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氰酸钠装置运行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_赵洪梅
关于如何延长化学除盐设备的运行周期分析

关于如何延长化学除盐设备的运行周期分析摘要:在进行锅炉补给水的处理上,要使用化学方式进行除盐处理,多数电厂都采用了反渗透、电渗析等方式进行除盐处理,但是对于预处理水的水质有着较高的标准,因此使得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量。
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如何延长化学除盐设备的运行周期,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性参考。
关键字:化学除盐;运行周期;预处理1 强化预处理现阶段所采用的预处理设备,是有效提升除盐设备制水周期的关键所在。
在一个较为合格的清水处理方式下,可以延长除盐设备的制水周期。
并在地表水的处理当中,是电厂的主要水源供给部分。
但是会受到周围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澄清池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优化。
而进入到冬季之后,受到水温较低的影响,因此需要生水进行加热处理,以此保持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当中[1]。
1.1 澄清池的汽水分离装置在进行冬季的生产环节,经常会出现大量的空气溶解到水体当中,以此在后续出现混凝反应时,出现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会附着在矾花上,以此让矾花被大量的气泡上浮起来。
其中进行破碎的沫子处理当中,要进行相关设备的合理性分析,进而全面提升系统运行的整体稳定性。
现阶段进行实际的水体使用环节,一旦遇到排放污水,就会导致水质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化。
因此,为了充分的保障澄清池当中的出水质量,就需要对使用的水体进行严格的监督以及处理,同时每日都进行相应的化验分析。
在进行实际的处理当中,基本上澄清池的处理环节,要保障将有机物控制在一定的范畴当中,一旦有机物出现去除量较低的问题,就可以加入适当的粘土,以此提升吸附能力。
在夏季来临的时候,由于水源会受到雨季的影响,出现水质较为浑浊的问题,就需要进行使用过程中,去除内部的大量杂质[2]。
1.2 强化过滤器反洗1.2.1 过滤原理进行澄清池的出口水的细小矾花以及一部分的颗粒悬浮物的处理中,会出现一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的情况,因此直接影响到后续离子之间的交换。
蜡油加氢处理装置长周期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蜡油加氢处理装置长周期运行影响因素分析史卜建(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500)摘要:某公司3.2Mt/a蜡油加氢处理装置加氢蜡油硫含量及反应器第一床层压差持续上升,运行末期加工负荷降至340t/h,反应温度升至413℃,加氢蜡油硫质量分数持续高于0.5%(设计值小于0.35%),反应器第一床层压差0.35MPa(设计值小于0.3MPa)。
为避免下游装置腐蚀加剧及反应器内构件损伤,装置运行43个月后进行停工撇头。
对催化剂失活、第一床层压力降上涨、高压换热器内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强化原料油管理、稳定工艺操作、改善床层温度分布、优化催化剂级配以及根据金属沉积量调整反应苛刻度等措施,保障了装置长周期运行,满足了“四年一修”的需求,避免了装置运行期间停工撇头。
关键词:蜡油加氢装置 长周期运行 原料油性质 反应温度 反应器压力降 某公司3.2Mt/a蜡油加氢处理装置设计加工原料油为焦化蜡油和深拔后的减压蜡油,其中减压蜡油占比87.36%(质量分数),焦化蜡油占比12.64%(质量分数),主要产品为低硫、低氮加氢蜡油,同时副产部分石脑油和柴油。
该装置第4周期运行43个月,共加工原料油12.16Mt,平均处理量384t/h,平均负荷100.8%。
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催化剂活性下降、加氢蜡油硫含量超标、床层压力降上升、高压换热器内漏等问题。
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保障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对策,满足“四年一修”的需求,避免装置运行期间停工撇头。
1 装置概况1.1 催化剂级配装置运行末期平均床层温度设计值408℃,床层总压力降设计值0.6MPa,第一床层压力降设计值0.3MPa,体积空速设计值为1.6h-1。
催化剂级配情况见表1。
装置主催化剂为RVS 420和RN 32V,保护剂为RG 20,RG 30A和RG 30B。
装置主催化剂设计寿命为8a,4a再生一次。
1.2 加工负荷装置设计加工量为381t/h,实际加工量见图1。
影响四效系统长周期运行因素分析

{ 。 } 4 j j
}
} 。 0 5 i 3 }3 , 9; 《 , 种 {g & 3 j f
j ;
8 _ }
‘
。
麓 § 舶 巍苹: 静 静黼_ 礴 嚣
2 堋 嚣 燕 {2 3 妊; . j 8 f 粤 0办 j 3 4 O{靠 2 5i 9 靠 l 9 , ; 尊 . 2 } 7 5 . 5 2 3 i {矗 . 螂j{啦{ l {轴 ,f 3 { 彝 . 3 4; 9 9 . 3 l 弹 { l : 瓣O 《 , 璺 l 0 蓐 ; : }睢懿 {l , l 3 }3 ∞ {6 : ;i 9 S 艚 ; 聱{ ¥ S 删
g 鳃
l 《t 0 { 《: 0
窭
《 0 ; 《
; 魑 妻
2 ∞敏 ∞ V 2 0 4 ^ l# 9 盘 2{ : : , : ; 《, 珏 {《 i 《 曲 } = 5 。 咯 l 豇 l; 0 7 j 0 l 2 9 { A l 9 9 8 {0 3 : { 《 . 如 i《5 . 0 l 瘁辱 { 嚣 ;《0 舔 i 对8
2 . 反应 负荷 反 应器 高 负荷运 行 ,产 生大 量废 水加 大 四效处 理 负荷 ,其原 因主
要有 2方面 。
部凝 液 经轻 有机 物汽 提塔处 理 后微 量 的游 离氨 和 轻有 机物 送至 急 冷塔 下段 气提 罐 ,轻 有机物 汽提 塔釜 液送至 污水处 理场处 理 。
能降 耗 。其 设计值 和高 负荷运 行 的值 见表 l 。
袭1 辨精幕魏 戆髓诗罐鞠龋蠹赫趣栉 节鼬露鳜镳
效 的换 热效果 下 降。检修 后 ,四效蒸 汽量最 高能够提 至 2 8 0 0 k g / h , 废水 量能 够得到稳 定控 制在 1 6 0 ~ 1 6 5 t / d 。
影响四效系统长周期运行因素分析

影响四效系统长周期运行因素分析丙烯腈(AN)生产过程中,T-104釜液经四效蒸发系统处理后,残液(T-104釜液中几乎全部重组分和聚合物)送至急冷塔T101下段,作为急冷塔下段冷却水,然后送到焚烧炉焚烧处理,四效顶部凝液经轻有机物汽提塔处理后微量的游离氨和轻有机物送至急冷塔下段气提罐,轻有机物汽提塔釜液送至污水处理场处理。
一、四效系统的非正常运转对长周期运转的影响四效系统非正常运转,对系统的长周期运行产生三方面的影响:1)送焚烧炉的废水量增加,加大后续系统的处理负荷,焚烧炉的瓦斯耗量增加,不利于节能;2)外排污水水质难以控制,COD、总氰含量超标,不利于环保;3)四效换热效果下降,蒸汽量增加,不利于节能降耗。
其设计值和高负荷运行的值见表1。
二、影响四效系统长周期运转的因素1.催化剂的使用时间大庆炼化公司聚合物一厂(大庆聚合物)2008-2012年AN装置的工艺条件和单收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催化剂使用周期的延长,HCN、乙腈(ACN)、丙烯醛(ACL)和丙烯酸(AA)的收率都有所提高,AN单收和选择性都有所下降,副产物增加、清洁性变差是催化剂长周期使用的必然结果。
随着催化剂使用年限的增加,吸收塔消泡剂的耗量也将增加,2008年消泡剂的全年累计单耗0.24kg/t,2012年消泡剂全年累计单耗为0.88kg/t。
现运行催化剂在本装置已运行五年,从各项指标来看(见表2),催化剂的活性、清洁性有所下降(见表4)。
近期产品质量的控制也遇到一些困难,其中噁唑和丁烯腈的含量上涨(见表3),不得不加大乙腈外送量来降低产品中噁唑的含量,这一结果致使乙腈浓度降低,增加了后续系统的处理难度。
通过提高T107釜外送量来控制产品中丁烯腈的含量,AN产量因此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从表4~5可以看出,外排污水的COD、总氰含量随着催化剂使用周期的延长有所提高,操作弹性下降。
2.反应负荷反应器高负荷运行,产生大量废水加大四效处理负荷,其原因主要有2方面。
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浅析

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浅析摘要: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原料性质的变化较大、焦炭塔油气管线结焦。
为了延长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周期,工作人员可从对加热炉出口的温度进行调整、调整循环比、防范炉管结焦等方面着手,实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影响因素;对策当前,原油重质化问题不断加快,逐步提高对轻质油产品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延迟焦化装置以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与技术成熟度较高的优势,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较多,很有必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1.1原料性质的变化较大延迟焦化装置除了可以充当炼厂的“垃圾桶”,也原料也难以优选。
对于常减压装置的减压油渣必须借助焦化轻质化处理。
但是,原料性质不断加重的过程中,逐步增加了结焦倾向,增加了操作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装置长周期运行[1]。
对于延迟焦化装置而言,长期运行的关键点在于加热炉的炉内不结焦,需要工作人员选择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延迟焦化原料,确保加热炉升温期间无缩合与裂化反应,确保胶体结构更为稳定。
若沥青质与饱和烃的含量增加,就会降低延迟焦化原料的热稳定性,若破坏了胶体结构的稳定性,容易导致其出现分相结焦的问题;反之,增加了芳烃和胶纸含量,就会导致焦化原料的热稳定性被延迟,其在加热炉炉管内不容易结焦,对提高延迟焦化装置长期运行起到促进作用。
1.2焦炭塔油气管线结焦焦炭塔油气管线结焦这一问题容易导致系统的操作压力升高,对装置轻质油收率产生影响,重则还会导致焦炭塔超压的安全阀起跳的问题。
日常操作期间,油气管线结焦很大程度上受到反应温度、注入方式、急冷油性质、阻焦剂及消泡剂性质的影响。
若加热炉的出口温度升高,就会增加焦炭塔内气相符合,气相线速高就会携带大量的焦粉,导致油气管线容易结焦[2]。
加热炉出口的温度不高,就会增加焦炭塔内的泡沫,反应后期若泡沫层无终止反应,就可以给汽给水,同样会出现油气管结焦的问题。
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

表1 脱氯剂的物化性能及使用条件对比3 结语在工业应用中,通过强化再生气脱氯剂方面的研究力度,使脱氯剂实现国产化的同时,促进了再生气脱氯剂的要求得到充分满足,并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脱氯剂的使用寿命仍然较短,对此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加强。
另外对传统碱洗技术的升级,使碱洗中和传统技术得到改进,并对重整催化剂的氯含量进行了有效补充,使氯内部循环得以实现,使其成为有效的清洁生产技术,通过固态脱氯剂应用的有效补充,使再生气的清洁处理得以实现的同时,也使脱氧剂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
参考文献:[1]娄阳,程光剑,黄集钺,等. 重整再生气脱氯技术的工业应用进展[J]. 炼油与化工,2013 (6): 4-7.[2]刘西标,沈本贤,李翠兰,等. 重整再生气新型脱氯剂及其固定床吸附行为研究[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 25(4): 299-304.[3]张相勇. GL-1再生烟气脱氯剂在连续重整装置上的工业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 43(1): 7-10.[4]李生运,杜彩霞. 催化重整系列脱氯剂的研究与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 37(2): 24-29.[5]朱晓军,朱建华. 脱氯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5, 12(1): 24-28.投加效率和循环利用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需考虑降低运行成本。
BAF 工艺是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关键在前端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臭氧催化氧化可有效提高废水B/C ,利于后续工艺的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1]张润楠等. 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研究进展[J]. 化工学报,2015 (09): 3341.[2]张俊霞. 鲁奇炉煤气化废水处理[J]. 中氮肥,2014 (07): 9-12.[3]施永生,傅中见. 煤加压气化废水处理[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作者简介:刘彦强(1985-),男,硕士,研究方向为煤化工污水处理、废水零排放。
硫氰酸钠可视检测仪的研发与应用

硫氰酸钠可视检测仪的研发与应用冯恒昌;刘咸;崔军;李羡庆;那明亮【摘要】某石化公司腈纶装置采用水相悬浮两步法聚合和湿法纺丝的生产工艺,产生大量含氰化物、硫氰酸钠、油剂及多种悬浮物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外排超标,会引发环保事故.该石化公司研发了“腈纶外排废水硫氰酸钠可视检测仪”,通过对检测流程的不断优化,实现了自动定时加药及清洗,具有声光提醒功能和全部手动校验功能,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期刊名称】《炼油与化工》【年(卷),期】2017(028)005【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腈纶废水;硫氰酸钠;检测【作者】冯恒昌;刘咸;崔军;李羡庆;那明亮【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黑龙江大庆163714;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黑龙江大庆163714;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黑龙江大庆163714;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黑龙江大庆163714;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黑龙江大庆163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8某石化公司腈纶装置废水的特点是COD高、pH值变化大、含盐量大、毒性强、成分复杂、难以生物降解[1]。
操作人员每1/h到泵房内采集1次废水,添加药剂,观察颜色判定硫氰酸钠含量,仍无法保证适时观察水质,如果两次监测中出现了问题,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该装置采用硫氰酸钠作为腈纶溶剂循环利用,湿法纺丝工艺生产腈纶。
由于硫氰酸钠价格昂贵,它的消耗是腈纶生产的一项主要物耗指标[2]。
同时由于硫氰酸钠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毒害作用,表现在使细菌细胞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以致使菌体内的酶变性并失去活性。
浓度较高时可杀死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菌类,严重影响废水的处理[3]。
对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时,发生抑制作用的硫氰酸钠的有毒浓度是36 mg/L[4]。
所以减少外排废水中硫氰酸钠的含量既能降低腈纶生产的成本,又能减少腈纶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提出将外排废水引进操作室的设想。
硫氰酸钠溶剂中硫酸钠含量的影响因素

浅析硫氰酸钠溶剂中硫酸钠含量的影响因素摘要:腈纶回收装置成品硫氰酸钠溶剂指标中硫酸钠含量的多少既是溶剂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控制难点。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硫酸钠含量的各种因素,并且结合近几年来各种因素对硫酸钠含量的影响加以分析,最终得出在非工艺原因的情况下来料中的硫酸钠对于成品的硫酸钠含量起到主导作用。
关键词:饱和度溶解度结晶析出杂质重力沉降 nvi 影响因素1、硫酸钠来源简介我装置硫酸钠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纺丝来料中带入(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是系统内工艺反应产生(次要来源)。
成品硫酸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的聚合板框滤器和纺丝的喷丝板的使用,如果其含量超标,会导致板框滤器和喷丝板的堵塞,丝束无法抻出。
2003年曾发生过因硫酸钠含量超标引起的腈纶全面停工。
因此,成品硫酸钠含量的控制既是溶剂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控制难点。
2、硫酸钠的控制方法由于硫酸钠在56%的nascn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大约只有0.11%,硫酸钠饱和时就会结晶析出,在一定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下硫酸钠晶粒逐渐长大。
通过离心机除去过多的硫酸钠晶体保持沉降槽底部硫酸钠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一般控制在6-20%),来达到控制进入五效的晶种量,使得五效中硫酸钠的饱和溶液最终吸附在晶核上,形成大的晶粒。
当进入沉降槽1925-s01时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下来,顶部溢流的清晰产品经过二次滤机和精滤器过滤后,成品硫酸钠含量达到要求。
由上可看出,成品硫酸钠含量的控制一方面取决于硫酸钠在五效内的结晶好坏,另一方面取决于系统对于硫酸钠的处理能力。
3、成品硫酸钠影响因素(1)工艺方面:料液浓度控制在56%,硫酸钠饱和析出,再进入适当的晶种量(晶种量过少则不能完全吸附饱和游离的硫酸钠;晶种量过多则形成的晶粒不够大,不利于晶体在沉降槽内的重力沉降),已达到良好的结晶状态,此项要控制好出料浓度、保持沉降槽底部硫酸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纺丝来料中杂质对结晶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油状物体和其他有机杂志,油状物体阻碍硫酸钠的结晶,而某些不明有机颗粒混在硫酸钠晶种中,替代硫酸钠晶种充当晶核,致使其形成的晶体颗粒密度较小,在沉降槽中重力沉降效果差,导致成品硫酸钠含量超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3期
硫氰酸钠装置运行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洪梅,那明亮,张玉善,胡光伦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黑龙江大庆163714)
某腈纶厂用硫氰酸钠(NaSCN)溶液作为溶剂,生产系列腈纶产品。
由于蒸发冷凝液用于纺丝水洗,NaSCN浓溶液用于供纺原液的配制,所以蒸发装置生产负荷及运行周期制约着腈纶的生产。
1生产负荷的影响1.1生产负荷过大
生产负荷过大时,各效温度有所升高,料液中的杂质更易于在加热器列管壁上结垢,使传热效果下降,导致出料浓度不易控制,使运行周期缩短[1]。
2011年蒸发线在不同生产负荷时的运行周期见表1。
表1不同生产负荷时的运行周期
项目
蒸汽量/(kg·h-1)进料量/(m3·h-1)运行周期/d
出现频率/次
参数
13000~13500
75.2
28
5
13500~14000
77.8
28
14
14000~14500
79.1
25
8
14500~15000
79.4
21
7
蒸发线生产负荷超过一定量时,尽管蒸汽量有所提高,蒸发进料量只有很小的增加量,不仅浪费蒸汽,而且造成一效压力上升,使真空度下降,各效液位控制不稳,易造成NaSCN窜入二次蒸汽中,使蒸发冷凝液受到污染,并弄脏捕沫网,影响汽液分离,不利于蒸发线长周期地运行。
1.2生产负荷调整频繁
生产负荷调整过于频繁,使各效液位、温度、压力等频繁变化,导致控制过程更不稳定,易造成雾沫夹带,使
NaSCN窜入捕沫网,影响汽液分离,无法保证蒸发线的长周期。
1.3合理设定生产负荷
由于蒸发线生产负荷影响着腈纶产量,所以设定生产负荷时既要保证完成腈纶产量的生产计划,又要避免蒸汽量过大,使生产负荷长期平稳,避免NaSCN窜入蒸发冷凝液中,实现各效液位的平稳控制,有助于蒸发线的长期运行[2]。
2液位控制的影响
液位控制不稳定影响蒸发线的平稳运行,各效液位要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液位高,不但降低蒸发效率而且汽液分离效果不好,使冷凝液中的硫氰酸钠含量增高。
液位过高易发生NaSCN窜入捕沫网的雾沫夹带现象。
液位低会造成生产不稳,致使进料、蒸汽和温度等参数变化,给蒸发
备根据现状和实际需要在个单位相互调整,使其的到开发和利用;应建立企业的维修网站,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使该设备重新发挥作用,给企业带来效益。
⑤为让闲置多年的设备复活,将闲置设备推向交易市场参与流动。
进行价格评估,按质论价实行有偿调拨,办理交易手续,使闲置资产调剂或交易到需要并能发挥效能的地方去,企业增加收入来进行更新换代。
5结束语
加强对闲置资产的宏观控制和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把它同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制订系列原则性的政策要求,认真搞好可行性研究,减少投资决策上的失误,逐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和资产配置结构的合理化。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走上产权主体一元化管理轨道,消除产权主体多元化对闲置资产流动的制约。
参考文献:
[1]潘自强.实物资产盘盈盘亏涉税核算例解[J].财会月刊,2010(12):19-21.
[2]袁某真.从摸清家底到有效监管[J].国有资产管理,2008(12):39-42.
[3]李荣融.挺直脊梁向前走调整优化上水平[J].国有资产管理,2009(1):1-4.
收稿日期:2012-04-15
作者简介:刘博然,女,统计师,1996年毕业于黑龙江商业大学,现从事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工作。
炼油与化工
REFIN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51
炼油与化工
REFIN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第23卷硫氰酸钠回收装置终端物料质量事故的应急处理
张宝忠1,苗丽娜2,刘彬1,李霞1
(1.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黑龙江大庆163714;2.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黑龙江大庆163714)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采用溶剂为硫氰酸钠(NaSCN)溶液的二步法湿法纺丝工艺生产腈纶产品。
硫氰酸钠回收装置对溶剂硫氰酸钠溶液进行补加、除杂、蒸发等处理过程,形成终端物料蒸发冷凝液和成品硫氰酸钠溶液[1]。
1应急处理措施
1.1蒸发冷凝液窜料的应急处理
蒸发冷凝液的硫氰酸钠含量工艺上要求低于50mg/L,将蒸发冷凝液送去纺丝装置作为水洗水,实现循环利用。
如果蒸发冷凝液的硫氰酸钠含量过高,送纺丝水洗丝束,会出现溶丝、断丝等情况,影响丝束的质量,严重时可导致成为废丝。
1.1.1改造蒸发冷凝液供纺系统蒸发冷凝液储罐有2个,蒸发线及结晶闪蒸冷却器二次蒸汽的冷凝液在此汇集,由泵送至纺丝。
为保证外送蒸发冷凝液的质量,除化验分析外,近年来对蒸发冷凝液的供纺丝系统进行了改造,使原有的2个冷凝液罐“一用一备”,可切换投用来供纺丝蒸发冷凝液,受NaSCN污染后2个罐蒸发冷凝液可分别回收至
NaSCN稀料中,重新进行蒸发,工艺流程见图1。
1.1.2检测电导率通过在线检测供纺蒸发冷凝液的电导率,能有效地监测冷凝液的NaSCN含量。
如电导率超过0.02s/m,蒸发冷凝液中NaSCN含量可影响丝束的质量,应停止供应纺丝,改送备用罐中合格的蒸发冷凝液,并将上
过程造成冲击和影响。
液位过低易导致加热器干壁,加剧杂质的结垢,液位变化较大时温度、浓度和出料量的控制难以稳定。
蒸发二效一直由手动调控阀位来控制液位,是对各效液位及蒸发进料起关键作用的重要环节[3]。
对二效液位的控制,操作人员不但要根据出料量的大小,还要根据蒸汽量、一效压力进行调控。
生产负荷较大时,手动调控阀门要审慎。
当蒸汽量超过14500kg/h、如果一效压力超过
0.185MPa时,二效手动开阀位0.1%~0.2%,待一效液位自动调节平稳后,手动开二效0.1%~0.2%阀位,直至二效液位要求。
若阀位开度超过0.5%,二效液位无明显上涨,甚至下降,应立即至现场观察液位情况,如出现雾沫夹带,要关小阀位,开大出料,适当减少蒸汽量,调节至液位平稳。
3真空度的影响
蒸发线真空度波动,可引起进料量、料液沸点、二次蒸汽温度及各效液位的波动。
真空度的不稳定易导致雾沫夹带的发生,使蒸发线运行不平稳。
保证蒸发线真空度稳定的主要措施有5个。
(1)根据温度及时调节循环冷却水、预热稀料的流量。
尤其在夏季,循环冷却水、预热稀料的温度偏高,应适当地加大循环冷却水及预热稀料的流量,确保五效二次蒸汽的冷凝效果,保证真空度的稳定。
(2)2条蒸发线共备用1台真空泵,用于应急真空泵出现故障,保证蒸发线长周期运行。
2条蒸发线原设计没有备台真空泵,如果真空泵出现故障,只有停车才能进行处理,造成非计划停车。
通过改造,利用闲置的闪蒸冷却器备用真空泵,作为2条蒸发线的备用真空泵,可应急切换使
用,保证真空度的稳定,避免非计划停工。
(3)各效真空管线阀门开度要适宜。
真空阀开度过大,可使冷凝液中NaSCN含量增加,即冷凝液电导上升;真空阀开度过小,料液温度高,蒸发量小,一效压力偏高,出料量偏小,生产不稳定。
(4)保证一效凝结水输送装置正常运行,及时外排加热蒸汽的冷凝水,维持一效压力的稳定。
蒸发线二次蒸汽形成的冷凝液汇集后作为纺丝装置的水洗水,而一效加热蒸汽冷凝后单独回收,送入管网。
(5)与纺丝装置协调好,控制住蒸发进料比重的变化。
蒸发进料浓度与比重成线性对应关系,浓度增加,比重上升。
蒸发进料浓度上升,可造成一效压力升高,真空度有所波动,出现生产不稳定。
通过控制纺丝返料浓度,使蒸发进料比重波动较小。
4结束语
硫氰酸钠蒸发装置运行周期的影响因素很多,除公用工程问题、设备故障及物料泄漏外,一些操作因素直接影响着蒸发线的分离效果和运行周期。
通过精心操作,控制好生产负荷、液位及真空度,既可避免雾沫夹带现象的发生,又能适当延长蒸发装置的运行周期。
参考文献:
[1]杨彦功.浅论我国腈纶工艺路线的选择[J].合成纤维工业,1993,16(4):35-40.
[2]王雅珍,高悦,沈新元,等.我国差别化腈纶的发展[J].合成纤维工业,2005,28(3):54-56.
[3]孙召焱,张传宇.提高蒸发线处理量降低蒸汽单耗[J].炼油与化工,2009,20(2):56-57.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