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选择计算
电缆选型手册及常用公式

电缆的选型与配线选择电线平方数和电流一般铜线平安电流最大为: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平安载流量--。
如果是铝线截面积要取铜线的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按每平方毫米来取肯定平安。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按每平方毫米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倍,七零九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就是平方以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 比方平方的铜线,就按铝线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 和平方都乘以,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就是平安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平方的铜线或平方的铝线。
米内,导线电流密度平方毫米比拟适宜,米,平方毫米米,平方毫米,米以上要小于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平方铜线或者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铝线:*`式中:——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导线的长度〔〕`——充许的电压降〔〕——导线的截面积〔〕说明:、`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范围内,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导线截面( )载流是截面倍数载流量()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电缆选型计算

电缆选型计算工作电流及计算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单相I=P÷(U×cosΦ)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三相I=P÷(U×1.732×cosΦ)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则按四平方毫米铝芯线算)裸线加一半(在原已算好的安全电流数基础上再加一半)其他:1.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导线距离/压降/电流关系)铜线S=IL÷(54.4×U)铝线S=IL÷(34×U)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长度(m);U-允许的压降(V);S-导线的截面积(平方毫米)2.电线线缆基础知识1.电线一扎长度:100米,正负误差0.5米;2.电线型号:BV单股,BVR多股,BVV双胶单股,BVVR双胶多股;3.电线常用规格:1平方/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10平方等;4.BV/BVR区别:BV为单芯线,BVR为多股,BVR比BV贵10%左右;5.BVR比BV的好处:a水电施工方便.b在板弯时不易把线折断;6.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7.家庭电路设计,2000年前,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4—6 mm2,照明1.5 mm2,插座2.5 mm2,空调4 mm2专线。
电缆线计算公式

电缆线计算公式电缆线是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或电力的导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电缆线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缆线的长度、电流、电压降、电阻和电感等。
本文将介绍电缆线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电缆线设计和选择中的应用。
1. 电阻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阻是衡量电流通过电缆时的阻碍程度的指标。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降之比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阻计算公式如下:电阻 = (电阻率× 长度) / 截面积其中,电阻率是电缆材料的特性之一,长度是电缆线的长度,截面积是电缆线的横截面积。
2. 电压降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电缆线时,电压由起点到终点的降低程度。
电压降可以通过电流、电阻和电缆线的长度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压降计算公式如下:电压降 = 电流× 电阻其中,电流是通过电缆线的电流,电阻是电缆线的电阻。
3. 电感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感是指电流通过电缆线时,由于电缆线的自感作用而产生的电压变化。
电缆线的电感可以通过电流的变化率和电压的变化率之比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感计算公式如下:电感 = (电感系数× 长度) / 自然对数的底数其中,电感系数是电缆线的特性之一,长度是电缆线的长度。
4. 电缆线选择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线。
根据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特性,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数值。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选择满足要求的电缆线。
5. 电缆线的优化设计在电缆线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电缆线的材料、截面积和长度等因素来优化电缆线的特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提高电缆线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总结:电缆线计算公式是电缆线设计和选择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电缆线,并进行优化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要求,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电缆线。
通过合理的电缆线设计和选择,可以提高电缆线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怎样根据设备选择电缆的型号

怎样根据设备选择电缆的型号一、电缆平方计算公式:×2。
单相设备:S=ρ×I×L11×√3。
三相设备:S=ρ×I×L19S:电缆横截面积。
Ρ:导体电阻率(铜导体的电阻率:0.0175欧姆平方毫米/米;铝导体的电阻率:0.0283欧姆平方毫米/米)。
I:设备(或负载)的工作电流或额定电流。
(单相负载的估算:阻性负载:4.5A/KW。
感性负载:5.7A/KW。
三相负载的估算:阻性负载:1.5A/KW。
感性负载:2A/KW)。
L:电缆的长度(导线)L:电缆的长度(导线的长度)。
11:220V电压下电压允许波动的范围(220V×5%=11V)。
19:380V电压下电压允许波动的范围(380V×5%=19V)。
一、例如:有1个三相380V 200KW的电动机距离电源点300米,那应该选用多粗的电缆。
首先算出200KW的电动机额定电流是400A(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按2A/KW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三相设备:S=0.0175×400×300×1.732。
截面积约等于191平方毫米。
应选用截面积240 19平方毫米铜电缆才能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
如选用铝电缆。
根据公式计算,三相设备:S=0.0283×400×300×1.732。
截面积约等于309.57平方毫米。
应选用截面积19400平方毫米铝电缆才能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
弱电线缆选型及用量计算方法

弱电线缆选型及用量计算方法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有线电视系统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电缆的选型计算

电缆的选型计算
1. 了解电缆选型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电缆选型计算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基本要求:
- 操作温度:确定电缆所处环境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范围。
- 电流负载:了解电缆所需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载。
- 环境条件:考虑电缆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湿度、腐蚀性等。
2. 根据电流负载计算电缆的横截面积
根据所需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缆的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mm²)= 电流负载(A)/ 电流密度(A/mm²)
其中,电流密度是根据电缆材料和安装条件确定的标准值,一般为 4-5 A/mm²。
3. 确定电缆的根数和尺寸
根据电缆的横截面积,可以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电缆的根数和尺寸:
- 选择具有合适横截面积的标准电缆。
- 确定所需的根数,考虑电缆的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
- 确定电缆的尺寸,包括外径和绝缘层厚度。
4. 考虑其他因素
除了横截面积和尺寸,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 电缆的绝缘材料和耐热性能。
- 电缆的外部保护材料和抗腐蚀性能。
- 电缆的耐压能力和电缆频率响应。
5. 确认选型结果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其他因素,确认选型结果是否满足电气要求。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电缆选型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考虑因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缆选型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要求和标准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计算。
电气计算-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

测量表计线圈的内阻,默认为0.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
A= 11.644 mm2
相星形接线)
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方)。
.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整。
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方)。
30VA
.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
L= 232.56 m 二、电缆截面计算 Zxu= Zcj= Zc= L= 1.2 Ω 0.02 Ω 0.05 Ω 750 m
电流互感器在某一准确级下允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 接触电阻,取0.05~0.1Ω CT至测量表计的电缆允许长度 电缆截面mm2,2.5或4或6
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三相星形接线) 一、电缆长度计算 I= VA= Zxu= Zcj= Zc= A= 5A 20 VA 0.8 Ω 0.02 Ω 0.1 Ω 6 mm2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1A或5A。 电流互感器二次容量
电流互感器在某一准确级下允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 接触电阻,取0.05~0.1Ω 电缆截面mm2,2.5或4或6 CT至测量表计的电缆允许长度
交流电缆选型计算

交流电缆选型计算交流电缆选型计算是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满足电力传输和分配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参数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交流电缆的过程。
在进行交流电缆选型计算时,需要考虑电流负荷、电缆长度、电缆截面积、电缆材质、电压降等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交流电缆选型计算的内容。
电流负荷是进行交流电缆选型计算时的重要参数之一。
电流负荷是指电缆所传输的电流大小,根据实际工程中的负荷需求,确定电缆的额定电流。
通常情况下,电缆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等于实际负荷电流,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电缆长度也是进行交流电缆选型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电缆长度会影响到电缆的电压降,过长的电缆长度会导致电压降过大,影响电力传输的质量。
因此,在选型计算中需要根据实际工程的布置情况和电缆的长度来确定合适的电缆。
电缆截面积也是进行交流电缆选型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电缆的截面积与电流负荷直接相关,截面积越大,电缆的传输能力越强。
因此,在选型计算中需要根据实际负荷电流和电缆长度来确定合适的电缆截面积。
电缆材质也是进行交流电缆选型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电缆材质具有不同的电阻和绝缘特性,对电力传输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选型计算中,需要根据实际工程的环境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电缆材质。
电压降是进行交流电缆选型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电缆在传输电力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电压降,过大的电压降会导致电力传输的质量下降。
在选型计算中,需要根据电缆的长度、截面积和电流负荷来计算电缆的电压降,以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交流电缆选型计算是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满足电力传输和分配的需求,根据电流负荷、电缆长度、电缆截面积、电缆材质、电压降等因素进行的选择过程。
在进行选型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确定合适的交流电缆,以确保电力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PS电缆配置指导书
已知负载功率 100 kva
电缆往返长度 200 M
电缆电阻率欧姆mm2/m
电缆压降 5%
设备项电流=设备负载/项数/项电压
=100kva/3/220=
电缆最大压降= 电缆压降*电缆项电压 = 220v*5% =11V
压降电阻=最大压降/每项电流
= 11V/151A=欧姆
横截面积=电缆长度/压降电阻*电缆电阻 =100m/*=
线缆压降计算
设:线缆电缆: 3x25+1x16
设备总功率=45KW
电流I=P/(U*1~3)*功率因数=70A
电缆横截面积=25mm2
电缆长度=1400m
铜缆电阻=欧姆
电缆电阻R=*L/S(电缆电阻*长度/横截面积) 由此得知线缆总电阻为欧姆
压降公式=U=IR/2= 线缆电流*线缆总电阻/2=70*2=
线电压220V 经过1400米出传输线压降为=
根号3= 故线间电压约为323V
线路压降与线径的平方成反比。
线径增加一倍,压降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铜芯电线按每平方载流4~6A(长线取小值)选取
线缆种类:
1 4 6 10 16 25 35 50 7O 95 l20 150 185......
一、电流计算:
口诀: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四五安。
单相三八, 两安半。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1、电力加倍: 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三相时力率电
动机每KW电流按照2倍计算。
即千瓦数加一倍。
例:电动机按照“电力加倍”计算电流11A
40KW水泵新风按照“电力加倍”计算电流80A
2、电热加半:电热专指电阻加热的电阻炉。
三相380V
电热设备每KW电流按照倍计算。
即千瓦数的一倍半。
(包含整流器、变压器、照明等)
例:3KW电加热器按照“电热加半”计算电流
15KW电阻炉按照“电热加半”计算电流为23A
800W照明灯泡按照“电热加半”计算电流
3、单相千瓦四五安:适用于所有以KVA为单位的(在
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220V用电设备。
每项每KW 按照倍计算,即KW数乘以即电流数。
例:变压器按“单相千瓦四五安”电流
1000W投光灯按: “单相千瓦四五安”电流
36V 60W照明按照 **(220/36)电流
4、单相三八, 两安半:适用于所有以KVA为单位的(在
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接在两条项限上、俗称单相380V用电设备。
每项每KW按照倍计算,即KW 数乘以即电流数。
例:32 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 伏。
电流80A
2KVA灯光变压器,接单相380. 电流5A
21KVA电焊机接380V单相。
电流53A
注:电力加倍算出的电流比设备名牌上有些许误差。
千瓦数较大的算的比铭牌较大
千瓦数较小的算的比铭牌较小但相差影响不大。
二、线缆载流计算
铝线电流与铜线电流线缆关系(铜线除以)铜铝比率。
以下均按铝缆计算
口诀:十下五,百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此为计算导线载流量的简单心算口诀。
流量与导线的很截面积有关也与温度等有关,且影响较大此为简算法。
口诀以铝芯绝缘线,环境25℃计算。
一般铝芯横截面积从起,铜芯从1起。
口诀与倍数的截面阶段关系如下:
10 16-25 35-50 70-95 120....
1、“十下五”是指线缆横截面10以下载流量为线缆横
截面积的5倍。
2、“百上二”是指线缆横截面100以上载流量为线缆横截面积的2倍。
3、“25,35,四三界”是指截面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即25以下按照4倍电流计算。
35以上按照3倍电流计算。
4、“70,95,两倍半”是指截面积为75和95线缆电流按照倍计算
例:10mm2线缆载流按照“十下五”x5算为50A
16-25mm2线缆载流按照“四三界”x4算为64-100A 35-50mm2线缆载流按照“四三界”x3算为105-150A 70-95mm2线缆载流按照“两倍半算为175-238A
100mm2线缆载流按照“两倍半x2算为200
5、“穿管温度,八九折”指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
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
温度超过25℃的再打九折。
例:10mm2穿管 10*5* 载流量为 40A
25mm2高温 25*4*载流量为 90A
95mm2高温穿管 95***载流量为162A
6、“裸线加一半。
”即使用裸线及按照前边计算得出后
乘以倍。
例:10mm2裸线 10*5* 载流量为 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