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染料
碱性染料

参考文献
Badische Co.,BP 5512/84,5741/84,9632/84,12022/86, 12549/89,16666/90,6249/93;USP 301802;FP 160990,164099, 175376,200613;GP 29060,31936,37730,38433,53614,58277, 70908,71320 M.L.B.,FP 181351;GP 41751,44077 Bayer Co.,GP 77329 Fairbrother,Renshaw&BDC,BP 274187 BIOS 959,2 BIOS 1482,29 FIAT 1313,2,368 FIAT 764 Auramin O Graebe,Ber.20(1887),3260;32(1899),1681 Stock,J.prakt.Chem.47(1893),401;Ber.33(1900),297,318 Walter,Bull.Soc.ind.Mulhouse,61(1895),82;Chem.Ztg.24(1900 ),1031 von Braun,Ber.37(1904),2670 Grandmougin&Favre-Ambrumyan,Ber.42(1909),2127 Semper,Ann.381(1911),234 Cumming,JCS,123(1923),2459 Holmes&Darling,JACS,46(1924),2343 Piccard,JACS,48(1926),2352 Noll,Papierfabr,24(1926),593;cf.JSDC,43(1927),33 Sidgwick,Organic Chemistry of Nitrogen,1937,p.96 Hodgson JSDC,62(1946),178 Fierz-David,Künstliche Organische Farbstoffe
纸张染色

染色染色是为了生产颜色纸。
例如有色书写纸、包装纸、广告纸、宣传标语纸等都要用进行染色。
生产白纸也常常需要添加染料进行调色,消除刺目和暗淡的色调,增加纸张的白度,这是在印刷纸和书写纸的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一、染料的种类和性质染料分无机的和有机的、人造的和天然的。
不容于水的染料称为颜料。
颜料实际上是一种有色的填料,有天然无机颜料和人造无机颜料两种。
染料中以人造染料用途最广。
这是由于这类染料颜色多种,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随意选用,易溶于水,着色力强,染色操作比较简单。
在造纸工业中常用的染料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和荧光增白剂等。
(一)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造纸中生产普通颜色纸最常用的一类染料,有盐基槐黄、盐基金黄、盐基玫瑰红、盐基品蓝、盐基亮绿等.碱性染料容易使植物纤维上色,色泽鲜艳,但耐光、耐热性能不强,容易褪色。
不宜使用硬水和带有碱性的水溶解,因为它能导致产生色斑。
通常加入约1%的醋酸,用70ºC以下的热水溶解后使用。
(二)酸性染料酸性染料也是造纸中常用的一类染料,常用的有酸性皂黄、酸性煮红、酸性品蓝和酸性绿等。
酸性染料与植物纤维没有亲和力,需要借助于施胶加矾才能留着在纤维上,所以通常只用于施胶纸,并且必须在加胶、加矾之前加入浆内,使其有必要的时间与纤维均匀混合。
酸性染料的着色力和色泽的鲜艳性不如碱性染料,但耐光、耐热等性能较好。
PH值在4.5~4.7染色效果最好。
不施胶的纸一般不能使用酸性染料。
(三)直接染料直接染料与纤维有亲和力,能对它直接染色。
这类染料常用的有直接品蓝、直接湖蓝、直接黄、直接大红等。
直接染料特别适用于染色不施胶和不含机械木浆的施胶纸。
加入染料溶液的时间,在施胶前后均可。
直接染料颜色的鲜艳程度虽然不及碱性染料,但耐光性比它强些。
直接染料不容于冷水中,而能在热水中溶解。
(四)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又称荧光染料。
它是一种二氨基二苯乙烯的衍生物或盐类。
除了反射可见光谱的光线之外,还能将紫外线反射为可见光,使所染物质在紫外线激发后产生紫蓝色荧光。
染布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染布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染料的分类染料是染布过程中的关键材料,根据化学结构和应用特性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碱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等。
1. 酸性染料:酸性染料分子中含有酸基或酸性基团,适用于动物蛋白纤维和尿素纤维的染色,对植物纤维染色效果较差。
2. 中性染料:中性染料分子中同时含有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适用于动物蛋白纤维、植物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染色。
3. 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呈离子形式,适用于酸性纤维的染色,如羊毛、丝绸等。
4. 分散染料:分散染料是一种非离子性染料,它分散在水中而不成为悬浮颗粒,适用于合成纤维和纤维素酯的染色。
5. 还原染料:还原染料主要用于染棉、麻和粘胶纤维,染色效果鲜艳牢固。
6. 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适用于阴离子基团丰富的纤维,如酚醛、醋酸纤维等。
7. 阴离子染料:阴离子染料适用于阳离子基团丰富的纤维,如蛋白纤维、尼龙纤维等。
二、染布的工艺流程染布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预处理、染色和收尾三个阶段。
1. 预处理阶段:包括浸渍、漂白、煮炼、精炼等过程,目的是去除织物上的杂质、油脂和颜色,并为后续染色做好准备。
2. 染色阶段:根据不同的染色工艺和染色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和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方法包括浸染、细鼠、印花等。
3. 收尾阶段:在染色完成后,要对织物进行定型、洗涤、整理等工艺处理,以确保染色效果的稳定和织物的质量。
三、染布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染布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染色不均匀、染色色度不足或过深、褪色、色牢度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1. 染色不均匀:染色不均匀主要是由于染料分散不均匀或染色条件不当引起的,可通过混合染料、增加搅拌时间和温度、控制酸碱度等措施解决。
2. 色牢度差:提高色牢度可从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的调整和后整理工艺等方面入手,以提高纤维与染料之间的结合力。
3. 褪色问题:褪色主要是由于染料在光、水和化学药剂的作用下而脱色,可通过选择光牢度好、耐水洗耐干洗的染料,采取适当的定型和整理措施来解决。
一种碱性染料助染方法

一种碱性染料助染方法碱性染料助染方法是一种常用于染色纺织品和皮革的染色方法。
它具有色彩鲜艳、柔软光泽、耐光、耐洗和耐高温等优点,在纺织品和皮革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碱性染料助染方法主要是通过碱性染料与染料助剂的相互作用来完成染色过程。
染料助剂通常是有机碱或表面活性剂的形式存在,它们能够与碱性染料中的颜色基团发生反应,使染料分子更好地与纤维结合,从而实现染色效果。
在碱性染料助染方法中,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染料助剂。
常见的染料助剂有碱化剂、分散剂和乳化剂等。
碱化剂主要用于调节染色体系的碱度,使其适应染料分子与纤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要求;分散剂主要用于分散染料分子,使其均匀地分布在染料浴中,提高染色效果;乳化剂则用于将水不溶性的染料改性为水溶性,以便更好地与纤维发生反应。
这些助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染料和纤维类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
其次是染色工艺的设计。
在染液的配制中,需要根据染料的化学性质和纤维的特性来确定最佳的染色条件,包括染料浴的浓度、温度、时间和pH值等。
合理的染色工艺条件能够提高染色效率和染色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助剂的添加是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而言,染料助剂应在染料加入浴液之前加入,以保证其均匀分散在染料浴液中。
染料助剂的加入量应根据染料的类型和染色要求进行调整,通常为染料用量的5%至20%。
染料助剂的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染色剂溶解度的下降,从而影响染色效果;而过少使用则可能会导致染色不均匀或颜色不鲜艳。
最后是染后处理。
在染色完成后,需要对染色的纺织品或皮革进行后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染料、助剂和盐类等。
常见的染后处理方法有洗涤、酸洗、漂白和整理等。
这些处理步骤能够使染色品的色牢度和手感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提高纺织品和皮革的品质。
综上所述,碱性染料助染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染色方法。
通过合理的染料助剂选择、染色工艺设计和染后处理等步骤,可以实现良好的染色效果。
然而,由于染料助剂的种类繁多,其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

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高中生物学教材在描述染色质时指出:染色质(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实验中对染色质(体)进行染色,须使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等碱性染料,这些染料是以龙胆紫或洋红溶解于醋酸溶液中制得,配制后的龙胆紫溶液pH值约小于7(呈酸性).那么为什么把龙胆紫溶液称为碱性染料呢作为染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颜色;二是要与被染组织间有亲和力.染料的颜色和它与组织间的亲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产生颜色的发色基团和与组织间产生亲和力的助色基团共同决定了染料的染色性质.作为染料物质,除了有发色基团外,还需要有一种使化合物发生电离作用的助色基团.如染料化合物中往往由硝基(-NO2),偶氮基(-N=N-),乙烯基等形成了发色基团,而由-OH,-SO3H,-COOH等酸性基团和-NH2,-NHCH3,-N(CH3)2等碱性基团构成了助色基团.它们的存在使染料物质离子化,极性增强,促进染料与组织间发生作用,产生染色效果.我们把助色基团中具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染料分别称为酸性或碱性染料.如硝基是一种发色基团,当苯环中的3个氢原子被3个硝基取代后就成为三硝基苯的黄色化合物.三硝基苯不是染料,仅有一个发色基团,它不溶解于水,也不能电离,既不酸也不碱,不能与酸或碱形成盐类.如果三硝基苯分子中,用羟基再置换一个氢原子,就成为三硝基苯酚,即苦味酸,它即是一种黄色染料,有电离作用,与强碱能形成盐,这里的羟基便是助色基团.由此可知,苦味酸的颜色是由发色基团(硝基)所致,而它的染色性能则是由助色基团(羟基)形成的,如用氨基代替硝基,就形成无色化合物,不是染料.由此可见,作为染料,必须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如伊红Y含有一个(-COOH)助色基团,在水中电离时放出氢离子,本身带负电荷.配制成伊红Y 染料时,与强碱NaOH作用生成盐(-COONa),此物质的Na+反而在溶液中呈碱性,所以不能认为酸性染料在溶液中就是酸性.所以,酸性(碱性)染料的界定并非由染料溶液的pH值决定的,而是根据染料物质中助色基团电离后所带的电荷来决定.一般来说,助色基团带正电荷的染料为碱性染料,反之则为酸性染料.碱性染料pH不一定大于7,酸性染料pH不一定小于7.。
龙胆紫是碱性染料吗

龙胆紫是碱性染料吗
龙胆紫属于碱性染料。
龙胆紫是有机染料的一种,分子式C25H30ClN3,分子量408.00。
又称结晶紫或甲基紫,学名氯化六甲基对品红碱,是一种碱性染料,深绿紫色有金属光泽的块状物质。
略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不溶于乙醚。
医药上用作局部抗感染药,杀菌药。
其水溶液(10g/L)即常用的紫药水。
工业上用作染料,能将羊毛、蚕丝和用单宁处理过的棉制品染成紫色;也用于染纸张、皮革和制墨水、打印色、复写纸等。
可由N-二甲基苯胺、苯酚、食盐和硫酸铜共热后制得。
龙胆紫,其1~2%溶液俗称紫药水,是人们所熟悉的外用药。
龙胆紫为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因其阳离子能与细菌蛋白质的羧基结合,影响其代谢而产生抑菌作用。
它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它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也没有毒性和副作用。
外用可治疗皮肤与粘膜的创伤感染及溃疡、小的烫伤、口唇疱疹、溃疡性咽喉炎、鹅口疮、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炎等。
以1~2%水溶液或酒精溶液外涂于患处皮肤,就可以防止细菌感染和局部组织液的外渗。
它也能与坏死组织结合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作用,内服可治蛲虫病。
龙胆紫于外用治疗时,如果伤口已经化脓,就不应再抹
了。
因为龙胆紫能使伤口表面结上一层痂,看起来干燥清洁,但干燥的硬症下面细菌还在繁殖。
在痂皮保护下,细菌可能继续蔓延,向深部侵入反而使病情加重。
因此,化脓伤口不要用龙胆紫,而应请医生清洗创口,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使用龙胆紫应注意,对贮存过久而析出多量沉淀,紫色溶液变淡时,即不宜再用。
碱性染料的概念

碱性染料的概念碱性染料是指一类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并发挥着艳丽颜色的染料。
它们通常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溶解度,是染料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产品。
碱性染料的化学结构通常是含有多个碱性基团的芳香化合物。
这些碱性基团可以接受质子或电子,从而实现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使染料分子能够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并与纤维或其他材料发生相互作用。
碱性基团通常包括氨基、胺基、草酸基等。
碱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种:离子作用和结合作用。
在离子作用中,碱性染料通过与纤维表面的酸性基团发生氢键或离子键结合,从而附着在纤维上。
在结合作用中,碱性染料通过与纤维表面的胺基等发生共价键结合,从而实现染色作用。
这两种作用方式常常同时存在,相互促进。
碱性染料的主要特点是色谱艳丽、染色快速和耐久性较好。
由于碱性染料具有较高的碱溶解度,因此可以在低浓度下获得艳丽的染色效果。
此外,碱性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染色速度较快,一般在20~60分钟内即可完成染色。
与酸性染料相比,碱性染料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能够在强碱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色牢度。
碱性染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等行业。
在纺织业中,碱性染料可以用于染色各种纤维,如棉、麻、丝和纯合纤维等。
在皮革和纸张工业中,碱性染料可以用于皮革的着色和纸张的印刷染色。
在塑料工业中,碱性染料可以用于染色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和塑料容器等。
但是,碱性染料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碱性染料通常需要较高的染色温度和较长的染色时间,这增加了染色过程的能耗和生产时间。
其次,碱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可能会与纤维表面的功能基团发生反应,导致纤维性能的损害。
此外,碱性染料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碱性染料是一类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并发挥着艳丽颜色的染料。
它们具有色谱艳丽、染色快速和耐久性较好等特点,在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也需要加强对碱性染料的开发研究,解决其在染色过程中的能耗、纤维性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龙胆紫染液为何显碱性

龙胆紫染液为何显碱性
生物学染料中的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并不是根据PH值来划分 的。
碱性和酸性染料的划分依据在于染料分子电离后的主要有色 成分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若染料分子电离后,有色离子为阳离 子即为碱性染料,若有色离子为阴离子即为酸性染料,而中性染 料则是由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混合后配制的,也称复合染料。 碱性染料:一般能溶于水及酒精。通常能电离出Na+或OH-、 Cl-等无色的阴离子和有色的阳离子,如龙胆紫、亚甲基蓝、美蓝 等。碱性染料的阳离子为有色离子,它可以与细胞中的带负电荷 部分牢固地结合。例如: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体)内含有脱氧核 糖核酸,属酸性物质,可电离出H+,而使自身带正电荷,所以它 能和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亚甲基蓝)电离出的有色阳离子通过 电荷间的引力作用牢固结合,从而被染上颜色。 龙胆紫,其1~2%溶液俗称紫药水,是人们所熟悉的外用药。 龙胆紫为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因其阳离子能与细菌蛋白质的羧 基结合,龙胆紫好像可以染色核酸,应该可以染色D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性染料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操作的核心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压片。
在实验中,染色通常都选用龙胆
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色后细胞核内的细丝状物质可被染上较深的颜色,称为染色质。
有不少学生认为:既然是碱性染料染色,而解离时用的又是盐酸,漂洗当然就是要洗去盐酸,防止酸碱中和从而影响染色。
但
事实上以上碱性染料本身的pH值并不呈碱性。
1 碱性染料的界定
作为染色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颜色;二是要与被染组织间有亲和力。
染料的颜色和它与组织间的亲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产生颜色的发色基团和与组织间产生亲和力的助色基团共同决定了染色剂的染色性质。
分子结构的某些基团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而不吸收另外波长的光,从而使人觉得好像这一物质“发出颜色”似的,因此把这些基团称为“发色基团”。
例如,苯的衍生物具有可见光区吸收带,可作为发色基团。
此
外,发色基团还有硝基(一NO2)、偶氮基(一N=N一)、乙烯基等。
作为染料物质,除了有发色基团外,还需要有一种使化合物发生电离作用的助色基团。
由一0H一、SO3H、一COOH等酸性基团和一NH2、一NHCH3、一N(CH3)2等碱性基团构成了助色基团。
它们的存在使染料物质离子化,极性增强,促进染料与组织间发生作用,产生染色效果。
助色基团中具有酸性基团的染料称为酸性染色剂,而助色基团中具有碱性基团的染料则称为碱性染色剂。
2 龙胆紫碱性染料
高中阶段涉及的碱性染料主要有三种:龙胆紫、醋酸洋红、苏木精。
现以龙胆紫为例,说明其“碱性染料”这一称谓的由来。
图1 龙胆紫的结构式
龙胆紫的分子式为c25H30C1N3,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中由三苯甲烷构成发色基团,由(一N(cH3)2)构成助色基团。
(一N(Ctt3)2)是极性基团,在水中电离时,可与H 结合而带正电,使染料分子能够与带负电的物质结合,从而使其染上颜色。
在配制龙胆紫染液时通常需加入乙酸,酸性条件下H 多,可促进龙胆紫的电离极化。
3 碱性染料的pH值
碱性(或酸性)染色剂的界定并非由染料溶液的pH值决定的,而是根据染料物质中助色基团电离后所带的电荷来决定的。
一般来说,助色基团带正电荷的染色剂为碱性染色剂,反之则为酸性染色剂。
以高中阶段学生实验常用的醋酸洋红和龙胆紫两种碱性染料为例,看碱性染料的pH值。
首先,从配制方法上看。
龙胆紫染液的配制过程:取龙胆紫溶解在2%乙酸溶液,直到溶液不变成深紫色为止;醋酸洋红的配制过程:取100mlA5%乙酸,煮沸30s,加入
1g洋红,搅拌,再煮2~5min,冷却,过滤。
这两种碱性染料的配制过程中用到的溶剂都是乙酸。
其次,从pH值的测定结果上看。
由于传统的pH试纸法需通过试纸的颜色来判断试剂的pH值,会受到染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因此可采用更为可靠的pH计测定法。
测定结果显示:龙胆紫的pH值为3.0,醋酸洋红的pH值为1.9,两者均为酸性溶液。
4 碱性染料的染色原理
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体)内含有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属酸性物质,可电离出H ,而使自身带负电荷,所以它能与碱性染料(如龙胆紫)电离出的带正电荷的助色基团通过电荷问的引力作用牢固结合,从而被染料染上颜色。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中,若用盐酸解离后不漂洗直接染色,则由于盐酸是一种强酸,而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弱酸,盐酸的存在会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电离,从而使脱氧核糖核酸无法与龙胆紫中带正电荷的助色基团结合,这样染色质就无法被染上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