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2020春西南网院语言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1、下列属于一般词汇的有()1.基本词汇2.外来词3.古词4.新词5.方言词2、普通话中“机”的声母是一个()1.舌面音2.清音3.不送气音4.舌尖前音5.浊音3、属于意译词的是()1.银行水泥2.面包电话3.坦克拖拉机4.玻璃面包5.狮子伏特加4、词类划分的标准有()1.句法功能2.语言的类型特点3.语法范畴4.词形变化5.意义5、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包括()1.指事2.假借3.转注4.形声5.会意6.象形6、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1.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2.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3.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4.词都是由语素形成或组成的5.语素基本上与词是一致的7、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1.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2.中美洲的马雅文3.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4.古埃及的圣书字5.汉字8、“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
从中可以看出()1.两个字原先同音2.两个字原先不同音3.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4.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5.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9、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1.都是语素2.都不是语素3.是同一个语素4.是不同的语素5.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10、民族共同语基础方言的形成主要决定于()1.信仰2.人民的主观喜好3.文化4.经济5.政治判断题11、后半高圆唇元音是[ə].1. A.√2. B.×12、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
1. A.√2. B.×13、人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是心理现实的重要来源。
1. A.√2. B.×14、“我打破了杯子”和“杯子被我打破了”两个句子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 A.√2. B.×15、社会方言的特点反映在语音方面最明显。
1. A.√2. B.×16、英语pen原义“羽毛”,现在用来指“钢笔”,这是一个隐喻。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03参考答案(全集)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03参考答案(全集)一、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词尾和词缀的本质差别在于词缀的位置不固定。
错误2. “拖鞋、卷烟、卧铺、天蓝、火热”都是偏正式合成词。
错误3. 英语动词的过去时是在动词后面加上词缀ed构成,但是cut仍然使用原形。
错误4. 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肯定就是复合词。
正确5. 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肯定就是派生词。
正确6. 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肯定就是合成词。
正确7. 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肯定就是单纯词。
错误8. 词组是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述单位。
错误9. 英语没有词尾,汉语词尾很多,二者有很多区别。
错误10. 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派生词占绝大多数。
错误二、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 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B. 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C. 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D. 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2. 对英语单词“workers”的分析,( D )是正确的。
A. work是词干B. er是词尾C. s是词缀,严格说是后缀。
D. Work 和er都是构词语素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B. 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C. 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D. 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4. 下列说法( D )是正确的。
A. “离开、环境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B. “study. look. think.door”都是派生词C. “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D. “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
5. 下列词组只有( D )没有歧义。
A. 两个朋友送的花瓶B.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C. 看打球的小女孩D. 两位代表提的建议6. 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DA. He am a studentes.B. She is a students.C. I were a student.D. Y ou are a student.7. “John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变成被动语态是:DA. The newspaper is reading by John.B. The newspaper is by John reading.C. 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 by John.D. 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ed by John.8. 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BA. 那里的茶花很多。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3)、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词义的转移。如"涕"原指眼泪,今指鼻涕;"牺牲"原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牛羊等牲畜,现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生命;"行李"原指"外交使节",现指"出门带的包裹"。这些都是词义的转移,即原来指称甲事物,现在变成指称乙事物了。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总的看来,基本词汇是稳固的,变动小,一般词汇则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
2、词语的替换。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这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特点是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厨子"改为"炊事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桌"改为"桌子"、"齿"改为"牙齿"等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厨子改为炊事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桌改为桌子齿改为牙齿等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词义的演变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ef712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0.png)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0126]《语言学概论》作业标准答案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一般词汇的有().基本词汇.外来词.古词.新词.方言词2、普通话中“机”的声母是一个().舌面音.清音.不送气音.舌尖前音.浊音3、属于意译词的是().银行水泥.面包电话.坦克拖拉机.玻璃面包.狮子伏特加4、词类划分的标准有().句法功能.语言的类型特点.语法范畴.词形变化.意义5、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包括().指事.转注.形声.会意.象形6、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词都是由语素形成或组成的.语素基本上与词是一致的7、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中美洲的马雅文.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汉字8、“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
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字原先同音.两个字原先不同音.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9、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都是语素.都不是语素.是同一个语素.是不同的语素.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10、民族共同语基础方言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人民的主观喜好.文化.经济.政治判断题11、后半高圆唇元音是[?].. A.√. B.×12、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
. A.√. B.×13、人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是心理现实的重要来源。
. A.√. B.×14、“我打破了杯子”和“杯子被我打破了”两个句子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 A.√. B.×15、社会方言的特点反映在语音方面最明显。
. A.√. B.×16、英语pen原义“羽毛”,现在用来指“钢笔”,这是一个隐喻。
. A.√. B.×17、山西闻喜方言中的“水”,当地人在“河水、水萝卜”等词中说/fu44/,“汽水”一词则说/suei44/属于通用书面语进入方言层次.. A.√18、鹦鹉会学舌,说明动物也能学会人类的语言。
西南大学19春[0126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语言和说话,表述正确的是()A. 语言就是我们每天说的话B. 语言就是我们说的每一个句子C. 语言是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D. 语言等同于说话单项选择题2、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A. 人类发出的声音B.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C. 文字符号D. 触觉符号单项选择题3、英语的“good”(好,原级)→“better”(好,比较级)运用的语法手段是()A. 附加B. 内部屈折C. 异根D. 零形式单项选择题4、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 ( )A. 属于一般词汇B. 属于基本词汇C. 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D. 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单项选择题5、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A. 任意性B. 系统性C. 线条性D. 社会性单项选择题6、语法意义的类称为()A. 词法手段B. 句法手段C. 语法手段D. 语法范畴单项选择题7、下面属于边音的是()A. [ l ]B. [ r ]C. [ j ]D. [ w ]单项选择题8、现代汉语属于A. 历时语言学B. 应用语言学C. 普通语言学D. 共时语言学单项选择题9、区分词类的最重要的依据是()A. 意义B. 词形变化C. 句法功能D. 语言的类型特点单项选择题10、词是语言中()A. 最小的单位B. 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C.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D. 用于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单项选择题11、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A. 表意字B. 假借字C. 指事字D. 意音文字单项选择题12、关于语言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A.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B. 音节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C. 语音层的最小单位可以多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D. 符号层的单位可以只有意义没有语音单项选择题13、临界期现象说明,人类后天的语言学习具有()A. 数量限定B. 时限限定C. 速度限定D. 地域限定单项选择题14、下列属于征候的是()A. 交通红绿灯B. 性别标志C. 烽火表示敌情D. 乌云密布预示着下雨单项选择题15、具有[+同胞][+男性][+年幼]义素的词是()A. 叔父B. 哥哥C. 姐姐D. 弟弟单项选择题16、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此章内容属于新课切入和引导部分,不安排习题。
第二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5.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6.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7.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言语是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
8.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交际。
9.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和的过程。
10.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旗语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4.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5.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都可以算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6.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日益增多,语言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削弱。
()7.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客观的纯自然现象。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就像聋哑人那样。
()三、分析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替?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2.你这个人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4.两个人熟了,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答案1.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
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语言演变的原因有哪些?语言演变的原因:原因:社会因素(外因)1,社会发展带动语言的发展;2,社会的统一和分化导致了语言的发展;3,社会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4,社会的发展使语言日趋精密,日益完善。
心理因素(外因):思维是诸多的心理因素中对语言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语言结构要素互相影响心理因素(内因):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要素经常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
相互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如果其中一个要素因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平衡受到破坏,其他各要素就得随之做出调整,达到新的平衡。
这种平衡,打破,平衡模式的不断出现。
就促使语言不断地发展。
3.按照语言的结构类型,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哪四种类型,各自以哪些语言为代表?从语法结构类型的角度一般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和复综语。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意更动,虚词的作用也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汉语、彝语、壮语、苗语等都属于孤立语的类型。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且词根与词尾结合得很紧,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英语、法语、俄语、德语等都属于屈折语的类型。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A:社会的因素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A:组合规则的发展B:聚合规则的发展C:结构关系的变化D:语法范畴的变化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A:意译词B:仿译词C:借词D:方言词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4:[单选题]4、"洋泾浜”()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参考答案:B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义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A:都是语素B:都不是语素C:是同一个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
从中可以看出()A:两个字原先同音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B:中美洲的马雅文C: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9:[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参考答案:正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见”放在动词前形成被动句式。比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4)“被”字句。比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7、普通名词作状语有那些作用?举例说明.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谓语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比如下列两例: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策)
前例是“使其身美”,是使动用法,后例是“以我为美”,是意动用法。
6、古代汉语有那几种被动句式?举例说明。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
A:两个字原先同音
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
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
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
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
B:中美洲的马雅文
C: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
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
A:组合规则的发展
B:聚合规则的发展
C:结构关系的变化
D:语法范畴的变化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
A:意译词
B:仿译词
C:借词
D:方言词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4:[单选题]4、"洋泾浜”()
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
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
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语音
B:词汇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批次
2:第二批次
3:第三批次
4:第四批次
5:第五批次
6:第六批次
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A:社会的因素
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
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3.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语法条件主要有哪几种?
答:主要有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源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后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1)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克伤于矢。(左传・案之战)
(2)介词“为”放在动词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为”后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候可以不出现。比如:父
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还有一种“为……所”句式,行为主动者放在“为”“所”之间。比如: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
D:古埃及的圣书字
E:汉字
参考答案:B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9:[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单选题]1、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词的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探求词的本义要从分析字形入手。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联系。从造字方法看,象形最能反应本义,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和本义有密切联系,通过意符探求本义是个有效的办法。
由于字形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在探求本义时,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当心字体讹传的情形,避免因讹生训的错误。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为动词。
4、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六书是传统上对汉字形体结构的说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汉字的形体结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象形是把事物的轮廓或者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绘出来的造字法。指事是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会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形声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A: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B: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不同音位。
C: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D:具有对立关系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参考答案:C
1、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假借是一种用字的方法。语言中有些词,没有专门为它造字,而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转注历来解释最为分歧,有的说是互训,有的说是词义引申。但转注字的形体没有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
5、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答:词类活用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是一时一地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面有很大差异。
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古白话只用于民间文学和笔记语录等部分作品。
2.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伸义?怎样探求词的本义?
答: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我们所谈的本义是有语言文字材料能够加以证明的本义。
C:语法
D:语义
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
A:都是语素
B:都不是语素
C:是同一个语素
D:是不同的语素
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
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
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