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的南北极》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篇一、教科版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源的正负极接法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二、过程与方法:1、制作铁钉电磁铁。

2、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操作,通过小组讨论发现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发现铁钉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发现:铁钉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与线圈缠绕方法有关,和电源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学生电源(6V)、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指南针、条形磁铁。

【教学设计】一、导入1、复习磁铁的特性:老师手拿一块磁铁。

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吸铁石(磁铁)师:请同学们注意看!(师用磁铁吸起大头针,大头针放在手上)问:为什么磁铁能吸起大头针?磁铁有什么性质特点?(磁铁有磁性,能吸起铁一类的东西)那么你还知道关于磁铁的其他知识吗?A、有两极(南极,北极)B、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认识电磁铁。

(教者出示提前做好的电磁铁,边演示边说它的组成,并出示定义: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3、演示:教者直接用电磁铁去吸大头针,不能吸起大头针。

(板书:不通电没有磁性)4、质疑:电磁铁通电后,会不会产生磁性呢?能不能吸起大头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电磁铁吧!(板书:电磁铁)二、制作铁钉电磁铁1、演示电磁铁的做法:(师边演示边说:我们只需要一根导线,一枚铁钉。

)a、用导线的任意一端从钉子的任意一端顺一个方向缠绕。

导线从下往上缠绕是顺时针绕法,相反的就是逆时针绕法。

b、导线的两头要留10厘米。

c、可以从顺时针缠绕,也可以逆时针缠绕。

d、缠绕的线圈要紧密一些,一圈挨着一圈。

【教科版】科学《电磁铁的磁力(一)》PPT-课件

【教科版】科学《电磁铁的磁力(一)》PPT-课件

我们的假设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 (改变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 条件
线圈的圈数
第一次你可以 绕10圈
第二次20圈
第三次30圈
实验要保持哪 铁芯的大小(长短粗细)、电池的数量 些条件不变
检验电磁铁大小与
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铁芯的粗细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铁芯越粗,磁力越大;铁芯越细,磁力越小
20圈 2 3 2
2小
60圈 6 8
7
7 稍大
100圈 16 18 20 18 大
150圈 22 24 26 24 很大
分析实验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 我们的发现: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 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当堂检测题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增加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磁力就会增加。
(√ )
• 2、两节电池为电源的电磁铁总比一节电池为电
源的电磁铁磁力大。(× )
• 3、线圈匝数相同,电池的数量决定电磁铁磁力
大小。(√ ) • 4、所有电磁铁磁力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 5、电磁铁的磁力一定比磁铁的磁力要大。(×)
电磁铁的磁力
判断
1、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大。( √ ) 2、电池数量相同,电磁铁线圈越多磁力越小。( × ) 3、研究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时所用电池数量应一样。( √ )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能改变的。( √ ) 5、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实验时,不能长时间接通电磁铁,这 样会使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准确性。( √ )
• A、磁铁 B、电磁铁 C、环形磁铁
• 3、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是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磁极的相互作用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磁极的相互作用

磁極的相互作用一、教材簡析:本課有兩個活動。

第一個活動是引導學生認識磁鐵與方向的關係。

通過懸掛(或支撐)磁鐵,使其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轉動,學生會發現磁鐵的一極總是指向南方,另一極總是指向北方,從而構建起磁鐵的“南極”“北極”概念。

進而利用磁鐵能指南北方向的性質找到並標出本組磁鐵的南極和北極。

第二個活動是研究磁極到底是怎樣相互作用的。

有了統一、正確的南北極標誌,研究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了,學生會容易地發現:S與S排斥;N與N排斥;S 與N吸引;N與S吸引。

再進一步歸納,學生就可以認識到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的規律了。

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還會進一步加深認識磁極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學背景:通過上一節課的研究,學生已經發現磁極相互作用可以呈現兩種情況:吸引或排斥。

也就是說,磁鐵的兩個磁極並不完全相同。

學生雖然在磁鐵上標注A、B、C、D進行了實驗,但是由於各小組標注A、B、C、D的不統一性,全班的實驗結果並不相同,因此也就難以得出實驗結論。

這就產生了進一步認識磁極還有什麼不同和在相同磁極上標注相同符號的問題。

倘若解決了這兩個問題,研究磁鐵兩極如何相互作用就可以繼續下去。

本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繼續展開對磁鐵兩極研究的。

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科學概念:1.磁鐵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極稱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磁極稱北極,用“N”表示。

2.磁鐵的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

(二)過程與方法:學會有計劃地做實驗,分類整理實驗證據找出規律。

能通過實驗找到磁鐵的南極與北極,探究磁極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及生活中的應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有計劃.有步驟進行實驗的嚴謹態度。

2.感受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在前一節課學習的基礎上,能有計劃地做實驗,分類整理實驗證據找出規律。

教學難點:利用記錄圖對磁極間相互作用的四項實驗結果整理歸納為“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簡單表述為“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科学三年级《磁极的相互作用》精品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

科学三年级《磁极的相互作用》精品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

同极或异极 同极 同极
异极 异极
结果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相互吸引
磁极的相互作用
❖磁极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我们的发现
异 北→←南 极 南→←北
相互吸引
同 南←→南 极 北←→北
相互排斥
结论: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 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磁铁的性质 ❖看看下面的物体是利用了磁铁的哪些性质? ❖磁铁的性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磁极的相互作用
研究问题
❖磁铁的两个磁极还有什么不同呢? ❖磁极与方向还有什么联系呢?
❖ 方位认识
磁极与方向有什么联系?

西


磁极与方向有什么联系?
❖你如何来确定你教室里东南西北的方向?
❖太阳 ❖北极星 ❖指南针
观察条形磁铁
❖把磁针放在底座上,让它能够在水平方向 自由转动。观察静止下来的位置。
认识磁极
❖ 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
❖ 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 指南,一个磁极指北。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N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极)。
认识磁极
同极:两个相同的磁极 异极:两个不相同的磁极
A
B
图中同极的是:
AC:BD
C
D
图中异极的是:
AD:BC
认识磁极
❖ 这两组磁铁的摆放有什么不一样?
观察条形磁铁
❖ 看一看,你能发现旋转的磁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 现象
❖ 说一说
我们的发现
❖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针,静止时,
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认识磁极
❖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 “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

第3课《磁铁的两极》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3课《磁铁的两极》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磁铁的两极》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三课。

本单元从认识交流磁铁知识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磁铁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是密切联系的。

《磁铁的两极》让学生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磁铁上有两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课意在启发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磁铁上不同部位磁力的强弱,从而建立磁极的概念,了解磁极间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性质,亲自感受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在设计、操作、分析磁铁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一学期的科学课学习,初步认识了一些最基本的观察、实验、科学探究等学习科学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的习惯也正在逐步形成。

磁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对于磁铁学生已有初浅的、零散的认识。

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前概念,对磁铁的探究也比较感兴趣。

因此教师设计成让学生自行探究。

通过探究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要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学会正确运用“磁力”进行表述。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通过讨论获取三种实验方法,并利用感官体验,直观观察和数据验证“磁铁确实有两个地方磁力最强”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主动参与。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意识到做科学要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有关3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有关3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

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

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
2. 学生活动
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4. 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

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

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

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电磁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教案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步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探究式。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针对某些教学问题进行探索,在探索中相互交流与质疑,从而了解彼此的想法,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

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

根据以上理念,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并以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为载体,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具等教学材料,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再进行深入地探讨与交流,最终达到意义上的建构。

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STS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践背景下学习科学知识,并在尝试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了解科学核心概念。

二、教材分析《磁铁的两极》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第三节课的内容。

该节内容以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钢珠的方式,引出磁铁磁力大小不同这一话题,从而引出磁极的概念,进而再对磁铁两极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研究,是在前一节学习了“磁铁有磁性”这一知识点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探究与延伸,同时也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磁极的相互作用”和“磁力大小会变化吗”等知识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材最后由不同组结果的不统一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为下节课磁极的确定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了铺垫,这样安排循序渐进,不仅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统一,而且很好地展现了小学科学教育与建构主义的统一性。

三、学情分析从知识起点上来看,磁铁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生活用具,学生基本都知道磁铁是用来吸引铁类的物质,但对于磁铁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它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等,学生还是比较模糊的。

因此,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对磁铁的磁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钉尖吸引指南针的南极,且排斥北极 ,那么铁钉的钉尖是北极。当
实验现象:改变绕圈的缠绕方法时,电磁铁的南北极发生转变
我们结论: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绕法有关
实验结论:
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都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
磁铁与电磁铁不同之处
有磁性
磁铁
通电才有磁性
电磁铁
南北磁铁
1、下图中,电磁铁的钉尖是S极还是N极?请标出。
N
S
这个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同,是因为 电池正负极连接方向不同 。
画图题
电磁铁
2、下图中,电磁铁的钉尖是S极还是N极?请标出。
N
S
这个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同,是因为 线圈缠绕的方向不同

谢谢大家! 再 见!
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内容回顾 电磁铁
内容回顾 1、电磁铁的性质:通电时产生 磁性 ,切
断电源后 磁性 消失。
2、磁铁的性质:有磁极(南北极),且
同极 相斥 ,异极 相吸 。
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
实验方法: 把导线两头分别连接到电池上,把铁钉的钉尖靠 近指南针。(根据磁铁的性质) 实验结果:
电磁铁
实验方法: 把导线两头分别连接到电池上,把铁钉的钉尖靠 近指南针。 (根据磁铁的性质) 实验结果:
钉尖吸引指南针的北极,且排斥南极 ,那么铁钉的钉尖是南极。
电磁铁
实验方法: 把导线两头分别连接到电池上,把铁钉的钉尖靠 近指南针。 (根据磁铁的性质) 实验结果:
钉尖吸引指南针的南极,且排斥北极 ,那么铁钉的钉尖是北极。
电磁铁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电 磁 铁 也 有 南北极
电磁铁
为什么实验中钉尖有的是南极,有的是北极呢?这种 现象可能与什么有关?
A、电池的连接方法 B、导线的缠绕方向
电磁铁
实验1: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关系 我们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指南针 相同条件: 同一铁钉、同一导线且绕法不变、电池的节数
不同条件: 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正、负极转换)
钉尖吸引指南针的南极,且排斥北极 ,那么铁钉的钉尖是北极。当
实验现象: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时,电磁铁的南北极发生转变
我们结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电磁铁
实验2: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绕法的关系 我们猜测: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绕法有关
实验器材: 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指南针 相同条件: 同一铁钉、电池连接方法不变、电池的节数
不同条件: 线圈的缠绕方法(顺时针变逆时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