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模拟器PT教程-交换机路由基础

网络设备模拟器PT教程-交换机路由基础
网络设备模拟器PT教程-交换机路由基础

网络设备模拟器Packet Tracer教程第一章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 (1)

第二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2)

第三章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与管理 (3)

第四章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5)

第五章交换机的端口聚合配置 (7)

第六章交换机划分Vlan配置 (9)

第七章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11)

第八章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13)

第九章快速生成树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6)

第十一章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18)

第一章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

Packet Tracher介绍

●Packet Tracer是Cisco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

网络的模拟软件。

●Packer Tracer模拟器软件比Boson功能强大,比Dynamips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网

络设备初学者使用。

学习任务

1、安装Packer 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的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地址;

4、验证pc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2台;直连线

PC1

IP:192.168.1.2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PC2

IP:192.168.1.3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PC1 ping PC2 Reply

PC2 ping PC1 Reply

PC2 ping Gateway Timeout

第二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

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

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 、co?、copy?)

●命令简写(如conf t)

●命令自动补全(Tab)

●快捷键(ctrl+c中断测试,ctrl+z退回到特权视图)

●Reload重启。(在特权模式下)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1台;配置线;

PC console端口

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name X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 0/1

Switch(config-if)#end

使用tab键,命令简写,帮助命令?

第三章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

员,对交换机进行端口的配置与管理。

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

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端口配置命令行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

●配置交换机端口参数(speed,duplex)

●查看交换机版本信息(show version)

●查看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保存在NVRAM中的启动配置信息(show startup-config)

●查看端口信息Switch#show interface

●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Switch#show mac-address-table

●选择某个端口Switch(config)# interface type mod/port (type表示端口类型,通

常有ethernet、Fastethernet、Gigabitethernet)(mod表示端口所在的模块,port

表示在该模块中的编号)例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选择多个端口Switch(config)#interface type mod/startport-endport

●设置端口通信速度Switch(config-if)#speed [10/100/auto]

●设置端口单双工模式Switch(config-if)#duplex [half/full/auto]

●交换机、路由器中有很多密码,设置对这些密码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switch(config)# enable password ****** 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可以设置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设备及Telnet远程登录时所

需的密码;

●switch(config)# line console 0表示配置控制台线路,0是控制台的线路编号。

●switch(config-line)# login 用于打开登录认证功能。

●switch(config-line)# password 5ijsj //设置进入控制台访问的密码

若交换机设置为auto以外的具体速度,此时应注意保证通信双方也要有相同的设置值。

注意事项:在配置交换机时,要注意交换机端口的单双工模式的匹配,如果链路一端设置的是全双工,另一端是自动协商,则会造成响应差和高出错率,丢包现象会很严重。通常两端设置为相同的模式。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1台;配置线;直通线

PC console端口

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name S2960

S2960(config)#interface fa 0/1

S2960(config-if)#speed 100

S2960(config-if)#duplex full

S2960(config-if)#exit

同时将PC的网卡改成全双工模式,100M速率,否则链路不通

S2960(config)#hostname switch

Switch(config)#exit

Switch#show version

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方式

?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方式 ?说到交换机和路由器有的则根本搞不清楚它们各自到底有什么用,而有的则是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到底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各媒体大肆宣扬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的背景下。其实说到这里,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交换机与路由器区别是越来越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功能也开始相互渗透。 不仅三层交换机具有了部分原来独属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而且现在宽带和高端企业级路由器中也开始兼备交换机的“交换”功能了。可谓是相互渗透,于是有人就预言,将来交换机和路由器很可能会合二为一,笔者也坚信这一点。 因为现在从技术上看,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没有太大难度,同时对用户来说也是迫切需求的。一方面可以简化网络结构,另一方面用户不必购买两种价格那么昂贵的设备,何乐而不为呢?但就目前来说,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当然这不仅体现在技术理论上,更主要体现在应用上。 本文就要全面向大家解读交换机与路由器在应用的主要区别。 一、交换机的星形集中连接 我们知道,交换机的最基本功能和应用就是集中连接网络设备,所有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PC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打印机等),只要交换机的端口支持相应设备的端口类型都可以直接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共同构成星形网络。基本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在星形连接中,交换机的各端口连接设备都彼此平等,可以相互访问(除非做了限制),而不是像许多刚涉入网管行列的朋友那样,认为连接在交换机的服务器是最高级的。 二、交换机的级联与堆栈

拓扑图 上图所示的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星形以太网架构,实际的星形企业网络比这可能要复杂许多。这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网络设备如何高档,配置如何复杂,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网络交换层次比较复杂。企业网络中的路由器和防火墙通常只需配备一个,但交换机通常不会只是一个(除了只有20个用户左右的小型网络)。如果用户数比较多,如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就必须依靠交换机的级联或者堆栈扩展连接了。但级联技术和堆栈技术也有所不同,它们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交换机级联就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交换端口进行扩展,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单一交换机端口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离机房较远距离的客户端和网络设备的连接。因为单段交换双绞以太网电缆可达到了100米,每级联一个交换机就可扩展100米的距离。但这也不是说可以任意级联,因为线路过长,一方面信号在线路上的衰减也较多,另一方面,毕竟下级交换机还是共享上级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可用带宽,层次越多,最终的客户端可用带宽也就越低(尽管你可能用的是百兆交换机),这样对网络的连接性能影响非常大,所以从实角度来看,建议最多部署三级交换机,那就是核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三级交换机。 这里的三级并不是说只能允许最多三台交换机,而是从层次上讲只能三个层次。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不同端口的交换机都属于同一层次,所以每个层次又能允许几个,甚至几十个交换机级联。层级联所用端口可以是专门的UpLink端口,也可以是普通的交换端口。有些交换机配有专门的级联(UpLink)端口,但有些却没有。如果有专门的级联端口,则最好利用,因为它的带宽通常比普通交换端口宽,可进一步确保下级交换机的带宽。如果没有则只能通过普通交换端口级联了。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网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集线器(HUB) 集线器就是将网线集中到一起的机器,也就是多台主机和设备的连接器。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同步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是中继器的一种形式,区别在于集线器能够提供多端口服务,也称为多口中继器。集线器在OSI/RM中的物理层。集线器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分发,它把一个端口接收的所有信号向所有端口分发出去。一些集线器在分发之前将弱信号重新生成,一些集线器整理信号的时序以提供所有端口间的同步数据通信。 集线器实际就是一种多端口的中继器。集线器一般有4、8、16、24、32等数量的RJ45接口,通过这些接口,集线器便能为相应数量的电脑完成“中继”功能(将已经衰减得不完整的信号经过整理,重新产生出完整的信号再继续传送)。由于它在网络中处于一种“中心”位置,因此集线器也叫做“HUB”。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比如有一个具备8个端口的集线器,共连接了8台电脑。集线器处于网络的“中心”,通过集线器对信号进行转发,8台电脑之间可以互连互通。具体通信过程是这样的:假如计算机1要将一条信息发送给计算机8,当计算机1的网卡将信息通过双绞线送到集线器上时,集线器并不会直接将信息送给计算机8,它会将信息进行“广播”——将信息同时发送给8个端口,当8个端口上的计算机接收到这条广播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该信息是发给自己的,则接收,否则不予理睬。由于该信息是计算机1发给计算机8的,因此最终计算机8会接收该信息,而其它7台电脑看完信息后,会因为信息不是自己的而不接收该信息。 2、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是集线器的升级换代产品,外形上和集线器没什么分别,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自动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用途和HUB一样也是连接组网之用,但是它具有比集线器更强大的功能。 交换机也叫交换式集线器,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由于交换机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口,避免了和其他端口发生碰撞。广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机是针对共享工作模式的弱点而推出的。集线器是采用共享工作模式的代表,如果把集线器比作一个邮递员,那么这个邮递员是个不认识字的“傻瓜”——要他去送信,他不知道直接根据信件上的地址将信件送给收信人,只会拿着信分发给所有的人,然后让接收的人根据地址信息来判断是不是自己的!而交换机则是一个“聪明”的邮递员——交换机拥有一条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当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 (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交换机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可见,交换机在收到某个网卡发过来的“信件”时,会根据上面的地址信息,以及自己掌握的“常住居民户口簿”快速将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万一收信人的地址不在“户口簿”上,交换机才会像集线器一样将信分发给所有的人,然后从中找到收信人。而找到收信人之后,交换机会立刻将这个人的信息登记到“户口簿”上,这样以后再为该客户服务时,就可以迅速将信件送达了。

实验三通过配置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通信

实验三实现VLAN间的通信 一、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间通信(单臂路由) 实验拓扑图 【准备知识】 在路由器与交换机的端口上配置子接口,每个子接口的IP地址是每个VLAN的网关地址(也可以理解为下一跳地址),并在子接口上封装802.1Q协议。也可以封装ISL协议(cisco专用协议,不兼容802.1Q)。 【实验步骤】 1、交换机配置如下: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vlan 3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fa0/2 Switch(config-if)#sw ac vlan 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的简写,端口fa0/2划到vlan 2中Switch(config-if)#int fa0/3 Switch(config-if)#sw ac vlan 3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f0/1端口为trunk模式 2、路由器配置如下: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 f0/0.1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封装协议802.1Q,2为vlan 2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exit Router(config)#int f0/0.2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封装协议802.1Q,3为vlan 3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exit Router(config)# 【检测实验结果】 VLAN 2中的pc1能ping 通VLAN 3中的pc2。 二、通过路由器实现跨交换机vlan间通信 实验拓扑图 【实验步骤】 1、交换机BJ上的配置如下: BJ>en BJ#conf t

深入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和区别

深入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和区别(1) 2009-06-08 12:30中国IT实验室安琪 关键字:交换机路由器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询问交换机、路由器是什么,功能如何,有何区别,笔者就这些问题简单的做些解答。 首先说交换机(又名交换式集线器)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 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而路由器与交换机有明显区别,它的作用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并且找到网络中数据传输最合适的路径,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个人用户需求不大。路由器是产生于交换机之后,就像交换机产生于集线器之后,所以路由器与交换机也有一定联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设备。路由器主要克服了交换机不能路由转发数据包的不足。 目前个人比较多宽带接入方式就是ADSL,因此笔者就ADSL的接入来简单的说明一下。现在购买的ADSL猫大多具有路由功能(很多的时候厂家在出厂时将路由功能屏蔽了,因为电信安装时大多是不启用路由功能的,启用DHCP。打开ADSL的路由功能),如果个人上网或少数几台通过ADSL本身就可以了,如果电脑比较多你只需要再购买一个或多个集线器或者交换机。 考虑到如今集线器与交换机的价格相差十分小,不是特殊的原因,请购买一个交换机。不必去追求高价,因为如今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我最便宜的交换机现在没有任何问题。给你一个参考报价,建议你购买一个8口的,以满足扩充需求,一般的价格100元左右。接上交换机,所有电脑再接到交换机上就行了。余下所要做的事情就只有把各个机器的网线插入交换机的接口,将猫的网线插入uplink接口。然后设置路由功能,DHCP等,就可以共享上网了。 看完以上的解说读者应该对交换机、路由器有了一些了解,目前的使用主要还是以交换机、路由器的组合使用为主,具体的组合方式可根据具体的网络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思科交换机模拟软件使用教程

思科交换机模拟软件使 用教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思科交换机模拟软件使用教程 Packet Tracer 建构CCNA实验攻略(1)——配置Cisco交换机 Packet Tracer 是一款非常不错的Cisco(思科)网络设备模拟器,对于想考思科初级认证(如CCNA)的朋友们来说,Packet Tracer 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利用Packet Tracer 练习思科IOS操作命令很不错的。

要配置好Cisco交换必需要熟悉IOS命令及相关的知识。 一、几种配置命令模式 switch> 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在用户命令模式,只能使用一些查看命令。 switch# 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在特权命令模式。 switch(config)# 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端口配置命令模式 图一几种命令模式 二、检查、查看命令 这些命令是查看当前配置状况,通常是以show(sh)为开始的命令。show version查看IOS的版本、show flash查看flash内存使用状况、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MAC地址列表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Show 帮助命令显示当前所有的查看命令 图六查看端口状态信息 三、密码设置命令 Cisco交换机、路由器中有很多密码,设置好这些密码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设置进入特权模式进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 可以设置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设备及telnet远程登录时所需要的密码

网络设备模拟器PacketTracer教程

网路设备模拟器Packet Tracer教程第一章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 (1) 第二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1) 第三章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与管理 (3) 第十五章路由器综合路由配置 (8) 说明:本例在Packet Tracer 上能正常运行,在Packet Tracer 上Switch0不能学习到、的路由信息,需要给Switch0指定静态路由:ip route 0.0.0.0 第十六章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11) 第十七章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13) 第十八章网络地址转换NA T配置 (15) 第十九章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 (17) 第二十章交换机端口安全 (19) 第一章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 学习任务 1、安装Packer 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的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地址; 4、验证pc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2台;直连线 PC1 IP:Submask:Gateway:IP:Submask: Gateway:ping PC2Reply PC2 ping PC1Reply PC2 ping Gateway Timeout 第二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 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 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 、co?、copy?) ●命令简写(如conf t) ●命令自动补全(Tab) ●快捷键(ctrl+c中断测试,ctrl+z退回到特权视图) ●Reload重启。(在特权模式下)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1台;配置线; PC console端口 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

网络设备模拟器PT教程-交换机路由基础

网络设备模拟器Packet Tracer教程第一章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 (1) 第二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2) 第三章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与管理 (3) 第四章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5) 第五章交换机的端口聚合配置 (7) 第六章交换机划分Vlan配置 (9) 第七章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12) 第八章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13) 第九章快速生成树配置 (16) 第十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9) 第十一章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21) 第一章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 Packet Tracher介绍 ●Packet Tracer是Cisco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 除网络的模拟软件。 ●Packer Tracer模拟器软件比Boson功能强大,比Dynamips操作简单,非常适合 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 学习任务 1、安装Packer 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的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地址; 4、验证pc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2台;直连线 PC1 IP:192.168.1.2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PC2 IP:192.168.1.3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PC1 ping PC2 Reply PC2 ping PC1 Reply PC2 ping Gateway Timeout 第二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 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 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 、co?、copy?) ●命令简写(如 conf t) ●命令自动补全(Tab) ●快捷键(ctrl+c中断测试,ctrl+z退回到特权视图) ●Reload重启。(在特权模式下)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1台;配置线;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间的主要.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 间的主要区别 一、二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二、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三、路由器: 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

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四、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 1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 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它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2什么是三层交换: 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其原理是:假设两个使用IP协议的站点A、B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

cisco模拟器使用方法

Cisco模拟机使用方法 1.把K盘里面有一个(ATEN实验文件)的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E: 学员下面的脱产班下你们自己使用的文件夹下 2.在刚刚复制过来的文件夹里面找到一个https://www.360docs.net/doc/3515320705.html,的文件右键打开 方式选择记事本打开改写里面的路径。刚刚我们把ATEN 实验文件这个文件夹复制到了那里,哪个就是我们的路径改写 Workingdir = E:\学员\脱产班\no.06\ATEN实验文件\tmp\ 保存退出 3.双击桌面上面有一个dynamips server 的文件.就不用去管他,放在 那里! 4.双击我们刚刚编辑的那个文件在E:\学员\脱产班\no.06\ATEN 实验文件的一个https://www.360docs.net/doc/3515320705.html,的文件会出现一个大于号的状态 5.输入list 是查看我们现在这个模拟器的设备,有那些! 6.如果要使用我们的SW1,那么我们就要start SW1 开启这个SW1 设备 7.然后在telnet SW1 登陆到我们SW1设备上面 8.现在进入的就是我们的交换机了,上面所做的操作都是在搭建我们 的模拟器环境! 9.进入交换机界面以后会出现一个对话,问你是no\yes 意思是:是否 愿意加载一些默认配置,这里我们选择no 我们自己手动配置! 直接输入n 就可以了!

10.进入模拟器了以后,我们看见的是router > 这个状态,这表示 的是我们现在交换机的名称是route 现在是在>模式,也就是我们的用户模式!现在输入enable 回车,我们进入特权模式,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config t 我这里写的是简写,你们可以用teb键把命令补齐! 至于还有一个接口模式,一个线路模式,这里我就不做介绍了,你们大家自己看下书! 11.这里讲一点,如何修改设备的名称进入我们的全局配置模式 > enable 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 config t 从特权在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 hostname benet 全局配置模式下面输入hostname benet 回车就可以修改设备名称了! Benet是设备名称,这里可以自己定义! 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模拟器能使用清楚,我的文档写的也比较清楚了,希望大家多加练习!

最新CISCO官方CCNA模拟器使用教程

最新CISCO官方CCNA模拟器使用教程 注:本文中的图片均可点击查看更清晰的大图。 这是Cisco公司针对其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使用者自己创建网络拓扑,并通过一个图形接口配置该拓扑中的设备。软件还提供一个分组传输模拟功能让使用者观察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适合新手学习CCNA用 具有真实的操作界面 很容易上手 官方下载地址:直接打开连接好像不行不过可以通过讯雷的新建任务把连接复制进去就可以下载了: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5320705.html,/akdlm/cnams/resourcewindow/noncurr /downloadTools/app_files/PacketTracer_setup.exe?userid=5107812&fileExt=.exe 一、PacketTracer4.1安装和基本界面 这个模拟器比BOSON,DY,操作简单,方便,更人性化 但是,它只支持CCNA中的一些内容,对学习思科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更容易让一些初学思科的朋友们入门。 下载好软件,安装非常简单,双击运行安装程序,一直点下一步(CISCO公司出的,没有其他的流氓软件,大家放心),最后安装成功。桌面出现快捷方式 然后运行本程序,出现下面的界面

1,最上面的还是和一些其他的软件一样,新建,打开,保存之类的 2,中间的白框是工作区域,你操作就是在这个框里面操作的 3,框右边是圈划设备,移动设备,删除设备之类的注意那个信封,以后要是查看包的传输路径,主要是看这个 4,左下面是自己搭建TOPO时,可以随意的添加以下的设备,点着左边的ROUTER,右边就会出现可用的所有ROUTER,设备的类型列表如下:

hc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H3C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传统的基于集线器的局域网中所有的站点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中,这里的“冲突域”是.指CSMA/CD算法中每个站点所监听的网络范围。处于同一个冲突域中的站点在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站点占用信道,这意味着传统以太网的带宽被各个站点在统计意义上均分的,这决定了传统形式的以太网不具有可伸缩性。局域网交换机可以让通信的双方拥有一条不受干扰的信道,当一个站点想发送一802.3帧是,他就向交换机发送一标准帧,交换机通过检查帧头的目的地址并将此帧通过高速背板总线从连接目的站点的端口发出。高速背板总线的设计可以保证同时通信的若干站点互不影响。 对交换机的配置有多中方法:通过Console口,通过telnet等。 用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对没有经过任何配置的交换机进行配置单唯一途径,配置过程如下: 1.用Console电缆把交换机和PC机进行连接,RJ—45的一端插在交换机的Console 口,另一端与计算机的串口相连。 交换机 Console线缆 PC 图1:通过Console口配置交换机 2.在PC机上打开超级终端应用程序建立与交换机的连接,在PC上点击开始,以此选择程序,附件,通讯,单击“超级终端”,弹出“连接描述”对话框,在名称框输入名称并在图标框选择一个图标(名称和图标可以自由设置,不会影响对交换机的配置),然后点击确定,弹出COM1属性对话框,设置波特率为:9600 数据位为:8 奇偶效验为:无停止位为:1 流量控制为:无,点击“确定”,进入配置编辑窗口。 图2:COM1口属性配置 3.在编辑窗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思科交换机实用配置步骤详解

1.交换机支持的命令: 交换机基本状态: switch: ;ROM状态,路由器是rommon> hostname> ;用户模式 hostname# ;特权模式 hostname(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 hostname(config-if)# ;接口状态交换机口令设置: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hostname ;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enable secret xxx ;设置特权加密口令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xxa ;设置特权非密口令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控制台口 switch(config-line)#lin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 switch(config-line)#login ;允许登录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xx ;设置登录口令xx switch#exit ;返回命令

交换机VLAN设置: switch#vlan database ;进入VLAN设置 switch(vlan)#vlan 2 ;建VLAN 2 switch(vlan)#no vlan 2 ;删vlan 2 switch(config)#int f0/1 ;进入端口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 vlan 2 ;当前端口加入vlan 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为干线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 ;设置允许的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 ;设置vlan 中继 switch(config)#vtp domain ;设置发vtp域名 switch(config)#vtp password ;设置发vtp密码 switch(config)#vtp mode server ;设置发vtp模式 switch(config)#vtp mode client ;设置发vtp模式 交换机设置IP地址: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进入vlan 1 switch(config-if)#ipaddress ;设置IP地址 switch(config)#ip default-gateway ;设置默认网关

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说明 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 英文名称:Network Switching & Rout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2413241 开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分/周学时:4/4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任选课 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 《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方向任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网络工程设计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以网络互联为主线,重点阐述网络互联设备,网络规划与设计,系统介绍IP地址的分配与聚合、园区网中的广播流量控制、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管理、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还介绍了网络实例的安全设计以及局域网与Internet的互联。本课程重视实践,注重网络管理和设计以及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从事网络管理和设计、网络安装维护以及取得网络工程师认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 由于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用性比较强,故要求让学生先修《计算机网

章(专题) 主要内容 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交换机和路由器概述6第二部分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配置30第三部分交换机和路由器高级配置 36 合计学时 72 络与通信》、《操作系统》等课程之后再开设本课程。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 二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袁宗福等编.路由与交换技术(第三版).南京工程学院,2009 2. 黎连业等编.路由器及其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黎连业等编.交换机及其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强的课程,所以采用实验驱动教学的方法来完成相应教学任务。 四 成绩考核办法 严格按教务处规定来进行成绩考核。

最新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比较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 的比较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比较 为了适应网络应用深化带来的挑战,网络在规模和速度方向都在急剧发展,局域网的速度已从最初的10Mbit/s提高到100Mbit/s,目前千兆以太网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 在网络结构方面也从早期的共享介质的局域网发展到目前的交换式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技术使专用的带宽为用户所独享,极大的提高了局域网传输的效率。可以说,在网络系统集成的技术中,直接面向用户的第一层接口和第二层交换技术方面已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作为网络核心、起到网间互连作用的路由器技术却没有质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路由技术应运而生,这就是第三层交换技术:说它是路由器,因为它可操作在网络协议的第三层,是一种路由理解设备并可起到路由决定的作用;说它是交换器,是因为它的速度极快,几乎达到第二层交换的速度。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这三种技术究竟谁优谁劣,它们各自适用在什么环境?为了解答这问题,我们先从这三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入手: 1.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它能够读取数据包中的MAC 地址信息并根据MAC地址来进行交换。 交换机内部有一个地址表,这个地址表标明了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的对应关系。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它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如果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如果在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由于二层交换机一般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所以可以同时为很多端口进行数据交换。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而它的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二层交换机对广播包是不做限制的,把广播包复制到所有端口上。 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 2.路由技术 路由器是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的。 路由器内部有一个路由表,这表标明了如果要去某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往哪走。路由器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把链路层的包头去掉(拆包),读取目的IP地址,然后查找路由表,若能确定下一

最详细的小凡模拟器使用教程

小凡模拟器(DynamipsGUI)是一个学习配置思科设备的很好的工具,它能在PC 机的环境下真实运行思科设备IOS,因此绝大部分命令都支持,就和在真实思科设备上运行相差无几。详细的讲解小凡模拟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运用小凡模拟器搭建网络环境来做各种网络实验,这对大家学习思科配置命令和理解思科网络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下载安装小凡模拟器 这个是小凡模拟器的安装包,目前最新版本是 2.83。 双击安装包: 根据提示点击"下一步",

点击"同意"并下一步, 继续点击下一步,

可以自定义安装路径,但是需要记住的是安装好后,如果重新装了系统,原来安装好的就不能使用了,所以建议的方法是安装好了之后再备份系统就行了,接着下一步, 下一步,

下一步,接着就开始安装到指定目录下了。 注意,中间会出现安装WinPcap,让它安装,不然小凡模拟器不能使用。最后完成安装。 桌面上会出现小凡模拟器的图标: 二.搭建环境的准备 1.安装好了之后需要准备好以".bin"后缀结尾的思科路由器的IOS,例如: 这个是cisco 3640 路由器的IOS,c3640-jk9o3s-m.12.4(16).bin 命名规则如下: c3640:cisco3640 系列路由器 j:企业级 k9:IPSec 3DES,高于64 位的强加密(3DES、AES) o3:带入侵检测系统IDS、SSH 的防火墙 s:加V oIP m:在路由器的RAM 中执行IOS 12.4:IOS 主版本12.4 16:代表经过16 次修订 2.拓扑图的准备: 首先自己应该明白,需要搭建一个怎样的环境,实现怎样的一个实验现象,可以在草图上先画出拓扑图,然后再来用小凡模拟器搭建网络拓扑。

锐捷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教程

锐捷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教程 目录 第一章:设备配置和文件管理 .......... .. (4) 1.1 通过TELNET 式来配置设备 ... . (4) 1.2 更改IOS 命令的特权等级 (4) 1.3 设备时钟设置 (5) 第二章:交换机基础配置 ............... (5) 2.1 交换机vlan 和trunk 的置 ..... .5 2.2 turnk 接口修剪配置 (6) 2.3 PVLAN 配置 ............... (7) 2.4 端口汇聚配置 .... ..8 2.5 生成树配置 ..... . (9) 2.6 端口镜像配置 ..... .. (9) 第三章:交换机防止ARP 欺骗置 .. (10) 3.1 交换机地址绑定(address-bind )功能 (10) 3.2 交换机端口安全功能 (10) 3.3 交换机arp-check 功能 .... ..11 3.4 交换机ARP动态检测功能(DAI)........ . (11) 第四章:访问控制列表配置(ACL).... ....... ..12 4.1 标准ACL配置 (12) 4.2 扩展ACL配置 (13) 4.3 VLAN之间的ACL配置............... ...... .13 4.4 单向ACL的配置 (15) 第五章:应用协议配置 (16) 5.1 DHCP服务配置......................... . (16) 5.2 交换机dot1x认证配置 (18) 5.3 QOS限速配置............... (19) 5.4 IPsec配置.............. (20) 5.5 GRE配置................ ............... ..22 5.6 PPTP 配置 (22) 5.7 路由器L2TP配置 (23) 5.8 路由器NAT 配置 (24) 第六章:路由协议配置 (25)

全程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

全程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 说到交换机和路由器有的则根本搞不清楚它们各自到底有什么用,而有的则是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到底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各媒体大肆宣扬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的背景下。其实说到这里,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交换机与路由器区别是越来越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功能也开始相互渗透。 不仅三层交换机具有了部分原来独属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而且现在宽带和高端企业级路由器中也开始兼备交换机的“交换”功能了。可谓是相互渗透,于是有人就预言,将来交换机和路由器很可能会合二为一,笔者也坚信这一点。 因为现在从技术上看,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没有太大难度,同时对用户来说也是迫切需求的。一方面可以简化网络结构,另一方面用户不必购买两种价格那么昂贵的设备,何乐而不为呢?但就目前来说,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当然这不仅体现在技术理论上,更主要体现在应用上。本文就要全面向大家解读交换机与路由器在应用的主要区别。 一、交换机的星形集中连接 我们知道,交换机的最基本功能和应用就是集中连接网络设备,所有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PC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打印机等),只要交换机的端口支持相应设备的端口类型都可以直接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共同构成星形网络。基本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在星形连接中,交换机的各端口连接设备都彼此平等,可以相互访问(除非做了限制),而不是像许多刚涉入网管行列的朋友那样,认为连接在交换机的服务器是最高级的。 二、交换机的级联与堆栈

拓扑图 上图所示的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星形以太网架构,实际的星形企业网络比这可能要复杂许多。这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网络设备如何高档,配置如何复杂,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网络交换层次比较复杂。企业网络中的路由器和防火墙通常只需配备一个,但交换机通常不会只是一个(除了只有20个用户左右的小型网络)。如果用户数比较多,如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就必须依靠交换机的级联或者堆栈扩展连接了。但级联技术和堆栈技术也有所不同,它们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交换机级联就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交换端口进行扩展,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单一交换机端口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离机房较远距离的客户端和网络设备的连接。因为单段交换双绞以太网电缆可达到了100米,每级联一个交换机就可扩展100米的距离。但这也不是说可以任意级联,因为线路过长,一方面信号在线路上的衰减也较多,另一方面,毕竟下级交换机还是共享上级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可用带宽,层次越多,最终的客户端可用带宽也就越低(尽管你可能用的是百兆交换机),这样对网络的连接性能影响非常大,所以从实角度来看,建议最多部署三级交换机,那就是核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三级交换机。 这里的三级并不是说只能允许最多三台交换机,而是从层次上讲只能三个层次。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不同端口的交换机都属于同一层次,所以每个层次又能允许几个,甚至几十个交换机级联。层级联所用端口可以是专门的UpLink端口,也可以是普通的交换端口。有些交换机配有专门的级联(UpLink)端口,但有些却没有。如果有专门的级联端口,则最

cisco模拟器交换机配置教程

1、进入用户模式,像这样有个大于符号的 2、输入enable进入特权模式,像这样有个#号的 3、输入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4、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可以先设置特权密码,输入enable password 123 5、接下来对vlan1的接口进行配置。首先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输入interface vlan 1 6、现在开始配置vlan 1 的管理ip 和子网掩码。输入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7、将vlan1 设置为活跃状态。输入no shut 8、退出当前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exit 9、接下来是设置远程登录密码。首先进入line配置模式,输 入line vty 0 4 (PS:这里VTY(Virtual Type Terminal)

是虚拟终端的意思,line vty 0 4表示设置0到4号5个端口为远程登录端口,设置为0 3,0 2,0 1完全是可以的) 10、然后设置密码。输入password jfb 11、输入了密码当然要保存!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输入login 12、然后输入end返回特权模式,再输入show running查看我 们对交换机的配置情况 13、设置正确。 14、现在就是对pc配置ip 和子网掩码(192.168.1.2 255.255.255.0) 15、连接一根直通双绞线。 16、接下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ping 192.168.1.1,是不是通了,如果没有可多试几次!

17、更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在下面。输入telnet 192.168.1.1 18、输入远程登录密码jfb,看看是不是远程登录成功了 19、输入enable ,提示输入密码,该密码为特权密码,前面设 置的123 看看是不是进入特权模式了! 20、现在你就可以对交换机进行配置了 MY G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