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

《身体的结构》教案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

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

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组动物图片,等会看的时候如果有你认识的,可以轻声说出它们的名字。(课件)

你对刚才哪个动物印象比较深,简单说说它的特点!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一个更重要的对象,就是我们人的身体。那么你了解哪些关于人体的知识呢?的确我们还没有认真地研究过身体,那就从身体的结构开始吧。(板书课题)

1、首先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些什么?当然我们需要在身上仔细地找一找,所以每个组需要一位同学当模特,大家一起找。请注意,必须真实在身上找到的才能算,但也要尽可能地轻声。清楚了吗?好,开始!

刚才的观察很认真,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找到了哪几个部分的?(请一位同学当模特,一边指一边介绍)有不同看法吗?

大家在刚才的观察中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吗?(看看身体的左右两边,你有什么发

现吗?)

2、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很难发现的,但我们却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可以运用眼、耳、鼻、手这些感觉器官,那么怎么做呢?比如说可以怎么听?记录时该写什么呢?可以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这张表格里,以便于交流。补充说明2点:1、我们把内部限定为皮肤以内的地方。2、只能记录你们现在真实感觉到的,不可以凭空想象。看哪个小组发现的多,开始吧!

汇报交流,评价:我们先来做个约定,等会儿同学汇报时请你仔细听,如果有你未发现的内容,可以写上,但必须加上括号,也欢迎你提出质疑。

为了更好地了解身体内部,人们发明了很多设备(课件)

3、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了解了一些身体的结构,那么,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工作的呢?请大家看一个片段,想想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工作?可以把你发现的记录在书本中(板书)交流

看来要完成一个工作还得调动身体这么多部位一起来参与,我们再换一个活动来找一找吧,你觉得可以考虑什么活动呢?选择一个你比较熟悉的活动,可以回忆,也可以适当模拟一下,找一找有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利用书本里的气泡图来记录。

汇报交流。

小组讨论:在这些活动中各个部位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4、同学们,在我们社会中有一部分人,不像我们这么幸运,有着健全的身体。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他们做起来却相当艰难。但他们却拥有无比坚强的毅力,请大家看2个资料,看完以后说说,你有什么感触!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残障人时,在给予他们帮助的同时,更需要给予尊重和关爱。

5、正像同学们所说的人体还可以根据各自功能的不同分成几大系统。那么身体到底有几个这样的系统呢?请大家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将在以后的课中分别去研究认识。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教案 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活动教案 ——爱国主义教育 张文娟 王知识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懂得尊 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资源 录音设备、知识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爱国 之心。 教学难点 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 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 一起呢? 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六十多年前的 10 月 1日,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那么这面旗面红色,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五星红旗又象征着什么呢? 学生朗诵知识卡:国旗的象征意义 三、了解国徽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学生朗诵知识卡:国徽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四、知道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同样,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 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 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让我们想一想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五、才艺展示 学生独唱《红旗飘飘》、《春天的故事》。 六、活动结束 师: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我们从那满含泪花的凝视里,从自豪激昂的“ 起来”声中,从挺直腰杆、溢满喜悦的容颜上,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掂量到我们跨世纪青少年肩头的重任:努力学习吧!祖国需要我们,世界需要我们,未来需要我们! 让我们一起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随时准备着,为我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学生: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 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生有的教师也有一份)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 1.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小人在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2.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 3.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条形木板上,用测力计轻轻向右边拉,矩形框就变形为平行四边形,上面的木块倾向右边,而下面的木块还在原来的位置并没有滑动。这就说明有一种阻力在阻碍下面的木块向右滑动,这就是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动让它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起来,这个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它是阻碍矩形框向右运动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矩形框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教学案例:《穷人》教学四部曲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教学案例:《穷人》教 学四部曲 《穷人》一文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精典课文。文章写的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于是,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既让学生感受到穷人的美好品质,又能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则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找“穷”字,激发学生学习之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课,如果能调动

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一上课,我就把课题用较大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并请全班同学大声地读出课题,然后,我就问学生:“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穷人'”。“没有钱的人。”“没有吃、没有穿的人。”“家里条件差的人。”“生活十分窘迫的人。”??学生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立刻七嘴八舌地说出了一大堆看法。紧接学生的回答,我欲擒故纵:“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这篇课文吧,看作者笔下的穷人是什么样子的。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在阅读时拿起笔,把文中出现的‘穷'字圈出来,好吗?”同学们立刻带着各自的想法进入了课文,而我则期待着他们的反应。终于,教室里的读书声渐渐停止了,可是没有一双小手举起来,倒是一双双眼 睛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故意装着不知:“感觉如何?” “他们的生活真穷!”看得出来,所有学生的感受都是相同的。“那么,请问你们在作者的笔下找到了几个’穷’ 字?”大家不约而同地摇摇头:“一个也没有!”“是呀,”我紧接着抛出了我的真正用意,“我们读完课文后都深深地感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提出的道德准则,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培养起教育起,下面是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一起来看看是怎么上好教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吧!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活动背景: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 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形式:班会、讲述、讨论。 准备工作: ppt制作 二、班会的内容: 1.什么是价值观(教师讲述):

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看法。也有人说,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理智的人,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教师提问,一定冷场,大家好像没有自己的价值观。由下面内容点出) 2.说出大家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1)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 (2)我们讨厌的历史人物:说出他的事迹 (3)说出教师自己的讨厌的历史人物或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价值观) (4)我们内心认可的价值观:(引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 3.同学讨论我们需要的价值观 教师总结我们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十八大)(PPT演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

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湄江镇东南逸夫小学申茂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探究思路获得知识,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样,要占据空间。 2、难点: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乒乓球、塑料瓶、塑料杯、石块、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备:水槽、水、烧杯、、塑料杯、餐巾纸、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纸 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一瓶水要倒到这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斗……) 好,我们就用漏斗试一试,(教师演示)你发现什么现象?(水不能很好地倒进入瓶中)这是怎么 回事呢? 你们猜猜看水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里面有空气]你看见了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好]。引出课题: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水会满出来]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 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 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 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 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 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 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 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空气要占据空间)

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草案)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教学设计评比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三、参赛对象:学校部分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18年6月 五、参赛教学设计要求 (一)合格教学设计要求: 1、书写教学设计要标注课时数; 2、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3、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学设计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学设计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对获奖教师进行奖励,并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教研室 2018年5月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电磁铁的磁力》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 一、实验课题名称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电磁铁的磁力》 二、参赛教师所在单位及姓名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舜德小学秦少奇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直观形象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是本节的核心和难点。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实验既培养兴趣又提高能力,也是本节的关键和重点。 电磁铁的磁力是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第2课。这节课既是对电磁铁的研究,又是对电磁铁听话的初步感知,是“听话的电磁铁”这一章承前启后的一节关键课。它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教材是从各组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回形针数量不同,来引出怎样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从而导入课题。导入平凡、无新颖。 (2)教材实验,用电磁铁吸起回形针的个数,衡量电流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操作中容易出现误差。 (3)教材实验,用电磁铁逐项逐项、单项式试验它的磁力大小的。这当然无直观对比性,效率也不高。 (4)教材纯粹电磁铁实验,没有与单元课题《听话的电磁铁》巧妙的结合。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创新导入,魔术表演,将电池节数隐藏在背面操纵,磁力说增就增,说减就减,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乐。 (2)创新装置,用电磁铁试验的对比项在同一个装置中同时进行,增强直观对比性,更能提高实验效率。 (3)创新材料,用大头针代替回形针,会更细致、准确地衡量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4)改进实验过程,首尾呼应,紧扣课题,与单元课题巧妙的结合。

4、实验器材 演示课件、一号电池8节、开关、电池盒8个、铁芯5个、大头针1盒、小烧杯3个、塑料夹子3个、带绝缘皮的铜线3米、自制装置板。 5、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包括实验装置平面图) (1)实验原理: A、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B、电磁铁将电能转化为磁能。 C、其他条件不变:电流越大,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 (2)实验装置平面图及装置说明如下: A、电池多少可根据实验需要自由更换; B、塑料夹套在横栏上夹住各种类型的电磁铁; C、接通电源后,电磁铁产生磁力吸起大头针,再用空玻璃杯装好被吸的大头针,断开电路后,就可以比较大头针的多少。 6、实验过程 实验一:魔术表演。点题: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二:围绕课题电磁铁的磁力,探讨电流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详见课件) 实验三:围绕课题电磁铁的磁力,探讨电磁铁线圈圈数与磁力大小的关系。(详见课件) 实验总结:归纳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概括这些因素与磁力大小的关

小学核心价值观教案

小学核心价值观教案 小学核心价值观教案1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更深更正确的了解,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良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 搜集有关故事、儿歌,排课本剧。 活动形式: 讲故事、朗诵、歌曲、表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恭谦礼让,见义勇为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一不体现一个

民族的气质与素养。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是否文明礼貌决不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荀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习文明礼仪是我们生活的根基。 请同学们交流“礼让”小故事给你们带来的启发。 1.情景表演《团结友爱》,深化主题。 2.创设情景,学会礼让。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美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和修养,请看我们的风采展示。 《文明礼仪》三字歌。 讲文明,心灵美,我们从小要做到,请听歌曲《我们是雷锋式的好少年》。 欣赏诗歌《我是文明小使者》 制定《班级文明公约》。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你们的表现很出色,我觉得你们各个都是好样的, 在班会活在班会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进一步细化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内容,对正确树立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课题:5的乘法口诀第一执笔人:张国梅介休市城关乡堡上巷小学 高级教师地级电教能手 一、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后为加快学生计算速度,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由于5的乘法口决易学,易记与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所以先学习5的乘法口诀作为其他口诀的基础,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很熟练地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从而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的基础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摆小伞,结合乘法意义,写出乘法算式,引出五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归纳口诀的过程,能比较好地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示的意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 三、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抽象,概括、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时间 分配 评价建议 创设情境做好铺垫师:学校最近要评选 “雏鹰行为奖章”获 得者大赛,我们班的 “雏鹰行为奖章”的 获得情况如何呢? 看我们班的评比栏, 问:我们班谁获的最 多? 小文获多少枚? 小玉获多少枚? 那他们一共获多少 枚?如何列式?表 示什么含义? 师:任写一个算式 学生共同观察墙 壁上的评比栏 生: 生:4枚 生:4枚 生:4+4=8 4 2=8 2×4=8 学生互相说表示 的含义 3′ 1′ 同学们积极观察评 比栏,很高兴看到自 己和他人的学习成 果,愿意表达自己的 看法。 操作观察探究新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 了乘法的初步认识, 同学们用自己的小 棒摆出了许多美丽 的图案,谁来介绍一 下自己是怎样摆出 一把小伞的? 用几根小棒才能摆 出一把小伞呢? 那么在规定的时间 内用手中的小棒比 赛一下看谁摆得又 快又多。 问:一把小伞用5根 小棒,那你摆了好几 把,一共用了几根? 指着你所摆的图案 学生介绍摆伞的 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可能回答: 2′ 3′ 能积极参与动手摆 小伞的活动,愿意思 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加比赛活动积极 性非常高,愿意与同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李悦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 案李悦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小学 授课题目:磁铁的力量 授课教师姓名:李悦 指导教师姓名:徐银平、王海荣 一、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 (2)能用定量的方法,观察磁铁吸引铁制品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3)能与同学合作实验,并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能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某一物体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2)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3)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科学素养。 二、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钉子、铝丝、订书钉、尺子、石头、铅笔、铜丝、铁丝、铁制品若干。

三、实验原理: 1、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2、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四、实验创新点: 《磁铁的力量》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这一课集实用性、开放性、生活性为一体,为了使学生认识磁铁的力量,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以及两个探究实验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之所以形成以上“偏见”,是因为他们对磁铁的认识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缺乏确切的证据。 我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通过“磁铁让曲别针在空中跳舞”这个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磁铁的力量”。 第一个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种材质的物体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该实验原来的设计是给定实器材料。修改后,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并且由学生搜集把他们所猜测的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带到学校来验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通过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对所有检验的物品按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按照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设计了第二个实验:探究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关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六年级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 二、参加教师所在单位 珙县珙泉中心校梁红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地位与作用 《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实验课题,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五节。他是在学习了电磁力的基础上,进而研究能量的转化。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该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它让学生从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探究得出结论。同时也为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用一只倒扣的杯子和两根橡皮筋作固定装置,将转子安放在铁丝支架和“v”形电线架上,连接电池开关,使转子转动起来。并通过改变电磁铁的远近和电流的大小来改变转速;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电极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 实验的不足之处: A、装置图虽简单,但难操作。倒“v”字线头与铁丝支架高度仅靠 两根橡皮筋难统一高度,从而导致转子转不起来或转动过程中掉落下来。 B、由于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手持磁铁,易造成遮挡,阻碍了学生

对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的观察,不易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成功率低,很多教师都不易将实验成功演示。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A、改进固定支架,使转子无论怎样都不会掉落。 B、增加了一个固定磁铁的支架,让学生便于观察。 C、增加一条有色毛线,更利于学生通过毛线的转动情况,得知转 子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快慢。 D、能更好与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电机部分相衔接。 4、实验器材 转子、电池组、导线、开关、彩线、电板、磁铁、小电动机模型5、实验原理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6、实验过程 A、安转支架和电路 B、安放转子 C、让小电动机转子转动起来。 D、改变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 7、实验效果 成功率高,便于学生通过观察,效果好。 8、自我评价 通过对实验器材和组装的创新,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的兴趣很浓,提高了可视度和实验的成功率。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实是一门有趣的学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

$ ! $ 小学科学 <<土壤与植物>>教学设计~

% 9 土壤与植物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 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

优秀小学教师课堂教师实录与评议

优秀小学教师课堂教师 实录与评议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思考与探索评价是一门艺术,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评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现状的思考 回首课堂,曾经有许多精彩的片段仍依稀可见,也有许多尴尬的瞬间令人深思。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泛滥,甚至出现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滥施表扬,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不适时机和不分对象的程式化评价现象等等,造成了课堂评价的无效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一)课堂评价流于形式 课堂上,有的教师的评价过于枯燥,评价流于形式。动不动就是“你真了不起、非常好!”;有的过分的夸张,整节课重复着“棒!很棒!你真是太棒了!”有的针对性不强,“你读得很好!”可到底好在哪儿缺乏因势利导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找不到被表扬的感觉。一堂课反复出现这种形式,而且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表扬方式,师生之间就像动物之间的一种条件反射一样,毫无情感。而有些课堂则完全相反,一堂课上评价形式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除了有语言评价,还有物质评价,有奖励小红花的,有奖励智慧星的......还有多媒体评价等,学生注意力是被吸引住了,课

小学科学优秀教案设计

推荐参加“2008年全国小学科学(粤教科技版)优秀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材料之一 唤醒种子里的生命 (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 江门市江海区江南小学徐爱娥 一、概述 《唤醒种子里的生命》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需要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学习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它是第七课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后面学习种子的萌发过程、子叶的作用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萌发过程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及成因。 2、能力培养目标: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研究,培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的好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种子萌发的有关知识,体会植物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实验和探究,将实验的条件和实验的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难点:根据实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参与学习的是五年级学生, 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一定的感知。同时,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有较强的兴趣,动手实验能力

不断在加强,对生活中隐含科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活动的分析能力还不强。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法、分析法、猜想——探究法等方法组织教学。首先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阐明本课的学习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种子为什么发芽和不发芽的成因,让学生真正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并引深讨论种子发芽的其他外界条件,最后通过小结进行课后延伸学习。 六、教学准备 3个实验种子发芽的杯子、一个花盆、课件、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课前,在课室实验角摆放三个各装有泥土和10粒菜豆种子的杯子(分男、女两组),安排学生轮流每天按课本实验要求去实验,全班同学每天用课间时间去观察,并做好记录。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种子的经历”片段。 许许多多的种子存放在仓库里(寂寞的表述),经过农民伯伯的播种,种子种到了地里生根、发芽(快乐的表述)。 师:同样的种子,为什么在仓库里不发芽,种到地里种子就会发芽?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唤醒种子里的生命吗? 生:想!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唤醒种子里的生命”的奥秘,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二)收集实验情况,探究成因。 1、由实验情况,引出问题。 师:课前,我们在实验角做了种子发芽实验,同学们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请同学们说说实验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线上教学优秀经验汇总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线上教学优秀经验汇总周五下午,我校语数英三位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在线直播的经验。我深受触动,为几位老师的用心思考和优秀做法感到震撼,真的是收获满满。我把几位老师的优秀做法记录和整理下来,并融合自己的想法,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提高线上教学的实际效果。 1.三人行,必有我师,芳芳老师能善于学习各个同事的优秀做法,不断请教,提升自我。我也要向她学习,一定要善于学习同伴间的好的经验,有同伴做得好的方法,虚心请教,并为我所用,运用到课堂上,提升教学效果。 2.婷婷老师把评价量化,用数据的形式呈现学习、课堂参与情况,具体可测,有明确的加分和减分细则。寻找小助手记分员,辅助记录,汇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课堂互动时,可以发语音的形式,提高时效性,比打文字速度快。 4.赵研老师给同学颁发优秀奖状,每节课前进行奖励,一张奖状可以对应兑换学校2币值未来币。 5.学生的前期活动、优秀作业做成视频形式,在课前候课时播放。 6.利用钉钉的在线投票和打分功能,给参与阅读分享,说题展示等活动的同学进行投票打分,但前提是要学生明确评分标准和规则。

7.利用点名软件抽取讲题分享人员或者是下节课的小主持人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8.借助一起作业等软件进行单元测试,远比我们用肉眼批改要高效,且分析的全面,针对性强,对每个学生的薄弱情况分析得十分到位。 9.采用AB班分班模式,拔高组和潜能生组,开展小组活动,每组选定管理员,用学生管理学生,组内相互学习和借鉴。如采用视频会议模式开展说题活动,同学打分,和个人积分挂钩。 10.分小组实施学习活动,可以分层实施,组长给老师说,老师辅导组长掌握,组员给组长说,然后组长汇总问题,反馈给老师。这个可以借鉴到我们的数学中来,在小组内实行每日错题讲解,值日组长发起会议,每人讲自己的错题,说为什么出错,怎样才是对的。全对的同学选择一道自己觉得容易出错的重点题目进行分享。最后把自己的视频分享到班级圈,可以录屏,可以自己重新录。讲解不合格的同学,第二天重新给老师和同学说。 11.利用钉钉的白板功能,进行小组的评比积分,如男女分组加分。如在上面板书、画图等,丰富课堂形式。 12.备课组每天课前课后线上交流,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后及时线上语音电话,布置今日作业,视频说题等,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13.课后看自己的回放,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比如语言过于啰嗦,互动性少等问题,在后续教学中加以注意,并改善。

小学科学小小实验教案

科技论文 论题:创新,竹子手工制品 作品:书架 作者:··· 论点 1、讨论创新的重要性 2、目的和教育方法 3、步骤 4、应用 摘要:制作简易的手工制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热爱 关键词:合作,动手能力,创新,兴趣 一、讨论科技创新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客观意义,便是去培养并增强孩子对于知识的兴趣,从而达到吸引孩子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组织力和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达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综上达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得目标。

二、目的和教育方法 目的: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毒==队合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有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方法,1、开展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组合出不同风格的小组。 2、确定思想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创新。 3、展示样品,给学生有一个尝试的方向。 4、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放开自己,自由发挥。 5、学生间互相交流,学习,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步骤 1、思考想象并绘出设计图 2、准备材料 3、加工,小部件组装 4、根据设计图进行制作 5、检查作品的质量和实用性 6、做出客观的分析和结论 四、应用 将制作完毕的竹制书架进行运用检查,查看其稳固性和实用性,再短时间的使用中寻求较长使用寿命。增加作品的美观价值,作为班级精神载体装饰班级。

五、注意事项 1、必须做好学生的细想工作,要求自愿参加。 2、学习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合作和动手能力及上文 提及的氛围培养 3、遵守制作与卫生整洁的兼及 4、安全第一

人教版小学科学 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哪杯水多”是本册教材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其中“哪杯水多”一课排在本单元的第5课。编排意图是:要求学生尝试着把前三课所学到的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在本课中综合运用,并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进一步认识到运用工具测量比运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的前四课已学习了感官观察、工具观察、科学分类等基本科学探究方法,所以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们把本课重点设立为“如何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方案来探究哪杯水多”,以帮助学生把已学知识和方法在本课中大胆迁移、灵活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储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能设计与众不同的方案验证自己的观点,通知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三)情感目标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测量的科学方法及其准确性,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在探究中受到科学启蒙教育。

四、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二)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 每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块抹布。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李悦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 方案李悦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小学 授课题目:磁铁的力量 授课教师姓名:李悦 指导教师姓名:徐银平、王海荣 一、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 (2)能用定量的方法,观察磁铁吸引铁制品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3)能与同学合作实验,并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能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某一物体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2)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3)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科学素养。

二、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钉子、铝丝、订书钉、尺子、石头、铅笔、铜丝、铁丝、铁制品若干。 三、实验原理: 1、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2、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四、实验创新点: 《磁铁的力量》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这一课集实用性、开放性、生活性为一体,为了使学生认识磁铁的力量,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以及两个探究实验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之所以形成以上“偏见”,是因为他们对磁铁的认识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缺乏确切的证据。 我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通过“磁铁让曲别针在空中跳舞”这个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磁铁的力量”。 第一个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种材质的物体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该实验原来的设计是给定实器材料。修改后,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并且由学生搜集把他们所猜测的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带到学校来验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通过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对所有检验的物品按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小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小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小学生关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案 《做一个诚信守纪的文明小学生》(401班)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学会做一个文明守纪的诚信小卫士。 教学重难点: 1、充分全面地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准备: 视频、音频、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师:可是老师的故事不是白讲的,同学们都要仔细的听故事,故事讲完后还会有问题,看哪些同学听得最认真,最先找到从故事中找到答案。 讲故事《诚实守信的穷人》 从前,有一个国王要为他的公主招附马。 国王在城堡上说:“谁接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娶公主。”当这个绣球扔出去后,落到一个穷人的手里。国王认为这个人没钱就看不起他。国王说:“你如果在半年之内,能拿到一颗红宝石、一颗黄宝石和一颗蓝宝石才可以娶公主。”

这个人想:要得到这三个宝贝只能去找太阳神,去太阳城要走10000里路,经过两个城,才能见到太阳,就可以向太阳要三颗宝石。 他出发了,在经过第一个城的时候,在一家饭店里吃饭,店主问:“你去哪?”他说:我去太阳城,向太阳要三颗宝石,去娶公主。”店主说:“请你帮我问一下,店后有口井为何没水?”他说:“好的,好的。”他又上路了。 在经过第二个城的时候,在一个人家里借宿,房子的主人问:“你去哪?”他说:我去太阳城,向太阳要三颗宝石,去娶公主。”房子的主人说:“请你帮我问一下,我家里有棵千年老树为何枯了?”他说:“好的,好的。” 他又上路了。在过河时船夫问:“你去哪?”他说:“我去太阳城,向太阳要三颗宝石,去娶公主。”船夫说:“请你帮我问一下,这条河里为何从来没鱼。”他说:“好的,好的。” 他走啊走啊,走了三个月终于到了太阳城。太阳说:“年轻人看你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到这里,我可以回答你三个问题或给你三个宝物。”(————在此可预设问题,人物转换,问同学们会怎样选择。也可假设穷人会怎样想。分两钟想法,最后说出故事中的穷人选择。)他想:我没关系,可我不能失信于他人,就选择回答三个问题。 他回到船夫那里说:“河里有一只大乌龟,把大乌龟捉出来就可以了。”船夫把乌龟捉出来,发现乌龟口里含着一颗红宝石,就把红宝石给了他。 他到第二座城的时侯,碰到那个房子的主人说:“树里有一条大蛇,把蛇捉出来就可以了。”房子的主人把蛇捉出来,发现蛇洞里有一颗黄宝石,就把黄宝石给了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