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前两框人教实验版必修2知识精讲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前两框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前两框:1—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二重点、难点:1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3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重要性)。
4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5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6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三具体内容:第一单元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概述本单元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让学生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
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单元可分为3个框题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3 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 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 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 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点评: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第一课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ocx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教案第一课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第一节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类对物质理解的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准确把握物质的科学定义,比较物质与意识的本质区别,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明确物质的可知性,世界上不存在不可知的事物,只存在有待于认识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外收集资料,通过师生在课堂中互动探究,结合教师的专题介绍和拓展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明确人类对物质概念的探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和看待事物。
二、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古代近代唯物主义的相关资料,并制成课件。
学生:收集世界未解之谜的资料三、教学过程导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上下求索。
多媒体展示l古希腊赫拉克里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l古印度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地火水风”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四大元素。
l古中国的五行、八褂、元气等学说。
师: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
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阴阳是纯粹的对宇宙本源的哲学思辩,即“什么是宇宙”,而五行则是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总结。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
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高三政治新课 第一课 第一节第二框题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高三政治新课第一课第一节第二框题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一.本周教学内容:高三新课:第一课第一节第二框题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二.知识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难点: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制度;民主的本质与民主开展程度关系三.主干内容讲解:.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学习了民主和专政两个概念的含义,理解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加深了民主与专政的本质的认识。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意味着被统治阶级本质上没有民主,不但没有影响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这恰恰是维护统治阶级民主的需要,保护了这种民主。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里,民主只属于资产阶级。
在兴隆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不仅牢牢地把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牢牢地把握着国家的统治权,制定和执行着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国家的方针和政策,根本谈不上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民主。
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国家职能。
〔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1.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国体说明的是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国体决定政体,又通过政体表现出来。
〔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通过一一共产党〕指导下的人民民主一一共和国。
这个来之不易,是奋斗了几十年的成功果实,在我国是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一一共和国成立为标志,人民民主专政就作为我国国体被确定下来。
毛主席当年在开国大典上的庄严宣告,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几十年来被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转变为掌握国家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的时代开始了。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指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国家政权。
①工人阶级的指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知识点一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地位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_政__治__权__利__、履行 _政__治__性__义__务__为基础和准则的。
2.神圣的政治权利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_政__治__生__活_、管理_国__家__事__务_和_社__会__事__务_、表达 _意__愿__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_权__力__机__关__ _代__表_和被选为国家_权__力__机__关__代__表__的权利,这是公民_基__本__的民 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 _基__础__和_标__志__。
此 开 始 : 第 一 天 ,小 李设定 导航回 家,可 导航却 莫名其 妙地把 他带到 了一处 阴 森 的 墓 地 。 第 二 天 , 小李 刚坐上 驾驶座 ,车辆 就自己 启动了 ,试了 几次都 没 法 熄 火 。 大着胆 子开出 去,在 红绿灯 路口却 又自动 熄火了 ,怎么 试都没 法启动 。 过 了 一 阵 又自己 启动了 ,感觉 这车像 是有其 他人在 控制。 第 三 天 , 更恐怖 的 事 情 发 生 了。小 李深夜 驾着车 ,音响 突然自 己响了 ,传来 诡异的 笑声, 屏幕上 还 出 现 了 一 个无头 的人, 脖子处 汩汩地 冒着血 …… 小 李 吓 坏了 ,却没 法关掉
民年满十八周岁,不分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都有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排除②③,
选B项。
答案:B
练习1.聚集群众要求政府部门严惩凶手,做好死者的善
高一政治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二框 新人教版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要记住:①哲学的含义;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能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自己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学习,懂得哲学的指导意义,从而使自己热爱哲学,喜欢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重难点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知识准备(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以及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问),是、的世界观。
2.用世界观去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包括三大类,即、、。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和的指导。
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学习内容1.理清下列关系:(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①区别:②联系:(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区别:②联系:2.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学说。
3.课堂探究1(P7):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4.课堂探究2(P9):(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学习小结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 目前,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
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 )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C.迷信思想不属于哲学思想D.世界观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②主要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 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 【三个揭示一个建立】
(3)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 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 义制度。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思想理论 斗争
自主阅读12页【相关链接】,理解斗争形式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 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 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有西方评论者认为“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 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
A.提出空想社会主义,设计未来美好社会 B.主张改革社会弊端,反对资产阶级统治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指导工人阶级斗争 D.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练一练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被称为科 学社会主义。下列对“科学”一词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合理构想 B.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C.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揭开资本主义剥削 的秘密 D.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练一练
西方有一些学者曾合著了一本《资本家宣言》。在这本书中,这些学 者认为资本家发财致高是“由于节约和对于劳役所得做出的牺牲性储蓄, 再加上大胆、富于想象力和聪明狡黠的投资”。这一观点( )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编写人:张清华审核人:程佳马冲(2015.01.26)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组别初改等级更正等级【学习目标】(1)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请完成填空并在课本相应的地方做上标记!)知识点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的关系。
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政权来源于。
2、神圣的权利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履行为基础和准则的。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和,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和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的具体表现。
(3)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和等。
3、庄严的义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和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这是公民的光荣。
知识点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平等地、平等地。
任何公民的都受到保护。
(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从执法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
不是绝对的平均。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的,二者。
八年级上政治第一课第二框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Fra bibliotek断社会化的过程。
结合以上 图片和例 子,想一 想,我们 是如何成 为一名合 格的社会 成员的?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
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 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 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 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同时,在服务社 会,参与社会生活 的过程中,还能体 会到付出的快乐与 收获的欣喜。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 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 诲、社会的关爱等,我 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 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 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 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 会成员。
1920年,在印度小城波尔,人们常见到 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 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 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 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 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大的年约七 八岁,小的约两岁。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例 “狼孩儿”。
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 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 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 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 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 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几个同学的学农日记分享
“我们从学农课中学会了自理、自立 、自信、自强,懂得了如何去帮助他人、 关心他人。学农课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增强了这个新班集体的凝聚力,当我们 感到疲惫的时候,来自同学的一句关心的 话语,或是一个安慰的眼神,都会让我们 深深地感到班集体的温暖。”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小明的学校要组织大家 去研学旅行,小明认为学生的主要 任务因该是学习书本知识,去研学 旅行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小明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公民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地位: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 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地位: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 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地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 公民爱国的表现。
政治生活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合作探究
请思考: (1)图片表明公民在行 驶什么权利? (2)公民和国家的关系 是怎样的?
一、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 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 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 行的政治义务。
(2)怎样坚持?
一是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的权利 ; 二是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
3.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
在我国,公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怎样坚持?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 相结合,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 从国家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需遵循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平等的地位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2)平等的内容
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和 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力和义务都是实现 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 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 保权利的实现。 注意:有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
1.政治生活的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贵在实践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
年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②对象:
选举人大代表(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
③地: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 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①内容:
言论、集会、结社、 出版、游行、示威
②地位: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③特点:
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英国海德公园被称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地方。海 德公园有著名的“演讲者之角”, 也称为“自 由论坛”.从19 世纪以来, 每星期天下午, 有 人站在装肥皂的木箱上发表演说, 因此有“肥 皂箱上的民主”之说.演讲者大多数站在自带的 梯架上, 高谈阔论, 慷慨陈词.演说的内容除 了不准攻击英国王室和不准对任何人进行人身攻 击外, 什么都可以 。
(3)监督权 ①监督对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②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 申诉权、控告权
注意:国家机关: 立法机关或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行政机关或政府:国务院及其部委行署;省政府、市政府、
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 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和法院 监察机关:国家和地方监察委员会 军事机关:中央军委和地方武装部
政党机关:
党中央、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 宣传部、中央统战部、省委、区委、市委、县委、乡镇党委 及各级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党总支、党支 部
社会团体:
妇联、共青团、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等
自治机关:
农村村委会、城镇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
其他:
人民政协
合作探究
请思考:上述图片体现了公民的那些义务?
三、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合作探究 情景一:他曾多次就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向当地政府写信反映 情况,还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寄去自己的建议。 情景二:某市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 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几名中学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广 泛收集了有关该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 建筑”的建议。市政府组织专家论证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情景三:她到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见面活动, 发现会场上没有悬挂中国国旗。她意识到这是对祖国尊严的损害, 立即找到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严肃的指出其错误。活动组织者真 诚的道歉后,迅速在会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 请思考:上面的中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参与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