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腐蚀性毒物中毒2 法医毒理学

合集下载

法医毒物分析绪论2

法医毒物分析绪论2
采集包装检材
毒物分析样品的收集和保存 重视运送程序中的每一环节,因为任 何疏忽都可作为法庭上的证据,特别 是有反方律师对这些环节提出异议的 时候。
LinchuanLiao For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毒物分析中样品的要求
不允许在其中添加任何防腐剂,因为这样 会妨碍很多药毒物的检测,甚至无法检测。 尸体解剖时应在用甲醛固定之前采取检材。 检验材料是证明是否含有毒物的原始证据。 真实可靠,严防混淆错乱。绝不容许更换 替代。足够的数量。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各种检材的采集
1、体外检材 2、血液 3、呕吐及胃内容物 4、尿液及粪便 5、肝和其他器官 6、毛发和指甲 7、尸体腐泥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一氧化碳中毒血液呈樱红色 氰化物中毒血液呈鲜红色 亚硝酸钠、氯酸钾中毒血液呈暗褐色
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汞蒸气 百草枯
蛛网膜下腔及脑内小血管 充血、脑水肿、中毒性脑 病
铅、汞、酒精、巴比妥类药物
LinchuanLiao Forensic Med.Sichuan Univ.
Analytical Toxicology
心肌细胞浊肿及脂肪变性、 心肌炎
砷化物、四氯化碳等引起肝小叶中央区肝细 胞变性坏死 磷化锌引起肝小叶外围带出血坏死
汞中毒引起近端肾小管的损伤 四氯化碳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明显脂肪变性 铅中毒引起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核内嗜 酸性包涵体 砷化氢中毒引起血红蛋白尿性肾病 砷化物、磷化锌、有机汞、酒精

法医毒理学教学大纲(讨论稿)

法医毒理学教学大纲(讨论稿)

《法医毒理学》教学大纲(讨论稿)(供五年制法医学专业本科用)前言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应用毒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自杀、他杀和意外或灾害事故引起中毒的一门学科;药物滥用、环境污染和医源性药物中毒也是其研究内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常见毒物的性状、中毒原因、中毒途径、毒理作用、中毒症状、中毒量和致死量、中毒血浓度和致死血浓度、中毒病理变化、毒物化验检材采取等,紧密结合《法医毒物分析》的学习,能承担一般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工作,并能对疑难案例做出正确的初步处理;具有初步的法医毒理学科研能力。

鉴于近年来我国法医毒物种类的变化,第三版《法医毒理学》教材较第二版教材做了以下修订或补充:1.将毒品与吸毒、醇类中毒和药物中毒均分别单独列章。

2.对杀鼠剂毒鼠强、氟乙酰胺中毒增补了有关内容。

3.增加突发性、群体性化学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中毒与自然疾病等致死的鉴别等内容。

4.因近年来腐蚀性毒物与金属毒物中毒已较少见,在第三版教材将上述二类毒物中毒合并成一章编写。

5.为避免与《预防医学》、《传染病学》的不必要重复,删去了二版教材中的第十章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霉变食物中毒。

6.有毒植物、动物中毒在我国仍较多见,特别是在中草药治病中误用多见;因此,在教材中做了相应的增补。

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一.法医毒理学的概念及与其它毒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法医毒理学简史及发展趋势。

二.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的分类及我国法医毒物种类的特点;毒物的毒作用;毒物的毒性及其分级;毒物的中毒量、中毒血浓度、致死量、致死血浓度;毒物在体内的转运、转化及其法医学意义;死后毒物再分布;中毒的原因和类型。

三.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中毒的案情调查、现场勘查、症状分析、中毒尸体的法医病理学检查;毒物化验检材的采取、保存和送检;法医毒物分析及对分析结果的评价;突发性、群体性化学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中毒与自然疾病等致死的鉴别。

中毒法医学PPT课件

中毒法医学PPT课件
有60万种, 平均增加700-1000种/年 4、投毒方式多样化、隐蔽性 5、中毒案件性质:自杀、他杀、意外灾害事
故外, 滥用药物、吸毒成瘾、环境污染日 益多见
27
常见毒物中毒
法医学实践中,最常见引起中毒的毒物有: 农药、杀鼠剂、催眠镇静药、有毒的动植 物、CO 等。
国外以酒精、催眠镇静药、鸦片、吗啡、 汽车废气等。
44
死亡原因
×××系在门脉性肝硬化等慢性病变的基础 上,溴鼠灵(大隆)中毒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 亡
45
对人的致死量 (g/kg) 〈0.05 0.05-0.5 0.5-5.00 5.0-15 〉15
9
2、按毒理作用的主要部位分:
腐蚀毒:接触局部组织强烈腐蚀作用,如强酸强硷 实质毒:对实质脏器损害的毒物,如As 、Hg、毒菌 酶系毒:指对特异酶具有亲和力和选择抑制作用的毒物, 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 血液毒:引起血液形状、成分及功能变化的毒物,如CO、 亚硝酸盐、H2S、某些蛇毒等 神经毒:CNS功能障碍的毒物,如麻醉药、安眠药、士的 宁等
单纯以酒精用自杀、或谋杀少见、罕见。 以乙醇作为载体,在其中投放毒物进行谋害, 或饮酒或酒醉后,使用其他暴力手段进行自杀 或他杀的案件则常见。
32
酗酒常与许多意外事故和刑事案件 有关。
中毒原因:多为意外事故。 毒理作用:CNS 中毒量及致死量:中毒量:75-80g, 致死量250-500g,致死血浓度4-5g/kg 表现: 尸检与鉴定及注意事项:
结果: 各脏器肉眼观均可见充血、水肿,肺可见不同 程度出血斑,其中1 号鼠广泛明显。 镜下观察:肺组织均有灶性出血,其中1号鼠肺 组织大片出血。肝组织弥漫浊肿、 水样变性及点 状坏死。肾淤血水肿及灶性出血,肾小管可见坏死。

法医毒理学 ppt课件

法医毒理学  ppt课件

1. 按毒物的理化学性质分类
(4)阴离子毒物: 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毒物。如强酸、强碱、 亚硝酸盐等。 (5)其他毒物: 其他须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特殊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箭 毒碱、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2. 混合分类: 按毒物的来源、用途和毒性作用
(1)腐蚀性毒物: 包括有腐蚀作用的酸类、碱类,如 硫酸、盐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氨及氢氧化氨 等 。 (2 )毁坏性毒物: 能引起生物体组织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钡、铅、铬、镁、铊及其他重金属化合物。
(5)神经毒: 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 如醇类、麻醉 药、安定催眠药以及士的宁、烟酸、古柯碱、苯丙胺 等。 三. 毒物的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四. 中毒症状
第二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一.案情调查 二.检材的收集与处理 三.毒物的分析 四.结果的判断
第三节 常见毒物的中毒
一. 酒精中毒 二. 安定类毒物中毒 三. 有毒植物中毒
(3)功能障碍性毒物: 如障碍脑脊髓功能的毒物,如 酒精、甲醇、催眠镇静安定药、番木鳖碱、阿托品、 异烟肼、阿片、可卡因、苯丙胺、致幻剂等;障碍呼 吸功能的毒物,如氰化物、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等。 (4)农药: 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酯类、 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矮壮素、灭幼脲、 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锡、溴甲烷、化森锌等。
3. 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
(1)腐蚀毒: 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 酸、强碱及酚类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 汞重金属毒。 (3)酶系毒: 物等。 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 如有机磷农药、氰化
(4)血液毒: 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 亚 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

法医毒理学(概述)

法医毒理学(概述)
上述不同的吸收途径有助于初步判断毒物的类型及中毒途径。
⒉ 毒物的分布
随血液循环原则上相对均匀的分布到全身各器官组织。
但由于毒物本身的理化性状及生物转化特点,对组织 器官表现出不同的亲合力;
或由于器官组织解剖生理学的特点的差异,有的则主 要分布于一定的组织或器官。
例如:肝、肾----解毒器官;
——蓄集库
公害、药物滥用
§2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一. 中毒法医学鉴定的任务 为有关案件的侦察提供线索和司法审判或民事调解
提供科学证据。 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是否发生中毒? 2. 何种毒物中毒? 3. 毒物是何时、以何种途径进入体内? 4. 进入体内毒物的量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 5. 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意外或其它)?
4、特异质反应
因个体差异表现出对某些毒物(药物) 产生的异常敏感性。常见于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性疾病,如接触某些麻醉药物导致恶性高 热等。
5、可逆性与不可逆性毒性效应
➢ 可逆性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如肝毒 性、肾毒性作用;
➢ 不可逆性指停止接触后毒性作用依然存在并进一步造 成中毒效应,如重金属毒性作用。
4.中毒量 凡能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的 毒物之最小剂量
5.致死量 能使机体中毒致死的毒物之 最小剂量
6.中毒血浓度 出现中毒时血中毒物的最小浓 度值
7.致死血浓度 引起死亡的血中毒物最小浓度 值
二、毒物的分类
毒物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不一;法医学上常
用混合分类法(毒作用方式,来源,应用范围):
腐蚀性毒物 金属毒物
一、基本概念
1.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少剂量 进入生物体内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 学作用并导致生物体器官组织功能和(或) 形态结构受损的物质。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兰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实验课教案实验课程名称:法医毒理学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张圣贤助教题目实验一、腐蚀性毒物中毒2013级护理2班授课对象3学时实验学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浓硫酸和浓氨水灌胃急性中毒的表现和尸体征象。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胃、肺、腹腔有关器官的腐蚀情况,如:颜色、质地的变化。

1、利用多媒体进行理论知识的回顾(5′)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3、放实验操作录像:?大白鼠捉持法;?灌胃操作(8′) 实验内容及时间分配 4、示教:示教基本操作(8′)5、学生实验(90′)6、实验课小结(6′)利用多媒体讲解、放示教录像、实验示教、学生作动物实验授课形式教材:《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法医毒理学》、《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药理学》教材与参考文献《病理生理学》实验一、腐蚀性毒物中毒一、理论知识回顾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浓硫酸对机体有刺激、腐蚀、炭化作用腐蚀性毒物中毒的理中毒症状:口服时导致口腔、咽部、食道和胃部立即发生剧烈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回烧灼性疼痛。

出现难以抑制的呕吐,呕吐物呈棕色或黑色,混有炭顾化的粘膜碎片;同时喉头有反射性痉挛、水肿、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重者出现窒息症状。

浓硫酸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质地较硬,呈现棕褐色。

浓氨水对机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中毒症状:口服后立即出现剧烈咳嗽、流泪、大量流涎。

胃剧痛、呕吐、呕吐物为碱性,有明显的氨臭味,可混有血液及坏死脱落的粘膜碎片。

浓氨水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局部组织液化性坏死,有滑腻感,呈现暗红色。

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课堂纪律,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逐步操作,从现强调实验过程中的一在起培养认真、科学的实验态度些注意事项,以安全为2、沉着冷静,从容面对突发事件重点3、体现和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4、爱护实验室一切设施5、注意安全6、安排卫生值日三、放实验操作录像利用一段基本操作录?大白鼠捉持法;?灌胃操作像,让学生对本次实验四、示教:示教基本操作的操作步骤有一个形大白鼠灌胃时将针安在注射器上,吸入药液。

法医毒理重点

法医毒理重点
9. 尸体检查所见:外表:急性阿片类中毒死亡者,仅呈一般窒息症状,死亡早期可见针尖样瞳孔
缩小,静脉注射毒品常见的部位是上臂肘静脉,但其反复注射而使肘静脉发炎,硬化、血栓形
成而闭塞,局部皮肤呈条索状硬化。解剖所见:呼吸系统-肺显著淤血、水肿;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形、坏死,灶性血管周围出血;免疫系统-淋巴组织常见反应性增
其是中毒原因或者案情不明者,可能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者细菌性痢疾。慢性砷中毒者毒物检
出量可很小,不能因此而排除砷中毒,必须结合生前症状和体征。由于无机砷化合物有防腐作
用,且不易分解破坏,故从已埋葬甚至高度腐败、骨化的尸体中取材仍有必要和价值,但必须
采取尸体周围的土壤和棺木同时作砷的含量的测定以作对照。慢性砷中毒可也可以采取毛发、
8. 阿片类中毒症状:①呼吸深度抑制;②瞳孔缩小;③发绀;④心率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⑤皮肤湿冷、体温下降;⑥骨骼肌松弛无力,下颚松弛,舌后坠常阻塞呼吸道促发窒息;⑦尿
少或尿潴留。⑧量大或者静脉注射时,可迅速陷入昏迷,中毒者意识不清或者丧失,对外界刺
激无应答反应,各种反射消失,最终导致死亡。
驾驶BAC[20mg/dl-80mg/dl)醉酒驾驶BAC》80mg/dl.
尸体鉴定:判断是否乙醇中毒死亡。生前明显的饮酒史、典型的乙醇中毒症状,和醉酒过程、或在
解剖时问及乙醇的气味仅提示饮酒,重要的是血尿及其他器官中乙醇的定性、定量检测。若血中乙
醇浓度达400-500mg/dl,可单独构成死因。但在法医学鉴定时常需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判
缘系统及下丘脑。对自主神经的抑制作用也较显著,具有抗肾上腺素、抗纤颤、抗过敏、降温、
抗痉挛、镇吐等作用。对肾上腺素能a受体有阻断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氯丙嗪与吗啡、

法医毒理学

法医毒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毒物与中毒
一、毒物与中毒的概念 (一)毒物(poison,toxicant)
毒物(poison)是指在日常接触条件下, 以较小剂量进人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 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 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 的化学物质。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
五、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1.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 一般指24 小时内,生物机体一次或多次摄入或接触 毒物导致的中毒。在法医鉴定实践中所遇 到的中毒案件,无论是自杀、他杀或意外 灾害,绝大多数是急性中毒。常因毒物一 次大量进入机体而发生。其中毒死亡亦快, 其死因多为生命器官的急性机能障碍。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是指毒物可直接与内源 性靶分子反应,并造成机体损害时的化学形态。
终毒物有三种情况,一是外源性化学物本身就是 终毒物,如腐蚀性酸碱、重金属离子、氰化物、 一氧化碳、蛇毒等。二是外源性化学物本身相对 无毒性,经过体内代谢活化后,毒性增强,转为 终毒物。三是外源性化学物经过某种代谢过程激 发了内源性毒物的产生,如氧自由基爆发、脂质 过氧化物大量蓄积等。
(二)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1)氧化(oxidation):是最常见和有效的一种 解毒方式。
(2)还原(reduction):多由微粒体酶作用。
(3)水解(hydrolysis):水解酶水解各种酯类或 酰胺类毒物而降低其毒性。
(4)结合(conjugation):在肝微粒体内葡萄糖 醛酸与毒物的羧基、羟基、胺基等分别结 合成酯、醚及酰胺等化合物;在细胞浆内 毒物乙酰化并与甘氨酸、硫酸、甲基等基 团结合,从而毒性降低或消失。
因器官组织长期受累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症状
口服中毒:

消化道灼伤,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强碱性。亦可有腹泻、血便和里急 后重感。有时可发生胃及十二指肠穿孔,引 起弥漫性腹膜炎。 吸入碱性物质可引起喉头水肿,严重者引起 窒息,并出现肺水肿和支气管炎。
吸入中毒:

皮肤表面接触中毒:

严重皮肤烧伤,可伴皮肤继发性感染。 碱性物质中毒早期多死于休克。有的 可死于严重的肺水肿。存活数日的迁 延性中毒者,可发生肾损害,重者发 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在皮肤、食道、 胃等接触毒物部位,可造成瘢痕性挛 缩或狭窄。浓碱液溅入眼内者可致角 膜及结膜广泛坏死。

尸体检查所见


死者体表腐蚀征象十分明显。口服者口周有 流注状腐蚀痕;口唇呈灰色,硬而脆;舌明 显肿胀。口腔、咽、喉及食道粘膜呈凝固性 坏死,有的粘膜部分脱落或皱缩形成皱襞。 胃壁发生穿孔,穿孔处边缘不整齐,穿孔后 腹腔内可见胃内容物,周围邻近脏器组织也 被腐蚀呈棕褐色。

吸入酸雾中毒死者上呼吸道可见明显 腐蚀现象,并有重度肺水肿、支气管 炎和支气管肺炎。有时口服中毒者因 呕吐物返流进入呼吸道亦可形成上述 改变。此外,当硫酸损及骨质时可使 其脱钙、软化。

毒理作用:
苯酚属高毒类毒物,为细胞原浆毒。 蛋白质:变性(低浓度),凝固(高浓 度)。 皮肤、粘膜: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显著抑制作用,如血管 舒缩中枢、呼吸中枢及体温中枢,从而 引起血压下降、呼吸浅慢和体温下降。 心肌:直接损害,使心肌变性、坏死。 对肝、肾也有损害,还有轻度溶血作用。
迁延性中毒者可见肾、肝实质细胞 变性和坏死。膀胱内尿呈棕绿色。 呕吐物被吸入呼吸道时,可见其呼 吸道粘膜凝固性坏死,粘膜下层充 血,喉头水肿、肺水肿,甚至支气 管肺炎。
检材采取
首选呕吐物、胃内容物,其次为
尿及肝、肾组织,也可取血或肺、 脑组织。
法医学鉴定要点
中毒者的衣服、呕吐物及胃内容物嗅到 苯酚特殊气味。 棕绿色酚尿是其特征。酚尿可用溴水试 剂法或三氯化铁试剂法进行检测。前者 是在尿液中加入溴水后生成白色结晶性 沉淀,在显微镜下呈针形结晶。后者则 是在尿中加入一滴三氯化铁试剂,若有 酚尿呈紫色。
立即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
呛咳、鼻、咽刺痛;流泪、胸闷、 呼吸加快等; 喉头水肿、肺水肿、支气管炎及支 气管肺炎,重者可发生窒息。 对吸入含硫酸的混合气体而致中毒 者,可出现其他毒物成分的中毒症 状,如神经系统症状等。
皮肤接触中毒
局部有烧灼样强烈刺痛,外观由潮红转为 暗褐色,继而腐蚀坏死,形成溃疡。溃疡 一般较深,边界清楚,周围微肿;有的溃 疡面可覆盖灰白色或棕黑色痂皮。 大面积硫酸灼伤立即引起休克。 浓硫酸溅入眼中可致结膜水肿、坏死、穿 孔,并可引起全眼炎,甚至失明。
自杀:少见
毒理作用
腐蚀性、氧化性和吸水性:对皮肤和粘膜 有很强腐蚀性,吸水性不但能吸收组织中 游离的水分,还能使机体碳氢化合物中的 氢和氧形成水结构而被吸收,使组织脱水。 使蛋白质凝固为不溶性酸性蛋白,使血红 蛋白变成暗褐色的酸性正铁血红素(acid hematin)。

中毒致死量

硫酸的中毒致死量在成人为 2-5ml,吸入硫 酸 雾 6-8mg/m3 就 可 造 成 窒 息 , 突 然 吸 入 3mg/m3就会有窒息感。

三、腐蚀性碱类中毒

常见碱性物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氨、氢氧化铵、氢氧化钙、氧化钙、 碳酸钠等。其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又称为苛性碱,其腐蚀性最强。由于 碱性物质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是不可 缺少的基本化工原料和重要的化学试 剂,故腐蚀性碱类中毒案例仍有发生。

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 NaOH): 又名苛性钠(caustic soda),亦称烧碱。 为白色不透明固体,分子量40.01,比重 2.13(20℃),沸点1390℃。易溶于水,同 时放热。也可溶于乙醇、乙醚和甘油中。 吸湿性很强,若置于空气中,可完全潮解 成液体。液态的NaOH称液碱。
中毒症状
口服中毒:
上消化道剧烈疼痛,难以抑制的呕吐,
呕吐物呈棕色或黑色,混有炭化的粘 膜碎片;上消化道广泛腐蚀坏死,易 发生穿孔,引起弥漫性化学性腹膜炎。
胃穿孔
肠出血、坏死


喉头有反射性痉挛、水肿、声音嘶哑、呼吸困 难,重者出现窒息症状。 中毒者一般知觉存在,有的甚至到死时意识仍 清楚。重症患者有烦躁不安,运动性兴奋,反 射性痉挛,甚至出现休克。
意外中毒:工业生产过程中皮肤接触、
吸收致意外中毒。误服中毒。如有将来苏 尔误作止咳药棕色合剂内服中毒。也偶见 将来苏尔溶液误作肥皂水灌肠或充当洗胃 液引起医源性中毒。 自杀:少见,有的电烫药水中含有苯酚, 偶见服电烫药水自杀者。 他杀:罕见,因苯酚及来苏儿具有特殊 气味,所以用作。
毒理作用

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 KOH)又名苛性钾(caustic potash), 为白色半透明晶体。分子量56.1,比 重2.04,沸点1320-1324℃。易溶于水 和乙醇,微溶于乙醚。放置空气中因 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结合而形成碳 酸钾。
中毒原因
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意 外中毒,意外掉入液碱池内、小 儿误服等。 自杀:少见。 他杀:罕见。
二、苯酚中毒
苯酚(phenol, C6H5OH)简称酚, 又称石炭酸(carbolic acid)、羟基苯, 是一种弱有机盐。纯品为白色,半透 明针状结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 产炸药、肥料、油漆、橡胶、石棉制 品、合成树脂、石油、造纸、制革及 染料等工业。

中毒原因


血液中氢氧离子浓度增高可使血液和体 液的碱性增加,从而引起体内物质代谢 严重紊乱和心、肾功能障碍。 造成人体皮肤、粘膜、角膜的损害。 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细胞脱水坏 死,并因此放热而使组织遭受热的损害。

中毒致死量

95% 的 苛 性 碱 的 致 死 量 为 5-10g , 10%-30% 的 液碱致 死量 10-20ml 。 硫 酸钠为30g,碳酸钾为15g。
中毒症状
口服中毒:
局部症状:口腔、咽喉、食道和胃有强 烈的烧灼感和疼痛。皮肤粘膜接触处呈 灰白色或棕黄色,腐蚀严重者呈黑色干 痂。 全身症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头痛、 头晕、呼吸浅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肌肉抽搐、体温下降、呼气中带有酚味。 严重者发生虚脱、昏迷。


肾脏损害:症状出现较晚。48小时内 出现少尿、蛋白尿,甚至引起急性肾 功能衰竭。特征性的症状是尿液呈棕 黑色(酚尿)。 头痛、头昏、无力、皮肤苍白、出冷 汗、紫绀、体温下降、血压和脉搏初 期升高,继而下降。严重者很快出现 神志不清、烦躁、抽搐及肺水肿症状, 最后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
溃烂、坏死,导致剧烈的烧灼痛,治愈后 可遗留疤痕,并可引起功能障碍或残废;
口服:可造成上消化道的广泛腐蚀坏死,
易发生穿孔;严重中毒则引起明显的全身 反应,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主要中毒途径: 意外:工农业生产、
局部皮肤的直接 接触 口服 呼吸道蒸气吸入

中毒原因:
运输及贮存过程中接触 毒物而致意外中毒以及 医学上的误用及日常生 活中的意外事故。误食 中毒。 自杀: 他杀:毁容
喉 头 重 度 水 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服大量浓硫酸而未及时有效治疗者常在 12-24小时内死亡,经数天后死亡者,常出 现少尿或尿闭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口服稀硫酸(30%)中毒者可迁延数星期 再死亡。经治疗存活者,由于化学性灼伤 所致的疤痕挛缩可造成食道和幽门狭窄、 腹膜粘连及消化道功能紊乱等。

吸入中毒
现场勘察:
查出毒物来源,现场是否有残留的硫 酸或气体及其盛装容器的情况。若发 现有硫酸外溢,有气体泄露,应立即 采取措施切断毒源。 根据现场情况和中毒致伤、亡者的中 毒特征,尽量查找和分析中毒者与现 场毒物的关系,为分析案情性质收集 证据。

尸体解剖:
尸体外表检查:注意口周的流注痕,体 表暴露部位如手掌、头面部及颈前处 皮肤及衣物的烧灼、腐蚀状况。 解剖中注意观察消化道、呼吸道的腐 蚀部位、程度、范围、有无穿孔,周 围脏器组织是否被腐蚀及其程度。如 系口服硫酸中毒,其呕吐物及胃内容 物呈强酸性反应。

中毒原因
意外中毒:多见。工业生产、贮存或运 输过程中发生的泄漏、溢出、喷溅或吸入。 2001年5月26日中午,广东省湛江市麻章 区发生一起高浓度硫酸泄漏事件,造成 90 人因吸入硫酸雾而不同程度中毒灼伤。 他杀: 少见,用于毁容较多见,偶见用 于销毁碎尸者。曾有报道乘人昏迷之际,将 硫酸注入项部哑门穴而杀人的案例

肝细胞的坏死
点状坏死(SN)
散在的肝细胞坏死灶 仅累及数个肝细胞 伴炎细胞浸润
碎片状坏死(PN)
坏死的肝细胞呈片带状 或灶状连结状 常见于肝小叶的界板
中毒致死量
人口服苯酚致死量约 2-15g ,最小
致死量1.3g。来苏尔的致死量约为 20-40g 。体腔注射苯酚的致死量 约为1-2g。
检材采取
采集呕吐物、胃内容物、衣服沾染
处及被腐蚀的组织作为检材。
法医学鉴定要点
案情调查:
了解中毒时间、地点、人数、原因、
毒物的量、中毒症状、体征、抢救诊 治经过等。


如疑为个人自服中毒,或他人所为,要了解死、 伤者近期思想情绪,个人及家庭关系。 若系意外事故则应了解生产、运输及贮存情况, 是否有漏气、漏液现象及其原因。
一、腐蚀性酸类中毒
无机酸类:硫酸、硝酸、 盐酸、氢氟酸、铬酸等。
酸类物质:具 有强烈的腐蚀 作用
有机酸:甲酸、乙酸、 草酸等。
硫酸(sulfuric acid, H2SO4),又称 矾油,硫精。为无色油状液体,有明 显的酸味,常温下不挥发,吸湿性强。 硫酸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工业基础原 料,广泛用于各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