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址变迁

合集下载

金马腾空

金马腾空

金马腾空,碧鸡展翅——昆明60年变化岁月如歌,一个甲子在历书上只不过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排列组合一轮而已,在印度神话中只不过是大梵天王一眨眼之间,在中国神话中只不过是陈抟老祖一呼一吸之间,但60年来昆明城却发生了地覆天翻慨而慷的变化。

1、昆明主城全景今昔对比昆明市作为首批国家24座历史文化名城殊非幸致,自先秦庄蹻入滇开发滇池之畔的昆明沃地,经汉的昆明国、唐南诏的拓东城、宋大理的鄯阐城不断开发,至元跨革囊为中庆路,经明清而入民国终成云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2、昆明南屏街今昔对比南屏街40年代就是昆明的金融中心,现在开发成步行街,两边留有部分欧式建筑,古旧中承载着时尚。

3、金马碧鸡坊今昔对比金马、碧鸡二坊是昆明的城市标志,位于昆明城传统中轴线的南端,即今天金碧路与正义路交叉口,始建于明宣德年间。

东为金马坊,西为碧鸡坊,二坊相隔约数十米,均为门楼式木构牌坊,飞檐翘角,势欲腾飞,气势雄伟。

金马、碧鸡二坊建成后,屡遭兵燹,又多次重建。

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主持重建的金马碧鸡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被拆除。

“金碧交辉”曾是昆明的“八景”之一,相传在特定年份的中秋这一天傍晚时分,太阳西沉,余辉照着碧鸡坊的倒影向东移动,而此时,月亮东升,月光照着金马坊的倒影向西移动,两坊的倒影相向而行,逐渐靠近,最终会交接在一起,这就是“金碧交辉”的奇观,六十年才会发生一次。

今天的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昆明市人民政府金碧路改扩建过程中重建的。

4、金碧路人流今昔对比60年前金碧路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如今更成为划分昆明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四区的东西分界线,整日价车水马龙。

5、武成路今昔对比武成路因中段建有武成庙而得名,从武成路可通昆明城最高处五华山,明清时云贵总督府衙所在地,60年前与正义路、南屏街并称,热闹非凡;今天与人民东路和人民西路相连,更名人民中路,其中段建有五华区人民政府的办公路(如左图)。

昆明百年-城市变迁

昆明百年-城市变迁
昆明应加强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城市变迁的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城市扩张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 坏,如森林砍伐、湿地填埋等, 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废 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气候变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加剧了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 影响气候变化。
涵盖了昆明的政治、经济、文化 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以及城市规 划、建设和管理等不同领域。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昆明百年城市变迁的研究,深入了解昆明城市发展的 历史和现状,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为未来城市规划和建 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意义
有助于推动城市历史和地理学科的发展,丰富城市研究的理 论体系;同时,对于指导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品 质和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2
昆明历史背景
早期历史
01
昆明早期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当时为古代滇
国都邑。
02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刺激了汉武帝探索从西南
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经营西南边疆。
03
唐宋时期,昆明地区成为南诏、大理国辖区,受到中
原文化、制度影响,逐渐发展。
近代历史
1885年,清政府在昆明设立云南省会,昆明开始 城市化进程。
城市建设目标
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生态文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 代化城市。
昆明市将加大社会事业投入,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 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 安全感。

昆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昆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规划了“环状加放射的规划路网”,为昆明路 网框架规划奠定了基础。
UNIQUE & PPT PRESENTS
1982年版昆明城市总体规划
1982年昆明市辖四区(盘龙、五华、官渡、 西山),四县(安宁、呈贡、晋宁、富民) 总面积:6235KM2,总人口194.9万人。
昆明城市在过去历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 指导下建设起来,已初步形成城区、近郊 区、远郊工业城镇三个层的结构布局。城 市干道网络已基本形成“方格、环形、放 射”路网结构。
80km2。(现状2.7万人,3km2) 西城(昆阳-海口新城):以磷矿精加工、机械制造、电 子仪表、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城。人口规模60万人
;用地60km2。(现状11.1万人,13km2)
UNIQUE & PPT PRESENTS
昆明市绿化
气候条件: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城区温度在0—29℃之 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是著名的春城。
UNIQUE & PPT PRESENTS
根据规划确定的“楔形”绿地空间,结 “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共享等原则,将滇 池草海打造成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空间,锁定 进行以“水”为本,以“绿”为主,在空间结 构安排上,结合地形地貌,通过河道的自然划 分,形成5个半岛,呈“手”掌形,通过展延 环湖路线型,最大限度展示绿色渗透景观空间
, 围绕水面,沿湖滨简历生态保护带,筑起一道
生态屏障。
UNIQUE & PPT PRESENTS
昆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任务:挖掘历史文脉,突出文化优势,把昆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 存在问题: 第一,作为城市发展内核的历史文脉被割裂。 第二,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间格局被破坏。 第三,城市的人文之湖滇池受到严重污染。 第四,城市的街区和建筑风格没有特色缺乏个性。 第五,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第六,城市的管理缺乏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

昆明历史沿革

昆明历史沿革
南屏步行系统除了步行街外 ,同步开展两侧建筑立面景观整治 。设计注重历史与现代的演变,突 出建筑特色和建筑文化;并通过项 目的实施带动提升周边区域的环境 质量,成为昆明市主城中心区域最 具城市特色、富于商业文化和人文 文化、能充分反映城市生活氛围、 富于吸引力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文明街的保护规划
文明街片区是昆明市仅存的具 有一定规模、成片集中反映昆明历 史文化和地区特色的传统风貌区, 是昆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中不 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保护 规划完整地保护了文明街历史街区 传统风貌和特色,继承和发扬了城 市的传统文化。通过保护更新,改 善入民生活、提高环境质量,使之 能跟上时代步伐,融入时代生活, 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 划强调保护历史的真实性、生活的 真实性和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1957年版昆明城市初步规划
昆明市为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需要,在分析研究1955年前各次规 划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昆 明市城市初步规划设计》。
其中:准轨铁路仍由四川引入, 改北进为东进,铁路枢纽站设在东 郊黑土凹、羊方凹,客站设在南窑 ,此举奠定了昆明城市大交通结构 布局的基础,但铁路乃呈南北包围 城市。城市发展形态以向东、向北 、向西发展为主,控制向南发展; 城市过境交通仍为东西向。
1982年的昆明
1982年版昆明城市总体规划
1982年昆明市辖四区(盘龙、 五华、官渡、西山),四县(安 宁、呈贡、晋宁、富民),总面 积:6235KM2,总人口194.9万人 。
昆明城市在过去历年编制的城 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建设起来,已 初步形成城区、近郊区、远郊工 业城镇三个层的结构布局。城市 干道网络已基本形成“方格、环 形、放射”路网结构。
元代至元十一年,改鄯 阐城为中庆路,成为行省 府城。自此,昆明成为云 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首任平章政事赛典 赤•瞻思丁。

昆明市的聚落起源、城址演变、城区扩张及其地理因素的探讨

昆明市的聚落起源、城址演变、城区扩张及其地理因素的探讨

历史地理第二辑昆明市的聚落起源、城址演变、城区扩张及其地理因素的探讨于希贤 于希谦昆明市是祖国西南边疆云南省的省会。

它座落在滇池之滨,自然风光美丽、气候四季. •■如春。

现在城郊人口总:计已达一百八十多万,发愚成为云贵高原「上的第一大城市『这一 城市如何起源?城址如何转移、城区又如何扩张?是什么因素促使它不断发展、历久不衰?试从城市历史地理的角度「探索其过程 与规律,供研究地方史地及城市规划部门的同志参考O一-最早起源于晋•宁的聚落和城市远在旧石器时代,滇池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距昆明市区二十公里左右的呈贡龙潭山发现古人类颅骨化石①。

从伴生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可以推断其时代应为 更新世中期。

当时人们驱赶着野兽的行踪, 择洞穴而群居空到新石器时代,滇池周围人类的活动就 更频繁了。

现已发现和作过报道的遗址有二 十一处②。

晋宁石寨山附近,分布尤为密集;① 巳貢文化馆:M 呈贡龙潭山发现古人类颅骨比石歩, 宅云南文物总(简报),1977年6月。

.,② 李昆声:噸试论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沖,章云南文物聲(简报),1977年6月。

一 159一其次是昆明近郊西北的高台地一带(图1儿石寨山遗址中发现了粳稻谷壳的炭化物,还发现了当年耕作过的熟土——褐灰土以及古井遗存①。

证明那时人们已能凿井取水,用来饮用和灌溉,开始了"耕田有邑聚7’的农业定居生活。

这是昆明地区聚落最早起源的见证0聚落密集,则人口相对集中,也便利经济往来和文化、生产技术的交流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里也量有可能首先由聚落而演变为城市。

公元前四至三世纪②,楚国庄跻率众数万溯沅水而上,掠巴蜀、经黔中,沿今滇黔铁路一线到达女池方三百里,旁地平,肥饶数千I 里汀③的滇池地区。

他们“以兵威定,属楚。

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④「于是就“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⑤。

从此,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活动,开始载入史乘。

庄跻及数万武装移民的活动中心区主要是在原先自然成长起來的聚落密集区一一晋宁石寨山附近及滇池东岸。

昆明历史沿革一览

昆明历史沿革一览

昆明文化特色
昆明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 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滇池文化 和西南边疆民族文化。
昆明历史遗迹
昆明的历史遗迹众多,如金 马碧鸡坊、滇池西山龙门、 世博园等,这些遗迹见证了 昆明的历史文化变迁和发展 。
06 昆明未来发展趋势
昆明未来发展趋势
昆明未来经济展望
昆明城市化进程
谢谢大家
昆明中世纪的经济繁 荣
在中世纪,昆明凭借其优越 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 源,成为了重要的商贸中心 ,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 。
04 近现代昆明历史变迁
近现代昆明历史变迁
1 昆明的近代历史
昆明在近代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动荡,但也
昆明的现代转型
2
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昆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昆明位于中国西南部,被誉为"春城",地处高原
昆明气候环境分析 2 盆地,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年平均气 温适中,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是理想的人类居
住地。 3 昆明自然生态环境展示
昆明环境优美,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 珍稀动植物,同时还有众多的湖泊和山脉,形成 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昆明古代农业发达,特别是 茶叶和烟草的种植,使得昆 明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03 昆明中世纪历史发展
昆明中世纪历史发展
昆明的古代历史
昆明作为中国西南的重要城 市,其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是滇池文化和 夜郎文化的发源地。
昆明中世纪的政治地 位
在中世纪,昆明成为了南诏 国和大理国的都城,政治地 位显著,对周边地区产生了 深远影响。

昆明百年城市变迁课件

昆明百年城市变迁课件
2
• 汉设益州郡 西汉王朝建立后,积极谋求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公元 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征发巴蜀地区士卒,以大兵临滇, 先后征服了滇池东北面的劳侵、靡莫等部落,滇王被迫归降。汉王朝 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置了益州郡,郡治与滇王驻地同在今晋城附近。 郡下设县:昆明为谷昌县,昆阳为建伶县,晋宁为滇池县,安宁为连 然县,富民为秦臧县,宜良为昆泽县,把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推行到 了西南边疆,标志着古代云南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的开始。郡县制 度的施行,有力地促进了滇池地区奴隶制社会的解体。汉族移民和中 原内地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使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蜀汉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改益州郡为建宁郡,“郡治仍益州郡 之旧”,任用“大姓”为地方官吏,实行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
昆明百年——城市变迁
1
昆明历史
• 青铜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滇池地区各氏族部落,以叟族为主,属氐羌族语系。 氐羌,是中国古代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到云南北部一带的古老游 牧民族。其中一部分从越@(今四川越西)渡金沙江而南进入滇池地区,与 当地傣僮语系氏族“蒲”、“僚”等部落相融合,共同促进了滇池地区的开发和 发展。
4
• 元昆明县 公元1253年(元宪宗三年),元军攻占云南。1276年(元世 祖至元十三年),赛典赤主滇后,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 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置昆明县,为中 庆路治地(昆明命名即始于此),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昆明。自 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昆明”也正式作为全省 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元朝统治时期,经过初期的军事掠夺和民 族镇压之后,逐渐代之以定赋税和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并大兴民屯, 整修水利,订立租赋,免除徭役,“开云南驿路”,“驰道路之禁,通民 往来”,这些措施虽未必得到完全的贯彻施行,但对安定云南政局,加 强与祖国内地的政治经济联系,打击农奴主和奴隶主势力,促进封建 地主经济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元朝官吏在昆明地区挖海 口河,疏通螂螳川,降低了滇池水位,不仅解除了昆明城市的水患, 还“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扩大了农田面积。并修金汁河、松花 坝,引盘龙江水灌溉滇池东岸农田;还从内地引进养蚕技术,发展丝 织业,使农民和手工业者“收利十倍于旧”,使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在 元朝中期有了新的发展。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朝进军云南后, 改元代“路”一级行政区划为府,仿内地建制,设置云南承宣布政使司 和都指挥使司。

穿越昆明城的前世今生(一)2024

穿越昆明城的前世今生(一)2024

穿越昆明城的前世今生(一)引言概述:昆明,位于中国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

本文将带您穿越昆明城的前世今生,深入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自然风光、美食特色以及现代发展。

一、历史沿革1. 昆明在古代的命名及由来2. 昆明的古代史与建城发展3. 昆明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4. 昆明的历史名人和历史遗迹5. 昆明的历史变迁对城市发展影响二、文化传承1. 昆明的多元民族文化2. 昆明的传统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3. 昆明的宗教信仰与庙宇建筑4. 昆明的节庆活动及传统习俗5. 昆明的民俗民风与传统民居三、自然风光1. 昆明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2. 昆明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及保护措施3. 昆明的湖泊和水系资源4. 昆明的植物和动物资源5. 昆明的自然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四、美食特色1. 昆明的饮食文化和特色菜系2. 昆明的传统食材与烹饪技法3. 昆明的地方特色小吃和餐饮街区4. 昆明的名菜与传统饮食习惯5. 昆明的美食节和食品文化活动五、现代发展1. 昆明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商业中心2. 昆明的科技创新与高新产业园区3. 昆明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4. 昆明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国际交流合作5. 昆明的教育医疗资源与社会福利建设总结:通过对昆明城的前世今生的探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自然风光、美食特色以及现代发展。

昆明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同时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未来,昆明将继续追求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平衡,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与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QUE & PPT PRESENTS
昆明市绿化
气候条件: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城区温度在0—29℃之 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是著名的春城。
地域条件:盆地受南北断裂带地质构造的影 响,山脉和湖泊呈南北向展布。城 市三面靠山,南滨滇池,具有依山面水的良好自然环境。
植被条件:优秀的气候使得此地的鲜花四季绽放,姹紫嫣红,让昆明独占花城之 美誉。
UNIQUE & PPT PRESENTS
近期建设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远期围绕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目标,合理规划布局 昆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
UNIQUE & PPT PRESENTS
UNIQUE & PPT PRESENTS
UNIQUE & PPT PRESENTS
大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云 南省的省会;现代化开放城市及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北城(昆明主城):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的金融商贸 综合服务中心,大昆明城市的核心区。人口规模220万人; 用地220km2。(现状245万人,180km2) 东城(呈贡新城):形成高质量新兴工业、科研文教园区; 国际行政和国际商贸区;以花卉产业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基 地、现代城市物流业中心。人口规模95万人;用地100km2 (现状5万人,5.5km2) 南城(晋城-新街新城):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依山傍 水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沿环湖高速公路形 成组团式发展的新型旅游度假城。人口规模75万人;用地 80km2。(现状2.7万人,3km2) 西城(昆阳-海口新城):以磷矿精加工、机械制造、电 子仪表、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城。人口规模60万人 ;用地60km2。(现状11.1万人,13km2)
规划了“环状加放射的规划路网”,为昆明路 网框架规划奠定了基础。
UNIQUE & PPT PRESENTS
1982年版昆明城市总体规划
1982年昆明市辖四区(盘龙、五华、官渡、 西山),四县(安宁、呈贡、晋宁、富民) 总面积:6235KM2,总人口194.9万人。
昆明城市在过去历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 指导下建设起来,已初步形成城区、近郊 区、远郊工业城镇三个层的结构布局。城 市干道网络已基本形成“方格、环形、放 射”路网结构。
根据规划确定的“楔形”绿地空间,结合 “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共享等原则,将滇 池草海打造成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空间,锁定 进行以“水”为本,以“绿”为主,在空间结 构安排上,结合地形地貌,通过河道的自然划 分,形成5个半岛,呈“手”掌形,通过展延 环湖路线型,最大限度展示绿色渗透景观空间, 围绕水面,沿湖滨简历生态保护带,筑起一道 生态屏障。
清末 1936年 1962年 1978年 1993年 1995年 2002年 2006年
UNIQUE & PPT PRESENTS
昆明市规划
昆明城市定位:大山大水城市布局结构,充分展示昆明的山水城市之美,把昆明建 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
UNIQUE & PPT PRESENTS
UNIQUE & PPT PRESENTS
昆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任务:挖掘历史文脉,突出文化优势,把昆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 存在问题: 第一,作为城市发展内核的历史文脉被割裂。
第二,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间格局被破坏。 第三,城市的人文之湖滇池受到严重污染。 第四,城市的街区和建筑风格没有特色缺乏个性。 第五,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第六,城市的管理缺乏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
昆明市规划
1根据明代风水大师汪湛海设计,昆明城将与昆明北边的蛇山(长虫山)共同构成吉 祥如意“龟蛇相交”图。
UNIQUE & PPT PRESENTS
明清时期昆明龟城城墙、城楼
1943年版昆明城市计划
城市发展形态为依托老城同心圆外扩,商贸等 核心功能布局依托火车站、盘龙江向东、向北 拓展,文教区安排在西北部(至今延用),工 业区安排在东部丘陵地为主,可理解为跳开昆 明平坝第一空间落位,相对形成隔离。居住区 安排在西南部靠近滇池,城市规划总人口85万 规划用地面积170KM2,人均综合用地达200M2。
目录
昆明的城址变迁 昆明市规划 昆明市绿化 昆明市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首批中国文化历史名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 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
昆明城址变迁
1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东岸就 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
2公元前三世纪楚将庄蹺率二万将士入滇“ 变服从俗”并在滇池地区建立了统一国家。
3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郭昌以兵威服滇王, 建立益州郡,郡治所滇池县(今晋城)。
4从唐初开始,滇池流域的开发的重心逐步转 向滇池北岸。唐永泰元年(765年),地方政 权南诏国在今城区范围内筑拓东城,成为南 诏东都,后改称鄯阐城,实际上就是南诏国 的陪都,大理国亦如此,这段历史长达490年。
城市发展轨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