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测定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透明质酸核磁数据

透明质酸核磁数据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多糖类物质,是一种重要的保湿剂。
它具有优良的保湿性能,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使皮肤柔软、光滑、有弹性。
透明质酸在医学美容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如填充剂、皮肤修复等。
透明质酸的核磁数据是对其分子结构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样品中的原子核的行为来获取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透明质酸的核磁数据可以提供其分子结构的详细信息,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透明质酸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透明质酸的核磁数据可以通过实验室中的核磁共振仪器获取。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观察到透明质酸分子中各个原子核的信号,从而确定每个原子核的化学位移和相互作用。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透明质酸的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分子内的化学键等信息。
透明质酸的核磁数据通常以图谱的形式呈现。
图谱中会显示透明质酸分子中各个原子核的峰值,每个峰值对应着一个原子核的化学位移。
通过测定峰值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透明质酸的分子结构。
此外,图谱中的峰形也可以提供关于透明质酸分子内部交换过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透明质酸的核磁数据对于研究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确定透明质酸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进而研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降解过程。
此外,透明质酸的核磁数据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如药物与透明质酸的结合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透明质酸的性质和应用,为其在医学、美容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透明质酸的核磁数据是对其分子结构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获取透明质酸分子中各个原子核的信号,从而确定其分子结构和性质。
透明质酸的核磁数据对于研究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透明质酸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为其在医学、美容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血清透明质酸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透明质酸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尹兆红[1];朱海青[2]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8(000)008
【摘要】为探讨透明质酸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应用ELISA方法测定了75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的含量,并与25名健康对照者的含量作比较,结果发现白血病患者组与MDS组、良性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血清HA含量有极其显著差别(P<0.01),对于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和发生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尹兆红[1];朱海青[2]
【作者单位】[1]青岛市市立医院;[2]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 26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
【相关文献】
1.联合检测血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J], 杨耀娴;党彤;张月成;张坚
2.血清透明质酸在各种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J], 严之纯
3.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J], 储祥元;蔡雨萍
4.慢性肝病中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的比较及临床意义 [J], 黄传涌;卢
贤立
5.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临床意义 [J], 顾桂兰;陈秀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纤维化五项

2. PIIINP(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正常参考值] 血清 <120 μg/L III型前胶原肽对应英文Procollagen III peptide缩写为PIIIP。是指III型前胶原被氨
基端肽酶切掉进入血液循环的部分。由于这部分位于III型前胶原的氨基端,也称 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对应英文Procollagen III N-terminal peptide缩写PIIINP 所以III型前胶原(PCIII)≠III型胶原(CIII)≠III型前胶原肽(PIIIP、PIIINP) III型前胶原肽(PIIIP)== 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 肝纤维化时血清PCIII和PIIINP(PIIIP)均升高。都反映PCIII的合成情况;都和纤 维化有显著的定量相关关系。但它们都是间接反映肝纤维的分化情况,都是相对 值。所以国内外不同的实验室报道的正常或病理参考值都有较大的出入。因此, 不同的试剂盒切不可类比。应以所购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和参考值并结合临床做 为判断的依据。 作者认为,最恰当的名称应统一为III型胶原(CIII)放免诊断试剂盒。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中的CIV含量依次升高。
2.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较敏感的血清指标。
3.动态检测用于监测肝硬化的预后。
4.用于判断抗纤维化药物疗效。
5.且于酒精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
G(甘胆酸)
[正常参考值] 空腹 (注意:餐后测定值大大升高!) 血清参考值:<2.7μg/ml。
以上提供的正常值范围,均为我所自身实验室使用 本所药盒设定的正常人范围。
因检测分析方法、检测分析体系、实验条件、技术 水平以及受检人群、受检时间之间存在差异,所测 的正常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正常值仅作参 考,各实验室最好能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围。
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检测42例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检测42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病毒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高于正常人,并且肝功能损害越大,HA含量越高。
结论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病毒性肝炎诊断是一个敏感的生化指标。
【关键词】透明质酸急性病毒性肝炎放射免疫测定【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227-02透明质酸(HA)是一种由间质细胞合成,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的大分子葡萄胺多糖。
主要在肝脏内,由肝脏内皮细胞参与分解代谢,故肝脏的严重程度对HA的代谢有着较大的影响[1]。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含量进行检测。
旨在探讨肝损害严重程度对血清HA含量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1.1、测定对象,对照组,共50例。
男女各25例,年龄为11~66岁,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病例组:4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16~63岁,平均年龄(33.4±11.2)岁。
1.2、研究方法:患者于清晨空腹时抽静脉血,及时分离血清。
HA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药盒由上海长征医院提供,并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仪器采用FJ200SG型自动r免疫计数器。
2、结果2.1、急性病毒肝炎早期肝功能异常时,血清HA升高较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肝炎恢复期,经住院治疗后,肝功能正常时,血清HA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肝功能异常时相比较差异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则无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血清HA为>72.31±40.03ug/L(见表1)。
表1 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清HA含量变化组别测次 P值对照组 50 >72.3±40.03病毒性肝炎早期 30 591.38±722.3 <0.01急性肝炎恢复期 30 91.72±65.34 >0.05检测HA同时检测肝功能表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与ALT及TSB呈显著正相关,与AST以及白蛋白、球蛋白均无明显相关(见表2)。
透明质酸酶检测方法

透明质酸酶是一种能够分解透明质酸的酶,透明质酸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透明质酸酶的检测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透明质酸酶检测方法:
1. 酶活性测定法:利用透明质酸酶能够催化透明质酸的降解,通过测定酶活性来确定酶的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先提取组织中的透明质酸酶,然后将其与透明质酸混合,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反应产物的含量来计算酶活性。
2. 免疫学检测法:利用透明质酸酶抗体与透明质酸酶结合的原理,通过免疫学方法来检测透明质酸酶的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透明质酸酶的含量,但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利用PCR技术来检测透明质酸酶基因的表达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检测透明质酸酶的含量,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支持。
以上是常见的透明质酸酶检测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及血清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降低 A A大 鼠升高的 C 4 / D 比值 , D C 8 显著增加 小 鼠脾淋 巴
细胞早 期凋亡百分率 , R 对 A患者 滑膜 细胞增殖 也有 抑制作
用1 。 6 1
炎症是 局部 受刺激后引起 机体组织 的损伤 , 并激 活化学 介质, 随之产生血管通透性亢进 , 白细胞游走和组织增生等变
维普资讯
・
46 4 ・ 9
实用医技杂志 20 07年 1 2月第 1 4卷第 3 4期 ( 旬刊 ) J MT ee e.20 V 11 , o3 (s e vr T nD P ,D cmb 0 7, o.4 N .4 Is dE ey e a r u
单个核 细胞环氧化酶活性及 其基 因表达 的影响 [ ] 中国中药 J.
注 : 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差异 显著 ( 与 P<0 0 。 .1) 与生理 盐水对 照组相 比。 风痛宁片高、 中组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杂志 , 0 3 2 3235 2 0 , 8: 5 -5 .
[ ] T , uY,uF E et io nn nI I- I- r・u 5 uS H L . f c o s meieo U8,L6,L2pod ・ n f cdb ei ea bodmooula es J . og e nv e ypr h rl l nn c r U [] JT nj M dU i, p o e c i
显著的降低 乙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表 3 风 痛 宁 片 对 乙 酸 所致 小 鼠扭 体 反 应 的 影 响 ( , =1 X± 0)
响 ; 在体外 , 风藤碱 可抑制 佛波 醇酯 ( M 、 青 P A) 刀豆 蛋 白
A C nA 、P ( o ) L S和 atC m b诱 导小 鼠脾淋 巴细胞增 殖 , n—D A i
透明质酸核磁数据

透明质酸核磁数据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生物高分子多糖,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是一种常用于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方法。
本文将探讨透明质酸核磁数据的相关内容,以展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进展。
透明质酸在人体中具有广泛的分布,特别是在皮肤、关节和眼球等组织中含量较高。
它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透明质酸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采集透明质酸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可以得到透明质酸的核磁共振谱图。
通过分析谱图中的峰位、峰面积和峰形等信息,可以准确测定透明质酸的含量和分子结构。
透明质酸的核磁共振谱图通常包含多个峰位,这些峰位对应于不同的核磁共振信号。
通过对峰位的分析,可以确定透明质酸分子中各个原子的位置和化学环境。
此外,透明质酸的核磁共振谱图还可以提供关于分子大小、构象和交联程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透明质酸的生物学功能和药物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透明质酸的核磁共振数据还可以与其他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
例如,通过与质谱数据的对比,可以进一步确定透明质酸的分子质量和结构。
通过与X射线晶体学数据的对比,可以研究透明质酸的空间结构和分子排列方式。
这些综合分析有助于揭示透明质酸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为其在医学和美容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透明质酸的核磁共振数据还可以用于评估透明质酸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对不同生产批次的透明质酸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可以比较其核磁共振谱图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对于控制透明质酸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透明质酸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透明质酸核磁数据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准确测定透明质酸的含量和分子结构,揭示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这为透明质酸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透明质酸的国标

透明质酸的国标摘要:一、透明质酸的简介1.透明质酸的定义2.透明质酸在人体中的作用二、国标对透明质酸的规定1.我国对透明质酸的国标2.国标中透明质酸的相关指标三、透明质酸国标的重要性1.对产品质量的保障2.维护消费者权益四、企业如何符合透明质酸国标1.生产过程的控制2.产品检测与认证五、消费者如何选择符合国标的透明质酸产品1.查看产品认证2.了解产品成分正文:透明质酸,又称为玻尿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的多糖类物质。
它具有保湿、润滑、修复等多种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透明质酸有着严格的国家标准。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透明质酸被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且对其使用量、使用范围等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此外,我国还有《药用辅料透明质酸》(YB/T 4396-2014)等相关标准,对药用透明质酸的生产、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透明质酸国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国标对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
生产企业必须遵循国标的规定,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国标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透明质酸产品时,可以根据国标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企业如何符合透明质酸国标呢?首先,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项指标,确保产品质量。
其次,产品在投放市场前,需要进行检测与认证,以证明产品符合国标要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透明质酸产品时,可以查看产品的认证标志,以判断其是否符合国标。
此外,了解产品的成分,也可以帮助消费者判断产品是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