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故居讲解词
广东梅州旅游景点:大鹏古城

丘逢甲故居座落在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
建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面积1800平方米,是一幢座西朝东二堂四行围屋,正门名为“培远堂”(清未翰林温仲和题)两侧对联:“培栽后进;远继先芬”。
内堂匾额“心泰平草卢”为清广东巡抚许振偉题。
南厢房“念台精舍”为潮州知府李士彬书;北厢房“岭云海日楼”为清进士吴道容题。
屋后有大荔枝树12株,传是丘逢甲所植。
室内陈列有大量珍贵文物、照片、手稿、文献,向人们展示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光辉的一生。
1984年由蕉岭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重修。
198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诗人大全】丘逢甲简介_丘逢甲的资料介绍

【诗人大全】丘逢甲简介_丘逢甲的资料介绍丘逢甲(1864~1912)近代诗人。
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
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
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
同治三年(1864)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授任工部主事。
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生平丘逢甲,台湾苗栗客家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1895年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人民激愤,丘逢甲坚持反对并组织义军反抗。
同年5月23日,唐景嵩发表宣言,宣称“台湾同胞誓不服倭,与其事敌宁愿战死”。
丘逢甲任义勇军统领,隔日,国会议长林维源逃亡至福建省厦门。
在5月29日乙未战争掀起战端,6月4日总统唐景嵩弃职逃亡福建厦门,镇守北台湾的正规军溃败。
其后丘逢甲见局势不可为,携带家眷内渡广东嘉应州。
其后虽有名将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及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人率领的诸多民间义勇军奋起抗日,但由于装备及训练均远不如日本,终究于10月21日被日军攻入大本营台南,台湾沦陷。
丘逢甲内渡后先在家乡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1903年,被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萧惠长等人创办的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支持康梁维新变法,并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等革命党人参与筹划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
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
民国元年(1912)元旦因肺病复发,正月初八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
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丘逢甲故居讲解词

丘逢甲故居解说词新编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前来参观丘逢甲故居。
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两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龙屋。
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梅州市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丘逢甲自拟,温仲和题写的堂名“培远堂”及对联“培栽后进;远继先芬”。
大意为“精心栽培教育后裔子孙,努力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
接下来,请大家移步参观展览的各部分内容。
丘逢甲1864年(清同治三年,甲子)出生于台湾苗栗铜锣湾,自幼便展现出杰出的诗书才华。
1877年(光绪三年,丁丑),丘逢甲虚龄十四去应童子试,路上偶遇父亲好友黄明修,黄用“以父作马”为上联试探丘逢甲。
丘逢甲略加思索便以“望子成龙”回对下联,黄明修内心惊服。
应试时逢闽抚兼主考官丁日昌来台巡视,丁出上联“甲年逢甲子”,丘逢甲以“丁岁遇丁公”对之。
丁日昌赞为“奇童”,赠“东宁才子”印。
丘逢甲一生作诗近万首,至今保留下来的有近2000首,其中不乏爱国诗歌。
2004年春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曾吟诵他1896年写的《春愁》,深情阐述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密切关系。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不仅是近代中国诗作丰富的爱国诗人,而且是抗日保台的爱国志士。
1889年,丘逢甲虽高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但对京都官场乌烟瘴气、蝇营狗苟之腐败深恶痛绝,不愿为伍,旋即援例以亲老告归,弃官返台从教。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丘逢甲“刺血三上书”,号召“抗倭守土”,率领义军迎敌苦战近一个月,因力量悬殊,兵败后被迫于1895年挥泪内渡。
丘逢甲血脉里流淌着精忠报国、抗击外敌的民族热血,他与淞沪会战中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将军以及抗日复台志士罗福星一起被称为蕉岭抗日三英杰。
丘逢甲内渡后,决心图强救国收复台湾。
百家姓对联:丘(邱)姓对联及丘(邱)姓来历、丘(邱)姓宗祠联.doc

百家姓对联:丘(邱)姓对联及丘(邱)姓来历、丘(邱)姓宗祠联丘、邱(qiū)姓同源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是姜太公的后裔。
得姓始祖:丘木。
吕尚之子。
西周初年,姜太公吕尚作为开国功臣,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定都营丘。
后又将营丘改称临淄,太公之子木怀念都城故称,遂以地为氏,称丘姓。
因“邱”姓为“丘”姓避讳加邑旁而来,实属同源。
丘(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在台湾位列百家姓第十六位。
思敬堂忠实堂敦睦堂堂堂播誉;河南郡吴兴郡扶风郡郡郡传名。
——全联典出丘(邱)姓的郡望和堂号。
兄弟联吟郎署;幼孤笃学琼山。
——上联典指宋·朝奉郎丘舜中为,兄弟诸女皆工诗,内集必吟咏为乐。
下联内指明代文渊阁大学士丘濬,琼山人,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过目成诵。
著《大学衍义补》。
系出太公,名扬渭水;功齐夫子,书著春秋。
——上联典指齐·太公姜尚事典。
下联典指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姓丘名明。
其高祖曾祖和祖父在楚国均为左史,父亲又适鲁为左史。
因世代为左史官,故人们便以左氏代称。
其父因病告老还乡,则由左丘明继任左史官,编修国史。
他尊重历史,呕心沥血。
双目失明后,仍锲而不舍,终篆辑成惊世名著《左传》《国语》,一鸣惊人。
孔子与之同好恶,司马迁称其为君子,历代帝王对左丘明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明封先儒、先贤,清乾隆御赠《经臣史祖》匾额。
护台拒日思逢甲;抗美援朝痛少云。
——上联典指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事典。
甲午战争后,清廷割弃台湾,丘逢甲联合台绅驰电抗议,并倡议自救,亲率义军抗击登台日军,失败后离台内渡。
下联典指当代志愿军一级英雄邱少云事典。
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卧火海忍剧痛,视纪律为生命,壮烈牺牲。
附:系承姜尚;源出扶风。
——佚名撰丘姓宗祠联。
潭月映山足;天河泻涧中。
——此联为唐代尚书郎丘丹《秋夕宿石门馆》诗句联。
读书千载业;孝悌一堂春。
——广东省蕉岭县客家围丘氏宗祠堂联。
丘逢甲的简介及故事

丘逢甲的简介及故事推荐文章世界三大宗教简介热度:安乱祸首史思明生平简介热度:民间人物燕子李三简介热度:徐向前的生平事迹简介热度:毛岸英的生平简介热度:丘逢甲字仙根,是晚清著名的教育家,爱国诗人,抗日保台志士。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丘逢甲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丘逢甲的故事丘逢甲于1864年出生,当时正是甲子年,用迷信的说法是“生当甲子”是大吉大利之人。
丘逢甲自幼长相十分俊俏,乡亲邻里个个对他赞不绝口,当时其父亲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后为父亲突然想到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是甲子年所生,如今儿子也是甲子,并热切希望孩子能够“科甲及第”,于是父亲丘龙章给儿子取名“逢甲”。
这就是丘逢甲名姓由来的故事,表现出父亲对其给予很大的期望。
丘逢甲从小就非常聪明,曾经有“奇童”,“东宁才子”之称,小时有关丘逢甲的故事也很多。
有一次,丘逢甲正在台湾的台南参加考试,当时主考官是福建巡抚丁日昌,看见“丘逢甲”最早交卷,且试卷做昨非常好。
于是想亲自去考考他,当时考题是对联子,丁公出上联“甲年逢甲子”上丘逢甲接下联。
丘逢甲两眼一转,想到本年刚好是丁丑年,于是接下联“丁岁遇丁公”。
丁日昌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紧接着又以《全台利弊论》考丘逢甲,丘逢甲当即就行书二千多字。
丁日昌不禁连连称赞他为“奇童”,丁日昌后来赠他“东宁才子”。
丘逢甲的简介丘逢甲生于1864年,卒于1912年2月25日,终年四十八岁,字仙根与吉甫,南武山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丘逢甲简介吧,辛亥革命之后,丘逢甲以仓海为名,他是晚清时期有名的教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抗日保台志士。
丘逢甲于1864年出生于现今的台湾,祖籍为现今的广东蕉岭。
1887年丘逢甲考中举人,两年之后进士出身,随后任职工部主事。
丘逢甲是一位有理想抱负之人,在京城做官对于他来说根本不感兴趣,于是辞官回到了台湾。
在台湾他担任过主讲教师,后来又在台湾的台南与嘉义传授新学,我们主要讲的是丘逢甲简介,就不作详细具体的介绍了。
近代爱国志士丘逢甲

作者: 李鸿生
出版物刊名: 广东社会科学
页码: 29-35页
主题词: 丘逢甲;台湾民主国;爱国志士;收复台湾;革命党人;中国同盟会;祖国;蕉岭县;义军;起义
摘要: <正> 丘逢甲(一八六四——一九一二年),又名仓海,宇仙根,号蜇仙,又号仲阏,诗文中常署“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祖籍河南南阳镇平县,祖先属于中原南迁的客家族系.南宋末年,丘氏先祖由福建汀州宁化县迁居广东梅州镇平县(今蕉岭县)直至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后,丘逢甲的曾祖父丘仕俊“始由粤侨居台湾彰化县”.丘逢甲的父亲丘龙章“以教读为生”,人称潜斋先生.丘逢甲便出生在“台湾府苗栗县铜锣湾李氏家塾潜斋公设教处”.。
丘逢甲诗歌中的岭南情怀

到镇平祖籍后的作品, 诗中云 :万里西风雁叫天 , “ 梅 做
江行尽 客停 船 。仙纵 桃熟 寻杨 子 , 梦茶香 证 了拳 。 禅
所 写 既有 梅州 的 自然 景物 ,又 有 当地 民间崇奉 的神
瓣
艺术 成 就 。 近 代 中 国“ 界 革 命 ” 是 诗 的一 块 丰碑 , 在
中 国近代 文学史 上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
一
话性人物杨子仙师和潘 了拳( 即惭愧祖师)而且还 0 ,
有对 自己客家身 世 的追怀 ,全 篇充 满浓郁 的梅州 客
家 文化气 息 。
、
对 梅 州风 物 的 咏 赞
这一 时期 丘逢 甲写作 的《 舟入梅 州境 》《 、题东 山
作 为岭南 客家 移 民台 湾 的后 裔 , 年 时 代 的丘 青 逢 甲虽 然 从 自 己 的祖 辈 和 亲 友 身 上 接 受 有 客 家 文 化 的影 响 , 他 出生 和成 长 于 台 湾 , 但 主要 还 是 一 名 台湾诗 人 。内渡 之 后 , 丘逢 甲首 先 回到祖 籍 梅 州蕉
岭县( 当时称嘉 应 州 镇平 县 )在 这 里 , , 他开 始 广 泛接
杨 子仙 庙 》 《 、 乙未 秋 日归 印 山故居 因游 仙 人 桥作 》 、 《 九 日游长潭 》 《 重 、 寻镇 山楼故 址 因登城 四眺越 日遂
游 城北诸 山》 《 汉敬州 修 慧寺干 佛铁塔 歌》 等 , 、南 也
宋公 ( 湾先生) 牛 耳 , 芷 执 光焰不 可逼 。 堂堂黄( 香铁 先 生) 李( 子先 生) 亦各具 神 力。 与 绣 ,
我欲 往从 之 , 自愧僵 籍 浞 。
发、 薛侃 、 万 达 、 六 奇 等一 大 批 在 潮 汕 历史 上 具 翁 吴
游蕉岭丘逢甲故居有赋

游蕉岭丘逢甲故居有赋
辛卯九月,因逢国庆,余与公司同事赴蕉岭县丘逢甲故居游览,心多感触,故有此作:
梅州有丘公,别号华严子。
慕名欲往悼,涤冠而沐衣。
公家在乡野,龙卧而睥睨。
开门怀翠葇,远黛入丹樨。
精陈幽晰,高檐游而逶迤。
尊谨方严,月屋环而绮丽。
影度回廊,观屋宇之宏阔。
鸟栖庭树,闻晨钟和暮雨。
诗翁学问泓渊,乃性清而雅洁
心怀国家天下,志在匡扶社稷。
闻寇之犯台,朝堂拱手相让。
凭己之全力,决然凛危不惧。
心虽有余,惜孤力之不殆。
国家虽大,恨庙堂之难济。
风月有天难补恨,
江山无地可埋愁。
雄鹰裹翅朝南望,悲戚几度春与秋。
壮志未成,退而治学。
培栽后进。
远继先芬。
血濡台澎心未死,
寒笳残角海东云。
掀开诗风起雄谈,
绮靡国粹作新声。
故后学多有往祭,瞻仙姿遗容。
高足笔落兰台,赞曰
龙卧南阳,马来西极。
仰丘公遗像,余有叹曰:
向使当年未先渡,
力抗倭寇如徐公。
其后便无人诟病,
何人敢不念高风?
华创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小编2011年10月6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丘逢甲故居讲解词
丘逢甲故居是一座坐西向东,两堂四行的客家围龙屋。
1985年蕉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蕉岭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年被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丘逢甲故居又称“培远堂”,“培远”两个字取自丘逢甲的两侧对联“培栽后进,远继先芬”的各第一个字。
“培远”就是精心栽培后一辈,努力继承前一辈的优良传统。
(知识点:“培远”这两个字也是丘逢甲的毕生心愿。
“欲强中国必以兴起人才为先;欲兴起人才必以广开学堂为本”。
)这个“培远堂”匾额为清翰林温仲和所题。
(知识点:温仲和,字慕柳,梅县松口人,生于1849年,1889年考中进士。
)
好下面请大家到里面来:
丘逢甲,1864年出生于台湾苗粟县,他6岁能诗,7岁能文,14岁获得“东宁才子”印章一枚(知识点:“东宁”指的是台湾,清时期,台湾称为“东宁府”)26岁考中进士,(进士牌匾)清光绪皇帝授予工部虞衡司主事,相当于四品京官。
但他从小就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看到清朝政府比较腐败,无事任途,以告假回台,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台中
宏文书院、台南罗山书院和嘉义崇文书院几个书院担任主讲。
1894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丘逢甲组建义军,号召全台民众抗日,在新竹一带奋战了二十多昼夜,终因弹尽粮绝,在部属的规劝下挥泪内渡回到自己的祖籍地。
1895-----1897年在淡定村新建了丘逢甲故居。
(知识点:淡定村以前称为探地村,后丘逢甲改为淡定村,今为逢甲村)。
在故居建成后,他起名为“心泰平草庐”(知识点:“心泰平”丘逢甲经抗日保台失败后,痛定思痛,祈求恢复内心之平和宁静,憧憬太平盛世,祖国统一。
许振祎:字仙屏,1863年进士,1895年任广东巡抚)两侧对联“西枕庐峰,东朝玉笔,山水本多情,耕、读、渔、樵俱适意”“南腾天马,北渡仙桥,林泉皆胜景,用、藏、出、处尽随心”故居西靠庐峰,东面对的是玉笔山,这里山青水秀,富有人情味,无论是耕作,读书,还是养鱼、打柴都方便适意;南面有天马山,北边有仙桥胜景,这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在这里隐居或参加社会政治活动都可随心所欲。
(知识点:用、藏、出、处出自于《易经●系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君子之道或出或处”)。
丘逢甲回到大陆后主要从事教育,首先应潮州知府的邀请在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讲学,在讲学过程中发现旧学太落后,以推崇新式教学为主,受一些顽固分子的排斥,决定创办新学。
1901年在汕头创办了第一所以新
式教学为主的学校:岭东同文学堂。
教学除增设算术、格致、生化外还注重术科兵式体操。
(知识点:在《创设岭东同文学堂序》一文中明确办学宗旨:“国何以强?其民之智强之也。
国何以弱?其民之愚弱也。
民之智愚乌乎利?其学之有用无用判之也”)在家乡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镇平师范初级传习所,在圆山创办了“创兆”学校。
在教育教学中他曾先后担任了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议长、广东教育部长。
丘逢甲从拥护支持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到自己也成为民主共和革命的一员,1911年作为广东、台湾的代表参加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选举,投上了庄严的一票。
1912年终于积劳成疾,终年49岁在家病逝。
留下遗嘱: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丘逢甲不仅是抗日志士、教育家还是一位爱国诗人,他一生写下近万首诗,保存下来的有二千多首,这首《春愁》在事隔100多年来后的2004年,温总理引用了他的诗来回答中外记者有关台湾问题: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温总理最后还深情地说: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条海峡不能隔断我们的骨肉情亲。
这个展柜里面展出的是丘逢甲的遗物,上面是丘逢甲的诗。
(知识点:丘、邱本是相同的。
在1725年清朝雍正三年,雍正颁发诏谕指示,孔子是至圣,孔子名“丘”,为了尊敬先师,后人必须避讳。
于是姓“丘”的人在右边加一个“耳
朵”变成了“邱”。
1912年丘逢甲提出:“姜太公是周朝人,孔子是东周春秋人,没有前人避后人讳的道理。
避讳是封建意识,现在是民主时代,不必避讳”随即在报上登了一则广告,声明恢复姓“丘”)上面展柜是有关于丘逢甲的著作,壁上是根据珠江电影拍摄的《丘逢甲纪录片》由我们蕉岭画家画的丘逢甲从出生到逝世的小画册。
“东宁才子”在14岁参加童子试的时候,丘逢甲交卷最快,当时的主考官丁日昌见他年纪小,有心测试其才学,以“甲年逢甲子”为上联,让他对下联,当时是丁丑年,考官又是姓丁,丘逢甲以“丁岁遇丁公”为对恰成绝对。
丁日昌又以《全台利弊论》为题写一篇策论。
丘逢甲日未落而文已成,丁日昌即赠“东宁才子”印章一枚。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客家围龙屋的特色,后面是半圆形的花胎,前面是半圆形的池塘,合起来是一个圆,里面的天井是方的,围起来是“外圆内方”。
(知识点:圆代表乾,乾代表天;方代表坤,坤代表地,整个围龙屋体现天人合一)在天井和花胎用小石头砌成,这些小石头称为“子孙石”(希望多子多孙),在正堂后面有五行石,最大的方形称为土石(知识点:土石像子宫,能孕育子孙后代)在正堂后面正对的是龙厅。
(龙厅是族中长老号召族人议事的地方,围屋多作为厨房用)。
下面我们所看到的是丘逢甲的寝室。
(知识点:丘逢甲成立“台湾民主国”的核心不是“台湾国”而是在“民主”。
他倡建“民主国”是在那种“无天可吁,无主可依”的情况下成立的,他倡建“民主国”并通电清朝:“今虽自立为国,仍遵奉正朔,遥作屏藩。
”宣告“台湾士民,义不臣倭,愿为岛国,永戴圣清。
”坚决表明台湾仍是祖国的组成部分。
)这是丘逢甲的书房“岭云海日楼”(知识点:“岭云”是指蕉岭,这里很多山岭,早上起来云雾迷漫;“海日”是指台湾,台湾才能看到海上日出)这个书房蕴含了他希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他的很多诗抄都以他的书房命名的。
(知识点:吴道镕,祖籍浙江绍兴,1880年考中进士;夏同和:字季平,1898年应戊戍科状元)书房以前藏书非常多,但在土改的时候多被焚烧掉了。
(知识点:丘氏家谱:刻在一块木板上,在一所小学里发现的,被当作学生的床铺)这是“潜斋”丘逢甲父亲的会客室,两侧对联是丘逢甲父亲生日的时候,岭南教育家蒋式芬所题。
(知识点:丘逢甲在抗日保台失败后应该心情非常失落的,但回到大陆后还有很多文友帮他题写楹联跟他交往,如我们梅州的另一位诗人黄遵宪,他跟丘逢甲共同探讨诗、共同商议办学,他还给黄遵宪的“无壁楼”题写了对联“陆沉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
他感觉还是非常好的,所以把这边的室命名为“花好月圆人寿之室”)半圆形的池塘(知识点:池塘有两个作用1、是用来蓄水,预防火灾。
2、是把故居的水全部蓄起来,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
)这是丘逢甲的会客室“蛰庵”(知识点:“蛰”
隐居,“庵”房子,合起来就是隐居在这里)所以夏同和根据他的意思就题了一副对联给他“马来西极,龙卧面阳”(知识点:相传,在我国西边的地方盛产千里马,诸葛亮就隐居在南阳,这则对联把丘逢甲比作千里马,隐居这里,终会出将入仕的)相传那首《春愁》就是在这个会客室写的,写了后他心情非常澎湃,就把这边的室名命名为“听大海潮音之室”两侧对联“情文欲共尊彝古,志节应争日月光”(知识点:思想感情要共守华夏的优良传统,志向节操应与日月争光)这是“念台精舍”,念台是丘逢甲的儿子叫丘琮,丘逢甲因想念台湾就给他的儿子起别名为“念台”(知识点:丘念台:1943年任国民党台湾直属党部执行委员兼粤东工作团团长,进行驱寇复台工作。
1945年任监察委员兼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委员。
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正式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丘念台也参加受降仪式。
)“念台精舍”为潮州知府李士彬题(李士彬:字伯质,湖北人,1865年考中进士,1895年调任湖州知府,正是由于他的聘请,丘逢甲回大陆以后就担任了粤东著名书院——韩山书院的主讲)两侧对联为“扫除万事付诸命,卓犖高才独见君”(知识点:先生种种不平快之事都要忘却,我只看到先生卓识非凡,才志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