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几种民俗形象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几种民俗形象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几种民俗形象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几种民俗形象

【摘要】俄罗斯的魔幻童话中有一些常见的民俗形象,如傻瓜伊万,芭芭雅嘎,女巫莫拉,树妖,家神,伊万王子等等。这些民俗形象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家喻户晓,但对于处于东方文化圈的人来说对此知之甚少。本文主要列举了俄罗斯传统魔幻童话中的几个典型的人物:如傻子伊万、伊万王子、芭芭雅嘎和女巫莫拉,并对这些形象进行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魔幻童话、民俗形象

童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所以不仅深受少年儿童喜爱,许多成年人也很喜欢童话故事。童话不仅承载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1俄罗斯童话深受多神教影响,因此在俄罗斯的童话故事中会有独特的童话形象,会有各种各样的神,比如家神,树妖等等。以下来介绍傻子伊万、伊万王子、芭芭雅嘎和女巫莫拉这四种形象。

傻子伊万(Иван-дурак;Иваншка-дурачок)

傻子伊万(Иван-дурак;Иваншка-дурачок)是俄罗斯魔幻童话中最被人熟知的形象,他是童话故事中带有正面形象的主人公,经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幸福。他是家中最小的三儿子,一般他会被哥哥或者父母鄙视、嘲弄。两个哥哥精于算计、手艺精湛,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傻子伊万因为缺乏智慧又懒惰总会被人歧视。故事一般都是这样开始的:

···从前有个老头,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聪明伶俐,老三却很笨,叫傻子伊万,平日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壁炉上擦鼻涕。(А.И.Афанасьев 1957:3)

···老爷爷和老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前两个正常,三儿子却是个傻子,他整天坐在壁炉上捉苍蝇。(А.И.Афанасьев 1957:195)

···一个老奶奶有三个儿子。他把老大、老二打扮的干干静静,偏偏给小儿子穿破衣烂衫,因为他是个傻子。(А.И.Афанасьев 1957:315)

三儿子伊万因为缺乏智慧,他的言谈举止总与常人有所不同,在别人看来他的所作所为是不合常理的。例如在《十足的傻瓜》(Набитый дура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傻子伊万看到农民在打谷场上脱粒便大声喊道:“你们脱三天,只能脱三粒!”结果遭到了一顿痛打。他回家向母亲哭诉,母亲告诉他应该这样说:“但愿你们打也打不完,拉也拉不完。”第二天他看见送葬队伍就大喊“但愿你们打也打不完,拉也拉不完。”结果又被打了。回家他又向母亲哭诉,母亲告诉他应该这样说:“让她的灵魂安息吧!”。伊万第三天看见村里娶亲,就在人前喊道:“让她的灵魂安息吧!”。结果可想而知,又被人痛打了一顿。回家妈妈又教给他:“好孩子,你该奏乐,跳舞才对。”第四天他看见村里有一间屋子着火,他就在房子前又唱又跳,结果还是一顿痛打······再例如他让桌子走路(他认为桌子和马都有四条腿,马能走路,那么桌子也能走路),他怕尿盆冻着所以给它戴上了帽子,为了不让羊乱跑挖走了羊的眼睛,去森林里只采毒蘑菇不采好蘑菇等等。因为这些事人们总是打他甚至想把他淹死在河里。

但是就是这样傻里傻气的伊万总能因为自己的愚蠢而受到好运的青睐,在经历了各种考验之后他总能获得非凡的成功。有些情况下还能娶国王的女儿成为“伊万王子”。例如傻子伊万给一位神父做长工,算工钱时神父在伊万面前放了两个袋子,一袋是钱,另一袋是沙子。可想而知他选了沙子。回家路上伊万稀里糊涂的走进了黑森林,看见一堆篝火,一个被吊在篝火上的少女在大声呼救。伊万打开袋子,把里面的沙子倒在火上,火灭了,获救的是林神

1纪瑞艳杨曼《从俄罗斯童话看其民族性格》. 文化之窗. 2010

的女儿,于是跟随伊万回家做了他的妻子并白头偕老。伊万也会因为善良而获得帮助。他走在森林里就算饥肠辘辘因为小动物们的请求也没有捕杀他们,这些小动物在随后的冒险中往往会成为傻瓜伊万忠实的帮手,帮助他历经千难险阻获得名誉、财富、地位。

傻子伊万非但没有受到俄罗斯人的讨厌,相反俄罗斯广大民众十分喜欢他。尽管他不够强壮,没有官职,没有财富,还有一点儿傻,但俄罗斯人认为知识和逻辑并不能带给人幸福,真正的幸福是一种由单纯、质朴的生命态度所决定的。所以在故事中伊万的哥哥们都明事理又聪明,但他们并不招读者喜欢。他们的聪明成为自我欣赏的工具,成为蔑视别人的工具。他们拥有物质财富,但他们的偏见使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傻子伊万生活上随遇而安,在四处游荡中欢乐的度过了一生。俄罗斯民间言语中常出现这样的谚语:“傻子天生有福”(дуракам счастье),傻子自有好运(везёт дуракам),可见俄罗斯人这种“难得糊涂”的民族精神。

伊万王子(Иван-царевич;Иван-королевич)

伊万王子也是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人物形象。他最开始的命运和傻子伊万很像,也是国王或是商人的小儿子,哥哥们都拥有某些特权或财产,但他几乎一无所有。另一种情况是故事最开始他很贫穷,失去了父母,被坏人虐待,不知道自己的王子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伊万王子会因为他的英雄行为和善良的心而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王国,或是找到了他的国王父母。

或者他知道自己是王子,但是他需要通过各种考验完成危险冒险后,才能变成名副其实的王子,娶被救的公主,得到财富和王权或者得到神奇的马、宝石或是有魔法的东西和聪明的头脑。他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与凶险的恶势力作斗争,重建世界秩序,最终铲除了恶势力。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主人公必须要去死亡之国(цартство мёртных)经历各种考验:与不死老人科谢依或蛇交战,帮助被绑架的公主脱身或者是完成国王所交给的任务。一般来说伊万王子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时也会犯错误,触犯禁忌。例如因为幼稚和经验不足把自己关在了金笼子里,烧掉了青蛙皮,不小心帮助科谢依逃离牢房。这些错误导致了已有稳定的世界秩序变得混乱,所以之后伊万王子不得不重新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以纠正自己的错误。有时老巫婆芭芭雅嘎或者动物们(灰狼、熊、鹰等)和拥有魔法的人会帮助他完成冒险。在《伊万王子和灰狼》(《Иван царевич и серый волк 》)这篇童话中,伊万和他的哥哥要一同完成国王交给他们的任务。但完成任务后哥哥们杀死了伊万,抢走了他所得的东西(火鸟、公主等)并向据为己有。但是伊万最后在生死水的帮助下起死回生,最终惩治了邪恶力量。

现代俄罗斯人也很喜欢伊万这个名字。根据东正教规定,必须在洗礼时给孩子起名,所取得名字就是这一天或出生至洗礼之间几日内所纪念的那位圣人的名字。一年中最多的日子纪念的圣人叫伊万,所以叫伊万的人很多。上至沙皇下至百姓叫伊万的数不胜数。叫伊万的有很多名人,如“伊万四世、伊万·巴甫洛夫、伊万·屠格涅夫、伊万·希什金等等。

芭芭雅嘎(Баба-яга)

芭芭雅嘎(Баба-яга),又叫做巫婆雅加,是俄罗斯等其他斯拉夫民族的童话及传说中的女巫。她在人们心中是个充满邪恶、神秘的角色。

雅嘎(яга)这个词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法斯梅尔认为яга这个词来源于古斯拉夫语。在斯洛文语中jeзa代表恐惧,jeзив代表危险;在捷克语中jezа , jeziti 代表愤怒生气;波兰语中jezinka代表森林里的巫婆,邪恶的老奶奶。所以认为认为俄语中的яга是从其他斯拉夫语中而来并演变成了东斯拉夫语的形式。另一种说法是Баба-яга是某种特定物品的名称。在《桦木区域概要》(《Очерках берёзового края》)一书中Н ·Абрамова(СПБ.1857)有对яги明确的描写:是一种低领的女式衬衫(наподобие халата...но с узким воротником,надеваемая женщинами в дороге)。

在斯拉夫民间童话中芭芭雅嘎有几个固定的特点。她是住在森林里的老巫婆,是森林里的万兽之主,森林里最高的神灵。她长相丑陋,驼背,骨瘦如柴,头发蓬乱,长着大大的鹰钩鼻,嘴里只有几颗牙齿,手上留着长长的指甲,有着骨瘦嶙峋的腿,穿着用破布条做成的衣服,住在鸡腿小木屋里。她会魔法,擅长制作各种药剂。她会坐着石臼(或木臼)在森林移动或在天空飞行,并用扫把与杵敲打石臼来改变速度和方向,要逃避乘石臼飞行的芭芭雅嘎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跑多快她都能追上。

她在童话中的性格具有双重性。她很凶残,一旦知道有小孩在森林里迷路就会使鸡腿小木屋转变方向,打开窗子以便猎狩。抓到小孩后她会把他们养的白白胖胖,然后把他们放到炉子里烤着吃掉。也有传说她的林间小屋的围墙是用人的骨头搭建的,所以别人可以从围墙看出她吃了多少人。但有时她也会表露出善良的一面。她在抓到人之后不会直接吃掉,而是先要求对方做家务,但她提出的要求通常难以完成(如必须用一晚时间把整个农舍打扫干净、或将撒的满地的麦子上的尘土拍干净),没有完成任务的会被她吃掉,但成功完成者会饶其性命并赠予其有魔法的物品。此外她有时还会招待主人公,赠与魔法物品,给主人公指明方向使主人公顺利完成冒险。或者她还是一个身居森林的寂寞老妇人,心中渴望成为一个慈祥的奶奶,有一个孙子陪伴在旁边。为此他乔装成一个平凡的老太太,走进村子里,一心想借着帮助忙碌的主妇来和天真的孩子朝夕相处。

在南斯拉夫地区芭芭雅嘎的形象也常出现。以前人们在主显节晚上或谢肉节的晚上要巡查,在巡查队里有个人装的是木头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人们用芭芭雅嘎別赫特拉(Баба-яга Пехтра)来称呼他。斯拉夫人在送冬迎春的时候会把冬天称作芭芭雅嘎。在塞尔维亚、黑山和克罗地亚,如果小孩耍脾气或者不睡觉,大人们就会用芭芭雅嘎来吓唬他们。在黑山谢肉节时某个人要穿上芭芭雅嘎的衣服,手里拿着个娃娃。这象征着祭拜他们的祖先,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丰收。

如今,老巫婆芭芭雅嘎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普希金、如可夫斯基、托尔斯泰、纳尔瓦特等许多著名的诗人作家都在作品中写到过这个形象。白银时代的许多画家也画过这个形象,如:比利宾、瓦斯涅佐夫、伯努瓦、波列诺娃、马柳京等。俄罗斯从1969-2012年间一直没有间断对老巫婆芭芭雅嘎题材的拍摄。俄罗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游戏《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Гарри Поттер и Узник Азкабана》)中芭芭雅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在俄罗斯的公园中总能见到芭芭雅嘎的鸡腿小木屋。雅罗斯拉夫州不仅在每年六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为老巫婆举办庆祝生日的活动,还专门建起了老巫婆博物馆。在动物园和游乐场等孩子们聚集的地方,常会有演员装扮成芭芭雅嘎来逗乐游人。

女巫莫拉(Кикимора)

女巫莫拉是俄罗斯魔幻童话中另一个重要人物。Кикимора这个词分为两部分。一个是кики另一个是мора或是мaра。《кик-/кык-/кук》是古斯拉夫语的词根,代表着佝偻、驼背。Морь是共同斯拉夫语的词根,意思是死亡。在欧洲的传说里莫拉Мара会坐在睡着的人的胸部,使其呼吸困难。还有一种看法认为кики这个词是一个芬兰-乌戈尔女人的名字,Могко在芬兰语中意为恐惧、黑暗。

女巫莫拉的外貌非常古怪,又小又干瘪,像一根秸秆一样,脑袋也只有顶针那么大。一头黑发,白色的脸,黑眼睛。穿着破布条做的衣服。有时她会长着一张小姑娘的脸,她会变成小孩或者可恶的父母亦或是折磨死妈妈的女儿。她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有时会咕咕叫,吱吱叫,有时又会咯咯叫。她通常住在炉子里,地板下或阁楼里,有时也会住在浴室或鸡舍。她也喜欢出现在类似于“凶宅“的地方。比如埋着死人或是有被弄死的小孩的房子里。她通常会在夜里行动,尤其在圣诞节节期或是圣诞节前的晚上以一个小姑娘的样子出现。

人们认为她是不详的征兆。有时通过莫拉的行为可以预见未来,她会在临死之人或其家人面前出现并作出不好的预言。在建造房子时她会把修炉匠或是木匠放进屋里,他们会放一

些木条或是碎布做成的娃娃放在房间的顶棚或角落里,为的是损害房子的主人。在有些情况下她像树妖一样住在沼泽里来吓唬过路人。

她还会做一些让人心烦意乱的事。比如她会从地下室里扔出球,从炉子里扔出毛皮大衣和枕头,拔掉主人的头发,吓唬孩子,打碎餐具,减掉羊毛给家畜做被子,发出各种哀嚎尖叫声来扰乱人们。她一遍又一遍的数着家畜的个数,尽管她只能数到三。总之她的出现就会带来危害。当然她也有做好事的时候。在极少数情况下人们会把她和家神的妻子弄混。这种情况下女巫莫拉会帮助主人烤面包,哄小孩,洗罐子,照料牲畜。她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纺线有关。每天夜里她都会帮女主人纺线,但她经常会弄得一团糟,比如不小心打个喷嚏,喷到线上都是口水或是把线弄得乱七八糟。她干一整晚都不会有什么成果。(От кикиморы не дождёшься рубахи)

避免受到女巫莫拉的伤害可以用上帝的名义进行祈祷。或者是祈求鸡神(куриный бог)的庇佑(鸡神是某种石头,挂在鸡舍或牲畜的棚子上,为了保护鸡和家畜免受伤害,也可以挂在自己身上。她也害怕刺球果。另一种方法就是找到她藏到家里的娃娃或是其他东西,然后把它们扔得离房子远远的或者直接把它们烧掉。

童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童话中的这些典型民俗形象的特征均反映的是俄罗斯民族的显著特征。了解这些形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并以此为契机增进与俄罗斯的沟通与交流。

俄罗斯风土人情

俄罗斯风土人情 姓名:张春爽 班级:209622 学号:200920622132 2011-5-14

前言:在俄罗斯与中亚文化课上,我学到了不少关于俄罗斯的事情。最初使我对俄罗斯感兴趣的是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让我沉迷,同时也使我对俄罗斯整个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这门课程,通过这14周的学习,让我学到了不少关于俄罗斯的知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们的风土人情,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我的认识。 关键词:俄罗斯风土人情宗教节日文化 摘要: 俄罗斯和中国一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比中国的民族数多,共计12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79%,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族、乌克兰族、楚瓦什族、巴什基尔族、白俄罗斯族、摩尔多瓦族、车臣族、日尔曼族、乌德穆尔特族、印古什族、奥塞梯族、马里族、哈萨克族、阿瓦尔族、犹太族、亚美尼亚族等。 俄罗斯大部分民族居住集中,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宗教 俄罗斯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 俄罗斯的基督教化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期间一度与多神教并存,而后相互融合,从此成为今天俄罗斯最主要的宗教。 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其宗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以宗教为媒介传入俄罗斯的还有拜占庭的宗教艺术和希腊文化。在俄罗斯建有大批的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建筑,教堂内汇集了大量精美的宗教题材的圣像画、壁画、镶嵌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在语言文字方面,9世纪希腊传教士西里尔兄弟创制了一套字母,记录斯拉夫语,翻译和编撰宗教文献,现代俄语字母正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故又称为西里尔字母。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论文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 课程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我谈俄罗斯 姓名:李茜茜 所在院系: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002班

我谈俄罗斯 通过这段时间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的学习,我的收获颇多,感想颇多…… 在学习这个课程之前,我对俄罗斯有着很模糊的认识,只知道它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西方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浓厚的民族文化,至于其它的种种,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而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俄罗斯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的揭开,俄罗斯的一切又给人一种独特的吸引…… 一.俄罗斯的国情 俄罗斯领土略呈长方形,总面积为1705.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它的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和工业,所以一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同时,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使其成为一个资源大国。虽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俄罗斯的人口只有一亿多,这也就造成了俄罗斯地广人稀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的人口还在不断的下降,这除与俄罗斯的一些国情相关外,与俄罗斯人民自由奔放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也是俄罗斯目前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生育,可是效果仍不显著。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广大,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但总体来说可以总结为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寒冷的天气,是俄罗斯人喜欢酗酒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俄罗斯的街头有许多的“醉人”。 俄罗斯境内生活着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各个民族的存在同时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说完了俄罗斯的一些基本国情,接下来谈一下俄罗斯的政治经济问题,当然这也是现阶段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一个组成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低迷,但是以前的积累使得俄罗斯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地位仍十分重要,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治安状况迅速好转。目前俄罗斯的总统是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执政也有很大的成就,所以有关普京与梅德韦杰夫谁的执政能力更强的说法众说纷纭,在新的大选来临之前俩人之争也成为大家的热点话题,最近俄罗斯有一部新的电影,内容是普京化身为一个救世大侠,解救地球上的百姓,受到人们的热捧,对其中是否含有政治因素在这

中外童话故事【三篇】

中外童话故事【三篇】 导读:本文中外童话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冰也温暖】 “扑通”,男孩感到一种奇异的舒适。缓缓睁开眼睛,阳光透过精致的玻璃杯伴着水流而摇曳,一个个透明的“小气球”从杯底浮上。有的浮上水面“吧嗒吧嗒”的消失了,有的浮跃到男孩的身上而后又调皮地弹开。 当男孩正对自己所处的奇妙世界而惊讶不已时,“小气球”冒出的地方传来清脆窸窣的乒乓声。更奇怪的是,男孩从这乒乓声中听出了一些话: “又下来了一个,听这声音应该是块水果吧。”一声响说道。 “我觉的不像呀,你们看,他还在动呢。” “真的诶,有点像……” “像什么?” “一个人。” “胡说,哪有这么小的人!”…… 男孩看着这些透明的小方块,感觉自己好像从未见过真正的冰块。它们是多么可爱呀,方方的身子上有着晶莹闪烁的圆眼睛,还有大小各异的椭圆小嘴巴。 “你们好。”男孩微笑着向这些小冰块们打招呼。

不料,冰块们慌得四处乱窜,有的撞上了其他冰块,有的撞上了杯壁,有的甚至撞到了男孩。一时间小小饮料杯里炸开了锅,只听得一片哗哗伴着当当。看着冰块们慌忙乱窜的样子,男孩乐得笑出了声。 “别担心,我不会伤害你们的。” 冰块们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再次聚集到杯底。一只的冰块有点害怕地说:“你是谁?” “我叫林杨。你们呢?”男孩嘴角上扬,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他善意的眼神让冰块们不在有敌意,那只的冰块最先发话说:“我是冰块一号。” “我是冰块二号。”又一只冰块说。 紧接着“我是冰块三号。” “我是冰块四号。” “我是冰块五号。” “我是冰块六号。” “我是冰块七号。” “那么七只可爱的小冰块,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林杨好奇的问。 ”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在一个有着方块格子的盘子里,每一个方格子上都有一到八的数字,出生在几号格子里就是冰块几号。“冰块五号说。 ”一、二、三、四、五、六、七。咦?怎么没有冰块八号呀?“林

中俄文对照俄罗斯童话

【中俄文对照俄罗斯童话】之十四一只笨狼 Куй железо,пока горячо(趁热打铁) ГЛУПЫЙ ВОЛК Жил-был волк, старый-престарый. Зубы у него приломались, глаза плохо видят. Тяжело стало жить старому: хоть ложись да помирай. Вот пошел волк в поле искать себе добычи и видит —пасется жеребенок. —Жеребенок, жеребенок, я тебя съем! —Где тебе, старому, съесть меня! Да у тебя и зубов-то нет. —А вот есть зубы! —Покажи, коли не хвастаешь! Волк и оскалил зубы: —Смотри! А жеребенок лягнул его изо всех сил по оскаленным зубам да и был таков. Упал волк без памяти. Лежал, лежал, насилу очухался. Голод не тетка, побрел он дальше. Идет лесом, навстречу ему —портной. Веселый такой портной: песни поет и аршином железным помахивает. Остановился волк посреди дороги: —Портной, портной, я тебя съем! Посмотрел портной на волка: —Ну, что ж делать! Так брюхо: влезу ли еще в тебя-то.и быть, ешь. Дай только смеряю тебе —Меряй, —говорит волк, —да хочу.поскорей, а то очень есть Портной зашел сзади, схватил волка за хвост, намотал его на руку и давай по бокам аршином лупить, бьет да приговаривает: —Аршин вдоль, аршин поперек! Аршин вдоль, аршин поперек!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Multi-ethnic culture and art appreciation in Russia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电话: 2016 年 6 月 安阳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发展历史 (2) 第二章俄罗斯特色菜肴 (3) 2.1 鱼子酱 (3) 2.2 黑面包 (3) 第三章俄罗斯特色饮料 (4) 3.1 科瓦斯 (4) 3.2 伏特加 (4) 3.3 茶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俄罗斯的美食文化 摘要: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数代人的集体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俄罗斯的特色菜肴、俄罗斯饮料等方面的论述,给大家展示了俄罗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食肉,第二是食糖,并且都食之过量。餐中无肉不叫饭,茶里没糖不为茶。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美食饮料 引言: 俄罗斯饮食的发展应该是在15世纪莫斯科成为其首都后才开始的,当时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欧文化的强烈影响,饮食文化方面俄罗斯的贵族比较崇尚法国,所以俄式菜受法式菜的影响比较大,后来俄式菜逐渐也吸收了意大利等国菜式的特点,并且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俄式菜。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的发展历史 古罗斯烹饪法形成于9世纪,直到15世纪达到兴盛。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森林为俄罗斯饮食提供了众多海鲜、野味、和浆果之类的美味菜肴。而粥一直是俄罗斯的民族食品,它伴随了俄罗斯人的一生。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有句俄罗斯民间谚语这样讲:“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10世纪初的罗斯时期就有了萝卜、洋白菜、豌豆、黄瓜。它们的吃法各异,生吃、煮着吃、蒸着吃、烧制、腌制和泡制。土豆在俄罗斯普及已经是18世纪,西红柿是在19世纪才有。直到19世纪初,在俄罗斯的菜肴中还没有沙拉。最早的沙拉是用某种蔬菜做成的,因此得名洋白菜沙拉、黄瓜沙拉或者土豆沙拉。后来,制作沙拉的配方也复杂起来,用各种蔬菜制作,加上肉类,因而得出一些新名字:“春天”、“健康”、“海珍珠”。 18世纪是俄罗斯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彼得大帝不仅将首都迁往靠近西欧,更换历法,还强制性改变许多生活习俗。从那时起便从西方引进厨炉,也引进锅、烧盘和漏勺。俄罗斯人的餐桌上也摆满了各种三明治、沙拉、酥皮馅饼和清汤,炸煎菜肴也逐渐增多,出现了美味的调味汁、肉冻、乳脂、木斯等。外国菜肴传到俄罗斯,自然与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烹饪相结合,渐渐俄化,便具有俄式风味了。

【中俄文对照俄罗斯童话】之十二

ДУМЫ Выкопал мужик яму в лесу, прикрыл ее хворостом: не попадется ли какого зверя. Бежала лесом лисица. Загляделась по верхам —бух в яму! Летел журавль. Спустился корму поискать, завязил ноги в хворосте; стал выбиваться —бух в яму!И лесе горе, и журавлюгоре. Не знают, что делать, как из ямы выбраться. Лиса из угла в угол мечется —пыль по яме столбом; а журавль одну ногу поджал —и ни с места, и все перед собой землю клюет. Думают оба, как бы беде помочь. Лиса побегает, побегает да и скажет: —У меня тысяча, тысяча, тысяча думушек! Журавль поклюет, поклюет да и скажет: —А у меня одна дума! И опять примутся —лиса бегать, а журавль клевать. ?Экой, —думает лиса, —глупый этот журавль! Что он все землю клюет? Того и не знает, что земля толстая и насквозь ее не проклюешь?. А сама все кружит по яме да говорит: —У меня тысяча, тысяча, тысяча думушек! А журавль все перед собой клюет да говорит: —А у меня одна дума! Пошел мужик посмотреть, не попалось ли кого в яму. Как заслышала лиса, что идут, принялась ещепуще из угла в угол метаться и все только и говорит:—У меня тысяча, тысяча, тысяча думушек! А журавль совсем смолк и клевать перестал. Глядит лиса —свалился он, ножки протянул и не дышит. Умер с перепугу, сердечный! Приподнял мужик хворост; видит —попались в яму лиса да журавль: лиса юлит по яме, а журавль лежит не шелохнется. —Ах ты, —говорит мужик, —подлая лисица! Заела ты у птицу!меня этакую Вытащил журавля за ноги из ямы; пощупал его - совсем еще теплый журавль; еще пуще стал лису бранить. А лиса-то бегает по яме, не знает, за какую думушку ей ухватиться: тысяча, тысяча, тысяча, думушек! —Погоди ж ты! —говорит мужик. —Я тебе помну бока журавля!за Положил птицу подле ямы —да к лисе. Только что он отвернулся, журавль как расправит крылья да как закричит: —У меня одна дума была! Только его и видели. А лиса со своей тысячью, тысячью, тысячью думушек попала на воротник к шубе. 主意 米哈伊洛夫 一个农民在树林里挖了个陷坑,用枯树枝把坑盖起来,心想:也许会有什么野兽掉在里面。 一只狐狸从树林里跑过。它只顾朝上面看,扑通一声掉进了陷坑! 一只灰鹤飞过。它落到地上寻食吃,脚被枯树枝绊住了,它拼命想挣脱,却扑通一声掉进了陷坑! 狐狸发愁,灰鹤也发愁。它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怎样才能从坑里出去。 狐狸从这个角落跑到那个角落,来回地跑,跑得坑里面尘土飞扬;灰鹤缩起一只脚,不动地方,一个劲儿

俄罗斯风俗民情

俄罗斯风俗民情 一、称呼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称于世。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 在称呼方面,在正式场合,他们也采用“先生”、“小姐”、“夫人”之类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非常看重人的社会地位。因此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以其职务、学衔、军衔相称。依照俄罗斯民俗,在用姓名称呼俄罗斯人时,可按彼此之间的不同关系,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打交道时,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才有必要将俄罗斯人的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道称呼。 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 二、“面包和盐” 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俄罗斯人捧出“面包和盐”,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面包上放一小纸包盐,是向客人表示最高敬意和最热烈欢迎的方式。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三、亲吻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四、餐饮 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现代俄罗斯菜肴通常多由小吃冷盘和三道大菜组成。第一道菜为汤类,第二道菜多为鱼类、肉类和面包、面条、通心粉等面食,最后一道菜是甜食。 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一般而论,俄罗斯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人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

俄罗斯文化习俗

1·俄罗斯的习俗文化 俄罗斯人接待贵客的方式很特别,当贵客到来,俄罗斯人则端出一个托盘,里面放了一盘切好的切片面包和一小碟盐。客人须拿一片面包,撕开后,蘸盐吃下。在旧时的俄罗斯,盐是十分珍贵的,只有在贵客来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享用,而面包又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久而久之,产生了用面包和盐招待贵客的习俗。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大多惯以握手为礼;也习惯以拥抱礼会见客人。人对亲朋好友问的相见,一般惯施亲吻礼:长辈对晚辈,一般以吻额为最亲切;朋友之间,一般都吻面颊;男子对尊敬的妇女,多施吻手礼;夫妇或情侣之间施吻唇礼。 俄罗斯人天生好酒,国酒伏特加的浓烈,与其性格如出一辙,豪爽大方,热情,爱憎分明。能喝与不能喝,随每个人的情况而不同,但俄罗斯人不劝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喝酒时,人们会想出各种理由干杯,从爱情到友谊,什么理由都可以,常常将烈酒一次一杯或半杯地喝下,有时再喝一口果汁,防止醉酒。但是喝酒时一定不要作弊,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俄罗斯在社交礼仪上有以下几点禁止做的:1·不要提前祝贺生日。2·不要隔着门握手。3·不要提前祝贺生小孩。4·不要送刀。5不要送手帕6不要送空钱包7不要当别人面吸烟8不要背朝别人往里挤9不要撅屁股捡东西10不要劝酒11不要做不速之客12说话时不要带‘慧’‘混’的音节13不要拒绝跳舞14不要摸人头15妇女不戴头巾不能进教堂16不要热烈祝福40岁生日。 俄罗斯人对盐十分崇拜,认为盐能驱邪除灾,故又对把盐碰撒比较忌讳,认为是不祥的预兆。他们忌讳以黄色的蔷薇花为赠礼,认为这是断绝友谊的象征,是一种令人沮丧的花,在送花时都是单数。他们对“13”数字很讨厌,认为“13”是个凶数,会给人以大祸临头的印象或给人带来灾难。而认为7为幸福数字。他们对以左手搞社交活动的人很反感,认为使用左手为不礼貌的举止。他们忌讳黑色,尤其见到黑猫,更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在家人出远门是不马上扫地。 2·俄英美文化差异 美国自称是民主和自由的“灯塔”,并极力向世界各国推广美式民主。俄则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区,受欧亚多种文明的影响,其文化传统独具欧亚混合的特色。尽管俄强调自己是欧洲国家,而且按西方模式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美国并不认可,始终认为俄具有专制主义传统,同西方文明有质的差别。俄在国内实行“主权民主”,美国更斥之为“民主的倒退”,是“专制独裁”,而且不断干涉俄的内政。由于俄美价值观的差异,必然导致双方在“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上出现尖锐分歧。这也是俄美双方产生矛盾和纠纷的重要原因。 英美民族特性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 1.语法上,英语墨守陈规,美语形式简洁美国人喜欢简单、快捷,正如他们的生活节奏,因此在语言上现代美语对于确立已久的语法规则,一旦有必要就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句型结构尽量简化,遣词造句避繁就简,名词定语的大量出现,介词、冠词、连词的省略等诸多现象是美语句法结构更趋紧凑,言简意赅。2.词汇上,英语坚守“阵地”,美语开拓进取,勇于革新英国比美国历史悠久,所以英国人喜欢使用能表示自己身份或地位的词语,而美语中却没有。 日常用语在英美语言中的差异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姓名:杨长江 院系:文学院广告学 班级:1106班 学号:2011101030645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是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近在咫尺。记忆里的弗拉基米尔列了、保尔柯察金、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建国初期的老大哥援助、抗美援朝、50年代的反目为仇、60年代的珍宝岛之战、80年代的政治经济危机,新世纪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切的交集、亲疏、纠葛让人觉得实在是道不清说不明,是既熟悉又陌生! 出于好奇心,我们大概都会想去了解俄罗斯,了解他的种种。对于一般人来,对一个国家的研究,一般局限在经济、政治、地缘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而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的思维模式等方面来探讨的却不是很多。而真正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就要就要去了解他的文化,因为只有当你认真去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才不至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往往,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无知的情况下去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俄罗斯文化即----基辅罗斯文化可被称作为一种中世纪文化传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局部性,封闭性。当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影响下各地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缺乏经济联系。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虽然古俄罗斯文化发展模式与西欧各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始终在大体上保持着一致。 一、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民族心理,同一民族的人的文化心理往往具有某种相似性。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其典型的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极端性和情绪化 俄罗斯民族是个情绪化严重、非常爱走极端的民族,极端性是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俄罗斯人在处理事情时不会选择任何妥协的方案,习惯于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他们要么全要,要么什么都不要。俄罗斯著名学者德·谢·利哈乔夫院士也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极端性的,从一端迅速而突然转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这是一个历史不可预测的民族。” 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写道:“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 这种爱走极端的民族心理使得俄罗斯人极易用最珍贵的东西去冒险,在实施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时充满狂热,为了前进而不惜狠狠打击并摧毁旧的一切。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

《西游记》:走向世界的中国童话(2021最新汇编)

《西游记》:走向世界的中国童话 若论普及程度,恐怕没有任何一部小说能和《西游记》媲美。自其问世以来,先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仅明代刊本就有6种之多,清代刊本、抄本也有7种,典籍所记已佚失版本13种。《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早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形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俄、捷、罗、波、日、朝、越、世界语等文种。各国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西游记》的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文学价值与地位都极高,完全可以说,《西游记》是一部属于全世界的童话故事。《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该书的原始素材来自民间说唱,许多精彩的故事已在坊间广为流传,深得百姓喜爱。而坊间的故事则是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一些民间传说及元杂剧的某些情节。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唱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为原型的。历史有时候显得不怎么公平。其实,早在东汉时,就有人西游天竺,目的也在于取经,学习佛法,动机与玄奘几无不同。这个人物叫法显,他的伟大旅行比玄奘早了数百年。可是,没有人将法显的故事写成脍炙人口的小说,而玄奘的西游虽非凿空之行,却因了小说家的文字而广为流传,让世人几乎忘却了最初的开拓者,而将玄奘误认为是访问印度的第一人。在众多原因之中,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赞扬和尊敬,也许是重要的,而玄奘得到了唐太宗的最高礼遇,译经的成果也更加丰硕。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先河之作。该书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猪八戒、沙和尚,3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从文字上看,《西游记》成功地使用了白话,通俗易懂。但是也还保留了坊间说唱的一些短处,比如大段描写山水凶险和魔怪邪恶的“有诗为证”,就常常被读者忽略。是什么让它如此成功地走向千家万户并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呢?首先是它的故事情节乖离多姿,其间人神混杂、佛魔共生的奇观以及妖魔的许多法术、武器,让人大开眼界,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力,以至于顿生快意,好像参与了一次佛魔大游行。其次,书中人物的性格非常独特:唐僧的仁爱和温良、孙悟空的快意和神通、八戒的戏谑色彩和小丑形象、沙和尚的任劳任怨和低调风格,各自迥然不同,读来让人既惊叹感慨,又忍俊不禁。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就是唐僧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求真经的冒险精神和宗教情怀。我曾经带着疑惑问过一位女子:为什么那么多妖精都想吃唐僧的肉呢?那位女子说:唐僧确实是个独特又魅力无穷的男子,有伟大的冒险精神、坚贞不移的人文情怀,那么善良又那么执著,不仅妖精喜欢,女人也都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呢——可惜他是个和尚!俗世中若是有这等伟大的求法者,想必也是很可爱的。可惜,我们不是和尚,大多数人也缺乏那种伟大的人文精神。一般读者往往喜欢书中的神魔故事,但是,具有更高追求的人们,应当品味1400年前那位卓越僧人的执著追求,让人生获得更高的境界。

【中俄文对照俄罗斯童话】之十六 青 蛙 公 主

Царевна-лягушка. Давным-давно жил был царь. Было у него три сына. Когда сыновья достигли совершеннолетия, собрал их царь и говорит: ?Сыновья мои милые! Хочу я вас женить и до своей старости увидеть ваших сыновей, моих внуков?. Отвечают ему сыновья: ?Будетисполнено. Благослови нас, батюшка. А на ком ты хочешь нас женить??. ?Хорошо. Пусть каждый из вас возьмет по стреле, дети. Идите в чисто поле и пустите стрелы. Где упадет стрела, там и судьба ваша?. Поклонились сыновья отцу. Взял каждый из них по стреле и вышли они в чисто поле. Натянули они свои луки и пустили стрелы. Упала стрела старшего сына во дворе одного землевладельца. Подобрала стрелу его дочь. Упала стрела среднего сына во широком дворе одного из купцов. И подняла стрелу купеческая дочь. А стрела младшего сына, Ивана царевича, взвилась высоко, и упала неведомо куда. Шел он, шел, и пришел к болоту. Видит –сидит лягушка и держит стрелу. Говорит ей Иван царевич: ?Лягушка, лягушка, отдай мне стрелу?. А лягушка ему отвечает: ?Возьми меня замуж!?. ?Дачто ты! Как же я женюсь на лягушке?? "Возьми меня. Ведь это судьба твоя". Опечалился Иван царевич. Делать нечего, взял он лягушку и понес ее. Сыграл царь три свадьбы. Первую свадьбу для старшего сына. Женил его царь на дочери землевладельца. Вторую свадьбу сыграл он для среднего сына. Женил он его на купеческой дочери. А третью свадьбу сыграл он для несчастного младшего сына. И женил его царь на лягушке. Вот зовет царь своих сыновей и говорит им: ?Хочу я посмотреть, какая из ваших жен самая искусная. Пусть каждая из них сошьет мне к завтрашнему дню рубашку?. Поклонились сыновья отцуи ушли. Воротился Иван царевич к себе домой и сел, повесив голову. А лягушка скачет по полу и его спрашивает: ?Чего ты голову повесил, Иван царевич? Или что дурное с тобой приключилось?? ?Велел батюшка, чтобы ты ему к завтрашнему дню рубашку сшила?. Отвечает лягушка: ?Не печалься, Иван царевич. Лучше ложись и поспи. Утро вечера мудренее?. Лег Иван царевич и заснул. А лягушка прыгнула на крыльцо, сбросила с себя лягушачью кожу, и обернулась Василисой Прекрасной красотой такой, что ни в сказке сказать, ни пером описать. Хлопнула Василиса Премудрая в ладоши и воскликнула: ?Тетушки, наставницы, собирайтесь, при

俄罗斯的风俗习惯介绍

俄罗斯留学须知俄罗斯的风俗习惯。俄罗斯的风俗习惯是很特别的。在俄罗斯留学的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的那里风俗习惯。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被邀请做客,或者过年,过节,过生日时,赠送鲜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切不可送双数花朵,一般以三只,七只,九只都可以,送双数花朵是被认为送葬礼时给死人准备的。另外,送给年纪大的女士要送鲜艳一点的,比如玫瑰红或者大红色,显的有活力。而送年轻姑娘,一般选择比较浅色花,粉色,黄色等等表示纯洁。但情人节玫瑰一定要是红色的最好。 俄罗斯人大部分信奉东正教,去一些不完全属于旅游开放的教堂,女士需要戴头巾,男士则需脱帽。不管你是不是信奉东正教。 买东西自觉排队,加塞会被认为是没教养的行为。另外,在公共场切实不可大声喧哗,否则会遭白眼。上车应该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否则他们也会主动让你站起来,然后心安理得的坐下。 跟不是很熟悉的俄罗斯人聊天时,尽量不要谈一些关于苏联解体,斯大林,还有车臣领土的归属等问题。 除快餐店外,一般在饭店或者餐厅里就餐时都要给小费,因为,服务人员的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小费。视你对服务小姐的满意程度多少不等,一般是餐费的10-15%左右。 在俄罗斯基本上很少有砍价的时候,尤其是在国营大型商店,除了在商品上注明的折扣或者优惠外,基本上价格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在跳蚤市场里可以砍价,但是幅度不大,一般转上两三家摊位价格基本上就能很了解商品的价格了。 360教育集团说,俄罗斯人见面以握手礼为主,特别好的朋友久别重逢,会用拥抱和亲吻。一般是拥抱后互相亲吻脸颊三次,先右再左再右。与陌生女士相见,不要主动握手,更不能过分亲热。除非对方主动跟你握手,可以说两句赞美女士年轻漂亮的话,一定会得到对方的好感。 在剧院看演出,不论是芭蕾舞还是歌剧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都是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这样的场合,要着正装。并且绝不可以迟到。演出开始后切不可交头接耳或者吃东西,更不能接听电话。否则会被请出去的。 您和你不可以乱用。一般对长辈或者老师都要称呼“您(вы)”,还有在街上遇到的陌生人时不论多大年岁,为表示尊重都称您。只有比较熟悉的朋友或者家里的兄弟姐妹才称“你(ты)”。 在民宅里租房子住的时候,一般不要把聚会开的太晚,十一点以后就不可以放音乐或者高声说话了。否则邻居就要来敲你家的门了。另外尽量不要在十点以后再给人家打电话,否则会显的很不礼貌。租住有房东的房子时,请同学来家里玩最好经过房东同意。而且不能乱动房东的东西。做饭最好跟房东商量好,把时间错开,省的到时候抢厨房用。另外,在家一般不要做一些油烟很大的油爆菜,因为,俄罗斯大部分家庭的厨房里是没有抽油烟机的,搞的家里很脏就不太好了。

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评析

Vol.33No.9 Sep.2012 第33卷第9期2012年9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从苏联解体到俄罗斯社会的不断转型,民族自决的权利被逐渐限定,民主化不断被推向前台,民族文化作为俄罗斯历史遗留下来的结构性资源应该首先得到保护和开发。于是,俄罗斯联邦将苏联时期摒弃的民族文化自治政策提到俄罗斯民族发展的议程之中,并且高屋建瓴,广为实施。从俄联邦通过《民族文化自治法》至2008年,鞑靼人共创建了106个民族文化自治组织,犹太人、日耳曼人、亚美尼亚人、乌克兰人、朝鲜人、阿塞拜疆人、白俄罗斯人、楚瓦什人和茨冈人创建的民族文化自治组织总计也有330多个[1]。 民族文化自治政策是俄罗斯民族复兴和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民族思想高涨和富于创造性的主要手段。从俄罗斯联邦制定民族政策的原则中我们可以得出,制定民族文化自治政策的思路,是在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特征,保护他们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及传承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建构的。与20世纪初机会主义思潮下的民族文化自治纲领的实质性内容不同,民族文化自治中的民族利益和民主权利无法逾越当时的政治时事,成了为唯心主义、改良主义和民族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对抗,否认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为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政策而效力的工具。如果俄罗斯按照教条主义实施民族文化自治的话,即使在当前背景下也是与俄罗斯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相违背的。那么,俄罗斯联邦的民族文化自治是怎么继承和发展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苏联时期的民族文化自治 (一)民族文化自治在苏联的不可实施性 苏联时期民族问题数症并存,唯独在民族文化自治上,没有出现偏颇之处,这和苏共一直以来的方针政策与路径归属有联系。苏联以建立社会主义的“自由的民族的联盟”为初衷,与一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行为相敌视,即使苏联自列宁以后的各届领导人对民族问题认识是形而上的,处理民族问题时,时而偏左、时而偏右,但是最终都是以共产主义为目标。“民族文化自治”最初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袖鲍威尔和伦纳尔在1899年的布隆代表大会上提出 纲领并通过的一项政治性纲领。透过其纲领可以清晰地发现民族文化自治纲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的纲领”[2] ,这就致使苏联的发展路径与之肃清了界限。 在苏联共产主义视阈下的民族关系,决定了民族文化自治的不可实施性。苏维埃的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是广大无产阶级团结和斗争的结果,无产阶级中的各个民族是以一个团结的整体,以融洽的民族关系受到社会各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的关注。而民族文化自治却否认民族中存在的阶级性,并且将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等脱离开来,使被压迫民族的自治局限于学校、宗教等等领域,这种自治即意味着每一个地方的无产阶级将按民族区别而支离分散,实质是把工人阶级关闭在本民族的范围内。这就制造了民族隔阂,破坏了团结和统一,把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按民族性格划分为不同的民族集团,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3]。 从上述苏联的联邦政策和民族关系对民族文化自治的抵制可以看出,苏联时期对民族文化自治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民族文化自治虽然是第二国际资本主义的改良纲领,掩盖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然而毕竟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作为苏维埃联邦来说,它拥有众多的民族,需要一个对各个民族文化充分肯定的态度,而剑走偏锋取民族自决殊不知其利害程度。民族自决在推行的过程中激化了民族主义情绪,复杂化了民族问题,即使后来苏联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发现了这点,但是由于世界环境的困扰、历史污垢的积淀、社会矛盾的激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也挽救不了苏联解体的结局。 (二)列宁斯大林对民族文化自治的批判 民族文化自治作为鲍威尔的设论,列宁首先批判了他以绝对的教育事业管理民族事务这一错误观点。列宁认为鲍威尔的民族文化自治的实质是按民族分学校,通过这种办法确定民族成分,并且学校是独立的不受国家管理的。列宁对于此实质性特征提出了三个角度的质问,首先认为民族文化自治体现了形而上的片面性,没有认识到事物发展 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评析 何 鹏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75000) 摘 要:民族文化自治政策是俄罗斯民族复兴和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民族思想高涨和富于创造性的主要手段。从俄罗斯 联邦制定民族政策的原则中我们可以得出,制定民族文化自治政策的思路,是在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特征,保护他们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及传承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建构的。本文评析了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政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并对其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发展中图分类号:D7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9-0100-02 100--

俄罗斯童话故事(英文版)第二册

俄罗斯童话故事Still more Russian picture tales V ALERY CARRICK Translated BY NEIVILL FORBES 1.The Fox and the hare 2.The Kids and the Wolf 3.The Sparrow and the blade of Grass 4.The Little Grey Goat 5.The Fox and the Crane 6.The Peasant and the Hare 7.The Fox, the Cock and the Crane 8.Ting-a-ling bome! 9.The Fox and the Lobster 10.T he Camel and the Ram 11.T he Quarrelsome goat 12.T he Hare and the Peasant 13.T he Fox and the Peasant 14.T he Wolf that went Fishing 15.O ld Acquantance is soon forgot 16.T he Fox and the Woodcock The Fox and the Hare

Meanwhile the crane was pecking away with his beak as hard as he could, and ate up all the fish-soup. Then he said: “well,an d I?ve enough this time! And I hope you have too, cousin? If you did n?t eat much, you must come again another time, but you mustn?t blame me today, I couldn?t boil or bake anything else!” And so ever since then they have not been such good friends as they were. THE PEASANT AND THE HARE One day a peasant was walking along through the fields when he saw a hare, and he said to himself;“I?llcrawl up to him and catch him! Then I?ll sell him and buy a little pig. Then the little pig will grow into a big pig, and will have lots of other little pigs. Then I shall sell the little pigs and buy a cow. Then the cow will have calves. Then I shall sell the calves and shall build myself a new hut, and shall marry a wife to look after it! Won?t that be nice!” And he made such a noise, that the hare took fright and ran off into the forest as hard as it could go. To ask, I know?s considered rude, But I wouldn?t say no to a bit of f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