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1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泵的应用

合集下载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32例儿童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16例)和常规皮下注射组(16例),进行胰岛素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

结果经胰岛素治疗和合理进行饮食运动治疗,两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

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关键词】: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儿童;糖尿病;有效性;护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成人一样逐年增长。

ⅰ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约占儿童糖尿病的90% ~95%,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

我国2002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儿童糖尿病患病率为0. 19%,且糖尿病患儿的知晓率极低,仅为3. 2%[2]。

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儿及小部分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儿需接受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multiple daily injection,mdi)。

胰岛素注射治疗不仅带来痛苦,而且需要随身携带注射用品,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上带来一定压力。

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是目前最先进最有效的治疗手段[3],以下将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subcutaneousinsulin infusion,csii)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进行阐述。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8年5月~2011年5月期间32例糖尿病患者资料, 32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2~12岁,平均8岁。

入院时空腹血糖7.3~16.8mmol/l,平均13.2mmol/l。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应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注射治疗,对照组16例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索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SCII)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抽选94例本院1型糖尿病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多次皮下注射(MDI)治疗,实验组用SCII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

结论:SCII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优化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儿血糖水平,缓解患儿病情,保障患儿得到较为良好的治疗结局,为患儿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SCII治疗;1型糖尿病;MDI治疗;疗效1型糖尿病(T1DM)是由于胰岛细胞被破坏,或身体缺乏胰岛素而引起,患病与自身免疫、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多见于儿童。

该病发病急,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可致多器官损害,甚至导致死亡[1]。

T1DM可采取MDI治疗及SCII治疗,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预后影响不同。

CSII治疗可根据生理变化和血糖高低分段设基础维持量和餐前大剂量,且CSII泵入部位固定,能减小胰岛素吸收差异性,进餐、运动、学习时可自由安排,效果较为理想。

同时,除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外,还需对患儿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通过配合心理调护、生活调摄等疗法改善患儿遵医行为,保障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患儿治疗结局。

具体措施及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抽选94例本院T1DM患儿,常规组47例,年龄为2至11岁,均龄(7.13±0.14)岁,用MDI治疗。

实验组47例,年龄为3至12岁,均龄(7.89±0.27)岁,用CSII治疗。

1.2 研究方法1.2.1 治疗基本注意事项(1)患儿入院后,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共同接诊,了解患儿具体情况,分析患儿病情,制定治疗计划,按照科室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病例档案,归档患儿信息,记录患儿基本情况、检查结果等[2]。

医护人员讲解MDI及CSII治疗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使患儿家长对儿童T1DM治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增强患儿能动性,提高患儿家长对临床治疗工作的配合度。

胰岛素泵和微调注射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胰岛素泵和微调注射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M e h d l4 y e da ee li sc i r n weed vd d it wogo p .On sis ln p mp go p wh c a 3 t o sAl 2 tp l ib tsmel u h l e r iie no t ru s t d ewa n ui u u ih h d 1 r
f 关键 词1儿童 糖尿 病 ; 岛 素泵 ; 胰 微调 注射 器
『 中图分 类号】R 8 . 5 71
【 文献标 识码】B
【 编 号】1 7 — 7 12 1 )8 0 3 — 2 文章 6 3 9 0 (0 2 2 — 0 4 0
Co pa a i e sudis o f c c f i uln p m r tv t e n e i a y o ns i um ps a n nd f e-t ne s rn e i i u y ig n t e t e fc idr n y a e e r a m nto h l e t pe 1 di b t s
m n d es ecinrtsso e ht nui u pgo pw s e e a n -u esr g ru ( <00 ) P rnso e t vrerat e h w dta s l p m u a t r h nf e tn y n egop P a o a i n r b t t i i .5 . ae t f
【 sr c】 jcieT xlr h et n f csb te nisl u p n n -u esr g i ee hlrn Ab ta t 0b et oe poetet a v r me t f t e e nui p m sa d f e tn y n ei da tsc i e . ee w n i i n b d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胰岛素泵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医疗器械,它通过模拟胰岛素的分泌方式,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血糖水平。

在临床上,胰岛素泵已经成为许多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一、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胰岛素泵是一种便携式装置,能够通过患者自行操作来注射胰岛素。

它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主要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

这些患者的胰岛功能受损,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通过使用胰岛素泵,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和饮食量,自行调节胰岛素剂量,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1.2 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对于这部分孕妇来说,胰岛素泵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胰岛素剂量控制,保持血糖稳定,降低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对母婴的健康非常重要。

1.3 儿童对于儿童来说,胰岛素泵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快,对胰岛素需求量也会不断变化。

胰岛素泵可以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胰岛素输送,实现精确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二、胰岛素泵的护理体会在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护理体会和心得总结:2.1 监测血糖胰岛素泵只是一种工具,而血糖监测才是决策的依据。

护士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并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

通过定期的血糖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情况,对胰岛素泵进行相应调整。

2.2 定期检查泵的功能胰岛素泵是一种机械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护士需要检查泵的胰岛素贮存量、输送速度、电池电量等指标,并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定期的检查不仅保证了胰岛素泵的有效使用,还能提前发现潜在故障。

2.3 有效预防感染胰岛素泵是直接与患者体内接触的设备,因此感染是潜在的风险。

护士需要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和消毒泵的使用部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此外,护士还应定期检查患者使用的注射针头和输液管等耗材的清洁和完整性。

202X年胰岛素泵与1型青少年

202X年胰岛素泵与1型青少年

活性胰岛素: 0.8 U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设想下面(xià mian)几种情况怎么处理?
医生
在检查到患者餐后血糖 (xuètáng)仍很高的情况下 如何快速安全的将患者 血糖(xuètáng)降到目标值 而不会发生低血糖 (xuètáng),而不是凭经验 和感觉。
患者
平时在家里遇到高血糖 时如何快速将其降下来 而不会矫枉过正导致低 血糖发生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用大剂量(jìliàng)向导计算器来校正
高血糖的简单3步法
1 将当前血糖值输入泵内 2 输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0克) 3 根据(gēnjù)预先的个性化设置
(目标血糖值、胰岛素敏感系 数 碳水化合物系数)及以前 输注的大剂量剩余的活性胰 岛素,自动计算出胰岛素剂 量估计值
操作(cāozuò)好简 单哦
患者平时食谱改变(gǎibiàn) 比较大时如何预估所需 餐前负荷量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EDIC —— 1型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shìjiàn)
结论(jiélùn)
“血糖记忆”----积极或良好的血糖控制(kòngzhì)所产生的 益处即便在治疗停止之后仍继续存在。
这些风险的降低要比迄今为止在高血压或是血脂控制 研究中所观察到的风险降低都更为显著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正确选择注射(zhùshè)部位
推荐(tuījiàn)的胰岛素注射部位
▪ 短效:腹部(fù bù) ▪ 中、长效:大腿
▪ 预混:
– 早晨:腹部
– 晚上:大腿
▪ 如您使用胰岛素笔,为操作方便,建 议选择腹部及大腿外侧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注射部位(bùwèi)的轮换
成人避开脐周5cm 避开腹中线

胰岛素泵与诺和笔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胰岛素泵与诺和笔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计量资料用 均数 ±标 准差 表 示 , 间差 异 比较用 t 组 检
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 计学 差异性 以 P< .5为标 统 00 准 。本文 只列出两 组空腹 血糖 及 晚餐前血糖 治疗前后 比较 表, 血糖达标 时间及胰 岛素每 日平均用量 比较表。
12 1 A组采用美国产诺和灵 R胰岛素, . . 未使用过胰岛素的患 儿每日使用胰岛素总量为 O4~10 ・ ~・~, 以前使用过 . . k d 对 s
12 2 B组所用诺 和 笔为美 国强 生公 司生产 , . . 采用 笔芯为
诺 和灵 R、 诺和灵 N、 和灵 3 R, 诺 0 3餐前 半小 时按需皮 下注
11 一般资料 . 选取20 年 1 - 07 1 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I 02 月 20 年 2 型糖尿 病患儿 ∞ 例 , 8 , 1 男 例 女 2例。平均年龄为 1. 岁 。随机分为 O5
止血部位要准确 , 以中指和食 指 压迫动脉 穿刺 点 5~1 n 0ml
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 其上放置 1k g沙袋 , 压迫止血 1 2
[ ] 许 樟荣. 尿 病足 病 变诊 断 和 治疗 [ ] 中 国糖 尿 病杂 志 , 3 糖 J.
20 , ( ) 10—1 3. 0 19 3 :8 8
13 统 计 学 方 法 .

8m o / 两组, A组为胰岛素泵组 l , 0例 均选用胰 岛素泵治疗 , B组为诺 餐后 2h血糖 < m lL为控制 目标 。 儿治疗前后全天血糖谱 , 观察并 比较血糖达到正常值 所需要的 时间、 胰岛素用量、 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
12 方 法 .
1 资料与方法
胰岛素的患儿每 日 使用胰岛素总量为 07 1 ・ ~・~, . ~ . k d 其 3 s 中总量的 5% - 0 0 6%除 以2 4作为每小时输注的基础量, 4% 另 O 5 %除以 3 0 作为每日3餐前 3 ai输注的负荷量。根据监测 0r n

23例儿童Ⅰ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

23例儿童Ⅰ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
维普资讯

54 ・ 4
护理 与康复 2 0 0 7年 8月第 6卷第 8期
入 。保持导 管通 畅 , 意 观察 胃管抽 出 胃液 的色 、 注



质、 , 量 以判断导管有无 反流 , 当患者 呕吐或发生 逆 蠕动 致导管 返 回 胃腔 时 , 从液 囊 开 口端注 入 2 可
将导管稍 向外拉 , 以上方法无效 , 若 可拔管后重新 置 管 。本组 未发 生上 述情 况 。
33 口腔 护 理 . 由于 不从 口腔进 食 , 引起 唾 液 分 泌减少 , 口腔 黏 膜 干 燥 。 每 日用 瑞 康 漱 口液 清 洗 口腔 2~3次 , 患 者 保 持 口气 清 新 , 使 口腔 湿 润 。
参考文献 :
[] 1 黄海球 , 许建衡 , 严江 . 腹部 手术后肠 内营 养支持 的临床 研究
[j大肠肛门病外 科杂 志,0 4 1 ( ) 18 1 . J. 2 0 ,2 2 :0 —1 0
3ml 生理 盐 水 。导 管 堵 塞 常 见 于 导 管 受 压 、 扭
曲 、 脱 或 营养 液较 黏 稠 时 , 管 饲 前 后 可 用 5 滑 在 0 ml 开水 冲洗导 管 ; 温 或让患 者 变换 体位 , 靠重 力 依 或使肠蠕 动加 强 , 使 液 囊 下 移 , 直 导 管 , 可 促 拉 也

液囊 空肠 导管具 有 胃减 压 和空 肠 置 管 进 行早 期 肠 内营 养 的 双 重 功 能 , 助 于 患 者 的 康 复 。护 有 理 重点是 做 好 液 囊 空 肠 导 管 的 护 理 , 持 导 管 通 保 畅 ; 意观察 胃管 内抽 出 胃液 的 色 、 、 , 好 肠 注 质 量 做 内营养护 理 , 据 患 者 情 况 , 节 营 养 液 配 方 , 根 调 注 意营养 液温 度 、 入 速 度 和无 菌 操 作 , 好 口腔 护 滴 做 理, 预防 口腔感 染 。

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胰岛素泵的护理

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胰岛素泵的护理

6 乔 明霞 , 闫庆 霞 , 玉 欣 , P T 检查 病 人 的 护 理 [ ] 河 南 肿 瘤 刘 等. E J.
学 杂 志 . 0 3 1 ( ): 4 . 2 0 ,6 4 2 5
7 路 连凤 , 志 新 , 霞 , . 瘤病 人 P T 全 身检 查 的护 理 [] 齐 孙 杨 等 肿 E J.
将病人 带 到检查 床前 , 让其 取下 眼镜 、 帽子等 所戴物 品, 后扶持 病人 上检 查床 。头部 用头 托 固定 , 然 肢体 用安全 带 固定 。嘱病人 闭 眼 , 勿移 动 , 讲话 。关 闭 勿 房 问内 的灯 光 ,并避 免 噪音刺 激 。定位 后根 据 病人 体 内放 射性 药物计 数 的多少 , 定 扫描时 问 , 始扫 设 开 描 。医护人 员 随 时观察 病人 的体位 , 如有 不适感 , 可
鲁 医学 杂 志 ,0 1 1 ( ):12 2 0 ,6 2 6.
( 稿 日 期 : 0 6 1 — 3 收 2 0—02 )
1 型糖尿病患儿应 用胰岛素泵的护理
易璜
( 京 医科 大 学 附 属 南 京 市 儿 童 医 院 , 苏 南 京 2 0 0 ) 南 江 10 8
关键 词
糖 尿 病
检查完 毕 , 将床 位 恢 复 到 C 位 置 , T 然后 降床 , 协助 患者下 床 , 患 者 到休 息 室休 息 。由于 检查 完 嘱 后 , 人体 内 的放射性 药物 尚未 彻底代谢 排 出 , 病 应告 知其 2d内要 大 量 喝水 或进 流 质 饮 食 , 以加 速药 物 的排 泄 。嘱其排 小 便后 尽 可 能将 厕 所 冲洗 干净 , 避 免环 境污染 。对 于有糖 尿病 的患 者或体 质虚 弱的患 者应 嘱尽快进 食 , 或在病 房准 备糖水 , 止发生低 血 防 糖 。被 污 染 的物 品 , 如手 套 、 棒 、 射器 等应 放 置 棉 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环境因素: 较为复杂. 环境因素: 较为复杂. 病毒感染, 克萨奇病毒, 病毒感染,如:克萨奇病毒,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 脑心肌病毒等 年龄 出生体重 不同地区发病率相差很大. 不同地区发病率相差很大.
3. 免疫因素: 免疫因素: 体液免疫: 自身抗体的出现, 体液免疫 : 自身抗体的出现 , 如谷氨酸脱羧 酶 (GAD), 胰岛细胞抗体 (ICA),SOX13 等 , 可能 (GAD),胰岛细胞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ICA),SOX13等 导致免疫细胞间的复杂过成, 导致免疫细胞间的复杂过成,产生一些有攻击胰 岛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 IL- TNF- NO导致 岛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如IL-1;TNF-v;NO导致 胰岛B细胞的死亡. 胰岛B细胞的死亡.
三.自然病程为真正糖尿病期 经过代谢紊乱期,缓解期, 经过代谢紊乱期,缓解期,糖尿病强化期后 进入真正糖尿病期,胰岛素用量相对稳定。 进入真正糖尿病期,胰岛素用量相对稳定。 使用CSⅡ作为DCCT治疗措施之一 治疗措施之一, 使用CSⅡ作为DCCT治疗措施之一,取 得成功经验。 得成功经验。 结果: 结果: 血糖控制满意, 7%左右 左右。 血糖控制满意,HbA1c在7%左右。
儿童1 儿童1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泵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倪桂臣
全球糖尿病现状及流行趋势
WHO DiaMond 项 目 在1990-1994年对全球 1990-1994年对全球 15岁以下1型糖尿病发病率进行调查。 15岁以下 型糖尿病发病率进行调查。 岁以下1
高发病区:芬兰 高发病区: 36.5/10万 36.5/10万 36.8/10万 撒丁岛 36.8/10万 低发病区: 0.19/10万 0.19/10万 低发病区: 泰国 0.59/10万 0.59/10万 中国 2.1/10万 2.1/10万 日本
2.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 剂量:新病人首次为0.25~0.5u/kg/d. 剂量:新病人首次为0.25~0.5u/kg/d. 青春期 种类: 种类:
种 类
RI NPH PZI 开 始 0.5h 2h 4~8h
1.0~1.5u/kg/d.
作 用 时 间
最 强 2~4h 4~12h 14~20h 最 长 6~8h 24h 24~36h
我国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
中国发病率: 中国发病率:
武汉 四川 香港 北京 4.6/10万 4.6/10万 2.3/10万 2.3/10万 1.3/10万 1.3/10万 0.94/10万 1996) 0.94/10万(1996) 1.04/10万 1.04/10万(2000) 遵义 0.1/10万 0.1/10万
四.脆性糖尿病 胰岛B细胞损坏到相当严重程度, 胰岛B细胞损坏到相当严重程度,全日血 糖波动范围大, 最适用CSⅡ 糖波动范围大,很难控制 。最适用CSⅡ 治疗。 治疗。 结果: 结果: 血糖和HbA1 较满意。 血糖和HbA1c较满意。
应用CS 应用CSⅡ必备的条件 CSⅡ
1.自我监控的微量血糖仪. 1.自我监控的微量血糖仪 自我监控的微量血糖仪. 2.患儿和家长要有一定的学习与理解能力 2.患儿和家长要有一定的学习与理解能力 3.充分的经济实力 3.充分的经济实力 4.有一支专业队伍,糖尿病中心,可提供24小 4.有一支专业队伍 糖尿病中心,可提供24小 有一支专业队伍, 时服务,随时解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时服务,随时解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强化治疗方案
目的: 目的:使血糖 控制能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控制能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方案: 方案: 早 中 晚 睡前 N/R N/R N/R R N N/R R N/R N/R R R N R R R N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血糖浓度 mmol/L (mg/dl) 空腹 正常 <6.1 服糖后2h 服糖后2h <7.8 ≥ 11.1(≥ 200) 7.87.8-11.1( 140-200) 140<7.8(<140)
糖尿病 ≥7.0(≥ 126) IGT <7.0(<126)
IFG 6.1- 7.0(110-126) 6.1- 7.0(110-
儿童糖尿病诊断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发病较急,大约20-30%以酮症酸中毒 1.发病较急,大约20-30%以酮症酸中毒 发病较急 为首发症状. 为首发症状. 2.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 遗尿多见. 2.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 遗尿多见. 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 3.常有病因,如:感染,饮食不当或情绪因 3.常有病因 常有病因, 感染, 素 等.
CSⅡ CSⅡ的原理
内部固化的芯片计算机程序可准确控制 胰岛素输入的剂量 速度 时间 使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工作, 使其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工作,经皮 下脂肪迅速发挥作用,达到调整糖, 下脂肪迅速发挥作用,达到调整糖,脂 肪,蛋白质三大代谢紊乱的目的。 蛋白质三大代谢紊乱的目的。
CSⅡ CSⅡ适应症的选择
CSⅡ CSⅡ在儿童糖尿病应用存在的问题
1.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1.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2.胰岛素泵易损坏 2.胰岛素泵易损坏 3.发生故障报警时,不能及时调整 3.发生故障报警时 发生故障报警时, 4.局部感染 4.局部感染 5.不敢运动,体重增加 5.不敢运动 不敢运动, 6.由于不方便,终止使用 6.由于不方便 由于不方便,
二.糖尿病代谢紊乱期 从症状出现到病情控制满意, 从症状出现到病情控制满意,胰岛素用量 逐渐减少的时期。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 逐渐减少的时期。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 少数有遗尿,小婴儿更不典型。 少数有遗尿,小婴儿更不典型。必须住 院治疗。 院治疗。 结果: 结果: 明显缩短病情控制满意所需的时间。 明显缩短病情控制满意所需的时间。
全球高发病区与低发病区之比相差40倍 全球高发病区与低发病区之比相差40倍 发病率显示不断增高的趋势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1岁以下极少见 4-6岁之间小高峰 10-14岁有大高峰 10-14岁有大高峰
1型 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家族集聚性,多基因疾病. 遗传因素:家族集聚性,多基因疾病.在6号染 色体上(6p21)的HLA2类分子编 色体上(6p21)的HLA2类分子编 码基因. 码基因. 易感性基因: HLA易感性基因: HLA-DR *0301; HLA-DQA1:HLAHLA-DQA1:HLA-DQB1 保护性基因: HLA保护性基因: HLA-DQA1*0102; HLAHLA-DQB1*0602
一般原则
1.当血糖控制良好可根据以前胰岛素总量 1.当血糖控制良好可根据以前胰岛素总量 75%计算 计算. 的75%计算. 2.一般以空腹血糖调整基础量. 2.一般以空腹血糖调整基础量 一般以空腹血糖调整基础量. 3.餐前追加量可按每日3餐平均分配. 3.餐前追加量可按每日 餐平均分配. 餐前追加量可按每日3 4.若3餐摄入碳水化合物量相差较悬殊,应 4.若 餐摄入碳水化合物量相差较悬殊, 根据餐前血糖值对餐前追加量重新调整. 根据餐前血糖值对餐前追加量重新调整. 5.一般2-3天调整一次剂量,每次1-2lu. 5.一般 天调整一次剂量,每次1 一般2
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成员,发生糖尿病的 型糖尿病家族史成员, 相对危险性: 相对危险性: 父亲为1型糖尿病,子女患病危险率7%± 父亲为1型糖尿病,子女患病危险率7%± 母亲为1型糖尿病,子女患病危险率2%± 母亲为1型糖尿病,子女患病危险率2%± 同卵双胎先后发病的一致性约为46.5%± 同卵双胎先后发病的一致性约为46.5%± 同胞之一患1型糖尿病, 同胞之一患1型糖尿病,其它患病危险率 6%± 为3-6%±
治疗目的及要求
1.消除临床症状. 1.消除临床症状 消除临床症状. 2.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2.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3.避免低血 糖的发生. 3.避免低血 糖的发生. 4.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性发育. 4.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性发育 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性发育. 5.防止肥胖. 5.防止肥胖 防止肥胖. 6.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6.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3. 运动治疗:每日适当运动可降低血糖 , 运动治疗: 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4. 心理治疗 包括家长和病人 心理治疗:包括家长和病人 包括家长和病人. 5. 糖尿病人的教育. 糖尿病人的教育 形式:定期讲课 形式 定期讲课 联宜活动 家访 夏令营
儿童糖尿病临床自然病程
1.急性代谢紊乱期:自症状开始至治疗后病情稳定, 1.急性代谢紊乱期 自症状开始至治疗后病情稳定, 急性代谢紊乱期: 其中大约20~30%病儿以 其中大约20~30%病儿以 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 状. 2.缓解期:急性期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胰岛素用量 2.缓解期 急性期经治疗后病情稳定, 缓解期: 明显减少,每日不超过10u. 明显减少,每日不超过10u. 3.糖尿病强化期;胰岛素用量又增加,病情恶化. 3.糖尿病强化期 胰岛素用量又增加,病情恶化. 糖尿病强化期; 4.永久糖尿病期:经强化治疗,胰岛素用量固定,病 4.永久糖尿病期 经强化治疗,胰岛素用量固定, 永久糖尿病期: 情稳定. 情稳定.
化验检查:
1. 血糖. 2. 电解质 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率 电解质:钾 钠 氯 二氧化碳结合率 二氧化碳结合率. 3. 血液气体分析 血液气体分析. 4. 尿糖 尿酮体 尿糖,尿酮体 尿酮体. 5. 血胰岛素和 肽. 血胰岛素和C肽 6. 葡萄糖耐量实验 葡萄糖耐量实验. 7. 糖化血 红蛋白 正常 红蛋白.正常 正常<6%
一.糖尿病酮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0%-40%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为首 20%-40%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为首 发症状,必须住院抢救。 发症状,必须住院抢救。 结果: 结果: 1.血B-羟丁酸恢复正常明显短于常规方法 1.血 2.尿酮体消失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方法 2.尿酮体消失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方法
CSⅡ在抢救DKA CSⅡ在抢救DKA的应用 DKA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