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
写生的实习报告

写生的实习报告写生的实习报告八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生的实习报告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生的实习报告篇1回顾为期15天的写生之旅,这段时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不仅仅在我心中,也深深印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我们于10月20号早上凌晨出发经过17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我们来到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安徽宏村。
这次写生是我班与另外两个班的同学一起,在五位老师的带领下在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屏山的实习基地进行了持续十五天的速写、水彩写生实习。
在来宏村的车上,心中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许多憧憬。
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晚上11点的样子,老师安排好休息,就结束了这一天。
第二天好多同学早早就起床了。
他们已经安耐不住了。
吃完早饭后,我们自己跟着导游在宏村里转了一圈,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宏村。
刚进村,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绿幽幽的林荫小道和一汪碧蓝的湖水,导游说那就是南湖。
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南湖书院,那曾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
不经意地抬头,层层叠叠的屋顶,远处的山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宛如含羞的少女蒙着面纱。
宏村的早晨微凉,略带寒意。
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古朴的民居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静谧。
村后以青山为屏障,湖堤旁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点出很多的小圆晕。
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真是别有一番景致。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横跨南湖的画桥,它唯一,它独特,但却又能融入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当然,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的是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美术写生实习报告三篇

美术写生实习报告三篇美术写生实习报告篇1如期的,这次我们的美术写生实习被支配在皖南,一个风景很美丽,同时又很有灵性的地方。
其实早就想去这个地方,那个粉墙黛瓦的世外桃源。
所以这次有这个机会让我如此接近的去感受这种连续了几百年的文化气氛,我感到非常兴奋。
我们先是去了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公顷,始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已800余年。
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后来听村子里的人介绍,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继北京后其次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实宏村并不是很大,黟县更是一个人口仅十来万的小县城,能够在全国的那么多的古村落中享此荣耀,真的是一件不简洁的事情,难怪李白曾经赞美道:“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这也是皖南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民风人情淳厚。
整个村子风景确实美丽!当我们从南湖上的小桥走过,脚底跨过一片碧绿的荷叶,水中微荡的倒影;当我们走过南湖书院,仿佛还能听见里面的朗朗书声;当我们闲逛在班驳的小巷,听着沟渠里潺潺的流水声,那些慢慢暗下去的颜色依稀可见当时的繁华;当我们来到月沼,池边洗衣的妇女,玩耍的小孩,摇蒲扇的老人,像一幅历史的黑白照片,虽然已经过去很久。
宏村有一个很好玩的名字,叫“牛形村”。
由于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如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
村中半月形的“月沼”称为“牛胃”;一条四百余米长的水川,九曲十八弯,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虞山溪上,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腿”;村口两棵很大的风水树为“牛角”;这样就形成了“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牛形村落。
就在宏村,137幢明清古建筑悄悄地伫立着。
安徽写生实习报告(共3篇)

安徽写生实习报告〔共3篇〕第1篇:安徽写生实习报告安徽黟县写生实习报告黟县是中国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地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明、清古民居出名遐迩,西递、宏村古村落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里人家”。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南屏村。
第一眼看的就是南屏是在群山的怀抱之中,给人的感觉非常好。
好似是个脱离尘世的仙境。
映入眼睑的全是绿色,在进入南屏之前,首先要经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还有林荫中的小桥,所谓小桥流水就是如此。
超美的风景,画一般的景致。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
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权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临近黄昏,我们在小镇宁静的气氛之中,伴着徐徐吹来的清风,闲逛于各个特色小店。
品味了自酿的果酒,看了许多琳琅满目的小饰品。
整个村子充满了一种祥和,大概隐士的生活也就如此吧。
次日我们去了关麓,关麓位于南屏以西2公里处。
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而该村居雄关之东麓,因此得名。
古村内,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称为"关麓八家"的八幢古宅。
这“八大家”建于清朝中叶,是一户汪姓徽商八兄弟的住宅。
这八间大宅,互相独立,却又联成一体。
每状古宅都有自己的天井、厅堂、花园、小院,但屋楼上下皆有门户走廊互相联结,形成一个整体。
整幢大宅由于布局紧凑而显得高大冷峻,内部由于疏于修理,都尽显衰败,不免有一些苍凉感,可或许就是这种苍凉感才更显真实、更值得回味。
这八间古宅的宅名大局部皆与书学相关,表达了徽商亦商亦儒的特色。
以清代著名书画家汪曙故居“武亭山居”为首,自北向西依次为“涵远楼”、“吾爱吾庐”书斋、“春满庭”、“双桂书室”、“门渠书室”、“安雅书屋”、“容膝易安”小书斋。
老屋都有精致的木雕和典型的徽州摆设,只是木雕上的人像脸谱有一些被破坏了,皆因早年的那场动乱,但余韵尤存。
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

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篇一:XX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XX皖南写生考察报告一、写生考察时间:XX年10月22日——XX年10月26日二、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南屏、西递、屏山、卢村、宏村三、写生考察人物:建筑设计学院师生四、写生考察内容:风景写生(速写、摄影)、建筑五、写生考察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色彩风景的掌握能力4、增加班集体的荣誉感10月22日,早上8:00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安徽的长途汽车,当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窗外一栋栋高大的房子划过视角,带着小小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徽州。
与我们生活的景致完全不一样,但却在个体的差异间辉映着整体的共性,彰显的是自然的魅力,是人文的多彩,是历史的回顾!高高的房子,并不规整的水田,满山遍野的茶树,以及让人并不适应的盘山路成为了最初的南方印象。
可是漫长的等待对于当时兴奋的我来说成了一种煎熬。
九个小时的漫漫之旅把我的兴奋和激动一点点的消磨殆尽。
我们终于在下午五点多到达了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安徽黟县的南屏村。
找到学校事先给我们预定好的饭店,疲惫的我们到宿舍便倒头大睡。
南屏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至今。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
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特色建筑——祠堂群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
“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
”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
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
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安徽宏村西递写生实践报告总结范文一份

安徽宏村西递写生实践报告总结范文一份安徽宏村西递写生实践报告总结 1实习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4、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不断的期待,终于迎来了写生实习的日子.踏上火车的那一刻,便开始幻想如同书本上萦绕的风景。
途中的车程,确实有些长,几番的波折,才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地方.首先来到了小镇西递。
在还未踏入城镇的时候,路旁的景色,便吸引了我们。
那是与西安截然不同的艺术氛围。
西递村座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 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yè)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
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
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马头墙的起伏变化,黑瓦白黛的宁静雅致,一颦首,一驻足,都仿佛晕染了水的灵气,江南的醇美。
第一天的时候,我们随着镇上的导游,去参观了西递的各个景点。
雕梁画栋的贮存,历史用温婉清洗过的墨色砖瓦,甚至偶尔因为气候湿润而成长的青苔,都在诉说这个宁静的小镇,悠长而又清邃的故事。
老族长家中的__壁画,那时__偷偷向下倾探的阁楼,四周环绕一口天井的建筑形式,都有着时代与徽派建筑的气韵。
旧时的衙门也有着古韵的威严,或是固定的朝向,或是开敞的竹林。
绣楼,更是此处的一大看点,看着那弯弯绵延的小巷,片片石板续接的小路,仿佛只容得一个故事转身,只看到一处留恋的'身影。
古镇的德典古朴雅,都在这温润的气候中,袅袅流传。
写生的忙碌,是不言而喻的。
宏村写生心得(优秀5篇)

宏村写生心得(优秀5篇)宏村写生心得篇1宏村写生心得一、出发在出发前,我和我的学生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们仔细研究了宏村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我们选择了几个适合写生的地点,准备了必要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并制定了安全预案。
二、入住我们入住了一家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客栈。
客栈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我和学生们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一边欣赏着宏村的美丽景色,一边琢磨着如何将这份美丽绘制在纸上。
三、教学在教学期间,我和学生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
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绘制建筑和景观,然后学习了如何表现光影和色彩。
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进步。
四、写生在写生活动中,学生们分组前往各个景点进行创作。
他们用心观察,认真作画,不断调整自己的作品。
我和其他学生们则在旁边给予鼓励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五、总结写生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还对宏村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则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深刻体会到了绘画艺术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宏村写生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体验。
学生们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我能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带着学生们去感受绘画的魅力。
宏村写生心得篇2宏村写生心得在风景如画的宏村,我们开始了这次难忘的写生活动。
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前来创作。
在这次写生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作品,如油画、水彩、国画等等。
这些作品将宏村的美景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壮丽的画卷之中。
在这次写生之旅中,我不仅领略了宏村的美景,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艺术背景。
我们一起交流心得,分享创作经验,彼此激发创作灵感。
写生的实习报告范文六篇_1

写生的实习报告范文六篇写生的实习报告篇1今年8月份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安徽写生实习的旅途.这是我们级建筑学第一次外出实习。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西递村.从大巴下来,步入村中,走进预定好的饭店,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放下行李,未做休息,我们便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村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下午,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第一次沿街作画时,我有点难为情,因为水平实在拙劣的可以,手法更是生涩,真不敢面对过往行人偶尔飘来的眼光.但后来发现,多数人是无暇在乎你的画作的,即便他们觉得你画的不好,也只会鼓励地对你笑笑或简单指点一下.我也明白过来,正是水平不行才需要多加实习勤加练习嘛,管别人怎么看啊.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师也细心地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在西递我们待了4天,尽管不舍那纯朴的民风,不舍村中的那条大黄狗,我们却不得不奔往下站――南屏.对于南屏,最深的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台阶和村边的万松林,以及村外田地边的石桥和水车.万松林因为树梢上跳跃的松鼠而得名,遗憾的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松鼠的身姿;不过倒近距离观赏了石桌上休息的蝴蝶且留下了它的倩影.大水车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清澈的水流随着转动的水车灌入小水渠,让人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石桥上行人匆匆,桥下河水潺潺,勾起人无限的绘画冲动.之后,我们来到最后的目的地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宏村里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十天,但是心中的感觉不能用不舍二字简单概括,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惆怅和感慨.惆怅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痕迹,感慨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的浮躁,刚刚拂去尘污的心灵不知是否又要面临考验.写生的实习报告篇2专业:工业设计班级:教师:风景写生实践报告九月,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收获记的季节里,我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风景写生实践课。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

安徽宏村实习报告篇一: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4月3号下午,我们踏上了去往安徽的列车,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的一次出省,心中无比的喜悦,我们艺设同学经过了二十多小时的颠簸,4号终于到了宏村,下车后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微笑5号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南湖书院这岑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宏村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为祖宗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XX 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同学们在村里还与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气氛很融洽。
在这打的几天里,我包揽了很多美景,很多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建筑。
出此之外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照顾,相互交流,相互督促。
在这几天里,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事物,为这里的风景,古建筑,街道所迷惑。
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
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搞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再加上完美的徽派建筑.速写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总是停留在那黑瓦上,更像是去表现一种肌理的效果,用线不是太活,到后来就好多了,线比较自然流畅了,原来速写中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南坪,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
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
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
这里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宏村写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0年6月28日——7月3 日
二、实习地点:安徽黟县宏村、西递
三、实习人数:45人
四、实习内容:风景水粉、速写写生
五、实习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
4、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
6月月28日我们从早上7点从学校出发,经过四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宏村。
经过一点时间休整、休息。
下午我们就见识到了宏村的美。
站在水龙头前,不经意地抬头,层层叠叠的屋顶,远处的山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宛如含羞的少女蒙着面纱。
宏村的早晨微凉,略带寒意。
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古朴的民居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静谧。
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
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
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
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
从而为宗
族带来了兴旺。
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村口的两棵古树,是牛的两个犄角,一棵红扬,一棵银杏。
以前村里有嫁娶之事,就绕红扬三圈,寓意百年好合;村里有高寿老人过世,就绕银杏三圈,寓意子孙后代高福高寿。
沿着卵石小径,我们来到了牛刍胃“南湖”。
湖边有著名的南湖书院,民国时期的驻英大使汪大婱、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小娟在此接受过启蒙教育。
牛胃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曰“月沼”。
所谓“花开则落,月圆则亏”,汪氏族人追求花未落月未缺的境界,始终对美好事物抱有希望。
由于风景秀美,很多影视剧都在此取景,比如《画魂》、《风月》,《卧虎藏龙》里“蜻蜓点水”的镜头等等。
80年代发行的安徽民居的邮票也是以月沼旁的建筑为主题的。
顺着蜿蜒曲折的巷子,脚边是清水潺潺的“牛肠”,在这个保留着古味的村落里,我感受着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这里的美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这里的景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缕清风,一抹红霞,每一条小路,每一汪流水,每棵树每朵花,就连那一尾小草也叫人禁不住产生怜惜之情,青山绿水阳光之间,叫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这里川媚山秀,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独领神韵。
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
恰似巨幅长卷,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仿佛身处蓬莱仙境之中。
马头墙、青石板路、各色的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中,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
好一个文化村落。
单一个月沼就给我千变万化的感受:阳光下的半月湖就好象是娇羞的新嫁娘,欢欣喜悦。
《再别康桥》里有这么一句:“在康桥的柔波里,我愿做一株水草”.在月沼动人的水波中,我愿化做池塘里的一尾鱼,一只鸭。
雨打月沼分外妖,微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是画家的天堂,是摄影爱好者的梦境,是一切对美有倾慕之心的人向往之地。
色彩如此丰富多姿,每一秒都有新的颜色涌现出来,每一秒钟又有色彩失去,就像波浪,一阵阵地,但又不象波浪,它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在你眼前一闪,还未等你发出赞叹之声,又有更美的音符展现出来,连绵不绝。
不仅是月沼,在南湖,在村落任何的一个拐角,只要你注意,就能发现美的存在。
一线天,这个只容得下一人行走的巷子里,我看着天,想到了“坐井观天”的故事。
倘若真有这么美丽的“井”,我倒愿意做只见识浅薄的“蛙”。
在班驳陈旧的围墙边,在红扬树的树干上,你也可以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都说树洞是树干里有虫子以后,啄木鸟为树治疗后所留下的痕迹,这也是大树的伤疤。
可是不论伤的有多深,伤口也终有愈合的一天。
所以,树洞的寓意就是:“没有什么伤口是愈合不了的”。
我们用画笔,用心来描绘试图把最美好的一刻留下来,用我们对艺术的热爱之心,让时间定格在宏村最绚丽的季节,速写是我们训练的主要目的.
宏村依山傍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同学们在写生创作中,纷纷以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建筑的独特与风景的美丽,在绘画中
容入了自己的感情,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同学们在写生期间,起早摸黑,早早的拿上速写本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写生,直到很晚才依依不舍的回来。
在寝室里同学们各自拿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学习气氛十分融洽。
我们写生的第二站是西递。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
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西递村已开放的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十二
三个。
西递“敬爱堂”中有一个大大的“孝”字匾,乃南宋哲
学家、教育家朱熹所书,运笔浑厚,气势恢弘,字的图象从右看,好像一个仰面作辑敬老孝顺的后生,孝也!可左边看,那就是猴子在张口大喊、拳打脚踢,不孝也!该字既是书法又是图画,朱熹书之是巧合还天意,太有意思了。
西递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的“胡文光牌坊",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吏,迁荆王府长史,授予四品朝列大夫。
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恩准敕建这座石坊。
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采用不易风化的"黟县青"大理石。
五天来对徽派建筑的触摸、受徽州古文化的熏陶,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之福地产生了种浓厚的依恋之情。
它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古巷,粉墙青砖黑瓦的古民居,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极具魅力的明清家具,无不令人徘徊踟躇、流连忘返。
因为3号要回学校,我们在西递只呆了半天,3号我们带着留念踏上了回校的列车。
写生实习已经已经回来好几天了,满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的“马头墙”。
或许这就是收获吧!深深刻在脑子里的特色。
我们写生的目的是: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
这些目的在我们集体努力下得以实现,但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
学校给我们这次外出写生的机会,把握这次机会我们学会了也懂得了许多,包括专业和专业以外的事情。
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认为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充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
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
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
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写生实习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社会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创造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建筑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建筑家。
让我们在建筑中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建筑设计0902班金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