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笛韵——山东的竹笛音乐艺术

合集下载

32553591

32553591
的张家口地区。北派是 以二人台音乐为著称。例如 . 冯子存
品创作的源泉。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器乐音乐、 戏曲
的《 喜相逢》 。
2秦 腔 . 秦腔音 乐中 4 b 、7两音对 于表现 凄苦 、 悲怨 、 哀伤的情感有着其它 音级不可比拟的特殊功 能。 马迪作 曲 ?
音乐 、 说唱音乐、 民歌和民间舞蹈音乐五种 民 族民间音乐形式。 秦文化与齐鲁文 化都属于北 方的民族 区域文 化 ,特别 是秦文化 , 它是北方的一种 主流区域 文化 , 音乐风格有 阳刚 之气。为了表现 更为贴切一般以梆笛演奏为主。 吴文化是典型的以苏州为中心的南派区域文化 。 首先它
二、 竹笛 音 乐创作 的源 泉及 文化 特点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 , 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 , 同时也 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资源西 北部 的忻州 、 晋西北大 同地区 . 内蒙古西部 的呼和 浩特 、 宁 、 集 伊克昭盟地 区 、 河北西北部

中国竹笛 的地域 流 派特点
表 ,他在艺术上广收博纳 以中原文化 为本 ,兼取各派之精
华, 形成了 既有 委婉 抒情 , 又有激越奔放 , 刚柔桕济的独特
f ) 方 风格 - a  ̄
北方风格流行在 广大北方的如 内蒙 、 河南 、 河北 、 山东 、 山西 、 陕西 、 甘肃等地区。 竹笛擅长演 奏梆子戏 曲音乐 , 二人
流行在江南水乡的竹笛 , 用以演奏南方 戏曲音乐 、 江南
丝竹 、 江南小调等 。指法习惯运用颤音 、 叠音 、 赠音 、 打音等
技法 。艺术家陆春龄接受的主要是江南丝竹和 昆曲等 民间 音乐艺术 . 并从 中吸取了大量 而丰 富的艺术营养 。
文化特 点是创作优秀竹笛作品的源泉 .也是演奏竹笛音乐 必须做好 的功课 。 (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 学校)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

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分析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竹笛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竹笛经常被用于庙会祭祀、农耕劳作、婚嫁喜庆等活动当中,因此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竹笛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受到许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竹笛音乐将竹的天然优美与音乐的韵律相结合,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演奏技巧上,竹笛音乐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流派和风格,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竹笛音乐。

一、中国竹笛的历史竹笛,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古代,竹笛被称为“箫”,是中国古代五声音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竹笛音乐在中国古代曾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高雅音乐的代表。

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竹笛曾经是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在其诗歌中赞美竹笛音乐的美妙,他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箫声咽,秋风寒,夜泪湿,灯花腩。

”这首诗歌中表达了对竹笛音乐的赞美之情,也折射出古代竹笛音乐的美妙和情感表达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笛音乐在中国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在中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竹笛乐队和演奏家,他们将竹笛音乐发展得如花似锦,使得中国的竹笛音乐更加多姿多彩。

竹笛音乐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竹笛流派分析1. 南管南管,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南管竹笛流派源自广东地区,其音乐风格清新明快、节奏明快多变、情感深沉绵长,给人以高雅、优美的感受。

南管竹笛常常用于戏曲音乐中,如粤剧、潮剧等,被誉为中国音乐之“礼遇”,在中国传统音乐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管竹笛音乐在演奏技巧上有其独特之处,南管竹笛演奏家注重情感表达,善于通过竹笛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来表达情感和情绪,使得南管竹笛音乐更具魅力。

山东笛乐传承与发展现状

山东笛乐传承与发展现状

山东笛乐传承与发展现状作者:李欣慰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2期摘 ; 要:山东地处黄河文明的发源地,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粹聚集的地方,在7000年前的大汶口文明中发现的笛柄杯也足以证明原始社会的制作乐器的精湛手艺。

关键词:山东;笛乐;传承中图分类号:J617.5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05-01山东地区早年的笛子演奏艺人多数同为唢呐艺人,如袁子文、魏永堂、任同祥等。

这些唢呐技艺高超的演奏艺人同时也掌握着熟练的笛子技艺。

任同祥就是其中一位代表性人物,他出生于山东鲁西南地区,当地流传着明清以前就有的“鲁西南鼓吹”音乐,任同祥少年时先后学习唢呐竹笛和笙,他不断充实竹笛曲目、提高竹笛技艺。

任同祥演奏的许多竹笛乐曲大部分来自柳子戏曲牌,经民间艺术家长期演奏实践,不断加工整理,使这些优秀的曲牌脱颖而出,成为一首完整的竹笛独奏曲。

另一方面他探索唢呐的某些技巧运用到竹笛上,丰富竹笛技法。

他先是把唢呐的重要技法循环换气,巧妙地运用到竹笛上,继而又将唢呐的长、短花舌,各种吐奏等等技法,同竹笛的技法相结合,并加以交融,使竹笛的技法更加完美、丰富。

通过奋力苦学,任同祥的竹笛艺术飞跃提升。

在反复的实践中,建立了自己的演奏特点:质朴奔放、生动传神、个性鲜明。

任同祥许多竹笛曲没有公诸于世,但其具有代表性的风格也使其成为山东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包括器乐、歌舞等等。

竹笛艺术就是属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艺术范畴。

在民间传统模式下,竹笛乐曲都是根据戏曲、小调、民歌的旋律进行改编的,在加花变奏的手法上使旋律丰富。

地域文化因素也影响着笛曲的风格,要研究地方音乐的特点就要先熟知这一地区的民风民情,齐鲁大地本身的地域特点养育了山东人民豪爽奔放的性格,这种性格自然地揉入山东民歌、戏曲之中。

任同祥代表作《一江风》就是根据山东柳子戏曲牌改编而成,曲祥《沂河欢歌》中大量采用鲁南地区民歌素材,在许多山东笛乐中也运用了山东吕剧等戏曲元素。

齐鲁笛韵——山东的竹笛音乐艺术

齐鲁笛韵——山东的竹笛音乐艺术

上 之后的 5 o至7 0年代 是山东竹笛艺术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 个时期 。经过老一辈笛子演奏家执着的追求 不断的创新 为山东 竹笛艺 术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使山东竹笛音乐艺术迭到了一
个新的高度。
但未免过于直露的民俗内容 随着
人们审美需要 的纵深发展 这样 的乐曲—— 模拟成的声腔 数十年 没有改变的传统曲 目 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听觉需要 了 艺术的 发展由粗 到细 由惜到雅是不可避免的。于是 形成了现在的脱胎 于民间 但风格细腻 .成高雅之气的音乐风格 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奏者多为专业音乐院校所
笛已在 山东地区流传 明清时期 笛子在山东民间音乐中应用的十 分广泛 是山东鼓吹等乐种的主奏乐器。建国时期竹笛艺人的社会 地位大都 很低 传晕方式大都局限于家族世传和师徒 传袭的层攻
连续的吐音交替出现 打音 叠音不仅在连 奏中有所运用 还常与
舌吐音同时应用 遮又构成 山东民问笛子演妻风格的一大特色。 过干 解放初期 .山东梆笛演奏的乐曲大 多是鼓点式的节奏 夸张 华丽的技巧.不失生动
——
种较双吐更快 ,窑如弹乐滚奏效 果的吐音
俗称 碎嘟 噜 是
类似笛娄 吹奏乐器了。另外 在山东南武阳东阙汉画像石第四层的 乐舞。 杂技画像中 有一幅吹奏横笛的图像 这说 明汉代时 横
山东民间笛子的特色技法 这种技巧的运用 使笛曲更为花哨热 烈 高亢囊放。大片的连奏音 、 打音 叠音等南方笛子的常用技法 在山东笛曲中也有所应用 然而 . 在山东笛曲中却常将大片连音与
A B b 等调。山东民间笛子演奏上兼容南北而独具特色 粗犷高昂
而 不 失细 腻 委 婉
山东笛曲的花舌。 音运用非常普遍
滑音的使用也较多。历音
富多彩 更富于时代 气息 材料更广泛 . 结构形式更加多样化 创 作手法更丰富。

浅析传统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

浅析传统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

2020-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析传统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居家芝(江苏省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1)摘要:竹笛是我国比较传统的一种吹奏乐器,其演奏风格主要可以划分为竹笛北派和竹笛南派的演奏风格,不同的竹笛演奏风格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演奏者通过不同风格的演奏,能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目前我国对传统艺术的重视性不断提高,为促进传统竹笛的进步和发展,使传统竹笛的演奏风格有效发挥出来,本文就针对传统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对传统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传统竹笛;演奏风格;特点;建议中图分类号:J6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5-0126-02一、前言传统竹笛作为我国比较传统的一种艺术,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风格流派,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可将传统竹笛演奏分为南派和北派;并且,按照艺术表现的形式可以划分为传统派和现代派。

各派别之间能够实现两者的相互补充,使传统竹笛的传承得到了有力保障。

虽然我国传统竹笛的发展脚步从未停止,但在受到各种现实因素限制的情况下,传统竹笛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难以满足我国人民的实际需求,不利于传统竹笛的持续发展。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传统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提出一些合理的发展建议,促进传统竹笛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人民及社会发展。

二、传统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分析(一)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特点南派竹笛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及浙江等等,比较重视小桥流水人家一般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南方的气候环境较为舒适,使得南方人对艺术的追求比较细腻,通过竹笛来演奏江南小调、江南丝竹、南方戏曲音乐等等,能够给人带来典雅秀美、醇厚圆润的感受,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曲笛特色。

对于气体的运用,需要做到缓和、均匀、饱满,避免断奏和强吐等。

1.气体特点。

柔和、平稳是南派竹笛对气体运用的主要特点,比如在欣赏俞逊发、陆春龄、赵松庭等南派竹笛演奏者的作品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这些演奏者吹奏的气体是比较平稳均匀的,即便是在选择腹震音进行演奏的时候,也能够感受到相对平稳的气息线条。

曲祥对山东笛派的突出贡献

曲祥对山东笛派的突出贡献

2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01曲祥对山东笛派的突出贡献瞿煜明摘 要:曲祥,我国著名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是山东笛派的奠基人。

多年来,他以山东民间音乐为根基,融合南北竹笛演奏之长,借鉴西方音乐理念和国外音乐元素,在竹笛演奏、创作、教学和传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山东笛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竹笛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山东笛派;曲祥;贡献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瞿煜明(1999-),男,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引 言音乐流派是音乐家摆脱原先对音乐的理解和现有模式,创造出整体呈现相对稳定、具有新的代表特征的音乐作品,它反映了某个时代、民族,包括音乐家个人的思想潮流、审美理念、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

一个音乐流派的形成需要具备这些条件:一是丰厚的积累,包括理论经验、创作理念、一定数量的作品;二是独创的风格,音乐家通过传承、借鉴,进行创新突破,形成不同以往和他人的独特风格;三是广为流传和广泛认同,有一批追随者学习仿效,广大群众欢迎认可,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竹笛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器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竹笛演奏分为南北两派,山东笛派作为北派笛乐的一个分支,是山东笛乐在竹笛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竹笛流派,它在具备北派竹笛音乐风格的同时,兼有山东地域的独特艺术魅力,在我国笛乐界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派笛子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山东笛派的创始人曲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曾任山东歌舞剧院院长,艺术成就斐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他对山东笛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音乐理念曲祥在多年的音乐生涯中,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厚传统,结合西方音乐技法,形成了自己的音乐理念,丰富了传统竹笛的演奏技法,创作出一大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音乐作品,促进了山东笛派的形成与发展壮大。

1、传承民族文化根基。

浅谈春秋时期的齐鲁音乐

浅谈春秋时期的齐鲁音乐

浅谈春秋时期的齐鲁音乐作者:李琳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7期【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已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在音乐艺术方面也熠熠生辉。

山东,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如今其民歌在艺术领域已占据重要舞台,山东民歌的兴起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演变的一个趋势。

回顾历史,山东现在的地理位置是古国齐、鲁两国的地域,西周初年齐、鲁始建到秦朝统一,齐鲁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了久远的后世,但无论是齐国还是鲁国,在西周时期留下来的资料甚少,如此,只能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在儒文化发展鼎盛的春秋战国时期。

【关键词】春秋时期;儒文化;齐鲁音乐;古琴艺术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儒文化的摇篮。

提起山东,不难让人想到“齐鲁之邦”“孔孟之乡”的称号,众所周知,儒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故乡系于此地。

就是在这片人杰地灵又极具特色文化背景的沃土上,山东民歌蕴育萌芽着……一、春秋前期音乐发展状况音乐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远古时期,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居三皇之首的伏羲出生于雷泽之成纪(雷泽又名雷夏泽,位置在今济宁菏泽交界,宋代黄河决口淤积)就已经开始创造乐器。

随着历史的更替演变,文化不断地发生变化,音乐这种文化载体也顺应时代的需要向前发展。

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开端,出现了歌颂开过之君大禹治水的乐舞《大夏》,这类为帝王歌功颂德的音乐,是夏以前没有过的,反映了进入阶级社会后,音乐内容开始有了质的变化。

商王朝初始,由于商人非常迷信,将音乐与“巫术”联系在一起,商朝末期,统治者荒淫无道,大肆扩充宫廷“女乐”,将歌舞表演作为娱乐项目,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音乐在商代的迅速发展。

周王朝建立后,遵从“周人遵礼,敬鬼神而远之”,从政治到文化制订了整套典章制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较明确的雅乐体系。

但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一元文化被多元文化所代替,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局面。

试论竹笛演奏中的“技”与“韵”

试论竹笛演奏中的“技”与“韵”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54试论竹笛演奏中的“技”与“韵”李瑛(山东省文化西路山东歌舞剧院,山东 济南 250012)摘要:人、乐器以及乐曲是器乐演奏的基本要素,要想使得器乐演奏能够更加体现艺术的美感,带给人审美感受,就需要将技艺与气韵相结合。

本文将竹笛演奏的技术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音色和气息等演奏要领,对竹笛演奏的艺术美与演奏技巧之间的结合进行了具体概括。

关键词:竹笛演奏;技术;气韵一、前言竹笛作为一种吹奏的乐器,其在音色以及技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如何有效在演奏中将技术与气韵有机融合成为了一个演奏者应该把握的重点。

这样才能够完成更加优美的竹笛演奏。

技艺与气韵是竹笛演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以及钻研方能掌握。

二、竹笛演奏中的“技”从竹笛演奏的角度来看,技术是其载体,高超的技术能够更好地将音乐的艺术展现出来。

音色是器乐音乐体系的一项基本要素,其质量决定于演奏者所掌握的演奏技术以及对于情感的表达[1]。

“纯”与“富”是体现音色美的两个重要方面。

竹笛的基本音色体现在其发音原理以及人体生理运动为基础,结合美学理念使得笛管的特质声音被凸显出来。

情感音色主要是将基本音色作为基础,结合丰富化的艺术体验,以演奏技巧所表现的情感色彩。

如果演奏的乐曲中包含刚毅的形象,那么就需要使得音色较为刚硬,音头清晰且有力,需要演奏者保持力量,达到呈现出来的音效表现出穿透力。

反之,当表达较为细腻与温柔的情感,就需要运用技巧使得音色较温软,不能使音头用力过大,演奏者需要保持适当的力度。

表现欢喜情绪,需要使音色较为明亮,保持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

反之,表达悲伤情绪,需要使音色较为黯淡,技术要点与柔和相近。

只有能通过对于力量与技术的控制使得音色与情绪相互统一,才能将竹笛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是一项竹笛演奏的关键要素。

三、竹笛演奏中的“韵”我国的传统美学定义是韵的起源,它不仅表示作品达到的境界,也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所形成的感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鲁笛韵——山东的竹笛音乐艺术◎艺术研究齐鲁笛韵山东的竹笛音乐艺术文\徐琦捕■:从古到夸,中圆竹笛经过T曲折漫长的发展东的竹苗音乐在演奏枝法,音乐风格,曲目创作厦彤制改良等方在不同时期也表现出T不同的特点文章着重耀连T东竹笛音乐的音乐风格发展状况和者一辈,现兮演奏家噩作曲享对葬做出的贡献.关键调:东竹笛音乐艺术风格发展1987年曾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黑陶笛柄杯.可以奏出四二度关系的三音列证明远古时山东那个地区有类似笛娄吹奏乐器了.另外在山东南武阳东阙汉画像石第四层的乐舞.杂技画像中有一幅吹奏横笛的图像这说明汉代时横笛已在山东地区流传明清时期笛子在山东民间音乐中应用的十分广泛是山东鼓吹等乐种的主奏乐器.建国时期竹笛艺人的社会地位大都很低传晕方式大都局限于家族世传和师徒传袭的层攻上之后的5o至70年代是山东竹笛艺术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经过老一辈笛子演奏家执着的追求不断的创新为山东竹笛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山东竹笛音乐艺术迭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笛子在山东既是各地鼓吹乐队及戏曲.歌舞伴奏乐队中的常用乐器也是一件很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山东地区流传的柳子戏.的主要乐器就是笛子多用曲笛因此竹笛音乐的独奏曲目多来自柳子戏的唱腔曲牌如《山坡羊》《驻云飞》,《一江风》《娃娃》《黄莺》等.山东竹笛音乐中的梆笛是山东梆子豫剧等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山东梆笛的主要代表代表曲营有《喜新婚》,《步步高》《花香蜂舞》等.山东竹笛音乐的一些曲目与山东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牌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山东竹笛的影一结构豆音乐技术风格流行在民间的笛子均为竹制贴以笛膜传统笛子六个按孔的距离是均等的用按半孔或将发音孔下面的音孔按'闭一至数个的方法来控制音准及转调问题.笛于在"调上的称谓有尺字调{筒音作5)六字调f筒音作2)上宇调f筒音作6).凡字调(筒音作3)五字调f筒音作1)上述各调在鲁西南带还依次习称为越调平调二八调下调起调.山东民间流行的笛子有曲笛和梆笛两种类型.曲笛为D,bEE调笛子它是柳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梆笛的音区较高也称为尖笛或小尖笛因多由艺人自己制作奠尺寸大小不一有FGAbB等调.山东民间笛子演奏上兼容南北而独具特色粗犷高昂而不失细腻委婉山东笛曲的花舌.音运用非常普遍滑音的使用也较多.历音较少使用且多为上行历音剁音有所应用但不如河北张家口一带的北派笛曲中所用的那么热烈.山东笛曲中吐音技法应用甚多并具有两大特色其一表现在"单吐不太快时多以库(K)_E日量对之声YELLowvEROF1傩so^JG2011年2鞲代替突cT)发音强劲富于弹性:其二是使用碎吐——一种较双吐更快,窑如弹乐滚奏效果的吐音俗称碎嘟噜是山东民间笛子的特色技法这种技巧的运用使笛曲更为花哨热烈高亢囊放.大片的连奏音,打音叠音等南方笛子的常用技法在山东笛曲中也有所应用然而.在山东笛曲中却常将大片连音与连续的吐音交替出现打音叠音不仅在连奏中有所运用还常与舌吐音同时应用遮又构成山东民问笛子演妻风格的一大特色. 解放初期.山东梆笛演奏的乐曲大多是鼓点式的节奏过干夸张华丽的技巧.不失生动但未免过于直露的民俗内容随着人们审美需要的纵深发展这样的乐曲——模拟成的声腔数十年没有改变的传统曲目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听觉需要了艺术的发展由粗到细由惜到雅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形成了现在的脱胎于民间但风格细腻.成高雅之气的音乐风格7O年代末以来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奏者多为专业音乐院校所培养.由于经过正规而系统的学习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培养出大批具有较全面音乐素养和文化知识的新型竹笛演奏人才.他们兼济梆笛和曲笛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法均能蛹熟地掌握和运用.山东竹笛的演奏技法及风格从7O年代至今已有很大发展.(一)演奏技术特征方面1碎吐音技巧2半音阶演奏技巧3气指滑音与指孔泛音技巧.4音域扩展指法技巧——音域可迭3个八度经过这些可取的借鉴与创新.使得竹笛的演奏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山东竹笛表现手段(二)演奏风格特点由过去单一的传统的地方性演奏风格发展为多样性民族性新文人的演奏风格之前笛曲的主题题材结构形式大多继承了山东传统民旅音乐如《^洞房》《柳摇金》《老十普》等七八十年代至今随着南北演奏技法和风格的融台以及作蓝家的介八{如曲广义)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使笛益的演奏技巧更加丰富多彩更富于时代气息材料更广泛.结构形式更加多样化创作手法更丰富.二,山东竹笛演奏家,作品厦其重献(一)山东竹笛音乐艺术的老一辈演奏艺人山东笛子的老一辈演奏艺人大多集中在鼓吹班社和剧团乐队中实力雄厚功底较深.如赵仁玉任同祥袁子文魏永堂孙玉秀刘秉琴韩广友等都有较高的演奏水平有的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他们创作改编的主要作品有《双合凤》《喜新娘》《花香蜂舞》《步步高》《人洞房》《柳摇金》《老+番》等他们为山东竹笛音乐甚至是中国竹笛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赵仁玉(19251957}是老辈艺人中最为出名的他是充州人出身于艺人世家.善演奏笛子唢呐笙等乐器尤擅长笛子吹奏他的演奏刚健豪放有鲜明的山东地方特色他在笛曲上创造使用的特殊演奏技巧一碎吐极有效果这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快速吐音技巧效果类似于弦乐的颤弓或弹拨乐中的轮指1956年赵仁玉参加山东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得了等奖.同年随山东代表队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妻了他的拿手曲目《喜新婚》《步步高》等受到欢迎这些乐曲被电台录音并录制唱片出版曲谱影响甚大随后赵仁玉被调到山东艺术学校任教兼任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笛子演奏课教师培养了众多具有浓郁山东笛子风格的弟子.另位老一辈的艺人任同祥他是名扬四海的中国唢呐大师早已为_凡们所熟稔.然而任同祥同样有着精湛的竹笛技艺.他先是把唢呐的重要技法循环换气巧妙地运用到竹笛上继而又将唢呐的长短花舌各种吐奏等等技法同竹笛的同一技法相结台并加以交融使竹笛的技法更臻完美丰富.1956年任同祥先生与笛艺名家赵松庭先生应上海唱片厂之约联合录制了一张唱片赵先生演奏其代表作《三五七》{根据浙江婺剧改编}任先生演奏其代表作《一江风》这张唱片传播甚广影口甚远而任先生自灌制这张唱片后再未登台用竹笛独奏过这张唱片成了他竹笛独奏的告别之作(二)山东竹笛音乐的第二代第三代代表人物山东笛子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有曲祥曲广义第三代代表人物有刘凤山郝益军王洪涛等.曲祥我国着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山东歌舞剧院院长他先后写作音乐作品一百多首出版发行了《笛子练习曲选》《沂河欢歌》《笛子高级练习曲选》《曲祥笛子曲选》《箫练习曲选》和《绿色的思念》六部着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播里每天出现频率最高的几首曲子都源于他手如《海河两岸换新颜》《清泉话喜讯》《运肥忙》《干舟万帆争启航》《庆胜利》《红领巾列车奔向北京》等这些曲子都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不仅丰富了这个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而且代表着一个时期劳动人民的一种精神.曲广义山东艺术学院教授.1958年7月毕业干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音乐专业从事高等音乐教育工作30余载.他结合科研进行科研创作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台着《笛子练习曲选》《笛子高级练习曲选》和合作编订的《笛子教学曲精选》属笛子教材的系列化建设已为海内外笛子教学所广泛采用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笛子的碎吐及其演奏》《六孔竹笛如何演奏半音音阶》《笛子演奏中的保留指》《膜笛探源》《山东莒县发现竹制笛类乐器图象与虞幕昕协风新解》等近20篇发表笛曲作品多首. 1987年论文《笛柄杯音乐价值初考》获山东省教育厅论文奖1992年被山东省教委评为山东省普通高校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此外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刘凤山和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王洪涛以及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郝益军教授都在教学实践及创作方面有着卓越成果为山东竹笛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三山东竹笛音乐对北方风格及中国竹笛发展史的贯献和影响立足于北方风格饱满的气息豪放的气度深挚的情感浓郁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是山东竹笛演奏艺术的突出特色山东竹笛音乐完善了北方竹笛音乐艺术特别是在吐音和半音阶等技术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山东竹笛音乐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碎吐音技术和半音阶的熟练应用干净的吐音和半音阶的完美结合高超的技术这些优点可以更好的表现音乐山东竹笛的主要成就还体现在笛子改革上开笛子的第七孔也是曲祥的成就即笛子筒音做5时的b7这个L的应用使得在练习曲和独奏曲中的半音阶使用更加方便同时丰富了笛子技巧使它的表现黄泻中国最具魅力的音乐艺术杂志力进步加强.竹笛艺术的发展会随着时代车轮的前进而向前发展山东竹笛的发展方向也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沿用传统的作曲方法具有本地的民族特色不同干其它风格标新立异屹立在世界音乐之林2沿用民旗风格加上现代作曲方法具有新老结台的特色3激进思想运用民族乐器特色走无调性的音乐道路4竹笛作品的创作也不能只在筒音作s.I和筒音作re上做文章这样的话创作会陷于枯竭我们不能忽视人们对调'性变化的需求.5进步努力从技术和构造上改革笛于为笛子的演奏技术开拓更加广泛的领域四,结语山东竹笛音乐发展到现在颇具系统性艺术家们为完善山东竹笛音乐风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1世纪是我国竹笛伴奏合奏与独奏艺术表演形式大发展的全新时期我国竹笛独奏艺术形式进^了史无前倒的历史发展阶段.南北两大竹笛流派不同演奏艺术风格的逐渐形成与发展一大批竹笛演奏家与各类改编创作的中国竹笛新作品不断涌现众多竹笛演奏家制作家对中国竹笛形制结构进行革新等等大大推进了我国竹笛艺术的向前发展山东派竹笛音乐追随的我国竹笛音乐发展的主流飞速前进近几十年是竹笛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演奏技法及风格曲目创作形制改良诸方面的发展都有目共睹.但如何继承和发扬山东竹笛艺术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的竹笛艺术使笛子艺术更好的走向世界我tr]大家还有待努力参考文献:【1]《山东民间器乐概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版[2]《竹笛实用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版[9]齐鲁特色文化丛书《音乐》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8月版[4】《笛于基础教程》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版量珂之声YELLowRIVE~DFTHESONG2011年2朔阿◎艺术研究创新是繁荣新农村戏曲文化的关键以豫南罗卷戏唱词为例文\甘洁摘要:在社舍主义市扬经济条件T.战日不仅要对自身不断提高艺术.增强吸引和感染力,也要砷社套和市场,满足农民群众;层虚的精神文化需求, z有这样,戏自才能真正的繁荣发展,乏好地发挥作用农村的践化要发展要繁荣,创新是*键美键词:新枉村吨自文化卷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戏曲不仅要面对自身不断提高艺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也要面对社会和市场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戏曲才能真正的繁荣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正如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所属~三十年来涌出来的优秀剧目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创作观念的转变和革新农村的戏曲文化要发展要翁荣创新是关键如何结合县域实际发挥优势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农村戏曲文化创新之路以当地的农民群众认同的语言和艺术形式从老歌新唱旧曲填新词由浅八深由易到难地开展戏曲创作推陈出新给古老的民族的民俗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艺术瑰宝赋予崭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让他焕发出青春与活力实现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和谐完美与统一使其既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民俗特色又具有大众色彩和时代生机来繁荣新农村的戏曲文化促进新农村的和谐发展罗卷戏作为全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全国文艺界的好评作为濒灭剧种立即进行抢救与发展已成为戏曲界的共识.它们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的优秀民间戏曲文化曾推动豫剧越调曲剧等诸多剧种的发展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中的文化生活做出过重大贡献也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区域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穆风易俗莫善于乐对这些宝贵的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研究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有益于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罗卷戏唱腔音乐虽然极富特色但是艺术形式上直没有大的突破结台罗卷戏剧情和农民群众的欣赏需求需要寻找更适合罗卷戏更适合时代的曲调旋律罗卷戏在编腔造乐中存在着罗卷戏剧种特色淡化和异化的现象把别的唱腔和乐器搬过来加人到罗卷戏中这就算革新了严重破坏了罗卷戏的音乐个性丧失奠来自民风民俗颇具特色的独特艺术魅力老一辈艺人相继去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就拿歌词来讲歌词过于陈旧具有封建迷信的意念有些方言土语已不被新农村年轻人熟知接受这些都不能适应现代新农村人的生活不5】《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6月版注释:①1979年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没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出土一泥质黑陶高柄杯杯柄形似原始之横吹笛类乐器能吹出四个乐音省考古研究所王树明先生为它取名笛柄杯◎远古及周初诗歌舞蹈音乐三者结台在一起是一般称乐亦称乐舞.@柳子戏是流行于以菏泽济宁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寓寓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日量珂之声YELL0wRIVEROFTHE,~ONG2011年2朝我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z称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④花舌花舌是种特殊的竹笛用舌技术类似二胡的抖气弹拨乐器的滚奏在北方的说唱音乐伴奏中经常用到它吹奏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民间一般称为打哮噜可先训练舌头打嘟噜必须速度力度均衡持久.作者简介:徐琦{1986}男山东大学(威海)2008级音乐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竹笛演奏与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