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养活性污泥处理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

% 污泥有机成分 污泥体积指数(mL/g)
90.1 (1.6)
178.3 (11.1)
80.9 (1.4)
104.8 (8.1)
60.6 (3.2)
32.4 (4.5)
57.6 (4.2)
34.4 (5.0)
74.1 (2.A2R)-ngwtt-c
40.4 (158.2)
第18页,共6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SVI (mL /g)
不同剪切力作用下形成的
好氧颗粒污泥的外部形态
0.3 cm/s 上升气流速度
1.2 cm/s 上升气流速度
2.4 cm/s 上升气流速度
3.6 cm/s 上升气流速度 AR-ngwtt-c
31
第31页,共6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不同控制泥龄下形成的 好氧颗粒污泥的外部形态
在不同水力剪切力下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
Size (mm)
0.5 0.4 0.3 0.2 0.1
0 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0
➢ 不同表面上升气流速度下污泥尺寸和污
泥体积指数(SVI)随时间的演化。 ➢ 颗粒污泥只能在相当于表面上升气流
速度大于0.3 cm/s时的剪切力下形成,并在 相当于表面上升气流速度大于1.2 cm/s时的 剪切力作用下维持稳定。
25
第25页,共6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一些因素
AR-ngwtt-c
26
第26页,共6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 底物组成: 对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不敏感 ➢ 有机负荷率: 对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不敏感
➢ 水力剪切力: 较高的剪切力有利于具有紧凑结构的颗粒形成 ➢ 沉降时间: 较短的沉降时间有利于颗粒形成 ➢ 泥龄:维持系统一定泥龄(MCRT)对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稳定性非常关键 ➢ 水力停留时间: 应选择一个恰当的水力停留时间(HRT) ➢ 好氧营养匮乏: 每个周期内在一定时段的营养匮乏期有利于颗粒的形成和稳定
好氧池污泥最常见问题

1、营养剂的投加〔1〕生物池营养物的投加BOD5:N:P比可为 100:5:1。
其中 N 元素可以选择尿素, P 元素可以选择工业磷酸二氢钾,都可以采取干投。
〔2〕投加尿素,按100m3 污水中 10KG的投加量,投加磷酸二氢钾,按 100m3 污水中 5KG的投加量。
〔最好投加位置在水解酸化出水口处 ,或污泥选择区 )(3)由于在生产污水中含有一定的氮源,所以在污水处理工程正常运行后可适当减少尿素的添加;磷盐的添加必须持之以恒。
2、水中的复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3、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复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
高锰酸钾〔 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拟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比照拟值及清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时,可以采用。
重铬酸钾〔 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废水监测中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4、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
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
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 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 pH 值降低。
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 降低,造成系统腐蚀。
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
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 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 COD〔KMnO4法〕 >5mg/L 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5、COD:化学需氧量。
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复原性物质的量。
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2)》(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1301姓名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六年5月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活性污泥指标的测定: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测定MLSS,SV30,SVI并镜检;2、小型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准备:3L反应器1个,曝气系统一套,葡萄糖或乙酸钠模拟废水(自配);3、接种: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活性污泥菌种(MLSS为3g/L);4、培养:配制污泥培养营养液,COD值自选,加入到活性污泥菌种中,反应器中加水至体积为3L。
计算负荷,溶解氧值自定(第一天);5、测定活性污泥指标及有机物去除率,沉淀,排水1.5L(或排泥维持MLSS稳定),加入营养液1.5L (COD值自选),曝气,溶解氧自定(第二天);6、测定活性污泥指标及有机物去除率(第三天);要求:维持MLSS稳定(3g/L),不发生污泥膨胀,测定实际污泥增长量,计算污泥泥龄;五、实验记录及原始数据取样体积为100ml第一天原水(添加营养液后)COD(经测定)为406.7mg/L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504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1.03g时间 1 3 5 10 15 20 30V 98.0 72.4 62.9 49.3 41.5 38.0 31.5坩埚14.3325g 坩埚及残余物14.5318g污泥均匀分散视野范围内,污泥之间相互粘结,呈现菌胶团状,活性污泥在菌胶团之间摆动鞭毛游动,游动之时吃有机物,游动速度较快,体积变大,改变观察区域,不同形状的微生物都在进食。
第二天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49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0.76g硫酸亚铁铵浓度测定序号 1 2 3 平均值用量(硫酸亚铁铵)18.68 18.65 18.70 18.677C硫酸亚铁铵=0.0535MCOD的测定项目空白空白水样水样用量18.53 18.70 17.70 17.30时间 1 3 5 10 15 20 30V 85.6 39.8 31.2 24.9 21.5 19.9 18.7原水(经过一天碳化)为95.87mg/L原水(添加营养液后)COD (经测定)为432.3mg/L第三天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49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0.78gC 硫酸亚铁铵=0.0578M COD 的测定项目 空白 空白 水样 水样 用量 17.2517.316.716.7所以空白用量为17.28ml;水样16.7ml累枝虫(第三天) 盖纤虫(第三天)时间 1 3 5 10 15 20 30 V78.047.538.529.024.521.518.5微生物在菌胶团之间游动,但是上图左边的微生物体积巨大,体内的两个核(形如液泡)也在运动,前进进食六、数据处理及结论第一天MLSS和MLVSS代表的是污泥浓度的宏观指标,不能完全代表污泥中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的浓度;但其测定方便,且可以满足评价污泥量的工程要求,作为设计参数。
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原理

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原理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氧化等一系列生物和化学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低污染物。
具体来说,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污水进入活性污泥接触氧化池: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中含有活性污泥和氧气。
在接触氧化池中,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微生物吸附并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2.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活性污泥中的厌氧和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厌氧微生物主要降解有机物的可生化部分,将其转化为有机酸和酒精等无害物质;好氧微生物则进一步降解有机酸和酒精等无害物质,将其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 携带氧气氧化氨氮: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还可将污水中的氨氮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硝酸盐氮。
此过程称为硝化作用,其中产生的硝酸盐可进一步被好氧微生物氧化为亚硝酸盐。
4. 利用亚硝酸盐氮进行反硝化:接着,亚硝酸盐氮可由厌氧微生物进一步转化为氮气。
这个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通过此过程,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使得氮物质从污水中去除。
5. 捕捉和沉降污泥: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污水中的降解过程中会增殖,形成较重的生物颗粒,即污泥。
通过设备的设置和污水的停留时间,使污泥在水中沉降下来。
6. 处理剩余污泥:处理剩余污泥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包括浓缩、脱水、消化等过程,最终得到固体污泥和液体排出物。
固体污泥可进一步进行处理或处理成有机肥料,液体排出物则经过再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原理是基于微生物的降解和转化作用,通过一系列生物和化学反应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低污染物。
污水处理技术之活性污泥的培养

一、活性污泥投加1、接种前准备:菌种培养构筑物的选择:方便操作,有曝气装置,有搅拌,利于加菌种、进原水或营养液的构筑物。
菌种在投加时,方案设定应根据现场具备的条件综合考虑。
如场地、施工、运输车辆、临时电源、临时泵及管道、水枪、高差、过滤等因素。
菌种的粉碎对于压缩污泥应考虑污泥的粉碎问题,应根据现场的条件确定粉碎方法。
粉碎方法选择的顺序为水枪——泵循环+滤网冲击——曝气、搅拌。
2、接种量的多少: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水量的8-10%,否则,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5%。
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常启动。
3、污泥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接种污泥且按此顺序确定优先级。
1、同类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2、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3、其它不同类污水站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4、河流或湖泊底部污泥;5、粪便污泥上清液。
二、活性污泥启动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讲,在低于20℃的条件下,接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
因此,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浓缩污泥),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为10﹪(浓缩污泥,干污泥为8%),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
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气期间不进水)7天后,检查处理效果,在确定微生物生化条件正常时,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温明显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艺才能正常启动。
三、污泥驯化污泥驯化应遵循的原则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精心控制的。
污泥驯化的方法与技巧如果培养期间加入的主要是生活污水,这个时候逐步降低生活污水的加入量,并逐步增加原水的进水量,每次增加的进水量为设计进水量的5~10%,每增加一次应稳定2~3个周期或2天左右,发现系统内或出水指标上升应继续维持本次进水量,直至出水指标稳定,如出水指标一直上升,应暂停进水,待指标恢复正常后,进水量应稍微减少,或略大于上周期进水量。
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

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养殖厂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其废水排放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常用的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之一。
该工艺通过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作为底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其降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此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投资费用较低等优点。
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通过将污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菌群在缺氧的环境下分解有机废料,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厌氧消化法能有效减少排放污泥的量,具有污泥处理归利、能源回收等优点。
3. 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一种天然的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通过种植某些具有良好吸附、吸收能力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吸附到植物体内,通过植物的生物学反应和土壤微生物转化将其降解分解,达到治理养殖厂废水的目的。
植物修复法具有技术简单、成本较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4. 液体氧处理法液体氧处理法是一种高效的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通过在流动水体中添加含有高浓度氧气的液体氧,强化溶解氧的供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从而促进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液体氧处理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质量好等优点,但是其成本较高,需要较高水平的维护和运行。
总结起来,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植物修复法和液体氧处理法等。
不同的工艺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污水处理。
养殖厂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常用方法:一、好氧段活性污泥培养1.自然培养:(1)间歇培养:间歇培养是让污泥在曝气池中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
在开始阶段,由于污泥较少,所以曝气量相对较低,随着污泥量的增加,曝气量也逐渐增大。
到了培养后期,随着剩余污泥排放的减少,曝气量也减少。
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池容和曝气设备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污泥浓度。
(2)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是指污水进入曝气池后,不间断地曝气,让污泥在曝气池中保持一定的浓度。
由于连续培养中污泥的浓度较高,所以可以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
但同时,由于需要保持持续的曝气,所以对曝气设备的要求较高。
接种培养:接种培养是指向曝气池中添加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经过浓缩的生物量。
这种方式可以加快污泥的培养速度,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菌种和合适的接种量。
2.注意事项:(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污泥的性质变化,如SV、MLSS 等指标。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曝气量,避免过度曝气导致污泥老化或沉淀。
(3)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以保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
二、厌氧段活性污泥培养1.接种培养:与好氧段的接种培养类似,厌氧段的接种培养也是向消化池中添加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或经过浓缩的生物量。
2.逐步培养:逐步培养是指通过控制进水水质、流量和反应条件等因素,逐步增加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负荷,使厌氧消化反应器逐步适应不同的有机物组成和浓度。
通过逐步培养,可以逐渐提高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3.注意事项:(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进水的有机物浓度和种类,避免过多的有机物进入消化池导致酸化现象的发生。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消化池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厌氧消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3)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以保持消化池中的污泥浓度和处理效率。
养殖场污水处理解决方案

养殖场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养殖场是生产农畜产品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物,如果不得当地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养殖场污水处理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案。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重要性:1. 减少水污染:养殖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病原体,如果直接排放入水体,将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和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
2. 防止气候变化:养殖场排放的废气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有直接影响,适当的污水处理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 保护生物多样性:未经处理的养殖场废水和废物,容易造成周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对周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解决方案:1. 分离系统:推行分离养殖,将养殖场的粪便和废水分离收集处理,减少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便于后续处理。
2. 控制生物负荷:合理控制养殖数量,避免饲养密度过高,减少废水和废物的产生量。
3. 生物处理:通过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等生物处理方法,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废水的污染物含量。
4. 植物处理:植物具有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等植物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净化废水。
5. 物理处理:采用沉淀、过滤等物理处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提高废水水质。
6. 高效过滤:可以使用微生物滤池、河流堤防等高效过滤设备,过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7. 灌溉利用:养殖场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实现资源化利用。
8. 循环利用:将经过处理的养殖废水和污泥进一步加工,生产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9. 监测和管理:建立监测系统,定期对养殖场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挑战:1. 经济成本:建设和运行废水处理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养殖场可能难以承担这样的经济压力。
2. 技术问题:养殖场污水处理技术需要专业的知识与经验,如果缺乏人员和技术支持,可能无法很好地处理废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两段高温好氧/中温厌氧消化(Aer-TAnM)工艺
Aer-TAnM流程图
显著提高对病原菌的去除率;总停留时间短,VSS去除率和产气量都 有所提高,但该工艺尚处实验阶段,其中的一些机理尚未清楚。
谢谢观看
3.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ATAD)
原理:利用高温环境下生长的嗜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细胞的死亡、水解、生物合成等), 达到降解有机物、灭活病源菌的作用。
ATAD工艺流程图
对病原菌的杀灭效果好;能耗低,脱水性能可能优于CAD及A/AD。泡沫问题;新 工艺,经验少;动力费用高;需增加浓缩工序;进泥应含有足够的可降解固体。
2.缺氧/好氧消化工艺(A/AD)
A/AD工艺流程图
污泥首先进入厌氧池,发生反硝化反应,产生一定的碱度;然后进入曝气池进行曝 气,发生硝化反应,需要消耗一定的碱度,此时利用污泥在缺氧区发生的反硝化反应 产生的碱度正好可以补偿该段所消耗的碱度,因此,污泥在曝气池中的pH值可保持在 7左右;最后,经消化后一部分污泥进入沉淀池沉淀排出,另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段,以提 供缺氧段发生的反硝化所需要的硝酸盐。
王丹丹
原理
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机体的内源代谢过程。通过曝气充入氧气,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机体自身氧化分解 , 转化为二氧化碳、水 和氨气等,使污泥得到稳定。
C5H7 NO2 5O2 5CO2 NH3 2H2O
目录
1
2 3பைடு நூலகம்4
传统好氧消化工艺(CAD)
缺氧/好氧消化工艺
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 (ATAD) 两段高温好氧/中温厌氧消 化(Aer-TAnM)工艺
1.传统好氧消化工艺(CAD)
原理:通过曝气使微生物在进入内源呼吸期后进行自身氧化,从而使污泥减量。
规模较大污水处理厂
(1)连续进泥工艺流程
规模较小污水处理厂
(2)间歇进泥工艺流程
CAD工艺特点:
具有工艺成熟、机械设备简单、操作运行简单、基建 费用低等优点,但需氧量很大,需长时间连续曝气,所以运行 费用较高。而且CAD工艺易受气温影响,在低温时对病原菌 的灭活能力较低。另外,CAD工艺会发生硝化反应,消耗碱 度,使得pH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