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微库仑分析仪操作培训

通用微库仑分析仪操作培训
通用微库仑分析仪操作培训

DL-2B-EE型

通用微库仑分析仪操作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化验员

二、培训目的

让使用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微库仑仪的使用原理、操作步骤、分析结果处理及相关的仪器基本使用和维护常识。

三、培训时间

四、培训内容

整个培训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理论知识、仪器操作、考核。

1 理论学习

1.1.1 仪器的工作原理

E A 参考电极

阴极

C1 C2 裂解炉

流量 O2(H2 )

控制 N2(H2)

放大器外偏压

测量电极阳极

裂解管

单片机计算机

图1 工作原理图

滴定池中的参考电极供给一个恒定的参考电位,并与测量电极组成指示电极对产生一电压信号。这一信号与外加给定偏压反向串联后加在库仑放大器的输入端。当两电压值相等时,放大器输入为零,输出也为零,在电解电极对之间没有电流通过,仪器显示器上是一条平滑的基线。当样品由注射器注入裂解管, 样品中的被测物质反应转化为可滴定离子,并由载气带入滴定池,消耗电解液中的滴定剂。滴定剂浓度的变化使滴定池中的指示电极对的电位发生变化,其值的变化送入微机控制的微库仑放大器,经放大后加到电解电极对(阴、阳极)上,在阳极上电生出滴定离子,以补充消耗的滴定剂。上述过程随着滴定离子的消耗连续进

行,直至无消耗滴定离子的物质进入,并已电生出足够的滴定离子,使指示电极对的值又重新等于给定偏压值,仪器恢复平衡。在消耗—补充滴定离子的过程中,测量电生滴定剂时的电量,依据法拉第定律进行数据处理,则可计算出样品含量。

1.1.2 仪器的主要参数

(1)分析范围:硫: 0.1mg/L ~5000mg/L 。

(2)重复性误差极限:

⑴试样浓度<1.0mg/L时,不大于50%;

⑵ 1.0mg/L≤试样浓度≤10mg/L时,不大于10%;

⑶试样浓度>10mg/L时,不大于5%。

(3)载气流量:仪器氮气和氧气流量一般不能低于100mL/min,氮气不要超过300 mL/min。(4)仪器温度:一段温度(汽化段)650℃;二段温度(燃烧段)820℃。

(5)仪器转化率:80%~120%;1mg/L标样含量0.9~1.1mg/L。

(6)仪器进样量:进样器取7.6μl样品然后拉到9.0μl处(保证进样器针头根部露出空气段),记录为8μl

1.2 仪器组成

仪器由计算机、通用微库仑分析仪主机、温度流量控制器、搅拌器、进样器等组成。主要附件为滴定池和裂解管。

2 仪器操作

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培训资料[DL-2B-EE型通用微库仑分析仪操作]。

3.考核

分为理论考试(60分)和操作考试(40分)

DL-2B-EE型通用微库仑分析仪操作

1.原理

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滴定池中保持恒定I3-浓度,当有SO2进入滴定池时,就与I3-离子发生反应:

I3-+SO2+H2O → SO3+2H++3I-

致使池中的I3-浓度降低,参考与测量电极对指示出这一变化,并将这一变化的信号输入库仑放大器,然后由库仑放大器输出一相应的电流加到电解电极对上。电解阳极电生出被SO2所消耗的I3-,直至恢复原来的I3-离子浓度:

3I-→ I3-+2e

测出电解时所消耗的电量,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就可求得样品中总硫的含量。

2 仪器各部分名称

计算机、通用微库仑分析仪主机、温度流量控制器、搅拌器、进样器。

3仪器操作

3.1打开载气,依次打开微库仑综合分析仪主机、计算机、温度流量控制器、搅拌器、进样器的电源。

把准备好的滴定池置于搅拌器内平台上,调整电解池位置,使搅拌子转动平稳。

将库仑放大器的电极连接线按标记分别接到滴定池的参考、测量、阳极、阴极的接线柱上,并拧紧以保证接触良好。

将洁净的石英裂解管用硅橡胶堵紧其进样口,并放入裂解炉,用聚四氟乙烯管将石英裂解管的各路进气支管与温度流量控制器的对应输出口相连接。

3.2 打开操作界面,点击“联机”后,仪器立即自动处于平衡档,点击图标“V”(调零)测定偏压,偏压范围要在150~160,低于此值要更换电解液重新测量。

3.3点击“工作”档,屏幕显示基线,连接好电解池与石英管,待基线走直。

3.4点击“新建”输入正确的信息:检测类型“标样”、样品状态“液体”、检测元素“硫”、进样量“8.000μl”、元素含量“1.0mg/L”,样品来源“样品名称”然后点击确认,建立方法做样。

3.5按“积分计算”键或回车键,准备进样分析。当进样出完一个峰形后,仪器自动显示这一峰形的转化率。就这样重复进样,转化率范围为80%~120%。

3.6分析标样含量,点击“新建”输入正确的信息:检测类型“含量”、样品状态“液体”、检测元素“硫”、进样量“8.000μl”、样品来源“样品名称”然后点击确认,建立方法做样。1mg/L标样含量0.9~1.1mg/L。

3.7进甲苯样分析硫含量,方法同〈3.6〉。

3.8关机时先将分析控制从工作档切换到平衡档,然后退出工作站

3.9断开电解池和石英管(必须断开),重新换电解液。

3.10关掉升温开关和主机开关,断开所有仪器电源,关闭载气。

4电解液的配制

将0.5g的碘化钾、0.6g的迭氮化钠,5mL的冰醋酸溶于1000mL的棕色容量瓶中,用脱

盐水定容至刻度,避光阴凉处保存。(电解液中加迭氮化钠是为了除去样品中CL﹑N对测S 的干扰)

5微库仑分析仪维护与保养

5.1电解池的清洗

5.1.1灼烧铂金片:将铂金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滤纸擦干电极,再用酒精灯外焰灼烧铂金片至红色,停止灼烧,等电极自然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到电解液内浸泡一天方可使用,否则基线不稳定

5.1.2铬酸洗液浸泡:将电解液完全放空(包括两个电极内部),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把水放干后关闭两电极拷克,加入铬酸洗液至电解池进样口位置(注意一定不可让铬酸洗液接触到电极内部的碘),放上铂金片电极浸泡十分钟(若电解非常脏,可适当延长时间),将铬酸洗液放干,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再用电解液置换电极内的蒸馏水,加入电解液浸泡电极。

5.1.3置换碘液:加满电解液,将两电极拷克关闭,取下参比电极皮筋,拇指堵住电解池进样口,用吸耳球吹上端开口处,使碘液慢慢从参比电极上端连接触流出,速度不能过快,以没两秒钟一滴为易。

5.2若转化率老是偏低,排除外因后,可打开信号器上盖,用平口螺丝刀将“通用”二字正

对的小旋钮准时针调两圈,重新调转化率。

5.3仪器氮气和氧气流量一般不能低于100mL/min,氮气不要超过300 mL/min。

DL-2B-EE型通用微库仑分析仪操作培训试题

姓名:

一 DL-2B-EE型通用微库仑分析仪的主要部件名称及做样前开机准备工作(20分)

二电解液的配制方法(10分)

三仪器转化率偏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0分)

四仪器的载气流量、仪器温度、仪器转化率、仪器进样量各为多少(10分)

五电位滴定的实际操作:调仪器转化率、标样含量(40分)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及制造工艺介绍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及制造工艺介绍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微全分析系统的概念是在1990年首欠由瑞士Ciba2Geigy 公司的Manz与Widmer提出的,当时主要强调了分析系统的“微”与“全”,及微管道网络的MEMS加工方法,而并未明确其外型特征。次年Manz等即在平板微芯片上实现了毛细管电泳与流动。微型全分析系统当前的发展前沿。微流控分析系统从以毛细管电泳分离为核心分析技术发展到液液萃取、过滤、无膜扩散等多种分离手段。其中多相层流分离微流控系统结构简单,有多种分离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有多篇文献报道采用多相层流技术实现芯片上对试样的无膜过滤、无膜参析和萃取分离。同时也有采用微加工有膜微渗析器完成质谱分析前试样前处理操作的报道。流控分析系统从以电渗流为主要液流驱动手段发展到流体动力气压、重动、离心力、剪切力等多种手段。 直至今日,各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更加显着地成绩。微流控技术作为当前分析科学的重要发展前沿,在研究与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微流控芯片的原理 微流控芯片采用类似半导体的微机电加工技术在芯片上构建微流路系统,将实验与分析过程转载到由彼此联系的路径和液相小室组成的芯片结构上,加载生物样品和反应液后,采用微机械泵。电水力泵和电渗流等方法驱动芯片中缓冲液的流动,形成微流路,于芯片上进行一种或连续多种的反应。激光诱导荧光、电化学和化学等多种检测系统以及与质谱等分析手段结合的很多检测手段已经被用在微流控芯片中,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芯片的最大特点是在一个芯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体系和数目众多的复合体系的微全分析系统?微型反应器是芯片实验室中常用的用于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构,如毛细管电泳、聚合酶链反应、酶反应和DNA 杂交反应的微型反应器等。其中电压驱动的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比较容易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因而成为其中发展最快的技术。它是在芯片上蚀刻毛细管通道,在电渗流的作用下样品液在通道中泳动,完成对样品的检测分析,如果在芯片上构建毛细管阵列,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对数百

WK-2E型微库仑综合分析仪说明书解析

厂况简介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江苏电分析仪器厂)创建于1966年,座落于风光秀丽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从事研制、生产分析仪器的主要骨干企业,国家电化学分析仪器科技产业化基地。在国内同行业中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雄厚的技术优势、先进的检测设备,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占地2万平方米,拥有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研究所和6个各具特色的专业分析仪器制造基地。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9%。 江苏江分的产品共分四大类: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引领石油分析仪器新潮流;环保水质分析仪器覆盖全国市场;高新技术为煤质分析仪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酸度计、离子计及100多种电极以其品种最全,批量最大,居国内首位。十二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十五项产品获国家专利,部分产品远销欧、亚、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展望未来,江苏江分仍将以对品牌价值、产品质量的自信,坚持不断创新、追求完美,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产品的国际化战略将会把江苏江分带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江苏江分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目录 一﹑仪器简介及使用范围 (2) 二﹑工作原理 (2) 三﹑主要技术指标 (3) 四﹑仪器的组成及附件说明 (3) 五﹑仪器的安装与调试 (7) 六﹑仪器操作方法 (10) 七﹑化学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21) 八﹑常见故障 (22) 九﹑运输和贮存 (24) 十﹑装箱清单 (25) 十一﹑产品使用信息反馈单

一、仪器简介及使用范围 WK-2E型微库仑综合分析仪是应用微库仑分析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库仑滴定的最新产品,具有性能可靠、操作简易、稳定性好、便于安装等特点,可用于石油化工产品中微量硫、氯、氮的分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科研等部门。 WK-2E型微库仑综合分析仪以WindowsXP操作系统为工作平台,其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分析人员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在系统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分析参数和分析结果均在显示器上直接显示,并根据需要可将参数、结果进行存盘和打印,以便日后调用、存档。 二、工作原理 WK-2E型微库仑综合分析仪是应用微库仑滴定原理,由零平衡工作方式设计的库仑放大器与滴定池和适宜的电解液组成了一种闭环负反馈系统。仪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E A 参考电极 阴极 C1 C2 裂解炉 流量 O2(H2 ) 控制 N2(H2) 放大器外偏压 测量电极阳极进样器 裂解管 单片机计算机 图1 工作原理图 滴定池中的参考电极供给一个恒定的参考电位,并与测量电极组成指示电极对产生一电压信号。这一信号与外加给定偏压反向串联后加在库仑放大器的输入端。当两电压值相等时,放大器输入为零,输出也为零,在电解电极对之间没有电流通过,仪器显示器上是一条平滑的基线。当样品由注射器注入裂解管, 样品中的被测物质反应转化为可滴定离子,并由载气带入滴定池,消耗电解液中的滴定剂。滴定剂浓度的变化使滴定池中的指示电极对的电位发生变化,其值的变化送入微机控制的微库仑放大器,经放大后加到电解电极对(阴、阳极)上,在阳极上电生出滴定离子,以补充消耗的滴定剂。上述过程随着滴定离子的消耗连续进行,直至无消耗滴定离子的物质进入,电生出足够的滴定离子,使指示电极对的值又重新等于给定偏压值,仪器恢复平衡。在消耗—补充滴定离子的过程中,测量电生滴定剂时的电量,依据法拉第定律进行数据处理,则可计算出样品含量。

ACT.5 diff AL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ACT.5 diff AL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 目的 此程序用于ACT 5DIFF AL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操作与维护。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ACT 5DIFF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3 检测项目 ACT-5DIFF AL各检测参数的方法见表1。 表1. Coulter ACT-5DIFF AL各检测参数的方法

4 检测原理 ACT 5DIFF AL可以提供完整的WBC五项分类,这是由A C V(吸光率细胞化学和体积)技术和WBC/BASO方法同时决定的。 A C V技术使用吸光率、细胞化学和聚焦流阻抗原理。WBC/BASO方法则使用了差别溶解、阻抗技术及差别阈值的原理。 5 运行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15℃~+30℃ 2.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85% 3. 仪器工作场所:水平放置在清洁、干燥、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无阳光直射、无强磁场的工作台上。 6 开关机程序 (一)开启电源并登录/关闭电源并退出 开机之前请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试剂是否足够,废液桶是否需要倾倒,打印纸是否足够。 1、打开电源并登录 ①打开工作站电脑以及显示器,等待完全电脑启动; ②打开分析仪电源,将电源开关置于“ON”的位置(a),并检查红色的LED是否点亮(b)。

③登录系统:选择登录名称(Login Name),输入密码, 点击。 ④如果启用“自动启动”,那么“启动”会自动运行;如果禁用了“自动启动”,将会闪烁,点击它运行“启动”。 ⑤启动完成,出现如下主菜单(Main Menu)。根据相关设定,可能会打印启动的本底报告。 ⑥如果本底结果合格――“Pass”,表明“启动”成功;如果结果失败――“Failed”,点 击,再点击查看本底报告。重新点击,再次进行“start up启动”操作。如果本底仍然失败,请联系Beckman-Coulter代表。 说明:启动(Start Up)过程大约耗费3分钟时间。 本底限值: WBC≤0.3 ×109/L RBC≤0.03 ×1012/L Hgb≤0.3 ×g/dL

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流程

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流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流程 一、培训大纲 1、培训目的:为我司培养多技能设备操作人员,做好顶岗实习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及实用性; 2、培训教员:设备技术管理人员、优秀的设备操作人员; 3、参培人员:顶岗实习学生、新进操作人员、准备进行转岗的原有其他机型设备操作人员; 4、培训时间:在蒿芝塘基地进行的设备操作培训,每个被培训学员的总培训时间必须培训满15个工作日,每个学员实际上机操作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方能上岗;进入工地岗位后,设备管理人员应合理选择优秀的操作人员以师带徒的方式对该被培训人员再次进行培训,并要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现场实训时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通用设备操作人员现场实训时间不少于90个工作日; 5、培训设备:根据培训需要,选择我司蒿芝塘现有场地闲置设备; 6、培训科目: ⑴、理论知识培训内容:设备构造、操作规程、设备保养规范、设备用油、冷却液的使用规范、驾驶室仪表的认识、设备日检内容、模拟机操作;

⑵、实际驾驶操作培训内容:装车下车操作、指挥信号识别; ⑶、设备维护保养培训内容:设备日常检查保养、简单故障排除; ⑷、安全培训内容:危险源的辨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程序及措施; 二、培训场地、设备: 1、设定培训场地范围,划定区域,避免与实际生产发生 冲突; 2、保障培训机型的各种使用性能完好。 三、各机型主管设备调度负责针对各机型制定具体的培训要 求、培训方法、培训课程安排,培训考核方式及时间; 1、培训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1)、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上下班制度开展培训工作;(2)、每天开机前负责检查设备的各性能完好,下班后负责把设备停到指定的地点; (3)、负责领取设备使用的各种油料; (4)、负责记录设备实际运行时间; (5)、负责记录学员的考勤; (6)、负责填写每日培训表,并让学员签认;

WK-2D型微库仑综合分析仪说明书

WK-2D型 微库仑综合分析仪 使用说明书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江苏电分析仪器厂)

公司概况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江苏电分析仪器厂)创建于1966年,座落于风光秀丽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从事研制、生产分析仪器的主要骨干企业,国家电化学分析仪器科技产业化基地。在国内同行业中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雄厚的技术优势、先进的检测设备,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新区占地2万平方米,拥有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研究所和6个各具特色的专业分析仪器制造基地。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9%。 江苏江分的产品共分四大类: 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引领石油分析仪器、环保水质分析仪器覆盖全国市场,高新技术产品为煤质分析仪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酸度计、离子计及100多种电极以其品种最全,批量最大,居国内首位。十二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十五项产品获国家专利,部分产品远销欧、亚、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十年来,江分人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始终坚持“科学管理创品牌,优质服务求信誉”的宗旨,多次得到省政府和科技部的嘉奖,完成国家重点新产品八项,高新技术产品九项,省、部科技成果二十四项,荣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省级先进企业和江苏省计量先进企业称号。 展望未来,江苏江分仍将以对产品品质的自信和不断创新、追求完善的精神,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代表国际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产品国际化的战略将会把江苏江分带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江苏江分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目录 一﹑仪器简介及使用范围 (1) 二﹑工作原理 (1) 三﹑主要技术指标 (2) 四﹑仪器的组成及附件说明 (2) 五﹑仪器的安装与调试 (6) 六﹑仪器操作方法 (8) 七﹑化学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13) 八﹑常见故障的排除 (14) 九﹑运输和贮存 (16) 十﹑仪器装箱清单 (17) 十一﹑产品使用信息反馈单 (18)

仪器设备使用培训

仪器设备使用培训、考核流程图

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制度 为保障全院医疗设备合理使用,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安全、有效地发挥设备最大效能,充分发挥医学工程人员技术优势,特制定以下制度: 1.医学工程科工作人员应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的工作理念。 2.医学工程科全面知晓全院医疗设备总体情况,使用情况,建立设备使用操作规范,严格按规范操作。 3.新购医疗设备由厂家工程师进行技术、操作使用、注意事项、常规保养等方面的培训。 4.医学工程科经常深入科室了解设备使用情况,提供设备使用及技术方面支持。 5.医学工程科应积极组织科室技术人员接受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训,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6.医学工程科应为临床科室提供技术培训、设备技术资料共享、设备技术管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及应用前景等多种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7.技术培训应涵盖设备规范化操作、日常保养与维护、常见故障处理、设备质量安全控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内容。

8.技术培训应采取授课、现场讲解、技术座谈、日常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医学工程科根据监管和考核情况对设备操作及维护情况做出分析报告,规范操作,减少误操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9.临床使用科室若有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需求,应先向医学工程科提出申请,医学工程科应尽快给出反馈。若是培训类需求,应尽快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以及培训形式,并告知相应科室。若是咨询类及其他技术需求。医学工程科应做好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记录,记录中要包含临床科室对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 10.医学工程科定期评价临床科室对所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的满意程度。发现不足及时与相应科室沟通,提出整改措施。

微库仑仪介绍

第二章.基本原理 法拉第定律原理:在电解池中每通过96500库仑的电量,在电极上即会析出或溶入1摩尔的物质。用公式表示如下: W ——析出物质的量,以克计算。 N ——在电极上每析出或溶入一个分子或原子所消耗的电子数目。 M ——析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量。 Q ——电解时通过电极的电量。 仪器原理:样品被载气带入裂解管中和氧气充分燃烧,其中的硫或氯定量地转化为SO2或HCL。SO2或HCL被电解液吸收并发生如下反应: SO2+H2O+I2 =SO3 +2H++2I- 或 HCL+Ag+=AgCl↓+H+ 反应消耗电解液中的I2或Ag+,引起电解池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仪器检测出这一变化并给电解池电解电极一个相应的电解电压。在电极上电解出I2或Ag+,直至电解池中I2或Ag+恢复到原先的浓度。仪器检测出这一电解过程所消耗电量,推算出反应消耗的I2或Ag+的量,从而得到样品中S或CL的浓度。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来标定仪器,调整仪器的工作状态,直到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的回收率在80%---120%之间时,即认为仪器已达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将未知浓度的样品注入裂解炉,根据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的转化率即可算出样品的浓度。 仪器原理如图(一): 第三章.技术指标 一.测量范围: S:0.2-----5000ng/ul Cl:0.3-----5000ng/ul 二.仪器准确度: A:浓度为0.2-1.0 ng/ul的样品绝对误差:≤±0.2 B:浓度为1.0-10 ng/ul的样品相对误差:≤10%

C:浓度为10 ng/ul以上的样品相对误差:≤5% 三.仪器重复性误差: A:浓度为0.2-1.0 ng/ul的样品绝对误差:≤50% B:浓度为1.0-10 ng/ul的样品相对误差:≤10% C:浓度为10 ng/ul以上的样品相对误差:≤5% 四.温度控制单元 控制范围及精度:室温-1000℃ ±2℃功率消耗≤3000W 第四章.仪器简介 仪器由主机,温度气体流量控制单元(包括搅拌在内),进样器,电脑,打印机等组成。如图(二)(以合同内容和用户收到实物为准): 搅拌器是放置电解池的装置,外壳应保持良好的接地,避光和屏蔽。 温度气体流量控制单元为样品裂解所用裂解管提供热量并为样品燃烧提供载气和氧气。 图(二)进样器能自动把样品注入裂解管中,它可以自由调节进样速度和距离,满足不同样品的分析要求。对固态样品和气态样品还分别有重油进样器和气体进样器,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订购使用不同进样器。 主机是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控制的地方,是整个仪器的核心。要求有良好的接地。 电脑和打印机是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存贮并输出的设备。 另外仪器还有裂解管和电解池。裂解管简单结构如图(三): 图(三)裂解炉是采用石英管的密闭式管状保温炉,炉子的高低位置可略加调整。仪器提供的三对K型热电偶插入裂解炉对应的孔穴,热电偶的另一端接到温控仪上。注意:热电偶必须完全插入到炉体正确位置(接触到石英转化管),以保证得到准确的温度。 置入炉内的转化管,系采用优质气炼石英管。呈内外套管式,内管末端四周均匀分布小孔形成喷嘴。分别通过入口支管的载气(氮气)携带样品从内管经喷嘴到外管,反应气(氧气)通入外管在喷嘴周围与混和气体燃烧。 电解池简单结构如图(四),根据不同测量要求分为S电解池和CL电解池(详见“电解池的操作”)

迈瑞-5380血球仪操作规程

1 仪器设备检验项目 适用于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等检验。 2 仪器设备试剂 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专用试剂:M-53D稀释液;M-53LEO(I) 溶血剂;M-53LEO(II) 溶血剂;M-53LH 溶血剂;M-53 清洁液;M-53P 探头清洁液。所有试剂应参照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存。变质、超过效期的所有试剂不能使用。 3 仪器设备标本 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见检验科相关规范。 4 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一般资料见附件1;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见附件2。 5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使用安全措施 5.1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5.1.1 空间安装要求 仪器应安装在稳固工作台上。在仪器两侧各保留至少1米的空间,以方便维护和保养。后部至少要有0.50米的空间,以防止阻碍热气的排放并保证主机后的液路管道不受挤压。将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保证操作台面以及主机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稀释液、废液桶。 5.1.2 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要求:10℃~40℃。 环境相对湿度要求:10%~90%。 电源电压要求:100~240VAC,50/60Hz。 仪器设备周围应尽可能无尘、无机械振动、无污染、无大噪音源和电源干扰;仪器附近无强电磁干扰源以及电刷型电机、闪烁荧光灯和经常开关的电接触性设备;不应放在通风条件差、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或热源及风源前。 5.2 仪器安全 在仪器设备上面和周围不要使用可燃性危险品,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电源打开状态下,禁止打开仪器前上面、侧面及背面面板,以免损害线路板;禁止触摸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外壳里面的电子元件,尤其避免湿手触摸,以免造成电击。

最新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流程

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流程 1 一、培训大纲 2 3 1、培训目的:为我司培养多技能设备操作人员,做好顶岗实习人员的岗位 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及实用性; 4 5 2、培训教员:设备技术管理人员、优秀的设备操作人员; 6 3、参培人员:顶岗实习学生、新进操作人员、准备进行转岗的原有其他机7 型设备操作人员; 8 4、培训时间:在蒿芝塘基地进行的设备操作培训,每个被培训学员的总培9 训时间必须培训满15个工作日,每个学员实际上机操作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10 方能上岗;进入工地岗位后,设备管理人员应合理选择优秀的操作人员以师带11 徒的方式对该被培训人员再次进行培训,并要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现场实训时12 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通用设备操作人员现场实训时间不少于90个工作日; 13 5、培训设备:根据培训需要,选择我司蒿芝塘现有场地闲置设备; 14 6、培训科目: 15 ⑴、理论知识培训内容:设备构造、操作规程、设备保养规范、设备用油、 冷却液的使用规范、驾驶室仪表的认识、设备日检内容、模拟机操作; 16 17 ⑵、实际驾驶操作培训内容:装车下车操作、指挥信号识别; 18 ⑶、设备维护保养培训内容:设备日常检查保养、简单故障排除; ⑷、安全培训内容:危险源的辨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程序及措施; 19 20

二、培训场地、设备: 21 1、设定培训场地范围,划定区域,避免与实际生产发生冲突; 22 2、保障培训机型的各种使用性能完好。 23 24 三、各机型主管设备调度负责针对各机型制定具体的培训要求、培训 25 26 方法、培训课程安排,培训考核方式及时间; 1、培训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27 28 (1)、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上下班制度开展培训工作; (2)、每天开机前负责检查设备的各性能完好,下班后负责把设备停到指 29 30 定的地点; (3)、负责领取设备使用的各种油料; 31 32 (4)、负责记录设备实际运行时间; 33 (5)、负责记录学员的考勤; 34 (6)、负责填写每日培训表,并让学员签认; 35 (7)、培训完毕,负责填写学员培训鉴定表; 36 (8)、负责培训期间设备和学员的安全; 2、学员的权利和责任: 37 38 (1)、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的上下班制度;

河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设备

河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设备 项目简介 微流控芯片是分析仪器微型化的替代产品,随着分析仪器的广泛使用对微流控芯片的需求不断提高。本设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快速成型技术(RPM)、激光制造技术、微机械制造和计算机控制等先进技术,完成小规模和单件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本设备可用于生物、化学分析领域,目前该设备为国际空白。 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设备 市场前景 在国内外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微流控芯片的产业发展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的同时,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微流控芯片逐步走向应用,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开始提供高效手段,基因和蛋白芯片将进一步成熟,相信不久的将来,其应用将进一步推向临床,实现真正意义的“民用”,还有芯片实验室潜力巨大,已成

为各应用领域关注的焦点,届时将会出台一系列的标准以及相关政策,加快推动芯片实验室类产品的市场开发。另外,生物芯片技术正逐步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相应的配套试剂、仪器和软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相信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将能够在不远的将来与世界同行更强地同台竞争,将会对微流控芯片制造系统和设备有更大的需求。 规模与投资 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设备成本价为12万元左右,按照月生产4台套规模计算流动资金为48万元,先期投入180万,主要用于装调生产环境与设备。 生产设备 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设备通过加工配套、购买和自己组装调试生产,生产设备不多,主要有装配车间,激光器和调试用的部分工具若干。 效益分析 目前,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设备成本价格为12万元,市场售价为24万元,按照月产4台计算,年产量为48台毛利润为576万元。 微流控芯片快速制造设备软件可根据用户要求开发专用软件。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微流控芯片行业研究

微流控芯片行业研究 微流控芯片概况 01微流控芯片的定义 微流控的“微”是指实验仪器设备的微型化(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流”是指实验对象属于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控”代表着在微型化设备上对流体的控制、操作和处理。它属于一种底层技术,交织着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等多门学科知识,从理论上说任何流体参与的实验,都应有微流控技术的一席之地。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又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是微流控技术的下游应用单元,是指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具体来说,通过MEMS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从而实现对无机离子、有机物质、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特定目标对象的快速、准确的处理和检测。它将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的样品处理、生化反应和结果检测等关键步骤都汇聚到了一张小小的芯片上进行,故又被业界誉为“芯片实验室”。 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

02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Richard Feynman教授预见未来的制造技术将沿着从大到小的途径发展,他在1959年使用半导体材料将实验用的机械系统微型化,从而造就了世界上首个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这成为了未来微流控技术问世的基石。 从微流控的定义上来讲,真正微流控技术的问世是在1990年。瑞士Ciba-Geigy公司的Manz 与Widmer应用MEMS技术在一块微型芯片上实现了此前一直需要在毛细管内才能完成的电泳分离,首次提出了微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 Analytical System,ì-TAS)即我们现在熟知的微流控芯片。 1994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Mike Ramsey在Manz与Widmer的原有研究基础上,改进了芯片毛细管电泳进样方法,提高了其性能。同年,世界首届国际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在荷兰Enschede举行,微流控芯片全面进入大众视野。 1995年,全球首家专门从事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公司—Caliper Life Sciences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成立。 1999年世界首台微流控芯片商品化仪器-毛细管电泳微芯片由安捷伦公司和Galiper公司联合推出,被应用于生物分析和临床分析领域。 中国打响打响微流控赛道第一枪的是《Lab on a Chip(芯片实验室)》。该刊创建于2001年,专门用于收录微流控技术研究类文章。一年后,中国迎来了首次以微流控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即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会议,实现微流控芯片大规模集成。

微库仑硫测定仪

REK-20Y 微库仑硫测定仪 说 明 书 兴化睿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一、基本原理 (1) 二、技术指标 (2) 三、仪器简介 (2) 四、安装调试 (3) 五、S滴定池使用说明 (5) 六、Cl滴定池使用说明 (6) 七、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8) 八、常见故障排除 (8) 九、装箱清单 (13)

一、基本原理 法拉第定律原理:在电解池中每通过96500库仑的电量,在电极上即会析出或溶入1摩尔的物质。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 W——析出物质的量,以克计算。 N——在电极上每析出或溶入一个分子或原子所消耗的电子数目。 M——析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量。 Q——电解时通过电极的电量。 微库仑硫测定仪原理:样品被载气带入裂解管中和氧气充分燃烧,其中的硫 或氯定量地转化为SO 2或HCl。SO 2 或HCl被电解液吸收并发生如下反应: SO 2+H 2 O+I 2 =SO 3 +2H++2I- HCL+Ag+=AgCl↓+H+ 反应消耗电解液中的I 2 或Ag+,引起电解池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仪器检测 出这一变化并给电解池电解电极一个相应的电解电压,在电极上电解出I 2 或Ag+, 直至电解池中I 2 或Ag+恢复到原先的浓度,仪器检测出这一电解过程所消耗电量, 推算出反应消耗的I 2 或Ag+的量,从而得到样品中S或Cl的浓度。 微库仑硫测定仪原理如下图: 微库仑硫测定仪原理图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来标定仪器,调整仪器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将末知浓度的样品注入裂解炉,跟据标准样品的转化率即可算出样品的浓度。

二、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 S: 0.2mg/L~10000mg/L~百分含量 Cl: 0.3mg/L~10000mg/L~百分含量 2、仪器准确度: A:浓度为0.2~1.0 mg/L的样品绝对误差:≤±0.1 B:浓度为1.0~10 mg/L的样品相对误差:≤10% C:浓度为10 mg/L以上的样品相对误差:≤5% 三、仪器组成 1、微库仑硫测定仪主要由主机、温度气体流量控制单元、搅拌器、进样器、计算机、打印机等部分组成。 2、主机是进行数据采集、计算和分析控制的单元,是整个仪器的核心,要求接地良好。 3、搅拌器是放置电解池的装置,外壳应保持良好的接地,避光和屏蔽。 4、进样器能自动把样品注入石英裂解管中,它可以自由调节进样速度和行程,满足不同样品的分析要求。固态样品和气态样品的分析需选配相对应的进样器。 5、计算机和打印机是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存贮并输出的设备。 6、石英裂解管裂解管,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石英裂解管结构示意图 7、电解池,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不同测量要求分为S电解池和CL 电解池(详见“电解池的操作”)。

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DIRUI迪瑞 BF-6700 全自动无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程序 1.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1)试剂:检查稀释液、溶血剂是否充足,有无过期;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2)废液桶:废液桶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盛装废液,如废液桶满,应及时倒掉并清理。(3)打印机:检查打印机是否正确安装,打印纸是否充足。 (4)供电电源:检查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5)连接:检查分析仪与计算机主机之间通讯电缆是否正确连接;外置条码扫描仪的电缆线是否与计算机连接就绪。 1.2开机 (1)打开分析仪右侧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2)打开电脑电源后启动分析仪软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软件。(初始用户名为Admin,初始密码为1。) (3)自检过程结束后,系统进入操作界面。 二、校准 分析仪提供三种校准方式:人工校准、校准物校准和新鲜血校准。 2.1人工校准 在“人工校准”界面直接更改校准系数,点击“保存”键。 2.2校准物校准与新鲜血校准 在校准物校准和新鲜血校准中,所有与校准相关的数学计算都由分析仪自动完成,同一次校准物校准测试需用同一批号的校准物,测试3—5次,建议5次。新鲜血校准测试需3—5各样本,每个样本测5次。校准后得到的校准系数自动保存在“人工校准”界面。 校准物校准步骤: 在校准物校准界面点击【开始计数】键后,封闭进样器仓门自动打开,将校准物放置在封闭进样器3号位上,关闭进样仓门,按分析仪前面板右侧的计数键进行测试,测试结构自动保存,测试5次后点击【保存】键,校准系数自动存入“人工校准”界面的“校准系数”中。

新鲜血校准的操作步骤与上述相同。 三、质控程序 每天开机后要先进行质控测试。 3.1质控设置 在“质控”的设置界面下,设置质控品信息。 3.2质控测试 在“质控计数”界面进行质控测试。点击【开始计数】键后,封闭进样器仓门自动打开,将质控品放置在1号位上,关闭进样仓门,按分析仪前面板右侧计数键进行质控测试。可在“质控图”及“质控列表”中查询质控结果。 四、常规操作程序 4.1试剂注册 4.1.1自动扫描 在分析仪软件上点击【服务】,在“维护”栏中点击【试剂注册】,用手持条码阅读器扫描试剂条形码,软件提示“注册成功”。 4.1.2手动输入 如果条形码由于脏污、脱落等原因不能被扫描时,可手工输入条形码信息:在输入框中录入正确的条码信息,点击【确定】键,试剂条码注册成功。 注:更换整瓶/整桶试剂时,注册成功后,在“服务”→“维护”→“更换/灌注”界面下点击【更换】键,软件提示“正在更换……”,当软件提示“操作完成”时,点击【确定】键,即完成试剂的更换。 4.2样本登记 (1)在分析仪软件上点击【样本登记】,然后点击【设置】,可以设置患者信息的输入项目。设置完成后可按此设置内容作为默认项目类型进行样本信息输入。 (2)点击【新增】,在界面左侧编辑区可直接输入样本编号、条码号、病历号、患者姓名、年龄、床号;采样/送检时间可在其右侧的下拉框中直接选择时间;参考值、性别、科室、送检医生均可在其右侧的下拉框中选择,或直接输入预先在“设置”中设置的代码。编辑后点击【保存】键或者按键盘回车键即可进行下一样本的编辑。 注:也可先进行样本测试,测试后在“数据浏览”界面编辑样本信息。

微流控芯片五大优点及四大缺点分析

微流控芯片五大优点及四大缺点分析 微流控的五大优点(一)集成小型化与自动化微流控技术能够把样本检测的多个步骤集中在一张小小的芯片上,通过流道的尺寸和曲度、微阀门、腔体设计的搭配组合来集成这些操作步康,最终使整个检测集成小型化和自动化。 (二)高通量由于微流控可以设计成为多流道,通过微流道网络可以同时将待检测样本分流到多个反应单位,同时反应单元之间相互隔离,使各个反应互不相干扰,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同一个样本平行进行多个项目的检测。与常规逐个项目检测相比,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高通量的特点。 (三)检测试剂消耗少由于集成检测的小型化,使微流控芯片上的反应单元腔体非常小,虽然试剂配方的浓度可能有一定比例的提高,但是试剂使用量远远低于常规试剂,大大降低了试剂的消耗量。 (四)样本量需求少由于只在小小的芯片上完成检测,因此需要被检测的样本量需求非常少,往往只需要微升甚至纳升级别。此外还可以直接用全血进行检测,对于婴儿、老人、残疾人这些血量少、静脉采集困难的人群,使其检测更加方便;或者是非常珍贵稀少的样本,使其多项指标检测成为可能。 (五)污染少由于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功能,原先在实验室里需要人工完成的各项操作全部集成到芯片上自动完成,使人工操作时样本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例如在分子核酸类检测中,无论是样本本身,还是制备后准备用于检测的核酸,均会对实验室造成污染,气溶胶的扩散使得后续样本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这也是为什么常规分子核酸类检测需要至少在3个房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操作。微流控技术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正因为微流控具有以上几个重要的优势和优点,使其成为了POCT的首选。而我们判断这类产品在市场上有没有需求和竞争力,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上进行判断。 微流控的四大缺点(一)核心技术缺乏规范和标准一个成熟的微流控产品,往往需要配套使用的试剂,核心的微流控芯片,芯片驱动平台,光电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人机

微库仑氯测定仪

REK-20Y微库仑硫测定仪 REK-20Y 微库仑氯测定仪 说 明 书 兴化睿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REK-20Y微库仑硫测定仪 目录 一、基本原理··(1) 二、技术指标··(2) 三、仪器简介··(2) 四、安装调试··(3) 五、S滴定池使用说明··(5) 六、Cl滴定池使用说明··(6) 七、仪器操作注意事项··(8) 八、常见故障排除 (8) 九、装箱清单··(13)

REK-20Y 型微库仑硫测定仪 兴化睿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 一、基本原理 法拉第定律原理:在电解池中每通过96500库仑的电量,在电极上即会析出或溶入1摩尔的物质。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 W ——析出物质的量,以克计算。 N ——在电极上每析出或溶入一个分子或原子所消耗的电子数目。 M ——析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量。 Q ——电解时通过电极的电量。 微库仑氯测定仪原理:样品被载气带入裂解管中和氧气充分燃烧,其中的硫或氯定量地转化为SO 2或HCl 。SO 2或HCl 被电解液吸收并发生如下反应: SO 2+H 2O +I 2 =SO 3 +2H ++2I - HCL+Ag +=AgCl ↓+H + 反应消耗电解液中的I 2或Ag +,引起电解池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仪器检测 出这一变化并给电解池电解电极一个相应的电解电压,在电极上电解出I 2或Ag +,直至电解池中I 2或Ag +恢复到原先的浓度,仪器检测出这一电解过程所消耗电量, 推算出反应消耗的I 2或Ag +的量,从而得到样品中S 或Cl 的浓度。 微库仑氯测定仪原理如下图: 微库仑氯测定仪原理图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来标定仪器,调整仪器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将末知浓度的样品注入裂解炉,跟据标准样品的转化率即可算出样品的浓度。

血球仪操作规程

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简易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程序及日常维护保养。 本规程适用于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日常使用。 2.参考文件: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3.操作程序 3.1开机前的准备 检查试剂是否足量,有无浑浊变质,试剂管道有无扭结,与主机的连接是否可靠。 3.2开机和用户登录 将主机左侧的“O/I”电源开关置于“I”以开启主机电源。启动外置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后,双击桌面上终端软件的图标,运行已安装的终端软件。在弹出的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主界面,并执行开机初始化程序。开机初始化结束后,可进入“图形回顾”界面,以查看开机本底的检测结果。3.3本底检查 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图形回顾”按钮,检查显示在“图形回顾”界面的本底结果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WBC≤0.3?109/L RBC≤0.03?1012/L HGB≤1g/L HCT≤0.5% PLT≤10?109/L 3.4每日质控 在进行样本分析前,每日需对分析仪进行质控分析(详见使用说明书第8章质量控制)。 3.5选择工作模式 在样本分析前,操作者可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工作单”按钮,录入或修改第一条待分析样本的完整工作单信息,以选择工作模式。 3.6全血测量 A 混匀用K2EDTA(1.5~2.2mg/mL血)抗凝的样本,放到采样针下,确保采样针插入足够深度的血样内;

B按吸样键,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听到蜂鸣器响后,直接移开样本管,分析仪自动执行样本分析。 3.7预稀释测量 A 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加稀释液”按钮,按照界面提示,取一个干净的离心管,开盖后将采样针竖直顶到离心管底部; B 按吸样键,让分析仪自动排出稀释液。在稀释液排出的过程中,需小心避免产生气泡、挂液或溅出。听到蜂鸣器响后,移开离心管。操作者也可使用移液器移取180μL稀释液到离心管中; C 加稀释液完毕,点击“取消”按钮,关闭并退出加稀释液的操作; D 人工采集20μL血样注入盛有稀释液的离心管中,盖好盖子后混匀; E 将该预稀释血样放置3分钟后,再次混匀,放于采样针下,按吸样键,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听到蜂鸣器响后,移开样本,分析仪自动执行样本分析。3.8休眠 液路相关操作停止的时间超出设定的时间间隔后,分析仪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此时,仍可以执行与液路无关的任意操作。操作者也可在主界面点击“菜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仪器”→“仪器休眠”,使分析仪进入休眠状态。 分析仪处于休眠状态时,可按吸样键取消休眠,也可在主界面上点击“菜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仪器”→“取消休眠”,使分析仪退出休眠状态。 3.9关机 每日工作完毕,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关闭仪器”按钮执行关机,并按照界面的提示将主机左侧的“O/I”电源开关置于“O”以关掉主机电源。 4.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4.1根据仪器自身的定时、定量维护功能进行维护保养。 4.2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按需进行清洗。 桐妇保院检验科制

TCS-200微库仑分析仪

TCS-200微库仑分析仪 使用说明书 泰州市天创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一﹑仪器简介及使用范围 (1) 二﹑工作原理 (1) 三﹑主要技术指标 (1) 四﹑仪器的组成及附件说明 (2) 五﹑仪器的安装与调试 (5) 六﹑仪器操作方法 (7) 七﹑化学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9) 八﹑常见故障的排除 (10) 九﹑运输和贮存 (11) 十﹑仪器装箱清单 (12) 十一﹑产品使用信息反馈单 (13)

一、仪器简介及使用范围 TCS-200型微库仑分析是应用微库仑分析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库仑滴定的最新产品,具有性能可靠、操作简易、稳定性好、便于安装等特点,可用于石油化工产品中微量硫、氯的分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科研等部门。 TCS-200型微库仑分析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工作平台,其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分析人员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在系统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分析参数和分析结果均在显示器上直接显示,并根据需要可将参数、结果进行存盘和打印,以便日后调用、存档。 二、工作原理 TCS-200型微库仑分析是应用微库仑滴定原理,由零平衡工作方式设计的库仑放大器与滴定池和适宜的电解液组成了一种闭环负反馈系统。仪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E A 参考电极 阴极 C1 C2 裂解炉 流量 O2(H2 ) 控制 N2(H2) 放大器外偏压 测量电极阳极 裂解管 单片机计算机 图1 工作原理图 滴定池中的参考电极供给一个恒定的参考电位,并与测量电极组成指示电极对产生一电压信号。这一信号与外加给定偏压反向串联后加在库仑放大器的输入端。当两电压值相等时,放大器输入为零,输出也为零,在电解电极对之间没有电流通过,仪器显示器上是一条平滑的基线。当样品由注射器注入裂解管, 样品中的被测物质反应转化为可滴定离子,并由载气带入滴定池,消耗电解液中的滴定剂。滴定剂浓度的变化使滴定池中的指示电极对的电位发生变化,其值的变化送入微机控制的微库仑放大器,经放大后加到电解电极对(阴、阳极)上,在阳极上电生出滴定离子,以补充消耗的滴定剂。上述过程随着滴定离子的消耗连续进行,直至无消耗滴定离子的物质进入,并已电生出足够的滴定离子,使指示电极对的值又重新等于给定偏压值,仪器恢复平衡。在消耗—补充滴定离子的过程中,测 量电生滴定剂时的电量,依据法拉第定律进行数据处理,则可计算出样品

i-STAT1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i-STAT? 1 System SOP 床旁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 ●使用目的 (1) ●CDS及CDS PLUS数据管理系统 (2) 二、分析仪、卡片及质控存储要求 (2) ●分析仪安装环境 (2) ●测试卡 (2) ●质控品(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2) 三、样本要求 (2) ●各种卡片适合的血液类型及采集方法 (3) ●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3) ●合适的测试时间 (3) 四、系统检测 (4) 五、样本检测 (4) ●准备卡片 (4) ●样品测试 (4) 六、质控检测(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操作流程) (5) 七、结果分析 (5) ●显示结果 (5) ●取消的结果 (5) ●打印多个结果 (6) ●传输结果到CDS数据管理系统 (6) 八、日常维护 (6) 九、附录 (7) ●参考范围 (7) ●危急值结果范围 (9) ●干扰物质 (10) ●临床意义 (12) ●测量原理 (15)

一、系统概述 i-STAT1 血液分析仪由以下主要部件组成:分析仪、充电底座、打印机及模拟器 ●使用目的 i-STAT1血液分析仪可以用于血气、生化、血凝、心脏标记物项目的监护。 ●分析时间 ?ACT测试卡:检测终点-最高1000秒(16.7分钟) ?PT/INR测试卡:检测终点-最高300秒(5分钟) ?cTnI和BNP测试卡:600秒(10分钟) ?CK-MB测试卡:300秒(5分钟)

?其他测试卡:通常为130至200秒 ●CDS及CDS plus数据管理系统 CDS系统为血液分析仪提供了信息管理功能,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编辑以及连接医院的LIS/HIS系统。 CDS结合CDS plus系统可以打印中文报告,绘制质控数据图,绘制动态曲线。 i-STAT1 血液分析仪通过充电底座,可以把数据传输到CDS以及CDS plus系统。 二、分析仪、卡片及质控存储要求 ●分析仪安装环境 ●测试卡 测试卡封存在独立包装袋中。存储在温度介于2-8℃的环境中。 请勿冷冻测试卡。测试卡可以在室温18至30℃下储存。 一旦在室温放置,不能再将测试卡放还至冷藏箱,而且不能置于超过30℃的温度下。 如果包装袋被刺破,就不能再使用该测试卡。请勿在标明的失效期之后使用。 ●质控品(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血气、生化、ACT和PT/INR 的i-STAT质控品 ●储存于2至8℃。质控品可以在室温18至30℃下储存5天。 ●用于cTnI和BNP 的i-STAT质控品 ●储存于≤-18°C的无霜冷冻库中。解冻后,开封或未开封1.0ml小瓶在盖着盖子的情况 下于2至8℃可以稳定4小时。请勿冷冻。 ●电子模拟器,室温储存并且在使用后通过将塑料盖和电子模拟器置于保护罩内来防止接 触垫被污染。 三、样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