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数据的收集:学习使用观察、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了解数据收集的注意事项。
2.数据的整理:学习使用表格、图表等方法整理数据,掌握分类、排序等整理技巧。
3.数据的描述:学习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了解极差、方差等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数据描述的统计量:重点介绍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以及极差、方差等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实践活动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如何将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在讲解数据的整理技巧时,可以以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为例,演示如何将原始数据整理成表格,并通过图表直观展示数据分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对一次班级考试成绩进行收集、整理与描述,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整理的逻辑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统计量的选择和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勇于探索新思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方法:重点讲解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数据的整理技巧:强调分类、排序等整理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清晰、有序地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难点在于如何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避免因主观因素造成数据偏差。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描述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二.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描述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据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学生活动材料: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材料,如调查问卷、数据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彩票中奖号码、天气情况等,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回顾与思考优秀教学案例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各种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个简单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数据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问题导向: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我会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同时,我也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掌握了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后,往往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导致解题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本节回顾与思考的优秀教学案例,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回顾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据处理知识的热爱。同时,本节课还将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精华版)

七年级数学第17 讲: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成果姓名1,普查与抽样调查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2,扇形统计图样本;抽样时要留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各个部分的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该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360 ;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别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每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组距),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数据显现的次数);当样本中的数据较多时,用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4,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详细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形;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典型例题:例1,以下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 明白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明白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B.C. 明白长江中鱼的种类明白某班同学对“小强热线”的知晓率D.例2,要明白全校同学的课外作业情形,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A. 调查全体女生B. 调查全体男生C. 调查九年级全体同学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 名同学D.例3,为了明白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 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 这批电视机这批电视机的寿命B.C. 所抽取的100 台电视机的寿命D. 100例4,为了检查一批皮鞋的质量, 从中抽取了50 双作质量检查, 此问题中数目50 是( )A. 样本样本容量总体个体B. C. D.例5,为了考查某校初三年级800 名同学期末数学测试成果, 从中抽取了100.名同学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 这100 名同学的数学成果是()A. 个体B. 样本C. 总体D. 样本容量例6,为了明白某校八年级500 名同学的睡眠时间, 从中抽调了50 名同学进行明白. 就这个问题来说, 下面说法正确选项()A.500 名同学是总体名同学睡眠时间是样本; ;C. 每名同学是个体这种调查方式是普查; D.例7,在2021 年的世界无烟日( 5 月31 日),小明学习小组为明白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 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个成年人吸烟. 对于这个数据收集与处理15的问题,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调查的方式是普查)本地区只有85 个成年人不吸烟B.C. 样本是15 个吸烟的成年人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D.例8,如下列图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A. 甲校C. 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B. 乙校D.无法确定例9,某校七(1)班的全体同学喜爱的球类运动用如下列图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选项()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爱各种球类的详细人数;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C.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中学三年来喜爱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爱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例10,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72°,就这个扇形所表示的占总体的百分数是;例11,为明白某中学男生的身高情形,随机抽取如干名男生进行身高测量,将所得到的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2,3,4,5 组.(1) 求抽取了多少名男生测量身高.(2) 身高在哪个范畴内的男生人数最多?(答出是第几个小组即可)(3) 如该中学有人数.300 名男生,请估量身高为170 cm 及170 cm 以上的例12,某省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家电下乡”政策.第一批列入家电下乡的产品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四种产品.今年一季度对以上四种产品的销售情形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你依据图中信息解答(1)该家电销售公司一季度四种电器销售的总数量是台.(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例13,为了进一步明白七年级同学的身体素养情形,体育老师对七(1)班50 位同学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频数(人数)组别次数第1 组第2 组第3 组第4 组第5 组请结合图表完成以下问题:(1)补全表格中的数据;(2)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例14,小强就本班同学“自己选测的体育项目”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下面是他通过收集数据后,答以下问题:人数1614121086420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依据图中供应的信息,解跳绳30%跳远18%其他排球跳绳跳远排球其他项目(1)该班共有(2)补全条形统计图;名同学;(3)在扇形统计图中,“排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4)如全校有1080 名同学,请运算出全校“其他”部分的同学人数.°;课内练习:1. 为了明白七年级同学的数学成果,在全校七年级同学中抽取了50 名同学进行检测,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样本是__.2. 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详细数据,应采纳统计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纳统计图;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应采纳统计图;要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形,应采纳 图 .3. 为了明白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 100 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纳的调查方式是4. 依据猜测, 21 世纪中叶我国劳动者构成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下列图, 就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的构成比例是∶∶;5. 完成以下表格:小明一周内总共花了 24 元钱,各项消费金额及其所占百分比如下表所示:消费项目 消费金额 / 元 交通 文具 4 1 6午餐 105 12消遣 4 合计 24 百分比6. 小刚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明白他所居住的小区450 户居民的家 庭收入情形 . 他从中随机调查了 40 户居民家庭收入情形(收入取整数,单 位:元),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户数 .分组 频数(人数)百分比 20 16600≤ x < 800 800≤ x < 1000 1000≤ x < 1200 1200≤ x < 14005% 2 12 15% 68445%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元%依据以上供应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表;(2) 9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 ( 3)绘制 1600≤ x < 1800合计5% 2 相应的频数分布折线图 . (4)请 你估量该居民小区家庭属于中等 100%40收入(大于 1000 不足 1600 元)的大约有多少户?7.某市“每天锤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活动已开展了一年,为明白该市此项活动的 开展情形,某调查统计公司预备采纳以下调查方式中的 一种进行调查:①从一个社区随机选取 200 名居民; ②从一个城镇的不同住宅楼中随机选取 ③从该市公安局户籍治理处随机抽取200 名居民;200 名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然后进行调查. (1)在上述调查方式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一种是 ( 填序号 ).(2) 由一种比较合理的调查方式所得到的数据制成了如下列图的频数直方图,在这个调 查中,这 200 名居民每天锤炼 2 小时的人数是多少?(3)如该市有 100 万人,请你利用 (2)中的调查结果, 估量该市每天锻 炼 2 小时及以上的人数是多少?(4) 你认为这个调查活动的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谈谈你的理 由.。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事件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采用全面调查方式B.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调查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采用全面调查方式D.了解某班学生甲肝疫苗接种情况,采用全面调查方式2.如图,是九(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是()A.6人B.8人C.14人D.36人3.下列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式,不合适的是()A.了解黄河的水质,采用抽样调查B.了解全省中学生的睡眠时间,采用抽样调查C.检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零部件质量,采用抽样调查D.了解某班学生视力,采用全面调查4.某班学生最喜欢的一项球类运动的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如下所示,其中统计表不小心被污染了一部分.对于下列结论说法不正确的是()体育项目乒乓球足球篮球羽毛球人数159A.该班最喜欢篮球的人数是13人B.该班最喜欢篮球的人数少于13人C.一共调查了50人D.扇形图中m与n的和为525.用条形图描述某班学生的一次数学单元测验成绩(满分100分).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该班一共有50人.①如果60分为合格,则该班的合格率为88%.①人数最多的分数段是80-90.①80分以上(含80分)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44%.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B.对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C.了解南宁市中学生的眼睛视力情况D.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7.某校九年级学生中考体育选考项目组合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若九年级学生共有400人,则选择跳远、游泳、篮球项目组合的有()A.60人B.80人C.120人D.140人8.在下列四项调查中,调查方式正确的是()A.了解云南省所有中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B.为保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要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D.了解全市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9.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核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是()A.162︒B.184︒C.216︒D.25010.某网店今年1—4月的电子产品销售总额如图1,其中某一款平板电脑的销售额占当月电子产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如图2,据图中信息作如下推断,其中不合理的是()A.这4个月,电子产品销售总额为290万元B.平板电脑4月份的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C.这4个月中,平板电脑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D.平板电脑销售额占当月电子产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4个月中1月最高二、填空题11.若频率为0.25,总数为200,则频数为.12.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4组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4、6、12、8,则第5组的频率为.13.手机已经普及,家庭座机还有多少?为此,某校中学生从某街道5000户家庭中随机抽取50户家庭进行统计,列表如下:该街道拥有多部电话(指1部以上,不含1部)的家庭大约有户.14.在数据25,23,21,29,28,25,22,26,28,26,26,27,25,21,29中,(包括前边的数,不包括后边的数)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范围在252715.某校七年级1班对同学们上周课外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学生人数是人.16.已知有50个数据分别落在五个小组内,落在第一、二、三、五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分别为2,8,15,15,则落在第四小组内的频率是.三、解答题17.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18次,对我国国民阅读总体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2021年4月23日,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下面是关于样本及国民图书阅读量的部分统计信息.a.本次调查有效样本容量为46083,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样本容量的占比情况如图1.b.2020年,成年人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约为4.70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约为3.29本;2019年,成年人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约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约为2.84本.c.2012年至2020年,未成年人的年人均图书阅读量如图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未成年人样本容量占有效样本容量的________;(2)2020年,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约为________本,比2019年多________本;(3)在2012年至2020年中后一年与前一年相比,________年未成年人的年人均图书阅读量的增长率最大;(4)2020年,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比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高________%(结果保留整数).18.某中学决定在学生中开展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五种项目的活动,为了解学生对五种项目的喜欢情况,随机调查了该校m名学生最喜欢的一种项目(每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择五种活动项目的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________,n=________;(2)请根据以上信息直接补全条形统计图;(3)扇形统计图中,“足球”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________度;(4)请你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共有多少名学生最喜欢打羽毛球和篮球.19.为切实做好校内“午餐托管”工作,某学校食堂为参加“午餐托管”的学生提供了四种价格的午餐供其选择四种价格分别是A:6元;B:7元;C:8元;D:10元.为了解学生对四种午餐的购买情况,学校随机抽样调查了一部分学生某天四种午餐的购买情况,依统计数据给制成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求被抽查的学生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被抽查学生购买午餐费用的众数为__________元,中位数为____________元;(3)若该校参加“午餐托管”的学生有2000人,请估计购买10元午餐的学生有多少人?20.江涛同学统计了他家10月份的长途电话明细清单,按通话时间画出直方图(如图).(1)他家这个月一共打了多少次长途电话?(2)通话时间不足10min的多少次?(3)哪个时间范围的通话最多?哪个时间范围的通话最少?21.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2.67亿,小明为了了解七年级(1)班同学各自家庭中老年人口数量情况,对七年级(1)班全体同学各自家庭中老年人口数量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制作了两幅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求七年级(1)班的学生人数;(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计算扇形统计图中E 部分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22.生命在上,安全为天!远离伤痛,珍爱生命!为了提高全县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孝昌县教育局组织抽查了全县1500名学生的“防溺水等安全知识”问答,抽查结束后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按成绩分成如下表所示的A ,B ,C ,D ,E 五个等级,并绘制了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等级 成绩A5060x ≤< B 6070x ≤<学生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学生成绩扇形统计图(1)本次调查一共随机抽取了_____名学生的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中m=_____;(2)补全学生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D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3)若成绩在80分及以上为优秀,估计该样本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大约有______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归类总结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梳理】一、调查与收集数据想知道“喜欢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要通过调查来收据数据.其过程主要有如下步骤:1、明确调查问题——喜欢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2、明确调查对象——全班每个同学;3、选择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4、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写在调查问卷上,收集每位同学最喜欢的动物,进行编号;5、整理数据——用“划记法”记录数据;6、得出结论——划记最多的动物,即为同学们喜欢的最多的动物;7、描述数据——统计表是描述数据最常用的方式,为了更直观地获取信息,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二、调查方式的有关概念统计调查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实际上最常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1、全面调查:在“喜欢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调查活动中,全班同学都是考察对象。
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又称为“普查”.2、抽样调查:在“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活动中,采用了调查部分学生的方式来收集数据,根据部分学生的视力来估计整个地区学生的视力情况.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这里,整个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视力组成一个样本.注意:(1)抽样调查只考虑总体中的一个样本,因此其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2)抽样调查时一般应注意: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被调查的对象应是随意抽取的,调查的对象应是真实的.因此,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广泛性又要关注其代表性.方法点拨:(1)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每个对象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广,数据详细;而调查样本有局限性,数据不全面;(2)当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时,往往采用抽样调查;(3)当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不允许进行全面调查;4. ⑴总体:把所要考察对象的①叫总体.⑵个体:②考察对象叫做个体.⑶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③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⑷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④叫做样本容量.规律总结:①弄清考察对象是明确总体、个体、样本的关键;②总体或样本中的每一个数据表示个体,不同的个体在数值上是可以相同的,样本中有多少个体,样本容量就是多少,样本容量没有单位.三、统计图的选择——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各具特色: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展现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展现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展现出事物变化的情形。
北京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9.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北京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初步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等。
他们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和观念。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情境中的数据分析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知道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用图表表示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以及如何用图表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如何从数据中分析得出结论,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分析数据。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利用、图表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学生最喜欢的学科,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
2.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以及如何用图表表示数据。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分析数据。
4.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据分析结果,互相交流、讨论。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收集数据:通过、观察等方式,获取所需的数据。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据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学会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同时,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2.学会使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3.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数据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图表和统计量的表示方法;3.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案例和数据;3.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班有50名学生,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2.呈现(15分钟)呈现教学案例和数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例如:某班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165, 170, 168, 162, 167, 172, 164, 166, 163, 169, 165, 171, 168, 160, 166, 170, 167, 164, 165, 162, 169, 166, 172, 163, 168, 164, 167, 165, 171, 166, 170, 162, 164, 167, 163, 169, 165, 172, 168, 166, 171, 167, 164, 165, 163, 168, 164, 167, 165, 171, 166, 170, 162, 164, 167, 163, 169, 165, 172, 168, 166, 171, 167, 164, 165, 163, 168, 164, 167, 165, 171, 166, 170, 162, 164, 167, 163, 169, 165, 172, 168, 166, 171, 167, 164, 165, 163, 168, 164, 167, 165, 171, 166, 170, 162, 164, 167, 163, 169, 165, 172, 168, 166, 171, 167, 164, 165, 163, 168, 164, 167, 165, 171, 166, 170, 162, 164, 167,在完成《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教学设计后,进行课堂反思是十分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第四步:实施调查(形式多样,如问卷,访谈等);第六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基础练习】1 •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 •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 .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 •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 •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2•某人设计了一个游戏,在一网吧征求了三位游戏迷的意见,就宣传本游戏深受游戏迷欢迎”,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 )A •没有经过专家鉴定B .应调查四位游戏迷C •这三位玩家不具有代表性D •以上都不是3 •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 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 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C •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 •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B 、鲁滨孙漂流时为了记日期而在船上刻的线 D 、阿拉伯数字5、针对动物园中四种可爱的动物:熊猫、孔雀、小猴、梅花鹿,想了解本班同学喜欢哪种动物的人 最多,则调查对象是()A 、本班全体同学B 、熊猫、孔雀、小猴、梅花鹿C 、记录下来的数据D 、同学们的选票6•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普查和抽样调查】普查: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称为抽样调查.【考点一:数据的收集】收集数据有以下几个过程: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和目的;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 第五步:收集并整理数据;A •甲同学B .乙同学4、下列方法属于 划记法”的是(A 、我国古代的象形文字 C 、古罗马数字判断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在于:(1) 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我们一般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2) 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 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3) 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行时,我们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4) 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全国经济 普查,我们就仍须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
【典型例题】1、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1) 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年龄,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D •禾U 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 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4.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 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A .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 C .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B. 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D •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A .在公园调查了 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 .调查了 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B. 在医院调查了 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5 •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1) 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任意抽取 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2) 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变式练习】查”或抽样调查”)① 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学校向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② 为了了解初中生上网情况,某市团委对 10所初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③ 某班学生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同学进行调查 ④ 了解全班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进行调查 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②③5、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 、 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B 、 要了解淮安电视台 有事报道”栏目的收视率,采用普查方式C 、 要保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查方式D 、 要了解外地游客对 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满意度,采用抽查方式6•开学之初,七年级一班的张老师为了安排座位,需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你认为张老师应 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 ?说一说你的理由.1、 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应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为•(选填普2、 F 列统计中,能用 普查”的是(A 、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B 、 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3、 4、C 、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 F 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法的是(A 、电视机厂要了解一批显象管的使用寿命 D 、 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B 、要了解我市居民的环保意识C 、要了解我市 阳山水蜜桃”的甜度和含水量D 、要了解你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F 列调查中,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5、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人口和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城区人口约3万,初中生人数约1200 .全市人口实际约 300万,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 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 8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思路探索:本题属于抽样调查,总体是全市人口,抽取的样本是城区 3万人口,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因此推断的结果与真实数据之间存在偏差。
规律总结:抽样调查具有抽样范围小,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特点,但是抽样的时候,所抽 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否则得出的结果就会与实际数据相差较大。
6•某商场5月份随机抽查了 6天的营业额,结果分别如下(单位:万元):2.8,3.2, 3.4, 3.7, 3.0 , 3.1,则估算该商场在第二季度的营业额约是 ___________ 万元.7、某兵工厂为了了解新生产的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你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并说明理 由.你能举出这种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的实例吗?【考点三:总体、个体、样本】总体:被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样本: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典型例题】1•某中学要了解初二学生的视力情况,在全校初二年级中抽取了 25名学生进行检测,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我市有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 20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A 、9万名考生B 、2000名考生C 、 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 、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3. 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 •这批电视机B. 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 •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 . 1004、为了了解一批冰箱的功能,从中抽取10台进行检查试验,这个问题中,数目 10是(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样本容量12万.但【变式练习】为了考察某市8万名初中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 800人进行视力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样本是,样本是A 、为了了解我市今年夏季冷饮市场冰淇淋的质量可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B 、为了了解一本300页的书稿的错别字的个数,应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C 、 销售某种品牌的鞋,销售商最感兴趣的是所销售的鞋的尺码的平均数.D 、 为了了解我市九年级学生中考数学成绩,从所有考生的试卷中抽取 1000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被抽取的1000名学生.6、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 该社区共有500户,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 125户、280户和95户.已知该市有100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该市高收入家庭约 25万户B 、 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 56万户C 、 该市低收入家庭业 19万户D 、因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好,所以不能据此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 7•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6月5日世界环境日”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名中,随 机抽查了 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 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 世界环境日约有 ___________ 名学生不知道”1、 2、 为掌握我校七年级女同学的身高情况,从中抽测了100名女同学的身高,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样本的容量是,个体是3、 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 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 •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占 40% •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 ,理由是4、 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台进行试验,对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个体B 、一批电视机是总体C 、10台电视机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 、10台电视机是样本的容量5、 F 列说法正确的是(&某地区有一条长100千米,宽0.5千米的防护林•有关部门为统计该防护林的树林量,从中选出5块防护林(每块长1千米,宽0.5千米)进行统计,每块防护林的树木数量如下(单位:颗):65100,63200, 64600, 64700, 67400.那么根据以上的数据估算这一防护林总共约有 ______________ 颗树.9、某移动公司为了调查手机发送短信的情况,在本区域的1000位用户中抽取了10位用户来统计他们某月份发送短信息的条数,结果如下表所示:手机用户序号12345678910发送短信息条数85788379848586888085则本次调查中抽取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 ,由此估计这1000位用户这个月共发送短信___________ 条.【考点四:数据的表示与统计图的选择】常见的统计图包括: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总体,以扇形面积表示占总体的百分数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 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2) 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3) 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三个步骤:计算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60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在圆中依次作出上面的扇形,并标出百分比.【典型例题】1、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下图中扇形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8人,表格中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析下列问题:(1)求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2 )求表格中A、B的值.(3) 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多少本课外书?图书种类借阅次数比重科普常识840B名人传记8160.34漫画丛书A0.25其它1440.06思路探索:扇形统计图主要描述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所有百分比之和为100%,由于七年级占28%,九年级占38%,因此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