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4公开课教案-《水循环和洋流》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西安高新一中罗凯如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

理意义。”

课标分析: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

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

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

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

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2)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

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分享课前优秀小作文“一滴水的旅行”,学生边朗读,教师边画图导出本节课。

【板书】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

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过渡)从水循环的概念中我们知道,自然界的水在连续运动,也就是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因此,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的不同,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活动一:自学第一部分,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2.类型及主要环节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发生

领域

主要

环节

及示

意图

特点

典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