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考新课标

合集下载

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适用云南、河南、新疆、山西地区 真题+答案)

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适用云南、河南、新疆、山西地区  真题+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新课标理综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CO会减少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2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4.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5.某种二倍体植物的P1和P2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对个体的DNA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⑧为部分F2个体,上部2条带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下部2条带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个体均为杂合体,F2中③所占的比例大于⑤B.还有一种F2个体的PCR产物电泳结果有3条带C.③和⑦杂交子代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与②⑧电泳结果相同D.①自交子代的PCR产物电泳结果与④电泳结果相同的占126.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活细菌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Ⅰ~Ⅳ表示细菌种群增长的4个时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的细菌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B.Ⅱ期细菌数量增长快,存在“J”形增长阶段C.Ⅲ期细菌没有增殖和死亡,总数保持相对稳定D.Ⅳ期细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营养物质匮乏二、非选择题7.某同学将一种高等植物幼苗分为4组(a、b、c、d),分别置于密闭装置中照光培养,a、b、c、d组的光照强度依次增大,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

2019年云南省_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ⅲ)及解析

2019年云南省_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ⅲ)及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1,0,1,2},B={x|x2≤1},则A∩B=()A.{﹣1,0,1}B.{0,1}C.{﹣1,1}D.{0,1,2} 2.(5分)若z(1+i)=2i,则z=()A.﹣1﹣i B.﹣1+i C.1﹣i D.1+i3.(5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学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A.0.5B.0.6C.0.7D.0.84.(5分)(1+2x2)(1+x)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A.12B.16C.20D.245.(5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的前4项和为15,且a5=3a3+4a1,则a3=()A.16B.8C.4D.26.(5分)已知曲线y=ae x+xlnx在点(1,ae)处的切线方程为y=2x+b,则()A.a=e,b=﹣1B.a=e,b=1C.a=e﹣1,b=1D.a=e﹣1,b=﹣1 7.(5分)函数y=在[﹣6,6]的图象大致为()A.B.C.D.8.(5分)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C.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D.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9.(5分)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ɛ为0.01,则输出s的值等于()A.2﹣B.2﹣C.2﹣D.2﹣10.(5分)双曲线C:﹣=1的右焦点为F,点P在C的一条渐近线上,O为坐标原点.若|PO|=|PF|,则△PFO的面积为()A.B.C.2D.311.(5分)设f(x)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且在(0,+∞)单调递减,则()A.f(log3)>f(2)>f(2)B.f(log3)>f(2)>f(2)C.f(2)>f(2)>f(log3)D.f(2)>f(2)>f(log3)12.(5分)设函数f(x)=sin(ωx+)(ω>0),已知f(x)在[0,2π]有且仅有5个零点.下述四个结论:①f(x)在(0,2π)有且仅有3个极大值点②f(x)在(0,2π)有且仅有2个极小值点③f(x)在(0,)单调递增④ω的取值范围是[,)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基于新课标老高考的云南省首考英语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

基于新课标老高考的云南省首考英语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

基于新课标老高考的云南省首考英语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作者:***来源:《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4年第02期2023年6月8日下午,云南省英语学科高考迎来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標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后的首考。

本次高考英语学科使用全国新课标II 卷,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提升。

读后续写新题型的出现,使得写作部分分值占比加大,对学生语言产出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这也意味着阅读与写作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

试卷结构稳中有变,试题聚焦素养、突出能力、指向思维,可对高中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

一、试卷结构变化调整试卷题型结构。

高考试卷的命制历来稳定、科学,注意试题的区分度,有适当创新。

相对于近几年的云南省高考英语试题而言,本卷试题用语篇填空替换原有的短文改错,增加读后续写新题型。

调整各题型分值占比。

本卷听力部分分值不变,保持满分30分;阅读理解每小题增加分值至2.5分,满分50分;语言知识运用满分30分,减少15分;增加写作部分分值,从原来的25分增加到40分。

调整后,本卷各板块题型分值占全卷分值的比例:听力20%、阅读理解约33.3%、语言知识运用20%、写作约26.7%。

增加开放性试题比例。

2023年以前,云南省使用的高考英语试题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写作第二节——书面表达,分值为25分,占全卷总分的16.7%。

2023年,随着短文改错的取消,读后续写题型的加入,开放性试题比例增大到40分,占全卷总分的26.7%。

二、试题分析(一)阅读1.语篇分析注:主题语境依据新课标中的主题语境内容要求进行分类;生词量也依据新课标要求的词汇表进行划分。

从表1可以看出,本卷阅读部分语篇体裁丰富,基本涵盖了新课标要求的常见语篇类型。

从主题上看,试题语篇整体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主题语境。

语篇选材新颖,涉及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护林员活动、校园园艺项目、阅读艺术作品集、城市区域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研究,以及如何开启艺术之旅,话题丰富,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扩大知识面,体现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高考语文新课标过渡阶段古诗文必备60篇(按册汇总,云南省适用)

高考语文新课标过渡阶段古诗文必备60篇(按册汇总,云南省适用)

新高考过渡阶段古诗文必备60篇目录(按册汇总,云南、山西、安徽、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参考适用)必修上册(一)文言文1.劝学(荀子)2.师说(韩愈)3.赤壁赋(苏轼)4.登泰山记姚鼐(二)诗词曲1.静女(诗经)2.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3.短歌行(曹操)4.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6.登高(杜甫)7.琵琶行(白居易)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9.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0.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11.声声慢(李清照)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必修下册(一)文言文1.谏太宗十思疏(魏征)2.阿房宫赋(杜牧)3.六国论(苏洵)4.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诗词曲1.登岳阳楼(杜甫)2.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文言文1.《论语》十二章(二)诗词曲1.无衣(诗经)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3.将进酒(李白)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选择性必修中册(一)文言文1.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2.过秦论(上)(贾谊)3.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二)诗词曲1.燕歌行(高适)2.李凭箜篌引(李贺)3.锦瑟(李商隐)4.书愤(陆游)选择性必修下册(一)文言文1.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2.陈情表(李密)3.项脊轩志(归有光)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5.石钟山记(苏轼)6.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二)诗词曲1.蜀道难(李白)2.蜀相(杜甫)3.望海潮(柳永)4.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5.拟行路难•其四(鲍照)6.客至(杜甫)7.登快阁(黄庭坚)8.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当前教材未选入1.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2.礼运(《礼记》)3.山居秋暝(王维)4.菩萨蛮(温庭筠)5.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7.青玉案•元夕(辛弃疾)8.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9.长亭送别(王实甫)1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另暂未作要求12篇1.《老子》八章(当前教材未选入)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当前教材未选入)3.大学(《礼记》)(必修下册)4.《孟子》一则(当前教材未选入)5.逍遥游(庄子)(当前教材未选入)6.谏逐客书(李斯)(必修下册)7.兰亭集序(王羲之)(选择性必修下册)8.滕王阁序(王勃)(当前教材未选入)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当前教材未选入)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当前教材未选入)注:本文系作者根据网上资料及个人经验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并无权威、官方相关文件以为依据。

202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非选择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非选择题及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16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

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图6)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产地。

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

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

(8分)(2)分析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主要销售范围。

(6分)(3)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

(8分)(4)围绕泰北山区酸茶文化习俗,针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6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

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

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李;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图7(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

(4分)(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6分)(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

(4分)(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

云南省2023年高考是什么模式是新高考吗

云南省2023年高考是什么模式是新高考吗

云南省2023年⾼考是什么模式是新⾼考吗
云南省2023年⾼考还是传统⾼考模式,云南是第五批新⾼考改⾰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届新⾼考,采取3+1+2⾼考模式,不分⽂理科。

云南省2023年⾼考模式
云南省2023年⾼考还是传统⾼考模式,云南是第五批新⾼考改⾰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届新⾼考,采取3+1+2⾼考模式,不分⽂理科。

“3”为全国统⼀⾼考科⽬语⽂、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考⽣总成绩。

“1”由考⽣在物理、历史2门⾸选科⽬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考⽣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学4门再选科⽬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考⽣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云南新⾼考3+1+2模式的变化
考试的组织形式上,新⾼考增强了考试与⾼中学习的关联度。

云南省现⾏⾼考各科⽬都属于全国统⼀⾼考科⽬,均由教育部统⼀组织命题、考试。

新⾼考语⽂、数学、外语3个科⽬仍为全国统考;⽽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学6个科⽬的组织形式,改变为普通⾼中学业⽔平选择性考试,为省统考,由省级⾃主命题、组织考试。

考试科⽬组合上,新⾼考增加了考⽣的⾃主选择机会。

现⾏⾼考模式有⽂科、理科2种固定组合。

新⾼考“3+1+2”模式将组合模式增加⾄12种,学⽣可以根据个⼈兴趣、特长和拟报考⾼校专业招⽣要求进⾏选择,有利于学⽣全⾯⽽有个性的发展。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政治真题(含答案)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政治真题(含答案)
超前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张系成年人,为做生意向父亲老张借款10万元,在借条中承诺3年后归还。借款到期后,老张见小张生意红火,便要求小张还款。小张以父母有义务帮助扶持自己为由拒绝还款,并表示如果一定要还款则以后不照料老张的生活。老张无奈之下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中请调解。
①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②是对政府机构职责的优化和调整
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④能够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6.《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规定: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中,按照人口数分配的代表名额为200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的名额数,按约每70万人分配1名。对上述规定理解正确的有()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
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
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0. 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国累计派出援助圭亚那医疗队18期263人次,在当地乔治敦公立医院、林登地区医院等开展医疗援助。为了帮助更多圭亚那民众,医疗队多次组织对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的义诊活动,向孤儿院捐赠物资、赠送玩具和文具,为福利院儿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开展对圭亚那的医疗援助()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

2025年云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政策

2025年云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政策

2025年云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政策云南高考总分及各科分数语文、数学(文、理)、外语(含听力)各科满分均为150分,综合科目满分为300分,文化课总分的满分值为750分。

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

云南高考改革有什么具体变化“3”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首选考试科目,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指再选考试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

成绩构成方面,《方案》明确:新高考6门科目总分为750分。

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各科满分均为100分,其中,首选科目成绩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再选科目成绩按照等级转换分计入高考成绩。

招生录取方式方面,《方案》提出,从2025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中,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区分本、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

考生总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提出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

此外,《方案》还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明确从2025年起,每年春季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考试评价方式,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以及社会同等学力人员,全省统一组织开展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高考改革好不好好处:减少人才的耽误在以往的高考中,很多学生一门课程,结果拉低了整体的成绩,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偏科,这对学生影响很大,一门课程偏科,学生就可能是上985、211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差距,这其中差了多少大家很清楚,而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前途,新高考模式极大减少了对学生前途的耽误,学生不喜欢的科目,可以不去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就可以,这样就不会耽误学生,不过,学生要是偏科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这就没有办法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云南省高考新课标Ⅱ卷物理试题分析
2014年云南省高考理综考题仍采用新课标Ⅱ卷,考查形式与以往新课标考查形式相同,8道选择题,2道实验题,2道计算题,选修部分各为一道选择和一道计算,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上升,但是没有偏题、怪题,完全符合考纲及大纲要求,试题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能够充分考查学生对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全卷知识考查全面,考纲中能级要求由1级要求变2级要求的考点体现的只有交变电流与理想变压器(21题),半衰期以及相对折射率都没有体现。

出题的风格和以往一样,其中有一部分题目是来自于历年高考试题的改编。

一、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题目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以及基本定理定律的理解,总共8道选择题,5道单选,3道多选。

选择题总体来讲比较简单,整体试题难度并不大,但较2013年新课标Ⅱ卷物理试题中选择题部分难度有所提高,同时区分度也比2013年新课标Ⅱ卷的好。

第14题,考查的是V-t图像的应用,此题不难,只要掌握V-t图像包含的信息——图线与t轴的夹角代表加速度a的大小,图线与两轴所围的面积代表物体的位移,再掌握平均速度这个概念就可得出答案。

但此题没有考查传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是考查了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甲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乙是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这也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特色仍是:“稳中有新,稳中有进”。

第15题,考查的是平抛运动中的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
值:,同时利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仅把动能、重力势能两个知识点融入其中,同时也提高了此题的解题的难度,但整体不是很难,只要动手,还是可以迅速解出。

第16题,考查的是功、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平均速度、滑动摩擦力等知识点。

本题主要是在思维逻辑上要清晰,要由“同样的时间+末速度之比1:2”得到加速度之比,再得到合外力、位移之比,才得到合功之比,通过受理分析和功的定义才能解出答案。

第17题,考查的是竖直圆周运动中“轻杆”模型和物体过“凹桥”模型,但重点要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受力分析。

该题很多考生都可以先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最低点的速度,再利用“凹桥”模型受力得到小环给大圆环的压力N,但在分析轻杆对大圆环的拉力时会出问题,很多考生会分析成:从而错掉。

第18题,考查的是万有引力与航天(几乎是每年必出题目),此题知识点不难,但在处理的技巧上有一定难度。

很多考生估计不能正确理解“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这段话,从而立不出这个式子,导致解不出此题。

第19题,考查的是静电场的知识:电场强度、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

只要抓住判定电场强度看电场线的疏密,判断电势看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三点就可解题。

所以此题实为送分题。

第20题,考查的是磁谱仪,涉及的知识有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左手定则、电子、正电子、质子的荷质比等知识。

但由于该题没有给
出具体磁场方向,让不会灵活处理题目的一些中下考试觉得无法下手。

但此题若做题经验好的一些考生来说可以用排除法来解题,根据左手定则可以知道A对B错,再是很容易排除D答案,从而得到AC 答案。

第21题,考查的是理想变压器(也是近几年必出题目)。

此题不只考查了;两个知识,而且加上考查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特点和电路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部分试题难度不大、计算量也小,但是如果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没有注重课本,没有注重双基则肯定会有一定量的失分。

建议在2015年备考的过程中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注重基础,注重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二、实验题部分
今年的实验题部分非常简单,22题考查了伏安法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方法和不同的方法得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关系,只要是复习时认真的,考试都没问题。

23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是由教材必修一“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引深变形而来,但也是难度不大。

两个题都是基础题、基本操作题,没多少逻辑思考和复杂的计算在里面,是简单的送分题。

三、计算题部分
第24题计算题出题风格相比以往有所偏简单,第一问就考了个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二问粗看可能会很吓人,但只要看懂V-t图,物理情景清晰解出题目一点都不难,当然,要小心括号里面的要求。

此题
也可算是送分题。

第25题很多年都集中在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2013年开始淡化这个考点,并在今天考查了淡化很多年的直导线切割磁感线模型,而且有所创新,要能准确理解感应电动势的定义、要能准确把握摩擦力做功与焦耳定律方能解出,虽然步骤多,但没有较难的数学要求(与前几年不同,以往此题一般都要考查考生的数学分析能力)。

但此题所考查的模型被冷却多年,估计有很多考生备考复习准备不充分。

在2015年的高考复习中要注意此考点的加深扩宽训练。

整体看这一部分试题,计算题第一题属于中等偏下题目,学生如果在备考过程中认真抓好三基的应该没有问题;解答题第二题注重模型的构建。

所以建议备考2015年高考时注重建模的思想,并且打牢基本功。

四、选修部分
选修部分和以往一样每个模块都是一道选择一道大题,其中选修3—3部分,第一道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布朗运动、水的表面张力、晶体的各向异性的特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干湿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五个知识点,难度不大,但“干湿泡温度计”是一个偏僻的冷点,估计很多考生根本没印象。

第二道计算题目考查的仍然是理想气态方程问题只不过与活塞运动力学相综合,难度不是很大,但要做出并非易是,首先要分两个过程,两个过程要准确分析出体积的变化关系(这是学生最忌讳的)方能解出正确答案。

选修3—4部分没有体现考纲中所提出的相对折射率问题,第一道选
择题考查了机械波的图像与机械振动图像问题综合应用,此题很传统,但要求基本功要好,能准确把握机械波的图像与机械振动图像的区别于联系。

第二道计算题考查的是光的全反射及光的折射问题,此题不难,在课后练习中可以找到原型。

选修3—5部分第一题主要考查了.密立根、贝克勒尔、居里夫妇、卢瑟福、汤姆孙五人在物理学史上的贡献,只要考试在备考时紧抓课本解答并不困难。

第二道大题考查的动量守恒。

很简单,但要会处理光电门,最后要能把题中要求的相对误差绝对值表达出来。

从2014高考新课标Ⅱ卷选修部分来看,三个模块整体难度相当,但从得分难易来看,可能3-4第二题要容易一些。


纵观2014年新课标2卷延续了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卷的稳定性。

命题特色仍是“稳中有新,稳中有进”,贴近学生实际,真正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想,没有出现偏题、怪题。

平均难度与2013年相比略有提升,入口设计容易,设问逐渐加深,有利于学生从容解题,并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展示能力,关键在于考生答题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认真仔细,备考的过程中是否脱离课本。

所以在此建议在备考2015年高考时一定要注重基础,注重课本,注重模型的构建,注重历年真题,注重加强学生分析解题能力的培养。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各位高考专家、一线物理教师给予批评指正为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