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雨篷阳台檐沟设计

合集下载

阳台雨蓬栏板构造要求和规定

阳台雨蓬栏板构造要求和规定

阳台雨蓬栏板构造要求和规定阳台是连接室内的室外平台,阳台由承重结构(梁、板)和栏杆组成。

阳台的支撑方式有墙承式、悬挑式和挑板式三种。

钢筋混凝土阳台可采用现浇式、装配式、现浇与装配式结合的方式。

阳台的结构及构造要求:阳台底板:挑出深度为l∙2m-1.5m合适。

阳台地面应低于室内地面30-50mm左右,以免雨水流入室内,排水方向可以向内或向外,以有组织排水为宜。

在阳台一侧或两侧栏板下设排水孔,阳台向排水口找坡0∙5%~l%。

栏杆和栏板承受人们倚扶时的侧向推力。

栏杆高度:栏杆和栏板的高度应大于人体重心高度,一般不小于l∙05m。

高层建筑的栏杆和栏板应加高,但不宜超过l∙2m。

托儿所、幼儿园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m。

中小学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高度高度不应小于1.1m,垂直立杆的间距小于Ilomm i,金属栏杆金可由不锈钢钢管、方管和扁钢等钢材制作。

方管的截面为20mm×20mm,扁钢的截面为4mm×50mm o钢筋混凝土栏板钢筋混凝土栏板按施工方式为预制和现浇两种。

预制钢筋混凝土栏板厚度一般为30mm,宽度为600mm,材料为C20细石混凝土,双向配筋中。

6@150。

预制钢筋混凝土栏板扶手现浇混凝土扶手,C20细石混凝土,宽度=150mm或17Omm,厚度=50mm,配通长2φl2或3φl2,分布筋06@150,钢筋能通过铁件与砌入墙内预埋铁件焊接在一起。

封闭阳台预制钢筋混凝土栏板:封闭阳合的扶手预留安装窗户预埋件。

砌体栏板砌体栏板的块材可采用普通粘土砖、空心砖或空心砌块,块材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U5,砌体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

砌体栏板的厚度=120mm o栏板上部的现浇混凝土扶手设2"2通长钢筋,分布筋J6@150,通长钢筋部通过铁件与砌体墙内的预留钢筋焊接在一起。

在砌体栏板的转角处设170mmX170mm现浇混凝土柱,主筋4φ6,箍筋J6@250.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有金属和钢筋混凝土两种。

平台搭雨棚最佳方案

平台搭雨棚最佳方案

平台搭雨棚最佳方案1. 概述在户外活动、野外工作或建筑施工等场景中,搭建临时雨棚是常见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平台搭建雨棚的最佳方案,以确保搭建的雨棚在安全、稳定和实用方面达到最佳效果。

2.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钢管:用于构建雨棚的框架,选择质量好、厚度适中的钢管。

- 连接器:可用于连接钢管,常见的连接器有角接头、T字接头等。

-塑料布:用于覆盖在钢管框架上,起到防水、遮阳的作用。

- 绳索或橡皮筋:用于固定塑料布,防止被风吹走。

3. 搭建步骤3.1 确定搭建地点选择一个平坦且宽敞的地点进行搭建,确保搭建雨棚时没有障碍物。

3.2 测量和标记根据实际需求和搭建的尺寸,使用卷尺或测量工具测量钢管的长度,然后使用标记笔在钢管上做出标记,以便后续切割和连接。

3.3 切割钢管根据标记的长度,使用合适的工具(如锯子或电锯)将钢管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3.4 连接钢管将切割好的钢管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

根据需要使用角接头或T字接头等连接器,确保连接牢固稳定。

3.5 搭建钢管框架根据预先规划的设计方案,将连接好的钢管逐个搭建成框架。

根据需要可以搭建单层或多层的钢管框架。

3.6 安装塑料布将预先准备好的塑料布铺在钢管框架上,并使用绳索或橡皮筋固定在框架上。

确保塑料布的覆盖面积适当,能够完全覆盖整个框架。

3.7 确保安全稳定在搭建完成后,检查雨棚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牵引绳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将雨棚与周围固定,以增强稳定性。

4. 注意事项•在搭建雨棚之前,务必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搭建。

•如果雨棚需要搭建在长时间暴风雨或大雪的地区,建议采用更加牢固的设计和固定方式。

•使用钢管时应注意避开电线、电缆等地下或高空设施。

•在搭建过程中,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放和跌倒。

5. 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正确的搭建步骤,我们可以实现平台搭建雨棚的最佳方案。

在搭建过程中,务必考虑安全因素,同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楼梯和雨篷设计

楼梯和雨篷设计
未伸入受压区域的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为
全部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的35%为
折线形斜梁内折角处配筋
楼梯和雨篷设计
1.2 雨篷设计
雨篷、外阳台、挑檐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悬挑构件,它们的设计除与一般梁板结构相似 外,悬挑构件还存在倾覆翻倒的危险,因此应进行抗倾覆验算。现以雨篷为例,讲述其计算特点。
1.一般要求
板式雨篷一般由雨篷板和过 梁的作用。
板式雨篷
楼梯和雨篷设计 2.雨篷板和雨篷梁的承载能力计算
1)作用在雨篷板上的荷载 2)雨篷梁计算
雨篷梁上的扭矩
楼梯和雨篷设计
3)雨篷抗倾覆验算
雨篷的抗倾覆荷载
工程结构
图1 楼层梁内移时
楼梯和雨篷设计
图2 板内折角时的配筋
楼梯和雨篷设计
(2)若遇折线形斜梁,梁内折角处的受拉纵向钢 筋应分开配置,并各自延伸以满足锚固要求,同时还 应在该处增设箍筋。该箍筋应足以承受未伸入受压 区域的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 于全部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的35%。由箍筋承受的纵 向受拉钢筋的合力,可按下式计算(见图)。
踏步板
斜梁的配筋
楼梯和雨篷设计
3.现浇楼梯的一些构造处理
(1)当楼梯下净高不够,可将楼层梁向内移动(图1), 这样板式楼梯的梯段就成为折线形。对此设计中应注意 两个问题:①梯段中的水平段,其板厚应与梯段相同,不能 处理成和平台板同厚。②折角处的下部受拉纵筋不允许 沿板底弯折,以免产生向外的合力将该处的混凝土崩脱, 应将此处纵筋断开,各自延伸至上面再行锚固。若板的弯 折位置靠近楼层梁,板内可能出现负弯矩,则板上面还应 配置承担负弯矩的短钢筋(图2)。
板式楼梯的计算特点:梯段斜板按斜放的简支梁计算 (图2),斜板的计算跨度取平台梁间的斜长净距l'n。

阳台雨蓬挑檐计算书

阳台雨蓬挑檐计算书

阳台雨蓬挑檐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_____________校对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一、基本资料1.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设计参数:几何信息类型: 挑檐梁宽b b: 240mm梁高h b: 500mm挑板宽L: 1300mm梁槛高h a: 0mm梁槛宽b a: 0mm墙厚b w: 240mm板下沉h0: 180mm板斜厚h1: 20mm板净厚h2: 100mm上翻板高h3: 200mm上翻板厚t1: 80mm翻板斜高h4: 300mm翻板角度A: 90°第一排纵筋至梁近边距离a s: 30mm 荷载信息板端集中活载P k: 0.00kN/m板上均布活载q k: 0.50kN/m2板上均布恒载g k: 0.50kN/m2混凝土容重γL: 25.00kN/m3恒载分项系数γG: 1.20活载分项系数γQ: 1.40指定梁上抗倾覆荷载G r: 100.00kN/m墙体容重γW: 19.00kN/m3过梁上墙高H w: 2600mm墙洞宽l n: 4000mm墙洞高h n: 1500mm梁伸入墙内D l: 1100mm墙洞下墙高h w: 1300mm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 C25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 c: 11.90N/mm2主筋级别: HRB335(20MnSi)主筋强度设计值f y: 300N/mm2箍筋级别: HPB235(Q235)强度设计值f yv: 210N/mm2墙体材料: 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 1.700N/mm2二、计算过程1.计算过梁截面力学特性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式7.6.3-1过梁截面W t = b26(3h - b) =24026×(3×500 - 240) = 12096000mm3μcor = 2(b cor + h cor) = 2×(240 - 30×2 + 500 - 30×2) = 1240mm 过梁截面面积A = b b h b = 240×500 = 120000mm22.荷载计算2.1 计算x0x0 = 0.13l1,L1 = b wx0 = 31.20mm 2.2 倾覆荷载计算g T = γL(h1 + 2h22) = 25.00×(20 + 2×1002) = 2.75kN/m2q T = γG(g k + g T) + γQ q k = 1.20×(0.50 + 2.75) + 1.40×0.50 = 4.600kN/m2 P T = γG g F + γQ P k = 1.20×0.60 + 1.40×0.00 = 0.72kN/m倾覆力矩M OV = 12q T(L + x0)2 + P T(L + x0)= 12×4.60×(1300 + 31.20)2/106 + 0.72×(1300 + 31.20)/103= 5.03kN?m2.3 挑板根部的内力计算M Tmax = M OV = 5.03kN?mV Tmax = q T L + p T = 4.60×1300/103 + 0.72 = 6.70kN/m2.4 计算过梁内力因为墙体材料是砖,所以h w0 = min(h w,l n/3) = min(1300,4000/3) = 1300mmg w = γw b w h w0 = 19.00 × 240 × 1300 = 5.93kN/mg L = γL(b b h b + h a b a) = 25.00×(240×500 + 0×0)/106 = 3.00kN/mq L = γG(g L + g W) + q T L + p T= 1.20 × (3.00 + 5.93) + 4.60 × 1300/1000 + 0.72 = 17.41kN/ml0 = 1.05l n = 1.05 × 4000 = 4200.0mmM max = 18q L l02 =18×17.41 × 42002 = 38.40kN?mV max = 12q L l0 =12×17.41 × 4200 = 36.57kNT max = 12l n[q T LL + b b2+ p T(L +b b2)]= 12× 4000 × [4.60 × 1300 ×1300 + 2402×106+ 0.72 × (1300 +2402)/103]/103= 11.25kN?m 3.抗倾覆验算l1 = b w = 240mml2 = l1/2 = 120mml3 = l n/2 = 2000mmG r = g L + γw b w[H w(l n + 2D l + 2l3) - (l n h n + l32)]l n + 2D l= 3.00 + 19.00 × 240 × [2600 × (4000 + 2 × 1100 + 2 × 2000) - (4000 × 1500 + ∠2)](4000 + 2 × 1100)× 106=15.15kN/m实际计算出来的G r < 用户输入的G r 取G r = 100.00kN/m l 1 = b w = 240mm l 2 = 0.5l 1 = 120mm G r 产生的抗倾覆力矩 M rG = 0.8G r (L 2 - x 0) = 0.8 × 100.00 × (120 - 31.2) = 7.104kN?m 过梁自重产生的抗倾覆力矩 M rL = 0.8×g L (0.5b b - x 0) = 0.8 × 3.00 × (0.5 × 240 - 31.2) = 0.213kN?m 总的抗倾覆力矩 M r = M rG + M rL = 7.104 + 0.213 = 7.317kN?m > M ov = 5.034kN?m , 满足抗倾覆要求 4.挑板相关计算4.1 挑板截面尺寸验算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5.1) 0.25βc f c bh 0 = 0.25×1.00×11.90×1000×90 = 267.8×103N V max = 6.70kN < 267.8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4.2 挑板配筋计算4.2.1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 εcu = 0.0033 - (f cu,k - 50)×10-5 = 0.0033 - (25 - 50)×10-5 = 0.0036 > 0.0033 取 εcu = 0.0033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1.4-1)ξb =β11 +f yE s εcu=0.801 +3002.0×105×0.00330= 0.554.2.2 受压区高度x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1-1), A 's = 0, A 'p = 0 M = α1f c bx ⎝⎛⎭⎫h 0 - x2x = h 0 -h 02 -2Mα1f c b= 90 - 902 -2×5.03×1061.00×11.90×1000= 4.83mm4.2.3 受拉钢筋截面积A s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1-2)α1f c bx = f y A s得 A s =α1f c bx f y=1.00×11.90×1000×4.83300= 192mm 2最小配筋率ρmin = max(0.45f tf y,0.002) = max(0.45×1.27300,0.002) = 0.0020A s < A smin = ρmin A = 0.0020×120000 = 240mm 2 取A stb = 240mm 2 根据计算,挑板负筋实际配置为,直径10mm ,间距为140mm,每1000mm 的实际配筋率为0.5610%>计算每1000mm 的配筋率0.2400%,满足要求! 4.3 挑板分布钢筋计算按照最小配筋率计算 最小配筋率ρmin = max(0.45f t f y,0.002) = max(0.45×1.27300,0.002) = 0.0020A sTbfb = ρmin (h 1 + 2h 2)L/2 = 0.0020×(20 + 2×100)×1300/2 = 286.00mm 2 实际挑板分布钢筋配置,取直径为8mm,间距为200mm 5.梁端局部受压验算 计算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 0 = min(10h cf ,b b) = min(105001.70,240) = 171mm 计算局部受压面积 A l = a 0b = 171 × 240 = 41160mm 2 计算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 A 0 = (D l + b w )b w = (1100 + 240) × 240 = 321600mm 2 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γ =1 + 0.35A 0A l - 1 =1 + 0.3532160041160- 1 = 1.91 > 1.25 γ = 1.25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N l ≤ηγfA l N l = 0.5q L l 0 = 0.5 × 17.41 × 4200.0 = 36.6kNηγfA l = 1.0 × 1.25 × 1.70 × 41160 = 87.46kN > 36.6kN, 满足局部受压要求 6.过梁截面配筋计算 在以下计算过程中 h = h b = 500mm b = b b = 240mm h 0 = h - a s = 500 - 30 = 470mm M = M max = 38.40mm 6.1 过梁截面截面尺寸验算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5.1) 0.25βc f c bh 0 = 0.25×1.00×11.90×240×470 = 335.6×103N V max = 36.57kN < 335.6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6.2 验算截面剪扭承载力限制条件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6.1-1) f cu,k = 25 < 50mm 2, 故βc = 1.0V bh 0 + T 0.8W t = 36569240×470 + 112540000.8×12096000= 1.487 ≤ 0.25βc f c = 0.25×1.00×11.90= 2.98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雨棚及阳光房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雨棚及阳光房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雨棚及阳光房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建筑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雨棚和阳光房作为常见的附属设施,在保护和提升住宅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雨棚及阳光房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雨棚设计1. 功能需求在雨棚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其功能。

一般而言,雨棚可用于遮蔽门廊、车库入口等室外区域,以保护人们不受恶劣天气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坡度与屋檐面积,确保有效防水排水。

同时还应该考虑防晒、遮风等功能,在材料选择上注重耐候性和耐久性。

2. 结构设计雨棚结构设计应具备稳固性和美观性,并且要适应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

在材料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轻型、环保的材料,如铝合金、钢结构等,以确保施工效率和整体质量。

此外,还应设计合理的支撑结构和连接方式,保证雨棚与主体建筑的紧密连接,并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风险评估,加强雨棚的抗风能力。

3. 照明与通风在玻璃覆盖的雨棚设计中,为了保证室内光线和空气质量,需合理配置采光窗户和通风口。

通过科学布置这些元素可以实现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在提升住宅舒适度的同时也节约能源。

二、阳光房设计1. 功能需求阳光房作为一种与大自然接触紧密的区域,在设计中需要注重人们对于舒适性和美观性的追求。

常见的功能需求包括:作为休闲休息区域、花园或景观观赏区域、种植绿化区等。

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以及当地气候条件。

2. 结构设计在阳光房的结构设计中,需考虑到材料选择、保温性能和安全性。

建议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透明度的材料,如双层玻璃或夹胶玻璃等。

此外,还应加强对结构的支撑和固定,以提高整体稳定性。

为了提升使用寿命,可以采用耐候性较好的铝合金或钢结构等作为框架材料。

3. 空调与采暖在多季节气候变化下,阳光房的使用需求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设计中可以考虑配置空调或者采暖设备,以满足不同季节和地域的温度要求。

防雨棚方案

防雨棚方案

防雨棚方案防雨棚方案1. 引言在建筑设计中,防雨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保护建筑物免受雨水侵蚀,还可以提供一个干燥、舒适的空间,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雨棚方案,以供参考。

2. 单坡式防雨棚单坡式防雨棚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防雨棚方案。

它采用一个倾斜的屋面结构,将雨水引导到一侧,保持另一侧干燥。

该方案适用于大部分建筑物,特别是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

单坡式防雨棚的优点包括施工简单、造价低廉和易于维护。

2.1 结构设计单坡式防雨棚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屋面材料:常见的屋面材料有金属板、玻璃纤维板、聚碳酸酯板等。

选择合适的屋面材料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功能需求来确定。

- 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是确保防雨棚稳固的关键。

常见的支撑结构包括钢结构、木材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等。

选择合适的支撑结构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承载能力和外观要求。

- 排水系统:防雨棚的排水系统必须设计合理,以确保雨水顺利排除。

常见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和排水管道。

设计时要注意排水沟的坡度和管道的位置安排。

2.2 安装过程安装单坡式防雨棚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清理建筑物的屋面,确保表面平整。

2. 安装支撑结构: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安装支撑结构,确保其稳固可靠。

3. 安装屋面材料:根据屋面材料的特点和安装要求,将屋面材料固定在支撑结构上。

4. 安装排水系统:安装排水沟和排水管道,并确保其与屋面材料的连接牢固。

5. 完善细节:对防雨棚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细节完善,如密封处理和防水处理。

3. 双坡式防雨棚双坡式防雨棚是一种常见的建筑防雨棚方案。

它采用两侧倾斜的屋面结构,将雨水引导到两侧,保持中间干燥。

双坡式防雨棚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特别是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它的优点包括美观大方、排水效果好和采光充足。

3.1 结构设计双坡式防雨棚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屋面材料:选择合适的屋面材料,如瓦片、金属板等。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建筑物的风格和环境要求。

楼地层构造 吊顶阳台和雨蓬

楼地层构造 吊顶阳台和雨蓬

8 楼地层构造
空铺木地板构造要点: 用于房屋底层; 由木龙骨(搁栅)、剪刀撑、
压沿木、垫木、地垄墙、单 层或双层木板组成; 砖檐及地垄墙上铺垫木和防 潮油毡; 木板背面防潮处理; 组织架空层通风——在地垄 墙和外墙上预120×120mm 通风洞口,并加设铸铁篦 子。 双层木板的板和面板相互交 错45°~90°。
8 楼地层构造
1. 整体地面 水泥砂浆地面 地面做法: 10厚1:2 水泥砂浆面 15厚1:3 水泥砂打底 80厚C10混凝土 素土夯实
面层构造
楼面做法: 10厚1:2 水泥砂浆面 15厚1:3 水泥砂打底 钢筋混凝土楼板 顶棚抹灰
8 楼地层构造
▪ 1. 整体地面 ▪水磨石地面
8 楼地层构造
轻钢龙骨吊顶(U形系列)
顶棚构造
8 楼地层构造
轻钢龙骨吊顶(U形系列) 吊杆:Φ8~ Φ10钢筋与钢筋混凝 土预埋铁件焊接或挂接,吊 杆间距900~1200 主龙骨 次龙骨 横撑龙骨 罩面板(胶合板、石膏板、金属扣板等) 板与龙骨连接方式:粘贴、螺钉、卡口
顶棚构造
第七章 楼地层构造
面层构造
8 楼地层构造
实铺木地构造要点:
底层实铺木地板 (从上至下) 50×70mm木搁栅,间距 400mm,搁栅之间装设 50×50mm横撑,间距 800mm 60厚细石混凝土预埋Ω形铁 件,间距400mm 一毡二油或水乳化沥青一布 二涂防潮层 40厚细石混凝土刷冷底子油 100厚3:7灰土 素土夯实
第七章 楼地层构造
楼地面面层构造
▪根据面层材料不同分为: 1. 整体楼地面——水泥砂浆楼地面 水磨石楼地面 细石混凝土楼地面 2. 块料楼地面——陶瓷地砖楼地面 预制水磨石楼地面 大理石楼地面、花岗岩楼地面 3. 木地板 ——空铺木地板 实铺木地板 4. 粘贴楼地面——卷材:塑料地板、地毯 5. 涂料楼地面——水泥砂浆楼地面或混凝土楼地面上加涂层,改善表面性能

楼盖楼梯雨篷设计

楼盖楼梯雨篷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有一下三种 1)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 其优点是主梁和柱可形成横向框架,房屋的横向刚度 大,而各榀横向框架由纵向的次梁相连,故房屋的纵 向刚度也大,整体性较好。此外,由于主梁与外纵梁 垂直,使外纵墙上的窗的高度有可能开得大一些,也 减少了天棚处梁的阴影,对室内采光有利。 2)主梁纵向布置,次梁横向布置 这种情况适合于横向柱距比纵向柱距大得多的情况。 它的特点是减少了主梁的截面高度,增大了室内的净 高。 3)主梁纵横双向布置 这种布置适合于有中间走道的楼盖
C、密肋梁楼盖 密肋梁楼盖由薄板、肋距较小但纵横方向等高 的交叉梁形成的整体楼板。传力过程同井字楼 盖。这种楼盖的特点是自重轻,可采用轻质材 料填充密肋之间的空格,改善隔热和隔声性能 以满足装修的要求。肋梁的跨度一般小于1.5米 ,截面宽度60-120mm,板厚一般为50mm。常 用塑料模板来解决施工支模困难问题,楼盖造 型好,造价低。
主梁的计算简图取决于主梁与柱的线刚度之比。设ib 为梁的线刚度,ic为柱的线刚度。 当ib/ic≥5:按连续梁简图计算。 当ib/ic<5:按梁与柱刚接的框架简图计算。
主、次梁的截面形状都是两端带翼缘(板)的T形截面 梁 当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梁(板)的计算跨度一般 取支承中心线之距,对边跨也要考虑支承不同进行 修正。 当按塑性理论计算时,梁(板)的计算跨度一般 取净跨(扣除支座宽度),对边跨也要考虑支承不 同进行修正。
5、荷载计算单元 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恒载及活载。恒载包括结构 自重、装修及保温层、固定设备等重量。活荷载包 括人群、堆料、移动设备等重量。工程设计时, 板按单位宽度范围内的均布荷载计算 次梁的荷载按均匀分布线荷载计算
主梁一般按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计算(由于主梁 的自重所占比例不大,为了计算方便,可将其换算 成集中荷载加到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其它构件设计本节所述其它构件设计,主要包括楼梯设计、雨蓬设计、阳台设计、屋面檐沟(女儿墙)设计、门窗洞口过梁设计、电梯井道设计、自动扶梯设计,有关这些构件设计的一般构造要求,详3.3.1所述。

3.6.1 楼梯设计楼梯在建筑物中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垂直交通,同时满足消防要求,楼梯的平面布置、踏步尺寸、栏杆形式等由建筑师设计完成。

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是最常见的楼梯结构形式,在公共建筑中也采用其它结构形式的楼梯,如螺旋楼梯、悬臂楼梯等。

本节仅对现浇板式楼梯、梁式楼梯的结构设计做简要介绍,当进行其它结构形式的楼梯设计时请参考相关设计手册。

3.6.1.1 板式楼梯设计1、板式楼梯的组成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详图3.6.1所示,最常见的形式为双跑楼梯,也有采用单跑楼梯和三跑楼梯形式。

图3.6.1 双跑板式楼梯示意图板式楼梯的优点:下表面较平整,施工支模较方便,外观较轻巧。

板式楼梯的缺点:梯段斜板t较厚,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较多。

2、梯段板设计梯段板为单向板,通常取1000mm宽板带进行近似计算和配筋。

(1)板厚当梯段的水平投影净跨度L n不超过4m、荷载不太大时,梯段板厚t取(1/25~1/30)L n。

(2)计算简图梯段板按斜放的简支板计算,图3.6.2a 板式楼梯梯段板计算简图一详图3.6.2a 所示;当存在折角时, 计算简图详图3.6.2b 所示。

① 计算跨度取平台梁之间的斜长净距L n 的1.05倍。

② 截面形式正截面与梯段板垂直。

图3.6.2b 板式楼梯梯段板计算简图二③ 活荷载q 取值按水平投影计算,数值大小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按照《荷载规范》4.1.1确定,详表3.1.5。

④ 恒荷载g 取值先计算单个踏步荷载(包括踏步板上面层、板侧面层,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板底粉刷层),再除踏步板宽,最后转化为线荷载作用形式。

(3)内力计算与钢筋配置 方法一:跨中最大弯矩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板进行计算,根据最大弯矩配置跨中抗弯纵向板底钢筋①,两侧支座负钢筋②满足简支板端部构造钢筋配置要求,详图3.6.3a 、图3.6.3b 所示。

方法二:考虑两端支承梁对板的部分约束嵌固作用,跨中最大弯矩和支座最大弯矩近似按照公式(3.6-1)计算,跨中纵向板底钢筋①、两侧支座负钢筋②相同配置,详图3.6.3a 、图3.6.3b 所示。

3.6.3a 板式楼梯梯段板配筋构造图一2)(1l q g M M +==中图3.6.3b 板式楼梯梯段板配筋构造图二方法三:当板式楼梯梯段的跨度和承受的活荷载在表3.6.1所述范围内时,设计时可直接选用表中的板厚、配筋。

表3.6.1 梯段板厚、配筋选用表3、平台板设计平台板尺寸较小,根据周边支承条件的不同,既可以按照单向板进行设计,也可以按照双向板进行设计。

休息平台处的平台板:一般按照简支单向板设计,上、下钢筋拉通配置,底部受力主筋①按照计算确定,上部负筋②按照构造确定,详图3.6.4中A-A剖面所示。

楼层平台处的平台板:一般按照简支双向板设计,上、下双层双向拉通配筋;底部受力主筋①按照计算确定,上部负筋②按照构造确定,详图3.6.4中B-B剖面所示。

图3.6.4 平台板配筋示意图4、平台梁设计休息平台处平台梁(TL-1):一般两端支承在支承柱(TZ-1)上(支承柱支承在楼层梁上)\或直接支承在层间梁上,按照层间简支梁设计,受到平台板(PTB-1)和梯段板(TB-1、TB-2)传来的荷载作用,详图3.6.1、图3.6.4所示。

楼层平台处平台梁(TL-2):两端直接支承在楼层梁上,按照搂层简支梁设计,详图3.6.1、图3.6.4所示。

3.6.2 梁式楼梯设计1、梁式楼梯的组成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详图3.6.5所示。

平台板(PTB-2)和平台梁(TL-2)的设计方法同板式楼梯。

平台梁(TL-2)受到平台板(PTB-2)和梯段板(TB-1、TB-2)传来的荷载作用,详图3.6.1、图3.6.4所示。

2、踏步板设计踏步板为简支单向板,两端支承于斜梁上,计图3.6.5 梁式楼梯组成示意图算简图详图3.6.6所示,通常取一个踏步作为计算单元进行计算和配筋。

踏步板为梯形截面,踏步板可能位于斜梁截面的上部,也可能位于下部。

板的计算截面高度h可近似取平均高度(t1+t)/2,板厚t不小于30~40mm,通常取60~80mm。

底部主筋①按照计算确定,要求每踏步配置不少于2φ8的受力钢筋;板分布钢筋②按照构造确定。

图3.6.5中,平台板(PTB-1)设计方法同踏步板。

图3.6.6 梁式楼梯梯段板计算简图3、斜梁设计斜梁的内力计算与板式楼梯的斜板相同,按照两端简支梁计算,详图 3.6.2a、3.6.2b 所示,作用在斜梁上的活荷载q、恒荷载g由踏步板和休息平台板传来。

斜梁构造要求详图3.6.7所示,底部主筋①按照计算确定,锚入支座长度L as取值满足表3.3.17要求;架立钢筋②按照构造要求确定;箍筋③按照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

图3.6.7 斜梁配筋构造示意图3.6.2 雨蓬设计雨蓬在建筑物中的主要作用是为门窗洞口遮阳挡雨,有关雨蓬的平面布置、立面布置、排水要求等由建筑师设计完成。

悬臂板式雨蓬和梁式雨蓬是最常见的雨蓬结构形式,在公共建筑中也采用钢结构雨蓬。

一般钢结构雨蓬由生产厂家设计、制作并安装完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设计时仅需在相应位置设置预埋连接件,同时在计算中考虑相应的荷载作用。

本节仅对钢筋混凝土悬臂板式雨蓬、梁式雨蓬的结构设计做简要介绍。

3.6.2.1 悬臂板式雨蓬设计1、悬臂板式雨蓬的组成悬臂板式雨蓬一般由雨蓬板、雨蓬梁组成,详图3.6.8a所示,雨蓬梁既是雨蓬板的支承结构,又是门窗洞口的过梁。

图3.6.8a 悬臂板式雨蓬配筋构造图2、雨蓬板设计雨蓬板的挑出长度(图3.6.8a中为雨蓬宽度)为0.6~1.2m或更长,由建筑专业确定,雨蓬板周边往往设置凸檐以便建筑专业能够进行有组织排水。

①板厚取值为降低自重、方便排水,现浇雨蓬板一般做成变厚度形式,根部板厚≥b n/10 (b n为挑出长度),但不小于70mm;端部板厚不小于50mm。

②计算简图雨篷板为单向悬臂板,计算简图详图3.6.8a所示。

③恒载g包括板底粉刷、结构层自重、板面面层等。

④活荷载q取雪荷载和均布活荷载(按照不上人屋面0.5kN/m2取值,通常考虑到水平方向排水不畅等因素,取满水荷重)两者中大值。

施工和检修集中荷载P:每一个集中荷载值为1.0kN,进行承载力计算时,沿板长度方向每1m考虑一个集中荷载作用;进行抗倾覆验算时,沿板长度方向每2.5~3.0m考虑一个集中荷载作用。

注意:施工集中荷载与均布活荷载不同时考虑。

⑤配筋要求板面主筋①按照计算确定,端部锚入支座(雨蓬梁)长度≥L a,分布钢筋②按照构造要求确定。

3、雨蓬梁设计雨篷梁同时受到弯矩、剪力和扭矩的共同作用,雨蓬梁的宽度一般与墙厚相同,梁底与门窗洞口顶平齐,梁的高度除满足建筑门窗洞口的尺寸限制要求外,还需满足承载力的计算要求。

图3.6.8b 雨蓬梁计算简图(1)雨蓬梁的弯、剪、扭设计 ① 雨篷梁的抗弯、抗剪设计按照两端简支梁计算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详图3.6.8b 所示。

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荷载q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梁自重、梁上砌体重和雨篷板传来的支座反力V ,详图3.6.8a 所示。

② 雨篷梁的抗扭设计按照两端固定梁计算支座处受到的最大扭矩值,详图3.6.8b 所示。

作用在梁上的均布扭矩T 数值上等于雨篷板传来的支座弯矩M ,详图3.6.8a 所示。

③ 配筋要求雨篷梁的纵向钢筋:按照计算确定,须同时满足抗弯、抗扭要求。

雨篷梁的箍筋:按照计算确定,须同时满足抗剪、抗扭要求。

(2)雨蓬梁的抗倾覆设计 ① 设计要求图3.6.8c 所示,作用在雨篷板上荷载有使整个雨篷绕雨篷梁底倾覆点转动倾倒的可能,图3.6.8c 雨蓬梁抗倾覆计算示意图而梁的自重、梁上砌体重量等却有阻止雨篷倾覆的稳定作用,因此,雨蓬梁两端伸进砌体的长度必须满足雨篷梁整体抗倾覆稳定的要求。

雨篷的抗倾覆验算参见《砌体规范》,满足公式(3.6-2a )的计算要求:r ov M M ≤)26.3(a -M ov ——作用在雨蓬板上的荷载对雨蓬梁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设计值; M r ——雨蓬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② 倾覆力矩M ov 的计算试验表明,雨蓬梁倾覆破坏时其倾覆点并不在墙边,而是在距离墙边一定距离X 0≈0.13L 1处,L 1为墙宽。

支座处倾覆力矩M ov 按照公式(3.6-2b )计算:M ov1——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倾覆力矩,计算简图详3.6.8c 所示。

③ 抗倾覆力矩M r 的计算 试验表明,雨蓬梁与其上部的砌体共同工作,雨蓬梁倾覆破坏时与埋入端角部砌体形成阶梯形斜裂缝,斜裂缝与水平面之间夹角近似取450,详图3.6.8c 所示。

抗倾覆力矩M r 按照公式(3.6-2c )计算:G r ——雨蓬梁的抗倾覆荷载,为图3.6.8c 中阴影部分墙体荷重; L 2——G r 作用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

4、特殊情况下悬臂板式雨蓬的简化设计雨篷梁不仅受到弯、剪、扭的共同作用,而且还要满足整体抗倾覆稳定要求,但是碰到下列情况可以简化设计。

(1)将雨蓬梁延伸,端部锚入框架柱内在图3.6.9a 中,将雨蓬梁向两侧延伸,端部锚入框架柱内,可以提高雨蓬梁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图3.6.9a 门窗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 图3.6.9b 雨蓬梁与楼层梁合并设置(2)在门窗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图3.6.9a 中,当门窗洞口尺寸较大时,可在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

优点:构造柱下部锚入地梁、上部锚入框架梁内,使雨蓬梁、构造柱与框架梁柱协同工作,增加雨蓬梁的抗扭能力、提高雨蓬梁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3)雨蓬梁与楼层梁合并设置图3.6.8c 中,当雨蓬梁与楼层梁之间的距离H 较小时,常常把雨蓬梁与楼层梁合并,楼层梁兼作雨蓬梁,详图3.6.9b 所示。

优点:雨篷板对雨蓬梁产生的扭矩,经楼面梁直接由楼面板来承担,雨蓬梁仅需要满足雨蓬长⨯=1ov ov M M )(8.002x L G M r r -=)26.3(c -)26.3(b-构造抗扭要求;作用在楼面梁上的楼面荷载及墙体荷载均为雨篷梁的抗倾覆荷载,提高了雨篷梁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3.6.2.2 梁式雨蓬设计当雨蓬板外挑尺寸b n较大时,常采用梁式雨蓬形式,详图3.6.10所示。

图3.6.10 梁式雨蓬布置示意图1、雨蓬板考虑到渗漏水等因素,雨蓬板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活荷载取值:取雪荷载和均布活荷载(按照不上人屋面0.5kN/m2取值,通常考虑到水平方向排水不畅等因素,取满水荷重)两者中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