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要求及注释格式

合集下载

论文格式示例和注释规范

论文格式示例和注释规范

附件2论文格式示例和注释规范“第八届全国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征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严密,语言精练。

具体要求如下:1、题目:中英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用2号黑体字。

2、作者:作者人数不宜过多。

第一作者应是稿件的执笔人和修改人,如有例外,请将责任作者在篇首页脚处注明。

用4号仿宋字,多名作者的用逗号分隔,包括作者姓名、所在地、邮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电话、Email、通讯地址、单位(作者单位应为中英文,单位全称应写到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一级)。

3、基金项目: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4、摘要:摘要应言简意赅。

用小5号宋体字,中英文摘要(200~300字)。

5、关键词:3~8个,用小5号宋体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6、中图分类号: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分类,如作者有困难,可由编辑代分。

7、正文:用5号宋体字,一般以3~8千字为宜。

文中一级标题用4号仿宋字,序号用中文“一、,二、等”标示;二级标题用5号黑体字,序号用“(一),(二)等”标示;三级标题用5号楷体字,序号用“1.,2.等”标示;四级标题用5号宋体字,序号用“1),2)等”标示。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每篇应在5个以上,采用顺序编码制列于文后。

根据GB/T7714–2005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参考文献用6号宋体字。

文中引文处的序号(上标)与参考文献的序号须对应,用[]标示。

详见“文献著录规则”。

9、图、表要有自明性,并有图表序号及图表名,引用图表需注明资料来源,要有中、英文标题。

图要黑白的图,而且不要加图外面的边框,表格要求是三线表。

10、其他要求:文章用语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数字、纪年、量和单位应符合有关规定;除熟知的外国人名、地名按通用译法外,其余应参考有关的翻译手册给出译名,首次出现应以括号形式附注原文。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一、引言。

论文注释是学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同时也可以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支持和解释。

在学术写作中,注释的标准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得注释内容更加清晰、规范。

本文将对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注释的标准格式。

1. 注释的位置,在论文中,注释通常是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正文的上标或下标位置,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2. 注释的内容,注释内容应该与正文相关,能够对正文内容进行解释、补充或引用其他文献。

注释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不宜过长,避免出现冗长的注释内容,以免影响读者对正文内容的理解。

3. 注释的格式,在学术写作中,注释的格式通常采用脚注或尾注的形式。

脚注是出现在页面底部的注释,而尾注是出现在文章末尾的注释。

在注释格式上,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包括字体、字号、间距等方面的要求。

4. 注释的标点,在注释内容中,需要注意标点的使用。

通常情况下,注释内容的句子末尾需要使用句号,如果注释内容是引用其他文献的内容,则需要在引用内容的末尾使用引号,并标明引用来源。

5. 注释的编号,在正文中出现的注释需要按照顺序进行编号,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找到相应的注释内容。

同时,需要注意在正文中使用注释编号时的格式要求,如上标或下标等。

6. 注释的引用,在注释内容中引用其他文献时,需要标明引用的来源,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以便读者能够查阅相关资料。

三、结论。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对于学术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在进行学术写作时,作者需要严格遵循注释的标准格式,确保注释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从而在学术写作中更加规范地进行注释的编写和使用。

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要求

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标准论文格式+要求+范文(超全)

标准论文格式+要求+范文(超全)

标准论文格式一:1、题目。

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

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

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

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

A4 210×297毫米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

(或听老师的安排)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学术论文的写作有许多种注释体例,各高校和学术刊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以下的注释体例是最为常用的标准体例,也很方便由此更改为其他注释体例。

(一)著作类:选择著作类书籍作为注释来源,需要注意作者的身份,是著作还是主编抑或是译著,注释方法有所不同。

1.著作书籍注释一般格式为:(作者)著:《(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孟勤国著:《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第34页。

2.编著类书籍一般格式为:(编者全名)主编:《(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345-348页。

3.译著类书籍的一般格式为:【(国别)】(作者全名)著:《(书名)》,(译者全名)译,(出版地点),(出版社全称)(出版年)(版本数),页码。

举例:【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二)论文类1.期刊论文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期刊全名》(刊发年份)(刊期),(页码)举例: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第23页。

2.集刊论文(即论文刊载于类似于书籍的刊物上)一般格式为:(作者):《文章全名》,载(编者全名)主编,《集刊全名》(卷数),出版社地区,出版社全名(出版年份),(页码)。

举例:梁凤云:《行政公产导论》,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3.学位论文一般格式为:(作者):《论文全名》,学位论文通过高校全称(学位论文档次),论文发布时间,页码。

举例:徐艳荣:《公物初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35页。

(三)其他注释类1.报纸文献一般格式:(作者):《文献全名》,载《报纸全称》(刊发时间),(版面)。

论文格式(国家标准)

论文格式(国家标准)

论文格式(国家标准)一、封面1. 论文题目: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论文的主题和内容。

2. 作者姓名:应包括所有作者的姓名。

3. 作者单位:应包括所有作者的单位。

4. 论文提交日期:应包括论文提交的日期。

6. 论文关键词:应包括35个关键词,能够概括论文的主题和内容。

二、摘要1. 论文的目的: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论文的目的。

2. 论文的方法: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论文的方法。

3. 论文的结果: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论文的结果。

4. 论文的结论: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论文的结论。

三、引言1. 论文的研究背景:应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

2. 论文的研究目的:应明确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

3. 论文的研究方法:应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

4. 论文的研究内容:应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

5. 论文的研究意义:应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

四、1. 论文的研究方法:应详细描述论文的研究方法。

2. 论文的研究内容:应详细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

3. 论文的研究结果:应详细描述论文的研究结果。

4. 论文的研究讨论:应详细描述论文的研究讨论。

五、结论1. 论文的研究结果: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论文的研究结果。

2. 论文的研究结论: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论文的研究结论。

3. 论文的研究展望:应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展望。

论文格式(国家标准)七、致谢八、附录1. 数据表格:应包括论文中使用的所有数据表格。

2. 图片:应包括论文中使用的所有图片。

3. 公式:应包括论文中使用的所有公式。

4. 其他:应包括论文中使用的其他材料。

九、注释1. 解释性注释:应包括对论文中某些内容的解释性注释。

2. 引用性注释:应包括对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引用性注释。

3. 其他注释:应包括对论文中其他内容的注释。

十、排版要求1. 论文应使用标准的A4纸打印。

2. 论文应使用宋体或黑体字,字号为小四号。

3. 论文应使用1.5倍行距。

4. 论文应使用页眉和页脚,页眉应包括论文题目和页码,页脚应包括作者姓名和单位。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注释的格式(一)中文注释: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

(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

(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

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

(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在学术写作中,论文注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内容,同时也可以为作者提供对相关资料的引用和支持。

因此,正确的论文注释格式对于提升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至关重要。

首先,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包括两种常见的形式,即脚注和尾注。

脚注是指将注释内容直接标注在页面底部,而尾注则是将注释内容集中放在文末。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注释内容都应该清晰明了,便于读者查阅。

其次,在撰写论文注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标准格式,首先是注释的序号,通常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标注,且在整篇论文中应该是连续的。

其次是注释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不要出现过多的废话,要突出重点。

最后是注释的标点符号,通常采用逗号或者句号作为结束符号。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料,注释的格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书籍的注释,应该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信息;对于期刊文章的注释,则需要包括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发表时间等内容。

因此,在进行论文注释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资料采用相应的格式进行标注。

此外,还需要注意论文注释的引用规范。

在引用他人观点或者资料时,应该注明出处,并且避免出现抄袭现象。

同时,也要注意注释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出现错误信息。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进行论文注释时,需要做到言之有物,不要出现无关的废话。

注释内容应该紧扣论文主题,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支持。

同时,也要注意注释的排版和格式,使其整洁美观,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总的来说,论文注释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注释格式和内容能够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可读性。

因此,作者在进行论文注释时应该严格遵循标准格式,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力求做到言之有物,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课程论文布置
总体要求:
1.以小论文方式完成;
2.为让同学认真准备,有足够时间完成,第10周即5月6号统一提交论文;
3.须交手写稿,不交电子稿。

请学委按班级学号顺序统一整理后提交给教师;
4.教师阅读后会就作业进行课堂讲解;
5.期中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请同学认真完成,如果对本次安排有意见或建议,
请及时提出,以便进行修改与改进。

评论**的小说《***》
说明与具体要求:
1.具体题目自行拟定。

论文不必过于忧虑写得好坏,重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了解、学习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与要求,为将来从事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2.要探讨的论题主题不宜太大,要考虑可行性,尽量选一个角度深入研究。

尤其注意
言之有据、充实而不发空论。

不要写成读后感、作品欣赏或导读。

3.论文篇幅不少于2500字。

4.论文可以借鉴他人,但不能抄袭,用自己的语言和构思。

5.论文格式请参照我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材料中上传的学术论文,或者自行查找学习
知网上或图书馆、资料室专业杂志的论文。

论文大体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主体、注释、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6.注意区别注释与参考文献。

注释是指在文章中,具体引用了他人的观点、材料处的
注解。

注释体例分文内注(在某处加括号的形式注明)、文末注、页脚注。

本科生论文一般
以后两种为多,可以任选一种。

参考文献一般指整篇文章曾经借鉴而不能或不必具体指出某
处的著作或文章。

一般放在整篇论文后面。

7.以下附注释方式。

大体可以作两种选择(以下以注释例说明),请根据自己的习惯选
择与学习。

注释方式一:
著作:
作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这些要素的位置可以变动,但要求齐全并全文统一)
③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译作:
国别、作者、著作名、译者、出版者及出版年、页码
③ [德]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页。

刊于期刊的论文(译文参照译作格式在译文题目后加译者):
①傅修延:《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创作评谭》2004年第2
期。

载于书籍的论文(译文参照译作格式在译文题目后加译者):
①傅修延:《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载傅修延《文学叙述论》,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注:论文标明出自某人所著某书时,该书作者后一般不用冒号,即如上例所示后一处“傅修延”后不用冒号。

间接观点引述格式为:
①参见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作者汪晖后
不用冒号)。

引用学位论文格式:
屈伯文:《书籍即“媒介”——论当代西方“书籍史”研究的一种新观念》,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刊于报纸的论文:
王彬彬:《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伪发掘”》,《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22日。

注释方式二:
著作:
作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
③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100.
译作:
国别、作者、著作名、译者、出版者及出版年、页码
③ [德]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M].吴国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00.
刊于期刊的论文(译文参照译作格式在译文题目后加译者):
①傅修延.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J].创作评谭.2004(2):10.
载于书籍的论文(译文参照译作格式在译文题目后加译者):
①傅修延.继承与创新——新叙事学对文本研究的贡献[M].//傅修延.文学叙述论.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20.
引用学位论文格式:
屈伯文. 书籍即“媒介”——论当代西方“书籍史”研究的一种新观念[D].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刊于报纸的论文:
王彬彬.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伪发掘”[N].中华读书报,2008-10-22.
以下是不同文献的不同代码,供参考学习
建议同学找本专业著作或杂志,进行学习与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