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 思修 第六章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合集下载

2018版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8版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法律适用——司法
司法是法的适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国 家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司法权, 审判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及违宪 案件的活动。
1) 司法的主体: ➢ 人民法院-----审判权 ➢ 人民检察院---监督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司法原则
司法 公正
公民在 法律面 前一律
平等
以事实 为依据
以法律 为准绳
司法机 关依法 独立行 使职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法律遵守
《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犯宪法 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我国宪法的地位
1.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2.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3.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 我国已建立了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 治组织。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本经济制度
❖ 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 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 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 则和政策的总和。
❖ 宪法第六条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 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 配的原则。

18思修第六章法律

18思修第六章法律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5、社会法:

亦称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是近年来新划分出来的法律部门之 一。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和 社会福利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遵循公平和谐与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包括劳动合同、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慈善事业、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


社会法
2016年辽宁拉票贿选案

9月,为期一天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选 举产生的部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依法 确定45名拉票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 辽宁拉票贿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 层面、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严重破坏党内选举制度和人 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涉案人数众多、性质恶劣、情节严 重,触目惊心。目前,45名拉票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已被确 定当选无效。
宪法 基本经 济制度 基本政 治制度
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体 政体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体现国体◆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 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 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
2021/10/10
4
案例二: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 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 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 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
英美法系 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 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的体系。又称普通法 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 总称。
2021/10/10
26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法律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法律渊源不同(成文法与判例法) ◆法律结构不同(法典与单行法) ◆法官权限不同(是否创造法律) ◆诉讼程序不同(是否以法官为中心)
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
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又称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法系、罗马—
—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法律的总称。它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
源久远和影响较大的法系。
2021/10/10
25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法律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制定的法律。
2021/10/10
12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创制
由国家保证实施
与 其 它 社 会 规
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 成文法
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在保证法律实施 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课件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课件

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维护祖国统 一
维护民族团 结
遵守宪法
为荣誉而战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二)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 律责任
• 公民未能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 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 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 责任
行政 责任 法 律
刑事 责任
责 任
民事责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受权 利同时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的含义及其特征
1、法律权利 是指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
务主义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 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2、法律权利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 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 了,权利才会越来越多,实现程度也 会越来越高。
1、相互依存的关系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义务的履行为
条件; 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
的形式为根据。 2、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是去了履行 的价值和动力;
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3、二重性的关系
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如劳动、受教育。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

义 务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要平等


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
发表文章获稿 酬 少小可得父母 养
依法缴纳所得 税赡养扶助老父 母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是体现权 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 条件。人们行使任何权力,都不能超 越法律界限。 (一)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附答案)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附答案)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绪论+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B )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A、新时期B、新时代C、重要战略机遇期D、关键期2、(C )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思想道德素质D、法治素质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B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4、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指出人的本质是( B )。

A、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性本善D、人性本恶5、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C )的总和。

A、生产关系B、经济关系C、社会关系D、政治关系6、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 B )。

A、人的属性B、人的本质C、社会关系D、自然属性7、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B、正确的人生观是正确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D、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8、( B )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A、人生态度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道路9、人生观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理想10、( A )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准则11、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 )A、人为什么活着B、人如何对待生活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12、(D )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1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2法律有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的历史发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类型法津。

而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

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与资本主义自由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4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律:○1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新增:是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2保障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3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日益丰富○4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ー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1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2法律执行: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3法律适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4法律遵守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4、宪法:○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5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6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7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8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民主权原则○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6、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018版思修第六章教案

2018版思修第六章教案

复习提问:(略)导入新课:托马斯·潘恩:“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

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

”——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讨论)第五节培养法治思维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讲解、举例)(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1.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举例、图片展示)2. 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3. 公平正义: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

(讲解、举例)4. 权利保障:权利的保障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讲解)5. 正当程序: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

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和时限性等基本特征。

(讲解、举例)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一)法律权威的含义(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理论讲授)(三)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三、怎样培养法治思维(讲解、举例)(一)学习法律知识(二)掌握法律方法(三)参与法律实践(四)养成守法习惯(五)守住法律底线(讲解)课堂小结: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能否深入人心。

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而且包括努力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方式。

大学生要准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正确理解法治建设的基本关系,逐步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课后思考题复习提问:(略)导入新课:“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老威廉·皮特:《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

(讲解、讨论)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讲解、举例)(一)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案例:小周维权。

思考:小周可以行使什么权利?(举例、提问)(二)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举例、图片展示)(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讲解、举例)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一)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理论讲授)(二)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1. 权利行使的目的2. 权利行使的限度3. 权利行使的方式(讲解、举例)4. 权利行使的程序案例:某遗产继承案。

思修第六章第六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六节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六章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了解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含义和特征。

能力目标:大学生能够领会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最后落脚到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情感目标:既要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更要依法履行法律义务,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教学难点:公民应该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如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案例:2018合肥高铁女子扒门事件事件经过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罗海丽)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

该列车计划停留15分钟,事件在第14分钟处置完毕,未造成列车晚点。

事件结果1月10日上午,罗某到合肥站派出所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出行要自觉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权利和义务问题是人们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部分。

享有法律权利的主体称为权利人,承担法律义务的主体称为义务人。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外特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法律权利,不履行法律义务;任何公民都是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统一体,并把自己依法履行义务作为他人依法享受权利的实现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法律义 务可能会发 生变化。
公民和社 会组织承担的 法律义务,在 履行的过程中, 可能会因为一 些特殊情形的 出现而发生转 化、派生和免 除。
诉讼时效
•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 年; •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 经过十年; •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 五年; •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 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 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在生活中,每个人即使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 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
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相互依从的关系。
2、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3、具有二重性的关系。
1、相互依存,பைடு நூலகம்不可分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 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 条件。
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 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
程序性权利
指程序法所确认权利
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 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 权等
(三)法律权利与人权
•人权: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
1991《中国的人权状况》
白皮书,首次以政府文件形
式肯定了人权概念在我国社 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地位
1997年,十五大首次将 “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为 全党工作目标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随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 化的。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 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法律义务的设置发生 重要的影响。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 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法律义务的设置发生 重要的影响。
权利行使的程序
由于一个人行使 权利的过程可能就是 另一个人履行义务的 过程,所以程序正当 原则同样适用于权利 行使。
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 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
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 权利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
基本权利 是指宪法以及宪法 性法律规定的权利。 普通权利 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 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 的权利。 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 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 权 。。。。。
第三节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三、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 义务:就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进行的 价值付出。 • 权利:就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得到的 价值回报。 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部分, 其中被法律规定或认可的,称为法律权利和法 律义务。
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
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 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 障。 法律权利只有与符合人权保障 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 和合理性。 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 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
区别看待发达国家的人权保障与 发展中国家的人权!
(二)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义务: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 对他人的责任。
子女通过经常看望和提供财 务等行为履行赡养老人义务 一种是作为:实施积极的行为。
虐待遗弃老人 一种是不作为: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法律义务的四个特点:
1、法律义 务是历史 2、法律义 务源于现
的 3、法律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受教育权 。。。。。
政治权
利 文化权 利 人身权 利
社会经 济权利
财产权 利
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 指全体公民普遍享有 的权利
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指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是指妇女、儿童、老人、 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专门 享有的权利
实体性权利
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 利。 经济法中的经营权 商事法中的股权 。。。。
目的
方式
分为口 头、 书 面和行为方式。 可同时使用
限度
程序
遵循程序正当 原则
权利和义务
大学生应当: 正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基本要 求, 即珍惜自己权利又尊重他人权利,
即善于行使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是体现权利正当性和 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 必要条件。人们行使 任何权力,都不能超 越法律界限。
权利行使的目的
行使权利时, 形式上要符合法律 的规定,也要符合 立法意图和精神, 保障权利的正当性。
权利行使的限度
必须依照法律规 定的限度来行使权利, 行使时不得危害国家、 社会与他人的利益。
权力行使的方式
方式分为口头方式、 书面方式和行为方式, 有时口头方式和书面方 式可以兼用。 还可以分为直接方 式和间接方式。
开发商履行交房义务,购房 人才能行使房主权利;
在超市购物的付款义务,要付款就 要先取得购物的权利。
2、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老师:
行使教学权利
履行教学义务 学生: 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接受国家教育的义务
3、二重性的关系
一个行为可 以同时是权利行 为和义务行为, 如劳动、受教育。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公民行使法律权利 时,要形式合法并 且符合立法意图和 精神。不得违反宪 法的基本原则,保 证正当性 任何权利都有 相应的限度, 按照相关法律 的限度来行使
权利和义务
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不得有法内、法外特权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受权利同时履行义务
一、 法律权利
(一)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权利: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
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
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 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
务必须依 法设定
实需要 4、法律义
务可能发 生变化
纳税人在不同时期纳税的金 额所履行的义务随之变化
遵循国家优生优育要求,婚 姻法规定婚前检查义务
只有法律规定的特定人员因为特定是由 才有搜身的权利,要不都是非法搜身
债务人的还债义务会因债务的清偿或 转让而发生债务义务的变化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随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 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