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课件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ppt

合集下载

汽车理论课件——第四章余志生版.ppt

汽车理论课件——第四章余志生版.ppt
2)起始车速ua0
s 0.0034ua0 0.00451ua20
s
1 3.6
2
2
2
ua0
ua20 25.92abmax
44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3)最大制动减速度 abmax
➢ abmax 主要与路面附着系数有关。
三、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 ➢制动器温度上升后,制动器产生的摩擦力矩常会有 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 ➢山区行驶的货车和高速行驶的轿车,对抗热衰退性 能有更高的要求。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 即在制动中不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本章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使汽车在保证方向稳定性 的前提下,获得最好的制动效能。
4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表4-1 乘用车制动规范对行车制动器制动性的部分要求
项目 试验路面
中国 ZBT24007
u0
1 2
k 22
由于
ds
d
u0
1 k 2
2
ds
u0
1 2
k
2
d

''时,将k
ab max ''
2
代入
当τ=0 时,s=0
s
u0
1 6
k
3
s2
u0 2
1 6
abmax 22
s2 s2 s2
s2
u0 2
u0 2
1 6
abmax 22
40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2.持续制动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s3
31

汽车理论课件之第4章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理论课件之第4章汽车的制动性

则趋于过多转向
49
注意!!!
在侧倾力矩的作用下,汽车左右车轮的 垂直载荷发生变化,这将导致轮胎的侧偏 特性变化而使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发生变化。
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差别越大,侧偏刚度 越小。
若前轴左右车轮的垂直载荷变化大,则 趋于不足转向。后轴左右车轮的垂直载荷 变化大,则为趋于过多转向。
第一阶段:单纯滚动,印痕的形状基本与
轮胎胎面花纹相一致。 uw rr0 w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可辨别轮胎花纹的 印痕,但花纹逐渐模糊,轮胎胎面相对地面发 生一定的相对滑动,随着滑动成分的增加,花
纹越来越模糊。 uw rr0w uw rr0w
第三阶段:拖滑-车轮抱死拖滑,粗黑印
痕,看不出花纹。 uw rr0w w 0
" 2
1 6
xm
ax
"2 2
du dt
k
du
kd
Fp
u
u0
1 2
k
2
j
d
e
Fp
j f
ue
u0
1 2
k "2
0 abc
' "' "
1
12
2
1
2
gt
3
4
22
ds dt
u
u0
1 2
k
2
Fp j
d
e
Fp
j f
ds
(u0
1 2
k
2
)d
0 abc
' "' "
1
12
2
1
2
3
gt 4
s
u0

汽车理论课件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理论课件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由制动力矩所引起的、地
面作用在车轮上的切向力。
ua
W
Tp
制动力矩Tµ

r
FXb
FXb
地面附着力
FXb F
FZ
10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二、制动器制动力Fμ
与附着力无关

Tμ r
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切向力。
通常这样描述:将车轮架离地面,踩住制动踏板,在轮胎周缘施加 切向力,直到车轮转动所需要的力,就是制动器制动力。
制动力系数:地 面制动力与作用在 车轮上的垂直载荷 的比值。
b
FX b FZ
峰值附着系数
滑动附着系数 s =15%~20%
制动力系数随 滑动率而变化
19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3.侧向力系数 l
侧向力系数:地面 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力 与车轮垂直载荷之比。
l
FY FZ
侧向力系数也 随滑动率而变化
20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时的稳 不许偏出
定性
3.7m通道
不抱死跑偏 不许偏出 不抱死偏出 2.5m通道 3.66m(12 f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动距离或 制动减速度
踏板力
≤50.7m ≤500N
≤50.7m, ≥5.8m/s2
<490N
≤20m ≥5.9m/s2 ≤500N
≤65.8m(216ft)
66.7~667N (15~150 lbf)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将制动时的滑动率控制 在15%~20%之间,有如下优点:
1)制动力系数大,地面制动力大,制动距离短; 2)侧向力系数大,地面可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力大, 方向稳定性好; 3)减轻轮胎磨损。

汽车理论课件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理论课件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消去
Fz1、Fz2
F1 F 2 G F1 b hg F a h g 2

Gb 1 G 2 4hg L F 2 b F1 2 F1 h 2 hg G g
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教研室
四、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过程分析
利用 线与I曲线的配合,就可以分析前、 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 面的制动情况。 先介绍两组线组: f线组 是后轮没有抱死,在各种路面上前轮抱 死时的前、后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 r线组 是前轮没有抱死而后轮抱死时的前、后 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
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教研室
(二)、制动减速度 4.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2 2 (u ab u ae ) MFDD 25 .92 ( se sb )
uab 0.8ua0
uae 0.1ua0
sb ua0 u ab
se u ae
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教研室
GB7258-2004(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教研室
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1 滑动率
s= u w-rr0w 100% uw
峰值附着系数
p
滑动附着系数
s
F 制动力系数: b= Xb FZ
当滑动率在15%~20% 左右具有峰值特性。
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教研室
不同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教研室
2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
侧向力系数:
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教研室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对于一般汽车而言,根据其前、后轴制器 制动力的分配、载荷情况及道路附着系数和坡 度等因素,当制动器制动力足够时,制动过程可 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即: 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 2)后轮先抱死拖沿,然后前轮抱死拖滑。 3)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定义:
dt
2. 影响因素:制动器制动力(车轮滚动时)、附着 力(车轮抱死拖滑时)。
3. 不同路面上的减速度、平均减速度
FXb bG
ab max b g
a 1 t2 atdt
t2 t1 t1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20
3.2 制动距离的分析
2.1 地面制动力
车轮在制动时的受 力情况,见右图。
1. 取决于制动器内制动 摩擦片与制动鼓(制 动盘)间的摩擦力。
2. 取决于轮胎与地面间 的附着力。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5
2.2 制动器制动力
制动时,车轮周缘克 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 需的力,称为制动器 制动力。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预备知识
汽车制动系的功 能、组成、构造及工 作原理。
中心思想
首先介绍制动性 的基础知识(概念、 评价指标、动力学分 析),然后指出传统 的制动性设计中存在 的问题,最后通过现 代设计方法解决问题。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
引言
几个概念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2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
制动性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器设计时的重要问题?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
P71:轿车制动规范对行车制动器制动性的部分要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F

T r
制动器制动力与制动
踏板力的关系曲线 ,
见右图。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6
2.3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FXb F=FZ FXbmax=FZ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7
2.4 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3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思考题
从力学的角度,回答汽车在制动时,哪些因 素导致减速直至停车;哪些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 用,为设计和使用汽车提供理论指导。
本节应掌握的内容
1. 车轮在制动时的受力图。 2. 影响汽车地面制动力的主要因素。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4
汽车制动过 程,胎面留在地 面上的印痕从车 轮滚动到抱死拖 滑是一个渐变的 过程,即纯滚动、 边滚边滑、
完全拖滑。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8
2.4 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9
2.4.1 滑动率
s=uw-rr0w 100%
s

s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3



2

2
2
u0

u02 2 jmax
第三节 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思考题 根据驾驶员的操纵特点,整个制动过
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本节应掌握的内容 1. 影响制动效能的主要因素。 2. 影响制动效能恒定性的主要因素。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8
3.1 制动距离与制动加速度
一、制动距离
1. 定义:在某一车速时,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 制装置(制动踏板)到停车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一、制动过程
1. 驾驶员反应时间 (0.3-1.0s)
2. 制动器作用时间 (0.2-0.9s)
3. 持续作用时间 4. 放松制动器时间
(0.2-1.0s) ?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21
3.2 制动距离的分析
二、制动距离 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
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 (或最大制动器制动力)以及起始制动车速。
uw
从上图可以看 到,当滑动率在 0.2左右具有峰值 特性。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0
2.4.2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1
2.4.3 制动的稳定区与非稳定区
稳定区
在峰值滑动率左侧,近似 线性增长。路面附着力能 跟随汽车制动力矩的增加, 提供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矩),并且,此时的横向 附着系数也较大,具有足 够的抗侧滑能力,故一般 称为稳定区 。
非稳定区
在峰值滑动率左侧,滑动率s 从峰值增长到100%几乎是 瞬间完成的(大约在0.1s)。 在S达到100%时,纵向附着 系数大约降低1/3—1/4。 更为严重的是,横向附着系 数接近于零。从而,不但将 增加汽车的停车制动距离, 并使车辆丧失了抗侧滑能力, 故一般称为不稳定区 。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2. 影响因素:制动踏板力、附着系数、汽车载荷、 发动机是否结合
3. 试验要求:制动踏板力、附着系数、汽车状态做 规定。
4. 设计要求:轿车、轻型货车车速高,制动效能高; 重型货车车速低,要求稍低一些。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9
3.1 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二、制动减速度 du
制动性的重要性
1. 汽车制动性?
1. 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2. 汽车制动系(已学)?
2. 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
3. 制动系工作原理(已学) ?
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 离太大、紧急制动时发生
侧滑等情况有关,故汽车
制动性是汽车行驶安全的
重要保障。
3. 改善汽车的制动性,始终 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 门的重要任务。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2
2.4.4 路面对制动力系数的影响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3
2.4.5 车速对制动力系数的影响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4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2.4.6
的胎 影面 响、 (路 七面 六对 页附 )着
系 数
15
2.4.7 滑水现象
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的升力等于 垂直载荷时,轮胎将完全漂浮在水膜上面而与路面 毫无接触,B区、C去不复存在。这就是滑水现象。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6
第二节结束!
汽车理论(PowerPoint版)
版权所有者:南航赵又群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