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死,百鸟鸣。”原文、赏析
古诗上留田行翻译赏析

古诗上留田行翻译赏析《上留田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
【注释】①峥嵘:高峻的样子。
②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③铭旌: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④桓山: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
《孔子家语》载,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
”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为其往而不返也。
回窃以音类知之。
”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⑤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
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
”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
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⑥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⑦参商:参星与商星。
《左传·昭公元年》:相传黄帝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沉,住在荒山野林里,不能和睦相处,每天动武,互相讨伐。
后来黄帝为避免两人争斗,把阏伯迁到商丘,去管心宿,也就是商星;把实沉迁到大夏,主管西方的参星。
参宿在西,心宿在东,彼出此没,永不相见。
后比喻兄弟不和睦,彼此对立。
⑧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
李白上留田行赏析翻译

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
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⑧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这是一首关于: 的诗
翻译译文
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 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 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 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 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 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 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 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没有继位。于是,三哥余昧死后,由余昧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季札封于延陵,所以称其为“延陵季子”。 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尺布之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载,淮南王刘长谋反被汉文帝流放,刘长途中绝食而死,民间作歌歌淮南厉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 人不相容。” 缅邈(miǎn miǎo):意为山川缅邈, 同遥远。
鸟鸣文言文翻译

【原文】晨起,闻鸟鸣,声声入耳,悠扬悦耳。
遥望林间,翩翩起舞,似诉衷肠。
暮色渐深,鸟声四起,声声不息,宛如天籁。
鸟之鸣声,动人心弦,令人神往。
余乃取笔,作赋以记其事。
【翻译】清晨起床,听到鸟儿的鸣叫,声音声声入耳,悠扬动听。
远远望去,树林间鸟儿翩翩起舞,仿佛在倾诉着内心的情感。
随着夜幕的降临,鸟声四起,声声不息,宛如天籁之音。
鸟儿的鸣声,触动人心,让人心生向往。
于是,我拿起笔,写下这篇赋文,以记录这一美景。
【原文】鸟鸣于林,清脆悦耳,如金铃作响。
群鸟齐鸣,声声入云,气势磅礴。
鸟鸣之际,百鸟齐飞,景象壮观。
时值春暖花开,鸟儿啼鸣,如歌如诉,令人陶醉。
【翻译】鸟儿在树林中鸣叫,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金铃般作响。
群鸟齐鸣,声音声声直入云霄,气势宏大。
在鸟鸣的时刻,百鸟一同飞翔,景象极为壮观。
正值春暖花开之时,鸟儿的啼鸣如同歌声,又似诉说,让人陶醉其中。
【原文】鸟鸣非止于林,亦在山巅。
山鸟啼叫,声声如雷,震耳欲聋。
群山环绕,鸟鸣声声,如潮水般涌动,气势磅礴。
此时,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叹为观止。
【翻译】鸟儿的鸣叫不仅限于树林,亦在山巅之上。
山中的鸟儿啼叫,声音声声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群山环绕,鸟鸣声声,如同潮水般汹涌,气势磅礴。
此时,观看之人无不为之动容,赞叹不已。
【原文】鸟鸣虽小,却能感动人心。
鸟鸣之声,宛如天籁,令人心旷神怡。
古人云:“鸟鸣春意浓。
”鸟鸣之乐,实为自然之妙音,使人陶醉。
【翻译】鸟儿的鸣叫虽然细微,却能触动人心。
鸟鸣之声,宛如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古人有云:“鸟鸣春意浓。
”鸟鸣之乐,实为自然界中的美妙音乐,让人陶醉其中。
【原文】鸟鸣之美,难以言表。
余闻鸟鸣,心生感慨,欲以文字表达其妙。
然鸟鸣之妙,非言语所能尽,唯有心者,方能领略其真谛。
【翻译】鸟鸣之美,难以用言语形容。
我听到鸟鸣,心生感慨,想要用文字来表达其美妙。
然而,鸟鸣之妙,非言语所能完全表达,只有真正有感受的人,才能领悟其真正的含义。
《鸟鸣涧》原文及翻译赏析

《鸟鸣涧》原⽂及翻译赏析《鸟鸣涧》原⽂及翻译赏析1 【原⽂】 鸟鸣涧 王维 ⼈闲桂花落,夜静春⼭空。
⽉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选⾃《王右丞集笺注》鸟鸣涧:鸟⼉在⼭中鸣叫。
河流名。
涧:两⼭之间的⼩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花瓣晒⼲可以⾷⽤。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中寂静,⽆声, 好像空⽆所有。
⽉出:⽉亮出来。
惊:惊动,惊扰。
时:时⽽,偶尔。
时鸣:偶尔啼叫。
⼭鸟:⼭中的鸟 【翻译】 鸟鸣涧 王维 春天的夜晚寂静⽆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 春夜的寂静让⼭野显得更加空旷。
或许是⽉光惊动⼭中栖息的鸟⼉, 从⼭涧处时⽽传来轻轻的鸣叫声。
【赏析】 这⾸诗写春⼭之静。
“静”被诗⼈强烈地感受到了。
为什么呢?是由于“⼭静”,所以⼈静。
⼈静缘于⼼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动静结合。
花落,⽉升,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的幽静。
鸟鸣涧,是⼀处风景极优美的地⽅。
涧,是⼭涧,夹在两⼭间的流⽔。
这⾸诗描写的是春⼭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诗的⼤意说:在寂静没有⼈声的环境⾥,桂花(四季桂)⾃开⾃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繁多的春⼭,也好似空⽆所有。
⽉亮刚出,亮光⼀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鸟鸣涧这⾸诗主要写春⼭夜景。
花落,⽉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的是以动衬静的⼿法,收到“鸟鸣⼭更幽”的艺术效果。
“闲”说明周围没有⼈世的烦扰,说明诗⼈内⼼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的因素是很细微的。
⽽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则⼜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出来的空寂⽽惊叹了。
这⾥,诗⼈的⼼境和春⼭的环境⽓氛,是互相契合⽽⼜互相作⽤的。
鸟鸣涧原文翻译及赏析

鸟鸣涧原文翻译及赏析鸟鸣涧原文翻译及赏析《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
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大家有读过鸟鸣涧这首诗吗?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啊整理的鸟鸣涧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鸟鸣涧原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
不时地啼叫。
时:时而,偶尔。
桂花: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惊:惊动,惊扰。
闲:安静。
鸟鸣涧翻译一、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听得见桂花掉落的声音。
月亮出来了,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时而在深山里鸣叫。
二、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鸟鸣涧赏析这首写春山之静。
“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
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
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李白诗篇二(内含一百首)

《江夏赠韦南陵冰》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
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
昔攀六龙飞,今作百炼铅。
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
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
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
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
胡虏三叹息,兼知五兵权。
枪枪突云将,却掩我之妍。
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
据鞍空矍铄,壮志竟谁宣。
蹉跎复来归,忧恨坐相煎。
无风难破浪,失计长江边。
危苦惜颓光,金波忽三圆。
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或弄宛溪月,虚舟信洄沿。
颜公二十万,尽付酒家钱。
兴发每取之,聊向醉中仙。
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
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
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
下马不作威,冰壶照清川。
霜眉邑中叟,皆美太守贤。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
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
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遂归池上酌,掩抑清风弦。
曾标横浮云,下抚谢脁肩。
楼高碧海出,树古青萝悬。
光禄紫霞杯,伊昔忝相传。
良图扫沙漠,别梦绕旌旃。
富贵日成疏,愿言杳无缘。
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何言一水浅,似隔九重天。
崔生何傲岸,纵酒复谈玄。
身为名公子,英才苦迍邅。
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
《鸟鸣涧》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维《鸟鸣涧》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1.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2.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3.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4.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5.月出:月亮出来。
6.时鸣:时,不时。
不时地啼叫。
7.时:时而,偶尔。
8.桂花: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9.惊:惊动,惊扰。
10.闲:安静。
译文: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赏析:这首诗写春山之静。
“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
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
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
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
李白四句诗全集[5篇]
![李白四句诗全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a482e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e.png)
李白四句诗全集[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李白四句诗全集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目录卷一(古诗五十九首)卷二(乐府三十首)卷三(乐府三十七首)卷四(乐府四十四首)卷五(乐府三十八首)卷六(古近体诗二十八首)卷七(古近体诗五十三首)卷八(古近体诗四十三首)卷九(古近体诗二十四首)卷十(古近体诗三十二首)卷十一(古近体诗二十五首)卷十二(古近体诗二十五首)卷十三(古近体诗二十六首)卷十四(古近体诗三十四首)卷十五(古近体诗二十一首)卷十六(古近体诗四十四首)卷十七(古近体诗三十三首)卷十八(古近体诗三十二首)卷十九(古近体诗六十首)卷二十(古近体诗三十六首)卷二十一(古近体诗五十八首)卷二十二(古近休一诗四十七首)卷二十三(古近体诗六十三首)卷二十四(古近体诗八十八首)卷二十五(补遗)关于本书□ 作者:李白第2篇李白诗全集(乐府三十首)阿瑟编校远别离远别离。
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
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
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雷凭凭兮欲吼怒。
( 雷一作云)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
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言尧幽囚。
( 言一作云)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
重瞳孤坟竟何是。
( 何一作谁)帝子泣兮绿云间。
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
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
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
( 哮一作吼) 波滔天。
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
儿啼不窥家。
杀湍堙洪水。
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
茫然风沙。
披发之叟狂而痴。
清晨径流欲奚为。
( 径一作临) 旁人不惜妻止之。
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
河难凭。
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
公乎公乎挂□于其间。
【上网中口下月】( □一作骨) 箜篌所悲竟不还。
蜀道难噫吁唏。
【唏:口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鸟死,百鸟鸣。
出自唐代李白的《上留田行》
原文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