问题
严重
遭受“三废”、化肥和农药残留、农膜等污染
特征
具体表足,耕地以水田为主,集中了全国
2.调节粮食安全的手段 在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基础上,我国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 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具体表现如下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PPT课件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 人教版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理解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2.结合现 实中耕地资源的开发实例,在区域的背景下,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 区域耕地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方式及潜力,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通过资料 或者图表,分析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2.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提示: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 分析。 3.由情境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提示: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可以从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消费量两方面分 析。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 4.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提示:保障粮食安全应立足国内,考虑耕地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政 策、科学技术等方面,同时,也可以考虑部分进口。
土地 利用 类型
城乡工矿 居民用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未利 用地
合计
转换 结果
4 060.24
1 373.12
-1 781.36 1 73.67
-28.79
3 796.88
注:上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2000年和2013年的河南省土地利用数据进 行分析得出,正数表示耕地的净转出,负数表示耕地的净转入。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增加粮食总产量 (1)扩大耕地数量:1949年以前主要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20世 纪80年代以后耕地面积和⑨ 播种面积 总体呈减少趋势。 (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粮食总产 量。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主要依靠增加人力、物质和技术投入,从⑩ 耕地利用率 、 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水平 等各个 环节,挖掘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

全国土地日珍惜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关注粮食安全PPT模板

全国土地日珍惜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关注粮食安全PPT模板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 国的80%以上,但耕地只占全国的 30%。
西部地区虽占有全国土地面积的 52.4%,但其中难利用土地占全 国总数的77%,人口则只占全国 的7%;
全国62%的耕地分布在淮河流域 及其以北地区,但该地区水资源 只占全国的20%;
中国土地现状
城市存量潜力大:
目前全国有600多个城市,建成区 面积17940平方公里,人均占地 101.6平方米,高于规定标准人均 100平方米的城市有400多个。据 调查,城市城建区内现有空闲地约 占建成区面积的17%,推算全国为 15%左右,总量约为400万亩。
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用电;拒绝 过分包装;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 品。
简化房屋装修;不随意取土,不 倒卖土壤;少用洗涤剂;不焚烧 秸秆。
不使用无法降解的塑料餐盒。 双面使用纸张。
保护蛙类,保护鸟类;拒食 野生动物,不捡拾野禽蛋。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 使用可再生物品;少使用发 胶。
严格遵守“五不准”
一起保护耕地
其中,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永久积雪、冰川以及裸 岩、石砾地等约占未利用土地的73%。
中国土地现状
可开发土地基本已被开发利用: 据资料考证,6000年前我国已 有原始农业种植,4000年前已 有相当固定的农业耕作。
人口多,历史久,能够开发利 用的土地,基本已被开发利用, 甚至有些不宜开发为耕地的地 方也出现过度开垦或滥垦现象。
在这 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 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后备资源2.01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1.2亿亩。
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 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十分 。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介绍宣传·保护耕地珍惜资源主题教育

第九章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 ppt课件

第九章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 ppt课件

43
9.3 园地利用与保护 一、基本概念
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 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覆盖度在0.5以上的或每 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以上的土地,包括用于 育苗的土地。(特别注意,苗圃是固定的林木育 苗地,属于林地而非园地。)
44
利用特点
二、园地利用特点
①集约性; ②景观价值性; ③社会需求性; ④区域适宜性。
利用特点
二、草地利用特点
①草地利用的生产性; ②草地利用的生态性; ③草地利用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58
肉奶 皮毛
59
三、草地利用与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①加强草地合理利用的技术措施体系建设
✓ 分季、分片轮牧,不断更新牧草 ✓ 封育草场 ✓ 建立防护区 ✓ 采取必要的水利措施 ✓ 清除毒害性草类 ✓ 防治鼠虫害 ✓ 防治草地火灾

批 ❖地、市以下批准的建设项目

两级审批
14
四、保护措施 四、保护措施
2.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权限 ❖乡镇企业、农村公共设施、农民宅 基地等占用农用地,可授权地(市) 级人民政府审批
15
一、基本概念
2.2 耕地利用保护
16
一、基本概念
2.2 耕地利用保护
17
一、基本概念
2.2 耕地利用保护
18
47
9.4 林地利用与保护
一、基本概念
清查年份
1973-1976 1977-1983 1984-1988 1989-1993 1994-1998 1999-2003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1973-2003)
活立木蓄 积(108
m3)
95.3
有林地
面积(108 hm2)

土壤环境污染PPT课件

土壤环境污染PPT课件
• (3)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地,通过植物生命活动,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可被其转化、吸收和转移。
第12页/共43页
• 在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和净化是同时进行的,是 两种相反作用的对立统一过程,两者处于一定的 相对平衡状态。如果输入土壤的污染物质其数量 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作用速度,打破了积累 和净化的自然动态平衡,就使积累过程逐渐占据 优势。当污染物质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 然导致土壤正常功能的丧失,使土壤质量下降和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或使植物体内该污染物含量增 高,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第17页/共43页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
• 土壤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重 金属元素,其中很多是作 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营养 元素如Mn、Cu、Zn等。 因此,只有当叠加进入土 壤的重金属元素积累的浓 度超过了作物需要量和可 忍受程度,作物才表现出 受毒害症状,或作物生长 并未受害但产品中某种金 属含量超过标准,造成对 人畜的危害时,才能认为 土壤已被重金属污染。
第24页/共43页
• 如果元素不是存在于矿物中,而是以被黏土矿 物吸附的结合形态存在,那就必须考虑其潜在 影响。实验证实,被黏土矿物吸附的Cu、Pb、 Zn及其他重金属,受环境pH值影响很大。但 环境变为酸性,H+浓度增高时,H+将和重金 属离子争夺黏土矿物表面的可交换位置,结果 使原先被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的部分重金属离 子释放出来;H+浓度越大,交换释放出来的 重金属离子就越多。在环境变得极酸性时,黏 土矿物吸附的重金属离子几乎全部释放到体系 中。这些被释放出来的大量重金属离子有可能 重新加入食物链而迁移,从而引起人体健康的 危害。
• (4)取(3)中离心分离后加入3mL 0.02mol.L-1 HNO3 和5mL的30% H2O2,在85℃水浴锅中煮2h,并且不 断震荡,然后再加入3mL的30% H2O2,在85℃水浴 中煮3h,偶尔震荡。冷却后,加入5mL的3.2 mol/L 醋酸胺溶液(溶剂为20%的HNO3),稀释到20mL, 连续搅拌30min。离心分离,上清液为有机结合态,残渣 为残留态。

农业污染的防治ppt课件

农业污染的防治ppt课件

9.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污染的来源
有 、 、 、 、___、 。
(2)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出
能力,就会造成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必须坚


的原则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各种
____________;其次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3)对于受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防治的根本方法
6.长期过量施用氮肥,引起的后果有( )
肥料,主要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中
的______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其优势在于产品是不受 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4.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绿色壁垒”,原因是( )
的 食品。
(1)环境污染 (2)化肥农药 自然的技术 土壤 洁净 (3)有机 生物 污染 有机
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不施用
,它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
“更健康”的 ,以生长出“更 ”的食品。
有机农业施用 肥料,主要依靠______措施控制病
虫害的发生,其优势在于产品是不受 的 食品。
有机农业 不用化肥、农药及其他合成的化学制品。国外实 行有机农业的耕地区域多是小规模的,而大规模经营有机农业 的比较少。有机农业必须具备生产水平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完 善的条件。向有机农业转变,主要是出自对土壤和人类及牲畜 健康的保护,防止农药的潜在性灾害,期望减少能量与物质的 输入,以及对环境资源的担心。
4.B 5.B
二、双项选择题:
6.长期过量施用氮肥,引起的后果有( )
A.增加土壤有机质
B.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
C.作物减产并积累大量硝酸盐等有害成分
D.导致鱼类中毒大量死亡
7.一般说来,水体中大量的农药污染来自( )

21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课件(26张PPT)

21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课件(26张PPT)
①土壤固有肥力状况(厚度、质地、有机质含量等); ②水热配比条件
③地形条件(山区or平原) ④周边环境条件(污染)
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四)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及黑龙江省。经过长期
的土地开发,剩余部分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 课堂阅读P.31: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现状 提取重要信息:①空间分布不均衡;
显,尤其是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不断加深。
课堂阅读P.29:土壤污染 占优补差,补不抵占 ①优质耕地流失问题 ②劣质耕地增加问题 ③耕地总体质量下降问题
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三)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分布相对集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占80%以上。 南方耕地不到全国耕地总量的 2/5;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水热条件
(2)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耕地资源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社会经济:农业基础、农业技术、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
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二)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2015年,我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质量总体偏低。 随着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等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日趋凸
较差,大部分依赖灌溉。 课堂活动P.30:我国耕地资源的空间差异 1(2)我国水土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匹配,有哪些不利影响?
南方:人地矛盾突出;粮食自给率较低;水资源利用率低。 北方:水资源不足,制约农业发展。
课堂活动P.30:我国耕地资源的空间差异
1、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传承等因素,我国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耕地资源与 国家粮食安全
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耕地: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一般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并 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