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西省中小学后勤装备基本标准(试行)
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施设备配备标准[001].pdf
![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施设备配备标准[001].pdf](https://img.taocdn.com/s3/m/99decfd727284b73f34250a7.png)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一、小学
序 号 项目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单 位 配备标准 /室
一 劳动技术教育
1 木工 2 陶艺及工艺制作 3 种植和养殖 4 电子制作 5 金工
八折木尺、角尺、手板锯、木工锤、米尺、木工锯、三 角锯锉、各种刨子、木锉、手摇钻、斧头、木工工作台、 墨斗、凿子、挂图、材料及配套用品等 剪刀、裁纸刀、雕塑刀、美工工具、尖嘴钳、镊子、刻 刀、泥工工具、旋转台、挂图、材料(石膏、石蜡、泥 土)及其他相关用品等 种子瓶、育种育苗箱、种植工具、温度计、昆虫捕捉器、 放大镜、喷雾器、饲养笼(房) 、饲养用具、防疫用具、 挂图及其他配套用品等 元器件盒、工具盒、无线电技术组合实验箱、学生电源、 电子信号测试工具、挂图及其他配套用品等 钢板尺、直角尺、划线规、划针盘、简易平台、台虎钳、 钳工锤、工作台、台钻、钻头、钻夹头、丝维、板牙、 板牙扳手、丝维铰手、锉刀、砂轮机、简易车床、简易 铣床、工具箱、劳保用品、挂图及其他配套材料等
只 25
10.4 照明电路线路板
套 25
10.5 电工工具箱
套 25
11 社会实践
11.1 录音机
只2
11.2 数码照相机
台2
11.3 摄像机
台1
12 信息技术教育 注:学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实际需要选择专业进行配备。
备注 开设此项目的学校配置。 专用教室安装排风扇等 排烟设施。
开设此项目的学校配置
8.1 缝纫机
8.2 锁边机
8.3 缝纫机维修工具
8.4 裁剪工具
8.5 裁剪工作台
8.6 人体模特
8.7 服装设计软件
大小各一
单位 数量
小学后勤的管理制度(4篇)

小学后勤的管理制度小学后勤管理制度是指对小学后勤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包括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1. 人员管理:制定后勤人员的招聘、任职、考核、晋升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责,建立健全人员档案,定期进行培训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物资管理:明确小学后勤所需物资的种类、规格、采购渠道和标准,建立物资清单和入库出库登记制度,做到物资合理配置、定期检查和完善报废处理程序。
3. 设备管理:对小学后勤所使用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制定设备保养、维修、更新等制度,定期进行设备巡查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
4. 安全管理:制定后勤工作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做好防火、防盗、防爆等工作,确保校园后勤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后勤相关经费的使用、审批、报销等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防止财务纠纷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6. 环境管理: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卫生和美观,制定定期清洁、绿化和垃圾分类等制度,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7. 外部合作管理:与供应商、清洁公司、保安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明确服务内容和质量要求,签订合同,定期进行评估和沟通,确保外部服务的稳定性和质量。
小学后勤的管理制度(2)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员工管理:制定员工招聘、录用、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规定,确保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制定员工考勤制度,确保员工按时到岗并履行职责。
2. 设备管理:对学校后勤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制定设备使用规定,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3. 物资管理:制定物资采购、使用和归还等管理规定,确保物资的合理使用和储存。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物资的数量和质量。
4. 维修管理:建立维修申请和报修制度,处理学校内各类设备设施的维修问题。
制定维修管理流程,保证维修工作的高效完成。
山西省教育厅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山西省教育厅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我省2017年高一新生全面进入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出的新要求,加快缩小全省普通高中区域、城乡、校际办学条件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要求,决定从201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
现就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统筹规划、保障基本、以评促建”的原则,以满足基本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以政府办学为主,充分落实普通高中学校举办者的主体责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努力将每一所高中学校建设成合格学校,整体提升普通高中发展水平。
二、总体目标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从2015年启动。
力争用三年时间,到2017年秋季开学前,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达到《山西省普通高级中学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办学基本标准》)要求,基本实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基本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师生需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目标。
三、工作原则1.统筹安排,分步推进。
各地要根据《办学基本标准》,在对本地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逐项摸底的基础上,分析确定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缺口,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分年度建设任务和目标,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实施,积极推进区域内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
2.严格标准,确保基本。
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以《办学基本标准》为统一标准评估验收。
学校举办者要对照《办学基本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补短板”、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坚持勤俭节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杜绝超标准建设和奢华浪费,防止拉大教育差距。
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

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相关推荐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总则1、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和改善我镇学校校后勤管理,建立后勤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特制定本规范。
2、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为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生活服务,为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在管理和服务中发挥育人的功能。
第二章校园管理1、校园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校园绿化建设及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学生宿舍区管理等。
校园管理的目标是建设安全、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2、校园绿化建设及管理。
①校园绿化建设应有规划,突出重点,形成风格。
校园绿化中要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合理配置景点,将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融为一体,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
②学校应配备懂技术的专(兼)职人员,负责绿化和养护。
③总务处应建立学校绿化管理制度和绿化档案。
档案包括绿化现状图、规划图、设计效果图、施工图及地块绿化统计表、各类合同等。
3、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的任务是环境的清扫保洁,消灭蚊蝇兹生地及保持排水排污系统管道畅通等。
①学校各部门应协同配合,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和学生劳动服务活动的作用。
②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专职清洁工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③加强宣传教育,在师生中形成自觉维护整洁、优美环境的文明习惯和良好风气。
第三章资产管理1、公用房的使用管理。
①公用房的分配,由后勤部门按学校意见安排。
②公共用房和专用房屋,如食堂、电化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室内活动室、会议室、汽车库、仓库、图书室、配电房、锅炉房等,由使用部门负责管理。
③集体活动的公共用房,由使用部门制定制度,并负责管理。
④教职工集体宿舍由后勤部门管理。
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

附件: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基础教育必然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历史证明,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装备工作,装备工作必须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根据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实际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应该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
为此,特制定《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是依据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标准和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应建设的各类功能室及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
《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所有中小学。
《标准》由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设备、图书、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及卫生八部分构成,可作为衡量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整体建设水平的基本要求,也可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水平的基础性标准。
《标准》的类别为保持与教育部制定的理科教学仪器等有关配备标准的一致性,一般分为三类。
其中,Ⅱ类是指城市、县城一般中小学和乡镇所在地的中小学办学的基本要求,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的基本条件,为普及性标准。
Ⅲ类为较低标准,一般是指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办学的最低要求。
Ⅰ类为较高标准,是对办学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标准》设特Ⅰ类,是对省示范高中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提高装备水平提出的较高要求。
要求实验教学仪器(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教学仪器按每年级四个平行班Ⅰ类两套标准配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校要根据自己的规模轨制,达到满足每人一组的要求进行配备。
其它教学仪器(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等)六个学科的教学仪器按相关学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
由于目前各类学校特别是各类高中规模轨制不断扩大,按照教育部每类配备的基本要求:每年级四个平行班配一套,满足中学每班50人,小学每班45人的教学需要……,”凡是规模轨制较大的学校,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应地提高配备标准和配备数量。
核查政府努力程度查看关键点提示单

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督导评估关键点提示单需要掌握下列问题:核查学校办学条件依据是市级复核中查找出的问题。
总的原则是倒排30%以上的学校(含省属、市属、高校附属、开发区等部门和单位举办的中小学,不含职业学校、特殊学校、民办学校、教学点)。
40所以下的学校校校到。
40所以上的学校以市级复核提供的好、中、差中的中、差为主,但不少于40所,以查看整改情况为主,以查找差距为主。
所核查学校原则上实行一校一整改通知单。
属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存在的问题要下发督导通知书。
注意底线标准:建筑面积、专用教室、课桌椅、教师学历、安全标准、国家课程开设、仪器标准、教育教学质量,加分:特色、素质教育、某一方面特别好的。
一个门槛:1、是否完成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编制规划内容。
2、是否完成了山西省中小学后勤装备基本标准。
3、是否完成了山西省中小学校校容校貌建设内容及本市制订的中小学校校容校貌建设基本标准。
4、是否完成了本市制订的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基本标准。
5、普通教室:照明是否符合国家设计标准,黑板是否符合材料规格规范。
6、专任教师办公室:是否每人一桌、一椅、一柜、一台备课用电脑。
政府努力程度:增加两个加分项目,共2分。
分别为:1、县(市、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措施,有力度,“轻负高效”的教学生态成效明显。
得1分。
2、县(市、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理念先进,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审美和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特色发展,实现个性发展,促进本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得1分。
注意把握:1、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是否完成建立一所特殊教育学校?2、县级残联、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适龄儿童少年应接受义务教育学生名单及每名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学校名称,最后计算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是否达到85%以上?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实现全覆盖,交流比例分别达10%以上。
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_文秘知识

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每一个中学的后勤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对于后勤各项工作的执行,一定要先有相关的后勤管理制度,以下某中学后勤管理制度的范本,仅供参考。
为保持校园清洁整齐,营造清静优雅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一、校园卫生是指校园区域内整体卫生,主要有学生宿舍、教学、实验室、行政办公室、膳食、职工宿舍及楼道卫生、附院卫生等。
二、校园卫生管理实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奖惩结合的综合管理机制。
三、文明办负责校园整体卫生清扫实施督查工作,每日要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每学期进行1~2次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四、学生科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环境卫生、教室卫生的组织管理。
每日安排卫生值日员,负责保持辖线内卫生清扫整齐。
五、总务科要加强对膳食卫生的组织管理,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营造清洁的膳食环境。
六、工会要加强对职工宿舍及楼道公共卫生的组织管理,实行楼长负责制,各住户轮流卫生值日制度。
七、附院要严格遵守国家对医院卫生管理规定,院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查验工作。
1 / 14八、全校要坚持每周二、四或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卫生大扫除制度,使各辖域卫生清洁整齐,无蛛网,无灰尘,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摆摊设店,无废弃物。
九、行政办公室实行卫生值日员制度,负责办公室卫生清扫,物品整理工作保持办公用品摆放整齐、统一,非办公用品不得存放在办公室内。
校园绿化管理规定为创建“花园式校园”,美化校园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一、校园绿化管理由文明办组织实施。
每年冬要根据上级绿化委部署,认真制定校园绿化计划和实施办法。
二、教职工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不少于3棵,绿化经费投入不少于经费总收入的0.5~1%,要通过1~2年的动力,绿化覆盖力争达到95%以上。
三、绿化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校园花木的浇水,施肥,剪枝等项管理工作,保证花木正常生长。
四、师生员工要爱护花草树木,不得随意攀登摘枝或占为己有,发现后经批评教育,态度仍然恶劣者处以5~50元的罚款。
学校后勤保障服务标准

学校后勤保障服务标准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还需要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而学校后勤保障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应该具备的标准,以及如何提高服务的质量。
一、现有的问题在开始阐述学校后勤保障服务标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现有的问题。
目前,一些学校的后勤保障服务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清洁不及时、食堂餐品质量低劣、设施维护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二、安全和卫生标准学校后勤保障服务的第一个标准是安全和卫生。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在卫生方面,学校应该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和食堂卫生的检查,确保教室、宿舍和食堂的清洁和卫生状况。
三、清洁和维修标准保持学校环境的干净整洁是学校后勤保障服务的重要一环。
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安排清洁人员定期对教室、宿舍、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设施维修制度,及时修复教室、宿舍等设施存在的问题,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
四、食堂管理标准食堂是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中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该要求食堂提供卫生、营养均衡的餐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
同时,食堂的管理应该严格,食品材料的采购、加工和储存要符合卫生标准。
五、宿舍管理标准宿舍是学生们的“第二故乡”,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应该提供良好的宿舍管理。
学校应该安排专人对宿舍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宿舍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六、绿化和环保标准绿化和环保是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中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绿化环境,美化校园景观。
同时,学校应该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并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七、交通管理标准交通管理是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校应该合理规划交通线路,确保师生的出行便捷和安全。
同时,学校还应该制定严格的停车管理制度,保证校园交通秩序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山西省中小学后勤装备基本标准(试行)一、学生宿舍第一条寄宿制学校设置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用房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安全适用,防火、防盗、防水、防雷电,用水、用厕等功能齐全。
室内外、墙面粉刷整洁。
地面平整、干燥,门窗完备牢固,玻璃完整无损。
室内配有照明设备,宿舍区内有消防设备,设有安全疏散标识,配有应急照明灯。
宿舍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学生宿舍取暖应取消火炉,可采用暖气或空调。
第二条学生宿舍应男女分区设置,分别设出入口,满足各自封闭管理的要求。
学生宿舍每居室居住人数一般以6—8人为宜,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3㎡。
在学生宿舍主要出入口处设置管理室和接待室,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
第三条学生宿舍应集中设置公共卫生间和公共盥洗室,服务半径不应大于25m,有足够数量的龙头和洗漱池,供学生洗漱、洗衣用。
有条件的可配备洗衣机。
有条件的可在居室设置独立卫生间。
住宿人数超过100人的可设置公共活动室,人均面积不低于0.2㎡。
公共活动室可以是封闭式的,也可以是开放式的。
第四条学生宿舍内按照每生一床的标准配置床铺,床的材质为金属或木质。
床的尺寸为900×1900mm,床板厚度≥20毫米,床板为板条时板条间隙≤10毫米。
如是双层学生床,床与墙面必须连接紧密、支撑牢固,安全栏长度应大于床长的2/3,安全栏板的顶边与床铺面上表面的距离≥300毫米,上铺面与下铺面之间的净空距离≥1150毫米。
小学低段(一到三年级)不得使用高低床。
宿舍内每人应设置净储物空间不小于0.3m3的储物柜或储物架。
第五条宿舍应设置透光性窗帘。
学生宿舍的外窗均应设置防蚊蝇的纱窗。
外门夏季应设置防蚊蝇的纱帘、冬季应设保温门帘。
宿舍楼每层楼道设置不少于两个灭蚊蝇灯,悬挂高度距地面不小于2.2米,灭蚊蝇灯均应有定时开关功能。
学生宿舍的用电均应在值班室能进行统一控制,电源插座安全。
二、食堂第六条寄宿制学校食堂按就餐人数建设,教职工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7㎡;学生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5㎡。
有条件的可分别设置教工食堂和学生食堂。
小规模农村学校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不单独建设学生食堂,但要通过配备伙房以及必要设施等,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
第七条非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餐实行企业供餐时,可按照实际需要设置配餐室、发餐室,配餐室、发餐室面积根据需要设置。
配餐室内应设置洗手盆和食物加热设施。
第八条学校食堂、厨房装修及设施配置应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关于学校食堂安全卫生管理的要求。
食堂应距污染源25米以上,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餐厅。
食堂应配备足够的通风、照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以及存放废弃物的设施设备;要配备清洗蔬菜、肉类、餐具的设施设备,不得混用;生熟食品、主副食品加工设备要严格分开。
食堂不得设在地下室。
食堂建设或改造方案必须经当地消防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批准。
炊事机具按就餐人数配备。
具体设备可参照附表1。
第九条紫外消毒或臭氧消毒设施的安装使用应符合有关国家或行业标准。
每个食堂必须单独配备有足够保存留样食品使用的冷藏柜和专用的食品留样盒。
第十条寄宿制学校须根据就餐人数设置餐厅,就餐座位不少于就餐学生的2/3。
有条件的可分别设置学生餐厅与教师餐厅。
餐厅有餐具保洁设施、洗手设施、洗刷设施、垃圾回收设施、清扫工具存放处、防蝇设施。
餐厅应有无障碍通道。
第十一条使用石油液化气、柴油、甲醇等做燃料的食堂,储汽(液)设施与灶具间距离必须满足消防要求。
储汽(液)设施不得露天存放,防止受冻和暴晒。
所有使用燃气的地方和燃气管道经过的室内空间必须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三、厕所第十二条建筑物内应设置水冲式厕所,大便槽和小便槽,配备洗手盆和污水池。
无条件设置水冲式厕所的学校,独立旱厕的便槽应与化粪池分离设计,并设置竖向排气管或采用沼气厕所。
蹲坑槽宽不超过15厘米。
第十三条学生厕所和教工厕所应分设。
坑位数女生1个/13人,男生1个/40人,男厕每20人设0.6米长小便槽一个。
四、浴室第十四条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浴室。
浴室可选择靠近锅炉房的砖混建筑。
没有锅炉房设备的,可安装太阳能代替。
新建宿舍可在居室设置独立卫生间时一并设置浴室。
第十五条小学浴室面积30-60㎡,初中浴室面积40-80㎡,淋浴头数量应根据寄宿学生人数,以保证学生每周至少洗浴一次为标准设置。
浴室墙面一律采用磁砖贴面,地面必须防滑,且排水良好。
第十六条浴室应男女分设。
教师浴室与学生浴室宜分别设置。
浴室应设置换衣间和管理室。
五、饮水第十七条教学楼、宿舍楼每层(平房教室每排)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电热开水器(或保温桶),向学生供应开水(温水),有条件的学校可供应经过处理的符合直饮水标准的饮用水。
饮水水嘴按每40-45人一个配备。
学校规模较小或无法达到分层设置开水设备时,应统一设置开水房,开水房大小根据学生人数和设备型号具体确定。
六、卫生(保健)室第十八条卫生(保健)室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小学可设一间,中学设相通的两间。
卫生(保健)室应设置在一层,临近体育场、主出入口或校外交通干道附近,方便急救车停靠的地方。
七、教工宿舍、周转房及教师办公设备第十九条城市(县城)中小学以及近郊的中小学校,需设立单身教工宿舍,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6㎡。
农村学校应根据需要设立教师周转房。
周转房的建设应本着方便教师,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可在乡镇初中或中心校整合建设。
周转房基本功能应保证一室一厅(工作间)一厨一卫。
每套周转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5㎡。
第二十条中小学校应设置教师办公室。
教师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并保证一人一桌、一椅、一柜,每人保证有一台备课用电脑。
八、设备房第二十一条学校规模较大采取高压接入电网时,应设置变电室或采用箱式变压器,以采取箱式变压器为宜。
学校采取低压接入电网时,学校应设置配电室或设置室内配电柜。
第二十二条学校采取自行供暖时应设置锅炉房,大小根据设备要求确定。
第二十三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有关消防要求,室内、外应设置消火栓并同时设置消防水池、消防管网、消防电路。
九、车库(棚)第二十四条有条件的学校在学校规划时可利用体育场等地下空间设置地下车库,地下车库的设置应符合有关的消防规范,地下车库应在校园内、外分别设置出入口。
没有条件设置地下车库的学校应设置带有防雨功能的自行车棚。
自行车车位标准1㎡/辆。
汽车车位标准不低于15㎡/辆。
十、校园环境第二十五条校园内路面清洁,无废弃物,无严重破坏现象。
校园内各功能区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优良的人文景观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学楼、宿舍楼主出入口应设置全身整容镜一面。
第二十六条校园绿化用地可根据实际设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和供教学实践的种植园及小动物饲养园,绿化植物的品种宜采用适合当地生长的乔木、灌木、木本花卉、草本花卉。
校园绿化覆盖率,老校区不低于30%,新校区达到40%以上。
第二十七条有条件的学校应就近设置不小于2亩的农科教实践基地。
确无条件在校园附近设置的,应利用校园绿地开辟一定面积的农业种植园。
第二十八条校园内果皮箱设置合理,垃圾池、果皮箱经常消毒。
垃圾清扫清运做到日产日清;校园做到全天候保洁,无卫生死角。
中等以上规模的学校应设置垃圾站。
学校垃圾站的选址应在远离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学校下风向、靠近学校次出入口的地方。
规模较小的学校可根据需要集中设置带盖的垃圾桶。
十一、消防、安全设备第二十九条学校应设置封闭式围墙(围栏),校门口设置门卫室。
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等学校楼房应按国家消防有关要求通过消防验收。
第三十条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交通隔离设施,用于上下学时校门口的交通隔离、管制。
允许车辆在校内通行的学校,应规划好停车位,设置规范的交通标志标牌,施划人行横线,并根据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减速带等设施。
第三十一条中小学校应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
学校重点部位和区域应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国家标准GB/T29315—2012)配备安全技术防范设施。
学校重点部位和区域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标准见附表2。
第三十二条学校应足额配齐安保人员。
学校安全人员按标准配备安全头盔、警棍、警哨、防刺背心、防割手套、防护钢叉、强光手电等。
附表1 食堂的主要大型炊事机具配备表附表2 学校重点部位和区域安全技术防范设施配置表附表1食堂的主要大型炊事机具配备表名称单位就餐人数50人食堂须配数量就餐人数100人食堂须配数量就餐人数500人食堂须配数量就餐人数1000人食堂须配数量一蒸一炒双温灶台 1双炒双温灶台 1 1 3 大锅灶台 1 2 4燃汽双门蒸箱台1(可为单门)1 2 4油网烟箱平方米2.275(可为油网烟罩)5.85 8.84 35.36集烟箱米 3.5 4.5 6.8 12 环保风柜台 1 1 1 2 木案工作台台 1 1 2 2 双通荷台台 1 1 2 6 双层工作台台 1 1 2 4货架台 2 2 4 10(须为四层)冰柜台 1 1 2(须为四门)6(须为六门)双星盆台台 1 2 4 6 消毒柜台 1 1 1 2 和面机台 1 1 1 2 压面机台 1 1 1 2馒头机台1(全角对滚式)2(全钢对滚式)河捞机台 1 1 1(选配)热水器台 1 1留样专柜台 1 1 1 2保洁柜台 1 12(须为四门)12(须为四门)电饼铛台 1 1 2 3 发酵箱台 2 2 烤箱台 2 2 多功能搅拌机台 1 2 土豆去皮机台 1 2名称单位就餐人数50人食堂须配数量就餐人数100人食堂须配数量就餐人数500人食堂须配数量就餐人数1000人食堂须配数量铰切两用机台 1 2 平板车台 1 2 残渣台台 2 2保温售饭台台 5 10多功能切菜机台 1 2 豆浆机台1(选配)1(选配)2(选配) 4饺子机(选配)台 1 1 1 2污碟回收车台 1 1 4餐厨垃圾车台 1 1 2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台 1 1 2 洗碗机台 2 注:就餐人数1000人以下的食堂主要大型炊事机具配备可按标准就近选择配备。
就餐人数超过1000人的食堂适当组合增加设备。
附表2学校重点部位和区域安全技术防范设施配置表序号重点部位和区域技防设施配置要求1 学校大门外一定区域视频监控装置应2 学校周界实体屏障应入侵报警装置宜3 学校大门口视频监控装置应隔离装置宜出入口控制通道装置宜幼儿园大门口访客可视对讲装置宜4 门卫室(传达室)紧急报警装置应5 室外人员集中活动区域视频监控装置宜6 教学区域主要通道和出入口视频监控装置宜7 学生宿舍楼(区)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装置应出入口控制装置可学生宿舍楼(区)值班室紧急报警装置应8 食堂操作间和储藏室的出入口视频监控装置应食堂操作间、储藏室和就餐区域视频监控装置宜9 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储存室、实验室实体防护措施应入侵报警装置应视频监控装置宜10 贵重物品存放处实体防护措施应入侵报警装置应视频监控装置宜11 水电气热等设备间实体防护措施应入侵报警装置宜12 安防监控室实体防护措施应紧急报警装置应通讯工具应广播装置应视频监控装置宜13 重点部位和区域电子巡查装置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