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作业4
公共危机管理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卷四班级: 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群体性事件( )其实就是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动态稳定的必要条件,对于社会风险、社会动荡的发生具有不可或缺的预见、监测、防范与缓解的功能。
A 、预警机制B 、处置机制C 、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D 、善后机制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涵盖的范围?( )A 、突发性死亡造成的群体恐慌 B、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C 、重大食物中毒D 、重大职业中毒3、根据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属于哪一级别的事故?( )A 、I 级B 、Ⅱ级C 、Ⅲ级D 、IV 级4、( )的过度发展会增加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A 、实体经济B 、虚拟经济C 、第一产业D 、第二产业5、危机预防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
A 、危机防不胜防B 、防患于未然C 、危机是不能预防的D 、只要工作到位,就能避免一切危机发生6、危机预防的主要方法是()。
A、风险管理B、信息管理C、风险控制D、风险评估7、完善的支持保障组织机构的技术支持人员不包括下列中的()。
A、采购人员B、管理人员C、志愿人员D、警戒人员8、危机保障要求编组灵活,运转协调,指挥得力,职责明确。
这属于危机保障的()。
A、效率原则B、科学原则C、安全原则D、协同原则9、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因素是()。
A、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B、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不强C、群众的参政意识增强D、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10、危机发生后的决策通常叫做()。
A、非常规决策B、常规决策C、程序性决策D、一般性决策3、与常态管理相比,危机管理中对能力的特殊要求突出表现在()等方面。
A、应急性B、常规性C、程序性D、综合性E、确定性4、三株集团在一次突发事件中走向败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A、应对突发事件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应急处理机构B、应对突发事件时社会或企业组织要和政府进行良好的沟通C、应对突发事件管理主体必须要有主见,并及时作出反应D、强调与社会公众、舆论媒体进行沟通E、应对突发事件要强调以人为本的首要原则5、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包括()。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4参考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单元作业题(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公共危机管理绩效评估:P2592.非传统安全:P326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公共危机管理绩效评估的方法包括(ABCD )。
A.标杆管理法B.平衡记分卡C.360度绩效评估法D.4E评估法2.( B )是指组织为实现目标和得到既定的产出,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与相应的有效的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A.经济性指标B.效率指标C.效果指标D.公平指标3.下列关于平衡记分卡的表述正确的有(BCD )。
A.是一种权重排序工具B.是由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开发的C.是多维度均衡评价企业业绩的一种评价系统D.被称为“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之一4.下列关于当代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ACCD )。
A.危机管理理论是危机理论与管理理论交叉影响的产物B.20世纪初,西方危机管理成的研究出现了一次高潮,并成为为一门学科C.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后冷战时期危机频发和形式翻新,危机研究取得新进展D.美国“9•11”事件后,国际上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反恐怖主义的国家安全领域5.当代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ABCD )。
A.研究组织机构形式多样化B.研究方法的综合交叉性C.研究运作的市场化D.研究协作的全球化6.下列关于美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ACD )。
A.以总统为核心B.以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为决策中枢C.中央情报局等跨部委独立机构负责协调D.国会负责监督7.下列关于俄罗斯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ABD )。
A.总统是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B.任何重大的危机管理方案与行动都必须由总统来敲定C.属于全民军事型危机管理体制D.属于动态型危机管理体制8.多数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从传统安全问题演化而成为“新”问题的。
这是指非传统安全具有(ABCD)特征。
A.问题的始发性B.成因的潜在性C.传递的扩散性D.表现的多样性9.传统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观的区别包括(BC )。
2022春行管本科《公共危机管理》教学考一体化第四次作业4 1试题与答案

第四次作业4 1试卷总分:101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12道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总分24.00)1.(B)是负面影响的直接表现。
(2.00分)A. 灾害B. 舆情C. 灾难D. 无序2.公共危机舆情管理的首要工作是(A),对舆情整体状况、关键要素、负面影响风险等进行全面识别和充分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舆情管理工作。
(2.00分)A. 舆情分析B. 心理调适C. 情况识别D. 舆情监测3.(C)是指针对公共危机的舆情,做好其收集、会商、研判、评估、回应、引导、处置等一系列工作。
(2.00分)A. 舆情分析B. 信息收集C. 舆情管理D. 舆情识别4.灾区重建的(C)模式,是指灾区通过政府财政和社会捐助等提供的资金和物资来进行重建。
(2.00分)A. 外援B. 造血C. 输血D. 自助5.以设置机构为核心的(B)是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关键,逐步完善保障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得以实施的机构和人员。
(2.00分)A. 响应处突B. “三定方案”C. 应急准备D. 机构设置6.舆情相关的(A)是舆情画像的前提。
(2.00分)A. 信息收集B. 信息发现C. 信息识别D. 信息传达7.(A)是指个人、组织、社区、社会等主体对于公共危机及其危害影响的敏感程度和承受能力。
(2.00分)A. 脆弱性B. 灵敏感C. 承受力D. 敏感性8.灾区重建的(B )模式,是指灾区通过接受其他地区或人员所提供的生产能力帮扶、发展能力支持,辅助自身创造价值和财富来进行重建。
(2.00分)A. 外援B. 造血C. 输血D. 自助9.以(C)为核心的根源整治,是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基础,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让风险防控工作得以常态化。
(2.00分)A. 机构设置B. 响应处突C. 制度整改D. 应急准备10.负面影响防范的关键是(C)。
公共危机管理网上作业答案

第一次:1、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陷导致的危机属于()的危机事件。
B.利益失衡型2、危机管理理论的提出,始于()。
B.古巴导弹危机3、由原生危机间接引发的,往往是人为的、难以预测的、可以抗拒的公共危机叫做()。
B.衍生危机4、“危机与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这充分体现了危机的()特性。
D.双重效果性5、我国最早建立也是拥有最先进的城市应急联动机制的是()。
D.南宁6、危机发生后的()小时是危机处置的关键期。
D.727、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划分的等级中,最严重的是()。
D.Ⅰ级8、我国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规定,()为管辖区域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
A.省长、市长9、预警最早源于()。
C.军事10、在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中,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识别和转化,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子系统是()。
B.信息加工子系统11、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B.6小时12、危机风险评估中最为困难与复杂的环节是()B.危机损害评估13、危机疏缓的首要步骤是()。
C.危机确定与风险评估14、对于全国性的危机疏缓战略而言,适宜采取的实施途径是()。
A.政府主导途径15、越南政府2001年制定的危机管理战略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这体现了危机疏缓战略的()性质。
C.长远性16、对于地区性的危机疏缓战略而言,适宜采取的实施途径是()。
B.社会主导途径17、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夺去了2.5万人的生命,50多万人无家可归,造成的直接损失达85亿卢布。
地震发生后,苏联对发生的灾害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公诸于世,博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以此次危机事件为契机,苏联改变了自己传统的封闭形象,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沟通和联系。
这个案例体现了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
D.政府形象18、1978年3月16日清晨,意大利发生了总理莫罗被4名“红色旅”成员绑架的骇人事件,之后,“红色旅”接二连三发出布告,提出诸种要求,但政府下决心不同恐怖分子谈判,拒绝了这些要求,5月11日,莫罗被恐怖分子杀害,陈尸街头。
公共危机管理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1. (答案:A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D、基本方针)。
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B、6章)。
4.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立法的最首要的目的是(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D、11月1日)起施行。
6.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 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D、承办单位)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8.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C、县级)为基本行政单元。
9.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属于(答案:B B、重大事故)。
10. 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答案:C C、10-29人)。
11. 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的危机周期阶段是(答案:CC、缓解期)。
12. 不论政府还是企业的任何预案,要经过(答案:CC、第三方)的评估认证后才有实效。
13. 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答案:BB、分类管理)。
14. 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属于(答案:B B、较大事件)。
15. 城市人口中将闲置不用的物品捐献出来帮助困难人口的社会捐助制度属于(答案:CC、经常性捐助)。
16.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除了取决于公共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外,还取决于(答案:B B、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
17. 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答案:A A、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
18. 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
电大公共危机管理作业1-4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 1 一、名词解释危机技术灾难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政策工具二、简述题1、简述自然灾害包括的主要类型。
2、简述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
3、简述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沟通机制的作用。
5.简述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三论述题1、如何设计和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组织?2、试述政府管制政策的特点。
3. 试论危机的扩散性特征。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 2一、名词解释风险危机规划定性预测危机疏缓二、简述题1、简述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2、简述危机规划战略陈述的主要内容。
3、简述危机确定和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4、简述危机疏缓中组织制度建设措施和经济性措施的含义。
三、论述题1、试述如何改进和完善危机预警?2、试述危机疏缓的主要措施。
3、拟写一个公共危机管理部门的危机规划纲要。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 3 一、名词解释危机准备危机搜救 223危机恢复 243危机管理的绩效评估 267二、简述题1、危机准备中需要准备的组织力量有哪些?2、简述危机回应的基本原则。
3、简述危机恢复的主要类型。
4、简述危机管理组织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试分析出现危机管理组织以冷漠态度对待危机的主要原因。
2、试分析影响危机恢复和重建的主要因素。
3、说明危机管理绩效评估程序包括的主要内容。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 4一、名词解释参考权危机沟通危机信息管理系统规模风险二、简述题1、简述合格的危机决策者应具备的理念和能力。
2、危机管理组织与公众沟通时,获得受众信任的途径有哪些?3、简述危机沟通的基本原则。
4、为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危机管理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三、论述题1、试分析如何提高危机状态下的领导力?2、试分析现代科技是如何作用于危机管理活动并提高管理绩效的?3、现代危机管理应从哪些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4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4公共危机管理作业4 试卷总分:100作业4判断题(共15题,共45分) 开始说明:结束说明: 1.(3分) 我们要遵循“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功能定位,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应战、应急结合的国防体制、机制、法制,形成应对战争兼顾应对突发事件、具有双重功能的国防动员体系,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 ×2.(3分)捐赠管理的目的是使社会公众无偿奉献出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维护社会动员的可持续性。
√ ×3.(3分)应急协调与合作需要应急管理网络化,即应急管理者相关力量形成一个可以避免碎片化效应的网络。
√ ×4.(3分)救灾捐赠是捐赠人自愿以自身合法财产的减损来促进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具有利他性、公益性。
√ ×5.(3分)危机信息发布的主体是法定行政机关。
√ ×6.(3分)在应急沟通的过程中,媒体有着双重身份,既是特殊的公众,又是信息的传播者。
√ ×7.(3分)慈善捐赠专指用于灾害救助的慈善捐赠。
√ ×8.(3分)成功的救灾捐赠要实现两个目标:效率与收益。
√×9.(3分)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必须改变“重管制、轻服务”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将公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业绩的衡量标准。
√ ×10.(3分)我国救灾捐赠管理是企业主导型的。
√ ×11.(3分)企业与社会力量接受政府的动员而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资金、物资与服务以满足灾害响应与恢复的需求,这就是救灾捐赠活动。
√ ×12.(3分)在突发事件处置的过程中,政府应对流言和谣言的最佳途径就是及时通过权威媒体,将突发事件及相关处置情况公之于众,在第一时间抢占信息高地。
√ ×13.(3分)网络舆情的主要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两种:网络言论与网络行为。
√ ×14.(3分)救灾捐赠管理需要关注劝募、受赠、分派使用等环节,还需要加强信息公开、监督反馈等工作,以维系救灾捐赠情况的公开、透明,避免违纪违规行为,保护社会捐赠热情,维护灾害社会动员的持续性。
17年6月考试《公共危机管理》4

《公共危机管理》模拟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1.危机固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吉尔B.蒂莉C.塞缪尔·亨廷顿D.齐默尔曼2.按照罗森塔尔的分类,下列哪一类型的危机爆发迅速而结束缓慢?A.龙卷风型危机B.长投影型危机C.文火型危机D.腹泻型危机3.一般来说,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A.公民B.政府及其它公共机构C.法人D.社会团体4.引发并加速我国政府管理和学术研究机构对公共危机的关注和研究的是:A.2003年的SARS危机B.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许文惠、张成福教授出版的《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C.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D.2001年美国9·11事件5.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危机决策B.危机评估C.危机预警D.危机恢复6.危机后进行评估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在评估的基础上做好恢复与重建工作B.赔偿损失C.惩罚责任人D.加强民主建设7.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学者是:A.奥尔波特B.阿希C.费斯汀格D.海德8.制止流言的最好方式是:A.加强法制B.加强监督C.增加信息的透明度D.封锁信息9.根据原劳动部对国务院第34号令的解释,一次死亡10人及其以上的事故属于:A.特大事故B.重大事故C.一般事故D.普通事故10.从本质上看,我国目前危机事件的主体性质为:A.非政治性B.非民主性C.文化性D.冲突性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在概念使用上,突发事件侧重于强调事件的:A.突发性B.偶然性C.时间性D.规模2.按照危机中所采用的手段,可将公共危机分为:A.和平方式的危机B.冲突危机C.暴力方式的危机D.自然危机3.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是:A.恢复社会秩序B.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C.维护社会稳定D.促进社会和谐健康4.危机信息分析和评估的标准主要有:A.信息的来源B.可能性C.信息的数量D.影响的伤害程序5.建立危机管理指挥系统的原因包括:A.危机具有公共性,影响范围广泛B.危机的处理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C.危机需要大众参与D.指挥系统可以保证统一指挥、果断决策6.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的区别主要有:A.目标取向不同B.约束条件不同C.决策程序不同D.决策效果不同7.在危机状态下,人们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状况的原因主要有:A.危机的紧急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4
试卷总分:100
作业4
判断题(共15题,共45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3分)
我们要遵循“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功能定位,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应战、应急结合的国防体制、机制、法制,形成应对战争兼顾应对突发事件、具有双重功能的国防动员体系,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
×
2.(3分)
捐赠管理的目的是使社会公众无偿奉献出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维护社会动员的可持续性。
√
×
3.(3分)
应急协调与合作需要应急管理网络化,即应急管理者相关力量形成一个可以避免碎片化效应的网络。
√
×
4.(3分)
救灾捐赠是捐赠人自愿以自身合法财产的减损来促进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具有利他性、公益性。
√
×
5.(3分)
危机信息发布的主体是法定行政机关。
√
×
6.(3分)
在应急沟通的过程中,媒体有着双重身份,既是特殊的公众,又是信息的传播者。
√
×
7.(3分)
慈善捐赠专指用于灾害救助的慈善捐赠。
√
×
8.(3分)
成功的救灾捐赠要实现两个目标:效率与收益。
√
×
9.(3分)
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必须改变“重管制、轻服务”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将公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业绩的衡量标准。
√
×
10.(3分)
我国救灾捐赠管理是企业主导型的。
√
×
11.(3分)
企业与社会力量接受政府的动员而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资金、物资与服务以满足灾害响应与恢复的需求,这就是救灾捐赠活动。
√
×
12.(3分)
在突发事件处置的过程中,政府应对流言和谣言的最佳途径就是及时通过权威媒体,将突发事件及相关处置情况公之于众,在第一时间抢占信息高地。
√
×
13.(3分)
网络舆情的主要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两种:网络言论与网络行为。
√
×
14.(3分)
救灾捐赠管理需要关注劝募、受赠、分派使用等环节,还需要加强信息公开、监督反馈等工作,以维系救灾捐赠情况的公开、透明,避免违纪违规行为,保护社会捐赠热情,维护灾害社会动员的持续性。
√
×
15.(3分)
应急沟通既包括风险沟通,也包括危机沟通。
√
×
多项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6.(5分)
应急沟通的原则包括()。
A、广泛参与、顾客导向的原则
B、公开透明、准确及时的原则
C、尊重事实、恰到好处的原则
D、与媒体合作的原则
17.(5分)
救灾捐赠管理模式转变的措施有()。
A、对社会组织扶植与监管并重
B、将社会组织纳入救灾捐赠管理体系
C、强化社会组织的监督
D、推动社会组织在救灾捐赠领域里的竞争
18.(5分)
应急协调与合作的维度包括()。
A、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B、条块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C、地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D、军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19.(5分)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流程包括以下哪些环节?()。
A、进行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核实,确保信息的客观、准确与全面
B、根据舆情监控,确定信息发布的目的、内容与重点、时机
C、确定信息发布的方式,并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向社会公众发布
D、根据信息发布后的舆情,进行突发事件信息的后续发布或补充发布。
20.(5分)
救灾捐赠的利益相关者包括()。
A、劝募人
B、捐赠人
C、受赠人
D、受益人
案例选择题(共3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21.(10分)
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活跃于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
互联网上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力极大的意见领袖。
例如,在“范跑跑”事件中,“小刀断雨”发表了多个原创帖,被“粉丝”推到了一些论坛的首页,甚至被置顶;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网友“连岳”接连网络炮轰,形成全国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等等。
衡量一名网络意见领袖水平高低有两个指标:一是看他的原创帖能不能得到网友的认可,能不能被推到论坛首页和网站首页;二是看他引导或者掀起过多少有名的网络热点事件。
2008年4月10日上午10时45分,26岁的网民“水婴”,将一条题为“抵制法国货,从家乐福开始”的帖子发布在“猫扑”网站上。
这是国内最早呼吁抵制家乐福的网站之一。
“水婴”说,他此前和朋友一直在QQ群里讨论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频遭干扰的事情,在上百人的群聊中有人提出了要抵制法国产品的建议,“我们公司楼下就有家乐福,我想抵制家乐福比抵制LV容易,就写了这个帖子”。
网络舆情的特点有()。
A、网络媒体信息传递的双向性
B、网络舆情信息的复杂性与局限性
C、网络舆情信息载体的双重性
D、网络舆情传播的爆炸性
22.(10分)
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活跃于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
互联网上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力极大的意见领袖。
例如,在“范跑跑”事件中,“小刀断雨”发表了多个原创帖,被“粉丝”推到了一些论坛的首页,甚至被置顶;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网友“连岳”接连网络炮轰,形成全国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等等。
衡量一名网络意见领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的原创帖能不能得到网友的认可,能不能被推到论坛首页和网站首页;二是看他引导或者掀起过多少有名的网络热点事件。
2008年4月10日上午10时45分,26岁的网民“水婴”,将一条题为“抵制法国货,从家乐福开始”的帖子发布在“猫扑”网站上。
这是国内最早呼吁抵制家乐福的网站之一。
“水婴”说,他此前和朋友一直在QQ群里讨论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频遭干扰的事情,在上百人的群聊中有人提出了要抵制法国产品的建议,“我们公司楼下就有家乐福,我想抵制家乐福比抵制LV容易,就写了这个帖子”。
网络媒体的特点有()。
A、即时性与全球性
B、信息海量性
C、互动性与个性化
D、多媒体性
23.(10分)
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活跃于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
互联网上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力极大的意见领袖。
例如,在“范跑跑”事件中,“小刀断雨”发表了多个原创帖,被“粉丝”推到了一些论坛的首页,甚至被置顶;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网友“连岳”接连网络炮轰,形成全国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到政府决策;等等。
衡量一名网络意见领袖水平高低有两个指标:一是看他的原创帖能不能得到网友的认可,能不能被推到论坛首页和网站首页;二是看他引导或者掀起过多少有名的网络热点事件。
2008年4月10日上午10时45分,26岁的网民“水婴”,将一条题为“抵制法国货,从家乐福开始”的帖子发布在“猫扑”网站上。
这是国内最早呼吁抵制家乐福的网站之一。
“水婴”说,他此前和朋友一直在QQ群里讨论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频遭干扰的事情,在上百人的群聊中有人提出了要抵制法国产品的建议,“我们公司楼下就有家乐福,我想抵制家乐福比抵制LV容易,就写了这个帖子”。
如何引导和干预网络舆情?()
A、引导网络意见领袖
B、挖掘事实背后的故事
C、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
D、提升政府信息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