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400米跑的训练方法

400米跑的训练方法

400米跑的训练方法一、动作要领400米采用蹲踞式起跑,每人一条道,跑完全程后按时间查分。

二、训练方法1.主项与接近主项距离的跑,在速度耐力训练中占的比重较大,对提高专项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练习方法有:(1)300米×6-8次,间歇6分钟;(2)(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4-5组,间歇3—4分钟,组间间歇7分钟;(3)(300米快+50米慢+100米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4)400米检查跑×1-2次,间歇25分钟到30分钟。

2.超主项距离的跑,对提高跑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练习方法有:(1)500米×5-6次(80%—90%强度),间歇8分钟;(2)800×3-4次,间歇10分钟;(3)(1200米+600米+4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5—8分钟,组间间歇15分钟。

3.在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还要相应发展一般耐力、力量耐力和协调能力等有关素质,主要练习方法有:(1)发展一般耐力可采用越野跑、30—40分钟定时跑、球类活动等;(2)发展力量耐力时,可采用负重连续跳、较长距离的跨步跳、单足跳、高抬腿跑等练习方法。

(3)通过各种跑的专门练习,如加速跑、弯道跑等练习,体会正确技术,发展动作协调能力。

三、应试技巧1、考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如慢跑200 米,再做几节徒手操如膝、踝关节的活动、腹背运动、弓箭步压腿等,另可以加做跑的辅助性练习,如原地摆臂练习50次,原地或行进中的高抬腿跑,后蹬跑30米左右。

(用时8-10分钟)。

2、听发令起跑练习。

在考场附近跟前几组练习起跑,达到熟练,距离在10米左右。

3、400米跑是短跑中保持高速度跑距离最长的项目,因此对速度耐力的要求就更为重要。

起跑时要快,用自身90%的速度能力跑到第一个下弯道后,改用自身80%的速度能力放大步跑,注意好节奏,跑到第二个下弯道时,也就是到了还有大概120米的地方时,用自身70%的速度能力跑,放一放,调整好自己状态,准备最后100米的冲刺。

400米训练方法

400米训练方法

400米训练方法
在400米的训练中,有几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速度和耐力:
1. 长跑训练:进行适度长跑可以帮助你建立基础的耐力。

每周进行两到三次的长跑,距离和速度逐渐增加,这样可以逐渐提高你的400米速度。

2. 短距离间歇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速度和加快恢复时间。

在跑道上进行一段短距离的全力冲刺,然后停下来休息片刻,重复进行多次。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你的最大速度和耐力。

3. 爆发力训练: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你加快起跑速度和改善加速能力。

其中包括爆发力跳跃训练、爆发力推车训练和爆发力爬山等。

4. 强化腿部肌肉训练:进行腿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你的爆发力和速度。

例如,深蹲、蹲跳和腿部推力训练等。

5. 技术训练: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在400米比赛中非常重要。

花时间练习起跑姿势、弯道跑姿势和比赛中的转身技巧,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利用能量和减少冗余动作。

6. 心理训练:400米是一项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比赛。

通过进行心理训练,例如专注力训练、想象力训练和应对压力的技巧训练,可以帮助你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

记住,在进行400米训练时,要注意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并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来恢复。

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也是取得进步的关键。

400米间歇训练方案1

400米间歇训练方案1

400米间歇训练方案1训练是体育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400米间歇训练就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

下面将介绍一种400米间歇训练的方案。

训练目标:提高运动员400米的速度和耐力。

训练时间:每周训练3次,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训练。

训练内容:400米间歇训练是一种交替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运动的训练方法。

具体方案如下:1. 热身准备:- 跑步热身:慢跑800米,激活肌肉,准备身体进入训练状态。

- 动态拉伸:进行全身的动态拉伸,特别是针对腿部和臀部的肌肉进行拉伸。

2. 高强度训练:- 第一次400米冲刺:全力冲刺400米,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呼吸。

- 休息:休息时间为前一次冲刺所花时间的1.5倍。

3. 低强度训练:- 第一次低强度训练:以慢跑或快走的方式,缓慢地跑400米,恢复呼吸和体力。

- 休息:休息时间为前一次低强度训练所花时间的1.5倍。

4. 重复训练:- 重复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训练,共进行6-8组。

5. 冷却运动:- 结束训练后,进行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等轻松的有氧运动,帮助肌肉恢复和放松。

训练注意事项:- 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呼吸,充分发挥肌肉的力量。

- 训练过程中可配带心率监测设备,掌握心率变化情况,合理控制强度和休息时间。

- 在训练结束后,及时进行营养补充,以促进肌肉恢复和增长。

这是一种较为基础的400米间歇训练方案,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训练强度和组数。

坚持这个训练方案,相信会对每个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记住,训练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要急于求成,合理安排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祝你训练顺利,成为更好的运动员!。

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400米跑的速度耐力训练,“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反复跑,冬训以超主项距离跑为主,春训和竞赛期则以接近主项距离跑为主。

(一)主项与接近主项距离的跑,提高专项能力。

主要练习方法有:1、(100米快+100米慢+100米快+100米慢)X3组合跑X3-5组,组间间歇5-8分钟;2、200米X6-8次,1-2分钟。

3、(300米快+100米慢+100米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4、(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3——5分钟,组间间歇7分钟;5、300米×5~7次,间歇6分钟;(6、400米检查跑×1~2次,间歇25分钟到30分钟。

(二)超主项距离的跑,可提高跑的能力,主要练习方法有:1、500米×5~6次(80%——90%强度),间歇8分钟;2、600米×4~5次(80%——90%强度),间歇8-10分钟;3、800×3~5次,间歇10分钟;4、1000米X3-4次。

间歇10分钟;5、(1200米+600米+4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5-8分钟,组间间歇15分钟。

3.3.1力量训练力量是田径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对400米、800米跑运动员来说,增强肌肉力量既能够提高跑速,也能够增强机体对疲劳的耐受力,提高速度耐力。

针对队员力量弱,特别是腿部的腰腹力量差的特点。

训练中我们主要安排了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及跳跃力量练习(见表2、表3、表4)。

表2 腿部力量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强度与负荷量训练作用肩负杠铃深蹲起75—90%强度,5—8次×4—6组发展膝关节伸肌肩负杠铃半蹲起75—90%强度,5—8次×4—6组群力量肩负杠铃半蹲跳60—80%强度,12—20次×4—6组肩负杠铃弓步跳60—80%强度,12—20次×4—6组手持壶铃深蹲跳60—80%强度,12—20次×3—5组手持壶铃半蹲跳60—80%强度,10—12次×3—5组负重提踵60—85%强度,8—15次×3—5组负重高抬腿跑20—30%强度,20—30米×5—6组支撑高抬腿前摆拉胶带20—30次×4—6组,10—15秒为一组仰卧抗胶带上踢腿20—30次×3—5组支撑抗胶带后蹬跑20—30次×4—6组,10—15秒为一组仰卧直腿下压胶带20—30次×3—5组发展踝关节跖屈肌群和发展抬大腿肌群及大腿后群肌的力量表3 肩臂、腰腹力量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强度与负荷量训练作用哑铃摆臂握2—4千克重哑铃,60—80次×4组卧推举杠铃80—85%强度,4—6次×4组负重斜坡仰卧起坐30—40次×4组仰卧二头起30—40次×4—5组立卧撑跳起1分钟30次×4—5组仰卧单腿屈膝靠胸30—40次×4组肋木悬垂举腿20次×4组负重俯卧背屈伸负2—5公斤杠铃片,30—40次×4—5组负杠铃体前屈60—80%强度,8—10次×4—6组发展肩、胸、臂部肌群力量发展腰腹背肌群力量实用相关搜寻: 跑步表4 跳跃力量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强度与负荷量训练作用拖重物跑10公斤80—100米×6—8组发展腿部立定跳远×15次爆发力和单脚跳50—100米×8—10组弹跳力多级蛙跳十级蛙跳×10—15组多级跨步跳50—100米×8—10组或十级跨步跳下沙坑×10—15组跑跳台级(跑上、下+左脚跳上、跑下+右脚跳上、跑下)×10组,间隔5分钟跳栏架10栏(栏距1—1.5米、低或中栏)×10组我们每周安排一次杠铃练习,以负重半蹲或深蹲,负重快速提踵为主,完成的重量依各阶段训练任务而定。

400米专项训练方法

400米专项训练方法

400米专项训练方法引言400米是短跑项目中的一项中长跑,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爆发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运动员需要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自己的体能和技术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400米专项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体能训练跑步训练跑步是400米专项训练的核心,通过不同的跑步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

•长跑训练:进行长时间的慢跑,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短跑训练:进行高强度的短跑,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间歇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加入间歇休息,模拟比赛中的爆发和恢复,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

爆发力训练400米比赛中的起跑和加速阶段需要较强的爆发力,以下是一些提高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跳跃训练:如深蹲跳、单腿跳等,可以提高腿部的爆发力。

•腹肌训练: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可以提高核心肌群的爆发力。

•弹跳训练:如篮球弹跳、跳箱等,可以提高全身的爆发力。

身体素质训练除了跑步和爆发力训练,运动员还需要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以提高整体的体能水平。

•力量训练:通过举重、器械训练等方式,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瑜伽等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球、单脚站立等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技术训练除了体能训练,技术训练也是400米专项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跑技术起跑是400米比赛中的关键,良好的起跑技术可以为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起跑姿势:保持身体前倾,将重心放在前脚掌上,膝盖稍微弯曲。

•起跑反应:通过反应器进行起跑反应练习,提高起跑的反应速度。

•起跑爆发:起跑后要迅速加速,将力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转弯技术400米比赛中有一段弯道,良好的转弯技术可以节省体力,保持速度。

•身体姿势:转弯时身体稍微倾斜,保持内外脚掌的平衡,减小离心力的影响。

•步频和步幅:转弯时可以适当增加步频,保持较短的步幅,保持速度和节省体力。

•内外线选择:根据比赛情况选择内外线跑道,合理利用转弯区域。

400米的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400米的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文章标题:深度探究400米的速度素质训练在田径比赛中,400米赛跑被誉为“短跑中的长跑”,因为它需要既有短跑的速度,又有长跑的耐力。

而要在这项比赛中取得出色的成绩,除了基本的跑步技术和耐力训练外,速度素质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度探讨400米的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特点,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训练内容。

1. 加强爆发力的训练在400米赛跑中,起跑时的爆发力对整个比赛的结果至关重要。

训练者需要加强爆发力的训练,通过短距离的快速爆发训练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加速能力。

短距离的起跑训练、加速度训练等都可以有效提高起跑时的爆发力。

2. 提高最大速度的训练除了爆发力,400米赛跑还需要运动员拥有较高的最大速度。

训练者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最大速度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速度水平。

在训练中可以采用短距离最大速度爆发训练、爬坡训练等方式,逐渐提高自己的最大速度水平。

3. 提高耐力和恢复能力的训练在400米赛跑中,耐力和恢复能力同样非常重要。

因为整个比赛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运动员拥有较好的耐力和恢复能力。

训练者需要通过长距离的耐力训练,提高自己的耐力水平。

通过恢复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恢复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快地从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中恢复过来。

4. 综合能力的训练总体来说,400米赛跑需要运动员拥有较好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训练也是400米速度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

训练者可以通过多个方面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柔韧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协调性训练等,来全面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对400米的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特点的深度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这项训练内容需要运动员在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

要想在400米赛跑中取得好成绩,除了注重基本的跑步技术和耐力训练外,速度素质的训练同样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爆发力训练、提高最大速度、耐力和恢复能力的训练,以及综合能力的训练,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田径教练,我深刻理解400米赛跑的训练之重要。

400米间歇训练方案

400米间歇训练方案

400米间歇训练方案400米间歇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的高氧耐力训练方法。

该训练方案的目标是提高耐力、加强肌肉,同时帮助运动员改善400米比赛的表现。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400米间歇训练方案:1. 热身阶段:- 快走或慢跑5到10分钟,以增加心率和血液循环。

- 动态伸展活动,以准备肌肉和关节的运动。

2. 起始速度训练:- 进行一组4到6次100米的全速冲刺。

- 在每次冲刺之间,休息2到3分钟,以允许心率恢复,但仍能维持高强度。

3. 间歇训练:- 进行一组4到6次400米的全速冲刺。

- 每次冲刺之间休息时间是400米距离的50%(即200米)。

这段间歇时间用于恢复体能和平衡酸碱平衡。

- 冲刺时,尽量保持全速,但也要根据个人体能和训练目标进行调整。

4. 冷却运动:- 轻松慢跑或快走5到10分钟,以帮助肌肉恢复,并让心率逐渐降低。

- 静态伸展活动,用于放松肌肉和提高柔韧性。

在进行400米间歇训练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训练前要确保身体状态良好,包括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营养。

- 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距离,以避免受伤和过度训练。

- 根据自身水平和目标,适度调整训练方案。

初学者可以从较短的距离和较长的间歇时间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距离和减少间歇时间。

- 在跑步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果。

- 经常监测和记录训练进展,以评估自己的改善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训练计划。

总体而言,400米间歇训练方案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400米比赛的表现。

然而,个体差异和训练目标各不相同,所以在开始训练之前最好咨询专业教练或运动科学家的建议,以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若要成为一名出色的400米运动员,除了技术和策略的训练外,速度和耐力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1.按阶段划分的训练计划为了充分发挥400米运动员的潜力,训练计划应该分为不同的阶段。

例如,预备阶段可以专注于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全身力量训练。

中期阶段可以增加跑道速度和加速度训练。

最后,冲刺阶段应该包括更高强度的训练,例如重复跑步和时间试验。

2.长距离跑步3.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是提高400米运动员速度和耐力的关键。

成功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重复跑步。

例如,可以进行8次跑200米的训练,每次之间休息1分钟。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400米运动员适应更高强度的比赛节奏。

4.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400米跑运动员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爆发力,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跳高、扔球和举重。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爆发力练习,如爆发跳跃和爆发冲刺。

5.高强度跑和下坡跑高强度跑和下坡跑可以帮助400米运动员提高速度。

高强度跑训练可以包括一些跑步技巧,如脚趾点地和用力上推。

下坡跑可以改善跑步姿势和步频。

6.快速跑步和加速度训练快速跑步和加速度训练可以帮助400米运动员提高起跑和加速能力。

这种训练可以包括一些突然加速的跑步练习,如跑起扑朔迷离的跑线或跑速度不断加快的圈。

7.超级系列训练超级系列训练是一种结合速度和耐力训练的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跑步,如200米、300米和400米跑,每次之间休息时间很短。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400米运动员适应比赛中的快节奏和持续时间。

总之,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跑步、间歇训练、爆发力训练和高强度跑等多个方面。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并保持恒定的努力和毅力,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400米运动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400米跑的速度耐力训练,“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反复跑,冬训以超主项距离跑为主,春训和竞赛期则以接近主项距离跑为主。

(一)主项与接近主项距离的跑,提高专项能力。

主要练习方法有:1、(100米快+100米慢+100米快+100米慢)X3组合跑X3-5组,组间间歇5-8分钟;2、200米X6-8次,1-2分钟。

3、(300米快+100米慢+100米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4、(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3——5分钟,组间间歇7分钟;5、300米×5~7次,间歇6分钟;(6、400米检查跑×1~2次,间歇25分钟到30分钟。

(二)超主项距离的跑,可提高跑的能力,主要练习方法有:1、500米×5~6次(80%——90%强度),间歇8分钟;2、600米×4~5次(80%——90%强度),间歇8-10分钟;3、800×3~5次,间歇10分钟;4、1000米X3-4次。

间歇10分钟;5、(1200米+600米+4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5-8分钟,组间间歇15分钟。

3.3.1力量训练力量是田径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对400米、800米跑运动员来说,增强肌肉力量既能够提高跑速,也能够增强机体对疲劳的耐受力,提高速度耐力。

针对队员力量弱,特别是腿部的腰腹力量差的特点。

训练中我们主要安排了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及跳跃力量练习(见表2、表3、表4)。

表2 腿部力量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强度与负荷量训练作用肩负杠铃深蹲起 75—90%强度,5—8次×4—6组发展膝关节伸肌肩负杠铃半蹲起 75—90%强度,5—8次×4—6组群力量肩负杠铃半蹲跳 60—80%强度,12—20次×4—6组肩负杠铃弓步跳 60—80%强度,12—20次×4—6组手持壶铃深蹲跳 60—80%强度,12—20次×3—5组手持壶铃半蹲跳 60—80%强度,10—12次×3—5组负重提踵 60—85%强度,8—15次×3—5组负重高抬腿跑 20—30%强度,20—30米×5—6组支撑高抬腿前摆拉胶带 20—30次×4—6组,10—15秒为一组仰卧抗胶带上踢腿 20—30次×3—5组支撑抗胶带后蹬跑 20—30次×4—6组,10—15秒为一组仰卧直腿下压胶带 20—30次×3—5组发展踝关节跖屈肌群和发展抬大腿肌群及大腿后群肌的力量表3 肩臂、腰腹力量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强度与负荷量训练作用哑铃摆臂握2—4千克重哑铃,60—80次×4组卧推举杠铃 80—85%强度,4—6次×4组负重斜坡仰卧起坐 30—40次×4组仰卧二头起 30—40次×4—5组立卧撑跳起 1分钟30次×4—5组仰卧单腿屈膝靠胸 30—40次×4组肋木悬垂举腿 20次×4组负重俯卧背屈伸负2—5公斤杠铃片,30—40次×4—5组负杠铃体前屈 60—80%强度,8—10次×4—6组发展肩、胸、臂部肌群力量发展腰腹背肌群力量实用相关搜寻: 跑步表4 跳跃力量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强度与负荷量训练作用拖重物跑 10公斤80—100米×6—8组发展腿部立定跳远×15次爆发力和单脚跳 50—100米×8—10组弹跳力多级蛙跳十级蛙跳×10—15组多级跨步跳 50—100米×8—10组或十级跨步跳下沙坑×10—15组跑跳台级(跑上、下+左脚跳上、跑下+右脚跳上、跑下)×10组,间隔5分钟跳栏架 10栏(栏距1—1.5米、低或中栏)×10组我们每周安排一次杠铃练习,以负重半蹲或深蹲,负重快速提踵为主,完成的重量依各阶段训练任务而定。

为了使力量训练更好地促进专项速度的提高,我们要求所有的负重力量练习都要与各种跑的练习相结合进行,每完成一组负重练习,都应穿插短距离跑、加速跑或高抬腿跑等练习,不能静止地休息,使肌肉的大强度收缩与高速度收缩相结合交替进行,促进肌肉力量向跑的专项力量转换,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

另外在准备阶段和基本阶段的专项基础能力训练阶段,每周还安排一次小力量练习,即腰、腹、髋、上肢、小腿、踝、大腿后群等编组配套的全面肌肉力量练习,每组5—6种练习,完成4—5组。

这些练习大多与跑的技术紧密结合,强调动作的正确、连续、快速,融技术与力量于一体,效果十分显著。

而在专项能力强化阶段我们较多地安排了长、短跳跃练习,这些练习既增强了髋、膝、踝关节的支撑能力,加强了腿部力量,又提高了肌肉连续工作能力。

3.3.2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是400米、800米专项训练的基础。

大学生运动员底子薄,所以更应重视有氧耐力训练,通过有氧耐力来增大心脏容量,提高内脏功能。

我们在训练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①匀速弹性慢跑2000—3000米,心率为150—160次/分;② 6—10公里的匀速越野跑,心率为150—160次/分;③ 8—10公里的变速越野跑,加速跑的距离为100—1000米间,加速跑时心率为170—200次/分钟。

耐力训练手段简单有效,贵在坚持,准备阶段,我们每周安排2次以上耐力训练,基本阶段和赛前阶段每周保持1~2次耐力性训练,通过训练,队员的心肺功能得到明显增强,有氧代谢能力和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3.3.3速度训练把速度训练贯穿训练的全过程是我们训练成功的经验。

最高速度能力是影响400米、800米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根据队员跑时动作频率不快,绝对速度不高的特点,我们在速度训练中主要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见表5)。

速度训练要求运动员以最大的力量和适合自己特点的动作频率、动作幅度达到最高速度。

我们在训练中采用了较高的速度训练强度,认真抓好每次跑的质量,并相应减少跑的数量,每节课的快跑量一般在500—800米左右,强度一般都在80—90%以上。

这样,既能有效地保证速度训练的高强度,又不会出现较大的疲劳。

通过训练30米、60米跑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见表6、表7)表5 速度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强度与负荷量训练作用原地或支撑快速高抬腿跑 85—90%强度5—10秒×4组站立式起跑30米、60米加速跑 85—90%强度,×6—8组蹲踞式起跑30米、60米加速跑 80—90%强度,×6—8组拖重物加速跑20米 10公斤重物×1—2组拖重物加速跑50米 5公斤重物×2—3组行进间跑30米、60米、80米 85—95%强度,×4—6组下坡跑50米、60米 85—90%强度,×6—8组顺风跑60米、100米 85—95%强度,×4—6组追逐跑60米、100米 85—95%强度,×4—6组牵引跑60—80米 85—90%强度,×4—5组快速做跑的专门性练习过渡到 80—90%强度,×4—5组轻快跑60米发展跑的步频提高跑速发展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能力发展最高速度、加速和持续加速的能力改进完善快速跑技术3.3.4速度耐力训练训练时,我们发现队员前程速度快,后程速度明显减慢,动作技术变形,这是速度耐力差的表现。

为了提高他们在大量缺氧条件下,以高速持续跑完全程的能力。

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①不同距离的重复跑。

如200—600米×4—10组,强度80—90%,间歇2—5分钟,距离越短,重复次数越多,间歇时间越短,强度越大。

②不同距离的组合跑。

如(50米+150米+150米+100米+50米)×2—4组;(100米+200米+300米+200米+100米)×2—3组,要求运动员用85%左右的强度。

每个段落跑完后走同样距离作为间歇。

这种组合跑训练能逐步提高强度要求,使乳酸逐步达到最高值,有效提高糖酵解能力。

③等距离与不等距离的变速跑。

如(200米快跑+200米慢跑)×2—4,做2—3组,(120米弯道慢跑+80米直道快跑)×4,做2—4组,或采用弯道快跑,直道慢跑的方式;(300米+100米慢走或慢跑)×2,做2—3组,强度80—90%,组间间歇3—5分钟。

④不同距离的间歇跑。

如(300米+100米)×3—4组;(200米+200米)×3—4组,每次练习间歇30—60秒,组间间歇8—12分钟,强度80—90%。

⑤组合间歇跑。

如(400米+600米+400米+200米+400米+600米),强度80—90%间歇5分钟。

⑥上坡变速跑150米×6×2—3组,练习间歇1.5分钟,组间歇5分钟,要求上坡快跑,下坡慢跑。

速度耐力训练练习的密度大,强度也大,运动员疲劳深刻,故在训练安排时,要小心谨慎,一周不能安排过多,一般每周的训练次数不超过2次。

由于我们正确选用了以上训练手段,队员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训练中100米成绩达到10秒74,200米跑多次出现22秒64,400米跑提高到51秒07,800米跑达到2分1秒74。

3.3.5基本技术与放松跑技能训练合理掌握和改进技术,是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的关键,而快速跑中的放松能力,又是提高400米、800米跑水平的重要环节。

由于队员均未经过专门训练,基本技术不够规范,跑起来容易紧张僵硬。

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基本技术与放松跑能力的训练。

改进提高运动员基本技术的练习方法有:①采用快速后蹬跑、跨步跳、高抬腿跑和快速小步跑等专门性练习。

要求做专门性练习要快速,要过渡到加速跑。

②采用原地持重物摆臂和徒手摆臂相结合的练习,听节奏快和慢的摆臂与短段落快与慢相结合的摆臂练习。

③利用中小强度的加速跑、重复跑、变速跑改进技术动作。

④各种起跑练习,如蹬离起跑器和胶带牵引或两人对抗做蹬起跑器练习。

⑤用胶带牵引做起跑后加速跑,用竹竿限制法的起跑后加速跑练习等,改进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的现象。

放松跑技能的练习方法为:①惯性跑。

加速跑后+惯性跑20米,“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肌肉停止主动用力,体会放松跑动作。

②波浪跑。

如加速跑50米—惯性跑50米—慢跑50米,依次交替行进。

一般一组加速3—5次,间歇6—8分钟,做3—5组,强度70—85%。

此方法不仅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放松能力与速度感觉,而且对提高速度耐力也有良好的效果。

③放松大步跑。

采用200—300米的距离,用舒展协调的动作充分抬腿,并用适宜的快频率进行放松大步跑练习,强度60—80%,4—6组,每组间歇2—3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