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之时空定位·必修(二)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专题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专题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专题总结高中历史是我国中学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历史知识不仅是考试的内容,也是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史的重要工具。

其中必修二专题涵盖了诸多内容,如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等,其知识点繁多、明细复杂,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掌握和总结,下面将进行必修二专题的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必修二专题中的重点,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的时间段。

其中,周朝、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等历代王朝的兴衰和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都需要我们了解。

1.周朝周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其思想文化、科技发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文化特色。

周朝的成立是在商朝衰落后,周武王率领的周军依靠“革命”的力量,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的封建制度。

2.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伟大的王朝,它的统治者秦始皇在位期间改革开明、统一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统一的制度和法律,创造了以兵戈征服民族和地域的历史性事件。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战争的第一次,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王朝之一,其在文化、科技、政治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这时期的汉武帝更是推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如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推广汉字、取消私学、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开拓外交等。

此外,汉朝的文化和艺术等方面也有着极高的成就,如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文物都是汉朝的遗产。

4.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盛世的时代之一,其在文化、科技、军事、地理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惊人的成就。

唐朝的繁荣和兴盛不仅体现在民间文化艺术方面,也体现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方面。

在这个时代,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国际贸易更是达到了巅峰。

5.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与前面的唐朝不同,宋朝在快速发展市民经济的同时,也在进行全面的文化建设。

历史高考必修2知识点

历史高考必修2知识点

历史高考必修2知识点中国历史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必修2以中国历史为主题。

本篇文章将围绕历史高考必修2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文化交流与对外关系1. 丝绸之路: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包括商业、文化和科技交流等方面。

2. 扬雄、班固的著作《法言》和《汉书》:探讨这两部著作的重要性,包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对国家治理的贡献。

二、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1. 秦朝的统一和制度变革:介绍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实施的改革措施,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西汉的兴亡和王莽新朝:探讨西汉的兴盛,以及王莽新朝的起因、发展和失败原因。

三、经济与文化的变革1. 黄河流域的农业与手工业发展:深入分析黄河流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经济和文化的贡献。

2. 西域文化和佛教传入:讲述西域文化和佛教传入的背景、传播途径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对比1. 儒释道三教的传入与发展:探讨佛教、道教对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2. 西学东渐:分析近代欧洲科学、哲学、政治和社会制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启蒙思想的作用。

五、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与事件1. 司马迁和《史记》: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和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以及《史记》的特点和地位。

2. 张骞和西域通商:讲述张骞的西域通商活动,以及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六、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和和平事件1. 秦朝的统一战争:深入分析秦朝的统一战争,包括重要战役和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2. 西汉的匈奴战争和和亲政策:探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以及和亲政策对边疆稳定的作用。

以上是历史高考必修2的知识点概述,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准备历史高考,提升历史素养。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02讲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教师用书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02讲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教师用书

第二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空定位·通史概览中外历史纲要一、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二、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秦朝: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郡县两级,文书行政制度;官员选拔“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考核实行上计制,御史参与审核;设典客、典属国管理民族事务,两广地区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2)西汉:汉武帝设立中朝,丞相权力被削弱;地方机构为郡县两级制;察举制分为常科和特科;汉武帝设刺史,巡行郡国;颁布《九章律》和《二年律令》;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设置河西四郡。

(3)东汉:尚书台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被削弱;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经济与社会生活】(1)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了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2)西汉:修建龙首渠,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文化交流与传播】(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及贸易繁荣,外来物种如苜蓿、葡萄、胡桃、胡瓜、胡萝卜传入内地;太学是西汉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关键能力·精准特训熟记2大知识清单——落实备考基础清单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秦的统一:秦国相继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皇帝制: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②中央: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分掌具体事务。

③地方:郡县制全国推广,设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④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高中历史复习时空定位表

高中历史复习时空定位表
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两个战场、四大会战、相持阶段、中共七大、收回治外法权、抗战的胜利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
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装西餐西式住宅传入
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石器时代-1840)
阶段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
明、清前期
时间
前2070-前771年(前21-前8世纪)
前770-前221年(前8-前3世纪)
前221-220年(前3世纪后期-3世纪前期)
581-907年(6世纪后期-10世纪初)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知州、通判、转运使、御史台、行省制、宣政院
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密折制、改土归流、理藩院、清处理边疆原则
经济
耒耜、刀耕、火种、彩陶、养蚕
井田制、青铜(夏商周)、官府垄断手工业
重农抑商、铁犁牛耕、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
灵渠、修驰道、统一度量衡车轨、丝国、水排、王景治黄河、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新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整风运动
选修
戊戌变法
孙中山
毛泽东
中国现代史知识框架(1949-现在)
阶段
建国初
过渡时期
十年探索时期
文化大革命
徘徊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时间
1949-1952
1953-1956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八导学稿(教师版)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八导学稿(教师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历史学科导学稿(教师版)一、课题: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课型分析:复习课三、高考目标定位: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着重考查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突出考查三大区域集团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重点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性质,同时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双重作用(“双刃剑”),还要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及正确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四、课时安排:5课时(姊妹课)五、学习内容及程序:(一)时空定位(二)知识梳理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世界货币体系)(1)背景【合作探究1】依材料分析其背景(资料P156)材料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摘编在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中,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以邻为壑的危机对策不仅大大加深了危机,而且也成为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章百家《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背景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西欧实力削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成为头号强国材料三:1943年发表的《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提出在战后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世界的设想。

1845年,杜鲁门总统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提升课件人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提升课件人教
2.[2011•洛阳模拟]《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八条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 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旨在 ()
A.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B.确立等价交换的原则 C.维护下层平民的利益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答案] D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方法素养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方法素养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历史文献材料选择题。解答注意分析、 理解材料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伯利克里时代是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而从材料“雅典一邦据为己有”等处可判定对 外谋求霸权,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而C项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方法素养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方法素养
【跟踪训练】 1.[2011•辽宁重点中学模拟]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 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 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 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 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得金碧辉煌,活像一 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 的庙宇。”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 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 C.用贡金装点自己的城市 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 求霸权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 单元时空定位 单元时空定位
单元总结提升 │ 单元要点归纳
单元要点归纳
►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雅典民主政治 (1)人民主权发展为主权在民思想。 (2)轮番而治的原则发展为近代民主选举制。 (3)首席将军及各级官员采取选举方式产生和任期制度影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共22张ppt)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共22张ppt)

地图解读类
----据林小标等《两汉候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明确问题
2、描信息:提示语、图名图例、图中标志 (1)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分)
性事物。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
些变化。(4分)
3、定时空,看异同
(3)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
1.0
0.9
32.6
问题:
1834
47.7
2.5
1.9
42.1
1844
51.0
5.2
3.5
51.4 数字尺度正确,描述现象+原因
1854
89.4
6.6
11.6 85.3 数字尺度错误,现象未描述,有原因解释
1864
165.3
10.4
25.3
Hale Waihona Puke 142.7数字尺度错误,想象描述正确,无原因解释
1874
173.4
---高考命题人刘芃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8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16
17
18
19
(1) (2)(1)(2) (3) (1)(2)
得分率 55% 21% 70% 33% 41% 55% 62% 20%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基础 时空
知识 能力 素养
时空观念
概括
基础 识记
比较
问题 解读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 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2
2 时空描述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2017年江苏卷第9题)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原因)是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高考命题人刘芃
返 首 页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8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16
17
18
19
(1) (2)(1) (2) (3) (1)(2)
得分率 55% 21% 70% 33% 41% 55% 62% 20%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基础 时空
知识 能力 素养
时空观念
概括
基础 识记
比较
问题 解读
空间地图
识记
基础 基础 基础 特点 时空
识记 识记 识记
观念
分析
比较 分析
问题 解读
分析
观念 评述
20
30% 分析说明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问题解读
返 首 页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9
掌握各种历史时空尺度,包括划分 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历史 地图中的时空信息等。
基本要求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 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
异【变化】(看数量、辨类型、晓空间布局)
4、结合所学(时代特征、历史考点)作答。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6
汪瀛:《对历史地图的理解与阐释》 ——中学政史地,2012年第4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