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鳌与蚂蚁》附答案译文-范文模板 (3页)

合集下载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上海)三年真题分类汇编 含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0中考语文(上海)三年真题分类汇编 含解析

专题04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19·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一日,携榼①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间,听之,皆杜诗也。

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佣耕。

少曾读书。

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瞳: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少.曾读书(________)(2)故.尝歌(________)【答案】(1)年幼(2)所以【解析】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少曾读书”:年幼时读过书。

少:年幼。

“故尝歌”:所以吟唱过。

故:所以。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异日”:过几天,几天后。

“度”:到。

“过”:拜访。

“其”:他的。

“庐”:家。

所以选B。

其它几项都文言词语翻译的有误。

3.张远度来到“ ____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颖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广东中考终极一卷-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9年广东中考终极一卷-语文试题(扫描版)

二义-犬$ 分
位$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删掉(第一*或(首位*#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 说" 跨骡出!则所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 分#
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
--#! 月 2 日北京时间凌晨!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3/4& 的核心期刊' 5467 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
! 选自" 人民日报# $ #!%下列对( 真假近视*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可以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 状肌麻痹药物使用的方式$恢复大部分视力!
'%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没有一直能维持 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关于读书!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名言不胜枚举!但我最喜欢苏轼的) 腹有
'%大家热情地响应愚公$并很快投入了劳动$就连( 京城氏之孀妻* 和她只有 诗书气自华* ) 读书万卷始通神* 和欧阳修的)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
''
链接 --青少年近视眼一旦发生!每年的近视度数会不断增长!而近视的度数越高! 发生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病变 的风险越大" 同时!高度近视也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发人群" 因此!对于青少年 近视患者!首要任务是控制近视的进展速度!成年后如果有摘镜需求!可考虑做 近视手术"

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6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4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采撷.(xi é) 账簿.(b ó) 令人发.(f à)指 垂涎.(xi án )欲滴 B .审慎.(sh èn ) 砧.(zh ēn )板 惟妙惟肖.(xi ào ) 舍本逐.(zh ú)末 C .蕴藉.(ji è) 毛坯.(p ī) 瞠.(ch ēng )目结舌 锲.(q ì)而不舍 D .腼腆.(di ǎn )绾.(w ǎn )发 蓦.(m ò)然回首 自怨自艾.(y ì)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冥想 烦燥 待价而沽 难辞其咎B .取缔 诓骗 闻名遐迩 余音绕粱C .糟塌 畅销 焚膏继晷 趾高气扬D .蛰伏虔诚顶礼膜拜光彩熠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一项是( )A .在园博会中央展厅内,农科院布置的植物盆景展销台前车水马龙....,创意盆景供不应求。

B .面对美国时而挥舞制裁大棒,时而又放低姿态主动示好的行径,俄罗斯早已不厌其...烦.。

C .科技自立,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朝夕必争,努力奋斗,用实际行动响应时代的召唤。

D .为缓解同学们的考前焦虑情绪,学校处心积虑....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华为凭借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强大的研发团队,在通信领域持续发力,其研究能力和生产能力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 .本赛季,火箭队的表现让球迷非常失望,糟糕的防守问题并没有得到提升,进攻手段也更加单一,再次无缘总决赛。

C .销售淡季的日益临近,各百货商场针对应季服装的促销力度也是与日俱增,四折、五折,甚至六折的衣服随处可见。

大鳌和蚂蚁文言文详细翻译

大鳌和蚂蚁文言文详细翻译

大鳌和蚂蚁原文: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

月余日,鳌潜未出。

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

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概(原指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义为平、齐)天,或游而西,或游而东。

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之下也。

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译文:东海有一只大海龟,头上顶着蓬莱山,没有目的的在海上漫游。

跳起来就可以冲入云层,淹没下潜就到深水。

有只红蚂蚁听说了那件事(关于海龟的传闻)很高兴,邀请一群蚂蚁到海边,想看大龟。

一个多月,大龟潜伏水底没有出来。

众蚂蚁准备返回,遇见狂风激浪,巨浪有万仞(古长度单位)高,波涛冲击海岸,(就像)大雷震动大地。

众蚂蚁说:“这当是大海龟所引起的。

”几天过后,风停雷静了,海里隐约有座山,它高和天齐了,有时候向东走,有时候向西走。

众蚂蚁说:“它头顶山,跟我们戴饭粒有什么不同,逍遥自在地在土堆上,回归爬进蚁穴。

这是适合大龟的生活,自然而然,我们何必劳走几百里来看它呢?”注释:1.选自《苻子》.2.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龟(一说大鳖).3蓬莱:又名蓬壶,传说为古代仙山名,在渤海中。

3.冠:名词作动词使用,戴帽子4.浮游:没有目的的漫游5.干:冲犯.6.重泉:深水.7.要:同"邀".,邀请。

8.仞:周制七尺(一说八尺)为仞。

这里的“万仞”为夸张写法,非实指。

9.地雷震:言波涛冲击海岸,就像打雷震动大地一样。

10.此:这个11.将:当是12.作:兴起.13.岳:高大的山14.槩:通概,原指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为平,齐.15.戴粒:头顶着米粒.封壤:小土堆.物我之适:各得其所,互相适宜.形:形体.16.封壤:蚂蚁洞外面的土堆,也叫蚁冢。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中考语文试卷B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中考语文试卷B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选自《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四十三,有删节)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
A.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 B.临.于官道者为门 C.夫世称.子美
属:通“嘱”,嘱托 临:靠近 称:称赞
者 D.轩然与之
并:合并
并.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译1文):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3 分)
(2)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3 分)
译文: 5.草堂屡废屡修,是因后世“重其人”,作者认为杜甫有哪些值得推重之处?并就其中
作者强调的一点,举出一例初中所学的杜甫诗句加以说明。(4 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6.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
说的那样博大精深,⑦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必须达到的,并且是可能达到的。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
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6 页)
2020 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B卷
一、 1.【答案】不符合,因为本诗描绘的摩诃池景象冷落、衰败。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能力和比较阅读的能力。A 卷《摩诃池,消逝的仙湖》中对摩诃池曾经的景象特 点概括为“仙湖”,描绘了摩诃池曾经“桃花灼灼,杨柳依依,水波潋滟”的胜景;本诗由前两句可知,摩 诃池已不见了帛饰栏杆的船,而是麦陇连云、树木绕天的衰败景象,曾经的繁华热闹变成了如今的冷落、衰 败。所以诗人所见的摩诃池景象,不符合A 卷《摩诃池,消逝的仙湖》中关于“仙湖”景象的描绘。 【考查能力】诗歌鉴赏,比较阅读 2.【答案】B 作者因昔日的热闹场面变为麦陇连云、树木绕天的衰败景象而感叹历史变迁的必然。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人在经过摩诃池时,所看到的是摩诃池冷落、衰败的景象,不见帛 饰栏杆的大船,只见麦陇连云、树木绕天,眼前的衰败景象与曾经的热闹繁华形成了巨大反差。再由诗的最 后两句“百岁兴衰已如此,争教东海不为田”可知,诗人感叹兴衰的更替也是必然的,历史总是不断发展变 化的,怎么能让东海之水不化为田呢?这眼前的摩诃池引起了诗人内心无比的感慨。所以本题用“叹”更 符合诗人当时的心境。故选 B。 【考点】诗歌内容的理解 二、 3.【答案】D 【解析】D.并,并列,并称。故选D。 4.【答案】(1)(重修者)(在)墙外将桤树柳树种上,仿照杜甫(居住时)的旧貌。 (2)唐代善作文章的文人有千百人,但在后世被祭祀的,仅能用手指数出。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1 其,代词,指墙;树,名词动用,种植;象,仿照;旧,旧貌。 2 文章,名词动用,做文章;祠,名词动用,祭祀;指,手指。 【考点】文言句子翻译 5.【答案】(1)诗歌的卓越成就,孝友忠信的品节。 (2)示例:杜甫孝友忠信的品节。杜甫关心人民疾苦,心怀天下。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

2019-2020-阅读答案:华核字永先……(含答案)-精选word文档 (4页)

2019-2020-阅读答案:华核字永先……(含答案)-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阅读答案:华核字永先……(含答案)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华核字永先,吴郡武进人也。

始为上虞尉、曲农都尉,以文学入为秘府郎,迁中书丞。

蜀为魏所并,核诣宫门发表曰:“间闻贼众蚁聚向西境,西境艰险,谓当无虞。

定闻陆抗表至,成都不守,臣主播越,社稷倾覆。

昔卫为翟所灭而桓公存之,今道里长远,不可救振,失委附之土,弃贡献之国,臣以草芥,窃怀不宁。

陛下圣仁,恩泽远抚,卒闻如此,必垂哀悼。

臣不胜忡怅之情,谨拜表以闻。

”孙皓即位,封除陵亭候。

宝鼎二年,皓更营新宫,制度弘广,饰以珠玉,所费甚多。

是时盛夏兴工,农守并废,核上疏谏。

书奏,皓不纳。

后迁东观令,领右国史,核上疏辞让。

皓答曰:“得表,以东观儒林之府,当讲校文艺,处定疑难,汉时皆名学硕儒乃任其职,乞更选英贤。

闻之,以卿研精坟典,博览多闻,可谓悦礼乐敦诗书者也。

当飞翰骋藻,光赞时事,以越扬、班、张、蔡之畴,怪乃谦光,厚自菲薄,宜勉备所职,以迈先贤,勿复纷纷。

”时仓廪无储,世俗滋侈,核上疏曰:“今冠虏充斥,征伐未已,居无积年之储,出无敌之畜,此乃有国者所宣深忧也。

夫财谷所生,皆出于民,趋时务农,国之上急。

古人称一夫不耕,或受其饥。

一女不织,或受其寒。

是以先王治国,惟农是务。

军兴以来,已向百载,农人废南亩之务,女工停机杼之业。

推此揆之,则蔬食而长饥,薄衣而履冰者,固不少矣。

宜一生民之原,丰谷帛之业。

而弃功于浮华之巧,妨日于侈靡之事,上无尊卑等级之差,下有耗财物力之损。

今吏士之家,少无子女,多者三四,少者一二,通令户有一女,十万家则十万人,人织绩一岁一束,则十万束矣。

使四疆之内同心戮力,数年之间,布帛必积。

恣民五色,惟所服用,但禁绮绣无益之饰。

且美貌者不待华采以祟好,艳姿者不待文绮以致爱,五采之饰,足以丽矣。

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语文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9 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你准备朗诵《过零丁洋》。请你从颈联中选出一句,标出停顿(停顿用“∨”标示。
你可以参照示例,了解标示符号)。(2 分) 示例:潮平∨两岸∨阔
②吟咏之后,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________,因而朗诵时采用的语调是________。
(2 分) (2)赏析领悟
绝句
吴嘉纪

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
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
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 上 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6 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 上
朗,令我真想引 hánɡ高歌。在天底下,________(A.沃野千里 B.一碧千里),而并不
茫茫。四面都有小山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
像只用绿色 xuàn 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
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副标题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近年南行的次数越来越多。

愈发喜欢看莺飞草长.(A.cháng B.zhǎng)、月笼烟雨,看高涨的如欢呼般的莲叶,看富ráo的阳光、被照亮的事物及其纹理;喜欢临一大面湖水,看波光浩miǎo、菖蒲丰茂,心里即有飞鸟的喜悦;喜欢那加了糖的空气,香樟、桂花、栀子、茉莉,那份免费mì饯给人以幸福感,让你唇齿生津,让你觉得世间一切悲苦皆可忍受。

(节选自王开岭《南方,南方》)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富(ráo)______②浩(miǎo)______③(mì)______ 饯给语段中加点字“长”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A.cháng B.zhǎng2.根据语境,选出用词搭配最恰当的一项()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检测出了商人的①_____,专家的②_____,媒体的素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以及干部的③_____。

A. ①水平②良知③能力和状态B. ①良知②水平③能力和状态C. ①能力和状态②良知③水平3.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生活是诗。

漫步早春的钱塘湖边,闻鸟语嘤嘤,白居易写下“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听蛙声喧闹,感夏夜闲情,赵师秀吟出“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览山林美景,享秋野静谧,王绩提笔“树树皆秋色,______”;观瀚海飘雪,叹塞外奇寒,岑参挥毫“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是生活。

“新冠”来袭,使命召唤,正所谓“______”,多少人胸怀“______,______”的抱负,满怀“______,______”的信心与决心,舍家为国,共克疫情。

(分别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填空。

)4.名著阅读。

《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鳌与蚂蚁》附答案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鳌与蚂蚁》
东海有鳌①焉,冠蓬莱②而浮游③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④云,没而下潜于重
泉⑤。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

月余日,鳌潜未出。

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⑥,海水沸,地雷震⑦。

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⑧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

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⑨之巅,归伏乎窟穴也。

此乃物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选自《师旷论学》)
注释:
①鳌(áo):相传为海中大龟。

一说为海中大鳖。

②蓬莱:又名蓬壶,传说为
古代仙山名,在渤海中。

③浮游:没有目的地漫游。

④干:动词,冲入。

⑤重泉:深水。

⑥仞:周制七尺(一说八尺)为仞。

这里的“万仞”为夸张写法,
非实指。

沸:沸腾。

⑦地雷震:言波涛冲击海岸,就像打雷震动大地一样。

此:这个。

将:当是。

作:兴起。

岳:高大的山。

⑧槩(gài):同“概”,平、齐。

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

⑨封壤:蚂蚁洞外面的土堆,也叫蚁冢。

封是把土堆
高的意思。

巅:顶。

窟穴:指蚂蚁洞。

⑩物:他物,这里指鳌。

然:如此。

何用:哪里用得着。

形:身体。

简析:
这则寓言通过红蚂蚁看东海巨鳌的故事,告诫我们:做人,需要多一份虚心,
少一份骄傲;多一点不断努力的上进心,少一点盲目自大。

阅读训练:
1.下列加着重号的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群蚁将反
A.有红蚁者闻而悦之
B.与群蚁相要乎海畔
C.此乃物我之适
D.彼之冠山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冠:________________
(2)或游而西或: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己而然然: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劳: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之”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1)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之: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将鳌之作也之: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异我之戴粒之: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之: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东,或游而西。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采用了夸张的笔法,写了东海里的大鳌,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海巨鳌的大体现在哪里?作者极力渲染东海巨鳌的用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文章第三段中群蚁的话,谈一下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提示:例句“反”是通假字,通“返”,回去。

A.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悦。

B.要,通“邀”,邀请。

C.适,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自得其所。

D.冠,名词活用作动词,把帽子戴在头上)
2.(1)名词活用作动词,把帽子戴在头上。

(2)副词,有时。

(3)代词,这样。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

3.(1)代词,代这件事。

(2)用于句中,补充音节,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

(3)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凑足音节,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

(4)代词,代它(大鳌)。

4.(1)几天过后,风停了,雷声也寂静了,海里
隐约像座山,它高和天齐了,有时候向东边飘移,有时候又向西边飘移。

(2)它头戴山,跟我们戴饭粒有什么不一样,逍遥自在地在小土包上,回家趴在蚁
穴中。

5.说东海里有大鳌,大到头戴着蓬莱在大海里遨游,腾跃起来就可以碰
到云,淹没下潜就能到极深的水底。

于是群蚁来海边观看就是很合情合理的。

这么庞大的鳌出场非同一般是自然的,于是就有了狂风激浪,浪高万仞,海水
沸腾,雷声震动,声势动人。

至此,鳌已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夸张的目的就达
到了。

而后再写蚂蚁们竟然把大鳌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它们微不足道的行为相提
并论,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

这样文章的讽喻告诫效果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6.
作者写这则寓言,意在告诫我们:做人,需要多一份虚心,少一份骄傲;多一
点不断努力的上进心,少一点盲目自大。

7.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
东海有鳌,头戴着蓬莱在大海里遨游,腾跃起来就可以碰到云,淹没下潜就能
到极深的水底。

有种红蚂蚁听说了很高兴,(便)和众多蚂蚁相邀来到海边,
想观看鳌。

一个多月过去了,鳌潜伏水底没有出来。

众蚂蚁准备返回,却见狂风激浪,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