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NAT配置

合集下载

思科路由器NAT配置详解

思科路由器NAT配置详解

思科路由器NAT配置详解思科路由器NAT配置详解一、介绍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地质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简称NAT)是一种将一个IP地质转换为另一个IP地质的过程。

NAT主要用于连接不同IP地质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常用于家庭和办公网络。

二、NAT的基本概念1、NAT的作用NAT的主要作用是解决IPv4地质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NAT的类型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动态NAT和PAT(端口地质转换)。

3、静态NAT静态NAT将指定的内部IP地质映射到一个外部IP地质,使得内部网络上的设备可以通过外部IP地质进行访问。

4、动态NAT动态NAT是根据内部网络的需求,将一个或多个内部IP地质动态地映射到一个外部IP地质。

当内部网络设备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才会动态地进行映射。

5、PATPAT是一种特殊的动态NAT,它将多个内部IP地质映射到一个外部IP地质,使用不同的端口号区分不同的内部地质。

三、NAT的配置步骤1、确定NAT的类型在进行NAT配置之前,需要确定所需的NAT类型,是静态NAT、动态NAT还是PAT。

2、配置内部和外部接口需要配置内部和外部接口的IP地质,使路由器能够正确地识别内部和外部网络。

3、配置NAT池对于动态NAT和PAT,需要配置一个NAT池,包含可用的外部IP地质。

4、配置NAT规则根据需求,配置适当的NAT规则,包括内部地质和端口号与外部地质和端口号的映射关系。

四、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到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IPv4地质:互联网协议第四版本(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简称IPv4)中使用的32位地质,用于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2、NAT:网络地质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简称NAT)是一种将一个IP地质转换为另一个IP地质的过程。

[史上最详细]H3C路由器NAT典型配置案例

[史上最详细]H3C路由器NAT典型配置案例

H3C路由器NAT典型配置案列(史上最详细)神马CCIE,H3CIE,HCIE等网络工程师日常实施运维必备,你懂的。

1.11 NAT典型配置举例1.11.1 内网用户通过NAT地址访问外网(静态地址转换)1. 组网需求内部网络用户10.110.10.8/24使用外网地址202.38.1.100访问Internet。

2. 组网图图1-5 静态地址转换典型配置组网图3. 配置步骤# 按照组网图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具体配置过程略。

# 配置内网IP地址10.110.10.8到外网地址202.38.1.100之间的一对一静态地址转换映射。

<Router> system-view[Router] nat static outbound 10.110.10.8 202.38.1.100# 使配置的静态地址转换在接口GigabitEthernet1/2上生效。

[Router]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2[Router-GigabitEthernet1/2] nat static enable[Router-GigabitEthernet1/2] quit4. 验证配置# 以上配置完成后,内网主机可以访问外网服务器。

通过查看如下显示信息,可以验证以上配置成功。

[Router] display nat staticStatic NAT mappings:There are 1 outbound static NAT mappings.IP-to-IP:Local IP : 10.110.10.8Global IP : 202.38.1.100Interfaces enabled with static NAT:There are 1 interfaces enabled with static NAT.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2# 通过以下显示命令,可以看到Host访问某外网服务器时生成NAT会话信息。

NAT工作原理及其配置方法

NAT工作原理及其配置方法

NAT工作原理及其配置方法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将多个内部(私有)IP地址映射到单个外部(公共)IP地址。

它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多台设备通过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同时访问互联网,从而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NAT的工作原理及其配置方法。

NAT的工作原理:NAT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将内部网络(LAN)的设备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路由器的公共IP地址,以便与外部网络(WAN)进行通信。

NAT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静态NAT和动态NAT。

1.静态NAT:静态NAT将一个或多个内部私有IP地址映射到一个外部公共IP地址。

内部设备无需配置任何特殊设置,只需将默认网关设置为NAT设备的IP地址即可。

当内部设备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时,NAT设备会将指定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然后将其发送到外部网络。

2.动态NAT:动态NAT根据动态地识别内部设备的IP地址来执行映射。

当内部设备尝试与外部网络通信时,NAT设备会为其分配一个临时的公共IP地址,从而实现与外部网络通信。

这种方式允许多个内部设备同时使用一个公共IP地址与外部网络通信。

NAT的配置方法:配置NAT需要在路由器或防火墙上进行。

下面是配置NAT的步骤:1.登录路由器或防火墙的管理界面,进入配置页面。

2.创建一个NAT规则或策略。

根据所使用的设备和软件,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找到此选项。

通常在“网络设置”、“WAN设置”或“防火墙设置”中可以找到。

3.静态NAT配置:a.将路由器的外部接口(WAN)与外部网络连接。

b.为内部设备分配静态IP地址。

c.在NAT规则中将内部设备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路由器的公共IP地址。

4.动态NAT配置:a.定义要使用的内部地址池。

这些地址将分配给内部设备以进行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b.创建NAT规则,将内部设备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此地址池中的一个地址。

5.保存并应用配置更改,使其生效。

路由器的NAT的原理及配置

路由器的NAT的原理及配置

路由器的NAT的原理及配置NAT的原理:1.内网通信时,源IP地址是私有IP地址,目标IP地址是公共IP地址。

路由器将内网数据包的源IP地址改为路由器的公共IP地址,然后将数据包发送到外网。

2.外网响应时,目标IP地址是路由器的公共IP地址,源IP地址是外网服务器的公共IP地址。

路由器接收响应数据包后,根据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内网主机。

NAT的配置步骤:1.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通常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来访问管理界面。

2.在管理界面中,找到“网络设置”或类似的选项。

选择“NAT”或“端口转发”设置。

3.开启NAT功能。

一般会有一个“启用NAT”或类似的选项,勾选上即可开启NAT功能。

4.配置内网IP地址段。

在内网设置中,指定内网的IP地址段,如192.168.1.0/245.配置端口转发规则。

如果需要将公共IP地址的请求转发到内网主机上,需要配置端口转发规则。

一般会有一个“端口映射”或类似的选项。

在此处,配置外部访问的端口号、内网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

6.保存配置并重启路由器。

NAT的配置注意事项:1.配置合理的内网IP地址段,避免与外网冲突。

2.配置合适的端口转发规则,确保请求可以正确转发到内网主机。

3.注意路由器的性能,过多的NAT转发可能会影响路由器的性能。

4.配置安全策略,例如限制可访问的IP地址范围,避免未授权的访问。

5.定期检查和更新路由器固件,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NAT是一种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的技术,可以实现内网和外网之间的通信。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数据包中更改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将内网数据包发送到外网,然后将外网响应转发回内网。

通过在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中配置NAT,可以开启NAT功能、配置内网IP地址段和端口转发规则。

配置NAT时需要注意合理性、安全性和性能,以保障网络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NAT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NAT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NAT路由器的静态NAT是一种在私有网络和互联网之间建立映射关系的方法。

此映射关系使得内部私有网络中的主机能够通过外网 IP 访问互联网。

因此,路由器的静态NAT常见于公司和家庭网络中。

下面将介绍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NAT。

1. 获取路由器的管理权限首先需要在浏览器中通过路由器的IP 地址登录路由器的管理页面。

登录界面通常会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购买路由器时得到。

登录成功后,即可进入路由器的管理页面。

2. 打开静态NAT设置在路由器的管理页面中找到“端口转发”、“虚拟服务器”或“静态NAT”等选项,点击进入。

3. 添加映射规则进入静态NAT设置界面后,可以看到当前路由器上已经存在的映射规则;同时可以添加新的规则。

对于每一条新规则,都需要填写一些信息:- 内网 IP:需要映射的私有网络主机的 IP 地址;- 内网端口:需要映射的私有网络主机的端口号;- 外网 IP:该规则映射的外网 IP 地址;- 外网端口:该规则映射的外网端口号;- 协议:映射的协议(一般为 TCP 或 UDP)。

根据需要,可添加一条或多条静态NAT映射规则。

4. 保存设置添加完静态NAT规则后,记得保存设置。

在某些路由器上,需要点击“提交”或“应用”按钮才能生效。

静态NAT设置完成后,内网主机就会通过绑定的外网IP地址进行访问,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静态NAT会占用公网IP地址,因此需要按需规划IP地址资源。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完成了路由器的静态NAT设置后,内网主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网络,同时对于一些安全性较高的网络要求,静态NAT映射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路由器的端口映射与NAT设置方法

路由器的端口映射与NAT设置方法

路由器的端口映射与NAT设置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逐渐离不开路由器。

路由器作为连接多个设备的中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使用路由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端口映射与NAT设置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路由器的端口映射与NAT设置方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帮助。

一、什么是端口映射与NAT在了解端口映射与NAT的设置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端口映射与NAT。

1.1 端口映射端口映射是一种将路由器或者防火墙的公网IP地址映射到局域网中某台设备的特定端口上的技术。

通过端口映射,外部网络就可以通过路由器访问局域网内的设备,实现设备间的通信。

1.2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简称NAT,是一种在IP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时,修改IP地址信息的技术。

通过NAT,局域网中的设备可以使用路由器的公网IP地址进行互联网访问。

二、端口映射与NAT设置方法2.1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在进行端口映射与NAT设置之前,首先需要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默认网关的IP地址,在弹出的登录界面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2.2 端口映射设置端口映射的设置方法因路由器品牌和型号而异,但大致步骤如下:步骤一: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端口映射”或类似的选项,点击进入。

步骤二:选择“添加映射规则”或类似的选项,进行新的映射规则设置。

步骤三:填写映射规则的相关信息,包括外部端口和内部端口。

外部端口指的是互联网上对外服务的端口,而内部端口则是局域网设备的端口。

步骤四:保存设置并重启路由器,使端口映射生效。

2.3 NAT设置NAT的设置方法与端口映射类似,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NAT设置”或类似选项,点击进入。

步骤二:选择“开启NAT”或类似的选项,使NAT功能生效。

步骤三:根据个人需求,对NAT相关选项进行配置,如IP地址转换类型、端口转换等。

nat的配置案例

nat的配置案例

nat的配置案例一、网络环境说明。

咱这个办公室有个内部网络,好多电脑啊、打印机啥的都连着呢。

内部网络的IP 地址范围是192.168.1.0/24,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区,里面住着好多“网络居民”(设备)。

然后呢,我们只有一个公网IP地址,比如说203.0.113.5,这个公网IP就像是这个小区对外的一个大招牌,所有内部设备要和外面的互联网世界打交道,都得靠这个招牌来帮忙。

二、路由器上的NAT配置(假设是基于Cisco路由器的命令行,其他设备原理类似哦)1. 我们要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就像你要进入一个魔法房间,去施展网络魔法一样。

在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输入:enable.configure terminal.这就好比是先敲敲门(enable),然后走进房间(configure terminal)准备开始配置。

2. 接下来,我们要定义一下内部网络的接口,也就是那些连着内部设备的接口。

比如说这个接口是FastEthernet 0/0(这是接口名字,不同路由器可能会有不同的接口命名方式),我们就输入: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no shutdown.这里的“ip address”就是给这个接口设置内部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no shutdown”呢,就像是打开这个接口的开关,让它开始工作,不然这个接口就像睡着了一样,没法传递数据。

3. 然后,我们要定义外部网络的接口,这个接口连接着公网。

假设是FastEthernet 0/1,输入: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ip address 203.0.113.5 255.255.255.248.no shutdown.同样的,给这个接口设置公网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再把开关打开。

4. 现在,重点来了,配置NAT。

我们要让内部网络的设备能够通过这个公网IP出去访问互联网。

h3c 路由器nat配置

h3c 路由器nat配置

假设Ethernet0/0为局域网接口,Ethernet0/1为外网口。

1、配置内网接口(Ethernet0/0):[MSR20-20] interface Ethernet0/0[MSR20-20- Ethernet0/0]ip add 192.168.1.1 242、使用动态分配地址的方式为局域网中的PC分配地址[MSR20-20]dhcp server ip-pool 1[MSR20-20-dhcp-pool-1]network 192.168.1.0 24[MSR20-20-dhcp-pool-1]dns-list 202.96.134.133[MSR20-20-dhcp-pool-1] gateway-list 192.168.1.13、配置nat[MSR20-20]nat address-group 1 公网IP 公网IP[MSR20-20]acl number 3000[MSR20-20-acl-adv-3000]rule 0 permit ip4、配置外网接口(Ethernet0/1)[MSR20-20] interface Ethernet0/1[MSR20-20- Ethernet0/1]ip add 公网IP[MSR20-20- Ethernet0/1] nat outbound 3000 address-group 15.加默缺省路由[MSR20-20]route-stac 0.0.0.0 0.0.0.0 外网网关总结:在2020路由器下面,配置外网口,配置内网口,配置acl 作nat,一条默认路由指向电信网关. ok!Console登陆认证功能的配置一、组网需求:要求用户从console登录时输入已配置的用户名h3c和对应的口令h3c,用户名和口令正确才能登录成功。

二、组网图:三、配置步骤:设备和版本:MSR系列、version 5.20, R1508P02:1) 在配置完成后,释放当前连接,重新连接设备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ssion 1 NAT
NAT网络地址转换,将内网用户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实现上网。

简单的配置分为静态NAT、动态NAT、端口PAT、NAT-server发布等,下面以实际配置为例:
一、静态NAT转换
AR1上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0
nat server global 12.1.1.100 inside 192.168.2.10 在接口下将
192.168.2.10转换成12.1.1.100地址访问公网
nat static enable 启用nat功能(全局或者接口都可以配置)
#
或者全局下也可以配置静态NAT:
[Huawei] nat static global 12.1.1.10 inside 192.168.1.10 netmask 255.255.255.255 AR2上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AR2模拟internet设备,配置公网ip即可
ip address 12.1.1.2 255.255.255.0
#
二、动态NAT配置
AR1上配置
#
acl number 2000
rule 1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3 使用acl匹配需要进行转换的内网ip地址(1.1-1.8这8个ip地址)
#
#
nat address-group 1 12.1.1.10 12.1.1.18 配置nat转换用的公网地址池1,地址范围12.1.1.10~12.1.1.18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0
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no-pat 在接口出方向上使用动态NAT,不做PAT端口复用
#
AR2上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2.1.1.2 255.255.255.0
nat static enable
#
三、端口多路复用PAT配置
AR1上的配置
#
acl number 2000 使用acl匹配所有ip流量
rule 1 permit
#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0
nat outbound 2000 在出接口上使用PAT端口复用
#
或者可以使用loopback接口(将公网ip配置在loopback接口上)来做PAT接口ip地址,这样当物理接口ip地址没有了也不会影响NAT,提高稳定性:
[Huawei-GigabitEthernet0/0/2]nat outbound 2000 interface loopback 0
AR2上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2.1.1.2 255.255.255.0
nat static enable
#
验证可以使用PC2去ping模拟internet的AR2的接口ip:12.1.1.2
PC>ping 12.1.1.2
Ping 12.1.1.2: 32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From 12.1.1.2: bytes=32 seq=1 ttl=254 time=47 ms
From 12.1.1.2: bytes=32 seq=2 ttl=254 time=32 ms
From 12.1.1.2: bytes=32 seq=3 ttl=254 time=16 ms
From 12.1.1.2: bytes=32 seq=4 ttl=254 time=31 ms
From 12.1.1.2: bytes=32 seq=5 ttl=254 time=15 ms
--- 12.1.1.2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5/28/47 ms
PC>
四、NAT发布内网服务器到公网,供公网用户访问。

AR1上配置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0
nat server global 12.1.1.100 inside 192.168.1.10 发布内网PC服务器到公网,将192.168.1.10发布到公网使用ip地址12.1.1.100
#
AR2上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2.1.1.2 255.255.255.0
nat static enable
#
测试,使用internet上的AR2来ping发布的PC的外网ip地址12.1.1.100 [Huawei]ping 12.1.1.100
PING 12.1.1.100: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2.1.1.100: bytes=56 Sequence=1 ttl=127 time=70 ms
Reply from 12.1.1.100: bytes=56 Sequence=2 ttl=127 time=60 ms Reply from 12.1.1.100: bytes=56 Sequence=3 ttl=127 time=60 ms Reply from 12.1.1.100: bytes=56 Sequence=4 ttl=127 time=50 ms Reply from 12.1.1.100: bytes=56 Sequence=5 ttl=127 time=50 ms --- 12.1.1.100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50/58/70 ms
[Huawe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