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合集下载

批评学生艺术

批评学生艺术

试论批评学生的艺术批评教育学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教师讲究科学性,也要求讲究艺术性。

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是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

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

但事物总是辩证的。

“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

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若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

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

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

一、批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和信任,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

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

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如果批评的时候没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是表情呆板、态度生硬、语言过激,再加上盛气凌人的气势,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压力,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

适当批评,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放松、自我行为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不恰当的批评教育会产生副作用,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浅谈表扬与批评小学生的艺术

浅谈表扬与批评小学生的艺术

浅谈表扬与批评小学生的艺术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表扬和批评是教师们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批评则可以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促进他们的成长。

要做到恰到好处地表扬和批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表扬与批评进行一些探讨。

表扬对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表扬可以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可以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巧妙地运用表扬的手法。

夸奖要真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和善意。

在表扬的也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分夸大,以免让学生产生虚荣心,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批评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改正。

在进行批评时,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苛刻,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改进的方法。

批评要注重及时性,不能过分迁延,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表扬和批评是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教师在进行表扬和批评时,应该注重方法和技巧,要真诚、及时、适度地表扬和批评学生,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希望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运用好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予以制止并帮助其改正,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个必可少的环节。

但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教育效果,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方式主要有:1、一针见血式。

部分学生犯了错误很难自我认识,而且性情固执,不愿意认识和改正错误。

对这类学生的批评,不要含糊其辞,应把错误直截了当的指出来,使批评富于针对性,从而达到快速教育的目的。

2、启发暗示式。

对于不易接受“一针见血”式批评且缺点错误又不十分严重的学生,应该采取启发、暗示、诱导的方式,用委婉的言语达到批评的目的。

3、点到为止式。

对于自尊心很强、自觉性和悟性较高的学生,批评尽量不用激烈的言辞,也不能喋喋不休,只须指出问题,指出危害性,点到为止。

4、鼓励批评式。

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5、春风化雨式。

通过促膝谈心,在双向交流中,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

此法回避了大庭广众面前对学生的批评,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意识。

在谈话中,教师应表情自然、态度温和、富有人情味,应说理充分、语言确切、恰如其分,不夸张、不上纲、不讽刺、不挖苦,当然也要不护短,教育要深刻。

虽不声色俱厉,却能触及心灵。

6、幽默风趣式。

批评学生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用富有趣味、令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言语,来引发学生的深思,激发起深深的内疚和进取的驱动力。

在轻松的气氛或笑声中,从幽默含蓄的批评中,让学生知错明理、自我谴责。

当然,幽默含蓄不等于讽刺挖苦,应该让学生在幽默的交谈中体验到教师的爱。

浅谈中职教育中批评学生的艺术

浅谈中职教育中批评学生的艺术

浅谈中职教育中批评学生的艺术◆陈荣惠【摘熏】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农个方面探讨了在中职教育中批评学生的艺术。

【关键词】中职教育掘评艺术俗话说“良药游口、忠言逆蝉”,批评总是不太受人们的欢迎,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却是使用批评最频繁的人。

尤其怒在我们中职教育、成人教商的学校里,大部分攀生年龄馕犬,骞一定的鼓会阕舞,蠢对学生大量戆镂潺言行,怎样使用批评才能打开学缴紧闭的心靡,使之幡然悔悟、使之。

心巾点头”、使之“去己乏短”7作为班主任老师是番曾仔细斟酌批评的时机、批评时的语言、表达穷式、地点场金,是否曾讲究毖译的艺术睨?下蠢我就囱己A颦来魏褒主绦工作实践谈A赢俸会。

一、用沉默来赍备顾对学生的不良表现,老师如面露不悦,腻沉默不语。

就会给学生造成~零誊,》瑾蘸走,使乏矮蘩裂老舜凌;》翁不瀵稳奏备。

这秘笼声弱爨译胃淡达到“此时无声胜肖声”的效粜。

如上班课或团课时,班主任老师正讲着。

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说话或交头接耳,老师可突然中断讲话.沉默一会儿,使擎嫩蓉型气氛髯样,进而停业说话或徽小动佟。

这样不仪避免7和学楚豹燕褥冲突,而基节约谦耋时闻,起到事半功嵇的功效。

三、心理换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怒二者作戈完整熬入之淘豹瑾簿毒沟透。

老簿擞译还要强调夺理。

要教弯好这些学生。

鞭需要例造一种能体验对方的心理感受的情境,使他们逐渐取得心理上的平衡。

有的学生不请假私自外出。

晚上没返校。

丽且还没回家,后来回校后媳没固我说骥蠖漫,我找到缝询潮馕漫,德低蓑笑准备挨谣器,篷我涅和地瓣谴说:“如果我是铱,不管是什么涿因,应该向澎师请假,晚上既不回校又没回家,更应该向老师说明情况。

免得家长和班生任担心。

”他在那儿低头不语,我又说:。

再退一步说,如果我是你,回校麟应立刻找老师说明整个憾况,承诀镶误,求缮澎簿的谅簿,像谀为怎样?”老癖,我锾了,驳鑫有事一定向你报告请假。

”他轻声地说。

如果我是你”,这是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的用语,用这种方式瀵惩鬟专孚,会熬残意惑不弱豹效果。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批评学生的艺术“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

在批评中,教师要明确批评学生的目的,要讲究艺术,视批评为学生成长中的一剂良药。

1、先表扬后批评:在批评前,教师要找到犯错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指出其问题.这样,犯错学生往往易于接受批评。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批评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教师要以关爱学生的目的出发,对学生要和蔼可亲,语气温和;要平等商讨,消除对抗;要正确引导,多加鼓励和希望;要注意语言分寸,留有余地;要换位思考,切忌讽刺挖苦,枉下结论。

3、刚柔相济,把握火候:教师要准确掌握犯错学生的个性和错误的性质,恰当地选择批评时犯错学生的态度。

如果犯错学生是无理取闹,明知顾犯,屡犯不改,不妨采取先严厉的批评,这样能“杀一儆百”,然后讲清道理,最后和颜悦色地提出希望,这种方法容易被犯错学生接受。

4、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情感变化,批评要适时适度。

在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态度和心理变化,要根据其态度与心理变化而适时调整批评的策略,不能将准备好的方式、方法和语言一成不变地进行下去。

要以变应变,灵活准确地把握批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批评取得最佳效果。

5、要注意批语的语言艺术:同样的批评,语言的艺术风格不同。

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的。

教师在批评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风趣的批评语言能给犯错的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心理氛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趣幽默的批评语言艺术其实是取难掌握的,这不但需要教师要以事实为基础,还需要教师要把握运用的恰当时机,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总之,批评学生的艺术远比表扬学生的方法难以掌握,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适事、适人、适时、适度、适情。

在批评学生前,一定要冷静,压住自己的脾气,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场合,讲究批评的艺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批评有法,而无定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讨的教育艺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一、表扬的艺术1、及时、真诚、具体对学生的表扬应当及时进行,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注和肯定。

表扬要真诚,要发自内心,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意。

表扬要具体,不能一味地用“好”、“棒”等笼统的词语,而是要具体指出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你这次的作文写得非常好,各个方面都很出色”。

2、鼓励、激励、引导在表扬学生的还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激励,让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感到自豪和满足。

表扬也要具有引导性,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以及如何继续保持和提高这种优秀的表现。

3、平等、公正、全面在进行表扬时,要做到平等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

表扬也应当是全面的,不仅仅要看到学生的学业表现,还要看到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努力和表现。

二、批评的艺术1、缓和、耐心、理性在进行批评的时候,要做到态度缓和,不要情绪化,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耐心和理性。

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受到攻击和打击。

2、适度、恰当、合理在进行批评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容。

批评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改正错误的必要性。

要用合理的方法和理由进行批评,让学生不觉得批评是不公平或者无理取闹。

3、疏导、引导、改进在进行批评的还要进行疏导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改进的必要性。

要告诉他们如何改进,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三、表扬与批评的配比班主任在进行表扬与批评时,要做到合理配比,既要表扬学生的优点和优秀表现,又要批评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这样做既能够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和努力,又能够引导他们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表现来决定表扬与批评的比例,不能一刀切地对所有学生进行相同的表扬和批评。

四、总结班主任表扬与批评的艺术需要综合运用情感、理性、技巧等多种因素,要做到及时、真诚、具体的表扬,鼓励、激励、引导学生,缓和、耐心、理性的批评,适度、恰当、合理的批评,以及疏导、引导、改进的批评。

批评学生的原则与艺术

批评学生的原则与艺术
育是不完整 的教 育。教育学生免不 了批评 , 但不少教 师对批评 又 拿 捏不 准 , 往往使 批评成 了学生 与你对立 的理 由 , 最终把 师生 关
二、 批 评 的方 式 1 . 诚 恳 的批 评
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学生 , 要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 信 任感 , 愿 意
创建师生和谐的共识平 台。 教师要付 出真诚 的关爱 , 激 系弄僵 。那 么 , 如何在批评学生时做到既保全学生 的 自尊心 , 让 他 和你交流。 起学生 内心强烈的感激之情时委婉 诚恳地提 出劝告和希望 , 学生 们 心悦 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 , 又净化他们 的灵魂 呢?
( Z 2 ) .
( 作者 单位 江苏省 张 家港 高级 中学 )

1 81—
理上产 生不 满。教师能否公正 、 公 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 将直接关 风细雨 , 滋润着学生干涸 的心 田, 它更是一只号角 , 促人不断奋进 。 系到批 评教 育学生所达到的效果。
( 作 者单位
吉林省 通化 县 西江镇 学校 )
要眼、 耳、 手、 脑并用 , 因此可使大脑接受 多种器 官的综合刺激 , 从 有错题 。将 他们 的错 题收集起来 加 以分析 , 就会发现他们错 的大 而加 深对教师讲授 内容的理解 、 掌握和记忆 。所 以对学 困生而言 多是 由于同一个 知识 点不会导致的 , 这 次错了 , 也 改正 了, 但 下次


批 评 应遵 循 的 原 则
就很容易接 受并付诸行动 。
2 . 用 沉默来责备
1 . 实事求 是 教 师在批评 学生时 , 要 实事求 是 , 就事论 事 。有针对 性地 批 评, 不 能 借题 发 挥或 夸 大事 实 ; 不 能 把学 生 在无 意 中所 犯 的 一 次错误 定 论为 一贯 的 ; 不 能把 学生 出现 的小 错误 无 限地上 纲 上 线 地 去认 识 。这种 借 题发 挥 、 小 题 大做 的批 评 方 式 , 只能 引起

浅谈表扬与批评小学生的艺术

浅谈表扬与批评小学生的艺术

浅谈表扬与批评小学生的艺术1. 引言1.1 引言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表扬与批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表扬和批评更显得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外界评价和认可有着敏感的情绪体验。

如何巧妙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更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表扬不仅是对学生取得成绩的认可和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和鼓励。

适时的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而批评则是对学生行为及学习成绩的一种正面指导和引导,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身不足,进而改进和完善。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分别探讨表扬的重要性、表扬的方式、批评的合理性、批评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表扬与批评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加深对于表扬与批评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为教师家长提供一些有效的实践方法和策略。

至此结束。

2. 正文2.1 表扬的重要性表扬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表扬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被肯定和尊重,从而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和做好自己。

表扬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支持,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氛围。

表扬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表扬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部分结束。

2.2 表扬的方式表扬是一种能够激励孩子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方式,但表扬的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表扬方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真诚和鼓励,进而产生积极的反馈。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表扬方式:1.具体而真诚的表扬:表扬时要具体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而不是简单地说“你表现得很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作者:司徒绍津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4期
摘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有时付出大量精力却收获甚微。

因此,在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纷至沓来的问题时,班主任如能妥善、细致、艺术地进行处理,相信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批评;方法;艺术
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因此,相应的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行为劝导学生、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对学生的错误、匮乏的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其根本的目的是触动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层次反省,使学生扬起改正缺点和错误的风帆,提升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迈入健康向上的人生轨道。

可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常出现“危言逆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认真忖度学生的心理,未能把握批评学生的技巧,措辞过于生硬,出现师生严重对立的状况,导致“药轻则无效,药重则伤人”的后果。

倘若老师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妥善、恰当、艺术地进行批评,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批评真正成为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

本人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觉得以下几种批评方法教育效果显著。

一、动之以情的批评
人是有感情的,所有批评都需要情感去滋润,倘若只是一味枯燥说教,学生只会置若罔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入情入理、因势利导、情理兼顾的批评语言,才是苦口良药,如和畅惠风温暖人心,使学生喜闻乐见。

老师的批评教育语言如以情感为载体,就会像钥匙,能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像航灯,能照亮学生航行的方向;像细雨,能滋润净化学生的心田。

曾记得有段时间,学生用橡皮筋弹射纸火箭,搞得课室乱七八糟,学校大动干戈也未能制止。

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的时间,故意弹射一架纸火箭到某一位同学的桌上,学生瞠目结舌地望着我,教室里充斥着异样的气氛。

见此情景,我微笑着说:“这架纸火箭颇为英俊挺拔,但可惜,它的辉煌人生也太短暂了。

”教室里洋溢出欢乐的笑声。

我接着说:“同学们现在学习压力较大,生活既紧张又单调,的确是苦不堪言。

为了缓解压力,大家适当玩一下游戏还是可以的。

我给个建议:下课后,你们可以带上自制的纸火箭到操场上去欢蹦乱跳,尽情地放飞。

上课铃一响,再紧急‘返航’,将你们的纸火箭完整带回。

这样,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不碍校容观瞻,也没有什么安全隐患,还可以替你们节约一笔开支,大家认为如何?”同学们拍
手赞成,教室里再次响起一连串的笑声。

这之后,屡禁不止的弹射纸火箭现象在班上就销声匿迹了。

在周记里,不少学生流露出很欣赏我的这种处理方式,说我真心理解他们,理解他们学习艰难、学习紧张、学习乏味,理解他们需要调节、需要放松、需要趣味。

这个事件使我明白“硬攻不如软取”。

风趣幽默、因势利导、动之以情的批评话语,能促进学生自我否定,接受批评。

这是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批评教育方式。

二、带表扬的批评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人类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听誉美之词。

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尤其屡屡犯错的学生,他们有倔强的个性,甚至有些心灵扭曲,极盼老师表扬。

倘若老师喋喋不休地批评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慢慢地形成自卑心理,做错了事也不愿意接受批评,渐渐地走向了极端。

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用包容代替训斥,采用委婉的批评,教育效果势必事半功倍。

如几位学生互相讥笑、挖苦之后,他们同时找我主持正义。

我耐心听完他们的申诉后,向他们指出:“你们这样做是不文明的,但你们主动找老师评理,说明你们懂得迷途知返,还是讲理之人,还想学好……”几位学生听了,深感惭愧,双方都诚恳地承认了错误。

这种带表扬的批评尤其适合对有强烈自尊心的同学和后进生的批评教育。

三、无声胜有声的批评
经常违反纪律犯错误的学生大都是聪明伶俐又调皮的学生,他们违纪有时仅仅是好玩或者是想引起注意,而不是故意的。

所以,教师遇事要冷静分析、深思熟虑,切忌不假思索、妄下结论地指责学生或发表滔滔不绝的说理,这样会刺激学生敏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或做鬼脸、装无赖,摆出一副“我就是这样,谁怕谁”的样子,或机灵地顶撞老师,伺机寻找老师批评话语的毛病予以反讥,使老师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还出现“黔驴技穷”下不了台的现象,有损教师形象和尊严。

相反如果老师相机行事,采用沉默的方法来冷处理,然后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关键,全面分析、辩证处理,使用恰当、艺术的教育方法,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避免师生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刺穿了学生心理防卫的盾牌,使学生捉摸不透老师的心理,背上了思想包袱而主动找机会向老师承认错误。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男孩,他的毛病就是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有事没事地闲说个没完没了,多次批评教育均收效不大。

于是,我换了个教育法子,多次在他张口说闲话的时候冷眼瞪他,下课后把他带到办公室,不跟他说话,也不叫他写检讨之类的悔过书。

经过十多分钟的冷处理,他渐渐按捺不住想一探究竟的心理,低声叫唤我:“老师……”我还是不理睬他,只是装作很生气地瞪了他一眼。

他缓缓地低下了头,细声软语地说:“老师,你怎么一声不响了?不骂我了吗?难道我真的无药可救了?老师,您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我知道时机已到,便语重心长地跟他细说课堂安静以及专心听课的重要性。

经过这次别出心裁的批评,那个男孩奇迹般地逐渐改正了缺点,并自愿担任课
堂纪律监督员。

我深深觉得,有时对待违纪学生采用“无声胜有声”的冷处理艺术教育方法,远比常规教育方法收效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对比式的批评
对比式批评是借助某些客观形象,运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批评,使被批评者感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从而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所认知。

这种方式适用于经历浅、自我觉悟和自我意识稍差、易感化的学生。

如在课堂上,有学生精神涣散,不专心听讲,老师不必大动肝火、怒目圆睁地批评他。

可适当转移对象,对另一位认真听讲的学生大加表扬。

开小差的学生听了,就会下意识地改正,把发散的思维重新集中。

这种寓贬于褒的对比式批评,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易于让学生接受,教育效果也理想。

五、巧设台阶,善于诱导
美国西点军校有句格言:“没有任何借口。

”这是西点军校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人在犯错误时往往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开脱,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从而使自己步出尴尬之境。

若这种开脱方式是由他人所提供的,即此时下台阶是由他人所铺设的,其效果远胜于自我解脱。

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如做错了事,教师应从维护其自尊心、培养其自信心的角度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为他们巧设台阶,引导他们改正缺点,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我走进教室门口的时候,发现有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着什么,一见到我进来便一阵风似地散开了,我仔细一看,发现我的名字被大而潦草地写在黑板上。

我当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面对几十双眼睛幽默地说:“今天我发现我们班里多了几位爱好书法的同学,嗯!字写得不错,有些功底。

我们可是同道中人,可否交交朋友,一起来研究研究,共同提高,怎样?”“但是,我不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浪费班里的资源,也不喜欢乱写别人的名字,那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以后记住。

”通情达理、平易近人的话语回响在学生的心田。

放学后,那几位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向我承认了错误,我因势利导教育了他们,并把有关书法及其他有意义的书籍借给了他们。

他们对我很是感激,尤其是那位书写我“大名”的学生更是热泪盈眶。

这种为学生巧设梯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给学生巧设梯子,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犯错充耳不闻、妥协退让,而是用更巧妙的手段,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触动学生的神经,引发自爱,化解矛盾,走出困境,从而踔厉风发、昂首阔步前进。

六、寓批评于鼓励中
作为班主任,周记成了我与学生联系的纽带,在大量阅读周记时,我发现一部分比较自卑的后进生,他们在家里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鼓励,听到的多是家长的唠叨,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歧视,以至于他们那可怜的自尊也被剥夺,班主任假如再对他们加以指责,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就要求班主任批评要有分寸,寓批评于鼓励之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如我班有个学生的周记里常笼罩着深深的自卑情绪,当他流露出自卑时,我常在他周记里写上含而不露的批评性警句。

如“除了人格以外,人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

当他没完成作业时,我常在他作业本里写上“你为什么不把作业做完呢?照这
样下去,你永远得不到优”等寓批评于鼓励中的语句。

之后,我常寻找时机与他谈心,有意识地端正他那被扭曲的心灵。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位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写作积极性也提高了,由一周“两记”变成了“日日记”,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总之,教无定法,批评的方法多种多样。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性格各不相同,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深思熟虑,要因人而异采取恰当的方法,以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便能使受教育者如沐春风,若尝甘醴,使灵与感都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石义堂.从滥用到缺席:批评在教育中的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2005(1).
[2]刘承.批评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
编辑郭小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