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旋转》)课件
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ppt

如何找对称中心
法1:任意联接两组对应点,其交点就是对称中心。 法2:任意联接一组对应点,再作出它的中点。
A
D
C′
B′
O
B
C
D’
A′
∴点O就是所求作的对称中心。
如何找对称轴
方法:联接任意一组对应点,再作出 这条线段的中垂线
A
M
A′
B
B′
∴直线MN就是所求作的对 称轴。
C
N C′
作出△ABC旋转到△A′B′C′的旋转中心。
第2课时 图形的运动
R·六年级下册
知识回顾
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翻折的性质
平移、旋转、翻折的联系
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中心对 称图形 的定义
对称中心
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 180°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个 图形叫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轴对称图 形的定义
方法:作出任意两组对应点连线的中垂线, 其交点就是旋转中心
A
O
C′ A′
B
B′
∴点O就是所求作的旋
C
转中心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学习从来无捷径, 循序渐进登高峰。
—— 高永祚
轴对称
作旋转中心 作中心对称 作对称中心 作对称轴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
2)再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3)画出△ABC平移到△A″B″C″的平移方向 4)量出△ABC平移到△A″B″C″的平移距离 2_3___ cm
A
A′
C
C′
A′’
B
B′
C′’
B′’
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_课件

二、探究新知,明确画 法
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 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 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问题:1.你能自己试着完成吗 ? 2.说说你打算怎么做 鱼图只。有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把鱼图分割出七巧板中的七块 ,再判断每块板平移或旋转后的位置,然后看每块板是如何运 动的。
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 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分析与解答
2
5 4
6
13 7
动手操作: 画一画每块板的轮廓线,并标出序号
分析与解答
小组内说一说: 每板块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
?
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鱼图 。
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 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 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交流展示(一) 事勿忙 忙多错
轴对称变换:
由一个图形变为另一个图形,并使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 线成轴对称.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图形的轴对称变换。
轴对称变换性质
对称轴_垂__直__平___分__连结两个对称点 之间的线段,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__状____和大小 ______
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作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拓展练习
O
O
A
’
B
—下 —右 11
拓展练习 七巧板拼图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服饰文化
剪纸艺术
实物图案
几何图案
学习目标
①灵活运用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 设计。
②体会运动变化思想、化归思想,并会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 。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 :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 ?你是怎样分析的 ?与邻座交流交流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图形的旋转》,根据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方面来具体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内容“图形的旋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由此,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于如下:1.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3.情感目标: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是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明确旋转的含义,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对于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是本节课的难点,只有认识到“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变,只是位置变了”,那么旋转方法的研究和提炼才能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同时也为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说教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公开课)PPT课件

A
B
C
.
29
back
.
30
.
31
.
32
课堂小结
1、平移: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点或轴转动。
2、判断平移和旋转时,就看是沿着直线运动还是围绕 固定点转动。
3、平移一个图形时,要看对应的点平移了多少格。
.
33
作业布置
1、导学案:平移和旋转(一) 2、课本P28-29:“练一练”
方法提示:判断平移和旋转时,就看是沿着直线运动还是围绕固定点转动
.
19
旋转 旋转
平移
.
平移
20
平移 平移
旋转
旋转
.
21
.
22
back
勇敢无畏
下面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 与红色小鱼重合?
1
2
6
3 5
4
.
23
back
判断
勤奋刻苦
1.妈妈用拖把擦地,是平移现象。( √ )
2.荡秋千是平移现象。( × )
.
7
说一说: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 移的现象?
.
8
.
9
.
10
平移时要注意什么?
.
11
第三天
游乐场
.
12
旋转木马
.
13
旋 转 飞 椅
.
14
摩 天 轮
.
15
旋转
.
16
说一说: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 转的现象?
.
17
旋转 :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点或轴转动
.
18
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图形的运动(三)——旋 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83页例1和第84页例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共教学两个例题,容量大,其中例1教学旋转的含义,例2是让学学生认识图形旋转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旋转运动。
特别选取了旋转角度不是360°的钟摆、秋千等,丰富学生的认知。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教学目标1.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
描述与操作相结合体会旋转的含义,明确图形旋转的特征。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旋转的含义、认识图形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教具:《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课件、钟面学具:钟面、小棒、三角形、学习单、尺子、铅笔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初步感知1.师生活动:做举手动作(举起、放下)两次。
问:我们做的这几个动作,让你想起数学当中的什么运动现象呢?(旋转)2.揭题引入:旋转现象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这节课来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
(出示课题)二、借助钟面,体会意义1.呈现生活实例,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与旋转中心。
(1)出示有趣的图,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表达感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钟面上的时针从3:00 到9:00 旋转了( )
(2) ( )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
(3)
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向A 旋转到指向
( ) ;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B旋转到指向( ) 。
3. 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1.
2.(1)180° (2)3 (3)B,A 3.
一、说教材
《图形的旋转》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 过程。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一道题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转杆打开和 关闭的过程,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有助于学生进 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特征。第二道例题教学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旋转的?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 ? 4)、画出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º的图形。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画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A、确定一条边,按要求旋转后得到一个新位置,再依次画出其 他的边。 B、先确定从A点出发的两条边,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C、用实物旋转后,再画出实物所在的位置。 说明: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一组对应边之间画出弧形, 标上箭头。
6)、画出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º的图形。 学生独立画图,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本着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有个人发挥 的空间,自己说自己动手,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板块三、课堂练习 1.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 (1)
教学难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图形的运动》教学PPT课件(4篇)

我将图②先绕直角的顶点 逆时针旋转900,再向左
平移9个格。
我将图②先向左平移9个 格,再绕直角的顶点逆
时针旋转900。
新知讲解
你能通过平移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 应的位置吗?
②②
新知讲解
请将图形A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
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
A O
C
B
新知讲解
说一说,画图时应该注 意什么?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旋转时先确定相应的线或点的位置, 再旋转。
平移时,关键要数清楚格子,找好 对应的点。
图北形师的大运版动数图学形的六运年动级 下册
3 图形的运动
图形的运动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图形的运动 图形的运动
情境导入 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旋转
平移
旋转
平移
平移
合作探究 旋转时先确定相应的线或点的位置,再旋转。 平移时,关键要数清楚格子,找好对应的点。
新知讲解
试一试
如下图,图1是一幅由四张卡片组成的图,图2中 有两张卡片移动了位置。
你能通过卡片的平移和旋转将图2“还原”为 图1吗?
新知讲解
图1 A卡片: 向右移动2格。
O
O’
A
B 图2
B卡片:
上2—左2—绕O逆900—下1。
新知讲解
讨论: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让图片复原吗?
合作探究 用自己手中的纸片摆一摆,并记录你
是如何让还原的。
巩固提升
图中A B C D 是怎样变过来的?
A B ( 向右平移5个格
)
B
C ( 先向右平移5个格再逆时针旋转900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 (1) PPT课件 图文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旋转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 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点叫 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转动前后相 对应的点叫做对应点,相对应的线段叫做对应 线段,相对应的角叫做对应角。)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
O
1
3
4
2
O
1
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0可得
到图形( 2)所在的位置。
3
4
2
O
1
图形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0可得到
图形( 3)所在的位置。
3
4
2
O
1
图形2绕O点顺时针旋转( 18)00 可
得到图形 4 所在的位置。
图形A如何形成图形 B,并与同学
进行交流.
A
B
图形A顺时针旋转900形成图形B。
6、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
把 旋转了5次。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9
O
3
8
4
76 5
11 12 10
o 9
O
8
76
1
90°2
3
4 5
指针从“12”到“1”绕点O 顺时针旋转300 指针从“12”到“3”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0
11 12 10
1 2
9
O
3
8 76
4 5
指针从“1”到( 3 )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0
11 12 10
1 2
9
O
8
76
3
4 5
指针从“3”到“6”绕点O 顺时针旋转( 900 )
旋转的三要素
如何描述旋转
动手操作
图形旋转的特征
观察 思考 操作 表达
生活中的旋转
生活中的旋转
生活中的旋转
生活中的旋转
11 12 1
10
2
9
oO
3
8
4
76 5
中心 方向
11 12 1
10
2
9
oO
3
8
4
76 5
中心 方向
11 12 1
10
2
9
oO
38Leabharlann 476 5中心 方向
11 12 1
10
30°2
o 9
O
3
8
4
76 5
11 12 10
o 9
O
8
76
1
90°2
3
4 5
中心 方向 角度
11 12 1
10
30°2
(2)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3)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旋转时点O的位置不变,并且每旋转一次三角尺 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 90°。
3
O
4
2 1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 2)的位置;
2、图1绕点“O”(顺时针)时针旋转( 1)80°到图3
的位置;
逆时针
180
3、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 1)的位置。
11 12 10
1 2
9
O
8
76
3
4 5
指针从“6”到“12”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0)
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11 10
12
A
1
2
9
oO
A3′
8 A〞
4
76 5
线段OA′绕绕点点OO顺顺时时针针旋旋转转9900 °°
O 三角形绕点 0 顺时针旋转90 °
动
手
试 一
O
试
要求:
(1)如图,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 每次顺时针方向旋转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