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语与典故篇(15)

合集下载

关于成语故事15篇

关于成语故事15篇

关于成语故事15篇关于成语故事15篇关于成语故事1冰壶玉尺的意思【成语】:冰壶玉尺【拼音】:bīng hú yù chǐ【解释】:玉尺:玉制的尺。

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出处】:《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近义词】:冰壶玉衡【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冰壶玉尺的成语故事冰壶玉尺最早出自于《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说的是元代黄溍为官十分清白。

在州县做官时,每月按俸禄吃饭,从不挥霍浪费。

后来他入朝做官时,两手空空而去。

他从不依附于有权势的人,人们称颂他“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

现多用来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用冰壶玉尺做成语接龙冰壶玉尺→尺短寸长→长驱直入→入木三分→分秒必争→争权夺利→利欲熏心→心口如一→一步登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定胜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命关天→天壤之别→别有洞天→天翻地覆→覆地翻天→天经地义→义薄云天→天涯海角→角立杰出→出生入死→死声咷气→气吞山河→河倾月落→落落大方→方枘圆凿→凿壁偷光→光采夺目→目中无人→人定胜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关于成语故事2有名无实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

吾是以忧,子了我何故。

”故事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

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

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穷。

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

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没有卿的实际,无法跟大夫们相比。

我正为此犯愁。

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为你贫穷才来道贺的呀!穷,不一定是坏事;你只要回忆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韩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这件事。

经典成语故事(汇编15篇)

经典成语故事(汇编15篇)

经典成语故事(汇编15篇)【汉字书写】:乐此不疲【汉语注音】:lè cǐ bù pí【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每旦视朝,日仄(zè)乃罢。

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闲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

’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成语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乐此不疲的意思】:乐此:乐于此;不疲:不觉疲劳。

形容对某事特别专心爱好而沉浸其中,从而做起事情来不觉得疲劳。

【乐此不疲的近义词】:乐而忘返、乐此不彼、沉迷不醒、乐不思蜀、专心致志、废寝忘食、流连忘返;【乐此不疲的反义词】:心不在焉、心猿意马、三心二意;【乐此不疲的故事】汉朝时期,刘秀带着部队南征北战,始终保持着勤勉的作风。

在战场上刘秀跟将士们同心协力,冲锋陷阵,在战略上跟谋士们通宵达旦的研究战术,运筹帷幄,常常是废寝忘食。

刘秀当了皇帝以后更是日理万机,每天都在忙着治理国家的大事,对于战争则放在一旁。

有一回皇太子向他请教打仗的策略,刘秀对皇太子说:“卫灵公曾经向孔子请教攻战的问题,孔子对卫灵公说:我常常能听到人们谈到祭祀礼仪的东西,对于带兵作战那我真是个门外汉。

孔子专注于治理国家方面的事情,你应该向他学习,尽量少研究战争的东西。

”东汉建立以后,刘秀对朝政都要亲自过问,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皇太子见刘秀这么辛苦对他的健康十分担忧,他借着刘秀休息的.时侯劝谏刘秀道:“您这样辛苦操劳,有了贤明的品格,却少了修身养性的境界,您还是应该多一些娱乐,少一些工作,爱护好自已的身体呀。

”刘秀听后笑着说:“我自已早就习惯了,一点儿都不感觉到疲劳,并且乐于这么做。

”皇太子听后觉得很感动,也在刘秀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乐此不疲例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更兼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无论什么疑难,每问必知,据知而答,无答不即详且尽,并且乐此不疲。

成语典故及解释

成语典故及解释

成语典故及解释成语故事是语言中历史悠久,经过长时间筛选和提炼出来的固定的语言形式,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的精华所在,能够从多个角度充分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成语典故及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成语典故及解释篇一:百步穿杨的故事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

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

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

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

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

这一来,喝采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

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苏厉介绍的向白起讲了上面这个故事。

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

古代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古代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极富特⾊的组成部分。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代成语典故⼤全及解释。

欢迎阅读参考!古代成语典故⼤全及解释【篇⼀】 1、⼀⿎作⽓(曹刿guì) 出⾃《左传·庄公⼗年》:“夫战,勇⽓也。

⼀⿎作⽓,再⽽衰,三⽽竭。

” 释义:第⼀次击⿎时⼠⽓振奋。

⽐喻趁劲头⼤的时候⿎起⼲劲,⼀⼝⽓把⼯作做完。

2、⼀字千⾦(吕不韦) 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其上,延诸侯游⼠宾客有能增损⼀字者予千⾦。

” 释义:增损⼀字,赏予千⾦。

称赞⽂辞精妙,不可更改。

3、⼀字之师(郑⾕) 出⾃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改僧齐⼰《早梅》诗:‘数枝开’作‘⼀枝开’。

齐⼰下拜,⼈以⾕为⼀字师。

” 释义:改正⼀个字的⽼师。

有些好诗⽂,经旁⼈改换⼀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为“⼀字师”或“⼀字之师”。

4、⼀饭千⾦(韩信) 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

”⼜:“信⾄国,如所从⾷漂母,赐千⾦。

” 释义:⽐喻厚厚地报答对⾃⼰有恩的⼈。

5、东⼭再起(谢安) 出⾃《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年逾四⼗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喻失势之后⼜重新得势。

6、图穷⼔见(荆轲) 出⾃《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见。

” 释义:⽐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败。

释义:在纸⾯上谈论打仗。

⽐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023年最新的暗渡陈仓的意思和成语故事15篇

2023年最新的暗渡陈仓的意思和成语故事15篇

2023年最新的暗渡陈仓的意思和成语故事15篇【解释】:道、途:路。

狭义为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举例造句】:我要对党对同志负责,即使严赤、杨曙是内奸,我也该对他们负责,不能把~都写上。

【成语典故】:孔子曾经说过:“从道路上听来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战国时期,艾子从楚国回到齐国,刚进都城便遇到了爱说空话的毛空。

毛空极其神秘地告诉艾子,说有个人家的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

艾子不信,说:“不会有这样的事吧!”毛空说:“那可能是两只鸭子。

”艾子摇摇头:“这也不可能。

”毛空改口说:“那大概是三个鸭子生的。

”艾子还是不信。

“那也可能是四只、八只、十只。

”艾子当然还是无法相信。

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对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来,有三十丈长、十丈宽。

”艾子还不信,毛空急忙改口说:“那么是二十丈长。

”艾子还是不信。

毛空说:“那就算十丈吧!”艾子实在忍不住了,再也不愿意听毛空瞎吹了,反问道:“世界上哪有十丈长、十丈宽的肉,而且还会从天上掉下来你是亲眼所见吗刚才你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现在你说的大肉又掉在什么地方”毛空被问得答不出话来,只好支支吾吾地说:“那都是我在路上听人家说的。

”艾子听后,笑了。

他转身对站在身后的学生们说:“你们可不要像他那样的‘道听途说’啊!”“道听途说”这一成语,原指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后来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暗渡陈仓的意思和成语故事(2)简短的成语故事带意思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一部分精炼、形象、富于表现力而又寓意深刻的语言材料,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简短的成语故事带意思。

简短的成语故事带意思1:不知不识子贡是孔子的弟子,知道维护老师的尊严。

赵简子问子贡:“孔子的为人怎样”子贡说:“让人认识不了。

”简子不高兴了,说:“你跟随孔子学习了几十年,学成了才离开他。

现在我问你,你却说认识不了,为什么”子贡说:“如果让一个非常渴的人到江海里去喝水,他也只能喝下他能喝的,孔子就像江海一样,让我如何能认识他呢”齐景公问子贡:“你的老师是谁”子贡说:“是孔子。

成语小故事(通用18篇)

成语小故事(通用18篇)

成语小故事成语小故事(通用18篇)小故事是一种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于哲理的故事,因其每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成功做人之道而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喜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小故事篇1(一)井底之蛙【典故】《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二)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成语小故事(通用15篇)

成语小故事(通用15篇)

成语小故事(通用15篇)成语小故事(通用15篇)成语小故事1 在安禄山叛乱前的天宝年间,有一年,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入侵,唐王朝起兵出征。

战事虽然发生在边关,然而却牵动着远在千里之外杜甫的心,他接连写下了一组诗共九首,称《出前塞》诗。

其中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诗的大意是说,出征的战士啊!弓要选用力量大的强弓,箭要用锋利的长箭。

要消灭敌人的骑兵先要消灭胯下的战马,要打败敌军先要擒住敌方的领袖。

辩证唯物认为,复杂事物开展过程中包含许多矛盾,其地位与作用是不平衡的。

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与开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开展,它就是主要矛盾。

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要擅长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假如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擒贼先擒王就是抓主要矛盾的详细表现,是制胜敌人的关键。

成语小故事2 乐此不疲刘秀在新朝统治时期起兵造反,想恢复汉室,所以得到一些官僚、地主的支持。

公元25年,他终于中兴汉室,做了皇帝,史称汉光武帝。

后来,他又镇压了赤眉起义军,将各地割据权力消灭,统一全国,让老百姓过起了太平的日子。

长期的军旅生活使他厌倦了战争,同时他亲眼目睹了老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痛苦,因此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工夫改革弊政,废除苛法,精简官吏,安定社会秩序,兴修水利,开展农业消费。

这样一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汉朝又强盛起来。

由于长期领兵作战,他对军事生活厌倦了。

天下一统后,他不谈自己熟悉的军事,却对经史义理方面发生了浓重兴趣,不仅自己潜心研究,还常常召集公卿郎将等在一起进展讨论。

有时候,光武帝一直研究到深夜,还觉得意犹未尽。

太子见光武帝对研究学问这样上心,生怕他用功太过,把身体弄坏了,就好心劝谏道:“陛下有大禹、商汤那样的贤明,却丧失了黄帝、老子的养身之道。

希望您以后能颐养精神,过一过悠闲的日子,安度晚年。

”刘秀听罢摇摇头说:“我喜欢研究学问,并不感到疲劳。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大全(5篇)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大全(5篇)

【导语】《三国演义》作为⼀部了历史演义⼩说,有许多成语故事源⾃于此。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三国成语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三国演义成语故事:如鱼得⽔ 东汉末年,天下⼤乱,刘备为实现统⼀天下的宏愿,特意拜访隐居的诸葛亮,请他出⼭。

他连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第三次去,才见了⾯。

刘备说明来意,畅谈了⾃⼰的宏图⼤志。

诸葛亮推⼼置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战略⽅针。

刘备听后⼤喜,于是拜孔明为军师。

孔明竭⼒地辅佐刘备,⽽刘备对孔明的信任和重⽤,却引起了关⽻、张飞等将领的不悦。

他们不时在刘备⾯前,表现出不满的神⾊,秉性耿直的张飞,更是满腹牢骚。

刘备耐⼼地作了解释,他形象地把⾃⼰⽐做鱼,把孔明⽐做⽔,反复说明,孔明的才识与胆略,对⾃⼰完成夺取天下⼤业之重要。

他说:“我刘备有了孔明,就好像鱼⼉得到了⽔⼀样,希望⼤家不要再多说了。

”以后,刘备在孔明的辅佐下,东联北伐,占荆州,取益州,军事上节节胜利,势⼒不断扩⼤,最终与魏、吴成了三⾜⿍⽴之势。

2.三国演义成语故事:六出祁⼭ 祁⼭,东起盐官,西⾄⼤堡⼦⼭,横卧在礼县西汉⽔北侧,绵延25公⾥,扼陇蜀咽喉,控南北要冲,是三国时蜀魏相争的古战场。

祁⼭堡武侯祠距礼县县城25公⾥,塑有诸葛武侯神像,名⼈题写的匾额条幅⽓势恢宏,警句炙⼝,书艺精道。

三国时,魏、蜀争相掠夺陇南⼈⼝。

曹操先后掠夺、迁移陇南⼈⼝30多万⼊居关中,侨置武都郡于扶风郡美阳,⼜移⾄兴平县⼩槐⾥。

诸葛亮亦迁移西县⼈⼝1000余家还居汉中。

后⼜有武都王苻健率众⼊蜀,蜀将张尉往迎,安置于昭化之⽩⽔,⽽陇南为蜀所有,武都、阴平2郡仍存,属益州。

所以,三国时,魏蜀各有⼀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关中⼩槐⾥,蜀之武都郡治下辨。

另外,⼜于今礼县东北置祁⼭县,亦属武都郡。

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

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成语与典故篇
1.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fǔ古代炊具)甑(zēng古代炊具),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地描述和记裁了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成为名传千古的不朽之笔。

巨鹿,今邢台,秦时属巨鹿郡。

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发生在邢台的巨鹿、平乡一带。

2.舌绽莲花
原指佛家讲经讲的好,化为朵朵莲花。

原为舌灿莲花。

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舌灿莲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的事迹,在《高僧传》和《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在邢台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

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yào耀)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绽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这个故事发生在当时后赵的国都襄国,即今邢台市。

腹有诗书气自华
3.时苗留犊(dú小牛)
“时苗留犊”比喻为官清廉。

时苗,邢台平乡人。

东汉末年,时苗曾任寿春令,上任时乘母牛驾的车,后母牛生一犊,他离任时将牛犊留下,不肯带走。

时苗留犊的故事被广泛记载于《寿州志》《太平广记》《三国志》《平乡县志》等书,在唐代被李瀚记入儿童启蒙读物《蒙求》后,开始广泛流传。

4.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自《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张宾,邢台人。

后赵开国功臣,后赵皇帝石勒尊张宾为右长史,大执法,封为濮阳侯,加中垒将军,号曰“右侯”。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魏征劝唐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新唐书.魏征传》中记载,唐太宗问魏征,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
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才能不受欺骗。

魏征,邢台巨鹿人,唐朝政治家。

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6.珠圆玉润
“珠圆玉润”指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

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自唐·张文琮(cóng)《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张文琮,今邢台市清河县人,唐朝贞观年间,为治书侍御史。

7.阳春有脚
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后以“阳春有脚“称誉贤明的官员。

宋璟,邢台南和人。

唐朝“四大名相”之一。

当时人们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

8.万古留芳
“万古留芳”指好名声永远流传,用以称颂人的德行永远传扬。


作“万古流芳”。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曾有:“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垂青史,万古留芳。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四折也有:“汉廷汲黯忠,唐室魏征良。

见如今千载名扬,万古流芳。


赵氏孤儿藏匿处位于今邢台县赵孤庄,魏征是今邢台市巨鹿县人,为唐代名相,此成语两个出处均与邢台市关系密切。

9.雨过天青
雨过天青(雨过转晴)比喻釉色莹润,青中带着淡蓝色彩,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天青色”。

意为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后来比喻情况由坏而渐渐好转。

出自明·谢肇淛《文海披沙记》。

五代时,文治武功俱属上乘的后周世宗柴荣(邢台龙岗人),某次被大臣请示釉彩的颜色。

柴荣答复:“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10.赵氏孤儿
春秋时代,晋国大臣赵盾之子赵朔娶晋成公之姐为夫人。

成公死后,景公继位,大夫屠岸贾进谗言,景公于是灭赵朔一族,赵朔之妻因其公主身份,幸免一死,并生下遗腹子。

赵氏两个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定计救出赵氏孤儿,程婴携孤儿躲至偏僻山林中并抚养其长大,取名赵武。

十五年后,大臣韩厥向景公进言,为赵氏平反。

于是景公接回赵武和程
腹有诗书气自华
婴,让赵武继承了赵氏的俸禄和封地,杀死了屠岸贾。

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邢台赵孤庄即为当年程婴藏匿赵武之地。

据《邢台县志》记载:“赵孤庄在城西北二十五公里,为程婴匿赵武处,因赵氏孤儿慷慨悲壮的故事而得名。


11.巨鹿之战
秦朝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秦将章邯以20余万秦军北上攻赵,并命令王离率领20万秦军南下,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邢台平乡),赵王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救赵诸军顾虑秦军的强大,驻扎在巨鹿城北,不敢交锋。

楚怀王便封项羽为将军,攻打秦军。

项羽先派兵渡过黄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

然后,项羽亲率5万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决心。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活捉了王离,围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12.牡丹救主
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光武帝刘秀为躲避追杀,藏于邢台柏乡县北
郝村弥陀寺的牡丹花丛中而得救,因此北郝村的牡丹花被称作“汉代牡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丹”,又叫“救主之花”。

据1932年《柏乡县志》记载,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巡视河北时经过柏乡,有感而发,题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

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


13..大树将军
冯异,东汉人,文武双全,作战勇敢,为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军,对东汉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从不居功自傲。

在路上每遇其他文武官员,必退让一旁,让他人先过。

他率部交战,在各军之前,退兵时,在各军之后。

休战时,诸将各炫耀自己的功劳,以便多得升赏,冯异却躲于大树之下,一言不发,似是乘凉憩息,实为让功而躲避,故军中皆称他为“大树将军”。

邢台县有“南大树”、“东大树”、“西大树”三个村,即由此而来,沿用至今。

14.良马骥邢
千座山来,
万道水,
阶级兄弟心连心,
震在邢台的地上,
疼在藏胞的心上。

这是1966年西藏同胞万里送马,支援邢台地震灾区时唱的歌,直到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在这首歌还在震区传唱,“良马骥邢“也成为邢台当地一段不朽的佳话。

15.铁牛进藏
1966年,邢台发生地震,藏族人民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良马骥邢”支援震区。

33年后,邢台市人民进行了“良马骥邢兄弟情,铁牛进藏一家亲”回访活动,万里迢迢将拖拉机赠送给遭受了雪灾的西藏人民。

时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的洛桑顿珠衷心祝愿:“汉族和藏族是同一个妈妈的儿女,谁也离不开谁。

愿西藏人民和邢台人民之间的友谊像雅鲁藏布江一样源远流长。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