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共射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测

合集下载

实验四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设计、仿真与测试(I)资料

实验四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设计、仿真与测试(I)资料

Av
vo vi
集电极总电阻 发射极总电阻
RC' RE'
RC PRL re RE1
RE1使增益下降,输入电阻增加,增益稳定性提高。
2、静态工作点与失真
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或 过低都易产生非线性失真。
过高:如Q1,稍大的输 入信号正半周将使晶体管进 入饱和区,因而ic波形将出 现顶部压缩、输出电压vce波 形将在底部压缩,这称为饱 和失真。
太低:如Q2 ,稍大的输入信号负半周将使晶体管进入截止区, 因而ic波形将出现底部压缩、输出电压vce波形将在顶部压缩,这称 为截止失真。
要使放大器不失真地放大,工作点必须选择合适。 初选静态工作点时,可以选取直流负载线的中点,即VCE=0.5VCC 或IC=0.5ICS,这样便可获得较大输出动态范围。
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电 子 电 路 设 计 的 一 般 流 程
1、数学方法:根据理论知识、经验值等手算 2、CAA:计算机辅助分析(OrCAD、Multisim等) 3、物理实验:
实验四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 设计、仿真与测试(I)
一、共射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
1、电路分析计算
分立电路普遍采用、 带射极电流负反馈、 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Ri R1 PR2 P1 re RE1 Ro RC
Av
vo vi
集电极总电阻 发射极总电阻
RC' RE'
RC PRL re RE1
(5)电容值确定( fL )
:1 1 34 4、 电路设计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公式
IE
VBB RE
VBE
RBB
1
(1)小信号放大或前置放大器设计时需要考虑晶体管噪声系数。
VBB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②电阻R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与Ri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R=1~2KΩ。
(3)输出电阻R0的测量
按图3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RL的输出电压UO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L,根据
即可求出
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RL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作点对uO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UCC、RC、RB(RB1、R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图3.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六.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答: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
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的负半周将被削底;
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即u。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测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ui,以检查输出电压u。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实验步骤】
1.调试静态工作点
在实验箱上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W调至最大,不接入函数信号发生器。接通+12V电源、调节RW,使IC=2.0mA(即UE=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B、UE、UC及用万用电表测量RB2值。记录于表一中。

单级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及测量

单级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及测量

单级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及测量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熟悉ZX-3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

3.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用法。

一、实验仪器及设备
1.ZX-3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
2.单级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板
二、实验原理
下图为分压偏置式单级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对照课表图2-14),

1
此表格下接第五部分,实
验内容和步骤!
照图1连线,调节电位器,将Cce调至6V,至此,静态工作点已调好。

测量其他静。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由一个NPN型晶体管组成。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一、实验原理: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使用一个NPN型晶体管来放大输入信号。

晶体管的三个引脚分别为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

在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1输入到基极,集电极通过负载电阻RC与正电源相连。

输出信号由电容C2耦合到负载电阻RL上。

二、实验仪器:
1. 功率放大器实验箱
2. 万用表
3. 音频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步骤:
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箱上的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好。

2. 调整电源:根据实验箱上的电源电压要求,调整电源电压。

3. 调节发生器:将发生器的频率调节到所需的数值,信号幅度调节适宜值。

4. 测量电压: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发射极电压、集电极电压和基极电压。

5. 测量电流:用万用表测量发射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基极电流。

6. 测量电容:用万用表测量输入输出电容。

四、实验结果:
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入实验报告中,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五、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输入输出电容等参数。

六、实验总结:
总结本实验的目的、步骤、结果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等。

七、思考题:
进一步思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摘要:本实验通过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研究其放大特性和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计算放大倍数,得出合适的工作点、负载电阻和偏置电压,以实现较大的放大倍数和线性放大的目标。

【关键词】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特性、工作点、负载电阻、偏置电压、放大倍数、线性放大一、引言晶体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等功能。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具有简单、灵活及放大效果较好等特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研究其放大特性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测量及计算,确定合适的工作参数,实现最佳的放大效果。

二、实验原理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由晶体管、负载电阻、输入电阻、偏置电阻和耦合电容等组成。

输入信号经耦合电容C1传递到基极,与偏置电阻R1和R2形成偏置电压,控制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负载电阻RL连接于集电极,输出信号从集电极提取。

三、实验步骤2.给定直流电源VCC和VE,通过调节R1和R2,使得基极电压为合适的偏置电压。

3.连接信号发生器,设置正确的输入信号频率和信号幅度。

4.连接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并记录幅度。

5.逐步调节负载电阻RL,测量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输出信号波形和幅度。

6.分析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倍数。

四、实验结果3. 放大倍数: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倍数Av=Vout/Vin。

五、讨论与总结通过实验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并测量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合适的工作点和偏置电压下,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可以实现较大的放大倍数。

当输出信号达到晶体管的饱和区时,放大倍数会有所下降。

2.负载电阻的选择对放大倍数和线性放大效果有较大影响。

较大的负载电阻可以得到较大的放大倍数,但也会降低线性放大效果。

3.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代表输入电阻,输出特性曲线的斜率代表输出电阻,可以通过斜率计算电阻值。

实验三_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三_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三姓名:学号:一、题目: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二、实验原理: 下图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晶体管共射电路是电压反向放大器。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后,在放大器的输i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i出信号U,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o实验电路图实验过程三、.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测试①静态工作点的测量置输入信号U=0,将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i用量程合适的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U和U通过 I=(U-U)/R 由U确定I。

②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检查输出电压,i U的大小和波形。

若工作点偏高,则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o号后易产生饱和失真,若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

2.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的中点。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逐步加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w用示波器观察U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o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

opp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 i,在输出电压U不失真的情况下,测出U和U的有效值,ooi A=U/U iou4.输入电阻R的测量i,R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U。

和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用毫伏表测出U is R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求出i。

R的测量5.输出电阻o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的输出电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

压U和接入负载的输出电压U Lo计算出Ro。

U U=R /(R+R L) LL OO 在测试中保证负载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四、实验数据 1.调试静态工作点计算值测量值I(mA)U(V)U(V)R(K)U(V)U(V)U(V)测量电压放大倍数2.∞∞ 2.3.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I(mA)U(V)A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管子工失真I(mA)U(V)U波形作状态情况截止失不失放大区真和饱饱和区失真5.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V)U(mV)U(V)I(mA)6.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R(K)R(K)测测计U U UU计算量算量值值值五、实验分析1.输入电压通过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放大后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是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的。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放大电路,由一个晶体管和几个无源元件组成。

在该电路中,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输入电容与输入信号相连,集电极与负载电阻相连,输出信号由负载电阻取出。

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晶体管的输出信号将由集电极取出,实现信号的放大。

三、实验器材。

1. 电源。

2. 信号发生器。

3. 示波器。

4. 电阻、电容等无源元件。

5. 直流电压表。

6. 直流电流表。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接通电源。

2. 调节电源电压,使得晶体管工作在正常工作区域。

3. 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化。

4. 测量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度,并计算电压增益。

5. 测量输入输出信号的相位差。

6. 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频率下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并测量了其幅度和相位差。

根据测量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电压增益和输入输出阻抗。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值,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验证了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掌握了实际搭建和测试的技能。

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电子放大电路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搭建电路时,注意连接的准确性,避免短路或接反。

2. 调节电源电压时,小心操作,避免电压过高损坏元件。

3. 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时,注意示波器的设置和测量方法,确保测量准确。

八、参考文献。

1. 《电子技术基础》。

2. 《电子电路》。

3. 《电子电路设计手册》。

以上就是本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和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基本电路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本文将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原理1、单级共射放大器的原理共射放大器即输人输出均在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因此在放大系数上面具有一定的增益,其输入电阻比共集(电流随输入电阻的变化而变化)放大器高,输出电阻比共射(输出电阻不随输入电阻的变化而变化)放大器要低得多,因此同时具有输入输出阻抗都比较好的特点,也就是可以适用于各种电阻范围内的负载。

单级共射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基本放大电路,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晶体管的基极极间电位为0.6V时,为了使集电极端的电压维持在5V左右,必须给共射电路提供至少5.6V的电压。

为了让信号能够被放大,必须在基极端加上一个交流信号,造成基极到发射极的直流偏置电压波动,而这种交流电压就是引入的输入信号。

3、放大器的放大性能指标放大器的放大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频率响应、幅度与相位特性、增益、输入输出电阻、噪声系数等多项指标,其中增益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指标。

二、实验步骤1、实验所需器材和材料(1) C945B三极管1颗(2)1kΩ电阻4个(4)10μf电解电容1个(6)调码器一个(7)万用表(8)示波器(9)直流电源(10)信号发生器2、实验操作流程(1)根据电路图搭建实验电路。

(2)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值。

(3)连接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使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1kHz正弦波。

(4)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源电压为5V.(5)显示器显示开始显示信号曲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增益。

(6)通过调节信号源和示波器来得到最佳的放大性能。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搭建完实验电路并进行调试后,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信号频率 | 10kHz | 100kHz | 1MHz |输入电压 | 200mV | 200mV | 200mV |输出电压 | 1.05V | 1.02V | 390mV |增益(Vout/Vin) | 5.25 | 5.1 | 1.95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在低频范围内,输出电压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实现了较好的信号放大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