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2002真题
统计学期考试题2(附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期末考试卷课程名称:《统计学》考试学期:2010-2011学年第1学期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30分)1.将某产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这样表示的数据是()。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2.为了了解我国钢铁行业的景气情况,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为()。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3.在某校抽取300名同学以调查月平均生活费,以下调查方案中得到的样本中不能对全校同学平均生活费进行估计的是()。
A.从全校同学名册中随机抽取300名同学,对抽取的同学进行调查;B.从全校的所有宿舍中随机抽取75个宿舍,并对宿舍中的全部4名同学进行调查;C.按月生活费将同学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依据每个档次的人数进行样本分配;D.在学校体育馆和图书馆各随机拦访150名同学进行调查。
4.在以下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GDPB.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就业人口D.投资总额5.对某省两个市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到甲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00元,乙市为20000元,标准差甲市为3600元,乙市为2500元,则两个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代表性()。
A.甲市大B.甲、乙市一样C.乙市大D.无法确定6.关于众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变量数列中,众数是唯一的 (双众数!!!)B.在正偏分布中,众数小于均值和中位数C.对于定距、定类、定序尺度数据,一般都可以求众数D.众数是出现概率最大的变量值7.以下是一个收入调查数据形成的分布数列,最后一组的组中值可视为()。
A.11000B.12500C.14000D.无法计算8.在第7题中,可以根据分布数列计算出收入的众数是()。
A.40B.80C.5000D.52509.在下列调查方式中,不可能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A.重点抽样B.街头随访C.普查D.随机抽样10.在抽样调查中,想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小1/4,样本量应该()。
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西南财大出版社)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学 B.“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数据C.“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资料D.“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检验2. 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
A.提出“统计学“的科学命名了B. 创立了数量对比分析的方法C.将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中D.开展了国际性的统计学术交流3.在下列叙述中,关于推断统计的描述是()。
A.一个饼图描述了某医院治疗的癌症类型,其中2%是肾癌,19%是乳腺癌B.从一个果园中抽取36个橘子的样本,用该样本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C.一个大型城市在元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4.为了统计职工工资收入的一般水平,从全部职工中抽出足够多的职工进行调查,这个方法体现了统计的()。
A.平均法B.综合法C.分组法D.大量观察法5.以下各项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水平D.劳动时间利用率6.连续变量()。
A.表现形式为整数B.取值可一一列举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7.下列项目中属离散性变量的是()。
A.资产占有量B.经济类型C.生产经营方向D.职工人数8.统计指标()。
A.都是可计量的B.都是数量指标C.都有具体数值D.都表现为绝对数9.总体单位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
A.同质性B.大量性C.依存性D.差异性10.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
在研究中,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变量是()。
A.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费用B.该大学的学生数C.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数量D.大学生的生活成本11.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描述总体特征的度量工具(如均值)被称为()。
2002-2009年西财经经济学二初试真题NEW

2002-2009年西财经经济学二初试真题NEW西财经经济学二初试真题2002-2009年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二)政治经济学部分一、辨析题(10分)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银行资本。
二、简答题1、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13分)2、简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12分)三、论述题(每题20分)1、论述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用总量平衡理论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政策选择。
西方经济学部分简述题四、假设一个只有家人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不考虑税收和价格因素,假设单位为亿美元。
(1)分别计算该经济的IS曲线和LM曲线;(2)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15分) 五、假设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KαL1-α,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1)分别求出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收入水平y*;(2)据此说明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10分)六、假设经济中的菲利普斯曲线πt=πt-1-0.5(u-0.06)。
(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2)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10分)七、运用供求均衡分析法说明销售税在市场双方之间的分配,并分析销售税对社会的经济福利的影响。
(10分)八、什么是帕累托最优?联系图形分析说明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是帕累托最优。
(15分)九、联系图形说明卡特尔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卡特尔组织的稳定问题。
(15分)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二)政治经济学部分:一、辨析题(15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了生产价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单分析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派生公式并说明其经济涵义。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1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说明6月25日交杨凡老师教学班:上午9:00-11:00下午3:00-5:00在网上用QQ传,传的文件名为同学们的班级姓名学号;吴明清老师教学班:发到邮箱中)注意: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依次写在专用答题纸上,交卷时将试卷和答题纸分开。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2.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
()4.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5.一览表是指一份表格上只体现一个调查单位情况的表。
()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
()7.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特征的指标只能是结构相对数。
()8.当各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
()9.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10.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
A.每一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C.全体学生D.全体学生的性别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
A.变量值B.标志C.指标值D.指标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离散变量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C.连续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统计学概论(西南财经大学专升本)

单项选择题共10 题,完成10 题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 商品销售量B . 国民生产总值C . 商品库存量D . 人均月收入参考答案:D2、统计学可以分为()。
A . 描述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B .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C . 推断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D . 推断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参考答案:B3、为了保障客运安全,某市交管部门对营运客车进行普查,则调查单位为该市的()。
A . 所有的客车B . 每个居民家庭C . 每一辆营运客车D . 拥有运营客车的每个单位参考答案:C4、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 .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 .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 .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 .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参考答案:A5、为了了解某地区商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 经济类型B . 经营方式C . 销售收入D . 年盈利额是否超过100万元参考答案:C6、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 .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 .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 .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D .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参考答案:D7、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A . 政治算术学派B . 国势学派C . 推断统计学派D . 数理统计学派参考答案:B8、总体具有的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 . 只适合有限总体B . 只适合无限总体C . 既适合有限总体也适合无限总体D . 视情况适合不同的总体参考答案:B9、“成绩”60分、75分、92分、93分,()。
A . 这是4个变量值B . 这是4个指标C . 这是4个变量D . 这是4个指标值参考答案:A10、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 .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 .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 .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 .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参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共 3 题,完成 3 题1、下表是《财富》杂志提供的按销售额和利润排列的500强公司的一个样本数据根据上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西财《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一)

光华园 /光华园学习网 /study09/《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为主体A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χ检验法 D F检验法A Z检验法B t检验法 C212AC13AC1415AC16AC17A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B平均看来,销售面积的76%归因于其广告费用C如要多销售1万平方米的房屋,则要增加广告费用7600元D如果广告费用增加1万元,可以多销售7600平方米的房屋18、按最优值距离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值()A.越大越好B.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平均值的最短距离C.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绝对距离D.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距离19、两个不同时期按可比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于()A主要比例关系分析 B经济效益分析C经济速度分析 D社会总供需平衡分析20、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其中农业200亿元,工业600亿元,建筑业220亿元,运输邮电商业320亿元,则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为()A 33%B 40%C 49%D 51%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某地区2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按家庭收入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中()A分组标志是数量标志B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C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D家庭收入是定比变量E组限可以按重叠方式表示2、某企业计划使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5%,实际降低了10%,则该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A.计划完成百分比为200.0%B.计划完成百分比为94.7%C.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04.8%D.超额完成了计划 E 未完成计划3、根据某样本资料所求得的居民月收入(元)与某种商品销售量(千克)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ˆ= 120+0.78x,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意味着()A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B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D由于居民月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商品销售量平均为120千克E 居民月收入每增加1元,该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0.78千克4、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以下数量关系中正确的有()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D国民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E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可支配收入5、对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必定存在的集中趋势指标有()。
统计学期考试题1(附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期末考试卷课程名称:《统计学》考试学期:2008-2009学年第2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A 城市大B农村大C城市和农村一样D二者不能比较3.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4.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A 减少1/3B 减少2/3C 增加2倍D 增加3倍5.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众数、中位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B 平均数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C 无论左偏还是右偏分布,一般中位数都在平均数和众数之间D 任何一个数列都存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6.某连续变量数列,最末组是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组的组中值为()A 540B 510C 580D 5207.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估计区间不含零点的是()A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B 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C 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D 总体均值、成数及方差的区间估计8.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 商品销售量B国内生产总值(总指标,数量X质量)C 商品库存量D 人均月收入9.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而相应的剩余平方和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 ) A 相关程度低 B 相关程度高 C 完全相关 D 完全不相关10.同样多的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则价格指数为( ) A 110% B 111.11% C105% D120%11. (1X ,2X ,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在下列样本统计量中,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是( )A 221X X + B 21X C 321X X + D 32X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A 抽样推断的精确度越高B 抽样推断的置信区间越小C 抽样推断的可靠性越高D 抽样推断的极限误差越小13.下列调查中不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普查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次抽样的实际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错)B 实际抽样误差是估计量的标准差C 实际抽样误差是随样本不同而改变的随机变量D 抽样误差是抽样估计结果与真实数值之差15.对某企业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合格品率为95%,抽样平均误差为1%。
统计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西财出版

由于单位成本平均下降5.14%,
而节约总成本32.51万元。
4、
K p(面粉)
p1 p0
2.7 2.5
108%
K p(大米)
p1 p0
3.6 3.4
105.88%
K p(细粮)
K p
108% 40% 105.88% 60%
106.73%
K p(粮食) 106.73% 65% 108.5% 35%
356
2005 合计
2
0
380 1728
4
10
760 144
b ty 144 14.4 t 2 10
a y / n 345.6
yc 345.6 14.4t 2007年粮食产量预测值= 345 .6 14.4 4 403 .2(万吨)
第六章 统计指数[
• 单项选择题
• 单项选择题 CA(BC)BD ACACD
• 多项选择题 AD ACE ABC CD ABCD
第四章
• 单项选择题 CCBDD ACACC
• 多项选择题 AE BC ABCDE ABCE
• 判断题 √ ×√ ×√ × ×× × √
BDE
1、
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数100%
1 9% 100% 1 8%
所以甲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高于乙班
4、
甲品种
乙品种
f xf x
f xf x
1.2 600 500 1 500 500
0.8 404 505 1.3 676 520
0.5 720 1440 0.7 371 530
1.3 702 540 1.5 699 4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研究生考试
统计学
注: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判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求判断正确与否,并简要说明理由)
1、当数据呈高度偏态时,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2、有研究者调查发现,一个人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与收入多少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由此可说明
看电视时间较多是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3、在方差分析中,总理差平方和一定的情况下,组间平方和越大,则因素的影响作用越显著。
4、在综合评价中,若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则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分都在60到100之间。
5、某企业有如下资料:
3月4月5月6月
增加值(万元)
月末人数(百人)
月劳动生产率(百元/人)1150
6.5
--
1170
6.7
177.27
1200
6.9
176.47
1370
7.1
195.71
由上表数据可计算得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即平均每人每月创造的增加值)为(177.27+176.47+195.71)/3=183.15(百元/人)。
6、中间投入率是反映全部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指标。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
24分)
1、统计研究对象具有什么特点?统计学与经济学有什么关系?
2、某机场的塔台面临一个决策问题:如果荧幕上出现一个小的不规则的点并且逐渐接近飞机时,工作人员必须判断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碰撞意外,原假设为“一切正常”,备择假设为“可能会发生碰撞意外”。
在这类假设检验问题中,错误地发出警报属于第几类错误?显著性水平宜大还是宜小?为什么?
3、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有何优越性?其抽样平均误差受哪些因素影响?
4、什么是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大样本情况下,它与相关系数有何关系?
三、计算题(第2小题12分,其余各小题10分,共42分。
要求写出计算公式、主要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1、某校某期“统计学”期末考试后,按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5%即36份试卷进行分析。
这些试卷平均得分为78分,标准差为12分,有四份试卷不及格。
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