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考研笔记(赵国祥)详细豪华版-各大院校通用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考研心理学统考必背考点

3
10、简述语言的种类及特点。 【参考答案】 语言通常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外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又分为对话语 言和独白语言两种。 (1)对话语言 对话语言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它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形式,其他语言都是 在对话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合作性、直接性。 (2)独白语言 独白语言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其特点是:独自 进行、展开性以及有准备有计划。 (3)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是指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阅读别人的语言。它比口语出现的晚得多,只有 在文字出现以后,才为人们掌握和利用。其特点是:随意性、严谨性、展开性和计划性。 (4)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它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语言器官 的参与。其特点是:隐蔽性、简约性。 11、试述詹姆斯-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学说,并分别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詹姆斯-兰格理论 ①该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 人们由于哭泣而悲伤,由于打斗而愤怒。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是与血管变化有关, 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两人的基本观点相同,都认为 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②举例:略。 (2)坎农-巴德学说 ①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 经过丘脑,分别向上向下发出。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 生理变化。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都受丘脑控制。坎农的学说得到了巴德的支持和 发展,因此也被称为坎农-巴德学说。 ②举例:略。 12、试阐述情绪的认知理论。 【参考答案】 情绪的认知理论包括: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以及拉扎勒斯的认知 -评价理论。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清晰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 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会产生 不同的情绪体验;若评估的结果对个体有害,则会产生否定的体验,反之则产生肯定的体验。情绪的 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调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兴奋时情绪行为的最重要条件。 (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 唤醒;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
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1-8章)

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1—8章)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 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构造主义心理1879~1920s 德国冯特铁钦纳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机能主义心理1890~1930s 美国詹姆斯杜威意识的功能詹姆斯提出―意识流‖行为主义心理1920s~1950s 美国华生斯金纳行为受条件反射学说影响格式塔心理学1912~1940s 德国魏太默、考夫卡、苛勒意识体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奥地利弗洛伊德无意识现象,人类异常行为注重人的独特性人本主义心理20 世纪中期美国马斯洛、罗杰斯思辨方法人的社会性特点认知心理学1960s学瑞士、美国皮亚杰、奈瑟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心理测量学5.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领会】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
客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心理学概论复习资料张旭东、刘益民、欧何生主编版本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尖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丸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
人类和动物都有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而: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一种,是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泄的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
心理过程通常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方而。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所以叫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认识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共有的特征,没有它的参与,任何一种心理过程都难以进行。
情感情绪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某种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调节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世目标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体意识倾向。
它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性和选择性上。
主要研究内容有: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待征:指能力、气质和性榕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能力是指宜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0气质是先天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而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个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孩心部分0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而0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主要理由如下:①从心理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或社会历史的存在物,但人又是“一种活动着的自然实体。
"因此,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
' ② 从产生心理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脑的机能也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心理学概论》知识点提纲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性质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根据研究的目的(以建立系统的理论还是实际应用)把心理学分为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类。
理论心理学旨在探讨人或动物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应用心理学旨在研究心理学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理论心理学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
普通心理学探讨心理学基本原理(心理的实质问题与心理的结构问题)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它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进一步分为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及动物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心理学分支。
应用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的心理学分支。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消费心理学是以大众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自然科学的性质,可从研究对象、历史渊源和研究方法方面得到说明。
心理学考研笔记普通心理学.doc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关于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为了达到研究内隐的精神过程的目的,我们通过刺激与外部行为共同进行推测1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2.情绪、情感与意志情绪和情感: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并由此引起各种主观体验意志: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动机:推动人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3.能力与人格心理特征:人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稳定的个体心理差异,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能力: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系统性: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处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
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从不同层次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系统与各要素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真确的唯一标准。
任何心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伦理性:忌讳采取如欺骗、隐瞒、威胁、恫吓及可能造成研究对象身心受到伤害或者有悖伦理性原则的方法2.具体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适合以下情况使用: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控制;在控制的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由于社会道德,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其缺陷主要表现为:难以重复观察,观察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自然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很多,因此对结果难以精确分析;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不出现需要研究的现象;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经验,目的,兴趣等取向和技能的影响。
心理学导论 笔记

《心理学导论》前言这门课占100分,是最大的部分,也是考研出题最细致的地方,当然也是大家拿分的主要环节,这里的题目一遍都很基础。
结构一般是(19个单选+4个多选+2个简答+1论述),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大致差不多。
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三版北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2010年版)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 2011第三版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心理学].Peter.O.Gray.Psychology.5th开始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两道单选)要点:两大关系+五大方法+七大流派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宏观上包括个体心理,团体与社会心理和动物心理,狭义上主要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
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有的书叫个性)心理过程: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
包括:1、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应。
3、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意志的体现,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注意是伴随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人格(个性)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称。
即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或独特性。
1、心理动力(个性倾向性)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因此,心理动力制约着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变化,并且对人的行为习惯起着最高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概论最详细笔记(赵国祥版)

《心理学概论》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概念: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内容——心理现象1.心理活动过程:主要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
2.个性:主要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构成。
三、心理学的两大任务1.理论任务:通过对自身对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地揭示心理与外部世界、心理与脑的关系及其起源的奥秘,从而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2.实践任务:通过对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去解决各个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问题。
四、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1.掌握心理学,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有效性2.教育可促进心理学的发展3.当代教改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指由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来分析与其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2.实验法:指研究者认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以心理测验为主要工具,测量个体的能力、人格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它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个人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团体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
可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5.其他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法: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方法。
产品分析法:指通过对活动的产品或作品进行分析来揭示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
档案研究法:运用以前的相关信息,研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六、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了解):结构主义心理学(冯特奠基、铁欣纳代表)、机能主义学派(美国詹姆士创始、杜威和安吉尔代表)、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创始)、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韦特海默首创、考夫卡和科勒代表)、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创立)。
心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心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主要心理学派:1.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XXX;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XXX主要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将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人的行为的一切工具;③强调心理学研究要采用客观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2.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XXX主要观点:①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能够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叫做前意识。
②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3.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XXX、XXX主要观点:①着重研究人的价值与人的发展②关心人的本性、潜能、尊严与价值③人的本质是好的④人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4.熟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XXX,XXX等主要观点:①把人看作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②从信息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③强调计算机模拟心理过程。
【第三章注意与意识状态】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二、注意的基本特征:①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特定对象上,对其进行深入加工三、注意的种类:(一)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含义: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情所发生的注意。
如上课时,教室门被推开,一个穿红衣服的人突然站在门口,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转头去看那个人。
(不随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表现,人和动物都具有不随意注意。
)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和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比较等都市影响不随意注意。
2.个体自身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概论》考研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概念:
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内容——心理现象
1.心理活动过程:主要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
2.个性:主要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构成。
三、心理学的两大任务
1.理论任务:通过对自身对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地揭示心理与外部世界、心理与脑的关系及其起源的奥秘,从而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2.实践任务:通过对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去解决各个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问题。
四、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1.掌握心理学,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有效性
2.教育可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3.当代教改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指由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来分析与其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2.实验法:指研究者认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以心理测验为主要工具,测量个体的能力、人格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它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个人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团体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
可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5.其他研究方法
个案分析法: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方法。
产品分析法:指通过对活动的产品或作品进行分析来揭示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
档案研究法:运用以前的相关信息,研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六、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了解):结构主义心理学(冯特奠基、铁欣纳代表)、机能主义学派(美国詹姆士创始、杜威和安吉尔代表)、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创始)、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韦特海默首创、考夫卡和科勒代表)、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创立)。
七、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第二章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略)
第三章注意与意识
一、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有两个基本特征。
注意的指向性:在某一时刻,心理活动或意识总是选定某一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对选定的对象进行清晰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