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宏村的社会实践论文
宏村写生报告范文总结范文_宏村采风实践报告范文

宏村写生报告范文总结范文_宏村采风实践报告范文徽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有着小桥流水人家,有着美丽的风景,而造就这些的,是属于徽州的文化。
谈到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夥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
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夥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
尽管千白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主要内容有:1、新安理学。
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额、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
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常纲,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2、徽州朴学。
也就是徽派考据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
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3、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
明末清初,江韬(渐江)、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
宏村实习心得体会

宏村实习心得体会首先,宏村的自然环境让我叹为观止。
宏村位于中国南部,四面环山,水网纵横,风景十分优美。
在宏村的实习期间,我有幸去了许多自然景点,例如月沼、南湖、诸葛井等。
这些地方有着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那条静谧的小溪,它们将宏村装扮得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除此之外,宏村的农田也让我印象深刻。
农田里翠绿的稻苗和成熟的庄稼在夏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样的景色让我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忙,让我重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
其次,宏村的人文气息也令我着迷。
宏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这里的建筑、街道、文化等都充满了古老韵味。
在宏村的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观了宏村的一些古建筑,例如南湖学宫、南湖书院等。
这些建筑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价值,它们见证了宏村的发展和变迁,也体现了宏村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此外,我还有幸领略到了宏村的传统民俗文化,例如舞龙、舞狮、茶艺表演等。
这些传统文化让我感受到了宏村人民的朴实和勤劳,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再次,宏村的实习让我获得了一些技能和经验。
在宏村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在一个艺术公司进行工作,帮助他们进行活动策划、宣传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了许多实用的技能,例如制作海报、编辑宣传视频、组织活动等。
我还学会了与客户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例如如何向客户推销产品、如何解决客户的问题等。
这些技能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大有裨益,宏村的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最后,宏村的实习也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我们都在宏村实习,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扶持、相互学习,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宏村实习的这一个月里,我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这是一次不可替代的人生体验。
总的来说,宏村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让我领略到了丰富的人文气息。
关于安徽宏村的社会实践论文

关于安徽宏村的社会实践论文(工程学院俞佳燕家具072班)摘要:本文是关于在安徽宏村写生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访问一些当地人来了解宏村居民的生活现状和关于安徽宏村被作为旅游区开发后对当地居民的利与弊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安徽宏村;居民生活现状;旅游区的利与弊一、前言2008年7月6日怀着兴奋的心情,我终于来到期待已久的写生地——安徽宏村,在那里我和我的同学们度过了别样的六天生活,古代与现代,热闹与寂寞,势利与淳朴的对比,让我在心里对宏村有了一番思考。
(一)安徽宏村概况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有800余年的历史。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村落。
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村内高大的徽派建筑引人注目,水系四通八达,且均系人工挖凿而成,因此形成了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家门口潺潺流过,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整个宏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
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等。
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等景观。
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宏村从此被世人所认识,知名度直线上升。
(二)宏村的生活现状1.住房条件在我们出去写生的过程中,我参观了几位居民的住宅,注意到因年代久远而显得衰败的墙面,爬满了斑斑驳驳的裂缝,看了让人心头有了别样的滋味。
因为古民居为砖木结构,采光和通风性能较差,阴暗潮湿,加之受白蚁、黄蜂等侵蚀,自然损毁和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安徽宏村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这一次我们组选择了安徽的宏村作为我们的目的地,围绕徽派建筑而展开调研,收获颇多。
首先是宏村的整体布局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
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
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称牛肚。
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
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
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然后是建筑的内部设计引人入胜。
为官者的大门都以“八”字形摆开,而普通百姓和商人都是不允许的,这在一方面也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而内部格局,以敬德堂为例,厅堂背向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采光性能好,两侧为厢房,南侧为前院,北侧为厨房,厨房里还有一个小天井,东侧还有一座面西朝东的小偏厅和大花园。
而楼上则为小姐的闺房,每当有客人来拜访时,小姐们可以躲在阁楼上,透过阁楼的小孔偷偷看下面的客人。
我觉得最为诗意的地方是前厅的天井,每当下雨的时候,主人可以坐在堂前,看雨沿着屋檐低落,听着雨声,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更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上的石雕和木雕。
敬德堂门楼上雕刻的图案就有很多象征意义。
楼角处有鳌鱼,龙头鱼尾,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孙能独占鳌头。
鳌鱼的下方四只喜鹊则为喜庆吉祥。
喜鹊登梅图,取喜上眉梢之意。
东鹿、西马图,“鹿”是福寿禄“禄”的谐音,希望后人能够丰衣足食,生活充裕,“马”则反映能在事业上飞黄腾达之意。
门楼最下层左右两下角的吉祥水兽图,形为滚滚的波涛之中,两只鲫鱼在艰难的跃出水面,鲫鱼跳龙门,即希望能在官场上有一席之地。
东西厢房是主人休息的卧房,厢房窗子上楼空雕刻铜钱图案,窗下栏板上雕刻的万字图案,意为多财多福。
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范文

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范文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范文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实习生活又告一段落了,这次实习让你有什么心得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实习报告如何写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1实习时间:20xx年10月10日-20xx年10月28日实习地点:安徽宏村实习过程:18天来对徽派建筑的触摸、受徽州古文化的熏陶,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之福地产生了种浓厚的依恋之情。
它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古巷,粉墙青砖黑瓦的古民居,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极具魅力的明清家具,无不令人徘徊踟躇、流连忘返。
我提早给自己放了假,坐了近30个小时的火车从湛江回到了上海。
回到我父母身边。
在没有去写生之前,一直觉得写生就是那么回事,变相旅游而已。
不想离开父母.可是,当真正来到了安徽宏村。
我觉得我之前是多么荒谬。
之前的古村落我也去过不少,苏州的周庄,上海西南的古镇枫泾。
但是徽派建筑我确实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粉墙黛瓦的恬适怡然。
随意却不凌乱的民宅顺着那条不宽的主街道逐渐消失。
傍着一条河,久违的宁静沁入心脾,我知道第一时间我一喜欢上了这里——徽州古村落。
下了上海到黄山的大巴,联系老师,安顿下来。
吃过饭太阳已经落山,宏村的夜市说不上繁华,却比白天的街道热闹有意思得多,一个接一个的小摊、烧烤店让我们很快融入这个陌生的地方。
一个晚上的休整对我们来说足够得很,第二天大清早就结队参观宏村,我们的第一站。
听导游说宏村,古取宏广发大之意,称为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村落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
村落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宏村写生心得(优秀5篇)

宏村写生心得(优秀5篇)宏村写生心得篇1宏村写生心得一、出发在出发前,我和我的学生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们仔细研究了宏村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我们选择了几个适合写生的地点,准备了必要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并制定了安全预案。
二、入住我们入住了一家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客栈。
客栈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我和学生们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一边欣赏着宏村的美丽景色,一边琢磨着如何将这份美丽绘制在纸上。
三、教学在教学期间,我和学生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
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绘制建筑和景观,然后学习了如何表现光影和色彩。
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进步。
四、写生在写生活动中,学生们分组前往各个景点进行创作。
他们用心观察,认真作画,不断调整自己的作品。
我和其他学生们则在旁边给予鼓励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五、总结写生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还对宏村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则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深刻体会到了绘画艺术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宏村写生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体验。
学生们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我能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带着学生们去感受绘画的魅力。
宏村写生心得篇2宏村写生心得在风景如画的宏村,我们开始了这次难忘的写生活动。
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前来创作。
在这次写生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作品,如油画、水彩、国画等等。
这些作品将宏村的美景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壮丽的画卷之中。
在这次写生之旅中,我不仅领略了宏村的美景,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艺术背景。
我们一起交流心得,分享创作经验,彼此激发创作灵感。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安徽宏村实习报告篇一: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4月3号下午,我们踏上了去往安徽的列车,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的一次出省,心中无比的喜悦,我们艺设同学经过了二十多小时的颠簸,4号终于到了宏村,下车后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微笑5号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南湖书院这岑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宏村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为祖宗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XX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同学们在村里还与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气氛很融洽。
在这打的几天里,我包揽了很多美景,很多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建筑。
出此之外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照顾,相互交流,相互督促。
在这几天里,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事物,为这里的风景,古建筑,街道所迷惑。
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
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搞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再加上完美的徽派建筑.速写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总是停留在那黑瓦上,更像是去表现一种肌理的效果,用线不是太活,到后来就好多了,线比较自然流畅了,原来速写中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南坪,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
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
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篇一: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4月3号下午,我们踏上了去往安徽的列车,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的一次出省,心中无比的喜悦,我们艺设同学经过了二十多小时的颠簸,4号终于到了宏村,下车后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微笑5号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南湖书院这岑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宏村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为祖宗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XX 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同学们在村里还与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气氛很融洽。
在这打的几天里,我包揽了很多美景,很多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建筑。
出此之外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照顾,相互交流,相互督促。
在这几天里,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事物,为这里的风景,古建筑,街道所迷惑。
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
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搞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再加上完美的徽派建筑.速写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总是停留在那黑瓦上,更像是去表现一种肌理的效果,用线不是太活,到后来就好多了,线比较自然流畅了,原来速写中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南坪,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
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
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
这里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安徽宏村的社会实践论文(工程学院俞佳燕家具072班)摘要:本文是关于在安徽宏村写生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访问一些当地人来了解宏村居民的生活现状和关于安徽宏村被作为旅游区开发后对当地居民的利与弊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安徽宏村;居民生活现状;旅游区的利与弊一、前言2008年7月6日怀着兴奋的心情,我终于来到期待已久的写生地——安徽宏村,在那里我和我的同学们度过了别样的六天生活,古代与现代,热闹与寂寞,势利与淳朴的对比,让我在心里对宏村有了一番思考。
(一)安徽宏村概况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有800余年的历史。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村落。
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村内高大的徽派建筑引人注目,水系四通八达,且均系人工挖凿而成,因此形成了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家门口潺潺流过,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整个宏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
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等。
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等景观。
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宏村从此被世人所认识,知名度直线上升。
(二)宏村的生活现状1.住房条件在我们出去写生的过程中,我参观了几位居民的住宅,注意到因年代久远而显得衰败的墙面,爬满了斑斑驳驳的裂缝,看了让人心头有了别样的滋味。
因为古民居为砖木结构,采光和通风性能较差,阴暗潮湿,加之受白蚁、黄蜂等侵蚀,自然损毁和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据调查统计,宏村大多数古民居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白蚁的侵蚀;众多承载游客的车辆排除的废气也对景区的空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每天数百人甚至上千游客对石板路的损毁在悄然发生,众多游客的触摸也在无形之中腐蚀着古老的建筑.我问居民为什么你们不自己修一修呢,住这么破败的房子?其中一位汪阿姨说,我们想修啊,可是政府不允许自己修,因为这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是不能私自拆迁或改建的,若是扩建房屋,又会影响了古居的整体性,再说我们也没那么多钱来修啊!这样的回答我想也代表了宏村大多数居民的回答了吧,因为我们眼到之处的,几乎都是这样的老房子了。
2.收入水平我们从网上的资料中也了解到,宏村村民90%以上仍以种田为主业。
另外,只有三、四户村民将房屋改建成旅社(是经过政府批准的)。
每家只能供一个孩子念书,且学历基本都是初中。
村民们每户一年只有500元(当然我问了好几位居民,虽然大家的回答不太一致,但可大概估计有500到800元)的旅游补贴。
村民们说,旅游收入大都归投资的公司所有,还有一部分归政府,分到我们这里的已经是很少一部分了。
所以村民们很难从旅游收入中得到实惠。
我问一位家里自己摆摊的叔叔,他是自己有手艺,靠的是自己用竹子来做各种茶壶,水杯和一些其他的竹制工艺品来混口饭吃,他告诉我这样一天做下来可以做一个竹茶壶,十几个水杯,但是真正一天能赚到的也就几十块甚至只有十几块钱,因为有时候你做了,但不一定会卖得掉。
3.生态状况宏村的生活环境不容乐观,虽然河水比较清澈,但河滩上还是可看到被人们使用后丢弃的塑料袋。
宏村最具特色的古水系同样也面临着污染;大量的旅馆、饭店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对九曲十八弯的“牛肠”、月沼和南湖的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且每天有大量的游客涌进宏村来参观或写生,使宏村的生活垃圾的解决也成了一定的问题,有一部分写生的学生在写生时产生的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的颜料废水,也被随意倾倒,这些污水严重污染了水体,使水质有逐步恶化的趋势。
历史上,古村落的人畜粪便主要靠马桶收集,发酵后充当农业肥料,污水处理主要采用雨污混排方式,自净后流入河道。
然而,随着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接待量的大量增长,使宏村在厕所的解决上成了一定的问题。
我们所住的旅店原先是一个供销社,后来改建成了一个旅店,那里面的公共厕所在我们看来实在是很脏,但在宏村的村民们看来,那已经算是非常干净的了。
我们在西递写生的时候,同学跟我们讲了这样一个事情,她想上厕所,但发现周围没有,有个村民很好心很热情地邀请同学去她家上厕所,但临走时却硬要收每人一元,我的同学有的气愤,有的不平,然而更多的是感到无奈。
村民们守着这样好的旅游资源,却还要过着这样贫穷的日子,一些老人甚至还捡游客丢弃的饮料瓶。
无奈,现实是这样的残酷!(三)关于宏村做为旅游区的利与弊的思考1.宏村做为旅游区的利央视国际曾经报道过宏村做为旅游区的开发是成功的,宏村镇政府的有关负责同志也曾说过:近几年来,宏村镇党委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科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遵守《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和《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冻结景区内一切新建项目和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审批,对拆建、新建、改建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宏村也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乐叙堂等古民居进行了修复;对所有损坏比较严重的古民居,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期分批,经张贴公示后,按照县规划、文物部门确定的意见进行修复。
对古民居白蚁进行集中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宏村又投入资金,添置了干粉灭火器,发放到古民居住户手中,购置了消防手抬泵,有效地杜绝了火险隐患。
同时,先后投资,实施了室外电线、有线电视、通讯线路地埋和道路、街、巷整修工程。
这一些我们在参观宏村时确实有看到,周围有村民用上了有线电视,个别还接通了互联网呢!宏村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设旅游项目。
在去参观卢村的路上,我们也看到了龙池湾景区的一些开发,这也必将带动宏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项目。
我和同学本想进去参观一下,但听说是要门票,所以最后只得作罢了,在外面欣赏了一下美丽的景色也不错啊。
为了缓解旅游的压力,宏村已经把中小学搬迁出古村落。
这样的规划,受益的肯定是那些受教育的孩子们,能够在更宽敞的教室里上课,能够有更先进的设备提供更加到位的教育,相信宏村的孩子们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外界知识。
2.宏村做为旅游区的弊这在我介绍宏村的现状时也有提到过了。
宏村做为旅游区最主要的弊端就是房屋的年久失修,虽然政府有出资提供修复,但那毕竟是少数的,而且是比较重要的旅游景点的修复,像一般人家家里是很难顾到的。
日益增多的旅客数量,增加了宏村的环境压力,生活垃圾的排放,填埋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公共卫生设备的建设也迫切需要解决。
居民宁静的生活被打扰了,我们是学家具与室内设计的,想去参观居民的住宅,后来虽然有人愿意让我们进去参观,但也要收一元钱的门票,想想真哭笑不得,里面已经是十分现代化的设备了,原本正宗的小姐闺房已经改建成了供游客居住的单人房间或双人房间了。
后来有位阿姨告诉我们一般的人家是不会愿意让外人进自家家门来参观的。
“这里是我家,凭什么要让你进来看啊?”这是我听到最好的解释了。
村民的生活是不想被打扰的。
3.对宏村的一些思考在宏村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画里宏村便闻名全国乃至世界。
宏村有着古朴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无疑可迅速带动经济的发展。
但当我们访问了一些村民后得到的结论却是相反的,这里面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宏村镇外的人富了,甚至连外县的人也富了,但为什么本地的村民却仍然没有富起来?环境问题还是没有进一步得到改善?是承包公司或者是政府在剥削他们?还是他们的思想太保守,太落后,不知变通跟不上时代与经济的发展了呢?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这问题究竟是自身的还是外界的?带着这些问题,我得到的一些思考如下:生态的恶化,可以说是文化景点开发过程容易走的歪路。
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很具有开发潜力。
然而,如果开发时匆匆上马,往往会造成“边开发边破坏”的悲痛局面。
我国首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张家界,曾因在主要景区内兴建大量商业建筑而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出示红牌,勒令整改。
但宏村也似乎在走这条险路。
由于京黟公司的开发项目较多,从而没有资金用于维修古民居上;同时,村民则因为自己花钱修房子让别人挣钱不合算,也不愿花这笔冤枉钱。
更让人不解的是,即使有古民居倒塌掉,县政府也不允许村民“动土”修缮。
这些都使得宏村的古民居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此外,旅客的蜂拥而至,也加快了宏村污染程度。
如果不是每天的清扫,因水利而出名的宏村,早就漂满了垃圾。
如果不尽快扭转这一局面,过不了多久,宏村将不在红火,而走是衰败之路。
这都不是开发商,政府和村民所愿意看到的。
我又联想到现在我国许多人文景区似乎都面临着同样生态破坏的局面。
本是自然和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被开发成景点开放之后,逐渐变得垃圾遍地,水声不闻,鸟兽遁形,美好的自然景观日渐消亡。
因而有人无奈地叹息,与其因开发而人为地破坏这些景观,还不如让宏村这些诸如此类的宝贵人文资源继续冷冻在历史长河里吧。
虽然思想有点极端,但这反映了在某些景区的开发上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宏村现状毕竟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只要有关方面和宏村村民之间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让宏村村民不再被排斥在开发之外,宏村的古民居便可以不用“心痛”,县、镇两级政府也不必“头痛”。
宏村的开发可以给其它人文景点的开发树立一个标本,让它们少走一些弯路。
我们也期待和真诚祝愿宏村能够越走越好!参考文献央视国际:《保护大旗高高飘扬——宏村古民居保护综述》新华网:《五大难题挑战西递宏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