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健康知识

合集下载

健康水知识问答

健康水知识问答

健康水知识问答1、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生命起源于水,水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成分。

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报告,成年人人体内水分约占人体重的70%。

其中脑脊髓中水占99%、淋巴腺中水占94%、血液中水占70%、肌肉中水占62%、骨骼中水占5%。

当胎儿在母体内孕育的时候,水占体重的90%;当婴儿出生后,水占体重的80%;成人体内的水的比例达到了70%;而到老了以后,水在人体内的比例就降到了50%-60%。

2、水具有哪些生理功能?答: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水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物质,也是人体其它营养物质的载体。

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有:溶解营养物质,传送养分到各个组织;排泄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持细胞形态,提高代谢作用;调节体液组织的循环;调节人体体温,保持皮肤湿润与弹性;润滑关节等。

3、人体内的水需要更新吗?多久更新一次?答:每人每天体内有7升到8升的水需要更新,身体中的水一周左右要完全更新一次。

4、人体流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有哪些?答:肾:成人日均1-1.5升,婴儿500毫升肺:成人日均由肺排出250-350水分肠:成人大便中含75%水分,每天经大便排出水分约100-200毫升皮肤:出汗会排出大量水分,成人每天经皮肤流失的水分约500毫升消化分泌:包括唾液、胃液等,成人每天约消耗8升的水分5、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要饮用多少水?答: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至少要饮用2500毫升~3000毫升的水,才能维持体内水的平衡。

当患某些疾病时,饮水量还要增加。

6、怎么理解“口渴了才喝水”是一种错误的饮水观念?答:人体缺水5%,就会感到口渴;缺水10%,就会产生疾病;缺水20%,就会死亡。

如果有口渴的感觉,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发生了较严重的脱水现象,“口渴”是身体脱水的一种紧急信号,此时当然应该迅速补水。

但我们不能总是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平时就应该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否则长此以往,身体的新陈代谢就无法顺利进行,身体的功能也会逐渐衰退。

安全用水小知识

安全用水小知识

安全用水小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是必须的。

为了保证我们和家人的健康,我们需要喝安全的水。

然而,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在我们所认为的普通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各种化学物质或细菌,会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提供一些关于安全用水的小知识,以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1. 了解自来水的源头和质量许多人认为,自来水安全可靠并适用于所有情况。

但是,自来水质量的良和恶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源头水的质量(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处理过程和设备的质量偏差。

我们应该参考权威机构的报告或数据,以了解我们周围自来水的水质状况。

2. 使用过滤器可以购买一些厨房用的水过滤器,例如过滤浓度较高的污染物的的纤维素滤网、能够减少水水质中病菌数量的UV过滤器和过滤水中化学物质的活性炭过滤器。

这些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净化自来水,确保我们的饮用水健康安全,且不影响水的味道。

3. 烧煮自来水在饮用自来水之前,我们可以做一步简单的处理,即烧水煮沸。

这是一种预防水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烧开的水也可以解决金属和化学物质的问题。

无论是自来水还是井水,煮沸后饮用效果更佳,更安全。

4. 精心存储水我们需要注意,水应该存储在干燥、清洁且密封的容器中,以避免灰尘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进入水中。

在长时间保存的情况下,为避免水质受到影响,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水,这点尤其重要。

5. 不乱倒药保存药品时,我们不应将药品随意倒入厨房和洗手间的下水道中。

药品通常含有有害化学物质,而且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处理过期或不要的药品最准确和最安全的方法是将其取到家庭医疗废物收集点或药品回收箱处。

6. 节水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同样可以使我们的饮用水更加安全。

我们可以减少自来水浪费,例如使用装有节水器的淋浴头、合理使用洗车水(尽量在雨季或下雨前进行),或使用节水型马桶。

安全饮用水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与整个社区联手,采取安全饮用水的健康措施,不仅可以在每个家庭中获得优质的水,而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确保健康的水质。

水健康知识关于水的健康知识

水健康知识关于水的健康知识

水健康知识关于水的健康知识水,是生物体最为基础的物质,它是构成人类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生命的日常活动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类每天需要摄入的水分量很大,在保证健康生活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与水有关的健康知识。

本文将从饮水量、饮用水安全、水的对健康的作用等方面为大家讲解水的健康知识。

一、饮水量饮水量的合理安排,可以保证人体在日常运动和代谢中体内水分不足,水分过剩等不利情况。

成年人每日最少1.5-2升水,特殊时期如运动、发高热、泌病等应适时适量增加水的摄入量。

若不按体重和活动量来调整水的饮用量,会导致身体易感,皮肤干燥,关节疼痛等不适情况。

建议采用每日代谢所需水分=体重(kg)×40-50毫升的计算方法,作为一般人每日的饮水量原则。

二、饮用水安全饮用水是人体急需和必需的一种饮品,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饮用水安全包含水源、水质、水处理等方面。

无论对于家庭还是企业等大型组织,都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保证人们的饮用水质量。

家居中,我们可以采用安装净水器,向经营饮用水服务的店面选用标准化开水设备,以及加强保洁措施等方式保障自己饮用水的安全性。

三、水的对健康的作用人体水分充足,可以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个人形象、抵御外来病毒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具有协调体温,清洗代谢废物,舒缓解压等效果,尤其是人体正常的身体功能和细胞新陈代谢系统。

长期的缺水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机能等重要角色,从而使身体的抵抗力减弱,易受感染。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水的重要性,并适当补水,保持身体的充足水分。

建议每天饮水量要快速补水、让身体得凉等三个避免宜忌。

四、小贴士1.饮用温水。

温水可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达到减肥的效果。

2.饮用开水。

开水能够杀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饮用少咸水。

咸水会使人口渴,身体缺水,影响身体的健康。

4.定量饮水。

不要一次太多,也不要一次太少,应该适量地分散饮用。

水与健康科普知识

水与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资料推荐------------------------------------------------------水与健康科普知识水与健康科普知识 1.人与水的关系:水比食物更重要美国著名水专家、营养学家马丁福克斯博士在权威名著《健康的水》一书中说:水比食物更重要,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几周,但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脱水而死。

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林秀光先生说:健康的秘密尽藏在水中,如果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

李时珍: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六环水理论:2004 年 9 月,中国保健协会公告了水分子簇研究的世界权威、韩国专家全五植教授的研究结果:能够进入人体细胞的水是六环水。

为此,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中国保健协会成立功能水分会。

水通道基础理论美国科学家阿格瑞于 1988 年成功分离出细胞膜蛋白水通道结构,解释了水通道对水分子的高度选择性,获得 2003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水通道的结构:美国科学家麦金农于1998 年解出离子通道三维空间结构,解释1/ 15了每秒通过一亿个离子的原因,揭示了容纳钾离子、拒绝食盐中钠离子的通道开关等,获得 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

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赵治宇, 2004 年 12 月发现酯膜结构,。

首次观察到单个水分子利用渗透方式穿透细胞膜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 人为什么要喝好水:水质决定体质☺水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的基本物质:血液里占 83% 脑组织占 75% 肌肉组织中占 76% 骨骼里占 22% ☺水占人体体重的 60%-70% ;胎儿时约占 90%;婴儿时约占 80%;青壮年时约占70%;老年时约占 50%-60%。

☺婴儿皮肤油滑粉嫩,老人的皮肤干瘪无光。

人体衰老与人体含水量有关,保证人体的含水量能延缓衰老。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它参与人体所有的生理活动:新陈代谢、消化吸收、输送养份、排泄废物、体液循环、平衡体温、润滑关节、保持血容量。

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

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

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
饮水卫生是指保证饮用水清洁、无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系列措施。

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是指了解有关饮水卫生和健康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正确使用和保护饮水资源,保持身体健康。

以下是几个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的要点:
1. 饮用干净的水:确保饮用水源的卫生和纯净度是饮水卫生的首要条件。

选择饮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或者煮沸消毒的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地下水源和污染的水源。

2. 关注水源的安全:水源的污染可能来自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等各方面。

要定期了解所使用的水源的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和水源保护区等。

3. 使用适当的水质处理方法:对于水质有问题的地区,可以采用适当的水质处理方法来净化水质,如过滤、消毒、软化等。

4. 注意饮水容器的卫生:饮水容器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饮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应经常清洗和消毒饮水容器,并定期更换。

5. 饮水保持适量:饮水的量要适量,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为1.5-2L,但具体的饮水量还需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而定。

6. 注意水质对健康的影响: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还包括了解不
同水质对健康的影响。

例如,硬水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影响,含有过多矿物质的水可能导致尿结石等问题。

7. 外出饮水安全:当外出时,要注意选择可靠的饮用水来源,避免饮用未知来源的水,同时携带干净的饮水容器。

通过学习和了解饮水卫生与健康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因为饮用不洁净的水而导致健康问题。

水健康知识点总结

水健康知识点总结

水健康知识点总结1. 水的重要性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体约60%的重量是水,而血液、肌肉、脑组织等部分甚至高达90%的水分含量。

水参与体内代谢、循环、排泄等各种生理过程,维持着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

另外,水还能帮助营养的转运、细胞的代谢及体内废物的排泄。

2. 水的摄入量成年人每日至少需要摄入2000-2500毫升的水,包括直接饮用水、食物中含水量以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高温、运动、发烧时,人体的水分需求量会增加。

如果水分摄入不足,会出现脱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

3. 水的作用水对人体的作用包括:- 维持体温:水的高比热和蒸发热特性使其能够帮助人体维持恒定的体温。

- 溶解和转运营养物质:水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介质,能溶解多种物质,帮助营养物质的转运。

- 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内外的环境稳定性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而水在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代谢废物的排泄:水参与体内代谢产物的溶解和排泄,保持体内清洁。

4. 水的选择直饮水是最佳的水源选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量摄入含糖饮料、酒精、咖啡因等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饮品。

此外,应尽量避免或者限制饮用含有强烈矿物质的水,尤其是含有高氟、高铅、高铝等有害物质的水。

5. 水的食用水果、蔬菜和汤类食物都是很好的水源。

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加水分摄入,并且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6. 特殊人群的饮水需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运动员以及患有心脏病、肾病、癌症等疾病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饮水特殊需求。

7. 喝水的时间喝水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起床后和睡前,因为这个时候水能够帮助肺部和肾脏的排毒功能。

另外,饭前半小时和饭后一小时分别喝水也是比较好的习惯。

8. 饮水的方法分多次饮水,比如每隔一小时喝一次小口水。

避免过量饮水,因为过量饮水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

此外,饭后也尽量避免立即饮水,因为这会影响胃液的消化。

9. 孩童饮水孩童对水的需求量更大,容易脱水。

健康用水知识点总结

健康用水知识点总结

健康用水知识点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水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作为无色、无味、无形的液态物质,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水不仅对我们的日常饮食和个人卫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正确的使用和饮用水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健康用水知识点总结如下:一、水的重要性1.1 水的作用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占据体重的60%以上,具有润滑、冲洗、溶解、传递营养物质、维持体温等重要作用。

它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生理机能和尿液的排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饮水量的衡量成年人每天应该饮水1500-2500毫升,取决于体重、气候、身体状况等因素。

要注意在运动、发烧或感冒时饮水量要相应增加。

1.3 饮水的时间早晨饮水有利于刺激整个肠胃系统,刺激新陈代谢,激活身体器官。

在一天饮水量中,早晚可以适量多喝一些水,以帮助排尿和排便。

二、水质与健康2.1 水质安全饮用水的安全性是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

检测饮用水的安全,主要需要了解水的来源、水源的状况、水质的检测结果等。

2.2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区别地下水是地表水在经过多年沉淀过程后形成的水,它孕育着丰富矿物质,一般来说更干净。

地表水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农田化肥、家庭生活污水的污染,确保安全性的难度较大,一般来说需要经过净水处理方可饮用。

2.3 生活用水与饮用水的区别生活用水是指用于日常生活的一切水源,包括饮用、洗浴、洗涤、农业灌溉等。

饮用水是指合格的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源,它的安全性更高,要求更严格。

2.4 水中重金属水中的重金属是饮用水中的一种常见污染物,例如铅、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源对身体产生慢性中毒。

三、饮用水的净化3.1 水的净化方式水的净化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和组合净化等。

物理净化包括过滤、沉淀、蒸馏等;化学净化包括氯气消毒、臭氧消毒等;生物净化是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来净化水源。

关于水的健康知识

关于水的健康知识

关于水的健康知识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了水,人也将不复存在。

接下来就跟着店铺一起去看看关于水的健康知识吧。

水的健康知识1、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有哪些?饮用水的卫生要求包括:⑴不含病原微生物,水质对人体无害;⑵无色透明,无异味,不含肉眼可见的杂物。

2、保护水源的主要措施?⑴要有防护设施;⑵厕所、粪池、垃圾堆远离30米以外;⑶水源上游1000米以内排入的水流应符合国家标准。

3、井水应该怎样消毒?井水中含有许多致病菌,正常人如果使用了未经消毒的井水时,就会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在使用井水之前应该进行消毒。

如果将井水打入储水器,可以按照每200斤水加入一粒漂白精片(或泡腾片)的方法进行消毒。

若直接使用井水时可以采取下面2种方法进行消毒。

持续消毒法:将漂白粉或漂白精片装入矿泉水瓶中,大约放入2/3的量,然后在瓶的上半部及靠近瓶底处各戳4~5个小洞,用绳子悬挂在水面或距水面0.5米范围内,通过提水时的震动作用,促使消毒剂缓慢释放入水中。

在每次使用井水时先震动几下,然后再取水使用。

每周更换瓶中的消毒剂。

一次性消毒法:每日根据用水情况,对所使用的井水进行消毒,首先计算水井的水量。

3.14×半径×半径×水深=吨数。

然后按照每吨水加入6~8克(约一小汤匙左右)漂白粉,先将漂白粉倒入容器加水搅拌,然后取上清液倒入井中(残渣不能倒入)。

用打水桶振荡数次后使用。

水的基本知识1、天然水含有哪些杂质:按颗粒从大到小分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离子和分子)A、悬浮物质:颗粒直径约在 10 -4 mm 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水产生的浑浊现象,也都是由此类物质所造成。

悬浮物是造成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B、胶体物质:直径在 10 -4 mm~10 -6 mm 之间的微粒,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铝和硅的化合物;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动植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健康知识
1、天然水含有哪些杂质:
按颗粒从大到小分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离子和
分子)
C、溶解性物质:直径小于或等于10-6mm的微小颗粒。

主要是溶于水中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

2、水中的有机物:
主要是指水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化合物、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物。

其中含有动植物纤维、油脂、粮类、染料、有机原料等。

水中的有机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
解氧,而导致水中缺氧,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生,恶化
水质,破坏水体。

有机物过多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水中的异味:
4、水的浊度:
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的原是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的程度称为浊度。

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
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5、水的色度:
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时的指标。

产生颜色的原因是由于溶于水的腐殖质、有机物或无机物造成。

工业废水也可能使水体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

例如:粘土-黄色,铁
的氧化物-褐色,硫化物-浅蓝色,藻类-绿色,腐败的有机物-黑褐色。

6、水的硬度:
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附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
传导,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由于其它
的金属离子在水中的浓度很低,故通常把水中的钙、镁离子的浓度
看作是水的硬度。

7、水的电导率:
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性盐类,并以离子的形态存在。

当水中有电极存在时,这些离子就可以使水产生导电作用,故水的导电能力
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率。

8、水的PH值:
以水的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表示水的酸碱度。

9、水的TDS值
T.D.S.为TotalDissolvedSolids的缩写。

中文译名为溶解性总
固体,也就是溶解于水中的固体的总量。

如矿物质在水中的重量比数。

水中的溶解固体主要是一些钙和镁,且不是可测得的污染物质。

测量单位为(partspermillions)或mg/L(milligram/Liter),它表明
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总固体。

T.D.S.概念是个舶来品,在美国、台湾水处理领域广泛使用。

自来水一般大概有100~200ppm(视乎温度)、RO处理后的水能减至
30ppm或以下、蒸馏后的水只有1ppm或以下但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亦
同时除去。

总体来说RO系统的水是非常洁净及适合人体吸收。

通俗的讲:TDS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量,TDS值越大,说
明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反之,杂质含量小。

饮用水种类与酸碱性
纯净水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因此对水的来源要求低,微污染水甚至污染水都可以作为水源水,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也
把阳离子去除了。

饮用天然水则反之,对水源要求高。

天然水取自未受污染的泉水、水井、水库、湖泊或高山冰川等天然优质水源,经过一系列过滤工艺净化而成,水中存在多种天然矿
物元素,水质呈天然弱碱性,是适合人体长期饮用的水。

纯净水一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通过反渗透等工艺去除水中所有杂质,但同时也去除了人体所需的钾、钙、钠、镁等天然矿物元素,水质一般呈酸性。

众所周知,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我们体内的水是以怎样的一种状态存在的呢?
人体里水的状态不是“纯净水”
所有在人体器官之内输送或者进行生物转化的物质,都是溶解于水的。

当人体从外部摄入营养后,在人体器官内,水总是将不同的
电解质(例如钾离子和钠离子)混合起来。

所以,人体里水的状态不是“纯净水”,而是一种盐类的,适用于输送电解质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的大部分吸收了身体里的固态
营养,小部分用来运输饮料和饮用水。

长期饮用纯净水
会导致人体内矿物质析出
德国营养学会同时指出,只饮用纯净水,和人体缺乏电解质导致营养不良有关。

为健康考虑,不建议经常饮用纯净水。

纯净水不能
及时补充人体内流失的电解质,同时还会稀释体内的浓缩电解质。

使人体失去了电解质动态平衡的状态。

这样的水进入人体后,将会
干扰体内细胞之间水分的传输和分配,使重要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

专家提醒: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人们感到疲劳、虚弱和头痛、肌肉痉挛或者心律不齐。

上述症状,都可能是每天饮用大量纯净水,体内缺乏必要的电解质所致。

一、喝“千滚水”易中毒
生活中有的人怕水不干净,自来水要烧十几分钟以后再喝,也就是所谓的“千滚水”。

专家称,这个习惯是不对的。

有些地方,自
来水本身的矿物质含量就比较高,水烧时间长了,水蒸气蒸发以后,水里的矿物元素就浓缩了,比如自来水它本身铅的含量是合格的,
经过长时间烧以后,水浓缩了,自来水也就不合格了。

还有,自来
水都是用氯来消毒的,水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一旦跟氯结合,它
会形成一种消毒副产物,属于A类致癌物,烧的时间越长,消毒副
产物的产生量就越高。

以前老百姓都说蒸锅水不能喝,喝了就有毒,蒸锅水就是反复烧的,就是这个意思。

加热时间多长为宜呢?有实验证明,最好是一烧开就关火,水烧
开以后,大部分的细菌都可以消灭,一般来讲,除了有芽孢的那种菌,其他细菌病毒在80度左右就死了。

二、并不是所有的矿泉水都能喝
三、早晨别自来水一拧开就喝
四、隔夜水不要喝
此外,现在很多家庭习惯饮用桶装水,看似密封良好的桶装水也应在三四天内喝完。

因为,桶装水打开时间久了,细菌会顺着进水
口溜进去,而且饮水机在出水时会形成负压,还不可避免地吸入部
分空气,而空气中的细菌及微生物也会“乘虚而入”。

如果不在短
期内喝完,细菌就会超标,纯净水便不再纯净。

五、长期放在后备箱的瓶装水不能喝
瓶装水的瓶子在制作的时候,原料会加一些增塑剂(台湾又称为
塑化剂)来帮助成形,如果水储存时间过长,一些增塑剂就会溶到水
里头去,喝的水会有一股塑料味。

塑化剂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
20倍,一个人喝一杯500毫升掺了DEHP水就已经超过单日食量上限。

所以在国外的话,瓶装水要低温、避光保存。

有些人把一箱水
放在后备箱里,喝的时候再拿出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六、用净水装置过滤的水不宜长期喝
家庭净水器对自来水是一个深度加工,它的过滤装置里面有活性炭等物质,会将自来水里面的颗粒、细菌、病毒等异物吸附掉,所
以水经过净水器加工完以后,会变得特别亮,比自来水要亮得多。

但是在过滤的过程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也容易被过滤掉,所以,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净水器是有必要安装的,但因缺少人体所需的
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不宜长期饮用净水器过滤的水,包括购买桶装
或瓶装的纯净水。

看过“水健康知识”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