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介绍

合集下载

中西方城市广场比较

中西方城市广场比较


解放后我国城市规划是在苏联专家指导 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苏式的烙 印。城市广场多为政治集会之用,一般 规模较大、缺乏装饰和植物配置,显得 空旷而单调。


城市广场作为西方城市的一种人本主义象征的 “广场文化”始终贯穿于西方城市建设艺术中。 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文化思 想观念重大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日新 月异,人们交往与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的需求引 发人们对交往环境和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广场 多功能的特性,满足了城市的各种需要,其多方 位的性质职能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要求,于是大 量的广场便“应时代而生”。它不仅是人们消遣、 休息之处,也是获取信息、融入社会的场所。它 承袭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传递着美的节奏。
回顾西方传统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可以 看出,不同发展阶段总体上是一种相互 传承、吸收的递进式模式。总பைடு நூலகம்上西方 传统城市广场表现的是一种雄伟的英雄 主义,讲究构图和视觉美感的审美取向。
19世纪后期,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 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 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
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戴高乐广场)和 协和广场。(戴高乐广场:法国巴黎市中心主要广场之一,凯旋 门的所在地。位于塞纳河以北,是十二条主要道路的交汇点,其 中最著名的就是向东南延伸通向协和广场的香榭丽舍大街。左面 有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
整个意大利广场的处理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传统又前卫,既 认真又玩世不恭,既严肃又嬉闹,既俗又雅,有强烈的象征性、 叙事性、浪漫性。建成后,意裔居民常在这里举行庆典仪式和聚 会,它同时也是一处休憩场所,受到群众的欢迎。

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希腊和罗马的古典五柱式并置在一 起的柱廊,象征阿尔卑斯山的台阶,隐喻为“地中海”的广场中 央水池,以及“地中海”中心的“西西里岛”,喷泉的水在层层 叠叠的广场地面上倾泻奔流着,发出汩汩的响声,廊柱底下有时 也 有水流喷射而出,形成一个个流动的水柱。似乎这一切还热闹 不够,到了晚上,这些建筑又亮起了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同时 喷泉停止了喷射,所有的水全部汇入象征“第勒尼安海”的水池。

对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介绍

对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介绍

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分析学院:艺术学院、园林学院专业年级:08风景园林姓名:周思学号:082314045指导老师:王敏华2011年3月6日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分析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以调查与分析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为目的,具体介绍了新奥尔良的地理历史和其设计者查尔斯·摩尔的生平,并对其建筑风格是属于后现代主义流派还是新古典主义流派进行了讨论,还肯定了查尔斯·摩尔对于空间的创造能力。

除此之外,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构成和评价。

关键词: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摩尔、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空间、人文、一、简介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于1973年建立,花费165万美元,目的是为了表示对居住在该市的美籍意大利人表示尊敬,设计者是美国著名设计大师查尔斯·摩尔。

整个广场的造型与古罗马建筑相似,可以说是把古罗马的广场缩影到新奥尔良市,但有许多创新的,现代的东西融汇在里面,可以说是一件举世哗然的作品。

二、关于新奥尔良新奥尔良(New Orleans)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城市,是美国仅此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城。

这是美国大陆上最有特色的城市,因为在新奥尔良的街头,你会有疑问,这是美国吗?坐着古老的街车沿圣查尔斯大街从法国区向上城缓缓行驶,人宛如步入时光隧道,从欧陆风情的法国区,到典型美国商业区,再到宛如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橡树大道,还有20世纪初曾经普及的维多利亚式建筑。

这些不同的语言、文化、艺术符号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座独一无二的新奥尔良市。

三、查尔斯·摩尔和他的建筑风格(一)生平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1925生于美国密歇根州(Benton Harbor, Michigan),1993年12月去世,享年68岁,伟大的建筑大师,一个标新立异的天才。

1949年,查尔斯·摩尔毕业于密歇根州大学建筑系。

隐喻造型法

隐喻造型法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喷泉的水在层层叠叠的广场 地面上倾泻奔流着,发出汩 汩的响声额枋底下有时也有 水流喷射而出,形成一个个 流动的水柱。最滑稽的是, 摩尔将自己的头像放到柱子 上做喷水口的装饰。 意大利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发 源地,新奥尔良广场中古典 建筑元素的使用,也许意在 使人追想古罗马时代意大利 的荣耀和光辉,而水池中央 的意大利地图,更引发来此 的意大利人无限的乡情。 整个意大利广场的处理既古 又新,既真又假,既传统又 前卫,既认真又玩世不恭, 既严肃又嬉闹,既俗又雅, 有强烈的象征性、斜事性、 浪温性。建成后,意裔居民 常在这里举行庆典仪式和聚 会,它同时也是一处休憩场 所,受到群众的欢迎。
• 米拉公寓是一座由波浪型的曲线构成的巨大石造纪念碑,通风口形状 扭曲奇特,石块好像都是液体的,有机的,还有抽象的陶瓷拼花螺旋 。高迪还在米拉公寓房顶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 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其实, 这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
请在此输入 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伍重说过建筑的构思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了一半皮的橙子 启发了他。但这座隐喻手法的典范作品也像朗香教堂一样有多 重的涵义,而且褒贬不一。最常见的是如前所说将它比作乘风 破浪的帆船或层层叠叠的贝壳。也有人说一个个堆叠起来的壳 体就像一朵花的成长开放,或是一堆砸扁的物体,一次无人得 救的交通事故。也有可能表达出另一种可能的生物性隐喻—— “大鱼吃小鱼”。甚至还有人将其比作修女的头巾,认为所有 壳体成对相背而列,就像背靠背的修道院牧师的头巾和僧衣。 虽然曾遭受许多非议,但无论如何,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 伟大的建筑之一,澳大利亚人民早已将它视为澳大利亚的骄傲 。2007年,悉尼歌剧院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文化价值从 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最高层次获得肯定。其优美建筑形态的隐 喻涵义也回归正面诠释,如海上风帆,如洁白贝壳,诗情画意 ,引人遐想。

3 h

3 h

圣 彼 得 大 教 堂 广 场 平 统又前卫,既认真又玩世不恭,既严 肃又嬉闹,既俗又雅,有强烈的象征性、斜事性、浪温性。建成后,意裔居民常在这里举 行庆典仪式和聚会,它同时也是一处休憩场所,受到群众的欢迎。 但建筑界贬褒不一。有文章说:“建筑难得使人快乐、浪漫、高兴和有爱的感情,意大利 广场是难得的便外作品之一”,另外又有人说它“极端令人厌恶”,“喷泉是一连串的玩闹 起来说,它不过是后现代主义的一出滑稽戏。”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贝尼尼原是教廷的总建筑师,1656年,他接 受教皇委托去为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进行设.这个 广 场是椭圆形的,方圆约有三公顷半,正中间是一 高耸的方尖碑,两边各有一个喷水池。大教堂前有一 梯形广场。这一圆形广场便与其相联结。梯形的小广 场前象是一个倾斜的舞台,教皇每逢重大日子就在这 里举行弥撒。因而那个椭圆广场就成“观众席”,能容 纳从四面八方聚来的善男信女。 广场的两边,成弧形 地组成巨大而彼此联结的柱廊。从高处俯视,这两边 的弧形柱廊犹如教皇伸出的两只手,把所有参加弥撒 的信徒拥入自己“仁慈”的怀抱,足见艺术家的心机,使这种巴洛克建筑风格能够更好地服务 于宗教。为了与宏大的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圆顶在风格上取得和谐,这个广场的柱廊采用一 种气派浑厚的塔斯干柱式,即每排四根巨柱,共计柱子284根;而在每根柱上边塑有雕 像,共计165尊雕像。柱与柱之间,相互掩映,人进入这条柱廊会感受到复杂的明暗效 果。就艺术的处理上看,这是贝尼尼广场综合建筑中最成熟的杰作之一。此外,贝尼尼还 在这条环绕广场比阿萨的柱廊以外,重建了一条通向梵蒂冈罗马教廷的甬道。 唯一不足当 人们站在广场上无法完全看到圣彼得大教堂上那华美的圆顶。这是贝尼尼设计时所未曾估 算到的视觉差。
建筑与室内发展史探析
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在美国,许多城市的商业中心广场,只是 一些开阔的混凝土场地,但是新奥尔良喷 泉广场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弧形墙面,高低 错落,犹如舞台布景。广场采用了类似波 普艺术的“拼贴”手法,讲各种古典柱式 加以引用和变形,漆上鲜艳的 色彩,用不 锈钢加以装饰,喷泉的水流也为场地增添 的欢悦的动感。到了晚上,蓝色橙色的霓 虹灯使广场更增活跃的色彩,加入了许多 美国的元素。。喷泉停止喷射,水流入中 央水池,由卵石、板石和大理石砌成的岛 屿显现出了意大利的形状。

后现代主义: (1)、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具有高度 隐喻的风格。并不以历史主义为表现 特征,二十通过诗一般的象征和隐喻 达到特殊形式所产生的象征主义。 (2)、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比较强调 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中的手法 达到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作 品。其典型特征表现为它的历史主义 和装饰主义的立场,以及催历史冬季 的折中主义处理手法,和她的娱乐性 、处理装饰细节的含糊性里。
2 广场概况
布局:中心开敞,一侧 有祭台,祭台两侧有数 条弧形的由柱子与檐部 组成的单片“柱廊”, 前后错落,高低不等。 这些“柱廊”上的柱子 分别采用不同的罗马柱 式,祭台带有拱券,下 部台阶呈不规则形,前 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 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 图模型,长约24米。
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 民多源自西西里岛, 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 型中的西西里岛为中 心。广场铺地材料组 成一圈圈的同心圆, 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 。广场有两条通路与 大街连接,一个进口 处有拱门,另一处为 凉亭,都与古代罗马 建筑相似。广场场上 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 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 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 黑白线条,变化为大大小小的同心圆, 一直达到周围的马路上,增强了广场的 领域感。

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

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

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简介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Piazzad ' Italia , New Orleans , Louisiana >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查尔斯·摩尔的代表作,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美国新奥尔良市是意大利移民比较集中地城市。

1973年,美国的新奥尔良市决定花165 万美元建一个广场,为的是表示对居住在该市的美籍意大利人表示尊敬,供那里的居民休息和举行节日庆典之用。

经过激烈的方案竞赛,最终选中了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摩尔的喷泉广场方案,于1978年建成。

1.广场设计1.1设计背景美国新奥尔良市位于美国南部的沿海,是意大利移民比较集中地城市。

从19世纪末叶起,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但整个城市建设仍保留了很多法国式和西班牙式的建筑风格,在市区中心沿密西西比河北岸还有不少比较古老的教堂、学校、商业区都被保存下来,城区包括老城“法国区”和新城“美国区” 。

1.2设计布局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岛,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岛为中心。

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从四周道路开始用浅色的花岗岩块石铺砌,在石块之间用深色的花岗岩板材铺出同心圆的图案,广场水池中一角约24.4m 长的一段分成若干台阶,以卵石、花岗岩和大理石板材砌成带有等高线的意大利地图,在意大利半岛的最高层有瀑布流出,象征意大利三大河流即阿尔诺河、波河与台伯河。

注入水流的两个水池代表第勒尼安海和亚得里亚海。

在海的当中,接近广场的中心砌成西西里岛,暗喻着意大利移民的来源。

广场有两条通路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处有拱门,另一处为凉亭,都与古代罗马建筑相似。

广场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该广场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变化为大大小小的同心圆,一直通到周围的马路上,增强了广场的领域感。

1.3设计主体意大利广场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的由柱子与檐部组成的单片“柱廊”,前后错落,高低不等。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

下部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长约24米元素的选取采用后现代主义的拼贴10摩尔还用自己的头像做柱子上喷水口的装饰晚上的时候广场亮起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同时水全部流入中央水池形成西西里岛的图案使人引发无限思乡之情1112四广场的争议意大利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发源地这些古典建筑的使用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而且广场在热情欢快充满生机的时候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广场没有什么坐的地方仅在广场边缘有一些凳子喷泉用了几个月也不灵敏了但广场仍旧吸引人们的涌来魅力不减当年意义非
他的作品充满了新鲜、惊喜和妙趣,为现代的建筑学 灌注了新的血液,给后代的建筑师打开了新的大门
二、设计理念
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
由文丘里和詹克斯为代表掀起序幕 对现代建筑风格的冷漠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批判情绪 以历史片段、隐喻、符号、戏谑、夸张等手段增加到 景观的人文内涵 后现代主义景观丰富了景观设计的灵感,使现代景观 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
Planning of La Defence of Paris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
一、作者简介 二、设计理念 三、广场分析 四、广场的争议
一、作者简介
查尔斯· 摩尔(Charles Moore),1925年生于美国密 歇根州(Benton Harbor, Michigan),1993年12月去 世,享年68岁 1949年,查尔斯· 摩尔毕业于密歇根州大学建筑系 摩尔在其一生中主要从事的是教学工作,耶鲁大学、 洛杉矶大学、加州大学都有他呆过的痕迹
三、广场分析 新奥尔良市在美国 南部,是意大利移 民比较集中的地方, 查尔斯摩尔选择了 意大利最大的,也 是地中海最大的岛 西西里岛为中心, 从而也表达了对美 籍意大利人的尊重

西方城市广场设计分析-胡嘉豪

西方城市广场设计分析-胡嘉豪

美国洛克菲勒广场
小约翰·D·洛克菲勒
• 设计意图 • 背景
• 周边情况
• 平面形式 • 组成部分
U
S
A
R
o
c
k
e
f
e
l
l
e
r
s
q
u
a
r
e
•设计意图
二十年代末期,金融家小约翰·D·洛克菲勒决定要实施久已怀抱的宏图:要在曼哈顿中心建造一 群建筑,使之成为经典娱乐中心。
•背景
建于1936年。二十年代末期北美和西美上空经济萧条,
东方、南方是 一片商业购物 区
地铁1、2号线 在此交汇
C
h
e
n
g
d
u
T
i
a
n
f
u
S
q
u
a
r
e
•平面形式
成都天府广场是集商业、休闲、交通于一体的广场。 广场是仿照太极的形状而建,是规则的几何形广场,追 求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大体上看是一个方形内切一个 圆。 广场中心是古蜀文明重要标志太阳神鸟图案,东广场 是个下沉式广场,西广场是个喷泉景观。 广场四周有十二文化图腾柱和十二主题雕塑群。
圣彼得教堂广场西方是教 皇办公大楼
圣彼得教堂广场四 周建筑低矮 圣彼得教堂广场北方是梵 蒂冈科学学院
R
o
m
a
n
S
a
n
P
e
t
e
r
C
a
t
h
e
d
r
a
l
S
q
u
a
r
e
• 平面形式
是复合形广场,由方形,梯形,圆形等几何图形构成。 属于平面型广场。 广场形式是对称的,有明显的中轴线,通过中轴线而纵深展开,造成一定的 空间序列。 广场上的方尖碑与喷泉等标志物处于较大型的圆形广场上,成组布置,有主 次关系。(如图一) 该方尖碑是埃及异教崇拜太阳神的宗教的偶像 。 圣彼得教堂处于广场一侧的重要位置上,形成了广场的主景。(如图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专业年级:08风景园林
姓名:周思
学号:082314045
指导老师:王敏华
2011年3月6日
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调查与分析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以调查与分析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为目的,具体介绍了新奥尔良的地理历史和其设计者查尔斯·摩尔的生平,并对其建筑风格是属于后现代主义流派还是新古典主义流派进行了讨论,还肯定了查尔斯·摩尔对于空间的创造能力。

除此之外,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构成和评价。

关键词: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摩尔、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空间、人文、
一、简介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于1973年建立,花费165万美元,目的是为了表示对居住在该市的美籍意大利人表示尊敬,设计者是美国著名设计大师查尔斯·摩尔。

整个广场的造型与古罗马建筑相似,可以说是把古罗马的广场缩影到新奥尔良市,但有许多创新的,现代的东西融汇在里面,可以说是一件举世哗然的作品。

二、关于新奥尔良
新奥尔良(New Orleans)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城市,是美国仅此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城。

这是美国大陆上最有特色的城市,因为在新奥尔良的街头,你会有疑问,这是美国吗?坐着古老的街车沿圣查尔斯大街从法国区向上城缓缓行驶,人宛如步入时光隧道,从欧陆风情的法国区,到典型美国商业区,再到宛如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橡树大道,还有20世纪初曾经普及的维多利亚式建筑。

这些不同的语言、文化、艺术符号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座独一无二的新奥尔良市。

三、查尔斯·摩尔和他的建筑风格
(一)生平
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1925生于美国密歇根州(Benton Harbor, Michigan),1993年12月去世,享年68岁,伟大的建筑大师,一个标新立异的天才。

1949年,查尔斯·摩
尔毕业于密歇根州大学建筑系。

摩尔在其一生中主要从事的是教学工作,耶鲁大学、洛杉矶大学、加州大学都有他呆过的痕迹。

基于在普斯林顿大学的研究,摩尔将人文关怀融合到建筑里,即采用轮廓分明的清晰的空间环境去吸引使用者使用。

通过有效地组织这些空间,摩尔把没有关联的物体和谐生动地放在了一起。

在耶鲁大学任职期间,他把设计的重点从强调形式主义转变到重新审视自然和功能在当今建筑学中的重要性。

在他的一生中,最出名的两个建筑是他在加州的自宅(Sea Ranch in California)和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iazza d'Italia in New Orleans)。

他的作品充满了新鲜、惊喜和妙趣,为现代的建筑学灌注了新的血液,给后代的建筑师打开了新的大门。

(二)后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建筑学的现代主义体现在所谓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上,以美国在四十至六十年代的建筑为代表,其中特点是功能性和扩大建筑物可用空间为首要理想,对于环境、人文境观、美学的考虑只是次要的。

到六十年代欧美普遍出现一批年青建筑师,开始一些具人文思考、强烈装饰性(甚至可称后巴洛克式)及有深入空间思维的建筑境观出现。

建筑师尤其喜爱透过建筑境观,表达对旧文明、自然界,以致梦幻的追想,常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新古典主义美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

其特点是艳丽而风骨,古典元素抽象,粗与细,雅与俗。

(三)、设计风格
从表面上来看,后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看似差异较大,但其都是对现代主义建筑工业化的呆板的缺乏艺术色彩的建筑的批判,并以对人性的思考为设计的出发点,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建筑物的关系思考,创造出不同美学风格的建筑。

那查尔斯·摩尔到底该归属于哪一流派?我认为这是一个极难判断的问题,他强调建筑的人文精神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设计元素既掺夹着用象征手段的抽象的后现代主义元素,如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那错位叠加的台阶,可在同一作品里的拱形大门上又雕琢有新古典主义具体古典而华丽的雕塑元素。

奇特的是,他将这两种元素糅杂在同一作品里却没有一点的不和谐感,相反,还创造出一种自然而美妙的环境空间,让人可以参与其中,享受其乐趣。

四、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一)、建筑构成
意大利广场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的由柱子与檐部组成的单片“柱廊”,前后错落,高低不等。

这些“柱廊”上的柱子分别采用不同的罗马柱式,祭台带有拱券,下部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长约24米。

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岛,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岛为中心。

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

广场有两条通路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处有拱门,另一处为凉亭,都与古代罗马建筑相似。

广场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建筑作品还广泛的采用了后现代主义代表的“拼贴”手法,将各种古典柱式加以引用和变形,比如将作品的柱子、柱头、拱门、额枋各部分都漆上光亮的颜色,赫色、黄色或者橙红色,还有些柱子或柱头是用闪亮的不锈钢包裹起来的。

喷泉的水在层层叠叠的广场地面上倾泻奔流着,发出汩汩的响声,额枋底下有时也有水流喷射而出,形成一个个流动的水柱。

到了晚上,这些建筑又亮起了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同时喷泉停止了喷射,所有的水全部流入中央的水池。

水池中有一个由卵石、板石和大理石砌成的岛屿,岛屿的形状很明显,就是一幅意大利地图。

(二)评价与分析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作为一件设计作品在建筑界褒贬不一,喜欢他的人认为它亲切可爱,充满生机,不喜欢的人为它俗不可耐。

而我认为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作品。

整个意大利广场的处理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传统又前卫,既认真又玩世不恭,既严肃又嬉闹,既俗又雅,但恰恰是这样的矛盾元素却能够和谐地融在一起,拉近了人们与历史的距离,给人亲切舒服之感。

不过,在完美的作品也是会有不足之处的,该广场也是,比如,广场上几乎没有什么
可以坐下来的地方,仅仅在广场的边缘有些漂亮的凳子,却离喷泉太远了。

喷泉才使用几个月,灯就不亮了,渐渐地有些喷头也失灵了。

五、意义
不管怎么说,新奥尔良广场是多年来美国最有意义的一个广场。

它是那般热情欢快,那般亲切可爱,处处充满生机和情趣。

当你在那些柱子、拱廓和墙壁之间穿进穿出,在水池中的意大利地图上踩来踩去,你将体会到奇妙的空间,生气勃勃的精神,充满了整个广场。

参考文献:
[1] Kevin P. Keim, Charles Willard Moore. 建筑大师查尔斯·摩尔[M]. Little Brown & Co (T) .1996.
[2] Mary Herczog. Frommer’s New Orleans 2009,Revised edition Frommer[M]. 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