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word练习题
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同步测试卷含答案详解

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同步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人从赤道上的A点出发,向东行100Km到达B点,再向北行100Km到达C点,然后向西行100Km到达D点,最后从D点走直线回到A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的长度是100Km B.ABCD是一个正方形C.DA的方向是正南D.D与C的纬度相同、D与A的经度不相同2.在海上看从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这是由()造成的。
A.观察者的位置B.光的折射现象C.地球球体形状D.观察者的错觉3.下列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平均半径6371千米C.表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D.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地球仪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观察地球仪,回答问题。
4.夏至时,图中甲点可能出现的景象是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5.对图中甲、乙两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乙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乙点位于甲点的西南方向D.甲点的坐标为120°W,30°N6.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7.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8.北极是指地球的()A.最南端B.最北端C.最西端D.最东端9.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A.6371千米B.637.1千米C.63.71千米D.6.371千米10.下列有关学习地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学会看地图B.只要记忆无需理解C.学会欣赏大自然D.学会收集地理信息11.赤道是:()A.30º纬线B.90º纬线C.0º纬线D.20º纬线12.人们经过精确测定得知,地球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分别是6357千米和6378千米,可见A.地球是个两极部位略扁的较规则球体B.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C.地球是个椭圆球体D.地球是个规则的正球体读下图,完成问题13.图中各点有太阳直身现象的是()A.A点B.B点C.C点和D点D.E点14.图中D点在A点的()方向上。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习题2精选练习题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习题
一、填空题
1、20世纪,人类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______ 的照片,确证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 。
2、地球表面积约______ 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_____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_____ 千米。
二、选择题
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
A、4万米
B、8万千米
C、4万千米
D、8万米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0千米
D、6378千米
3、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
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5、“地球是一个正圆球体,其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平
均半径是6371千米。
”请找一找引语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北美洲、非洲
C、大洋洲、南极洲、非洲
D、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球球体
2、 5.1亿6371 4万
二、选择题
1、C
2、B
3、B
4、B
5、C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测试(含答案)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测试(含答案)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时间:30分钟总分:50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B. 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C.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 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2.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①月食②卫星照片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⑤流星现象⑥昼夜更替.A. ③④⑤B. ②③⑥C. ①②③D. ①②⑥3.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③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5.6.图1数据能说明()A. 地球是一正球体B. 地球的质量C. 地球的海陆分布D. 地球的大小7.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②①③8.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0分)9.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_ 千米,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千米。
10.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_ ,赤道______ 的不规则球体.11.科学家经过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12.地球并非正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______ ,是一个两极______ ,赤道______ 的球体.13.______ 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______ 圈.长度约为______ 万千米.14.现实生活中,______ 、______ 、______ 等现象,可以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三、连线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5.将下列正确答案的数字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1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练习题3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习题一、基础过关1.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A.正球体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平面D.透明的不规则球体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老师在自己的博客里上传了《地球的面貌》的课件,同学们浏览了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下列哪位同学的说法有误()A.玲玲: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B.贝贝: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C.齐齐: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D.芳芳:只用纬度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至③所示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5.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的远C.日全食D.水往低处流6.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二、综合训练7.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A.地球是个球体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卫星照片D.自转周期为1天8.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B.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D.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9.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B.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分明C.站得高,看得远D.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沧海桑田”的变化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C.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11.下列表示地球的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A.平均半径6357千米B.赤道周长4万千米C.地球表面积51万平方千米D.极半径6371千米12.下列说法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3.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三、拓展应用14.连线题。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练习和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④地球卫星照片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D. ④②③①2.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观察日食现象④l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⑥地面的高低起伏⑦观察月食现象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⑦C.②③④⑦D.①③④⑤3.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地球是个正球体 B. 地球是个椭球体C.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 地球是个圆4.毛泽东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A. 地球表面任何地区B. 回归线地区C. 两极地区D. 赤道地区5.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A. 5.1亿平方千米B. 5.1亿千米C. 5.1亿立方千米D. 5.11平方千米6.“咸蛋超人”住在30°S,60°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决定“遁地”前去。
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
“咸蛋超人”“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 .40000千米 D.12742千米二、综合题1.读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半径,B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半径;A________ (大于、小于)B,因此,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球体。
(2)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 ,长约________ 千米。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习题含答案详解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是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3.拨动地球仪,地球转动所围绕的轴称为,该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地球的和。
二、选择题4.世界上首次完成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的是()A.马可•波罗B.郑和C.麦哲伦船队D.哥伦布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B.所有纬线和经线的长度都相等C.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6.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B.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分明C.站得高,看得远D.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7.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8.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是圆形②地球是球体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④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5.1万千米。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9.有关地轴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地轴地球无法转动B.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点C.指示地球南北方向的直线D.凡穿过地心又连接地面两点的轴都可称为地轴10.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11.面对地球仪(如图所示),拨动它自西向东转动,你所观察到的地理现象中,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都是相互平行的圆B.热带所跨纬度范围的度数为45°C.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D.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距离相等三、解答题12.生活中哪些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13.读“地球仪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①表示,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最北端的叫,最南端的叫.(2)代号②表示的是线,它指示方向,最长的一条叫.14.将下列各项的代码填写在图中相应的地方上。
商务星球版初一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同步练习

商务星球版初一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71千米 B.40000千米 C.5460千米 D.7000千米2.地球的形状是一个()A.正圆球B.椭球C.圆形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3.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的是()A.月食照片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 B.地球卫星照片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4.假如你沿着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若每天走50千米,需要行走()A.80天B.800天C.1200天D.8000天5.秦老师在自己的博客里上传了《地球的面貌》的课件,学生们扫瞄了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哪位学生的说法有误()A.玲玲: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B.贝贝: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C.齐齐:地球仪是人们依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D.芳芳:只用纬度就能够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6.地球表面积约()A. 5.1亿千米2B. 6.1亿千米2C. 5.0亿千米2D.7.1亿千米27.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浑天说”到“盖天说”到“地球是球体”的过程B.地球是一个海洋面积占5.1亿平方千米的不规则球体C.人类通过地球卫星照片认识了地球的真实形状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是对地球海陆分布最精确的描述8.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通过了漫长和艰辛的探究过程,下列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发觉新大陆B.人造卫星上天拍照到地球的照片C.麦哲伦环球航行D.观看日食9.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的远 C.日全食 D.水往低处流10.下列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点如棋局 D.地球是个正球体二、综合题11.读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半径,B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半径;A________(大于、小于)B,因此,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2)C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_______,长约________千米.(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约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印度人认为支撑世界的是站在巨龟上的大象,而巨龟又是站在蛇上的.古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材料二类首次环球航行示意图.(1)材料一中,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正确?请分析缘故.(2)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________ .该船队从西班牙动身,第一进入________洋,绕过A洲南端进入______ __洋,1521年到达________群岛,艰巨地横渡________洋,再通过B洲南端的________ ,最终回到了西班牙,此次航行方向一直是向_______ _(西、东),途中通过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的次数是________次。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练习含答案详解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读下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2.关于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的是A.地球的极半径6371千米B.地球赤道半径4万千米C.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D.地球表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3.关于地球的形状,汉代科学家张衡的观点是A.盖天说B.新盖天说C.浑天说D.平面说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③所示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5.以下选项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B.登高可以望远C.月食时,地球的影子D.太阳的东升西落6.如果说地球是一个“巨人”,那么这个“巨人”的腰围是()A.6371千米B.5.1亿千米C.8万千米D.4万千米7.15.【最新】8月8日凌晨,我国多地上演月偏食天文景观。
“如图”中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些地理现象的证据( )A.地球的大小B.地球的形状C.月球的形状D.海洋的潮汐8.下列对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标准的球体B.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C.非常不规则的球体D.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9.“坐地日行八万里”适用于()A.极地地区B.赤道附近C.回归线附近D.极圈附近10.家住北极的咸蛋超人有一天去拜访住在南极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A.2万千米B.4万千米C.6371千米D.12742千米11.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课程表中有一门新的课程——地理课。
那么,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我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便于学习和掌握电脑技术B.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D.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1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57千米B.6371千米C.6370千米D.6378千米二、解答题13.阅读地图和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资料1资料2:在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Magellan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习题
一、基础题
1.下列自然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①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②水往低处流
③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④太阳东升西落
⑤站得高,看得远⑥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
⑦日食时,日面上出现弧形阴影⑧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⑧
C、②④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正确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是()
A、地球的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
B、地球平均半径为4万千米
C、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3.麦哲伦船队航行的路线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4.地球的形状是()
A不规则的球体B、扁球体C、正球体D、椭圆球体
5.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
A 一样长
B 不可比较
C 前者长于后者
D 后者长于前者
6.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平的
B 地球是一只倒扣的盘子
C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二、综合题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所示的现象。
原因是 (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在海边看从远方的船,总是先看到()
A. 船尾
B.船头
C. 船身
D.桅杆
3.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 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天圆地方
C.月食
D. 地球卫星照片
4.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测量证明,地球是两极_____、赤道______的不规则的_____体,表面积为_______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 千米。
三、提高题
1.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那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动.麦哲伦船队离开欧洲后,依次经过的大洋和大洲是:洲(出发地)、洋、洋、洋,最后又回到了洋,抵达他们的出发地洲。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B
2. D
3. C
4. A
5. D
解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
6. D
二、综合题
1. A
解析:观察图示可知,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 D
3. A
4.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测量证明,地球是两极略扁__、赤道 _略鼓__的不规则的_球_体,表面积为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_4万千米。
三、提高题
1. 欧;大西;太平;印度;大西;欧。
解析:在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那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动.麦哲伦船队离开欧洲后,依次经过的大洋和大洲是: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了大西洋,抵达他们的出发地欧洲.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欧;大西;太平;印度;大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