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最新)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年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年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开始构思今年的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已经不算陌生,10年的经验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深刻的了解。
就让我用意识流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份方案。
我们需要明确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土壤是地球上生命的根基,它孕育了万物,承载着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活的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
一、方案目标1.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2.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体系,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减少土壤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二、方案措施1.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1)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排查,督促其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2)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化肥,减少化学污染。
(3)加强城市污染治理。
对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等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2.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2)推广土壤修复技术。
运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技术,提高土壤环境质量。
(3)加强土壤污染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预警土壤污染风险。
3.建立土壤环境保护制度(1)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土壤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明确土壤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监管职责。
(2)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将土壤环境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
(3)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方案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
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2.方案制定阶段。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3.方案实施阶段。
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各项措施,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工作。
4.监测评估阶段。
对土壤环境保护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四、预期成果1.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安全得到保障。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3篇)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___加强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___年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市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___年)》、《___年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为确保土壤污染防治重点攻坚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___土壤污染防治法》,扎实推动净土保卫战,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负责、部门有责”,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主要目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___;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全县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全部实现安全利用;严格落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三、重点任务(一)强化土壤环境调查监测1.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按照省的统一部署,___年底前,协助完成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重点行业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分布,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___。
(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开发区、城区工业聚集区)2.优化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完善全县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国控、市控点位例行监测。
按照市年度监测计划,积极开展对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督性监测,监测结果上报市生态环境局,纳入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使用。
对监测发现的土壤超标情况,进一步开展溯源排查,查明并及时阻断污染源。
(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3.加强重点区域耕地土壤环境监测。
依法对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污水灌溉等区域农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范围、风险水平等。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最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的确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逐渐改良土壤环境质量,依据《国务院对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x 发〔 x〕31 号),联合我区实质,拟订本工作方案。
一、整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 x 和 xx、x、x、x 全会精神,依照“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固建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仔细落实上司党委、政府决议部署,立足我区区情和绿色发展战略,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良土壤环境质量为中心,以保障农产质量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要点地区、行业和污染物,实行分类型、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渐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公司担责、民众参加、社会监察的土壤污染防治系统,促使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努力建设生态叶集、美好叶集。
(一)工作目标到x 年,全区土壤污染加重趋向获得初步截止,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获得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获得基本管控。
到x 年,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获得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获得全面管控。
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良,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二)主要指标到 x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
到 x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 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6% 以上。
二、主要任务(一)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1.展开土壤环境质量详查。
依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联合实质,在整合现有有关土壤检查数据和充足认识各地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以农用地和有色金属矿挑选、化工、制药等要点行业和危险废物处理公司用地为要点,以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为要点检核对象,科学拟订全区详查整体方案, x 年启动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x年末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散布及其对农产质量量的影响; x 年末前,掌握已封闭搬家的要点行业公司用地土壤污染状况,x年末前,掌握要点行业公司用地中的污染地块散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成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按期检查制度,每10 年展开 1 次。
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耕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石。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增加,耕地土壤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耕地土壤环境,需要制定综合的保护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计划为了保护耕地土壤环境,需要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计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严格限制非农业用地的占用。
同时,对于农业用地,应该制定科学的轮作、休耕和耕地保留制度,保证土壤有足够的时间得到休养生息,以提高土壤肥力,避免过度耕作和土地的过度利用。
二、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估为了及时了解耕地土壤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应该建立健全的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土壤进行化学、物理和生物方面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可据此制定科学的调控措施,避免土壤被污染和损坏。
三、加强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管理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应该加强化肥、农药管理工作,推广环保、生态友好型的农药和化肥,同时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安全使用和处置的宣传教育,以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
四、加强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处理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源头,在处理废弃物和粪便时应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比如采用生物降解、有机肥料、菌肥等方式,尽可能减少污染的排放量,保护土壤的肥力。
五、加强农户环保意识教育加强农户环保意识教育是推进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应该重视农村基层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自觉性,引导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让农业生产走向安全、健康、环保和可持续经营。
六、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实现对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覆盖和管理,严格处罚对耕地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坏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
总之,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水源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土壤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制定合适的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针对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的方案,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之前期调研1.1了解水源地情况。
对于水源地的类型和地理位置,需要进行了解。
了解水源地所在地气温湿度、土壤类型、地形、植被分布、地下水和降雨情况等影响因素,以确定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
1.2土壤调查分析。
采取现场实测、产地实地观察、样品分析等方式,对水源地土壤进行有关调查,以了解土壤质量、肥力、有机质含量、酸碱度、重金属含量、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微生物种群及其分布状况等,为后续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3分区管理。
将水源地土壤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个区域,按照保护区域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
二、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之保护措施2.1加强水源地土壤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媒体、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相关单位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所有人在行动中都认真考虑水源地土壤保护和水质安全问题。
2.2合理利用资源。
存在于水源地土壤中的资源应在合理和可持续的条件下加以利用。
研究水源地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特征,有效施肥增加土地肥力,并且在保持水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水资源。
2.3开展土壤污染治理。
对于已经发生污染的土壤采用适宜的修复技术进行治理,包括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壤生态平衡,减小土壤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2.4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采取行政执法与公众举报相结合的措施,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水源地土壤环境的长期保护。
三、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之后期评价3.1定期监测。
定期对水源地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应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方面的内容,包括臭氧层、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等方面,查明水质和土壤环境健康状况变化。
3.2评估效果。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四篇)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____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起草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防治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污染的挑战,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制定了____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____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1. 制定和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土壤保护政策体系。
2.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技术水平。
3.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4.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减少土壤污染产生和扩散。
5. 提升社会公众的土壤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
____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措施1. 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土壤修复技术应用,优先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
2. 建立健全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土壤污染风险。
3. 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效果。
4.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土壤污染物的排放。
5. 加强土壤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社会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
6. 建立全国土壤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土壤环境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
____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评估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土壤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和执行效果。
2. 推动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实施,达到治理效果,改善土壤质量。
3.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增强社会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良好态势。
____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力度,不断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土壤修复技术水平,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保护氛围,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土壤,保障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最新)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一、总体要求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土壤安全利用和土壤风险管控为主线,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综合保护,提升黑土地核心区土壤功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优化土壤环境系统,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工作目标基本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分类管理、综合治土、污染担责”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担责、公众等配合落实、社会监督的土壤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土体系。
(二)总体目标。
到xx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xx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三)主要指标。
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已查明的污染地块全部完成环境风险评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全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
重点任务(一)实施黑土区综合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采用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响应xx省xx-xx年度《全省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土壤培肥、耕地养护等工作。
到xx年,逐步恢复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2%以上,耕层平均厚度达到20厘米以上,黑土区耕地质量显著提升。
(县农业局牵头,县发展与改革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县环保局等部门配合落实。
)2.加强对耕作层土壤剥离保护工作。
对于符合耕作层土壤剥离范围的建设项目,在申请用地前要明确耕作层土壤剥离单位、测定土壤肥力、测算剥离工程量和所需资金,并制定剥离实施方案作为建设用地组卷的重要内容。
严格按照剥离实施方案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结合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逐级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土壤环境保护规划方案

土壤环境保护规划方案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地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土壤环境保护规划方案是一项旨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工作,以下为该方案的内容。
一、规划目标本规划目标是通过全面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以下目标:1.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并达到国家及地方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2.强化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3.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4.鼓励并引导企业、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土壤环境保护。
二、规划内容1.加强土壤污染防治(1)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工业面源污染和城市垃圾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矿山开采、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的监管力度。
(2)加强新区土地污染预防和治理工作,此项工作应该纳入新区规划和建设管理。
(3)制定相关产业土壤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并实施强制性审核。
2.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1)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频率,增强监测精度和精度。
(2)建立土壤污染源追踪和溯源体系,通过污染源防范和管控,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3)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并加强数据公开,形成全社会共享土壤环境保护信息的良好生态。
3.建立土壤环境治理工程(1)注重常规土壤环境治理工程,如生物修复、渗滤、隔离和稳定等,同时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点,注重生态修复等生态治理工程。
(2)支持土壤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3)加强农业生产环保科研,提高土地持续利用效益,推广可持续农业。
4.加强人员引领和管理(1)加强人员引领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才水平,为行业发展和土壤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2)强化土壤环境管理监督,加强对土地利用、土地储备、土地流转、土地减负等工作的监督。
(3)制定土壤环境责任追究的有关法规,不断推进土壤环境保护规划的具体实施和落实。
三、规划实施1. 建立健全的规划实施机制,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县域土壤环境质量,确保粮油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发〔X〕3X号)及环保部、农业部《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4X号)的规定要求与部署安排,按照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X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X县概况(一)地理位置X县位于X省东南,X市北部,X东段南麓,地处华山之南,X 上游。
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之间。
(二)自然条件X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南北文化交汇地,横跨X、长江两大流域,地貌结构复杂,是以中低山为主的土石山区。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X嶂其北,山坡北陡南缓,境内秦蟒X 南北对峙,洛水蜿蜒贯穿东西,河谷川塬相间排列在各山系之间,形成了X盆地。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由西向东逶迤蜿蜒。
境内最高点草链岭海拔2646米,最低点X河口海拔670米,相对高差最大值1976米。
分为河谷川塬、浅山丘陵和秦蟒中山区三个地貌类型。
(三)气候水文X县地处亚热带北部边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X分明,雨量适中,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11.1℃,年均日照2045小时,年均无霜期195天,年均降水量764.1X年均蒸发量1033.4毫米,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9.83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风速1.5~2.3米,主导风向为西风,西南风次之。
县域内河流以蟒岭为天然界限,分属X、长江两大流域。
X(X)流域面积2693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8.19亿立方米,平均比降7.04‰,占全县总面积的96.5%;长江流域面积9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
多年平均径流量8.449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储藏量12.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4.0万千瓦。
现有水库22座,总库容1348万立方米。
主要河流为X及其一级支流文峪河、X河、X河、X、东X 等。
(四)土壤全县土壤有8个土类,18个亚类,31个土属,100个土种。
主要有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淋溶褐土、黄褐土和紫色土等。
耕地的耕层厚度平均在15.0cm左右,容重在1.2—1.5g之间,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普遍偏低(钾除外),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37%,低于全国1.5%的水平。
全氮平均含量为0.087%,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7.0ppm、20.6ppm和166.0ppm。
(五)社会、经济发展概况X县辖16个镇(办),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X年常住人口462192人,全县土地总面积2830平方公里,是X省产粮大县。
X年,全年生产总值136.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9.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52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0465元。
1.第一产业X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86亿元,全年新建良种核桃园1.5万亩,综合科管1200万株;种植烤烟7.23万亩,烤烟总产1.03万吨,产值1.49亿元,上缴税金3178万元;薯类面积达到18.25万亩,其中洋芋面积达到14.25万亩、袋料栽培1560万袋、种植油菜18279亩、栽植万寿菊1X亩。
累计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65个、发展家庭农场882个,改造基本农田6300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100亩。
全县造林面积6.4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20701亩,粮食总产量159840吨,水产品产量700吨;肉类总产量3.77万吨,增长8.38%;禽蛋产量1.52万吨,增长21.97%;全年出栏肉猪42万头,增长3.04%。
2.第二产业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工业增加值59.82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51亿元,工业品产销率均达到93%以上。
全县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户,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48亿元。
3.第三产业X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87亿元,增长23.3%。
全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17户,住宿和餐饮企业8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全年财政总收入46178万元,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4﹪,地方财政收入29426万元。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完成旅游投资11.29亿元,全年接待游客6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7%。
二、工作目标到X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X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到X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到X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力争到X年,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县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县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着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势头得到有效扭转,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保护措施(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1.土地利用与农业产业发展现状X年,全县土地总面积671136亩,其中:耕地480263亩,园地5215亩,林地171559亩,设施农业用地5793亩,其他农用地22573亩。
X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86亿元,同比增长4.4%;粮食种植面积720701亩,增长-1.34%,粮食总产量159840吨,增长-2.80%。
小麦种植面积154675亩,增长-5.45%,小麦产量23820万吨,增长-0.27%;玉米种植面积296102亩,增长-0.17%,玉米产量80244吨,增长-6.57%;蔬菜种植面积65664亩,增长2.11%,蔬菜产量171320吨,增长0.80%;薯类面积达到18.25万亩,其中洋芋面积达到14.25万亩;袋料栽培1560万袋,种植油菜18279亩,栽植万寿菊1X亩,烤烟种植面积72329亩,增长-23.14%,烤烟产量10263吨,增长-27.79%;药材种植面积85253亩,增长5.28%,药材产量24478吨,增长4.45%。
X年,全县化肥(折纯)使用量16908吨,其中氮肥总施用量(折纯)4543吨,同比下降1.79%;磷肥总施用量(折纯)328吨,同比下降13.46%;钾肥总施用量(折纯)1030吨,同比下降19.78%;复合肥(折纯)使用量11007吨,同比下降3.40%;地膜使用量365.62吨,同比下降2.44%;农业机械总动力11188万千瓦小时。
2.污染源分布与污染物排放情况(1)污染源分布情况:经初步排查,县域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类。
①工矿企业污染源分布情况工矿企业污染源包括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尾矿库47座,关闭冶炼和制革企业共2户。
土壤重点监管企业主要分布在X镇、X镇、X镇等区域,以钨钼矿、黄金、铅锌采选为主。
X镇X钼矿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规模开发建设,矿区建设初期有钼矿采矿企业20余家,后经矿产资源整合后现存钼矿采选企业13家,在产企业4家,9家企业自X年以来陆续停产至今。
X河流域有尾矿库24座,无主尾矿库3座,在用3座,闭库的6座,停用的8座。
X镇、X镇小X金矿区以黄金采选为主,有在产企业1家,半停产企业4家,关闭停产企业2家,有尾矿库14座,X镇、X镇、X镇、X镇等镇共有铁矿、钼矿、铅锌矿采选停产企业7家,有尾矿库9座。
采选企业污染物主要为Cd、Pb、n、As等重金属,建设时间较早,均配套有尾矿库。
东部产业园有冶炼类1家,产生废气企业2家,关闭冶炼和制革企业2家。
②农业污染源分布情况据统计,X年,全县耕地化肥(折纯)使用量16908吨/年,农药施用量21.882吨/年,全县现存畜禽养殖场375个,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7个(养猪场21个、养鸡场6个);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48个,其中养猪场88个、养鸡场224个。
X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1%,其中生猪存栏22.32万头,生猪出栏40.76万头,肉牛存栏4.49万头,肉牛出栏2.61万头,肉羊存栏5.58万只,肉羊出栏4.16万只,蛋鸡存栏105.87万只,蛋鸡出栏71.7万只。
在全县现存畜禽养殖场中,按要求建设沼气池的养猪场18个,采用零排放坑道式处理工艺设备的养鸡场1个;部分养猪场采用沉淀池简单处理养殖废水,个别养鸡场采取固液分离、堆粪棚等方式处理粪污,大部分养殖场未建设标准化粪污处理设施,基本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场约占畜禽养殖场总数的5.07%。
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技术及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影响,畜禽养殖粪便资源粗放利用,农牧分离、种养分离,造成规模养殖场粪便缺少回田渠道,只能大量使用化肥,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较低。
根据测算结果,全县每年产生畜禽粪污95.41万吨,综合利用率不足40%,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特征污染物排入外环境,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③生活污染源分布情况X县目前有县级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1个,占地84.6亩,总投资4469万元,库区总库容9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6万立方米,由填埋区、渗滤液处理系统、雨污分流导排系统等部分组成,工程总投资4469万元,X年9月投入试运营。
目前,尚无渗滤液产生,X水质未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影响。
全县建成城镇标准化垃圾填埋场4个(配建有渗滤液处理系统)、简易垃圾填埋场14个,未发现农灌渠水质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影响。
(2)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X年环境统计数据,我县全年排放化学需氧量3274.4吨、氨氮454.9吨、二氧化硫1732.3吨、氮氧化物266.0吨,烟粉尘831.2吨;涉重金属企业都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态,重金属逐年削减,全年废水中砷、铅、镉、总铬、六价铬排放量分别为:5.766千克、9.61千克、0.961千克、3.856千克、3.844千克。
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1.90%,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